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5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5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5

毕业设计

题目:硝酸甘油在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分析

学号 20134080114

姓名赵晨昀

专业生物制药

班级G13-1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呈秀玮

硝酸甘油在心绞痛的临床应用分析

赵晨昀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制药G13-1班

摘要硝酸甘油可以使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扩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供血增加,从而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本文对系哦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心绞痛的观察.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硝酸甘油同硝酸酯类其他药物一样,可被皮肤、胃肠道、黏膜迅速吸收。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舌下给药1-3min可起效,达到最大效应则需5min,但药效可持续10-30min。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治疗心绞痛;

前言硝酸甘油是一种短效抗心绞痛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它可以缓解各类心绞痛,如劳累诱发的典型心绞痛,冠状静脉痉挛引起的变异性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1min即可起效。现就对硝酸甘油的药理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 药理作用

1.1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血管的作用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但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为强。对较大的冠状动脉也有明显舒张作用,对毛细血管括约肌则作用较弱。对血管作用的总结果是:血液贮积于静脉及下肢血管,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充盈度与室壁肌张力。治疗量的硝酸甘油使动脉收缩压约降 1.3~2.0kPa(10~15mmHg),舒张压不变,后负荷略降。它也能舒张头、面、颈、皮肤血管及肺血管。

1.2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抑制血栓的形成

对心脏的作用硝酸甘油对心脏无明显作用。对正常人及无心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却使每搏及分钟输出量减少,心率不变或轻度加快;剂量加大,可致降压而反射性加快心率。心绞痛患者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心脏负荷迅速减轻,表现为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室内径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左心室功能改善,心骨耗氧量明显减少。

1.3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

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制成0.3%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作用迅速而短暂,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硝酸甘油片不能吞服,而要放在舌下含服。这是因为吞服的硝酸甘油在吸收过程必须通过肝脏,在肝脏中绝大部分的硝酸甘油被灭活,而使药效大大降低。我们每个人的舌头下面有许多血管医学上叫舌下静脉丛,硝酸甘油极容易溶化,当把它含在舌下时,溶化了的药物能直接入血,因此不但起效快,而且药效不会降低。硝酸甘油味稍甜并带有刺激性,所以合格的硝酸甘油不但应溶化得快,而且含在舌下要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

2药代动力学

硝酸甘油同硝酸酯类其他药物一样,可被皮肤、胃肠道、黏膜迅速吸收。口服硝酸甘油则肝脏首过效应较强。其血浆半衰期约为1-4min代谢地点主要为肝脏,,由肾脏排除。若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喷雾,则在4min内可达药效高峰,药效可持续15-30min起效时间相对硝酸甘油片剂快,但持续时间相对来说短于片剂。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舌下给药1-3min 可起效,达到最大效应则需5min,但药效可持续10-30min。

3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有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失控的高血压也能引起心绞痛。如果血管中脂肪不断沉积,就会形成斑块。斑块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其缩窄,进一步减少其对心肌的供血,就形成了冠心病。冠

状动脉内脂肪不断沉积逐渐形成斑块的过程称为冠状动脉硬化。一些斑块比较坚硬而稳定,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本身的缩窄和硬化。另外一些斑块比较柔软,容易碎裂形成血液凝块。冠状动脉内壁这种斑块的积累会以以下两种方式引起心绞痛:①冠状动脉的固定位置管腔缩窄,进而导致经过的血流大大减少;②形成的血液凝块部分或者全部阻塞冠状动脉。

硝酸甘油能扩张全身动脉和静脉,尤以扩张毛细血管后静脉作用为强;对较大的冠状动脉也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能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狭窄的冠状血管及侧支血管,此作用在冠状动脉痉挛时更明显;通过降低前、后负荷,降低室壁张力、改善局部缺血而起作用;在治疗量时对心脏无明显的直接作用,大剂量时,由于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不存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及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可能

谢瑞雄[1]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以往单用硝酸甘油或美托洛尔治疗心绞痛症状控制差,美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疗效好,有效率高达92%,且价格低、费用少,可达到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硝酸甘油能降低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及侧支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管供血,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美托洛尔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两药合用治疗心绞痛有效率为92%,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两药合用明显优于单用硝酸甘油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陈伟[2]提出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心肌出现严重缺氧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应与心肌不平衡氧供求引起。缺血导致大量自由基的形成,进而导致血管硬化,动脉壁纸沉着,心肌顺应性下降等病例变化,据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突发性疼痛,呈放射性发展。

