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经验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抗旱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抗旱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灌溉管理、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品种选择抗旱玉米品种是抗旱高产的基础。
选择早熟、中熟早收、中熟玉米品种,这样可以缩短生育期,减少对水分的依赖。
要选择耐旱性强、适应干旱条件的品种,如膨果69、南糜南等。
2. 土壤改良干旱地区土壤通常贫瘠,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关键。
深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量。
应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耕作,以免造成土壤水分蒸发过快。
3.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是抗旱玉米的关键。
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在旱季和干旱程度较大时,要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水分供给,尽量避免土壤干旱,保持土壤湿润。
4. 栽培措施抗旱玉米的栽培措施也很重要。
适时播种是关键,要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避免遇到干旱期。
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适量密植可以减少地上部分的无用蒸腾,增加水分利用效率。
及时进行深耕,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要加强除草管理,减少杂草对水分的竞争。
5. 科学施肥合理的施肥是抗旱玉米高产的保证。
干旱地区要注意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磷肥、钾肥等,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
抗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灌溉管理、栽培措施和科学施肥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选择耐旱品种,改良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科学管理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抗旱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实现抗旱玉米的高产稳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北方旱地玉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产量和服务农民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改良北方旱地玉米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主要包括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和保水能力强等。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可以通过施入有机肥、翻耕整地、深松土壤等方式来改善土壤条件。
二、品种选择在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选择适应北方旱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抗旱性强、耐寒性好、抗病虫害能力高的品种。
可以选择抗倒伏的品种,可以使玉米植株生长更加健壮,减少倒伏损失。
三、合理施肥旱地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施肥是旱地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旱地玉米在不同生育期需要的营养元素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可以通过基肥、追肥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养分。
四、适时灌溉旱地玉米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因此适时灌溉是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合理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量,保证土壤的湿润度,提高玉米的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中的重要问题,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要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的灭菌消毒、间作轮作、合理的施药等,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六、调整密度和行距旱地玉米的密度和行距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使得产量下降;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减少产量。
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密度和行距,以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高产。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操作。
只有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提高北方旱地玉米的产量,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不同于南方,对于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
我们有必要对北方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农民朋友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种植方法,实现更好的产量和效益。
一、土壤选择北方地区大部分为黄土地区,土壤肥力较低,酸碱度偏高。
在选择土壤时,应优先选择肥力较好的土壤,并进行合理施肥。
肥力较好的土壤通常为黑色或棕色,质地细腻,土壤质地轻松、排水性好的土壤,对玉米的生长有利。
使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因此在土壤调节方面,应及时进行石灰调节,保持土壤的适宜PH值。
二、品种选择北方旱地玉米的种植期多为春季,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具有早熟性的玉米品种。
在品种选择方面,我们应该选择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以获取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三、密植栽培在北方旱地玉米的栽培过程中,适当的密植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
因为在较为干旱的气候条件下,适量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资源,增加玉米的养分和水分吸收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密植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过于密植也会导致植株竞争过于激烈,影响玉米的生长和生长,在密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
四、合理施肥施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北方旱地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的检测结果进行基础施肥,根据玉米的灌浆期和抽雄期追施磷钾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和生长需求。
五、科学灌溉北方地区的旱地气候条件较为严格,因此科学的灌溉对于玉米的生长尤为关键。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生长的需水量,进行合理的灌溉控制。
