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第一二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二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二章综合练习(含答案)

第一、二章综合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特征的是()

A、特殊性

B、载体依附性

C、独立性

D、保密性

2、王云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李清照声声慢

B、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

C、声声慢宋词

D、《声声慢》

3、关于网络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应该()。

A、在上网时要对自己的身份信息保密,不要轻易透露

B、和网友公开自己的身份

C、争取与网友当面交流

D、多和网友使用视频交流

4、下列选项中,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A、MPEG

B、A VI

C、WMA

D、WMV

5、校园电视台的记者需要经常在外面采集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的素材。下列采集设备中不需要的是()

A、数码摄像机

B、录音笔

C、扫描仪

D、数码相机

6、在线访问百度文库查找阅读三维动画制作的相关文章,一般查找的步骤应该是()。

①浏览所选文章内容②明确目标,登录百度文库

③提炼相应的关键词④输入关键词,执行检索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7、下列关于从因特网上下载文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片可使用“点击右键→图片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下载

B、利用下载工具可以做到断点续传

C、下载任何文件,用下载工具下载肯定比直接下载方便快捷

D、单个小文件的下载使用直接下载的方式比使用下载工具要方便

8、下列信息发布方式中,适用于会议、发布会等场所的是()

A、网站

B、广告

C、电子邮件

D、电子演示文稿

9、我国著名学者王选教授主持研制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个事件发生在第()次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A、二

B、三

C、四

D、五

10、在网络中检索符合“贵州”和“梵净山”的信息时,应使用逻辑运算符将关键词组合起来,其正确的表达方式为()

A、贵州and 梵净山

B、贵州or 梵净山

C、贵州= 梵净山

D、贵州not 梵净山

11、“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的标志

A、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B、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C、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D、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12、下载软件一般都带有断点续传功能,其作用是()

A、能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B、下载过程中断后,能接续已下载的内容继续下载

C、下载同一个文件的用户越多,下载速度越快

D、让计算机进行下载任务时还能进行其他网络操作

13、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韩寒的小说,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韩寒小说

B、韩寒的文章

C、小说

D、韩寒

14、以下行为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A、在自己作品中随意引用他人的作品

B、从因特网上下载一个多媒体作品,修改后以自己的名义在因特网上发布

C、将下载的收费软件破解后发布到网络上

D、把自己从音像店购买的原版CD唱片借给同学使用

1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A、计算机的发明

B、因特网的出现

C、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使用

D、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是()

A、人工智能

B、虚拟现实

C、纳米技术

D、3D电影

17、由从前的用书信传递信息,到现在用电话、电子邮件传递信息,这说明()

A、电子邮件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信函

B、书信传递信息的方式将会消失

C、传统的信息技术依然是主流

D、传统的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一起继续发挥作用

18、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IT”这个词,那么“IT”的中文含义是()

A、电子技术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信息技术

19、在百度的搜索栏里输入“贵阳小吃- 肠旺面”,搜索到的结果是()

A、同时含有“贵阳小吃”和“肠旺面”的网页

B、只含有“贵阳小吃”不含有“肠旺面”的网页

C、含有“贵阳小吃”或者“肠旺面”的网页

D、只含有“肠旺面”不含有“贵阳小吃”的网页

20、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

A、纳米技术

B、通信技术、

C、生物技术

D、超导技术

21、小红想买一部iPhone手机,她决定到苹果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去看一看iPhone手机的价格,这属于信息获取过程中的()

A、定位信息需求

B、选择信息来源

C、确定信息获取方法并获取信息

D、评价信息

22、张伟打算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演唱歌曲“稻香”,他需要在网上下载这首歌曲学着演唱,那么张伟应该用哪种方法才能最快在网上找到这首歌?()

A、进入搜狗的网页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稻香”

B、进入百度的MP3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稻香”

C、进入雅虎的搜索引擎网页,输入关键词“稻香”

D、进入谷歌的首页,输入关键词“稻香”

23、在因特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时,最好的工具是()。

A、腾讯QQ

B、论坛发帖

C、搜索引擎

D、电子邮件

24、对收集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判别、分类和排序,使之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这就是()的过程。

