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书画的技巧

合集下载

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3篇

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3篇

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3篇篇一《书画摄影授课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追求日益增长,书画摄影作为极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为了满足广大爱好者提升书画摄影技能的需求,特策划此次专业的书画摄影授课活动。

二、活动目的1. 系统地传授书画摄影的基础知识、技巧和创作理念,帮助学员提升艺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2. 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与分享,激发创作灵感。

3. 培养学员对书画摄影的持久兴趣和热爱,丰富业余生活。

三、活动主体面向广大对书画摄影有兴趣的人群,包括初学者、爱好者以及有一定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学员。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内容1. 书画课程书法基础:讲解书法的历史、字体结构、笔法等基本知识,进行基础笔画练习和书法作品创作指导。

国画基础:介绍国画的材料、技法、构图等,教授花鸟、山水等常见题材的绘画方法。

2. 摄影课程摄影基础知识:包括相机操作、曝光、构图、光线运用等,通过实际拍摄案例讲解。

不同题材摄影技巧:如人物、风景、建筑等的拍摄要点和技巧分享。

后期处理:介绍简单的后期处理软件和方法,提升照片质量。

3. 作品赏析与交流定期组织学员作品展示,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安排学员之间的作品交流分享会,互相学习借鉴。

六、师资安排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造诣的书画摄影老师担任授课讲师,确保教学质量。

七、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 采用案例分析、示范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鼓励学员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问。

八、活动宣传1.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线下宣传海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学员参与。

2. 与相关艺术机构、学校等合作进行推广。

九、活动评估1. 定期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通过作品展示、考核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

博物馆参观拍照技巧

博物馆参观拍照技巧

科学普及实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参观博物馆的人也日益增多,许多人喜欢把精美的文物用相机记录下来。

摄影是光的艺术,但是由于博物馆的光线不甚理想,导致拍摄的照片不尽如意。

本文就博物馆这个特殊环境,给大家介绍一些参观拍照的技巧,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照片。

1 博物馆禁止闪光灯拍照原因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博物馆里是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的。

生命离不开阳光,是因为阳光蕴含着能量。

同样,相机闪光灯发射出人造光也是蕴含能量的。

正是这些能量的作用下,文物表面的分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使其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失去了原来的性状,导致文物老化损毁。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nm ~760nm 之间,低于400nm 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波长高于700nm 的红外光虽然能量很小,但是长时间多次数的累积照射也会加速物体的变化。

而闪光灯发出的光,既有紫外线又有红外线,大量闪光灯照射,必然会对文物有所破坏[1]。

为尽可能长期稳定地保护这些文物,所以博物馆里竖起来“禁止闪光灯拍照”的牌子。

2 博物馆内参观拍照方式分析在博物馆里参观拍照,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光线弱的问题,下面我们分两种方式分别阐述。

本文所阐述方法仅针对使用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拍摄。

2.1 手持单反相机拍摄毫无疑问,手持拍摄是最常用摄影方式。

但是在博物馆的弱光环境下,很容易拍“虚”拍“糊”。

这就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1)选好拍摄角度后,尽可能稳定相机。

尽量寻找支撑物稳定拍摄人身体,打开镜头的防抖功能。

2)曝光模式的设定。

将相机曝光模式设置为“M”档位(手动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模式看似复杂,其实越复杂的也是越简单的。

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从而获得特定影调的成像。

光圈的大小要根据被摄物体的形状来设定,比如拍摄书画这样平面的物体,需要很小的景深就可以让整个物体很清晰,这时就可以把光圈设置的大一些,也就是F 的数值小一些,比如设置成F2.8或者F4都可以;如果要拍摄立体的文物,需要很大的景深才可以让文物整体都比较清晰的话,建议光圈设置的小一些,也就是光圈的F 数值设置的大一些,比如设置成F16或者F22。