黄忠勤[3]提出心绞痛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一旦心负荷量突然增加,是心肌张力增加,对血液的需求增加,或当冠状动脉痉挛时,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因此,心肌的血供和需求不平衡,心肌供血不足,即引起心绞痛,为缓解心绞痛时心肌的供氧供求失衡,不仅要扩张冠脉增加供氧,而且也需要减少心肌含氧量,倍他乐克是一种不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心脏选择性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肌张力和心脏负担,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冠状阻力,增加冠状循环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还可以扩张周围小静脉阻力,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但有使心率增加,增加耗氧量的副作用,如两药作用,倍他乐可消除硝酸甘油所引起的心率增快,因此,两药合用即可以提高效率,又能互补不足,但要注意两药皆有降低血压作用,血压下降过剧,心率过慢,可致冠心病血液贮量明显减少,故合用量不宜过人。

李昌[4]提出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同为硝酸酯类药,可扩张静脉容量血管,减少回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作用于动脉系统能扩张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同样降低心肌好氧量。作用与冠脉能直接扩张冠脉,对心肌小动脉阻力血管无作用,无所谓“切学校应”同时通过促进心肌血流重新分布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通过这几个方面而发挥抗血心肌缺血作用,大量实验表明,硝酸酯类持续给药易产生不同程度耐药,临床上以间歇给药法来避免或延缓耐药现象,本系用每日一次静脉滴注,间歇时间≥12h,一避免产生耐药性.

韩群英,韩亚宁[5]提出心绞痛是内科常见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人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氧的供需失去平衡,于是诱发心绞痛。

5结论

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指的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个月内胸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

经常改变,进行性恶化,属于“梗死前心绞痛”之一。近年来提出“不稳定型心鞥绞痛”的概念,恶化型心绞痛也属于其中一种。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诊断应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特点、发作时的体征和心电图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和压低的动态变化最具诊断价值,应及时记录发作时和症状缓解后的心电图,动态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或ST段抬高(肢体导联≥1mm,胸导联≥2mm)有诊断意义。若发作时倒置的T波呈伪性改变(假正常化),发作后T波恢复原倒置状态;或以前心电图正常者近期内出现心前区多导联T波深倒,在排除非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结合临床也应考虑UA的诊断。当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0.5mm但<1mm时,仍需高度怀疑本病。

参考文献

[1]谢瑞雄.美托洛尔与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J].海南省陵水县人民医院内科.2010.17(22):90

[2]陈伟.丹参川弓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30例[J].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中药房.2013.22(2):93-94

[3]黄忠勤.倍他乐克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对比观察[J].柳州监狱医院内科.2005.18(4):597-598

[4]李昌.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对比[J].武汉军工总医院心内科.2001.20(5):310

[5]韩群英、韩亚宁.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J].邯郸医学院高等专科学校.2001.14(5):443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号:SATCM-2019-XX(XXX) 编制说明 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王阶孙建宁何丽云 毛静远朱明军刘中勇刘红旭林谦 黄力衷敬柏李军姚魁武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编制组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任务参加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指南指导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方法学专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疾病领域专家委员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主要起草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系统评价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秘书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工作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启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起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利益冲突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确定临床问题和临床问题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证据收集与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指南推荐意见形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指导委员会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指南质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形成指南草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征求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审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内容的确认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总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内容分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主要方法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义临床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14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010年内科主治医师:《答疑周刊》第14期 内科, 主治医师【内科学】女性,48岁,问发心前区闷痛1个月,常夜间发作。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 段上抬,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治疗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A.长效硝酸甘油 B.心得安 C.潘生丁 D.消心痛 E.地尔硫卓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本题中患者多在夜间发作,且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诊断为变异性心绞痛,在缓解期药物治疗首选CCB 类药物,故本题选E。变异性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的特征为静息心绞痛,表现为ST段一过性抬高,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个特殊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S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及远端血管栓塞的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包括持续>20min的静息心绞痛、血流动力学受影响(左室功能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出现低血压)、心电图上广泛的ST改变以及cTNT阳性。一、药物治疗1、抗缺血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CB CCB为变异性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能有效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目前多使用长效CCB。治疗不稳定性

