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

是建立在 胸电生物阻抗基础上, 采用先进的DISQ技 术及专利的ZMARC 算法,通过16种血液 动力学参数来评估病 人的血液动力状况及 评价心功能
采用的主要专利技术
DISQ技术(D数字I阻抗S信号Q数字化)
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病人的阻抗信号数字 化,该项技术结合高分辨率模拟数字转换,能 自动测定阻抗信号增益。这使测量 和计算的准确性和更新性大大提高。 DISQ 技 术是超越其他的胸电生理阻抗系统的重大进步。 1997年通过FDA。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
心电阻抗法(ICG)


ICG(impedance cardiogram)是一种定量 测量心脏(血流)相对于其电子活动的机 械活动的技术。 ICG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直接测量基线阻抗, 流速指数,加速指数,预射血间期,心室 射血时间和心率,然后用这些测量结果来 计算其他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特点





真正意义的无创 持续血液动力学监护 16种血液动力学参数 实时更新 五种自定义监护屏 四种自定义打印报告 高度的准确性 操作简单 便携式设计(含内置电池), 便于转运,会诊 节省费用 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 指标及意义
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血压(MAP) 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厦门市第二医院ICU 康娟
血流动力学概念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由心脏产生 动力推动血液在血管系统内流 动以使组织得到灌注的科学。
血液动力学基础
心脏活动:1)电活动 2)机械活动 电活动:电信号产生及传导—心律失常 监测: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电生理 机械活动:心脏机械做功—血液动力学 监测:有创---漂浮导管 无创---无创心排

Swan Ganz导管的临床应用

Swan Ganz导管的临床应用

10.肺总阻力(PVR): 正常值:每分钟150~250 dyne/cm-5。 与肺动脉弹性及其舒缩状态等有关。
二、操作方法:
1.器材设备:
Swan-Ganz 导管
2.仪器设备: 心电监护仪、除颤起博器、全套血流动力 学、监测设备、氧气、气管插管等。
3.物品准备: 治疗巾6块,中单1块,大洞巾1块, 碗2只,圆钳2把,式钳4把,巾钳4把, 大小剪刀各一把,持针器1把, 血管穿刺针及扩张管1套, 注射器和消毒传感器等。
4.药物准备: 2%普鲁卡因5ml 5 支,100mg肝素2支, 5%葡萄糖500ml,生理盐水500ml。 急救药物主要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多巴酚 丁胺、酚妥拉明、尼可刹米、地塞米松、 西地兰,心律平等。
5.放置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的插入多采用静脉穿刺法, 也可采用静脉切开法。 可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 股静脉进入。
5.心输出量(CO): 正常值:5~6L/分钟。 其与回心血量、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 心率等因素有关。
6.心脏指数(CI): 正常值:每分钟2.6~4.0L/m2。 用以抵消病人身材大小的差别,有利于不 同个体进行比较。
公式: CO(L/min) CI= BAS(m2)
7.心博量(SV):
正常值:60~90ml/每博。
2.右房压(RAP): 正常值:0~0.7 Kpa(0~5mmHg)。 RAP下降:血容量不足。 RAP升高:右心衰竭、三尖瓣狭窄或关 闭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 包积液、心肌病。
3.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平均压1.3~2.4 KPa(10~18cmH2O)。 PAP升高: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或关闭
临床应用 操作方法 适应症与禁忌症 注 意 事 项 及 并 发 症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与参数意义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与参数意义

参数意义
1.热稀释法仍然是CO监测的金标准。 2. S-G导管是测量肺动脉压力PAP的金标准。 3. 在测量CO/PA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同时能够获得氧供需平衡指标混合 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复苏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4. 能够测量右心的真正容量参数,针对右心功能衰竭的疾病准确指导液 体治疗。 5. 在一个监测工具中能够同时获得除了心肌运动和瓣膜形态以外的最全 面的参数。
重要参数指标解析
▪ 导致SvO2下降的因素及临床状况
重要参数指标解析
▪ 研究显示,SvO2=55%是一个预警点,低SvO2容易引发术中急性 心肌梗死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及在ICU停留时间。
▪ 此外,当SvO2升高时一定要警惕是否为氧供上升导致的高氧血症, 临床上高氧血症会对肺部造成较严重的损伤。
▪ 此外,还要警惕是否为患者体温过低、麻醉、药物性麻痹以及败 血症造成的氧需下降。
前言
▪ 近年来PAC的应用重新兴起,据报道,一项对于欧洲危重患者的 队列研究表明,2002年患者与2012年患者比较,PAC的应用率稳 定在15%左右。
▪ 在美国,心脏衰竭患者PAC的应用率从2006年的5%升至2012年 8%,近年来其应用率保持稳定。
PAC应用维持稳定的原因
1.试验未能证实应用PAC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研究结果也未能证 实应用PAC具有潜在风险。 2.所谓的“随机”其实仅仅是将非重症患者随机纳入PAC组和非PAC 组。 3.替代方法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或者提供的参数缺 乏准确性。
谢谢观看
漂浮导管临 床应用与参 数意义
前言
▪ 20世纪90年代漂浮导管(PAC)的应用达到了顶峰。有学者曾对 美国1994年住院患者中应用PAC的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每 1000人中有6~7人),之后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存在急性心肌 梗死的患者给予PAC监测,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进展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进展