学生书画摄影比赛活动方案

学生书画摄影比赛活动方案
活动流程安排
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 确保各项活动按照计划 顺利进行。
物资准备与检查
提前准备所需物资,并 进行检查,确保物资充 足、质量可靠。
沟通协调机制建立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 制,确保各部门之间信 息畅通、协作紧密。
09
活动效果评估与总结
参与人数统计及反馈收集
参与人数统计
本次活动共有200名学生积极参与,分别来自不同年级和班 级,参与人数超过了预期目标。
学生书画摄影比赛活动方案
目录 Contents
•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活动主题与形式 • 活动时间与地点 • 活动对象与要求 • 活动流程与安排
目录 Contents
• 活动宣传与推广 • 活动预算与资源需求 • 活动安全与风险控制 • 活动效果评估与总结
01
活动背景与目的
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传承中华文化
宣传费用
包括海报、传单、网络广告等宣传材料的 制作和发布费用。
餐饮费用
为参赛者和观众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如 茶点、饮料等。
奖品费用
设立不同等级的奖项,购买相应的奖品, 如书画用品、摄影器材等。
资源需求及筹备
01
02
03
04
场地资源
选择宽敞、明亮、设施完善的 场地,提供良好的比赛和观赛
环境。
宣传资源
利用学校内外各种宣传渠道, 如海报、网络、社交媒体等,
进行广泛宣传。
人力资源
组织筹备委员会,招募志愿者 ,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物资资源
提前采购活动所需的物资,如 宣传材料、奖品、餐饮材料等

寻求赞助与合作机会
校内部门合作
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 争取资金和物资支持。

拍出书本照片中如何凸显文字

拍出书本照片中如何凸显文字

拍出书本照片中如何凸显文字书本照片是一种常见的摄影主题,它可以展示出书籍的外观特点和氛围,让观看者感受到知识和阅读的力量。

而如何在拍摄书本照片时凸显文字内容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创意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帮助摄影师们在拍摄书本照片时让文字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首先,选择合适的书籍是成功拍摄书本照片的第一步。

不同类型的书籍有着不同的文字风格和排版方式,因此在选择书籍时需要考虑文字的数量和排列方式。

一般来说,文字内容丰富的书籍比如小说、诗集或者历史类书籍更适合拍摄文字照片,因为它们通常包含大量的文字内容,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阅读体验。

其次,在布置书本时需要注意文字的排列和组合。

可以选择将书本叠放在一起,让文字内容呈现出多层次的效果,或者将书本摆放成特定的形状或图案,使文字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拍摄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光线,找到最适合的拍摄方式来突出文字内容。

另外,利用后期处理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凸显文字内容。

通过增加对比度或者调整色调,可以让文字更加清晰和饱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可以尝试添加一些特效或滤镜,让文字内容在照片中更加独特和引人注目。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其他元素来营造更加生动的场景。

比如在书本旁边摆放一杯咖啡或者一支笔,让观众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和专注。

或者选择一个特定的背景或道具,来增加照片的故事性和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拍摄书本照片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创意的任务,通过选择合适的书籍、布置文字内容、利用后期处理和结合其他元素,可以让文字内容在照片中更加突出和生动,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摄影爱好者们有所启发,帮助他们在拍摄书本照片时凸显文字内容。

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3篇

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3篇

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3篇篇一摄影书画比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记录美好瞬间,展现艺术风采”二、活动目的本次摄影书画比赛旨在为广大摄影和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三、活动主体[具体活动对象]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报名时间:[具体报名时间]2. 比赛时间:[具体比赛时间]3. 展览时间:[具体展览时间]4. 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五、活动安排(一)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地张贴。

2. 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

3. 组织志愿者在学校内发放传单,进行宣传推广。

(二)作品征集1. 参赛作品要求:(1)摄影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均可,每组不超过 6 幅。