心绞痛时,硝酸酯类多用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首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2、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 剂/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剂3、抗凝治疗4、降脂治疗5、ACEI 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得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得治疗原则就是改善冠状动脉得供血与减轻心肌得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得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得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与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得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得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得。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得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得优点就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就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得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得作用与用药得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得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得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得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就是最常用得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得药物,它通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得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得目得。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得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得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得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得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得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得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得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得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就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得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得病人,可以降低AMI得发生率,就是非抗血小板治疗得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得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得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得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得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得情况,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外周血管疾病、老年人对钙拮抗剂较β受体阻滞剂更容易耐受、临床选择时应当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选择。 5、降脂药物(如辛伐她汀) 她汀类药物就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得降胆固醇药,具有多向性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与稳定斑块作用等、以抗高血压与抗栓治疗为代表得心血管疾病得二级预防措施取得了相当得成功,已有大量得临床试验证明在冠心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使用她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

一、填空 1.常用的抗心绞痛药通过、 而发挥抗心绞痛作用。 2.常用于抗心绞痛的钙通道阻滞药包 括、、 及。 3.硝酸甘油主要用于、 。 4.硝酸甘油常用的给药途径为、 、。 5.连续应用硝酸甘油产生耐受性的主要 原因是耗竭。 6.普萘洛尔不宜用于型心绞痛。 7.伴有心力衰竭的心绞痛患者可选 用。 8.硝酸甘油松弛平滑肌的 作用最为显著。 9.普萘洛尔对、、、 和的患者不宜应用。 10.普萘洛尔宜给药,停药时应注 意,不可。11.对心绞痛发作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宜采用的体位是。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硝酸甘油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 A.扩张静脉 B.减少回心血量 C.加快心率 D.增加心室壁张力 E.降低心肌前负荷 2.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是( ) A.减慢心率 B.缩小心室容积 C.扩张冠脉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抑制心肌收缩力 3.下列不属于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物是 ( ) A.维拉帕米B . C.吗多明 D.普尼拉明 E.哌克昔林 4.对硝酸甘油作用错误的叙述是( ) A.扩张脑血管 B.扩张冠脉血管 C.心率减慢 D.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E.扩张静脉 5.关于硝酸甘油错误的是( ) A.反射性心率加快 B.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C.增加心内膜供血作用较差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舒张冠状动脉侧枝血管 6.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 ) A.扩张冠脉的阻力血管 B.扩张冠脉的侧枝血管 C.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D.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 E.可以经皮肤吸收获得疗效 7.硝酸甘油无下列哪项作用( ) A.增加心室壁张力 B.加快心率 C.扩张容量血管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减少回心血量 8.对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是 ( ) A.硝酸甘油 B.硫氮酮 C.硝苯地平 D.普萘洛尔 E.维拉帕米 (二) X型题 1.关于硝酸甘油正确的是( ) A.口服后血药浓度低 B.可用于治疗心衰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修订版

.~ 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2007年修订版) 1. 引言 1.1. 委员会的组成与资料审查 组成ACC/AHA实用指南工作组的目的,是为了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建议。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美国的头号死亡原因。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则是本病非常常见的形式。 本委员会成员通过计算机检索2002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并且辅以手工检索,复习和编辑了所有公开发表的报告。对某一问题特殊研究的具体情况,予以必要叙述,并且列表展示具体数据。本指南中提出的建议,主要是依据这些已经发表的资料。若资料是来自多中心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则证据的权重序位列为最高(A)到最低(C)。对UA/NSTEMI患者某一诊断性操作或具体治疗或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最终建议,总结了资料和专家们的意见。有关建议分类和证据级别的制定原则与ACC/AHA的一贯方式相同,没有新的变化。 本指南编写委员会由著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代表美国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的一般内科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AAFP)的家庭医学领域,来自代表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ans,ACEP)的急诊医学领域,来自代表胸腔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的胸腔外科领域,来自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和Interventions,SCAI)的心脏介入专家,一般和重症监护心脏病学领域,以及来自无创检查、心脏病预防医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tion,PCI)和心血管外科这些高度专业化领域的知名专家。无论是学术机构还是私人医疗机构,均有代表参加。该指南得到ACC和AHA任命的2名外部评阅者的评阅。 1.2. 本指南2002版发表以来的变化. 本编写委员会参考了2002年以来发表的资料,并根据大的临床试验结果对建议进行了修订。对上一版指南进行重新编写,力图反映这些进展。重点放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急性早期医疗评估,避免患者自我处理导致的延误,加快在急诊科进行诊断和分诊。已经涌现出新的影像检查(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 以作为某些患者的诊断手段。肌钙蛋白已经成为心脏坏死的主要生化标志物,可以再次证实NSTEMI,并且改变了其人口统计学和预后。目前B型脑钠肽(BNP)可以作为生化标志物的补充,可能有助于风险评估。临床试验的资料进一步支持在高危UA/NSTEMI患者(通过肌钙蛋白阳性或正式风险评分来确定)采用早期有创治疗策略。相反,这种治疗策略在低危女性不能受益并且可能有害,因此建议采用早期保守治疗策略。两种新的抗凝药物—磺达肝睽钠和比伐卢定已经经过临床试验的良好检验,并且建议应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作为替代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可供选择的药物。目前更加有力地支持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主要是氯吡格雷),包括选择大负荷剂量、早期(上游)应用和长期应用(尤其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之后)。如何最佳整合应用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和静脉糖蛋白IIb/III受体拮抗剂,在UA/NSTEMI治疗的早期(包括心脏导管检查)提供最佳的抗血小板治疗,是一个热点问题并且仍然面临着挑战。本版指南融入了有关 UA/NSTEMI患者的PCI和二级预防的最新资料。有关特殊患者的详细讨论认识到对有多种特征的患者强调需要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特殊考虑。还要强调治疗过程是患者结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进展还强调了理论与治疗上的重要不足,通过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些应当能够促进在 UA/NSTEMI方面的不断进步。.

