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时期创造发明

合集下载

两百年内有哪些重大发明和创新?

两百年内有哪些重大发明和创新?

两百年内有哪些重大发明和创新?一、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发明和创新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它革新了生产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

蒸汽机能源强劲,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推动了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进程,使制造业迅速发展。

同时,蒸汽机的应用于船舶和铁路交通中,实现了远距离快速运输,进一步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交流。

2.电力的发现和应用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电力不仅驱动了照明和电动机,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推动了电信和电力工业的兴起。

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电力取代了传统的人力、畜力和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化学工业的兴起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制品和材料。

例如,煤焦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的煤炭转化为可燃气体和化学原料;有机合成领域的突破,如染料、药物和塑料的发明,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

化学工业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各种化学产品的需求,而且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创新1.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它革新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

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信息存储和分析方面表现出色,使得许多复杂的计算和研究工作成为可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2.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了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无线网络、智能手机等,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三、医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1.疫苗和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疫苗和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

疫苗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人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有效控制了许多传染病的流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
1. 机车:机车是1804年由比利时发明家司各特·阿氏发明的,它的发动机原理
是一台木材燃料的蒸汽机。

它可以拉动一辆滑轮车,属于火车的前身,更多的是用在私人出行中,是工业革命早期交通领域的发明,为火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铁路: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1828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
车也诞生了,从此发展出了南北方向、东西方向,以及横贯大洋的铁路线。

3. 公路:工业革命之前,公路发展得不多,此后,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都加大了投入,种植了各种材料,如柏油、水泥等,修建了更为宽敞、平坦的公路,大大方便了客货运输,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4. 小汽车:1885年法国的史密斯夫妇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小汽车,采用
液体燃料,拥有十二缸发动机,可容纳百余名乘客,大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不仅改变了乘客的出行方式,而且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重要创新。

5. 汽船:汽船是火车的水上同类,1807年英格兰发明家莱维斯特发明留置式
汽船,采用发动机把淡水,航行更远,它可以较手摇丝绸板或桨叶船航行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的重要发明。

6. 航空:1783年,蒙特羚发明了热气球,1903年,阿波罗·达瓦发明了第一架
可以自行控制飞行的飞机,从此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遍访世界。

这标志着第一次
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它可以缩短行进的距离,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改变了人类出行和生活方式。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1765—-英国—- 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车(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英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
1803—-美国–-富尔顿—汽船;1807—“克莱蒙特”号在美国试行(蒸气轮船)1814—-英国—史蒂芬孙—蒸气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条件: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③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④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⑤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1831—-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66—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1876—美国—贝尔—电话机
1882—美国—爱迪生—第一个中心发电厂
1885—德国—卡尔·本茨—最早的汽车(内燃机)
1887—狄赛尔—柴油机
1894—美国—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890-1894—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1903—美国—莱特兄弟—飞机
电力的广泛运用(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一、珍妮纺织机18世纪中期,大英帝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

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二、蒸汽火车蒸汽火车也叫蒸汽机车,是利用煤为动力,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最初级最古老的火车。

蒸汽火车的外观和功用与如今的各种火车相差甚远,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车,蒸汽火车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

三、汽船最早建造蒸汽机船的是法国发明家乔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皮罗斯卡菲”号,用蒸汽机启动。

后来,英国人薛明敦在1802年也建成一艘蒸汽轮船。

可惜它们均未得到实际应用。

蒸汽机船发明后,用蒸汽机为动力代替人力带动桨轮,沿用了1 00多年之四、改良蒸气机1764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

初期的瓦特蒸汽机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瓦特装设了抽气泵。

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1.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2.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3.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等。

工业革命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发明

工业革命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的系列生产与科技革命。

这次革命首先从英国发起,后来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以下是一些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其详细介绍:
1.珍妮纺纱机:1765年,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珍妮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使得棉纱生产供不应求的情况得到了缓解。