A、信息管理

B、信息加工

C、信息获取

D、信息集成

25、确定作品的色彩风格和版面布局属于信息集成工作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规划设计

B、确定主题

C、采集处理素材

D、制作加工作品

26、语言的产生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

A、一

B、二

C、三

D、四

27、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发布的是()。

A、新闻发布会

B、阅读邮件

C、市场调查

D、软件下载

28、王云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李清照声声慢

B、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

C、声声慢宋词

D、《声声慢》

29、关于信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不需要依附于载体而独立存在

B、多个信息可以依附在同一个载体上

C、信息只能以一种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

D、依附于同一载体的信息必须属于不同类型

30、进行信息技术考试报名时,要求每个考生都必须有电子照片,那么采集考生照片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

A、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获取

B、要每个学生提供普通照片后进行扫描获取

C、用数码相机拍摄获取

D、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

31、王明上网时看到一张很漂亮的图片,想将这张图片保存下来做为电脑的桌面,他应该()。

A、在浏览器的“文件”菜单中,选择“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

B、在该图片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

C、在该图片上双击鼠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片另存为”

D、在该图片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片另存为”

32、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

A、书信、网络、阅读

B、电话、书信、手机短信

C、电话、阅读、手机短信

D、阅读、书信、网络

33、搜索引擎“百度”是属于()

A、门户搜索引擎

B、元搜索引擎

C、目录搜索引擎

D、全文搜索引擎

34、下列文件格式中都是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A、PNG、TIFF、BMP、GIF、JPG

B、GIF、JPG、WA V、PCX、BMP

C、PNG、TIFF、DOC、TGA、BMP

D、GIF、TIFF、PCX、BMP、TXT

35、老年人一般都有用收音机收听广播的习惯,广播电台传递信息所依附的载体是()

A、空气

B、图像

C、文字

D、声音

36、关于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只能依附于某种载体才能存在

B、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交换给别人,自己就会失去这份信息

C、孙膑“减灶退敌”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D、信息的价值对任何人都相同

37、下列关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搜索结果往往不能很好的符合检索者的具体需求

B、只能找到相关的网站,而不是这个网站上某个网页的内容

C、按关键词检索

D、搜索到是网站上某个网页中的内容

38、信息发布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下列属于行业信息发布的是()。

A、班级演讲

B、企业在因特网上发布产品信息

C、官方新闻发布会

D、个人网站信息发布

39、梁皓同学是校园电视台的记者,为了在校庆活动时做一辑节目,他需

要采集一些视频素材,下列适合他使用的设备是()

A、录音笔

B、照相机

C、扫描仪

D、数码摄像机

4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下课的铃声

B、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

C、《信息技术》教科书

D、电影海报上的上映日期

41、“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这一说法现在已经被证明是谣言。说明信息具有( )

A、适用性

B、权威性

C、客观性

D、真伪性

42、同一个视频分别保存为A VI格式和MPEG格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格式的视频文件可以用同一个播放器进行播放

B、A VI格式的图像质量肯定比MPEG格式的图像质量好

C、两种视频格式的文件大小相同

D、MPEG格式的图像质量肯定比A VI格式的图像质量好

43、同一个视频文件,用()格式来存储所占的存储空间最小。

A、.A VI

B、.DAT

C、.MPG

D、.VCD

44、张扬计划明天去爬山,为了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他决定从中国天气网网站上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他决定“从中国天气网网站上了解明天的天气情况”是()的过程。

A、定位信息需求

B、选择信息来源

C、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D、评价信息

45、小明打算在假期对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的多少做一个社会调查,为了在调查时方便收集资料及后期处理,他携带的信息采集工具最合适的是()

A、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

B、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C、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

D、胶片相机、扫描仪

46、扫描仪可以用来()

A、拍摄数字照片

B、光学字符识别

C、处理图像

D、输入图像

47、以下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B、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盲目排斥

C、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时要学会甄别虚假信息

D、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一定可以代替人脑

48、关于获取信息的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

B、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常用、最快捷、最方便的方法

C、亲自观察、调查、实验、测量获得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D、信息只能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获取