评估呼吸功能
通过监测呼吸道的压力和流量,评估 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如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
重症监护治疗
01
02
03
监测危重患者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漂浮 导管可以用于监测危重患 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呼吸等。
指导治疗
根据监测到的血液动力学 参数,医生可以调整治疗 方案,如输液速度、血管 活性药物的剂量等。
评估心脏功能
通过测量心脏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如心输出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 管楔压等,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诊断心律失常
利用漂浮导管记录心电信号,可以 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 早搏等。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诊断肺栓塞
诊断肺部感染
通过测量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 评估肺栓塞的可能性。
利用漂浮导管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细菌 培养,有助于诊断肺部感染。
诊断准确性
漂浮导管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表现 出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实时监测心输 出量、肺动脉压力等关键指标,为医 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适应症拓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漂浮导管的适 应症逐渐拓展,从传统的急性心脏病 领域延伸至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为 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监测和治疗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研究进展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漂浮导管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逐渐发展 成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诊断工具。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需求,漂浮导管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导管材料、设 计、功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工作原理
漂浮导管通过监测心脏内部压力、血流等参数,获取心脏功 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信息。这些数据通过导管传输至外部设备 ,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对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解建漂浮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初的二腔导管只能用于测压,后来发展到最常用的四腔导管,可通过热稀释法测定CO,目前还有五腔导管、带起搏电极的导管、能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CO的导管。

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一、置入方法1.作好操作前的准备:除消毒器具、穿刺包、导管、测压管道、监护仪外,病人常规作心电、血压、Sp02的监测,休克者最好能动脉直接测压,开放静脉通道,并准备好除颤器、常用的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等,以备治疗操作中的严重心律失常。

2.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这是漂浮导管操作的最佳途径,导管可以直达右房,并发症少,容易成功。

但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可能会受呼吸机管道的妨碍,操作往往比较费力,对气管切开者也不适宜,此时可以选择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而且导管固定也较经颈内静脉途径方便、稳妥,便于护理。

3.操作程序: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洞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

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

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J州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

此时可注射冰盐水15ml(4S内快速注入)测定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监护仪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

必要时还可抽取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输送(D02)、氧耗(v02)、氧摄取率(ER02)等指标。

测量完毕将导管退出少许,并作好固定,床边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冲洗各管腔,使换能器与一管腔相通。 用注射器注入冰盐水10-15ml,在4-5秒迅速注入冰盐水,是指通于右
心方强导管末端。
21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置管准备流程
2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Swan-Ganz 置管为何要首选右侧颈内静 脉,而不是左侧?
30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1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3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34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15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 监测心腔压力 ➢ 测定心输出量 ➢ 测定肺动脉血液温度 ➢ 采集混合静脉血标本 ➢ 右心房输液、给药 ➢ 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右心舒张末容量、
右心室射血分数监测
16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心排血量CO:采用温度稀释法。成人通常在近端口向右心房上部快 4-5s速注射0-5℃冰盐水10-15ml,连续注射三次,取平均值。
12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 血流动力学监测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六腔漂浮导管可以连续测量SvO2,正常
值68%-77%,﹤68%

