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优秀教学案例高一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一)

二、教学目标(ຫໍສະໝຸດ )知识与技能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途径。具体包括: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指导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开始了对“中国梦”的详细讲授。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梦”的内涵,解释了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宏伟蓝图。接着,我结合教材内容,详细阐述了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我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案例和图片,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实践性:本节课以实际案例为依托,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挑战。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这张照片是什么时间、为什么拍摄的?
师: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梦,并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
梦想”,并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二、新课讲授
(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有国有史一直传承到今天。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福全世界。
16世纪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中国人的发明占175项。
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累远胜于西方”。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彰显了经济文化展的繁荣景象和中国社会治理的博大智慧。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历史机遇期
青年的重要性为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高一全册第四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中国梦的本质及关系、意义及中国梦的特点。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2.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深刻理解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为实现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青年的责任。
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阐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坚定实现中国梦的自信。
2.学习难点: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一致性,将小我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为实现中国梦树立理想目标,承担青年使命。
三、教学过程1、梳理知识结构框架2、观看《复兴之路》的视频: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内涵?(是什么--寻梦)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建成_________________。
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_____为中心,增进_________,促进人的_________,朝着_______方向稳步前进。
得出结论中国梦的本质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国家富强是实现基础、民族振兴是核心内容,人民幸福是出发点,落脚点和奋斗目标。
观看视频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二:中国梦的意义(为什么—追梦)采用关键词记忆法历史角度+当前实力+现实意义1、历史角度: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能深刻理解辉煌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导学案总议题:析山西“崛起梦”,议“中国梦”【分议题一】携梦共“晋”:中国梦,山西梦,我的梦活动一:读场景,启智慧【设计意图】感受山西发展中的成就,感受中国梦的力量,认识到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提升了人民福祉,加深对家乡的热爱,,深刻认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间的辨证关系。
【议学情境】材料一:山西: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蹚新路山西锚定转型发展不松劲,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
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全覆盖,“一部手机三晋通”App上线运行。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建设清廉山西,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以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加快智能煤矿建设,与华为公司共建,实现5G入井,煤炭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大数据、半导体、碳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太钢成功研发出厚0.015毫米的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
2017年起山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并于当年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
不断增加民生福祉,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实现58个贫困县摘帽,329万人脱贫,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帮助47.2万人彻底改变了生存环境;云州黄花菜、隰县玉露香梨、临县红枣、左权核桃……太行、吕梁山上开出朵朵“致富花”。
山西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免费开放,山西青铜博物馆建成开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成功举办。
2024年,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设施第三季度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预订量和预订收入的增长率在省市区中居首位。
蓝天保卫战约束性目标圆满完成,汾河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及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治理新增1.75万平方公里。
交城县等3个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偏关县老牛湾村等8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背诵中国梦的本质,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2.背会中国梦的特点、与中国梦的关系及重要性。
3.背诵如何实现中国梦。
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国梦是什么。
难点:“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国梦。
三、导学过程(一)导入视频:追梦者(二)教学过程环节一:阅读教材P47-P55,在教材上面圈注下列知识点一、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与为什么)1.中国梦从本质上说是?从总体上说是?2.中国梦的具体内涵?3.中国梦的特点?(与人民、国家和民族、世界的关系)4.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5.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重要性/意义)?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怎么办——党的角度)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从党的角度如何实现中国梦/历史使命?(四个伟大)①②③3、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么办——国家战略的角度和广大青年的角度)1、国家战略角度:(1)我国的战略安排:(2)如何实现这一战略安排?(3)抓住历史机遇期:2、广大青年的角度:环节二:学生展示一、1.本质上说: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总体上说: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①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民族振兴就是使中华民族更加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③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关乎人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关乎国家和民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国家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关乎世界: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中国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1)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一政治(部编版必修1)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涵,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然后,我邀请了一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典型代表,如扶贫干部、科技创新人员等,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和心得体会,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实现中国梦的努力和付出。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我提出了一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关的问题,如“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有哪些?”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三)小组合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始:“你们知道我国的新时代在哪里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积极思考并回答。然后,我通过展示一些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道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作业。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和规划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同时,我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和感悟的短文,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这样的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中国梦的本质,以及为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2、通过回顾历史和对照现实,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明确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本质;四个伟大;【教学难点】三个“一以贯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百年体育梦》思考:百年体育梦”承载了谁的梦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想?生:全体人民,伟大的中国梦师: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学习。
