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词汇的兴起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网民创造使用者张扬他们个性和魅力的网络流行语,其主要分为四类:数字类、字母类、文字类、符号类。
新奇求异性、不稳定性和交际省力原则是它们的主要特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民群体的更新,新的网络流行语又将产生和被使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起源类型特征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类传播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那些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思维灵活,喜欢新事物,冲上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生动活泼的新词,这些词在网络聊天中被网民们约定俗成后广泛流传,我们称其为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所用的常用词语,如神马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
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语言词汇库的扩展,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着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或者是在日常应用词汇库中旧有的,但是在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词。
网络流行语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风向标的作用。
一.产生群体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
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该群体比重为17.7%,比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
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但主要还是以青壮年为主。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为12499块/32,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33.0%,排名迅速上升,仅次于美国、巴西。
②网民中青壮年比例较高,从用户职业上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其年龄、学历和职业结构使其具备了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特征:年轻、有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反叛精神。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汇演变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新词汇演变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事物与概念层出不穷,给现代汉语词汇的产生和演变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中的新词汇演变现象,并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新词汇的定义与产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新词汇的定义。
新词汇指的是在现代社会或特定领域中产生的、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词语。
新词汇的产生主要受到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新的科技发明、新的社会现象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为新词汇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其次,我们来分析新词汇的演变过程。
新词汇的演变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引入阶段:新词汇首先通过外语或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引入到汉语中;2.适应阶段:新词汇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开始在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中使用;3.普及阶段:新词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逐渐进入日常生活,并被广泛接受和使用;4.稳定阶段:新词汇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与其他词汇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
二、新词汇演变的原因新词汇的演变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原因。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1.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和概念层出不穷,这些新事物需要新词汇来进行命名和描述。
比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出现了一系列与互联网相关的新词汇,如"网络购物"、"电子支付"等。
2.社会变革:社会的变革也是新词汇产生的重要原因。
社会变革涉及到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需求,需要以新的词汇形式进行表达。
例如,近年来,"网络暴力"、"低碳生活"等词汇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3.文化交流: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加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各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也导致了新词汇的产生。
例如,"文化冲击"、"国际化"等词汇,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三、新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新词汇的产生和演变对汉语的发展和变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潮喷的概念

潮喷的概念潮喷是一种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化表达方式,源自于中国互联网,指的是通过一种夸张、幽默和讽刺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事件的态度。
潮喷这一词汇的产生最初起源于张健(ID:xaioxi),他用以形容自己喜欢用一种幽默夸张的语言方式对别人或者某一事件进行戏谑或者讽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潮喷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人们经常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潮喷在网络上的兴起离不开互联网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速和广泛,人们在互联网上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表达和互动。
潮喷正是互联网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幽默、夸张和讽刺等手法,将一些热门话题和事件进行重新解读和重构,起到了调侃和娱乐的作用。
潮喷的特点之一是夸张和讽刺。
潮喷的表达方式往往会夸大某一事件或者情节的问题,通过夸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某一事件中,潮喷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和荒诞的表述方式来戏谑或者讽刺。
