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主题综合练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主题综合练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
这一路线制定于〔〕D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的会议是〔〕B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中共八大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C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4、这是一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C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C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军C、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6、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C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D、爱国华侨的援助7、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
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D、日本的战略失误8、以下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D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9、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B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二】非选择题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上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18•张家界)2017年1用,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
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分析】本题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
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因而“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故选:B。
2.(2018•烟台)如图所示材料中“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分析】本题以“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围剿红军,共同抗日,西安事变发生。
因发生在12月12日,又被称为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奔赴西安积极协调,最终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故选:B。
3.(2018•潍坊)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题组一局部抗战和西安事变1.(2018重庆A,9,1分)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答案 C 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故C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故A、B、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8,1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案 D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的落脚点“因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因此D项正确。
A、B两项属于西安事变的背景;C项属于西安事变的经过。
3.(2018湖南长沙,17,3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
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答案 A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故选A项。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取得的伟大成果。
伟大成果:挽救了中国沦为列强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 解放战争,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考新动向】 18.★(2022·海南)抗战期间,漫画家“以笔为刀,以画抗战”,创作 出许多优秀作品。
以下作品共同传达出 A.抗战胜利的喜悦 B.抗战必胜的信念 C.对国民党消极抗日不满 D.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
(B)
C.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分不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2022·包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很多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
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全家积极投身抗
战。这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反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A.得益于英美盟军的支持
该书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C)
8.(2022·潍坊)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
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9.(2022·邵阳)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
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D )
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0.(2022·苏州)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宣传
精选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年模拟题组模拟试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年模拟题组一、选择题1.(2018河北保定二模,15)下图所示目录摘选自《困境中的突围:重大突发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对策》一书,由此判断国民政府是针对哪一事件采取的对策()A.国共内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2.(2018河北邯郸二模,17)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裴卿创办的天津东亚毛纺厂纺出第一批毛线,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刚刚过去半年,全国民众纷纷联合起来抵制日货。
在这种情况下,宋裴卿将这批产品注册为“抵羊”牌,是取“抵制洋货”之意,志在创国货名牌,与洋货竞争。
“□□□”应是()A.九一八B.双十二C.卢沟桥D.八一三3.(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一模,12)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政策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4.(2018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3)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均悉。
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此电文嘉奖的是()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5.(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16)“冀中抗日战鼓响,报子营出了个李大娘。
李大娘,热心肠,爱护子弟兵名声扬。
她对伤员胜亲人,伤员把她当亲娘,养好伤,返战场,冲锋杀敌添力量。
”这表明()A.李大娘非常爱护自己的儿子B.日本兵在冀中平原烧杀抢掠C.八路军与人民群众团结抗战D.国共合作成为抗战中流砥柱6.(2017河北唐山路南二模,13)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模拟练习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拟练习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3下·重庆渝北·九年级统考自主招生)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有关“重庆抗战历史”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40年9月,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B.1939年1月,在重庆设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C.从1938年2月开始,日本对重庆的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D.重庆文化界的“雾季公演”活动,被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2.(2023下·重庆渝北·九年级统考自主招生)下图是丰子恺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漫画作品。
画中题字为“愿作安琪儿(天使)空中收炸弹”。
这体现了他()A.主张发动民众抗战B.渴望和平安定生活C.认为抗战前途渺茫D.希望国共合作抗日3.(2023下·重庆巴南·九年级统考自主招生)巴南区某学校正在准备“抗战时期的陪都”展览,下列可以入选该展览的是()①夔门抗战题刻①1939年1月2日的《新华日报》①卢作孚和民生公司①合川钓鱼城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4.(2023上·重庆·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B.重庆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二战中所罕见C.1944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代表会议,推选张澜为主席D.全国抗战时期,重庆有两个少年儿童剧团,即七七少年剧团和孩子剧团5.(2023上·重庆大渡口·九年级校考期中)图所示的是段焕竞将军参加某次会议时的“代表证”。
据此判断,他所参加的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6.(2023·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0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训练及解析

专题0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2020年山东济宁)漫画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
图中漫面《看你横行到几时》应创作于()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2020年四川遂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七七事变 D.德国突袭波兰3.(2020年湖南怀化)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活捉了蒋介....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4.(2020年浙江杭州)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
以下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松花江上》②《学习雷锋好榜样)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④《国民革命歌》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5.(2020年湖北孝感)小军同学对如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错误的是()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国民政府积极抗战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D.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6.(2020年辽宁营口)“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C.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7.(2020年湖北鄂州)历史动因带来历史结果,追寻动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动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不正确的是()A.中共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一南昌起义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秋收起义C.日本摆脱经济政治困境一九一八事变 D.实行全民族抗战一西安事变8.(2020年辽宁营口)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
2024-2025年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一、选择题1.2024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
