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通风工程课程设计课程代码: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学生姓名:杨宇学号: 312012********* 年级/专业/班: 2012 建环 1班学院(直属系)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年级:2012级1设计题目:国色天香四期通风及防排烟设计由老师提供的建筑图纸定具体的题目2主要内容根据所给的车库或建筑平面图图纸,完成车库或地下层及楼梯间等的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通风方式、防排烟分区、划分系统2)计算送排风风量及排烟量3)布置通风系统及防排烟系统的管道4)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或系统轴测投影图5)气流组织计算6)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确定标准长度和风量7)采用假定流速法选择风管的风速8)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9)管道上相应的防火阀等阀门的设置10)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11)选择各系统风机型号和选配相应的电动机12)设备消声、隔振措施及其他需说明的问题:如通风管道安装施工工艺要求、制定操作规程或技术管理办法13)绘制相关的设计图纸3具体要求根据建筑图纸,划分防火及排烟分区,设计通风和防排烟系统。
掌握系统的划分,布置送、排风及防排烟管道系统,末端设备和风道的选择计算和描述,确定阀门、风口等部件的型式,计算风管的断面尺寸和阻力,确定排风、排烟风机及送风风机的动力消耗和选型,制定系统的技术管理办法。
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设计可以包括车库的通风防排烟设计、地下室的设备用房间及楼梯间的防烟通风设计等。
4主要技术路线提示根据建筑平面图划分系统;然后根据通风要求确定送、排风量,布置管道;绘制通风网路的布置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用假定流速法确定管道尺寸,计算各管段的阻力和网路的总压损,选择相关设备;划分排烟分区,确定系统方案并进行设备选型,设置相应的阀门。
5进度安排收集资料,了解设计过程——2天;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5天;图纸绘制——2天;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天;设计检查和修改——2天。
办公楼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办公楼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办公楼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如通风方式、空气流动特性等。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不同类型通风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其在办公楼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办公楼通风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如风量、风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办公楼通风需求,并设计出合理的通风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办公楼通风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通风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通风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认识到通风工程在改善办公环境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办公楼通风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
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具备解决实际通风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原理与概念:- 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 空气流动特性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办公楼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分析2. 通风工程设计与计算:- 办公楼通风需求分析- 风量、风速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通风管道、风口等组件的设计与选型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办公楼通风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相关软件或工具的应用,如CAD、CFD等- 典型办公楼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4. 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 分组进行通风工程项目设计- 方案设计、汇报与评审- 团队协作沟通与问题解决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基本原理与概念的学习第二周:通风工程设计与计算方法的学习第三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四周: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教材章节与内容:第一章:通风工程基本原理第二章:通风系统设计与计算第三章:通风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第四章: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通风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厂房通风课程设计

厂房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厂房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厂房通风系统的特点,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3. 学生了解厂房通风的相关法规及标准,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初步通风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厂房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解决方案。
2.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厂房通风系统图,展示通风系统的布局及组成部分。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能力,能对通风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通风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认识到厂房通风对工人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实际厂房通风案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空间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厂房通风基本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在厂房通风中的应用,介绍通风动力、阻力和压力等概念。