新课讲授:总议题:铸就体育强国梦,展现新时代风采议题一:寻梦——从体育百年发展寻体育强国之梦1.中国梦的本质2.中国梦的意义议题二:追梦——探党引领体育强国之梦照进现实情境:材料一:杭州亚运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省、相关城市克服疫情导致赛会延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有条不紊推进工作,精益求精打磨细节,最终收获累累硕果。
材料二:亚运筹办的最后冲刺期,杭州将主题教育融入办好亚运盛会这件大事,纵深推进“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开展护航亚运“百个镇街打擂、千个村社比拼、万个网格竞跑”大比武(“百千万”大比武),78万名党员积极参与,主动领命。
材料三:亚运会开幕前多国相继表态退出杭州亚运会,欧美媒体试图抹黑杭州亚运会,党坚持践行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中国政府和人民充满信心,将在杭州举办一届精彩纷呈的亚运会。
透过亚运之窗,一个生机勃勃的杭州,一个活力无限的浙江,一个气象万千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 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 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只 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 能幸福。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 过程,为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 了广阔空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 小”。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 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 量
内容问题化设计
问题思维化导学
估 思维活动化措施
时
年 月日
第周第课时
章节
教学 目标
第四课
课题第二框实现中华那伟大复兴的中国 课堂类型
梦
新授课
通过回顾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中
国梦的本质,以及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通过回顾历史和观照现实,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
阅读材料,谈谈对中国 共产党使命的理解。
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心和使命的内涵
中国梦。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 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 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阅读教材P49-50 “相关链接”理 解伟大斗争、伟大事业
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教学 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重点
教学 中国梦的本质
难点
教学 PPT课件和传统的教具。 媒体
学法 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的探究活动。相互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版高中政治
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
年月日第周第课时
章节第四课课题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并明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理解中国梦的本质,以及实现伟大梦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通过回顾历史和观照现实,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教学
重点
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教学
难点
中国梦的本质
教学
媒体
PPT课件和传统的教具。
学法
指导
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的探究活动。
相互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
估
时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46“探究与分享”,结合
材料,谈谈对“只有创造过辉煌的
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
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
切的渴望。
”的理解。
英国人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
术史的著名专家,英国皇家科学
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
谊协会会长。
他站在世界科学史、比较科学史
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把中
国科学文明置于世界史中应有的
地位:比如
[1] 解高次方程的霍纳法是
法国数学家霍纳于1819年建立
的,但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在
1247年提出的方法实际上与霍纳
法一致,却早于霍纳572年。
[2] 当西方人争论谁在
1615年左右最先发现太阳黑子
时,中国早在公元前18年以来便
系统记录了太阳黑子,比欧洲早
了1500年。
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
1600年间,中国有90项超新星记
录,其中1054超新星是近代射电
天文学家感兴趣的蟹状星云的残
迹,而西方过去对此闻所未闻。
中
学生课前预习
阅读材料,谈谈对“只有
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
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
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
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的
理解。
3.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材料: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协和万邦”始终是中国的核心理念。
近代以后一百多年见,中国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频频发生,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
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理解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也出现一些曲解和误读、疑虑和猜忌,有的人担心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有的人将中国梦歪曲为“扩张梦”“霸权梦”,还有人认为中国会跌入所谓大国冲突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
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
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只
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
能幸福。
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
过程,为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
了广阔空间。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
小”。
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
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
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
赢的梦。
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
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
支持、相互帮助。
中国愿意将自
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
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
车”、“便车”、“顺风车”,实现共
同发展,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
实际上,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
中央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决定
了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
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中国
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
世界各国人民,是中国人民和世
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
随着国
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
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
业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材料,理解中国梦
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
息息相通。
阅读材料,理解中国梦
是奉献世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