稳定型心绞痛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发布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冠心病的一级治疗指南 美国医师学会(ACP)最近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和随访的指南,这份指南总结了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更新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强调了那些对一级医疗机构医师最重要的建议。该指南涉及了既往6个月中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或血运重建的有症状病人的治疗和随访,还涉及了根据病史、心电图有陈旧心肌梗死证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创性检查结果异常而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无症状病人。 这份指南的目标读者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所有医师。该指南不适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因为这些病人有中重度急性冠脉事件的近期风险。 该指南证据级别同ACC/AHA的规定:A级建议基于有大量病人的多项随机临床试验;B级建议基于只有少量病人的有限数量随机临床试验、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的认真分析的证据;C级建议基于专家共识意见。 药物治疗 治疗概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有2个主要目标。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MI)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最优先考虑选用以预防死亡为目标的治疗。当2种不同治疗能同样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时,建议采用预防死亡效果更好的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所有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无论有无症状,只要没有禁忌证,都要常规使用阿司匹林(75~325 mg/d)治疗。在剂量低于75mg/d时,治疗益处降低。氯吡格雷最好只用于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者。 β受体阻滞剂 用于梗死后病人的二级预防时可减少心脏事件,用于高血压病人时也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强烈建议用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初始治疗,糖尿病不是禁忌证。 降脂药物 许多临床试验都证实,确诊冠心病(CAD)者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可减少不良缺血事件。确诊CAD者,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只有轻中度升高,也要建议使用他汀类进行降脂治疗。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六章-抗心绞痛药习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六章-抗心绞痛药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六章抗心绞痛药 一、A 1、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和钙通道阻滞药治疗心绞痛均能 A、减慢心率 B、扩张冠状动脉 C、缩小心室容积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抑制心肌收缩力 2、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主要机理是 A、选择性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耗氧量 B、阻断β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 C、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D、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血管,改善局部缺血 E、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3、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抗心绞痛的药理依据是 A、作用机制不同产生协同作用 B、消除反射性心率加快 C、降低室壁肌张力 D、缩短射血时间 E、以上都是 4、为克服硝酸酯类耐受性,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采用最小剂量 B、补充含巯基药物 C、增加给药频率 D、采用间歇给药法 E、加用卡托普利 5、硝酸酯类药物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不包括 A、扩张全身容量血管 B、扩张心脏输送血管 C、冠脉血流重新分配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促进氧与血红蛋白分离 6、硝酸甘油连续应用出现耐受的原因可能与下列何项关

系大 A、自身诱导肝药酶活性 B、血管平滑肌内巯基被耗竭 C、鸟苷酸环化酶对NO反应降低 D、cGMP降解代偿性加速 E、腺苷酸环化酶对NO反应性升高 7、下述对硝酸异山梨酯介绍正确的是 A、口服无效,应舌下含服 B、作用较硝酸甘油强 C、剂量范围个体差异小 D、作用维持时间较硝酸甘油长 E、不良反应较少 8、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下列何项所致 A、心输出量减少 B、消化道刺激 C、肝功能损害 D、血管舒张 E、低血钾 9、对硝酸酯类药物适应证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稳定型心绞痛 B、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 C、不宜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D、不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E、对各型心绞痛均有效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心绞痛是心肌暂时性供氧和需氧之间失平衡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表现为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性质和诱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心绞痛症状也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微血管病变以及某些非心脏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常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左手指侧,以及其他部位。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窄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诉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停下休息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时,疼痛发作的诱因、次数、