49、下列网站中属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是()。

A、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B、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C、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D、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5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正确的是()。

A、“增兵减灶”主要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B、天气预报、情报等主要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具有永恒性

D、“一传十,十传百”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

51、关于电子邮件,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传递方便、快速,但需要双方同时在线

B、信息的表现形式受限制,只能是文字和图片。

C、可利用存储、转发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交换方式。

D、只能向一个接收者发送信息

52、小王在新浪网上查看中超联赛的新闻,在主页上依次点击“体育→足球→中超”。这种信息检索方法属于()。

A、搜索引擎检索

B、目录检索

C、全文检索

D、关键词检索

53、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B、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技术就称为信息技术

C、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D、自从有了电话、广播、电视才有了信息技术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的是()。

A、正在播放新闻的电视机

B、期末考试的成绩

C、超市的促销广告

D、网上发布的新闻

55、能够自动翻译语言的软件应用了()

A、智能代理技术

B、图片处理技术

C、人工智能技术

D、办公自动化技术

56、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A、微电子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网络通信技术

D、信息处理技术

57、“沁园春.mp3”是什么类型的文件? ()

A、音频文件

B、视频文件

C、文本文件

D、动画文件

答案:

1—5 6—10 11—15 16—20

BAACCDCDDACBADDCDDBB

21—25 26—30 31—35 36—40

BBCBAAAAB D D B D A D A B B D C

41—45 46—50 51—55 56—57

D A C B B D D D C B C B A A C B A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上_教案_广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 讲授课时: 总第 2课 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 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开江县普安中学梁德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广大中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计算机辅导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简称CAI),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ant L anguageLearning简称WALL)和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实现了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CAI实现听力教材的优化整合 高中英语教材在听力内容的选取上赋予了较强的时代感,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句式复杂、语速快;在题型设计上少选择判断,多回答问题,填充表格,需要填充的信息多,这对高中学生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听力教学中,本人充分利用CAI 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变换的表现形式,生

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坚持采用Mary Underwood提出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消除学生听力障碍,树立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 1、听前阶段 (1)解读听力资料在放听力录音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浏览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学生熟悉的图片,提示关键性词语,根据话题提出启发性问题,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对听力内容有初步的感知,通过口语练习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理解生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高二英语unitl3The water planet的听力内容,导入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藏羚羊被大量捕杀,猴子袭击农庄,非洲人围着动物图腾欢歌的场面,提出问题:①What has happenedto theantelope ?②What are the monkey doing ? why ? ③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why?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密切关系,随后出示英语诗人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肖像,简单介绍其人及作品《古舟子咏》(《老水手的故事》)。通过解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达到对听力内容的一定预测,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听力训练的效果。 (2)听力题型的再设计学生从初中英语听力到高中英语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Qaduoa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Qaduoa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 Shakespeare 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开江县普安中学梁德义《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要紧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使外语,专门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是宽敞中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运算机辅导教学(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简称CAI),网络辅助语言教学(Web Assistant Language Learning 简称WALL)和数字化多媒体语音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大大补偿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实现了趣味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CAI实现听力教材的优化整合 高中英语教材在听力内容的选取上给予了较强的时代感, 信息量大,词汇覆盖面广,句式复杂、语速快;在题型设计上 少选择判定,多回答问题,填充表格,需要填充的信息多,这 对高中学生的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听力教学中,本人充 分利用CAI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变换