这种方式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使得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能够更加自由和不受限制。
潮喷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在潮喷中,人们会通过创造一些新奇的词汇、造一个新的段子或者引用一些热门的网络用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也为互联网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
另外,潮喷还具有一定的社交性。
在网络上,人们通常会以“潮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潮喷”,人们可以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从而与他人进行分享和互动。
这种社交性的特点使得潮喷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和关注。
潮喷的兴起和流行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分享信息的时候更加便捷和方便。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平台来进行潮喷的表达。
网络词语的产生与发展2

***********本科毕业论文网络词语的产生与发展Coinag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Words姓名: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4年5月网络词语的产生与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备受大众的关注,论坛、聊天室、交友软件等平台促进了网络词语的产生和更新。
本文将从对网络词语的认识出发,探讨网络词语的发展历程,浅析网络词语在社会的地位及影响。
试图更好的把握网络文化的产生和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网络文化的规范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文化地位及影响目录一、网络词语的产生 (1)(一)网络词语与网络文化 (1)(二)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1)1.网络语境决定了网络语言存在 (1)2.网络工具的局限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存在 (1)3.网络主要使用群体的低龄化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存在 (1)4.经济基础决定了网络语言的存在 (2)二、网络词语简介 (2)(一)网络词语的概念 (2)(二)网络词语的类型 (2)(三)网络词语的特点 (3)1.网络词语在网络交流中的大量运用和它的创新性 (3)2.网络词语的出现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3)3.网络语言简单明快,拒绝规范化 (3)三、网络词语的发展 (4)(一)网络词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网络语言粗俗泛滥,不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 (4)2.网络词语中的乱造、滥用汉字,造成用字混乱 (4)3.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等,引起词汇运用的分歧和混乱 (4)4.随意用词造句,使语法失去原有的规范 (4)(二)网络词语对教育的影响 (5)1.网络词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5)2.网络词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5)(三)网络文化发展管理遇到的问题 (6)1.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6)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6)3.网络监管技术发展滞后 (6)4.网络文化管理队伍不足,网络文化道德的缺失 (6)(四)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6)(五)正确看待网络文化和网络词语的发展 (7)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中各种文化已经慢慢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网络的快速发展中,也相应的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文化的语境中产生的,带有鲜明的网络特征,相比较在现实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颖的交际语言形式而存在着,能够反映出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现代英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

现代英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语言不断发展演变,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其词汇也不断更新变化。
本文将探讨现代英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
1. 词汇来源的多样性现代英语的词汇是由多个来源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古英语、古法语和拉丁语。
古英语是英语的最早形式,它主要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影响。
古法语是公元11至14世纪使用的一种方言,最早来自诺曼底。
而拉丁语则是古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也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语言的影响使得英语的词汇来源丰富多样。
2. 借词和外来词现代英语的词汇不仅来自于古代语言,还借用了其他语言的词汇。
这些词汇称为借词或外来词。
例如,英语中的“tea”一词来自于中国的茶,而“pizza”则来自于意大利语。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词在现代英语中变得越来越常见,也丰富了英语的词汇。
3. 新词的创造和发展现代英语中还出现了许多新词,这是因为科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
新词的创造可以是通过组合已有的词汇来形成复合词,比如“smartphone”,它是由“smart”和“phone”两个词的组合而成。
此外,新词还可以通过缩写、转化、重组等方式创造。
例如,“LOL”是“Laughing Out Loud”的缩写,用来表示笑的声音。
4. 网络和社交媒体对词汇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兴词汇在现代英语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网络用语和社交媒体术语的使用对英语词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如,“selfie”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词汇,它形容的是自拍照片。
这些新的词汇和短语的出现使得英语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总之,现代英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新词的创造和社交媒体的出现都对英语词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产生了影响。
人们对现代英语词汇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全球通用的语言。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网络新词的产生、流行和理论阐释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近年出现的“五毛”为个案,探求其新义来源,描述新义使用开来的网络时代背景及语义的进一步变迁,并运用空位、竞争、模因论等理论来分析它产生、流行的动因。
新词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上,更需要运用最新的理论来解释,甚至需要创设出新理论。
标签:网络词语五毛流行动因模因一、引言语言三要素中,最易变动的是词汇。