程度、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一般在较长时间内(>3个月)大致不变。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症状出现。 2.体格检查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体检尚能发现其他相关情况,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可发现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障碍所致的黄色瘤等危险因素,颈动脉杂音或周围血管病变。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检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较明显患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静息心电图通常正常。当胸痛伴ST-T波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有助于心绞痛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时,如出现与症状相一致的ST-T 波改变时,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极量或亚极量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可进行危险分层。 5.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静脉推注或滴注药物行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显像。主要表现为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导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一、临床表现 1.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表1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I级II级 III 级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 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OO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OO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 二临床评价 (一)心电图运动试验 1.适应证。 (1)有心绞痛症状怀疑冠心病,可进行运动,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诊断目的。 (2)确定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变者。 (3)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于危险分层。 2.运动试验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末经治疗稳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主动脉夹层、已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严重高血压、活动性心肌炎、心包炎、电解质异常等。 3.方案:采用Burce方案,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为运动中出现典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一、引言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是一种常见并可致残的疾患。近些年,由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得到阐明,因而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有关稳定型心绞痛最佳的检查与治疗,尚无一个统一方案。而且,尚未经过象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样大规模临床随机试验的检验。因此,尽管在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症状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仍相对缺乏其预后方面的资料。 有鉴于此,本工作组广泛搜集专家们的意见,不但从治疗的有效性的安全性方面,而且还从资源和费用的可能性方面,就稳定性心绞痛的现代治疗,尽可能达成共识。 二、定义与病理生理 Heberden在1772年引入了"心绞痛"(anginapectoris)的概念,其特征是一种与活动明显有关的胸部"绞榨和焦虑感(asenseofstranglingandanxiety)"的综合征。他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是心源性的。但是几年之后,其他人对有这些症状的病人尸检后证实,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疾病所致。目前已普遍将此综合征归咎于心肌缺血,但是,食管、肺或胸壁的疾患也可以引起类似症状。在本工作组的这篇报告中,"心绞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胸部不适,但是,已经知道心绞痛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原因,如主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这些均不可忽视。 若心绞痛症状发生有数周内且无严重变化,则视为稳定。心绞痛症状典型发生在心肌氧耗增加时。然而,即使是在稳定性心绞痛,症状随时可以有相当大变化,取决于诸如环境间谍和情绪状态等因素。 若原心绞痛症状无任何原因地突然恶化,或新发的心绞痛发生在活动量较小或静息状态时,则视为不稳定。这种类型的心绞痛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随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有关。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挛,是有些病例的重要因素。 许多表现心绞痛的病人其症状与上述不同。例如,近几周内可以出现新发症状,但是没有恶化。病理上,它们可以具有稳定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征,其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若心绞痛自发地发生,同时伴有心电图上ST段抬高,则视为变异型心绞痛,即Prinzmetal型心绞痛。这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即痉孪所致,因而称为血管痉孪性心绞痛。 X综合征是指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但是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例如心电图上ST段下移)的心绞痛综合征。但是,可以有"小血管病变(smallvesseldisease)"。心绞痛发生在心肌灌注与心肌需求平衡失调时,其病理基础几乎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通常认为,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 脏因体力活动式应激代谢需要时,冠状动脉腔径狭窄至少为50%-70%。但是,狭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腔径的减小,还取决于狭窄的长度和狭窄病变的数目。此外,狭窄尤其的偏心性狭窄的腔径并非固定不变,并且可以因为局部平测定肌的收缩与舒张收起冠状动脉张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可以是对释放各种激素和神经性刺激的一种反应。冠状动脉痉挛极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硝酸甘油得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得研究姓名: 万沙桐 专业: 药学 班级: 122 学号: 125242624 指导教师: 闫晓菲职称: 副教授 2015年04月02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硝酸甘油得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得研究 万沙桐指导教师:闫晓菲 摘要:硝酸甘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或不可缺得地位,对于硝酸甘油得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与探讨。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耐受机制;毒理作用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Wan Shatong Tutor:Y an Xiaofei Abstract:nitroglycer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or is the posi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troglycerin, this article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s; strychnos 1 硝酸甘油(NTG)治疗心绞痛已有一个多世纪得历史,[1]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推出了多种抗心绞痛药物,但硝酸甘油仍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得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得作用,就是临床常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得一线药物。有关该品得剂型,国内外已上市很多,包括其片剂(口颊片、舌下片)注射剂、软膏剂、透皮贴剂、口腔喷雾剂、气雾剂等。因此,对于该品得研究也较多,尤其就是近年来对其抗心绞痛得作用机理与体内代谢等方面得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得结果。同时,还发现该药有其她新用途。 1 药理作用 在生物体内,内皮炎生化松弛因子(EDRF)就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得重要调节因子,即一氧化氮(NO)。NO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