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坚持采纳Mary Underwood提出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听前时期(pre-Listening),听时时期(while-listening),听后时期(post-listening),排除学生听力障碍,树立学生对英语听力的信心。 1、听前时期 (1)解读听力资料在放听力录音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扫瞄一些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学生熟悉的图片,提示关键性词语,依照话题提出启发性问题,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对听力内容有初步的感知,通过口语练习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明白得生词,提高学生的听力明白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高二英语unit l3 The water planet的听力内容,导入时我第一用多媒体展现藏羚羊被大量捕杀,猴子突击农庄,非洲人围着动物图腾欢歌的场面,提出问题:①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antelope ? ②What are the monkey doing ? why ? ③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why?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紧密关系,随后出示英语诗人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肖像,简单介绍其人及作品《古舟子咏》(《老水手的故事》)。通过解读与听力材料相关的知识,达到对听力内容的一定推测,排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提高听力训练的成效。 (2)听力题型的再设计学生从初中英语听力到高中英语听力,从听力内容,题型设计,听力要求差不多上一个大的飞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模拟试题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模拟试题 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同学们通过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主要体现的信息特征是() A.共享性和价值性B.价值性和真伪性 C.时效性和传递性 D.时效性和真伪性 2.报纸的主要信息载体形式有() ①文字②视频③声音④图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B.只有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 C.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D.因特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4.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发出方称为() A.介质 B.信道 C.信宿D.信源 5.下列选项中,属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A.可视电话 B.工业机器人 C.汽车碰撞仿真系统 D.多媒体教学系统 6.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B.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C.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报、电话、电视等的发明和应用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 B.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 C.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D.有了计算机技术才有信息技术 8.如图l所示的搜索引擎类型属于() A.全文搜索引擎 C.元搜索引擎 B.目录搜索引擎 D.特种搜索引擎

9.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京 剧脸谱的相关信息。下列关 键词中,最合适的是() A.京剧 B.脸谱 C.京 剧脸谱D.脸谱信息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下载工具软件的是() A.FlashGet C.ACDSee B.Photoshop D.WinRAR 11.在电子邮箱地址fjksy@126.com中,表示服务器名的字符是() A.fjksy B.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C.0ksy@126 D.com 12.在网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中,“gov”表示该网站属于() A.政府机构 B.商业机构 C.教育机构 D.军事部门13.小李通过数码相机拍摄月食过程的照片,这属于获取信息过程中的() A.确定信息需求 B.确定信息来源 C.采集信息 D.发布信息 14.下列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有() ①扫描仪②鼠标③显示器④打印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小明想通过网络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相关信息,他可以采用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有() ①直接访问相关网页②使用搜索引擎 ③查询在线数据库④采访专业人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字处理软件的是() A.Word B.WPS C.记事本D.WinZip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纯文本文件的是() A.诗歌.ppt B.诗歌.txt C.诗歌.xls D.诗歌.swf 18.在Word编辑状态下,“撤消”的工具按钮是( D ) A. B. C. D. (图2适用于19、20、21、22题) 图1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试题

第一二章月考试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它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 B.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就是有声卡的计算机系统 C.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技术把多媒体综合一体化,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D.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媒体都必须数字化 2.李老师为讲解力学,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体用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什么特征 ( ) A.交互性 B.集成性 C.可传递性 D.大容量存储技术 3.社会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下列产品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有 ( ) ①可拍照彩屏手机②MP3音乐播放器③数码摄像机④可以发声的电子词 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可以认为是 ( ) A.磁带、磁盘、光盘等实体 B.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 C.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设备 D.因特网、Photoshop 5.现在网上可以360度的浏览故宫博物馆,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感知其内部的方位和物品,这主要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 ( ) A.视频压缩 B.虚拟现实 C.智能化 D.图像压缩 6.晓钧打算寒假期间上网下载影片美美的饱看—番,以下类型属于影片格式的是( ) A.HTML B,JPG C.SWF D.RM 7.编辑一张图片时,分别以不同的格式保存为三个文件pic.bmp、pic.jpg、pic.gif,这三个文件的大小是 ( ) A.pic.bmp最大 B.pic.jpg最大 C.pic.gif最大 D.一样大