2.水力纺纱机:1769年,瓦特改进了纽科门的蒸汽机,发明了适用于纺织工业的水力纺纱机。

这种纺纱机利用水力转动滚轴自动纺纱,纱线质量得到了提高,但也需要较多的资本和大的工厂。

3.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其成为了通用的动力机。

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动力织布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这是工业革命中的又一重要发明。

动力织布机使得织布速度大大提高,织布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缝纫机:1846年,美国人霍华德发明了缝纫机,这使得服装制作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

缝纫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服装生产的效率,也为后来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这些发明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也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得资产阶级取得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在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带来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优秀8篇)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优秀8篇)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优秀8篇)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较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对于人类较伟大的贡献,是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

为了让您对于工业革命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8篇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篇一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火车,轮船。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子话。

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原子能,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计算机。

3次工业革命的革命兴起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篇二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

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尤其是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较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纷纷通过这次革命壮大国力,较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较具有代表的、也是较重要的发明成果是蒸汽机。

以往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作为工厂的生产动力的。

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给资本阶级带来巨大的收益。

慢慢地,人们发明了用水力代替人力的生产模式,初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这样的模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属于“靠天吃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制衡生产效率。

自从蒸汽机发明以后,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

蒸汽机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英国工厂在利用蒸汽机的原理进行生产之后,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了一个工业大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

后来这样技术也传播到其他国家,给其他国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发明是蒸汽船。

它是在蒸汽机的原理上进一步创造的。

它作为蒸汽机的衍生品,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蒸汽机。

当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是很少的,其中较主要的因素是交通工具不发达,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而蒸汽船的发明使得国与国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得先进的文化迅速向世界传播。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篇三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产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比大幅增加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并使劳动日益单一化③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④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次工业革命的国家篇四一次工业革命大约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而英国是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抓住了这样一次历史机遇,依靠工业革命,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很大变化,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跃成为当时较强大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

2、影响: 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 展
㈢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⑴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 1、发明 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 ⑵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⑴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 2、影响 现 ⑵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 化学工业的产生 ⑴无机化学工业 ㈣化学工 ⑵有机化学工业 业的建立 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 LSLX 药
㈢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1、原因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⑴(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 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⑵(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⑶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2、瓦特
之前
3、瓦 特改良 蒸汽机
发明: 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⑴被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 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 意义 原动力”。
⑵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3、意义: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建立
LSLX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⑴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 电机的理论原理 1、 ⑵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 发 ⑶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明 ⑷1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 直流电动机 ⑸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16、以下生产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畜力 ②水力和风力 ③蒸汽 ④电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17、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 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行 ④网上聊天 B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瓦特能够成功改良蒸汽机的最重要因素是 A. 熟悉蒸汽机的构造 B. 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C. 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 D. 科学家的指导 B