稳定型心绞痛诊疗规范

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并伴有代谢产物的堆积 (乳酸、丙酮酸、磷酸等)刺激神经发生疼痛,缺血时伴有心脏收缩功能的障碍出现憋气等症状,同时会导致心脏电活动不稳定发生心律失常。一部分病人由于病变炎症活动加居导致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 1.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间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常为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胸闷等。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和刀扎,偶伴濒死的恐惧感觉,病人不自觉停止原来活动。 3.持续时间:一般2~5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4.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可在2~5分钟内缓解。 【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有或无上述表现; 2.体格检查,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多为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或出现交替脉; 3.实验室检查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必要时查糖耐量。了解贫血、甲状腺功能。胸痛明显者,查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 4.心电图: (1)静息心电图:静息心电图多正常,静息心电图可表现出冠心病的迹象,如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异常复极。 (2)发作时的心电图:大多数病人相邻的二个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发作时记录的心电图正常也并不罕见,不应该排除心肌缺血诊断。胸痛同时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早搏或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 (3)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持续性地检测心电的变化,用于评价症状和心电的关系,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低于运动试验,但可以显示运动没有诱发的自发心肌缺血。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应用5

毕业设计 题目:硝酸甘油在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分析 学号 20134080114 姓名赵晨昀 专业生物制药 班级G13-1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呈秀玮

