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漂浮导管应用及解读

合集下载

漂浮导管课件

漂浮导管课件
等。
指导治疗
通过漂浮导管监测到的数据,医 生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如调整药物剂量、选择最佳手术
时机等。
科研领域
基础研究
漂浮导管可以用于基础研究,如心血管生理学、药理学等, 通过在实验动物身上放置漂浮导管,可以深入了解心血管 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新药研发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漂浮导管可以用于评估新药对心血管 系统的影响,为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提供重要支持。
操作阶段
消毒与铺巾
对导管插入部位的皮肤进行严格消毒, 铺设无菌巾。
导管插入
监测与记录
连接监测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 压等指标,同时记录导管的位置和压 力等数据。
在导管插入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 穿刺技术将导管插入到肺动脉内。
结束阶段
导管拔除
操作完成后,将导管拔出,对穿刺部 位进行压迫止血。
后续处理
03
漂浮导管的优缺点
优点
01
02
03
04
操作简便
漂浮导管插入过程相对简单, 不需要复杂的手术操作,可以
在短时间内完成。
实时监测
漂浮导管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 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创伤小
与传统的插管方式相比,漂浮 导管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
恢复较快。
适应症广泛
漂浮导管适用于多种心脏疾病 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肿瘤学等。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导管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对未来的影响与展望
1 2
降低医疗成本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漂浮导管的 生产成本有望降低,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导管材料和设计的改进,以及应用领域的拓 展,漂浮导管的治疗效果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进展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进展

评估呼吸功能
通过监测呼吸道的压力和流量,评估 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如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
重症监护治疗
01
02
03
监测危重患者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漂浮 导管可以用于监测危重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呼吸等。
指导治疗
根据监测到的血液动力学 参数,医生可以调整治疗 方案,如输液速度、血管 活性药物的剂量等。
评估心脏功能
通过测量心脏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如心输出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 管楔压等,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诊断心律失常
利用漂浮导管记录心电信号,可以 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 早搏等。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诊断肺栓塞
诊断肺部感染
通过测量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 评估肺栓塞的可能性。
利用漂浮导管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细菌 培养,有助于诊断肺部感染。
诊断准确性
漂浮导管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表现 出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实时监测心输 出量、肺动脉压力等关键指标,为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适应症拓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漂浮导管的适 应症逐渐拓展,从传统的急性心脏病 领域延伸至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为 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监测和治疗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研究进展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漂浮导管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逐渐发展 成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需求,漂浮导管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导管材料、设 计、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工作原理
漂浮导管通过监测心脏内部压力、血流等参数,获取心脏功 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信息。这些数据通过导管传输至外部设备 ,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解建漂浮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初的二腔导管只能用于测压,后来发展到最常用的四腔导管,可通过热稀释法测定CO,目前还有五腔导管、带起搏电极的导管、能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CO的导管。

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一、置入方法1.作好操作前的准备:除消毒器具、穿刺包、导管、测压管道、监护仪外,病人常规作心电、血压、Sp02的监测,休克者最好能动脉直接测压,开放静脉通道,并准备好除颤器、常用的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等,以备治疗操作中的严重心律失常。

2.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这是漂浮导管操作的最佳途径,导管可以直达右房,并发症少,容易成功。

但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可能会受呼吸机管道的妨碍,操作往往比较费力,对气管切开者也不适宜,此时可以选择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而且导管固定也较经颈内静脉途径方便、稳妥,便于护理。

3.操作程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洞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

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

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J州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

此时可注射冰盐水15ml(4S内快速注入)测定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监护仪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

必要时还可抽取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输送(D02)、氧耗(v02)、氧摄取率(ER02)等指标。