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斗争的成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抗日斗争成功的宏大历史意义体现在()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拒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斗争成功的历史意义。
依据所学学问,经过八年抗战,中国取得了抗日斗争的成功。
抗日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拒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①②③正确。
故选D。
2.依据以下表格供应的信息,推断这一历史事务是A. 血战卢沟桥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团大战的精确驾驭。
由材料中“1940年”“华北地区”等信息可推断出题干所述历史事务应当是百团大战,联系已学学问可知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
它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加了必胜的信念。
故选C。
3.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重大历史事务是()A. 五四运动B.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C. 九一八事变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相关学问,以及精确识记的实力。
结合相关学问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第 1 页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动身,主见和平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四川宜宾,4,2分)阅读旧报纸可以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从下图《申报》所登载的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 )A.民族企业集中在轻工业B.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C.国产香烟质量远高于洋烟D.欧洲列强放弃了经济掠夺2.(2018山东潍坊,13,2分)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3.(2018广东,13,3分)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4.(2018内蒙古包头,5,2分)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
这说明了(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5.(2018重庆A,10,1分)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6.(2018福建,15,2分)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7.(2018四川成都,9,2分)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
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卢沟桥事变形势图》B.《义勇军进行曲》C.《吕正操(抗日名将)回忆录》D.《论联合政府》8.(2017江苏苏州,7,1分)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
《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9.(2017浙江温州,18,2分)下列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可以由摘记推断得出的是( )A.中国战略部署得当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C.国共两党携手抗敌D.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10.(2016广东,11,3分)读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A.外来侵略B.政权更迭C.国共合作D.军阀割据二、非选择题11.(2018湖北黄冈,24,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时中国已经有了使自己走向伟大复兴的先进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及时而大胆地向敌占区进军,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党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
材料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亚洲太平洋等战场的巨大胜利,有力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苏、美、英等盟国给中国抗战以人力、物力的援助。
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还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
所有这些,都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1月第34次印刷材料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苏联、英国的援华物资通过陆路、海路和航空运到中国,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为此,美国的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4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评论材料三中美国学者的观点。
(3分)12.(2018浙江温州,23,12分)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
【激扬青春有觉悟】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参加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号召“社会革命,阶级斗争,大家齐努力”。
由其执笔的《“觉悟”的宣言》声称:“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他为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生死攸关有胆略】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周恩来主张共产党要加紧组织武装力量,并亲自指挥了南昌起义。
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南下,准备到广东建立根据地。
途中遭遇敌人封堵,转战湘南,损失严重。
1928年4月,这支部队在朱德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巩固和壮大了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吴超《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周恩来》【临危受命有卓识】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明令讨伐张学良。
12月17日,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会见张学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他指出:“如果能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会使中国免于被日寇灭亡,争取一个好的前途。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鞠躬尽瘁有大爱】周恩来常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
担任总理期间,他操劳国事,平时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有时在16小时以上。
他办公和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墙外正好是14路公共汽车站,上下车很吵闹。
有人建议把汽车站挪开,周恩来说:“我们办事要从人民方便着想,不要挪。
”——摘编自梁衡《大善至美,大德至纯》(1)概括五四时期周恩来的思想主张。
(2分)(2)结合材料分析这支部队在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中的历史贡献。
(4分)(3)运用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证明周恩来的观点。
(4分)(4)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知识,概述周恩来的高尚品格。
(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B 本题以《申报》所登载的信息为切入点,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由材料中的信息“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可知,这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局部抗战开始。
故本题选B。
2.A 由题干中的“1936年12月25日”“陕西”可以判断出该事变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粉碎了“玉石俱焚”的阴谋。
故选A项。
发起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取得台儿庄大捷是在1938年;召开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
3.D 阅读题干材料,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拼出血和生命”,从而判断出作者的目的是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主精神”“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相关内容,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4.A 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并获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大捷,这充分说明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密切配合,合作抗战,故A项正确。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B项错误。
1935年发生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故C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
5.A 解读历史漫画可以看出,游击队、正规军、预备军相互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故A符合题意。
漫画中日本人的拳头对准的不只是正规军;从漫画中不能看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故B、D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表述本身错误,也可排除。
6.A “前方将士”和“后方同胞”都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体现,故A正确。
B、C、D均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信息。
7.C 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属于口述史料。
因此C项正确。
8.A 题干中提到拉贝目睹了暴行,而且现场拍摄了许多照片并做了详实说明。
其亲身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因此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来研究当时的历史,答案为A。
9.D 由摘记中的“侨胞”“宣传”“募捐”“投身”等信息可推断出D项符合题意。
10.A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与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合称“临时大学”。
随着日军的不断南侵,1938年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迁回北平。
很明显,北京大学校名及其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外来侵略。
故选A。
二、非选择题11.答案(1)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欧洲、亚洲太平洋等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胜利的有力支援;国际支持和援助。
(4分。
每点1分,任意4点即可)(2)美国学者强调国际物资援助和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
(1分)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1分)国际援助改善了中国抗日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促进中国战局的积极转化,是促使抗战胜利的外部因素。
(1分)解析(1)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取得十四年抗战胜利的原因,作答的方向是分析归纳材料观点,逐句概括对抗战胜利起到帮助的因素。
(2)注意限定要求“材料三”“所学历史知识”。
通过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学者认为“国际的物资援助和供应是维持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这一观点明显与所学历史知识不一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自身的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际帮助是促进抗战胜利的有益补充,是客观因素,并不是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