8.小辉为了制作《校庆宣传》多媒体作品,收集整理了许多素材,具体如下表所示,现要对序号①、②、③、④里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则所需要的处理工具软件分别 是 ( ) ①会声会影②GoldWave ③Photoshop ④Flash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9.以下说法不属于衡量压缩技术好坏的技术标准的是 ( ) A.压缩比要大 B.算法要简单 C.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要 快 D.没有失真 10.配置一台多媒体计算机,除主机外下列设备中一般应选配的是 ( ) ①声卡②视频采集卡③Modem ④音箱⑤CD-ROM驱动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1.小明用Windows提供的录音机程序录制了一分钟左右的歌曲并保存为“中国共青团团歌.wav”,发现存储占用的空间较大,于是他用GoldWave对“中国共青团团歌.wav”进行了格式转换,转换前后的文件信息如下图所示,请问小明采用的是什么压缩,压缩比大约为多少 ( ) A.有损压缩,11 B.无损压缩,9 C.有损压缩,9 D.无损压缩,11 12.根据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的安排,刘晖要到灵秀山上收集石狮植被的生长状况等资料,并制作一份演示文稿作品。他应恰当选择的信息采集工具是 ( ) A.扫描仪、数码摄像机 B.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C.胶卷相机、数码摄像机、视频采集卡 D.胶卷相机、模拟摄像机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全集(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吴江市盛泽中学信息技术备课组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第二套必修部分 一、单选题(题数15 道,共30 分) 1、用计算机制作作品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搜集选择素材②设计版面布局③确定作品主题 作品⑤评价调试修改作品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A 、③②①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③①④⑤ D 、③①④②⑤ ④制作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从因特网上获取到的信息,需要进行区分识别真伪再进行使用 B、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因特网上快速查找需要信息 C、获取了信息后,还有对信息进行分、整理并保存,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加工 D、信息只要保存在计算机中,就永远不会丢失和损坏 3、如果想在网上查找李玉刚演唱的歌曲《新贵妃醉酒》 A 、在 google 的网页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新贵妃醉酒”玉刚” C、在百度的歌曲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新贵妃醉酒,以下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B 、在 google 网页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李 流行音乐” D、在百度的歌曲搜索中输入关键词“新贵妃醉酒李玉刚” 4、下列选项中,不是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A 、VB B、C++C、Java D、Oracle 5、林冬准备制作一期关于甘肃省“师大附中杯”中学生围棋比赛的电子板报,他获得相关信息的途 径有?①亲自去现场观看②上互联网查阅③查阅相关新闻报刊④咨询区现场观看的朋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6、小叶准备去丽江游玩,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家以前去玩的时候住过的宾馆,但是小叶到达之后发现 哪家宾馆已经拆迁了,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A 、普通形 B 、依附形C、共享形D、时效形 7、某用户电子邮箱中的收件邮箱内容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叶凌风”发送的邮件没有附件C、共有 3 个带附件的邮件B、所有的邮件都已经阅读D、邮件必须带附件 8、某些商务型的笔记本电脑配有指纹识别器,可以利用指纹来登录系统,无需输入密码,这主要应 用了? A 、机器翻译技术B、模式识别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手写输入技术9、以前购物要去商场、超市,现在足不出户便通过网络轻松购物,这主要归功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的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 A 、第二次 B 、第三次C、第四次D、第五次 10、某同学想将 2 张不同的照片合成一张,下面最合适的工具是? A 、 Windows 自带的画图程序B、 Photoshop C、 Flash D、 Word 11、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B 、所有信息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C、信息被使用后就不在具有价值了 D、语言的产生使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2、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安装杀毒软件能防护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B、、计算机病毒式由于长期不对计算机进行清洁而被细菌感染后产生的 C、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 D 、计算机病毒会对计算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13、 2006 年,湖北武汉人李俊编写了一种蠕虫病毒“熊猫烧香”。2007年1月,这种病毒开始肆虐 互联网,严重破坏计算机系统,导致很多地方的网络瘫痪,针对这一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人属于思想道德问题,并没有触犯法律 B 、此人已经构成犯罪,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C、用户引起高度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D、此人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14、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 、盗取网站管理员的密码,但未破坏其数据C、学习黑客技术B、在自己的电脑上研究计算机病毒D、将班级通讯录通过电子邮件群发 15、为了配合“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学习需要建立相关的主题网站,那么下面较为合理的 过程是?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信息加工素材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章节重点内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 享性。 3、信息的基本容量单位是字节( Byte ) 最小的存储容量单位为位(bit) 1 Byte=8 bit(位) 1 KB=1024 Byte 1 Mb=1024 KB 1 GB=1024 MB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的(广义)定义: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 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信 息技术又称为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 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 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到文字的转换)和语音合成(文字到语音的转换)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二章第1节信息获取 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1)定位信息需求。 (2)选择信息来源。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现场观察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检索法(卡片式、计算机) ●阅读法 ●视听法 (4)评价信息。 第二章第2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1.我们想搜索因特网上的信息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你的计算机必须是能够上网的。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信息与信息技术-1 课程内容:教科版第1.1节和1.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2.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价值性、时效性、可伪性、共享性、依附性等。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4.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课标条目: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基础要求:能举例说明信息的特征,能结合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条件要求:计算机教室、教室 1.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答案:C 2.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这说明信息具有(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真伪性 答案:A 3. 到目前为止,人类一共经历了( )信息技术革命,其中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A.三次 B.四次 C.五次 D.六次 答案:C 4.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向( )方向进一步发展。 A.商业化 B.大众化 C.人性化 D.人性化和大众化 答案:D 5.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 B.青少年不用学习信息技术,只要一心读书就行 C.青少年不能过度崇拜信息技术,也不能盲目排斥信息技术 D.青少年学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答案:B 网络信息检索-3 课程内容:教科版的2.2和2.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 2.描述“全文搜索”、“目录索引搜索”和“在线数据库检索”的区别。 3.知道几种常见的搜索引擎的功能区别。 4.能够下载网页上的文字、图片、动画等信息。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 课标条目: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基础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浏览器,对于信息有一定的基础认识,知道如何从要搜素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整合课教学案例 1、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以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为目的,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英语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2、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以网站为平台自主探究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用语的基础上,以询问职业为背景,培养学生谈论自己与他人的职业及自己与他人将来想从事的工作,通过对话练习能掌握询问对方职业的常用语。 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学生究竟能在网络上学到多少的英语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获取哪些方面的英语知识?这两个问题是我在设计这堂课和网页想得最多的。根据我们学生英语的实际掌握,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看懂纯英文的网站,如果也像语文一样让学生自由探究,既不实际也不合理。网络最大的特点是交互性,所以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最佳手段,而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其他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旨在运用网络手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这堂课的设计紧紧扣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试卷