作品要求清晰、完整,不得进行后期合成、添加等处理。

(2)书画作品:书法、绘画作品不限,形式不限。

书法作品要求竖式,不超过四尺整张;绘画作品不超过四开。

2. 作品提交方式:(1)将作品拍摄或扫描成电子版,发送至指定。

(2)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提交至指定地点。

(三)作品评选1. 评选方式:(1)邀请专业摄影、书画老师组成评委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2)在学校官方网络平台上设置投票环节,让广大师生参与投票。

2. 评选标准:(1)作品的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的表现。

(2)作品是否符合主题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四)颁奖典礼1. 时间:[具体颁奖典礼时间]2. 地点:[具体颁奖典礼地点]3. 奖项设置:(1)摄影作品:一等奖[具体人数]名,二等奖[具体人数]名,三等奖[具体人数]名,优秀奖[具体人数]名。

(2)书画作品:一等奖[具体人数]名,二等奖[具体人数]名,三等奖[具体人数]名,优秀奖[具体人数]名。

4. 颁奖典礼流程:(1)主持人介绍出席活动的嘉宾。

(3)宣布获奖名单,并进行颁奖仪式。

(4)获奖代表发表感言。

(6)全体获奖选手和嘉宾合影留念。

拍摄钱币小技巧

拍摄钱币小技巧

拍摄钱币小技巧自备相机一台【数码相机】,白色底板一张【这样有利于体现清晰效果,也能体现出光泽】,白色台灯一台【由于其它颜色灯光容易使拍出来的币偏色,所以建议尽量使用白色的】,大块橡皮筋一块【就是小孩子学习用的那种,把中间雕出一条缝,可以把币竖起,是拍边齿用的】,再把相机调到微距离功能【微距离功能拍出来的币,就像我们用扩大镜看币一样,起到扩大作用,币的细部能够清晰,但前提得掌握好】,切记千万别把相机灯光线调到其它光线,让它用自然光线拍摄【因为其它光线很容易让币偏色】。

接下来是把币放在灯光下,找一个最能体现币光线的位置,再把币最靠近灯光的那一头用纸块或其它东西垫起,这样币和灯光就成小斜波状态【这样做对原光币最能体现出效果】再接下来就要准备拍照了,首先找块东西来固定相机或支撑手部控制相机,也可以用拍照专用的三脚架,那样最好【我个人没有用任何东西,只是双手腾空拍照,那样比较难掌握,建议不要,稍微一动就全砸了】然后把相机摄影头对准币面,看相机里面最合适最清晰的位置,猛的按下快闸门,这一步就完成了,切忌按下快闸门瞬间,手千万别抖,否则会成羊癫疯,模糊不清。

拍边齿,就是把币插在准备好的橡皮筋缝里,让币竖起,找合适位置,照以上拍摄方法进行拍摄,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一般我自己都拍很多次,选出最清晰的一张】再把拍好的照片,用电脑把空白多余处裁剪掉,这样看起来比较有美感舒服,同样图片也可以扩大【但千万别用软件进行修改,那样容易失真,网上做生意容易造成误会】至于拍照技巧就得用熟能生巧来形容了,只要你耐心练习肯定可以把照片拍好。

字画拍摄技巧我发现这里有很多朋友字画图片拍的不是很好,我就拍摄字画注意事项简单写一点,供大家参考。

135相机镜头焦距知识:35mm以下为广角,特点是清晰,变形,主要用于风光摄影。

19mm以下为超广角(鱼眼镜头),主要用于夸张变形摄影。

50mm为标准镜头,一般用于室内摄影,如人像。

80mm以上为长焦距镜头。

浅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及意义

浅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及意义

浅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及意义杨梦娇河南师范大学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照相机的运用愈发普遍,照相技术也不再神秘,走进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去。

随着 照相技术的飞速发展,照相写实技法也逐步被纳入高校美术专业的油画课程中,人们对于“油画照相写实技法 在传统油画课堂中如何运用并有什么意义”展开探讨,本文就主要关于这个问题,分析照相写实技法在油画课 堂中的运用和意义。