2. 通风系统组成及功能:详细讲解通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风机、风管、风口、过滤器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厂房通风类型及适用场景:介绍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等不同类型厂房通风系统的特点,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4. 厂房通风设计规范与要求:解读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厂房通风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计算方法。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厂房通风系统的设计计算,绘制通风系统图,并分析实际通风效果。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体验馆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体验馆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学习通风工程的相关技术参数,如风量、风速、风压等,并能运用这些参数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
3. 掌握通风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流程,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通风系统的初步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通风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通风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通风工程在改善室内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通风工程的基本知识,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工程基础知识:包括通风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场景,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风量、风速、风压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通风工程概述2. 通风工程设计原则与流程:介绍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空气流动规律、热湿负荷计算等,通风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工程设计原理3. 通风工程图纸绘制:教授学生如何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通风工程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系统图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通风工程图纸绘制4. 通风设备与系统调试:介绍通风工程中常用的设备类型及功能,如风机、风管、风口等,并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设备与系统调试5. 通风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典型的通风工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通风系统设计、图纸绘制、设备选型、系统调试等。
上海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上海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与理解:1. 学生能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分类及适用场景。
2. 学生能够掌握通风工程中的关键参数,如风量、风速、风压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描述上海地区通风工程的特点,理解气候、建筑结构等因素对通风设计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通风问题。
2. 学生能够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简单通风系统,并通过计算验证其有效性。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模拟并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风工程在建筑安全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的兴趣。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工程技术类选修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通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对工程技术和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实际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工程基础知识:- 通风工程定义及作用- 通风系统分类及适用场景- 风量、风速、风压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上海地区通风工程特点:- 上海气候特点对通风工程的影响- 建筑结构对通风设计的要求- 节能减排与通风工程的关系3. 通风工程设计与计算:- 通风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 常用通风设备与构件的选择与应用- 通风系统计算案例分析4. 通风工程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通风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计简单通风系统,并进行计算验证- 使用软件或工具模拟通风系统布局,优化设计5.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通风工程基础知识(1课时)- 第二章:上海地区通风工程特点(1课时)- 第三章:通风工程设计与计算(2课时)- 第四章:通风工程实践(2课时)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通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目的 (1)2 设计内容 (1)3 相关数据 (1)4 解题步骤 (2)4.1 计算管段管径、实际流速、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2)4.2计算各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4)5 通风除尘日常管理措施 (8)6 课程设计总结 (8)7 参考文献 (9)1 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设计实习进一步认识通风除尘系统,熟悉其设计计算方法,熟练掌握通风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计算,管道尺寸计算,初步掌握风机与布袋的选择方法。
2 设计内容有一通风除尘系统如图所示,风管全部用钢板制作,管内输送含有耐火泥=1200Pa。
对该系统进行设采用袋式除尘器进行排气净化,除尘器压力损失P计计算。
3 相关数据表1 一般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表2 除尘通风管道最低空气流速(m/s)4 解题步骤1、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工程上管道常用单线表示),对个管段进行编号,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2、选择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除尘器-6-风机-7为最不利环路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各段管径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4.1 计算管段管径、实际流速、单位长度摩擦阻力解:据表2,输送含有耐火泥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水平风管17m/s、垂直风管14m/s。
