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内核及对我们的意义
论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论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创立的哲学系统,它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它们分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原则。
这篇文章将对这三个原则进行详细讨论,并探讨它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意义和影响。
在黑格尔哲学的第一个原则中,黑格尔着重强调了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思维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黑格尔指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是要通过辩证的思考和分析,逐渐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这一原则提醒我们,在思维和实践中要追求真理、追求全面的认识,不能被片面和表面所蒙蔽。
黑格尔哲学的第二个原则是关于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动力。
他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观点,即事物的发展是逐步前进、螺旋上升的,通过相互矛盾、斗争和统一解决矛盾,推动社会历史的进程。
这一原则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对我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具有重要启示。
黑格尔哲学的第三个原则是关于理性与自由的统一。
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高的能力,它可以超越感性的限制,追求智慧和真理。
而自由则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人们应该追求自身的自由和自我实现。
在黑格尔看来,理性和自由是互相关联的,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实践,人们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这一原则提醒我们,理性的思考和实践是实现个人和社会自由的关键,我们应该不断追求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总之,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视角。
通过关注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以及理性与自由的统一,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和改造世界。
对黑格尔哲学的这三个原则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宽思维、提升智慧,更能够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理论的过程中,重点首先是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哲学观念”,我们怎么去理解哲学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是前提性思考。
没有这个前提性,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理论的理解就会走偏。
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理论基础摘要:乔治威廉福利德里希黑格尔作为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威廉福利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ich Hegel)于1770年生于斯图加特,在图宾根学习神学和哲学(1788年-1793年),并且在1794年至1801年间,曾在法兰克福和瑞士做过私人家庭教师。
辩证法在西方文化中绝大多数的哲学文献里都是指人的主观思维,只有主观辩证法没有客观辩证法。
观点明确。
辩证法只适用解释人类的精神,不适用解释社会和自然界。
在古希腊时期尤其是在柏拉图时代,辩证法是指在对话中寻求真理的过程。
柏拉图著作多是对话体,主人公为苏格拉底及苏格拉底的学生。
苏格拉底提出问题,苏格拉底的学生回答问题进而也提出问题,人们针对问题作出不一样的回答,在回答中进而发现新问题,从而发现每一种回答都不是最后的结论。
中世纪的神学家、经院哲学家把辩证法理解为一种辨析的方法。
经院辩证法是指重新组合材料变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对不同教义进行辨析进而形成新的教义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最后都是为了说明宗教教义的正确性。
经院哲学家们将辩证法看作是论析、辨析的工具。
《经院辩证法》刘小枫黑格尔新理解三意思:一、辩证法体现了精神存在的本质特征--精神(思想、观念)是在与其对立面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扬弃自身而得到发展的。
精神是在不断的扬弃自己的对立面,一个对立面是在不断的扬弃自己的对立面的恩格斯对黑格尔辩证法实质的阐释“黑格尔辩证法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黑格尔辩证法的现代解读

黑格尔辩证法的现代解读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19世纪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对于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现代解读,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概念黑格尔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的动力。
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的矛盾和对立推动的,矛盾的解决会产生新的事物和新的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
黑格尔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概念:命题、反命题和合命题。
命题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反命题是事物的否定方面,合命题是事物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通过不断的命题、反命题和合命题的运动,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
二、黑格尔辩证法的现代意义1. 解决社会矛盾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对立不断出现。
黑格尔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它强调通过对立的统一来解决矛盾,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分析,找到矛盾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例如,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新科技和改变生产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2. 推动科学发展黑格尔辩证法对科学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对立,黑格尔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科学矛盾的方法。
它强调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分析,找到矛盾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在物理学中,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存在矛盾,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分析,发展出了量子力学,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3. 促进个人成长黑格尔辩证法对个人成长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对立,黑格尔辩证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个人矛盾的方法。
它强调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分析,找到矛盾的本质和根源,从而推动个人的成长。
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统一。
三、黑格尔辩证法的应用案例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当代社会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
黑格尔哲学思想浅析

黑格尔哲学思想浅析摘要黑格尔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是其后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源头和土壤,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研究无论对于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是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评价,还是对于我们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