硝酸甘油在心绞痛的临床应用分析 赵晨昀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制药G13-1班 摘要硝酸甘油可以使静脉血管和冠状动脉扩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供血增加,从而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本文对系哦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心绞痛的观察.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硝酸甘油同硝酸酯类其他药物一样,可被皮肤、胃肠道、黏膜迅速吸收。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舌下给药1-3min可起效,达到最大效应则需5min,但药效可持续10-30min。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治疗心绞痛; 前言硝酸甘油是一种短效抗心绞痛的药物,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它可以缓解各类心绞痛,如劳累诱发的典型心绞痛,冠状静脉痉挛引起的变异性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1min即可起效。现就对硝酸甘油的药理特性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 药理作用 1.1降低心肌耗氧量 .对血管的作用能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但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为强。对较大的冠状动脉也有明显舒张作用,对毛细血管括约肌则作用较弱。对血管作用的总结果是:血液贮积于静脉及下肢血管,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前负荷、心室充盈度与室壁肌张力。治疗量的硝酸甘油使动脉收缩压约降 1.3~2.0kPa(10~15mmHg),舒张压不变,后负荷略降。它也能舒张头、面、颈、皮肤血管及肺血管。 1.2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抑制血栓的形成 对心脏的作用硝酸甘油对心脏无明显作用。对正常人及无心功能衰竭的冠心病患者,却使每搏及分钟输出量减少,心率不变或轻度加快;剂量加大,可致降压而反射性加快心率。心绞痛患者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心脏负荷迅速减轻,表现为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室内径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使左心室功能改善,心骨耗氧量明显减少。 1.3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 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制成0.3%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作用迅速而短暂,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硝酸甘油片不能吞服,而要放在舌下含服。这是因为吞服的硝酸甘油在吸收过程必须通过肝脏,在肝脏中绝大部分的硝酸甘油被灭活,而使药效大大降低。我们每个人的舌头下面有许多血管医学上叫舌下静脉丛,硝酸甘油极容易溶化,当把它含在舌下时,溶化了的药物能直接入血,因此不但起效快,而且药效不会降低。硝酸甘油味稍甜并带有刺激性,所以合格的硝酸甘油不但应溶化得快,而且含在舌下要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 2药代动力学 硝酸甘油同硝酸酯类其他药物一样,可被皮肤、胃肠道、黏膜迅速吸收。口服硝酸甘油则肝脏首过效应较强。其血浆半衰期约为1-4min代谢地点主要为肝脏,,由肾脏排除。若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喷雾,则在4min内可达药效高峰,药效可持续15-30min起效时间相对硝酸甘油片剂快,但持续时间相对来说短于片剂。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舌下给药1-3min 可起效,达到最大效应则需5min,但药效可持续10-30min。 3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有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失控的高血压也能引起心绞痛。如果血管中脂肪不断沉积,就会形成斑块。斑块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其缩窄,进一步减少其对心肌的供血,就形成了冠心病。冠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最新知识点)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和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的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的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的.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感谢聆听...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的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感谢聆听...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药物,它通 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的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的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的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感谢聆听...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可以降低AMI 的发生率,是非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感谢聆听...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的情况,例如哮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修订版)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因此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有效降低或逆转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目的。24小时稳定降压,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长效制剂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高血压危险分层治疗、降压达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 (一)原发性高血压 1.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高血压治疗应非药物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措施结合。 (2)非药物治疗: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当体育运动等,适用于各级高血压。 (3)应用长效制剂:最好应用长效制剂,维持24h血压谷峰比值应>50%,避免血压一天内大幅度波动,尤其清晨血压。 (4)个体化: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5)达标和停药:除高血压急症外,血压宜在1~2周内逐渐下降达标为好,尤其是老年患者,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一般应长期治疗。 2. 药物治疗 (1)1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2)2级和3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方案:采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2和3级高血压在开始时可以单片(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联合治疗应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ACE抑制或ARB;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抑制剂或ARB;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三种或以上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除有禁忌证外应包含利尿剂。 (3)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的目标尚未统一。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降压过程应该缓慢、平稳,避免减少脑血流量。可选择利尿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注意从单种药物小剂量开始,再缓慢递增剂量或联合治疗。 ②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治疗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应选择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发生过心肌梗死患者应选择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改善心室重构 ③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和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的降压治疗目标是否是130/80mmHg以下,目前无循征医学证据。应选择ACE抑制剂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注意从小剂量开始; ④糖尿病:应该实施积极降压治疗策略,目标是130/80mmHg以下,如其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g/24 小时,血压控制则应低于125/75mmHg。通常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ARB 或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和小剂量利尿剂是较合理的选择。

38-硝酸甘油片

硝酸甘油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硝酸甘油片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Nitroglycerin Tablets 拼音:xiaosuan Gangyou pian 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 结构式: 分子式:C 3H 5 N 3 O 9 分子量: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 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硝酸甘油释放氧化氮(NO),NO与内皮舒张因子相同,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平滑肌和其他组织内的环鸟苷酸(cGMP)增多,导致肌球蛋白轻链去磷酸化,调节平滑肌收缩状态,引起血管扩张。 硝酸甘油扩张动静脉血管床,以扩张静脉为主,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缓解心绞痛。对心外膜冠状动脉分支也有扩张作用。 治疗剂量可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常能维持,但血压过度降低或心率增快使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时,有效冠状动脉灌注压则降低。 使增高的中心静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嵌压、肺血管阻力与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率通常稍增快,估计是血压下降的反射性作用。心脏指数可增加、降低或不变。左室充盈压和外周阻力增高伴心脏指数低的患者,心脏指数可能会有增高。相反,左室充盈压和心脏指数正常者,静脉注射用药可使心脏指数稍有降低。 尚无评价其致癌性的长期动物试验。 【药代动力学】 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而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8%。舌下给药约2~3分钟起效、5分钟达到最大效应,血药浓度峰值为2~3 ng/ml,作用持续10~30分钟,半衰期约1~4分钟。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60%。主要在肝脏代谢,中间产物为二硝酸盐和单硝酸盐,终产物为丙三醇。两种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 2-和1, 3-二硝酸甘油与母体药物相比,作用较弱,半衰期更长。代谢后经肾脏排出。 【适应症】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片剂:成人一次用0.25~0.5 mg(1片)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1片,直至疼痛缓解。如果15分钟内总量达3片后疼痛持续存在,应立即就医。在活动或大便之前5~10分钟预防性使用,可避免诱发心绞痛。 【不良反应】 ⑴头痛: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可为剧痛和呈持续性。⑵偶可发生眩晕、虚弱、心悸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