测量完毕将导管退出少许,并作好固定,床边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冲洗各管腔,使换能器与一管腔相通。 用注射器注入冰盐水10-15ml,在4-5秒迅速注入冰盐水,是指通于右
心方强导管末端。
21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置管准备流程
2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Swan-Ganz 置管为何要首选右侧颈内静 脉,而不是左侧?
30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1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3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4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15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 监测心腔压力 ➢ 测定心输出量 ➢ 测定肺动脉血液温度 ➢ 采集混合静脉血标本 ➢ 右心房输液、给药 ➢ 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右心舒张末容量、
右心室射血分数监测
16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心排血量CO:采用温度稀释法。成人通常在近端口向右心房上部快 4-5s速注射0-5℃冰盐水10-15ml,连续注射三次,取平均值。
1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 血流动力学监测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六腔漂浮导管可以连续测量SvO2,正常
值68%-77%,﹤68%

6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临时起搏模式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心外膜起搏
经食管心脏起搏
经胸心脏起搏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锁骨下静脉(左侧) 股静脉(右侧) 颈内静脉(右侧) 颈外静脉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静脉的选择
静脉入路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Company Logo
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
感染 穿刺局部处理不妥或电极导管放置过长引起局部 一般应用抗生素或拔除导管后感染即可控制 临时起搏导管一般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两周
或全身感染;
膈肌刺激 导管电极靠近膈神经 患者可感觉腹部跳动或顽固性呃逆
心脏穿孔
Company Logo
漂浮导管的局限性
(确定不再动脉内),送入导丝放置
检查漂浮电极导管,用注射器向远端球囊试充气1.5ml,观察球 囊是否完好,然后使球囊恢复非充气状态
Company Logo
漂浮电极导管的 放置
二.将导管尾端与临时起搏器相连 (注意正负极),开启脉冲发生 器,选择起搏电压大于5V,感知 灵敏度10mV,起搏频率高于自 身心率10-20次/分
漂浮电极导管植入过程
Company Logo
漂浮电极导管的 定位及固定
心电图图形的指导意义:记录到巨大 QRS波时表示跨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起搏阈值应小于1mA(0.5v)
感知阈值大于5mV
留置鞘管,缝合
○ 固定,盘绕电极, ○ 无菌贴膜固定。
Company Logo
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 动过速等给予起搏或超速起搏治疗

(优选)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优选)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快速并且容易植入
不稳定 下肢活动受限 静脉血栓发生率高
Company ogo
穿刺方法
❖股静脉途径
①消毒铺巾,连 接ECG ②选穿刺点:腹 股沟韧带下3cm ③局麻 ④右手持针与皮 肤呈30-45度角 穿刺 ⑤左手握住穿刺 针,右手卸下注 射器(确定不再 动脉内),送入 导丝(软端) ⑥留置鞘管
Company Logo
❖ 心肺复苏中作用肯定,但并非万能 ❖ 心脏停搏,血液循环停止,漂浮球囊无意义 ❖ 严重三尖瓣反流患者植入困难 ❖ 漂浮电极不易稳定起搏心房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静脉的选择
静脉入路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优点
缺点
最舒适 从左锁骨下静脉易 进入右心室
气胸发生率低 从右侧颈内静脉易 进入右心室
气胸和血气胸发生率高 对需要安装起搏器的部 位带来影响
不舒适 易损伤颈动脉
股静脉
(优选)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治疗性心脏紧急起搏
❖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药物中毒或电解质 紊乱、心脏外伤或外科术后引起的AVB、严重的窦 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阿-斯综合征
❖ 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给 予起搏或超速起搏治疗
Company Logo
预防性临时起搏
❖冠脉造影及心血管介入性导管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在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漂浮电极导管的放置
①检查漂浮电极导管,用注射器向远端球囊试充气 1.5ml,观察球囊是否完好,然后使球囊恢复非充 气状态
Company Logo
漂浮电极导管的放置