考点2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_2015

考点2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_2015

主要 成就
新兴 部门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初的原 因是旧式织布机中的一个小零件的发明。
1733年,凯伊 发明 了“飞梭”,大 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于是,纺纱车 相汽纺纱机
1765年,哈格里 夫斯发明。
效率提高8倍。
人力 动力:
1769年,阿克 莱特发明。 纺出的纱结实
5、重大发明:
开始 部门
电力工业(重工业) 电气的广泛应用: P78.79 主要 成就 内燃机的出现:
• • • • 背景: 重大发明:4点 应用: 影响:①②
• 背景:P78第二段 • 重大发明:6点 • 影响:①②③
新兴 部门
电力工业(重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 业、化学工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3、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谈谈工业革命留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 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 新和教育创新,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上来。 (3)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 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真题演练:
内燃机示意图
1885 德国 卡尔·本茨 发明了三轮汽车
1886年他获得汽车制 造的专利,是德国奔 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被称为“汽车之父”。 德国 奔驰专利1号车(1886)
内燃机和交通领域的革命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使 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变为现实。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挑起了洋务运 动,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19世纪70年代开始 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极其缓慢。 ③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 图存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8
Thomas Edison(A.)
電燈
(Electric Light)
改善照明方法,衛生、
安全、方便、光度大。
1882
Thomas Edison(A.)
發電機
(Dynamo)
完成中央傳遞系統及配電站
之設計,提高電力之實用價
值,使電力漸成為主要動力。
1883
Gottlieb Daimler(G.)
1860年110,000,000 pounds
1841
Kenworthy and Bullough(E.)
自動動力織布機
(Automatic Power Loom)
加速織布速度,至1880年,
一位工人可以同時監督四、
五架自動動力織布機作業。
機器織機全面取代手工織機,
紡織工廠業者亦打破家庭及
商店手工紡織業者的優勢。
1860
Etienne Lenoir(F.)
內燃機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燃燒煤氣,將其在活塞內
的爆炸力轉化而成機械動力。
1866
Sir William Siemens(E.)
敞爐煉鋼法
(Open-hearth Process)
改良Bessemer Process,擴大熔鐵爐容量,又可化廢鐵為鋼,將鐵中雜質完全除盡,但需要較長的時間與較多的燃料。
磁針
(Compass Needle)
發現電與磁力(Magnetism)的關係
時間
發明者
名稱
貢獻及缺點
備註
1828
Nielson
鼓風爐
(Hot Blast)
改良Steam Blast,可
熔製品質優良的鐵。
1831
Michael Faraday(E.)
發電機原理
(Principle of the Dynamo)
1767
James Hargreaves(E.)
珍妮紡紗機
(Spinning-Jenny)
同時可紡紗線8條,紗
柔美而易斷,人力操作。
改良後可同時紡紗線約百條,1770年獲專利權。
1769
Richard Arkwright(E.)
水力紡紗機
(Water Frame)
利用水力轉動滾軸自動紡紗
,紗粗韌,此種紡紗機需要
Wilhelm Otto(G.)&
Eugen Langen(G.)
The Otto and Lang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改良Lenoir式內燃機。
內燃機的改良與推廣刺激
世界石油產量的增加:
1857年2,000 barrels
1870年5,500,000 barrels
1846
Elias Howe(A.)
縫紉機
2、能源、母機與動力機:
時間