特别是在抽雄期和疏果期,需增加灌水量,以确保玉米的充足供水,从而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玉米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的主要食品之一。
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断变化,玉米栽培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干旱。
采取一些合适的栽培技术和抗旱措施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抗旱措施,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因此选择合适的土壤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玉米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上。
农民可通过土壤测试来了解土壤的情况,如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通过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如施加有机肥、磷酸二铵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二、合理施肥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高产。
合理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
一般来说,玉米生长期需要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如播种前要施入底肥,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追肥等。
可以利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科学密植科学密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玉米的栽植密度,可有效地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水分的竞争,增加空气流通和光照,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通常情况下,适宜的密植度为每亩10-15万株,具体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等因素来确定。
四、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合理灌溉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灌溉管理上,要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水肥配比和灌溉控制,避免土壤水分过剩或不足,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也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五、抗旱措施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抗旱措施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来抵抗干旱,培育耐旱玉米。
适时播种,利用早熟或宽适应的品种,避开旱季和高温季节,降低玉米的干旱风险。
还可以采用覆膜栽培、中耕培土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是指在北方旱地环境下进行的玉米高产栽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北方旱地环境不同于南方湿润气候,它具有干旱、风沙、大范围低温等特点。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北方旱地的土地资源,实现旱地玉米的高产、高效、高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的耕作技术1.深耕、假播和秸秆还田深耕是指在农田基础上进行的深层翻耕,促进土壤通气、保墒、改良土壤结构等效果,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环境条件。
假播是指在旱晾时期,将玉米种子播入作物旁的农田,以节约用水。
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还原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质地等。
2.翻沙、盖沟和防风北方旱地的土壤硬化,表面容易出现结皮现象,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性。
翻沙是指利用技术手段将土壤覆盖物翻起来,增加土壤透气性,使玉米根系发展更为健康。
盖沟是指在作物根系范围内,将沟面覆盖物用草坪等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防风是指在农田周边设置遮挡物,减少风沙的影响,保护玉米作物的生长。
二、合理的种植方式1.选用适宜的品种北方旱地气候条件恶劣,冬天较长,夏天热烈,且大风多,所以应选用抗寒、抗旱、抗风、强适性的玉米品种,如高粱杂交、北方12等品种。
2.适时播种、施肥和浇水春季干旱时期,应及时进行玉米的播种和营养肥料的施入,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在干旱期间,需要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玉米的产量。
三、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植物间作用在玉米田里,可以选植一些具有吸收病原菌、调节土壤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等特点的绿肥作物来保护玉米作物。
2.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采取一系列物理方法来防治玉米病虫害,如铜钴、紫棠壳粉剂、火焰灸等。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主要是采用防治药剂来杀死病虫害。
但是,这种方法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影响,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来控制。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一、介绍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北方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广阔,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培肥、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分析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二、土壤培肥1. 土壤改良:北方旱地多为砂质土壤,通透性好但保水能力较弱。
应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深翻、耕地松土、施加有机肥、磷、钾等营养元素,并进行灌溉,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施肥技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根据生长期特点,科学施肥。
在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如施有机肥、磷肥等,保证幼苗期的养分供应;玉米拔节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期,应根据生长状况及土壤养分情况及时追施氮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密植栽培1. 选择适宜品种:密植栽培需要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如玉米对密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枝叶生长旺盛,茎秆细弱,不易倒伏,适合密植栽培。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
2. 密植比例:密植栽培的密植比例一般在5:1左右,即每亩播种以不超过10000株为宜。