信息技术试卷 1.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 C.石油 D.各班各科成绩 2.用户在因特网上最常用的一类信息检索工具叫做( ) A.搜索引擎 B.离线浏览器 C.ISP D.网络加速器 3.从覆盖范围上讲因特网属于( ) A.校园网 B.局域网 C.广域网 D.星型网 4.在电子信箱地址中表示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的是( ) A.hnjjzx B.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C.163 D.com 5.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据库的表和excel相似,因此他们的功能也差不多 B.数据库可以高效的检索数据 C.数据库里有多个表,表和表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数据库只能给一个用户使用,不能共享 6.FTP的中文含义是: A.文件传输协议 B.域名服务系统 C.邮件系统 D.超文本传输协议 7.在域名中,代表公司机构的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B.rar C. com 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的: A.网页就是网站 B.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与网站整体风格没有关系 C.主页也是网页 D.只有1张网页也能称为网站 9.下列属于信息采集工具的是: A.打印机 B.显示屏 C.电视机 D.扫描仪 10.网站树立整体形象的关键是: A.计划,栏目和版面 B.音频,视频和文字 C.标志,色彩和字体 D.表格,图片和文字 11.我们常说的Internet是指: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国际互联网 D.信息高速公路 12.打开Excel后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Book1的文件,该文件扩展名为: A.PPT B.DBF C. DOC D.XLS 13.全文搜索引擎显示的 A.搜索引擎索引数据可中的数据 B.人们索要查找的全部内容 C.本机资源管理器中的信息 D.被查找的在互联网各网站上的具体内容 14.下列有关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传染性,易读性 B.安全性,伪装性 C.破唤醒,可激发性 D.传染性,不可复制性 15.通讯通过学校的网上图书查询系统查询新书介绍,这体现了网络功能的: A.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B.数据通信 C.资源共享 D.协同工作 16.下列软中,不能完成多媒体信息集成的是: A.Powerpoint B.画图 C.FrontPage D.Authorware 17.广域网和局域网的主要区别在于: A.使用者不同 B.网络覆盖范围不同 C.采用的协议不同 D.提供的服务不同 18.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A.4和7 B.7和4 C.4和4 D.7和7 19.在Access中,数据表中的行、列对应对下列数据库术语中的: A.属性、实体 B.字段、实体 C.记录、字段 D.字段、记录 20.下列术语输出设备的: A.鼠标 B.摄像头 C.打印机 D.扫描仪 21.VB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他属于: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二章综合练习(含答案)分解