当社会处于巨大变革的时代,汉语词汇也会随之大变动,如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进入21世纪,网络在我国更加普及。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已逾5亿,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据预测,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5亿,发展迅猛。
网络不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现自我、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平台。
因为自身独特的语用领域,网络上的语言常带有不同于人们日常用语的鲜明特色,形成网络语言。
随着庞大网民的使用、推动和传播,有些词语会快速兴起、流行、拓展等,甚至超越虚拟的网络语域,进入社会新闻用语以及日常用语领域,像“芙蓉姐姐”“艳照门”“犀利哥”“给力”“浮云”“屌丝”等等。
中国学术界,最早发表的网络语言文章是1997年3月迥的《网络文化中的新语言》和1998年初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前者算一般性介绍文章,后者则是研究型论文。
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语言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不断有其他领域的学者从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角度展开研究,只是取向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研究网络语言的本体,而后者大多从语言外围着手。
就网络语言本体来看,词语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网络词语”为关键词搜索核心期刊,发现有14篇论文,涉及个案分析、修辞手法、构造方式、词语由来、词语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心理等。
实际上成果更多,据我们检索,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大约有80多篇,涉及个案和描述的最多,理论探讨、解释性论文不多,而将个案描述分析和理论探究阐释结合的论文更少。
collab网络用语

collab网络用语1. 网络用语的定义与发展网络用语是指在互联网和数字通信工具中出现的特定词汇和短语,通常具有简洁、便于传达和理解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用语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2. 网络用语的分类网络用语根据其使用场景和含义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表情符号和emoji表情符号和emoji是网络用语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们通过特定的符号或图片来表达情感,如笑脸?、心形❤️等。
这种形式的网络用语通常在社交媒体平台和聊天应用中频繁出现,能够直观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2.2 缩写与简写由于网络交流的速度和效率要求,缩写和简写成为网络用语中常用的一种形式。
比如”LOL”代表”大笑”,“OMG”代表”我的天呐”等。
这些缩写和简写通常通过在单词或短语的首字母上进行取舍或取代,以达到更快速的文本输入和理解。
2.3 引用和影射引用和影射是网络用语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常通过在文本中间插入特定的引用或影射词来达到一定的效果。
比如”你们谁顶一下”,“我给你点个赞”等。
这种形式的网络用语通常用于社交媒体平台上,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和互动。
2.4 新词与创意造词网络用语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新词的产生和创意造词的兴起。
这些新词和创意造词通常由用户自发创造,通过网络传播并逐渐被接受和使用。
比如”撩”、“口胡”等词汇就是网络用语中的新词,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3. 网络用语的影响与变革网络用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还对社会、文化和交流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3.1 规范化与标准化随着网络用语的不断演变和广泛应用,一些网络用语已经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比如一些常见的emoji表情符号已经被收录到Unicode标准中,使得不同平台之间的表情符号兼容性更好。
同时,一些网络用语开始进入在线词典和公共媒体,并成为当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年潮流词汇集锦2023

当代青年潮流词汇集锦2023前言当代社会发展迅猛,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新词汇,其中不乏潮流词汇。
潮流词汇作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既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当代青年潮流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代青年文化。
一、霸屏(Hold the screen)这个词来自于社交媒体的用语,意为在某个话题、事件或热门内容下不断发布自己的言论或图片,将自己的内容置于屏幕之上,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这种行为通常是出于个人追求曝光度和社交网络影响力的需要。
二、打call(Give a call)“打call”一词最早源自于K-pop(韩国流行音乐)粉丝文化,在一些综艺节目或演唱会上,观众为自己喜爱的偶像集体呼喊助威,表示对他们的支持与喜爱。
而如今,这一词汇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意为为某人或某事表达支持、鼓励或赞扬,可以通过言语、文字或肢体动作等方式来打call。
三、狗粉(Dog fan)“狗粉”一词起初用来形容狂热追随某个偶像的粉丝,其起源于网络用语“狗头人畜无害,欢迎宾主全忘;狗粉人归一统,狂喜不同人才”。
如今,这一词汇已经扩展到各种领域,用来形容热衷于某种事物、追捧某个品牌或支持某个团队的人群。
四、浪费时间(Time is wasted)这是一个讽刺性的词汇,用来形容身边的人或自己过度沉迷于游戏、刷手机、刷微博等非必要的事情,忽视了真实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将时间浪费在虚拟世界中。
这个词汇提醒人们要合理利用时间,关注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
五、低头族(Head down tribe)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公共场合大量低头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现象。
这类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他们在地铁、公交车、学校、餐厅等多个场所都以低头看手机为特征。
这个词汇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生活状态,也剖析了现代社交方式的转变。
六、富二代(Second-generation wealthy)“富二代”是指来自富裕家庭的年轻人,他们在经济条件上拥有相对优势,并且在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上与传统富人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词汇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科技的进步,词汇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
从最初的简单的单音词汇,到双音词汇,再到今天的网络词汇,每一个词汇的诞生,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进步,词汇的发展,也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新词语的诞生,使得汉语词汇不断丰富,而其中又以网络词汇的发展最为迅速。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逐步深入,业内学者对网络语言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他们关于网络语言的见解基本都是一致的:网络语言就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所使用的自然语言。