关键词:照相写实技法 油画课堂 运用 意义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38-03一、 照相写实的概念及概述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作超级写实主义,是基于相 机和照相来采集视觉信息并依此创作画作的一派现实 主义画风,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纽 约。

这种风格与抽象主义相对立,也与写实主义的画家 所采用的绘画方法大相径庭。

写实主义画家主要依靠对日常生活的题材进行素描、速写、草图或直接凭借感 觉等方式进行起稿作画,画家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 睛,强调个人的思想感受,很少采用照相机进行作画, 甚至对于照相机辅助作画持鄙夷态度。

照相写实主义 的首位是题材的内容与选取的形象,其独特之处在于 借用照相机所拍摄的图片做客观、逼真的描绘。

过程往往是先制作平面的照片形象,再将其移植到画布上。

照 相写实主义多以照片作为参考,通过技法在画布上完 成拍摄图片逼真的再现。

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所绘制的 成品,其达到的逼真程度与照相机的拍摄作品相比起来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 照相写实的特征及特点(一)作画材料、方式不同俗话说: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照相写实技法 使用的基底材料是细纹画布,在开始绘制照相写实主义之前,必须保证画布的光滑性、平整性,需要提前在 画布上均匀地涂抹一层油画底料,等待其风干后,使用细纹砂纸将画布表面涂抹油画底料所产生的凹凸不平 的纹理打磨平整。

这个步骤大概重复2-3次或者更多, 目的是使画布表面无限接近光滑、平整,以保证以后更好地采用照相写实技法进行绘画。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上)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上)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

”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

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2、胡崇贤《摩耶精舍荷花照片》(张大千题字)【赏析】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张大千墨笔题字。

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别具一格。

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4、秦桧书法《深心帖》【赏析】秦桧乃是宋朝一大奸臣,其丑行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但是他的书法却因此被埋没近千年。

此作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不承认秦桧作书的法备态足,无愧于“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

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之尘埃”。

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书画作品拍摄要点1.焦距最好控制在35以上(换算做人眼大约是全画幅相机35焦距,普通单反50焦距),我一般喜欢50-85之间的焦距,这样避免变形,经常看到网友们拍的照片直线都变成圆弧了,这就是因为焦距太短引起的。

2.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也就是A模式,光圈设置在F8到F16之间锐度比较好。

光圈数字越小拍摄物前后虚实越明显。

3.自定义白平衡以保持正确的的颜色。

4.如果相机能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也就是说用LCD取景),看是否可以放大查看到最清晰然后拍摄。

5.比较好的相机最好用RAW格式拍摄,宽容度比较大。

6.单反相机的话尽量用定焦镜头拍摄,效果最佳。

7.,室内的话光线角度最好是和画面成垂直状态,这样画面上的有些皱的地方不会拍出阴影。

8.ISO设置到最低,有的相机甚至有50、80的。

我的相机最低是100。

ISO越低画质越好,图片越细腻。

9.用三脚架拍摄,设置两秒后自动拍摄,这样就是光线较暗的室内也不怕,他可以长时间慢慢的曝光。

10.拍摄雪景之类的作品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书法作品,曝光度可以略减一档,避免过度曝光。

11.当作品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几次拍然后用PHOTOSHOP自动接片功能把他们拼接在一起,然后再处理完整。

(如图)。

二、闪光拍摄书画的技巧使用闪光灯拍摄的最大好处是不受自然光线的条件的限制,能够使书画色彩还原正确和消除皱褶。

经过实拍实践,既是在太阳光下顺光拍摄装裱好的书画表面上也会出现皱褶,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则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皱褶。

闪光拍摄书画作品的器材。

使用单反相机(数码、传统都行),以100mm焦距左右的定焦镜头或者变焦镜头为最好。

因为用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畸变和透视变形,太长焦距的镜头又往往会损失清晰度。