第一、二章综合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特征的是() A、特殊性 B、载体依附性 C、独立性 D、保密性 2、王云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李清照声声慢 B、李清照的声声慢全文 C、声声慢宋词 D、《声声慢》 3、关于网络犯罪的案件层出不穷,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应该()。 A、在上网时要对自己的身份信息保密,不要轻易透露 B、和网友公开自己的身份 C、争取与网友当面交流 D、多和网友使用视频交流 4、下列选项中,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A、 B、 C、 D、 5、校园电视台的记者需要经常在外面采集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的素材。下列采集设备中不需要的是() A、数码摄像机 B、录音笔 C、扫描仪 D、数码相机 6、在线访问百度文库查找阅读三维动画制作的相关文章,一般查找的步骤应该是()。 ①浏览所选文章内容②明确目标,登录百度文库 ③提炼相应的关键词④输入关键词,执行检索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7、下列关于从因特网上下载文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片可使用“点击右键→图片另存为”的方式直接下载

B、利用下载工具可以做到断点续传 C、下载任何文件,用下载工具下载肯定比直接下载方便快捷 D、单个小文件的下载使用直接下载的方式比使用下载工具要方便 8、下列信息发布方式中,适用于会议、发布会等场所的是() A、网站 B、广告 C、电子邮件 D、电子演示文稿 9、我国著名学者王选教授主持研制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个事件发生在第()次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A、二 B、三 C、四 D、五 10、在网络中检索符合“贵州”和“梵净山”的信息时,应使用逻辑运算符将关键词组合起来,其正确的表达方式为() A、贵州梵净山 B、贵州梵净山 C、贵州 = 梵净山 D、贵州梵净山 11、“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的标志 A、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B、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C、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D、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12、下载软件一般都带有断点续传功能,其作用是() A、能同时下载多个文件 B、下载过程中断后,能接续已下载的内容继续下载 C、下载同一个文件的用户越多,下载速度越快 D、让计算机进行下载任务时还能进行其他网络操作 13、用百度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韩寒的小说,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A、韩寒小说 B、韩寒的文章 C、小说 D、韩寒 14、以下行为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重要考点 注:以下所有考点,要求理解+背诵。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中国古代信息传播方式有:信鸽传书、烽火告急、结绳记事等。 二、信息定义的不同观点: 1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3、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三、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四、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 2、共享性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4、价值相对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五、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3、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六、信息技术包括的四大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五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八、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九、信息技术对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十、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1信息泛滥2、信息犯罪3、信息污染4、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卜一、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 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需要经历的过程: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四、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类搜索引擎的应用(观看提供的Flash动画) 五、搜索时怎样用好关键词? 1提炼关键词:提炼最具有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添加关键词 3、用好逻辑符号:“ AND、“OR:“ NOT、“ +、?”、“ &”、“人 4、强制搜索:添加英文双引号“” 五、常见下载文件的类型: 1 音频(.mp3) 2、视频(.avi)