广义层面的网络语言就是与网络相关的一切语言形式,其中包括学术界的专业术语、日常生活里的词语、出现的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等等。
它一般涉及到两个层次,就是基础性的网络语言和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
但是狭义层面的网络语言就是单纯指的后者。
基础性的网络语言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和网络中使用的较为专业的术语”。
比如: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窗口、对话框、菜单、病毒等等,这些在网络出现初期使用的词语都有着比较明确的含义,这些词语在整个词汇系统中都是属于专业术语或者是科技术语的范畴,它们通常网络交际的基础部分,也是网络语言喝词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交际性的网络语言主要是作为交际主体的人在网上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所采用的语言,比如在BBS论坛、贴吧、电子邮件以及网上会话等等。
这些交际语言的形式多种多样,语言涉及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除了那些常规语言中具有的明确含义的称谓词语、动作词语、语气词之外,还有一些在常规语言中不涉及的表情符号、数码代语和词语缩略语等等,比如:版主、菜鸟这一类的称谓词语,灌水、踢人这一类表示动作的词语、:-)是由标点符号所构成的表情,7456、886这类用数字表示思想和行为的语言以及3Q、3X这一类英语含义的缩略语。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和其他语言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发展、文化因素、自身变革以及语音模式等。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里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也会一直存在,构成网络语言的网络词汇也在不断更新与淘汰,未来的网络词汇有着这几种发展方式:融入社会、成为网络语言、一时兴起,很快消亡,研究网络词汇可以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向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也和其它类型的语言一样,词汇是语言构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网络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方式,一定要对网络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从词汇产生和发展的情况来看,引起其发展网络语言演变的原因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引起词汇演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内部因素则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外部因素是网络语言词汇发展和演变非常重要的诱因。
在一定的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之下,在语言系统之外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网络语言的出现。
比如:男护士一词,假如社会没有出现男性从事护士这一职业的现象,那么也就不可能在社会上出现这个词语。
与男护士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男阿姨、男保姆等等。
这些新词出现大都是由于当前社会制度的变革、随着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对于网络语言而言,网络词汇的产生也是依赖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
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出现,就不会有网络,更不会出现“上网”、“网虫”、“网瘾”、“网卡”、“硬盘”等等和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的专业词汇。
由此可见,社会上新生事物的出现,是促进网络新词语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新词汇的出现,与
此相对应的是也有许多旧词语开始消失。
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常用词语,大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一些词语因为使用习惯的变化使它的语法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具备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词的语法特点,就成为了一个兼类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名词作动词使用。
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中,名词作谓语、后面带宾语的现象并不新鲜,例如:你雅虎了吗?或者是视频一下。
第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例如:澳大利亚政府被黑。
一旦被黑,不要轻易放弃,什么手段都应用一下……这两句话中的形容词“黑”均用在了被动句里面。
而汉语句子中,“被”字多用在由“被”+动词构成,并不是形容词。
显然,这两句话中的
形容词“黑”已经转变为了动词。
第三是动词可以独立进行使用。
在网络语言中经常使用“汗”、“倒”、“晕”、“闪”之类的词语,这些西语都可以独立使用,并且大家也很容易明白要表达的意义。
第四是,词语的顺序颠倒。
比如:闪人先和走先表达的都是先走的意思。
还有一些英语语法的表达方式也被网络语言所借鉴和使用,比如:“…ing ”是英语表示进行时态时动词所加的词缀。
比如:吃饭ing,表示的就是正在吃饭的意思、睡觉ing,表示的就是正在睡觉的意思、郁闷ing表示的
就是现在自己的心情很不好的意思。
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内部因素也在词汇的发展和演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同样具有系统性,词汇系统内部的自我
调节也是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动力,词汇系统也是一个需要保持相对平衡的系统,当外部因素引起系统的扰乱了系统的发展之后,就会出现了一种重新追求新的平衡的张力,这个张力也是词汇运动的一个动力。
”比如,网络词汇中先出
现了“菜鸟、大虾”之后,由于“菜鸟”与“大虾”虽然在内容上对立,但是在形式却不对称,因为语言的自我表现调节机制为了追求新的平衡,就出现了“老鸟”与“菜鸟”对应,“小虾”与“大虾”对应,这样词汇系统就产生了新的平衡。
为了更好地维护
和恢复词汇系统内部平衡的渴望是词汇发展和演变的一种内在动力,类似词汇的还有MM与GG,霉女与菌男,楼上与楼下等等。
但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并不是一切不平衡的状态都一定要加以克服或消灭,任何新的词汇的产生都是对社会生活需求满足的结果,词汇内部的自我平衡只是一种调节方式。
网络新兴词汇中,网络专门术语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随着社会成员对它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运用,就逐渐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成部分;网络交际用语中的词汇,是网民在交际时为了追求快捷方便、求新求异心理作用的产物,它的功能和价值只可以停留在网络上,因此它们就只能在网络这一特定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但它作为网络语言的一个独特存在,起到了丰富并活跃了整个网络词汇系统的作用,对词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生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应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让其放纵、任意发展,应该加以积极引导和正确规范,让网络词汇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也可以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