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但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密导致养分竞争过大,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3. 摘心控蘖: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摘心控蘖,促使玉米充分利用养分和光照,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摘心控蘖可以提高玉米穗粒的灌浆率,增加产量。
四、水肥一体化1. 科学灌溉:北方旱地玉米栽培需要合理用水,充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科学灌溉,保证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供应。
合理的灌溉可以促进玉米生长,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产量。
2. 施肥灌溉结合:水肥一体化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式,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液与水混合一起施入农田,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同时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施肥利用率。
五、病虫害防治1. 预防为主:在北方旱地玉米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分析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等方面,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品种选择:北方旱地玉米品种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
常见的北方旱地玉米品种有:丰乐系、晚稻系、松花系等。
这些品种都有较好的早熟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适合北方旱地的种植。
二、土壤管理:北方旱地玉米的土壤管理是确保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播种前应进行耕作整地,使土壤平整透气,去除杂草和病虫害的部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应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持土壤的保水能力。
在播种后,要注意松土,保持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
三、施肥技术:1.基肥:北方旱地玉米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底肥。
宜采用农家肥垄作为基肥,同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料。
底肥的追施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编号玉米的需肥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追施量在亩施用20-30公斤的氮肥、15-20公斤的磷肥和15-20公斤的钾肥。
2.追肥:在玉米生长中期和后期,应适时追施追肥。
追肥的时间应在玉米抽穗前后,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和需肥量确定施肥量。
追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玉米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四、田间管理:1.密度管理: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势和生育期的长短,合理调整密度,保证每株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亩栽玉米可选择6667株、8000株、10000株等密度。
2.间套作物管理:北方旱地玉米可以与其他作物进行间套作物种植,如大豆、豌豆、绿肥等,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量和效益。
3.冬季管理:北方旱地的冬季较为寒冷,玉米在冬季可能受到冻害。
在冬季前,要对玉米进行适当的冬季管理,如及时修剪枯叶,覆盖保暖等。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玉米生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宜的土壤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
北方旱地玉米适宜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绵土、黄壤和灰黄土。
这些土壤肥力较好,透水性强,排水性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利。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首先要进行深翻耕和耙地,保持土壤松软透气。
然后根据土壤肥力和PH值进行施肥和调整,保证土壤养分充足,PH值适宜。
二、品种选择在北方旱地玉米高产栽培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针对北方旱地玉米所推出的优良品种有很多,如玉米杂交种和抗旱品种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栽培技术水平来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抗旱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稳定的玉米品种更受农民欢迎。
三、适时播种北方旱地玉米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
在选择播种时间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温度来进行合理安排,避免遇到严寒或者干旱的天气。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返青醇的处理,提高玉米的抗性和抗旱能力。
在播种时要注意适量密植,一般每亩播种量在22500-30000株之间为宜。
四、合理施肥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施肥时,可以分别进行追基肥和追施肥。
追基肥一般在播种前进行,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主要包括有机肥、磷肥和钾肥。
追施肥主要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气候条件来进行施肥,主要包括复合肥和尿素等。
五、灌溉管理北方旱地玉米一般需要进行灌溉管理,以保证玉米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灌溉管理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情况来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在播种后的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待玉米开始抽雄时要适当增加水分供应,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 34粒 。 出苗 后 , 时 查 苗 、 苗 、 苗 、 苗 , 弱 ~ 及 补 间 定 对
苗 、 苗 要 及 时施 肥 攻 苗 , 地 下 害 虫 及 鼠害 严 重 的 小 对
地方 , 在定苗时要多留 3%~0 0 5%的预备苗( 3 5 : 即 %~% 节 省成本 3 0元 以上 。 0 的穴定苗时留双株 )直至拔节期再把弱小植株拔掉 。 : ,
千克, 氯化钾 81 千克, ~0 过磷酸钙与农家肥需在播种前 :
堆沤 1 个月 , 播种 时再 与氯 化钾 混合 施用 ; 玉米 攻苗 肥 , 4 5叶期 亩施尿 素 8 ~ 千克 ; 攻秆 肥 , ̄ 8 9叶期 亩施 尿 素 5 ^
千克 、 氯化 钾 1 ~ 5千 克 ; 21 攻苞 肥 , 雄前 7 l ( 喇 抽 ~ 0天 大 叭 口期 ) 施尿 素 l O千 克 。合 计 每亩 每造 施肥 总量 亩 52 为 : 家肥 80 10 农 0 — 0 0千克 、 素 2 ~ 3千 克 、 磷 酸钙 尿 83 过 : ¥
司F
..... — . .
玉
培 经 验
荤
:广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南
- =】 =
l. I一 \
:宁 市科委下达的 《 旱地吨
粮田 项目
米 +
同
r
产吨 亩产
主 要
土 壤
錾 二 疆一 一 嚣 r 羹
匾 叙运 21 每 0 1
本 编 黄思 栏 辑:文
2~ 0 克 、氯化 钾 2 ~ 5 克 。 化肥 施 用 量为 氮 素 53 千 02 千
l.8 1.8千 克 、五 氧 化 二 磷 4 48千 克 、氧 化 钾 28 ~ 51 ~.