闪光灯三~四只,应当有无线同步功能或者配有无线同步器;三脚架、快门线;最好找两位助手帮忙。

拍摄准备。

选择室外正面向阳的开阔地方,打开三脚架,安装好相机、快门线,寻找好被摄书法、国画作品,按照尺寸大小和宣纸颜色分批、分类摆放待拍。

再找一块大木板用于图钉钉书画作品使用,如果没有,就请两个人用手持贴在一面白色墙壁上也可以;所拍摄的书画作品最好是经过装表过的,或者是经过“小托”过的,因为这样的书画平整一些。

具体拍摄时的操作。

1、把相机镜头对着书画作品的正中央,以正顺光照射书画作品的正面才好;2、闪光灯的使用。

机顶安装一只闪光灯作为引闪灯,两边两只闪光灯作为同步被引闪灯;三只灯的灯头焦距都调整到广焦端,以保证光照均匀;3、改为全手动操控。

笔者经验是:使用三只闪光灯拍摄中国四尺的白色宣纸书画作品时,传统相机采用ISO100胶卷,数码相机感光度设定为ISO100,光圈f11,1/125秒,曝光补偿+1~2级EV值,拍摄深色宣纸的书画作品应当根据情况曝光补偿-0.3~1级EV值。

拍摄时多使用镜头焦距100mm 左右的焦距端拍摄,拍摄物距根据书画尺寸大小选择3~6米之间即可。

如果拍摄小的书画作品(比如四尺“斗方”以下的)也可以使用几位单灯拍摄。

使用最佳光圈为了增大景深范围和提高图片品质,准确曝光是为了色彩还原正确;使用闪光灯拍摄则主要是为了消除书画作品表面的皱褶。

拍摄书画作品的注意事项。

使用闪光灯拍摄中国书画不能隔着玻璃镜框拍摄;书画作品的平面应当与镜头平面平行,并且使镜头主轴对准书画画面的中央,主要是用以避免透视变形;尽量使用手动曝光,选择光圈优先模式扩大景深;尽量避免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以减少镜头畸变和透视视差;根据书画作品色彩深浅情况确定曝光补偿的级数;对于太长书画作品应当采取接片的拍摄方法;两幅对联可以并列在一起拍摄。

由于宣纸作品反光较弱可以使用闪光灯拍摄;不能使用闪光灯拍摄油画作品。

附:拍摄过程现场演示图以及参数设置。

演示图1、室内使用两只影楼用室内闪光灯拍摄书画的演示图.jpg (41.69 KB)演示图2、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内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 .jpg (43.46 KB)演示图3、使用两只小型电子闪光灯在室外拍摄书画的现场演示图.拍摄书画时的一些参数设置与调整。

如果使用数码相机翻摄书画,在室外拍摄,最好使用两到三只小型闪光灯以防止照度不匀,白平衡设定为“自动”,利用的是室外自然光和闪光灯闪光的混合光线(无论是在日光和散射光下);在室内拍摄,手动设定白平衡为“日光”,完全利用闪光灯的光线拍摄,不过设置为“自动”白平衡也可以。

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拍摄书画,都应当使用日光型彩色胶片,为的是和闪光灯的色温一致。

两种相机都使用光圈优先以增大景深为宜。

字画的拍摄主要要注意透视问题,注意事项如下:(1)百分百的要保证字画不变形~色彩还原與原作品一致,这就要求相机要与字画完全平行,从取景器中观察字画的四条边框是否变形,如果是上大下小,就是镜头上部离字画的距离小于下部的距离,左右的变形也是同一道理,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保证相机镜头与字画保持水平。

(2)字画的布光要求整体光线均衡,一般是从左右两侧各打一支灯,呈45~50度角照射,中间部位是两支灯的交汇点,要用测光表分别测量字画各部位的受光量,一定要做到输出一致这点很重要切记。

