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

合集下载

梨状肌综合征怎样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怎样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梨状肌综合征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非手术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包括手法、局部封闭、肌注、理疗、中草药、针灸等。

2.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

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

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术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

3.局部封闭对缓解疼痛有一定作用。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梨状肌综合征怎么治疗,梨状肌
综合征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梨状肌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梨状肌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推拿治疗犁状肌综合征

推拿治疗犁状肌综合征

股骨大粗隆頂部
2019/9/1
梨狀肌 坐骨神經
4
2019/9/1
燧 袨 慼 睿 迓 奻 ﹜ 狟 雄 闕 腔 极 桶 芘 荌 (懂 埭 :笢 貌 嘎 褪 厙 )
5
2019/9/1
6
三 、病因病機
1. 損傷 2. 變異
刺激壓迫
坐骨神經
疼痛 功能障礙
2019/9/1
7
四、 臨床表現
1. 有外傷史或受涼史。 2. 臀部深層疼痛。呈牽拉樣、刀割樣或蹦跳樣疼痛,且有
連線中點處。 【主治病證】 1. 腰腿痹痛,癱瘓,足痿。 2. 疝氣。
2019/9/1
19
(四)操作:
1.急性期:患者俯臥位,醫者站于患則。 (1)先用柔和而深沉的滾、按、揉等手法施術于臀部及大腿后
側,待肌痙攣解除后,适當彈撥肌腹。(松筋) (2)并點按環跳、(3)最后由內向外順推梨狀肌肌腹,使其平复。(理筋)
2019/9/1
20
2.慢性期(緩解期): (1)醫者用較重的滾、按、揉等手法施術于臀部及下肢,待痙
攣緩解后,再彈撥條索樣之梨狀肌肌腹。 (松筋) (2)同時配合點按環跳、委中、居繆、承扶等穴。(點穴) (3)并做髖關節的后伸、外展及外旋等被動運動,使之松解粘 連,解痙止痛。(被動運動) (4)最后用擦法擦熱局部。(擦法)

松則不痛、不松則痛
七、 推拿治療
(一) 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化瘀,解痙止痛。 (二) 取穴及部位:環跳、居繆、承扶、風市、陽陵
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 (三) 手法:滾、按、揉、彈撥、擦及被動運動等。
2019/9/1
16
2019/9/1
17
2019/9/1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局部封闭,用醋酸强的松龙25mg, 加1%的普鲁卡因10ml,作痛点浸润注 射,每周1~2次。可消炎止痛。
【预后】
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是缓解梨 状肌痉挛,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 同时,可以改善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使受损的组织修 复,只要手法运用恰当,常能取得较好 的效果。
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 患侧下肢不能伸直,自觉下肢短缩,步பைடு நூலகம்
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
2.检查:
(1)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深层有明显压痛, 有时压痛点扩散到坐骨神经分布区域。
(2)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样改变或弥漫性 肿胀的肌束隆起。日久可出现臀部肌肉松 软、萎缩。
(3)患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前疼 痛明显,超过60°时,疼痛反而减轻。
操作:
(1)松解手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侧,先用柔 和而深沉的掖法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反复 施术3~5分钟,然后施掌按揉法于患处 2~3分钟,再在患侧大腿后外侧施滚法 和拿揉法,充分使臀部及大腿后外侧肌 肉放松。
(2)弹拨止痛法:
医者用拇指弹拨法于梨状肌肌腹呈垂直 方向弹拨10余次,并点按环跳、承扶、阳 陵泉、委中、承山等穴,以酸胀为度,以 达通络止痛之目的。
(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治疗】
目的:缓解疼痛,改善行走步态。 梨状肌综合征的推拿治疗在急性
期手法宜轻柔,在恢复期手法可稍 重,并配合弹拨法,一般能获得较 好效果。 治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部位及取穴:环跳、承扶、风市、阳陵 泉、委中、承山及臀部、下肢等。
手法:滚按、揉、点压、弹拨、擦及被 动运动。
(3)理筋整复法:
施掌推法或深按压法,顺肌纤维方向反 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 梨状肌2~3分钟,以达理筋整复之目的。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