高一必修信息技术模拟试题与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 1.以下(C )项所述不是信息。 A. 通知:今天下午高一和高二举行篮球赛 B. 全班的期中考试成绩 C. 2006年12月23日的《新华日报》 D. 教育部公布“2008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2.下列属于信息的是(D ) A. 计算机 B. VCD光盘 C. 报纸 D. CCTV1播出的新闻 3.为了更好地表示“月亮围绕地球转”这一现象,下列哪种表现形式最合适?(C )A. 文字 B. 图片 C. 动画 D. 声音 4.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这个事例体现了信息的(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C ) A.“增兵减灶”的典故说明信息有传递性和真伪性 B. 天气预报、情报等可以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 C. 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6.张杰拿了一张1998年版的南通市地图查找南通的某个地方,结果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这说明了信息具有(B ) A. 传递性 B. 时效性 C. 价值相对性 D. 真伪性7.信息技术的简称是(B ) A. PC B. IT C. PDA D. Blog 8.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2007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情况进行实况转播,这主要利用了信息的哪种技术?( C ) A. 微电子技术 B. 传感技术 C. 通信技术 D. 电子计算机技术 9.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有了网络就产生了信息技术 B. 有了计算机就产生了信息技术 C. 有了传感技术就产生了信息技术 D. 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信息技术 10.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C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 火药的发明 B. 指南针的发明 C. 印刷术的发明 D. 造纸术的发明 11.通常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其中文字的创造是(A ) A. 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B. 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C. 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D.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12.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随后关于该会议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世界各地的网民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会议情况。这主要归功于人类社会发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测试题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二章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选择题答题卡: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6分) 1.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收音机是一种信息(B)文字是一种信息 (C)数据是一种信息(D)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2、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报纸B.电视机C.一段天气预报D.光盘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D.各班各科成绩 4、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5、小杰对电脑说"请关机",电脑马上执行了关机命令,这其中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中的()。 A.图像识别技术B.指纹识别技术 C.语音识别技术D.字符识别技术 6、成语“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家里书多得以致搬家时要用车来拉,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载体,这体现了信息的()特性。 A.价值性B.共享性C.时效性D.载体依附性 7、去年“愚人节”某大学张贴一个当日在校园礼堂公演“哈里波特Ⅶ”的海报,这则消息具有信息的()。 A. 时效性 B. 共享性 C. 真伪性 D. 价值相对性 8、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 取消入学资格。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 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处理性 9、“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是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

10.下列关于信息来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光盘里的图片属于电子媒介 (B)书刊是纸质媒介 (C)人们交谈不属于信息来源 (D)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11、如果你的朋友参加“开心辞典”有奖问答节目,他碰到了一个难题“更新后的珠穆朗玛峰的具体高度”,他通过电话向你求助,你会选择以下哪种方法迅速找出准确的答案( ) 。 A. 阅读书刊 B. 收看电视 C. 上网目录类搜索 D.上网全文搜索 12、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也称为()。 A.分类搜索B.关键词查询C.检索程序D.“蜘蛛”程序 13、不属于搜索引擎网址的有:() A、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B、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C、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D、https://www.360docs.net/doc/532503994.html, 14.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搜索引擎一般采用“关键字”的查询方式(B)一般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C)一般的搜索引擎支持逻辑运算(D)搜索引擎只能搜索英文信息 15.搜索关键词时,假如有两个关键词A和B,使用“AND”或“OR”,它们分别表示_________。 (A)“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B)“AND”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包含A和B (C)“AND”表示必须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只需符合所有关键词中的一个A或B (D)“AND”表示不必同时包含所有列出的关键词A和B,“OR”表示必须同时不包含A和B 16、肖洪利用powerpoint软件为朋友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幻灯片卡片,请问她制作的幻灯片的文件名应该是() A、 mtv.swf B、mtv.doc C、mtv.exe D、mtv.ppt 17、某同学需要下载一些学习用的教学资料,请问以下哪个软件最适合她下载() A、Flash B、Word C、Flashget D、WPS 18、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是指:() A、指用于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B、指汽车的动力工具 C、是指一种网络游戏 19、下列哪种类型文件可以存储多媒体动画() A、doc B、bmp C、swf D、xls 20、“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21、文件不可能存在的位置是() A、硬盘 B、网络硬盘 C、网线 D、软盘 22、小敏想在网络上找自己喜欢的一首歌你认为通过网络帮助他的最好办法是() A、访问某公司网站 B、访问学校网站 C、用专门的音乐搜索引擎搜索 D、访问本地政府的门户网站 23、下列哪个文件格式即可以存储静态图象,又可以存储动态图象() A、.jpg B、.gif C、.mid D、bm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