《漂浮导管》课件

《漂浮导管》课件

PART 05
漂浮导管的发展趋势与未 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导管材料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漂浮导管材料 将不断优化,以提高导管的耐用
性和安全性。
导管功能升级
未来漂浮导管将具备更多功能,如 智能化监测、自动调节等,以满足 更复杂的治疗需求。
导管制作工艺改进
通过改进导管制作工艺,降低生产 成本,使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漂浮 导管技术。
用途
主要用于监测心脏功能、评估心 输出量、测定肺动脉压力和计算 肺血管阻力等,为医生提供重要 的诊断依据。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漂浮导管通过插入上腔或下腔静脉,随血液流入右心房、右 心室,然后进入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的分支到达肺毛细血管 ,最后返回左心房。在导管内壁涂有特殊的润滑材料,使其 能够在血液中漂浮,随血液流动。
运动生理学研究
在运动科学领域,漂浮导管可用于研 究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
动物实验
在动物实验中,漂浮导管可用于监测 动物的生理参数,评估药物效果和疾 病治疗效果。
PART 03
漂浮导管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便
漂浮导管插入过程相对简单, 不需要复杂的手术操作,可以
在短时间内完成。
实时监测
漂浮导管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 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为医生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依据。
市场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 化,漂浮导管的市场需求将不断
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将逐渐加剧,促使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
服务水平。
行业法规与政策
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将更 加严格,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对未来的影响与展望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第一篇: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气囊漂浮导管简称Swan-Ganz导管,于1970年首先报道用于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

由于该导管不需X线帮助,是当今国际上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常用的手段,为监护治疗中心常用的监测手段。

Swan-Ganz导管在一般右心导管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导管顶端有一气囊,导管经静脉进入心腔后,充气的气囊有导向作用,使导管顺血流方向漂浮,在较短时间内自动地由右房经右室进入肺动脉,并嵌顿在肺动脉较小分支内,分别测得右房、右室、肺动脉和肺动脉楔压。

充气的气囊包围了导管的顶端,从而减少或避免导管顶端碰撞右室壁引起的心律失常。

通过四腔管的热敏电极提供了用温度稀释法监测每搏量与心排血指数。

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可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心血管功能。

(1)适应证:①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低排综合征、休克和严重的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或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拟进行或已进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②急性巨大肺栓塞。