通国西方哲学史的,本文着重对黑格尔的主要哲学思想进行介绍,并谈谈笔者个人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浅析。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思想;绝对理念;精神哲学;社会历史观黑格尔,全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
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
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
一、主要哲学思想1.1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即绝对理念,它是概念与存在的辨证的统一,即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辨证的统一。
它是运动的、联系的和要外化为现实的。
因此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正是说明了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因此,理念自身就包含了矛盾:要向对立面转化,这种转化就是从绝对精神转化为现实。
并且,根据这种转化的需要将之分为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在逻辑阶段中,绝对理念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矛盾转化,从一种逻辑范畴发展到另外的逻辑范畴,逐渐发展成所有的概念和范畴,显示其无限丰富性。
在自然阶段中,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
在这个阶段中又可分成三个小阶段,即机械性阶段、物理性阶段和有机性阶段。
在机械性阶段中,理念外化为零星,互相没有联系、分散的物质状态。
在物理性阶段中,开始形成行星系统和身体的物体,出现了风、雨、光、磁等自然现象。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它强调精神的统一性和绝对性,认为一切现实都是精神的产物。
本文将对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篇1一、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是一种强调精神统一性和绝对性的哲学体系。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宇宙的本源和基础,一切现实都是精神的产物。
他所说的精神,是指一种超越个体和客观世界的普遍意识,是一种无限的、自由的、自我运动的力量。
黑格尔认为,精神通过自我运动,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和事物,这些现象和事物都是精神的表现和体现。
二、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主要特点1. 强调精神的统一性和绝对性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宇宙的本源和基础,是一切现实的根源。
精神是普遍的、无限的、自由的,不受客观世界的限制。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自我运动的,通过自我运动,精神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和事物,这些现象和事物都是精神的表现和体现。
2. 强调辩证法的重要性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是精神的自我运动的一种表现。
辩证法是通过对立统一的方式,不断推动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精神才能不断自我运动,产生出新的现象和事物。
3. 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精神自我运动的过程,是精神逐步实现自身的过程。
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是精神自我运动的结果。
黑格尔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是精神不断实现自身的过程。
三、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影响和意义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是一种强调精神统一性和绝对性的哲学体系。
它通过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篇2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含义

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含义我非常高兴可以到西南政法大学这个全国著名的学府来接受贵校崇高的荣誉,并且很高兴可以跟这么多的学生济济一堂地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
文/邓晓芒编/@死亡哲学「/zszwyds」【搜索关注我-->微信公号:zhexue-ht】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今后我打算每年都到贵校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思想的心得,和大家共同把我国的学术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大家都是国内法学界将来的希望,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将来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就要靠你们在法治界奠定扎实的基础,这个是大有希望!我也觉得能够给大家讲课是几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每年能够有机会可以把我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交流,对我本人来说在学术上是一种促进,在精神上更是一种鼓励。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的是我的一个想法——黑格尔辩证法辨正,也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意义、含义。
之所以称为“辨正”,是因为以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些理解有偏离。
随着理论界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往认识的表面性暴露出来了。
经过近一百年接触黑格尔的思想,开始的理解显示出表面性。
因为两种文化的接触一开始只能是表面的,这种表面的接触也是有益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所以在今天尤其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源地——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思想发展以及他们所包含的真正内涵从新作一番考证。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特别是黑格尔直接影响了马克思。
马克思早年是青年黑格尔派嘛。
探析黑格尔辩证法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
若想不是片面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非追溯到黑格尔辩证法不可。
它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它的内涵、内部结构是怎样的?黑格尔辩证法有通俗的解释,所谓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大规律。
这是恩格斯最早概括的。
这是对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
三大规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表现,这是由辩证法内部结构所构成。
我通过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研究,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有两大要素:一是否定的辩证法;二是反思的思想。
黑格尔哲学架构-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黑格尔哲学架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黑格尔哲学架构的大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黑格尔哲学中理性的发展、辩证法的运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历史和进步的观点。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了解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和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19世纪所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
这一体系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对后来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架构的核心思想是理性的发展和辩证法的运动,通过这些核心思想,黑格尔试图解释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和实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黑格尔哲学中理性的发展。
理性的发展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包括了意识的自我辩证和理性的三个阶段。