梨状肌综合征诊治(完整版)一、概述由于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骶椎2、3、4的前面骶前孔外侧和骶结节韧带,肌纤维穿出坐骨大孔后,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部分,称为梨状上孔和梨状下孔,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孔穿过(84.2%)或穿过梨状肌(15.8%)下行。

该肌受到风寒发生炎症,慢性劳损等可引起肌肉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粘连,从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或使坐骨神经局部营养血管供血不足和回流受阻出现病理改变。

本病属中医学“筋痹”、“筋伤”、“环跳风”等范畴,俗称“臀痛”,“腿痛”。

伴有腰痛时称“腰腿痛”。

《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

”跌仆闪挫,或下肢屈伸、展、旋等任何活动都可使髋部或骶髂关节错位,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引发局部气血瘀滞而发本病。

跌仆闪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由此引发。

虽然有些病例与梨状肌解剖变异有关,但跌仆闪挫仍是重要的诱因;慢性梨状肌综合征也可由于跌仆闪挫而重新诱发本病发生,另外跌仆闪挫日久不愈或失治,又感风寒湿邪外侵,阻塞络道而引发本病。

中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是内治外治相结合,传统的外治方法是以推拿、针灸为主要疗法,其疗效良好,近年来,使用小针刀疗法或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也有很好效果。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本病临床主要症状是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不能行走或跛行。

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出现坐骨神经的放射性串痛。

严重者臀部呈“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双下肢屈曲,生活不能自理,一些患者还有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阳事不举。

但腰椎尚无畸形,疼痛或运动障碍均不明显。

(二)体征(1)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窜痛。

(2)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有钝厚感,局部封闭后疼痛消失。

(3)患肢直腿抬高在60。

以前,臀部及下肢疼痛剧烈,当抬腿超过60。

时,疼痛即减轻。

(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内旋患侧下肢可诱发臀部和下肢疼痛。

局部按摩及中药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局部按摩及中药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局部按摩及中药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李建华;邵青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充血、水肿、痉挛及粘连,而产生对坐骨神经的压迫症状.采用手法分筋理筋及中药制剂注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分离粘连组织,加速局部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页数】2页(P216-217)
【作者】李建华;邵青
【作者单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21;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局部按摩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47例 [J], 苗宪振;惠永锋
2.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J], 徐俊兰
3.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J], 冯正国
4.局部按摩结合中药坐浴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40例 [J], 王兰香;周瑾;师明新
5.中药薰洗加局部按摩治疗面神经炎56例 [J], 刘丽秀;张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

无压痛 ,梨状肌紧张试验 阴性 .直腿抬高试验 阴性 。显效 : 症状消失 ,但遇寒凉或劳 累后感患肢酸困乏力 或轻微疼痛 , 休息后 消失 ,不影 Ⅱ 向工作及 生活 ;梨状肌 无明显 压痛 .梨 状肌紧张试验 阴性 ,直腿抬高 试验 阴性 无效 :症状 体征 无改善。
3 2 治疗结果 4 病案举例 痊愈4 2例 ,显效 1 ,无效 1例 7例
6 0倒 中,4 5例为 门诊病 人 ,l 5例为 住 院病 人 ;男 性
反复横拨 3 。理 筋法 :运用 掌揉 、拳揉法 、压推法 沿梨 遍 状肌 纤维走 行方 向作按揉舒顺 ,再 以 叩击法 舒理筋 骨 ,最 后重复舒箭 法 ,使肌体充分放松。 整个手 法治疗过程 中 ,不能因梨状肌 位置较 探而使 用 暴力、蛮干 ,防止加重损 伤,急性损 伤期 的患者 ,手法 更
应 轻揉。
2 ,女性 3 6例 4例 ;年龄 3 ~4 l 0岁 2 5例 ,4 ~5 0岁 2 J l 例 ,5 ~6 l 0岁 1 例 .6 岁以上者 3例;病 程最长的 1 , 1 l 年 最短的 3天 ;左 侧 2 5例 ,右 侧 3 。诊 断依据 :患者 多 5倒 有损伤或受凉史 ;臀部深层 疼痛 ,疼 痛可 呈牵拉样 、刀 割 样 、烧 灼样或 蹦跳 样 ,且有 紧缩感 .疼 痛逐渐沿 坐骨 神经 分布区域出现 下肢放射 痛 ,用力或 咳嗽时觉 下肢窜 痛 ,偶 有小腿外 侧麻 木 ,会 阴部 下 坠不适 ;患 侧下 肢 不能伸 直 , 自觉下肢短箱 ,步履踱行或 呈鸭步 移行 ,髋 关节外 展 、外 旋 活动受限;在 梨状肌体表投 影 区有 明显压 痛 .有时压 痛
推 拿 配合 中药治疗 梨状肌 综合征 6 0例
陈 从明
泰*市中医院 ( 江苏 搴兴 2 5 0 ) 24 0