(3)特殊的拍摄要求,就要用特殊的拍摄方法。

例如在字画的揭裱修复过程中,装裱人员要细心的观看古字画所用纸张和装裱所用的材质,分析它的年代等,摄影者一定要想办法,通过特殊的布光来表现纸张和绫缎的质地。

通常一幅画要多拍几张图片,比如整体图、落款、印章、人物、花鸟、线条集中处、除了整体图片,一般都要开微距模式,这样的话,细节表现比较到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印章、人物的脸、鸟虫、落款的书写等等,比较方便专家做判断。

参照图片,自然光,微距,不开闪光灯,手持模式。

【古字画的鉴别】纸绢鉴别书画所用的材料绢和纸对于书画的断代起着一定的作用。

绢和纸的鉴别是鉴定书画又一途径。

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

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

从表面来看,除了单丝绢外,还出现了双丝绢的形式。

这种双丝绢的经线是每两根丝为一组,每两组之间约有一根丝的空隙,纬线是单丝。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

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明代早中期有一种质量较低较稀薄的绢,由于这种绢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书画家往往先将其托上纸然后再进行书画创作。

纸的质料是判断书画年代的又一标准。

汉、晋古纸,所见都是用麻料,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鱼网等废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苎麻。

它的特点是纤维较粗,所以也难以作得精细,它无光、无毛、纤维束成圆形,有时见木素。

隋、唐、五代书画大都用麻纸,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摹《兰亭序》、杜牧书《张好好诗》,以及敦煌出洞的大批唐代经卷,无不如此。

北宋以后则急剧减少,但北方辽金的经纸还用麻料。

以后用麻纸作书画的则几乎没有。

隋、唐之间,开始看到有用树皮造的纸,大都用楮或檀树皮,它们的特点是纤维较细,同时又随着手工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精细的佳作。

此种质料亦发暗无光,仅比麻纸稍亮一些,纤维束成扁片形,微有纸毛。

还有用桑树皮造的纸,其特点是纤维更细,发亮,纸面容易起长毛,纤维束为扁片形。

北宋一开始,在书法墨迹中就出现大量的树皮造纸。

以后,树皮纸产于全国。

竹料的造纸用于书画始于北宋。

竹料坚硬,最难制浆,前人无法处理它,所以不采用。

竹料造纸其纤维最细,光亮无毛,纤维束或硬刺形,转角外也见棱角。

北宋中期后,造书画纸的原料已无不具备,因而从此就不易以纸质来区别时代的前后了。

装潢鉴别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

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什么轴心;立轴的用料的颜色、尺寸、轴头等都有一定的格式。

元代宫廷藏画选择专人装裱。

大德四年,"命裱工五芝以古玉象牙为轴,以鸾鹊木锦天碧绫为装裱,并精制漆匣藏于秘书库,计有画幅六百四十六件。

"明代书画的装潢形式有进一步发展,书画卷增加了引首,并且有的被写上了字,有仿宣和装窄边的,也有用绫或绢挖厢宽边的;立轴则有宽边、窄边之分,有的还加了诗堂。

清代宫廷收画的装裱,有其特殊的风格面貌。

唐熙、乾隆时期,装裱的用料和技术、形式各方面都比较好,卷、轴的天头绫多为淡青色,副隔水多为牙色绫,临近画心那一部分多为米色绫(或绢),立轴有的有诗堂,有的则没有,但一般都有两条绶带。

立轴天杆上的圆曲是定制的,与非宫廷有显著不同。

嘉庆以后,宫廷装裱的质量逐渐低落,立轴的天杆逐渐变粗(晚期成为方形)一部分轴头不再用紫檀、红木了,而且显得比较笨拙。

手卷比康乾时期也显得粗些。

印章鉴别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

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

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

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

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

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

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

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

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

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

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印。

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

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

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

题跋鉴别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

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

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

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 张变幻"。

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

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

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