6
© 2017 Mindray Confidential

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漂浮导管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临时起搏模式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心外膜起搏
经食管心脏起搏
经胸心脏起搏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锁骨下静脉(左侧) 股静脉(右侧) 颈内静脉(右侧) 颈外静脉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方法
Company Logo
穿刺静脉的选择
静脉入路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Company Logo
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
感染 穿刺局部处理不妥或电极导管放置过长引起局部 一般应用抗生素或拔除导管后感染即可控制 临时起搏导管一般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两周
或全身感染;
膈肌刺激 导管电极靠近膈神经 患者可感觉腹部跳动或顽固性呃逆
心脏穿孔
Company Logo
漂浮导管的局限性
(确定不再动脉内),送入导丝放置
检查漂浮电极导管,用注射器向远端球囊试充气1.5ml,观察球 囊是否完好,然后使球囊恢复非充气状态
Company Logo
漂浮电极导管的 放置
二.将导管尾端与临时起搏器相连 (注意正负极),开启脉冲发生 器,选择起搏电压大于5V,感知 灵敏度10mV,起搏频率高于自 身心率10-20次/分
漂浮电极导管植入过程
Company Logo
漂浮电极导管的 定位及固定
心电图图形的指导意义:记录到巨大 QRS波时表示跨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起搏阈值应小于1mA(0.5v)
感知阈值大于5mV
留置鞘管,缝合
○ 固定,盘绕电极, ○ 无菌贴膜固定。
Company Logo
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 动过速等给予起搏或超速起搏治疗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

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共5篇)第一篇:漂浮导管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气囊漂浮导管简称Swan-Ganz导管,于1970年首先报道用于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

由于该导管不需X线帮助,是当今国际上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常用的手段,为监护治疗中心常用的监测手段。

Swan-Ganz导管在一般右心导管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导管顶端有一气囊,导管经静脉进入心腔后,充气的气囊有导向作用,使导管顺血流方向漂浮,在较短时间内自动地由右房经右室进入肺动脉,并嵌顿在肺动脉较小分支内,分别测得右房、右室、肺动脉和肺动脉楔压。

充气的气囊包围了导管的顶端,从而减少或避免导管顶端碰撞右室壁引起的心律失常。

通过四腔管的热敏电极提供了用温度稀释法监测每搏量与心排血指数。

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可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心血管功能。

(1)适应证:①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合并严重心力衰竭、低排综合征、休克和严重的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或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拟进行或已进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②急性巨大肺栓塞。