牵引针法配合理筋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

牵引针法配合理筋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

牵引针法配合理筋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姚斌【摘要】Objective By summarizing tract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oothing tendon in the treatment of piriformis syndrome for 50 ca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o promote this metho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 The Jianzhen (SI9) and Heyang (BL55), Jianliao (SJ14) and Huantiao (GB30) were selected for acupuncture and tra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nipulation of local poking and stretch tendons.7 days was 1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continuous 2 courses of treatment.Results 48 cases were cured, 2 cases were improved, 0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cure rate was 96%,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Conclusion Tract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oothing tendon in treatment of piriformis syndrome, the combination of traction acupuncture and soothing tendon has obviously curative effect and advantage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extension.%目的通过牵引针法配合理筋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的总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此方法.方法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肩贞穴与合阳穴、肩髎穴与环跳穴进行针刺牵引,再配合局部拨筋、抻筋的理筋手法,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48例,好转2例,未愈0例,治愈率96%,总有效率100%.结论牵引针法配合理筋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远治与近治相结合,针刺与理筋相结合,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09【总页数】3页(P1319-1321)【关键词】痹证;牵引针法;理筋疗法;梨状肌综合征【作者】姚斌【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梨状肌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臀腿痛病证之一,因梨状肌受凉或髋关节过多扭转发生损伤、痉挛、变性等导致梨状肌下孔狭窄,使通过该孔的坐骨神经和其他骶丛神经及臀部血管遭到牵拉、压迫或刺激,出现臀、腿痛为主要表现,属中医“痹症”范畴。

浅述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伤筋

浅述针刺疗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伤筋

维普资讯
< 摩 与导 引 > 2 0 按 0 2年 1 0月第 1 8卷 第 5期 ( 1 7期 ) 总 0
Chn s a p lt n & QiGo g t ea y ieeM niua i o n h rp .Oco e 0 2,Vo . 8 tb r2 0 11 ,No 5 .
的结论 : 人 有 6 . %人 的坐 骨 神 经从 梨 状 肌 下缘 穿 出 , 国 16 为
内旋 动 作 , 坐 骨 神 经 有 放 射 痛 , 迅 速 将 患 肢 外 展 、 旋 , 如 再 外
如 疼 痛 缓 解 则 为 阳性 ) 。
正常 型 ; 也有 3 . %的 人 腓 总神 经从 梨 状 肌 中间穿 出 ; 但 49 尚
鉴 别 ) 。
2 5 在 梨 状 肌 投 影 位 置 ( 髂 后 上 棘 至 股 骨 大 转 子 连 线 为 . 由 梨 状肌 上缘 ; 后 上棘 至尾 骨尖 连线 中点 到 股骨 大 转 子尖 连 髂
线 为梨状 肌下 缘 ) 能 有条 索状 或 弥 漫性 隆 起 , 部 变硬 , 可 局 弹
性差 , 久 者可 有 臀大 肌及 下 肢肌 肉萎缩 。 病 2 6 直 腿 抬 高 试 验 6 。 阳性 。0后 阴 性 。 . 0前 6。 2 7 梨 状肌 紧 张试 验 阳性 ( 者 仰 卧位 将 患 肢 伸直 做 内 收 、 . 患
4 3 根 据 潘 紫 铭 医 生 对 7 2例 成 人 尸 体 的 肢 体 解 剖 所 得 出 . 2
“ 拨 推 捋 顿 拉 法" 疗 梨状 肌 损 伤 综 合 征 6 弹 治 9例 疗 效 观 察
朱林林 陈 艳
辽 宁 省 沈 阳市 盲 校 ( 1 0 6 1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状肌综合征:针刺+推拿理筋治疗
凡是使梨状肌急剧不协调收缩的动作;被动或主动的突然牵拉;肌组织原有病变者或功能较弱者,又遇到不适外力等均可使梨状肌肌膜破裂而致本病。