管段1:根据q v,1=1200m3/h(0.33m3/s)、v=14m/s,求出管径。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6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mm vq D v17443600120043600=⨯=⨯⨯=ππ管径取整,令D 1=180mm ,由附录4查表得内实际流速v 1=12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 m,1=10pa/m ;管段2:根据q v,2=1500m 3/h(0.42m 3/s)、v=17m/s,求出管径。
所选管径应尽量符合附录6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
mm vq D v17717436001500436002=⨯⨯=⨯⨯=ππ管径取整,令D 2=180mm ,由附录4查表得内实际流速v 2=16.5m/s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 m,2=19pa/m;管段3:根据q v,3=2700m 3/h(0.75m 3/s)、v=17m/s,求出管径。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掌握通风工程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热工学等相关知识;3. 了解通风工程在建筑、环保、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通风工程问题;2. 学会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3. 掌握通风工程相关软件的使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原理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通风工程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并识别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 学生能够运用空气动力学、热工学知识分析通风工程问题;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并进行性能评估;4.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通风工程相关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5.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风工程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价值,并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工程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基础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运动方程、流体阻力等;- 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湿空气性质、焓湿图等;- 空气动力学基础:气流组织、通风方式、通风效果等。
2. 通风系统设计:包括通风系统类型、通风设备、通风管道设计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通风系统类型: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通风等;- 通风设备:风机、风阀、过滤器等;- 通风管道设计:管道布局、风速、风压计算等。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摘要

通风工程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风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参数。
2. 掌握通风工程中的气流组织、空气品质、热量传递等相关知识。
3. 了解通风设备类型及其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通风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通风问题。
2. 具备设计简单通风系统方案的能力,包括计算风量、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等。
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通风工程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通风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基础和工程制图能力,但对通风工程的具体应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风工程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工程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特性、通风系统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1章 通风工程概述,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 内容列举:流体性质、流体运动方程、通风系统分类、通风方式及其优缺点。
2. 通风系统设计:涉及风量计算、气流组织设计、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
- 教材章节:第3章 通风系统设计,第4章 通风设备。
- 内容列举:风量计算方法、气流组织设计原则、通风设备类型及适用场合。
3. 空气品质与热量传递:分析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探讨热量传递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5章 空气品质,第6章 热量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含尘浓度 y1=2600mg/m3, 除尘器出口含尘浓度 y2=150mg/m3, 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 管道内粉尘的粒径分布如下表: 粒径/μm 除尘器前(%) 除尘器后(%) 0~5 15 70 5~10 20 17 10~20 10 12 20~40 25 1 >40 30 0
2.2 本次设计的任务有:
管内动压
Z ,1 2
1.2 P v2 16.62 165.34Pa d ,1 2 2 1 2 2 P P 1.13165.34 186.83Pa
P P 77 186.83 263.83Pa 管段 1--2 的阻力 P 1 2 m,1 2 z ,1 2 其它管段的阻力具体见表格 1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要
本设计是某生产车间的振动筛除尘系统。拟根据已知的参数,对除尘器进行设计 计算,对系统的管道进行设计计算,对风机和除尘器进行选型,并绘制系统图。 本设计将根据所学的课程内容结合所给条件来进行数据计算和整理,从而根据所 机算的结果,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风机的选型。 设计的内容及任务是根据所处理空气和粉尘性质以及对排出空气的要求选择或设 计除尘器。绘制通风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选择风管内 气体流速。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所选的气流速度,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摩擦 阻力和局部阻力。对并联管路必须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系统的总阻力。根据系统的总 阻力和总风量,流体的性质选择风机。 关键字:风机 选型 粉尘 除尘器
3.2 除尘器的效率
总效率是指同一时间内, 净化装置去除污染物的量与进入装置的污染物量之百 分比。总效率实际上是反映装置净化程度的平均值,也称为平均效率[1]。