發明者
名稱
貢獻及缺點
備註
1698
Thomas Savery(E.)
蒸汽機
(Steam Engine)
加強礦坑抽水機之動力。
僅限於礦坑抽水之用,
有”Miners’Friend”之稱。
1705-1706
Denis Papin(F.)
Thomas Newcomen(E.)
1782
James Watt(E.)
新型瓦特式蒸汽機(Watt’s New Steam Engine)
改良1763年Watt本人發明
之蒸汽機,使蒸汽除上下推
動外,尚能左右往復轉動。
可配置於紡騾、動力織布機等
機器之上。1776年後普及於英工
業界,取代水車而成為主要的工
業動力機器,是後工廠不必建於
急湍處,工業生產亦不受水位變
加快織品印花的速度。
1785-1789
Claude Louis Berthollet(F.)
氯化漂白劑
(Chloride)
加快織品漂白速度。
1792
Eil Whitney(A.)
軋棉機
(The Cotton Gin)
迅速分離棉子與棉絮
,棉花產量大增。
美國棉花輸出量激增:
1821年93,500,000 pounds
增加橡皮的韌度與彈性
,有利於機件的組合。
間接促進運輸業的革新。
1849
George Henry Corliss(A.)
Corliss Steam Engine
(Corliss Valve-Engine)
設計活瓣齒輪(Valve Gear)配置於蒸汽機上,可調整蒸汽的製造量以配合各種蒸汽動力機器所需要的能量,此為繼1782年Watt改良蒸
改良Voltaic Pile產生電流
不久即發現電流的分解與電鍍作用
1808
Sir Humphry Davy(E.)
碳棒
(Carbon Poles)
可產生電弧光(Electric Arc Light)
1815
Sir Humphry Davy(E.)
安全燈
(Safety Lamp)
利於採礦工作
1819
Oersted(D.)
,成為小型動力之王。
1884-1891
Sir Charles Parsons(E.)
蒸汽渦輪
(Steam Turbine)
在蒸汽機上裝置風車式渦輪
,可產生大量動能。
適用於發電機和大型越洋輪船
、戰艦及噴氣機。
1892
Rudolf Diesel
Diese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蒸汽機
(Steam Engine)
改良Svery’s Steam Engine,由
一鐵桶及活塞構成,蒸汽推動
活塞上升後,需灑入冷水使蒸
汽冷卻,活塞始下降,加熱後
活塞再上升,費時又耗燃料。
仍限於礦坑抽水之用。
1709
Abraham Darby(E.)
鼓風爐鍊焦法
(Coke-blast Process)
根據電流與電動關係產生電力。
是後根據此原理製造發電機,
1867年始完成電動馬達發電機
,1873年後始普及於歐美工業界。
1836
Samuel Colt(A.)
製鋼旋轉爐
(Repeating Revolver)
改良並加速煉鋼法。
促進美國的工業革命。
1839
Charles Goodyear
硫化橡皮
(Vulcanized Rubber)
1880年30,000,000 barrels
1878
Sidney Thomas(E.)
and P.C. Gilchrist(E.)
Thomas and Gilchrist Process
改良敞爐煉鋼法,可將含有磷
質或其他雜質的劣等鐵料鍊成
工業用鋼,使製鋼業迅速發展
,提出之磷可製造磷酸鹽肥料。
此法之應用使美國、比利時及法國Lorraine等地含磷之鐵礦價值激增。
改良街燈,利用煤器
為照明燃料,利於交通。
1812年英煤氣股份公司在London成立,1850年後煤氣
燈普及於歐洲各大城市。
1800’s
Thomas Telford(S.)
Telford System
發明碎石路面修築法
,加強路面承壓力。
1801
Richard Trevithick(E.)
機關車
(火車頭Locomotive)
利用蒸汽機推動車輛
,為蒸汽機車的先驅。
行駛於路上,無軌,三輪車式。
1784
William Murdock(E.)
蒸汽機車
(Steam Carriage)
利用蒸汽機推動車輛。
1.行駛於路上,無軌。
2.Murdock為Watt之助理。
1792
William Murdock(E.)
煤氣燈
(Gas Lamp)
此種蒸氣機機既省時又省燃料。
較Newcomen’s Steam Engine節省60-70%的燃料,1769年獲專利權。
1774
John Wikinson(E.)
鋼鑽
(Drills)
可在鋼鐵上準確地鑽開任何尺
寸的圓孔,利於機器之製造。
Watt即利用此工具
製造工業用蒸氣機。
時間
發明者
名稱
貢獻及缺點
備註
汽機以後最具意義的蒸汽機革新。
1876 A.D美國費城所舉行的Centennial Exposition中展出一具巨型Corliss式蒸汽機,重量700噸,活瓣齒輪之直徑長9呎,運作時輪轉如飛,時人譽之為”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1850
James Young(S.)
改良內燃機,可利用粗油為燃料,
,利用高壓點燃,不需藉助電火花
,又可產生大量動能,提高速率。
適用於電器工廠、大輪船和機車。
1892年註冊專利。
1898年公開展示。
3、交通業:
1.運輸:A.陸路:
時間
發明者
名稱
貢獻及缺點
備註
1769
Nicholas Cugnot(F.)
蒸汽機車
(Self-propelled road Vehicle)
瓦特式蒸汽機
(Watt’s Steam Engine)
改良Newcomen’s Steam Engine,
在機內鐵桶上配置蒸汽冷凝器
(Steam Cooler),二者相連處設
有舌門,當活塞上升後,鐵桶
內的蒸汽即經舌門自動進入冷
凝器冷卻,使上升之活塞降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