以及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梨状肌营养障碍,局部炎症,或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等均可使梨状肌弥漫性肿胀而致本病。

其主要表现为局部压痛,直腿抬高600前疼痛加剧,严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烧灼样”疼痛,走路跛形。

笔者临床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推拿理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诊断标准
1.1 有外伤史或受凉史,局部压痛明显或伴有向大腿放射性疼痛。

1.2 直腿抬高试验600前疼痛明显加剧,内收髋试验阳性。

1.3 走路跛行,或自觉患肢有变短感。

1.4 X线显示无关节异常。

临床上具备上述第一及第二项者,诊断即能成立,若再出现第三项,诊断即可明确。

2 治疗方法
首先运用推拿理筋手法进行局部肌肉缓解、理顺,然后再进行针刺治疗。

2.1 推拿理筋
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医者立于其背侧,先用揉、滚等手法进行局部放松。

然后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于梨状肌肌腹上端,一边小幅度轻揉一边慢慢向下滑动以顺理肌纤维,重复3—5遍。

再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进行深压弹拨,重复施术3—5遍。

最后掌揉、推臀部及下肢,放松肌肉,为针刺治疗做准备。

2.2 针刺治疗
选穴:阿是穴(患侧),环跳(健侧)。

治疗方法:病人俯卧位,
阿是穴采用“合谷刺”法,局部常规消毒,选用2.5—3寸毫针,于梨状肌上压痛最明显处进针,中等刺激量行针,使患者局部产生强烈的酸胀感,能放射至会阴部更好。

然后,将针尖退至皮下,分别以450左右的角度顺梨状肌的走向向两端深刺,使针感向尾骶部及下肢传导。

环跳穴局部常规消毒,取4—4.5寸毫针直刺,提插手法行针强刺激,使针感在局部弥散并向下肢传导,以传至足跟为妙,但也不必强求。

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3 典型病例
张×,男,22岁,学生。

于一月前参加体育训练进行负重蛙跳时,突然出现右侧臀部剧烈疼痛,未经医院正规诊疗,自行贴敷伤湿止痛膏,效果不明显。

又于昨日夜间受凉,晨起后感觉疼痛加重,遂前来就诊。

患者自述感觉患肢有变短感,走路跛行。

右侧臀部疼痛伴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散性疼痛。

检查:梨状肌部位有压痛和放射痛,局部有条索样隆起,至退抬高试验60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0后疼痛反而减轻,内收髋试验(+)。

X线检查腰椎关节、骨盆关节均无异常。

诊为梨状肌综合征。

遂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5d后症状明显缓解,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活动无碍。

又巩固治疗1个疗程,临床痊愈。

4 体会
根据以痛为枢的原则选取局部压痛点—阿是穴。

梨状肌综合征,属肌痹症。

脾主肌肉,而“合
谷刺”正是《内经》五脏刺中的脾刺,《灵枢·官针篇》:“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

针刺健侧环跳穴,主要是根据“巨刺”的理论,即“左之右,右之左。

”《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
也。

”而且取健侧腧穴还有调和阴阳之意。

两针配伍,奇效奏矣。

而针刺前进行推拿理筋,主要是加强对肌肉的刺激,疏解局部肌肉痉挛,为针刺治疗做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