③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

④各类休克,尤其心源性休克。

⑤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

⑥危重病人和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监测和处理。

⑦外伤患者的液体疗法。

⑧应用扩容、扩血管药、增强心肌收缩药、缩血管药物的监测及处理。

⑨其他:如利用漂浮导管技术进行临时性心房,心室或房室顺序起搏,超速抑制,心腔内心电图记录等。

(2)禁忌症:①肝素过敏者。

②高血凝状态或接受抗凝治疗或最近接受过溶栓治疗者。

③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④活动期风湿病、心肌炎。

⑤近期有肺动脉栓塞者。

⑥严重肝、肾损害且有出血倾向者。

(3)操作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经皮穿刺静脉或静脉切开插管。

将导管插入静脉轻轻前送,若使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可在抵达上腔静脉时部分充盈气囊,导管抵达右房后,将气囊充盈到0.8至1.0ml,可记录到右房压(RA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mmHg 心功能障碍
< 18 mm Hg 低血容量
止痛镇静
输血
Adapted from Pinsky & Vincent.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3:1119-22, 2005
多巴酚丁胺
液体治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g.m-1.(m2)-1 SVI(MPAP-CVP).0.0l43
g.m-1.(m2)-1 SVI(MAP-PAWP).0.0143
ml.min-1.(m2)-1 ml.min-1.(m2)-1
CI .CaO2.10 CI (CaO2-CvO2).10
%
(CaO2-CvO2)/ CaO2
正常参考值 82-102 6-12 6-12 11-16 60-100 12 一 16 5-6 60-90 2.8 一 3.6 30-50 1760-2600
18
19
20
21
22
23
1200
160
1000 800 600 400 200
140
120
100
WBC
PCT
80
RR
HR
BNP
60
40
20
0
0
BP
84/35 114/46 120/48 100/53 95/44
116/47 118/64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PAC指导的治疗计划
PAC-Guided Treatment Protocol
• 2、 PAWP代表什么? • 3、为什么DPA≈PAWP? • 4、DPA和PAWP差别大怎么解读? • 5、肺动脉III区在哪里?如何判断? • 6、异常波形解读 • 7、 Swan-Ganz VS PICCO
参数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嵌顿压 平均肺动脉压
心率 血红蛋白含量
心输出量 每博输出量 心脏指数 每搏输出量指数 体循环阻力指数
mmHg
直接测量
bpm g/dL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L/min
直接测量
ml/beat
CO/HR
L.min-1.(m2)-1
CO/BSA
ml.beat-1.(m2)-1
SV/BSA
dyne.sec/cm5 m2 79.92(MAP-CVP)/CI
dyne.sec/cm5 m2
79.92(MPAP-PAWP)/ CI
45-225
4一8 44-68 520 一 720 100-180 22-30
导管在正确的位置吗?
导管在正确的位置吗?
导管在正确的位置吗?
❖ 在胸片上导管位置应不高于左心房 ❖ 如果在 PAWP波形上有明显的呼吸变异,导管位置很可能
不在3区 ❖ 如果 PAD>> PAWP ,很可能导管不在3区
呼吸的影响
• 为尽量减少呼吸的影响
– 总是在呼气末测定血流动力学压力 – 呼气末胸腔内压力最接近于零
如何在呼气末测定波形压力
• 确定呼气末
– 自主呼吸时, 确定吸气相压力降低前的波形 – 正压通气时, 确定吸气相压力上升前的波形
三尖瓣返流
• Swan-Ganz VS PICCO
16
17
肺循环阻力指数
右心室做功指数 左心室做功指数
氧输送指数 氧耗量指数 氧摄取率
略语 MAP CVP PAWP MPAP HR Hb CO
SV CI SVI SVRI
PVRI
PVSWI LVSWI
DO2I VO2 I O2ext
常用血流动力学参数
单位
计算方法
mmHg
直接测量
mmHg mmHg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肺动脉导 管临床专家共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受生
因 益因


操作小问题
• 1、大概漂多深可以到位? • 2、球囊打气需注意问题? • 3、打水需注意什么问题? • 4、导管理想位置在哪里? • 5、怎么判断到位?
不同穿刺部位到肺动脉的距离
解读小问题
• 1、哪些参数是直接测出来的,哪些是算出 来的?
波形解读
测定中心静脉压平均值
• 在PR间期内确定a 波 • 测定a 波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后取平均值
自主呼吸患者用力呼气的影响
吸气相 吸气相
呼吸的影响
• 吸气相和呼气相胸腔内压力的变化可以影 响心脏和大血管内压力改变
– 自主呼吸时, 吸气相压力降低, 而呼气相压力升 高
– 正压通气时, 吸气相压力升高, 而呼气相压力降 低
漂浮导管应用及解读
ICU医生缺乏PAC的相关知识
PAC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的内容分类 1 压力或心输出量测定的技术问题 2 相关指标的计算 3 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解读 4 留置导管 5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识别, 预防及治疗 6 应用PAC指导治疗 7 其他
Gnaegi A, Feihl F, Perret C. Intensive care physician’s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right-heart catheterization at the bedside: time to act? Crit Care Med 1997; 25: 213-220
复苏至平均动脉压 > 65 mm Hg
SvO2
正常 (>70%)
低 (<65%)
无处理
低 (低氧血症)
SaO2
氧疗, 增加 PEEP
高 >2.6L/min/M2
血红蛋白
正常 (>95%) (O2ER增加 )
心输出量
低 <2.0L/min/M2
PAWP
>8 g/dL 应激, 焦虑,疼痛
< 8 g/dL 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