③鉴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

④各类休克,尤其心源性休克。

⑤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

⑥危重病人和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监测和处理。

⑦外伤患者的液体疗法。

⑧应用扩容、扩血管药、增强心肌收缩药、缩血管药物的监测及处理。

⑨其他:如利用漂浮导管技术进行临时性心房,心室或房室顺序起搏,超速抑制,心腔内心电图记录等。

(2)禁忌症:①肝素过敏者。

②高血凝状态或接受抗凝治疗或最近接受过溶栓治疗者。

③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④活动期风湿病、心肌炎。

⑤近期有肺动脉栓塞者。

⑥严重肝、肾损害且有出血倾向者。

(3)操作方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经皮穿刺静脉或静脉切开插管。

将导管插入静脉轻轻前送,若使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可在抵达上腔静脉时部分充盈气囊,导管抵达右房后,将气囊充盈到0.8至1.0ml,可记录到右房压(RA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精选ppt课件15
心包填塞经典图形为 因心室舒张压升高所 致右房压或肺动脉楔 压“y”降支消失
缩窄性心包炎,因心 包僵硬,心室舒张期 充盈加快,“y”降支 增大
精选ppt课件
16
一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 心房平均压约 22 mm Hg,巨大
a波和v波,深的x倾斜(表收缩期心房舒张)和y倾斜(表
精选ppt课件
1
漂浮导管的应用原理及临床操作
肺动脉楔压(PAWP)
精选ppt课件
2
肺动脉楔压(PAWP)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Left
= Atrial = Pressure
Left
Left
= Ventricular
Ventricular
End-
End-
Diastolic
10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力
波形成分 心动周期时间 机械活动
a波(atrial) 舒张期末 心房收缩
c波(contraction) 收缩早期 心室等容收缩,三尖瓣移向右心房
v波(venous)
收缩后期 精选p心pt课房件充盈
11
心房压力异常
A波增高(任何心室充盈增加) 1三尖瓣狭窄 2右心室衰竭 3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精脉选p高pt课压件 所致心室顺应性降低 12
Diastolic
Pressure
Volume
Airway Disease
Mitral Valve
Left Ventricular Compliance
①反映肺部的循环状态。在通常的呼吸和循环下,肺动脉楔压基本 上与肺静脉压力一致,能正确反映肺循环的扩张或充盈压。
②肺动脉楔压与左心房平均压密切相关,一般不高于后者1~2mmHg。
巨大v波
三尖瓣返流 心房无顺应性 心室缺血或衰竭 正常可以随心室容量变化而暂时出现
精选ppt课件
13
精选ppt课件
14
三尖瓣返流的巨大v波(18mmHg)使平均CVP增高
(11mmHg),因此在ECG的R波处,即在CVP的v波之前的数
值,能够最佳评估右心室舒张末充盈压(8.5mmHg)
肺动脉压力异常原因
肺动脉收缩压升高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二尖瓣狭窄或返流
充血性心衰 限制型心肌病 显著左向右分流
肺部疾病
肺动脉收缩压降低 低血容量
肺动脉狭窄 瓣上或瓣下狭窄
Ebstein畸形 三尖瓣狭窄 三尖瓣闭锁
精选ppt课件
24
肺动脉高压
精选ppt课件
25
正确的导管尖端应接精近选肺ppt门课件,因为气囊充气时,导管会继26
精选ppt课件
8
精选ppt课件
9
右颈内静脉置管距穿刺点距离
距离 压力
右心房
15~25cm 0~6mmHg
右心室
25~35cm S 15~25mmHg D 0~8mmHg
肺动脉
40~45cm S 15~25mmHg D 8~15mmHg
肺动脉楔压 约50cm 6~12mmHg
监测波形 胸部X线
精选ppt课件
舒张早期,三尖瓣开放),且y倾斜幅度> x倾斜。呈“M”
或“W”形锯齿状。
精选ppt课件
17
右室压(RVP)
收缩压:20-30mmHg
舒张压:0-5mmHg
舒张末压:2-6 mmHg
精选ppt课件
18
右心室压力异常
收缩压升高 – 肺动脉高压 – 肺动脉瓣狭窄 – 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因素
收缩压降低 – 低血容量 – 心源性休克 – 心包填塞
精选ppt课件
19
右心室压力异常
舒张压升高 – 高血容量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心包填塞 – 限制性心包疾病
舒张压降低 – 低血容量
精选ppt课件
20
心室压力异常
精选ppt课件
21
一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上面是心电图,下面是右室压力波
形,见舒张早期下陷-高台状波形---“平方根样”。这种患
③肺动脉楔压的正确和连续观测是判断肺淤血及其程度较有价值的 指标。
精选ppt课件
3
精选ppt课件
4
Swan-Ganz导管监测所需仪器设备
测压装置: 如果连续测定PAP,间断测定 RAP,可准备一套长期监护 的测压装置。如果要连续监 护两个压力,如PAP、动脉 压,则必需准备两套。测压 装置包括加压输液袋、袋装 生理盐水(预先加入肝素 20~30mg)、输液装置、冲 洗管、换能器、压力延长管 和若干三通开关。这个装置 可保证以每小时2~4ml的速 度持续冲洗导管而不影响压 力监测,又可以快速冲洗导 管。现在已有一次性使用的 换能器。
者心室的全部充盈实际是发生在舒张极早期,下陷原因为
大量、快速的舒张早期充盈,高台状是因为舒张中、晚期
仅有很少的心室容量扩充。
精选ppt课件
22
右室压与肺动脉压鉴别
舒张期血液从肺动脉流向左心房,肺动脉压力随时间逐渐降低;
血液流经开放的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压力在舒张期随时间而增高
精选ppt课件
23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28
精选ppt课件
29
黄色的远端腔终止于导管的尖端,用于肺动脉压力监测。 红色的腔用于膨胀气囊。气囊距管端1cm,气体容量为0.5—1.5ml。 蓝色腔的开口位于距导管尖端30cm处,用于右房压力监测和热稀释
法测量心输出量时推注冰盐水。 圆形接头是热敏电阻接头,将其位于距管端4cm处的电热阻丝感知的
精选ppt课件
5
常用右颈内静脉穿刺点(次选左锁骨下)
精选ppt课件
6
精选ppt课件
7
Swan-Ganz导管的放置
置入Swan-Ganz导管之前,先按程序准备好压力监测装置, 调整传感器位于患者心脏的中部水平或腋中线水平并调 节零点,仔细排出装置内所有气体。将导管黄色末端与 测压装置相联,边看压力边进管。
温度变化传递到监测系统,用于测定心输出量。
长度110cm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心输出量测定原理
热稀释法
理论基础为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于一定的 时间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 混合,使温度下降
温度下降的血液流到肺动脉处,其后低温血液被 清除,血温逐渐恢复
一旦导管尖端出了鞘管(约15cm),到达上腔静脉和右 房连接部,将气囊充气,锁闭导管阀门(7~7.5F;1.5cc) 每次进管前均充气,每次退管前均放气。遇有阻力时不 能避强免行气打囊气万。一如破疑裂有时心而内发分生流体,循应环选空用气栓CO塞2充。盈导气管囊深,度以 (一般成人)
颈静脉15~25cm 肘前静脉40~50cm 锁骨下静脉10~15cm 股静脉3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