通过理性的发展,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演变过程,以及理性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辩证法的运动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辩证法的运动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它包含了反思的辩证过程和自我超越与统一。
通过辩证法的运动,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性和变化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超越和统一来解决这些矛盾。
然后,我们将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黑格尔哲学中的重要性。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它包括了自由与认同的矛盾和社会的理性化。
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黑格尔试图揭示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体和社会之间固有的矛盾和相互影响。
最后,我们将探讨历史和进步的观点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和进步是黑格尔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它包括了历史的辩证观点和历史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历史和进步的观点,黑格尔试图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进步的实现方式,并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将深入了解黑格尔哲学架构的重要性,并理解其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深远影响。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和观点激发了无数思想家和学者的思考,并为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浅论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内核及其现实意义

浅论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内核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张文静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黑格尔,在继承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原则和辩证法因素的基础上,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使其空前发展,形成了黑格尔哲学体系。
时至当代,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思想内核,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依然具有指导人们行为处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变化;三大规律;逻辑一、黑格尔关于运动、变化和联系的思想黑格尔认为,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不断地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一个必然的过程而转化、过渡到另一个。
列宁曾指出,“黑格尔在一切概念的更换、相互依赖中,在它们的对立面的同一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转化中,在概念永恒的更换、运动中,天才地猜测到了正是事物、自然的这样的关系”。
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提出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批判了对认识过程中形而上学的理解,并指出历史的和逻辑的东西的一致性;在《历史哲学》一书中,黑格尔把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各个历史阶段前后相联系的统一过程。
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也没有“永久的真理”。
哲学家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历史像一条流动的河流,其中任何一处河水都要受到上游河水涨落和漩涡的影响。
但上游河水的涨落与漩涡又是受到人们在观察时所处场景影响的。
思想的河流亦是如此。
人类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想与当时物质条件影响的统一。
简言之,人们永远无法宣布任何一种思想是永恒正确的,不过是在相对的置身之处有其合理性和正确性而已。
毋庸讳言,上述思想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使人们思考问题时更加理性、更加审时度势。
近几年来,中日“钓鱼岛问题”,中国与东南亚个别国家关于我国的“南海问题”激起了不少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愤怒,许多激进想法也随之出现。
他们认为,中国在曾经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敢铮铮铁骨的去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而如今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选择了“委曲求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内核及对我们的意义论文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变化三大规律逻辑论文摘要: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绝顶,另一方面,又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并把它系统化。
他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体系。
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哲学界传统观点已盖棺定论,即合理内核是专指黑格尔的辩证法,也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
而在当代,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依然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本文的核心人物,黑格尔。
或许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这个哲学界的泰斗,但是我相信每个人应该活多或少的听说过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中得一个核心即是辩证法,而这个辩证法的起源正是黑格尔。
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且发扬光大。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年〉,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之一、客观唯心主义者。
黑格尔,1770年8月27日生于符腾堡斯图加特城的官僚世家。
父亲是税务局的书记宫。
黑格尔童年时代就进拉丁文学校学习。
由于他笃信宗教的父亲的执意主张,1788年黑格尔进图宾根神学院学习。
作为神学院的学生,他却更喜欢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作。
他和另一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交往甚密,喜欢豪饮、交际,经常到郊外散步。
黑格尔在神学院学习了两年哲学、三年神学。
这段时间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急风骤雨年代,德国封建统治的衰朽大厦在法国革命雷声的滚动下颤抖。
在革命初起的阶段,巴黎起义的人民攻下巴士底狱,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
黑格尔憧憬法国革命,支持法国革命,和他的一伙同学在图宾根近郊种植了一棵"自由之树",宣扬自由、平等之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但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同情态度,只表现在对法国革命者的理论的支持而已。
当革命深入发展、建立雅各宾派专政时,他就由害怕革命变为憎恨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诬蔑人民"只是一群无定形的东西",说"他们的行动完金是自发的、无理性的、野蛮的、思怖的"。
黑格尔还竭力为普鲁士的反动政府辩护,说普鲁士国家是历史发展的顶峰。
黑格尔的政治观点,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两面性:它一方面对封建统治心怀不满,有进步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敢采取实际行动,由畏惧人民群众而走向反动。
1793年,黑格尔通过考试,从图宾根神学院毕业。
离开神学院以后,黑格尔先后在瑞士、德国的法兰克福等地当家庭教师,以研究希腊文化和康德哲学作为业余爱好。
1798年,他的第一部著作《论理学》出版。
次年,他的父亲去世,留给他一笔遗产。
他写信给谢林说:他已经差不多可以过悠闲的贵族生活了。
他希望到一个有众多藏书和鲜美的啤酒的地方定居,从事正规的学术研究。
谢林回信说:"到耶拿来吧!"这样,他于1801年辞去家庭教师的工作,来到耶拿。
耶拿是当时普鲁士的大学城,是青年知识分子荟萃的地方,也是当时学生运动的中心。