度 , 于 出苗 前后 的管 理 , 秧 苗 出 苗整 利 使
齐 , 好地 控制 父 母本 秧 苗 长势 , 而提 较 从 播授 粉 。 取这 种播 种 方法 , 拉花授 粉 采 在 时, 东边 拉 粉 的人要 跑 在 前边 , 行错 位 进
问带 开沟 机 的三 麦精 量 直播 机 改装 成水
稻 直 播机 , 直 播 制种 杂 交 稻母 本 时 ( 在 催
芽 后)只在播 种机 左右 两边 的一 边播 种 , , 使 直播 的母 本稻 行 幅为 18 ( .米 含沟 ) 宽 1垄 。实 行 这 种 一 边 18米 宽 带 沟 的播 . 种 ,有 两 个作 用 :一 是 能加 快进 排 水速
#
《
》
…
《
谛¨
《
* ‘ …
¨
…
玉米 是 我 县 主 要 粮 饲 兼 用 作 物 之
一
在 8 1 ̄情 况 下起 到 “ 上 促 下 、 根壮 ~5 C 控 发
,
年 种植 面积 2 0多 万亩 。 为提 高
玉米 产 量 , 保 粮 食 安 全 , 进 确 促 养殖 业 的发展 , 县农 业技 术 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 理施 肥是增 产 的关 键 技术 。 旱地 吨粮 田采 取 的施
肥原 则是 : 方施 肥 , 、 、 合理 搭 配 ; 足基 肥 、 配 氮 磷 钾 施 早
施苗肥 、 施攻 秆肥 、 攻苞 肥 。具体 施 肥方 法是 : 适 重施 基
¥
肥 , 亩每 造施 农 家肥 8 0 10 每 0 ~ 0 0千 克 , 磷 酸钙 2 ~ 0 过 5 3
月下旬 , 时温 度较 高 , 以栽插 不 仅 人 此 所 员紧 张 、 累 , 且成 本 高 。怎 样 才能 保 劳 而
证 制 种杂 交稻 父母 本 花期 相 遇 又节 省 劳 力 和 成本 呢 ?临 海农 场 制种 技 术人 员 和 农 机 人员 经过反 复试 验 ,把宽 36米 、 . 中
1~5 21 千克, 三者比例为 3: : 。 1 3 : 高花 期 相遇 率 ;二 是利 于父 母 本 花期 传 玉米抽雄前 1 o天至此后 2 0天是需 水临界期 , : 对
水 反应 敏感 。水 分适 宜 ,有利 于根 系对 营 养 物质 的吸 收, 促进 支 持 根 大量 生 长 , 强 叶 片 的光 合 强 度 , 累 增 积
同 时 , 注 意 搞 好 中耕 除 草 、 要 防倒 伏 和 病 虫 鼠害 的 防 ^
治工 作 。
六 、 理施肥 灌水 合
为 了保证 父母 本 花 期相 遇 ,以往 制
藏
种 杂 交稻 采取 先 父后 母 栽插 ,父本 比例 小 , 本 比例较 大 , 母 由于母 本 栽 插适 逢 6
《 《 : 噍 … … 《
里 二
《 … … … ~
: 皇 二 垒 ! 适 二 璺
… … 0
丝堑
制 种 杂交 稻栽 培 , 年来 实行 的是 东西 向横 行 人工 栽 历 插, 这种 栽 培方 法 的好 处 , 是有 利于 拉花 授 粉 , 是易 于 一 二
塑 I
《 《 … 啦 。 糟 《 …
皇 i y 1 电 : — 81— 1 二 l h@2 : W 6 话) 68863 ( 668 8 1 0
… 《 》
本 编 :文 栏 辑黄 思
)糍 … 《 《 《 ‘ ~ 《 ~
,
《
*
》
粒 、 碎 粒 、 杂 粒及 虫 咬粒 等 , 破 混 以确 保 种 子 质 量 。在 这一 基 础上 适 当增 加 播 种 量 , 亩播 种 25 3千 克 , 每 .~ 穴
花粉 传 播 ( 正值 夏 天 , 东南 风 多 )但 难 以实 现 大 面积 机 械 , 操 作 。为 了解 决这 一 难题 , 今年 江苏 省农 垦 临海 农 场试 行
拉花 粉 , 这样 有利 于花 粉 的传播 。 今 年 ,该 场 采用 水 稻精 量 直播 机播 种 制 种 田母本 稻后 , 仅省 工 省成 本 , 不 而
且 较好 地 解决 了在炎 热 天气 大批 量 地雇 工 移栽 母 本稻 的难 题 。由于 采用 精 量直 播 机播 种 , 上 科学 管理 , 期相 遇 率达 加 花 到 7 %,异交 结实 率 比人 工 移栽 的制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