CoN 1 100 0 0 CiN CoN -除尘器出口含尘浓度; CiN -除尘器进口含尘浓度。
[2-1]
4.4 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管段 1—2
R l1 2 14 5.5 77Pa 摩擦阻力: P m,1- 2 m,1- 2
矩形伞形罩 a 30 查附录 5 得
90 弯头( R D 1 )2 个
0 .1
0.25 2 0.5
直流三通(1—3)见图 2
2 工程概况
2.1 本次设计间目的是为某车间设计车间除尘系统设计大致参数如下:
共 11 页 第 3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为某车间的振动筛除尘系统。采用矩形伞形排风罩排尘,风管用钢板制作(粗 糙度 K=0.15mm) ,输送含有铁矿粉尘的含尘气体,气体温度为 20℃,已知除尘器进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除尘器的选择
3.1 除尘器的流量
共 11 页 第 4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除尘器的流量既是进出管段的流量,亦是总流量,为10850 m³/h。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共
11
页
第
1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目录 1 绪论…………………………………………………3 2 工程概况……………………………………………4
3 除尘器的选择……………………………………..5
2.1 设计目的….………………………………………….4 2.2 设计任务……………………………………………..4 3.1 除尘器的流量……………..………………………..5 3.2 除尘器的效率………………….…….………………5 3.3 除尘器的选择………………………………………..6 4.1 绘制系统图………..…………….………………….7 4.2 确定最不利环路……………………………………..7 4.3 确定流速………………………………………………7 4.4 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7 4.5 阻力校核………………………………………………9 4.6 计算系统总阻力………………………………………10 4.7 选择风机………………………………………………10
选择除尘器时应全面 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处理风量、除尘效率、阻力、一次投 资、维护管理,及除尘器的除 尘效率、阻力、经济性、占地面积、劳动条件等。还 应特别考虑以下因素: (1) 选用的除尘器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规定的排空浓度。 (2) 粉尘的性质和粒径分布。粉尘的性质对除尘器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 的除 尘器对不同粒径的粉尘除尘效率是不同的,所以选择除尘器时首先必了 解处理 粉尘的粒径分布和各种除尘器的分级效率。 (3) 气体的含尘浓度。气体的含尘浓度较高时,在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前应设置 低 阻力的初净化设备,去除粗大尘粒,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4) 气体的温度和性质,对于高温和高湿的气体不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5) 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同时考虑除尘器除下粉尘的处理问题。
3
D1 2
qv 3600
4
v
2700 3600
4
16
244m
管径取整, 令D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1 2
240 mm
, 有附录 4 查得管内实际流速 v1 2 16.60m/s,
Rm,12 14Pa / m 。
同理可查得管段:2--3,3--4,5--6,7--8,9--2,10--3 的管径及 Rm,具体见表格 1
1 根据题目中的参数,对除尘器进行设计计算,对系统的管道进行设计计算, 对风机进行选型,并绘制系统图。 2 根据所处理空气和粉尘性质以及对排出空气的要求选择或设计除尘器。 3 绘制通风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4 选择风管内气体流速。 5 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所选的气流速度,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摩擦阻 力和局部阻力。 6 对并联管路必须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7将以上计算结果列表汇总,表中只列出计算结果,不需计算步骤。
当 a 30 时,
F1--2=F9—2= 4 (0.24) m =0.045m 2 2 2 F2-3= 4 (0.034) m =0.091m
2
2
2
共
11
页
第
7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根据 F1 F2 F3
F2 0.045 0 .5 F3 0.091
3.3 除尘器的选型
除尘器是将粉尘从含尘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根据其除尘机理的不同 通常将除尘设 备分为四大类:机械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 共 11 页 第 5 页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L2 2650 0 .5 L3 5350
2
课程设计说明书
a 30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查得
12 0.53
92 0.14
0.1 0.14 0.53 1.13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有害物质的散发量日益增加, 环境污染问题越 来越严重。 工业生产过程伴随着数以亿计的有害物排放,这些有害物如果不进行处 理, 会严重污染室内外空气环境,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工业通风作为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 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做好工业通风工作,一方 面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条件,防止职业病的产生、保护人民健康、提高 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大气污染已经 成为了一个全球性 的问题。 如何做好工业通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是 我们安全工作人员的一项重 要职责。通过本周的工业通风与除尘大作业的学习,学 会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了解通 风管道系统包括通风除尘管道、空调管道等, 是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通风进风口,空气的热湿及净化处 理设备,送排风口,部件和风机连成一个整体,使之有效运转。
表格 1
流量 (m³/h) 2700 5350 10850 10850 10850 2650 5500 长度 管径D (m) (mm) 5.5 240 5.5 340 3.7 480 6.2 600 12 600 5.4 4.2 240 340 流速 (m/s) 16.6 16.35 16.7 10.55 10.65 16.25 16.8 动压Pd (Pa) 165.34 160.39 167.33 66.78 68.05 单位比摩阻Rm 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Pz 总阻力RmL+△Pz (Pa/m) RmL(Pa) 系数∑§ (Pa) (Pa) 14 77 1.13 186.83 263.83 8.5 46.75 0.18 28.87 75.62 5.8 21.46 0.08 13.39 34.85 1.5 9.3 1.1 73.46 82.76 1.5 18 0.7 47.64 65.64 支管 158.44 14 75.6 0.74 117.24 192.84 169.34 8.5 35.7 1.524 258.08 293.78 旋风除尘器 1000.00 校核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