经过谢林的介绍,黑格尔到耶拿大学任哲学讲师,并和谢林一起主编《批评的哲学》杂志。
他向耶拿大学递交了一篇用拉丁文写的学术论文,论述行星的运行轨道,得到很高的评价。
1805年,三十五岁的黑格尔升为教授。
次年,他发表了《精神现象学》一书,论述他的哲学观点。
这年,由于拿破仑军队入侵耶拿,他被迫逃离耶拿大学安静的小别墅,来到巴伐利亚寻找安乐窝。
最初他移居班堡,在当地的《班堡时报》当编辑。
1908年8月,他谋得纽伦堡专科学校校长的职位。
在这里,他兼教哲学、希腊文化和微积分,并使自己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善。
1812-1816年间,他完成《逻辑学》〈即《大逻辑》〉一书。
1816年,黑格尔受聘于海德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1818年,他应普鲁士政府的邀请,到柏林大学任哲学教授。
黑格尔一生的最后十三年是在柏林大学度过的。
在柏林大学讲授期间,他发表了《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学》、《法哲学原理》等著作。
1830年,他任柏林大学校长。
1831年秋天,黑格尔计划作两次重要学术讲座。
11月10日,他作了《法哲学》讲座。
第五天,即11月14日,黑格尔死于霍乱病。
黑格尔病逝后,柏林大学为他出版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等著作。
黑格尔创立的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前就存在的一种宇宙精神。
作为万事万物的源泉,“绝对理念”的发展首先从逻辑开始,经过自然阶段后再回到精神阶段。
由此他把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这种“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思想,无非是上帝创世说的精致品。
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他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中,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绘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把世界作为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且认为这种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一、黑格尔详细地叙述了运动、变化和联系的思想黑格尔认为,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不断地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
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由一个必然地转化、过渡到另一个。
列宁指出:黑格尔在一切概念的更换、相互依赖中,在它们的对立面的同一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转化中,在概念永恒的更换、运动中,天才地猜测到了正是事物、自然的这样的关系。
黑格尔将自然、历史及精神的世界都想象成为一种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在《精神现象学》里,黑格尔提出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批判了对认识过程的形而上学的理解,还指出了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的一致性;在《历史哲学》里,他把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作是各个历史阶段前后相随的统一的过程。
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相信人类的认知的基础代代不相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真理”。
哲学家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历史像一条流动的河流。
河里任何一处河水都受到上游河水的涨落和漩涡的影响。
但上游的河水的涨落与漩涡又是受到你观察之处的岩石与河湾的影响。
思想的河流就像这河流。
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想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
因此,你永远无法宣布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
只不过就你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
所以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对待一些事情的观点要随着国际格局而发生转变。
近几年,对于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不少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抱着十分激进的想法,认为中国在曾经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敢铮铮铁骨的去反对外国的入侵,而如今已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的中国却一次一次的选择“委曲求全”。
但是当年的格局在现在已经不实用,如今的中国以发展为重,只要发展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现在或许很多时候,政府不得不采取对话的形式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对待战争的看法也需要改进,现在的战争的破坏力已经不是当年可以比较的,对待战争一定要格外谨慎。
二、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黑格尔在《逻辑学》的第一篇“存在论”中,阐述了发展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思想,提出了“质”、“量”、“度”三个主要概念。
他认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量变达到一定限度就要引起质变;而在量未达到引起质变的限度时,量和质是紧密相联的,是统一的。
他举水的变化为例,水的温度最初对于水的液体状态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水的温度的增加或减少却有个限度,达到这个限度,水就要发展质的变化,或变为水蒸汽或凝结成冰。
他把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称为“关节点”,并强调由量变过渡到质变决不是一个平滑的过程,而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是通过飞跃的形式来实现的。
黑格尔在《逻辑学》的第二篇“本质论”中,阐述了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思想。
他从同一、差别、对立三个概念推演出矛盾的概念。
他认为,同一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同一既然是具体,它本身也就包含着差别;矛盾的双方,就自身来说是同于自己(例如上就是上),就对方来说又是异于其他(上不是下),因而又是差别。
因此,在他看来,同一和差别都是内在的,“本质的差别”也就是对立;同一、差别和对立都可以用同一个概念来表达,这就是矛盾。
他说:“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黑格尔还从对立面的统一观点研究了一些范畴。
黑格尔在《逻辑学》的第三篇“概念论”中,阐述了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思想。
这个思想也是构成他的整个体系的基本思想。
他反对把概念看作抽象的东西,而认为概念是具体的东西。
所谓“具体的概念”,就是说,在每一概念的内部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和反或肯定和否定。
在他看来,这两个方面又是有内在联系的,相互转化的。
肯定之中包含着否定,而且要转化为否定,但这个否定并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包含着肯定,并要转化为肯定的,也就是说,要成为“否定之否定”。
他认为,概念的发展就是“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肯定的东西的‘统一’”,并且用“正、反、合”公式加以概括。
在他看来,后一个肯定比前一个肯定要更具体、更丰富、更高级,概念的发展就是通过许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丰富、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实现的。
黑格尔运用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来建立了自己的整个哲学体系——逻辑学(正)、自然哲学(反)、精神哲学(合),而其中的每一部分又都由“正、反、合”的公式所组成。
例如,我们可以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为“正”,那么与他相反的经验主义就是反。
但这两种思潮之间的矛盾或紧张状态被康德的“合”给消除了。
康德同意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论点,但也同意经验主义者的部分论点。
可是故事并非到此为止,康德的“合”现在成了另一个三段式发展的起点,因为一个“合”也会有另一个新的“反”与它相抵触。
其实现实中这种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当一个社会主义者和保守派人士一起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时,由于他们的思想形态互相矛盾,因此彼此之间很快就会出现紧张状态。
可这并不能表示他们之间有一个完全正确,而另一个完全错误。
可能他们两个都有一部分对,一部分错。
在争辩过程中,双方论点中最佳的部分通常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