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超声检查方法
胃超声的评价方法

胃超声的评价方法
胃超声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探头选择:标准低频超声探头(2\~5MHz)适用于成人患者的腹部超声检查。
在小儿或是腹壁薄弱的患者中,高频超声探头(5\~12MHz)可更清晰地显示胃壁结构以获得最佳图像。
2. 扫描部位:胃窦部相比胃体部和胃底部更容易获取影像且能够持续显像。
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常选取胃窦部进行内容物评估。
扫查时,探头置于上腹部正中线或旁正中线。
检查者可从矢状面获取到胃窦部的横截面图像。
另外,在冠状面上,检查者可以通过该长轴平面直观地观察患者有无幽门梗阻情况。
通过辨认超声下的胃壁结构以及毗邻器官,可以确定胃窦部影像。
胃窦位于肝左叶右后方,胰腺前方。
在标准的胃窦横截面可观察到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肠系膜上动脉或静脉等重要血管标志。
3. 体位选择:右侧卧位时,胃内容物因重力作用更多地流向胃窦部,胃内气体则聚集在胃体部。
研究发现右侧位胃窦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与胃容量相关性在不同体位中最为密切,因此超声评估胃内容物时最常选取该体位。
此外,还可以通过胃窦运动评估和胃潴留评估来评价胃超声。
胃窦运动评估是在半卧位状态下,使用300ml温水充盈胃腔,评估胃潴留情况。
胃潴留评估则是观察胃底部和胃体部胃腔的面积以及动态胃内容的变化。
总的来说,胃超声的评价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探头选择、扫描部位、体位选择以及具体的评估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胃部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胃肠超声检查

•
(五 ) 十二指肠声像图特征:十二指肠 位置固定,第2、3、4段十二指肠位于 腹膜后。第一段(球部)位于肝左内叶下 方,胆囊内下方。幽门开放时可见液体充 盈。充盈良好的十二指肠在声像图中呈一 长椎状含液结构,平行于胆囊长轴。第二 段(降部)内侧为胰头。第三段(水平段) 位于胰头下方,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 方横过。第四段较短,液体停留时间也短, 不易获得较理想的液体充盈象。
• 平滑肌肉瘤的声像图特征:(1)胃壁粘 膜下肿物,形态多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 (2)直径大于5.0 cm,文献报道肿瘤平 均直径多在10.0 cm;(3)瘤体内部因弥 漫出血、组织坏死而回声增强、回声不均 匀与弥漫出血的程度相关;(4)溃疡深、 大而不规则;(5)瘤内液化,若液化与 溃疡贯通,肿瘤内生成假腔;(6)易发 生周围淋巴结和肝脏转移。
2、超声分型: • (1)肉瘤型:病变广泛,壁厚明显,多伴有肿块形成。 内部回声欠均匀,并见瘤内有大小不等结节融合征象。各 结节间有中等回声边界,使整个肿块区呈网织状。(2) 浸润型:以全周广泛而明显壁增厚为特征,壁厚可达2.0 cm以上。增厚壁呈结节隆起状。瘤内可见有多个低回声 小结节。(3)多结节型:胃粘膜隆起,酷似粘膜肥大; 胃粘膜下多发小结节(直径小于1.0cm)。(4)肿块 型:肿物局限呈肿块状,胃部肿块型淋巴瘤在胃腔充盈下 可见粘膜被抬起现象。肠道肿块型淋巴瘤则因肿块局限, 加之内部回声低,易被误认为囊性肿瘤。(5)溃疡型: 较大而明显的溃疡容易发现,溃疡环堤处有粘膜层覆盖, 肿瘤体内常见较低回声结节,超声诊断较容易。小溃疡多 发且表浅,不易辨认。
胃肠常用切面和声像图特征
• (一) 食管—胃连接部长轴切面:探头沿 左肋弓方向向外上倾斜,见肝左外叶脏面 下后方倒置漏斗状结构,中心不规则强回 声为壁腔和内膜面的界面回声,紧邻前后 两条线状弱回声为前后壁的粘膜下与肌层 结构。外侧强回声为浆膜面与周围结构所 形成的界面复合回声。这一结构上端始于 横膈食管裂孔,呈一尖端向后上的鸟嘴状 结构。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4)观察结肠腔内回声: 硬便为强回声后方伴明显声影,多见于便秘; 稀水样便或粥样便回声多见于肠炎、腹泻、痢疾以及灌肠后; 发酵便为气液便混合形成,常见于结肠梗阻尤其是梗阻时间较长。
(5)结肠周围:淋巴结、结肠系膜、肠脂垂。 (6)结肠位置:有无横结肠下垂、游离盲肠。
17
三、扫查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1)检查前空腹8~12h(胃肠穿孔者除外); (2)胃检查安排在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前进行; (3)结肠检查应在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前或清洁灌肠后灌入造影剂
1500ml。 (4)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适当充盈膀胱,使膀胱后方的结构显示清晰。 (5)应准备好各种物品,包括造影剂、消毒的杯子、开水等。
5
附:造影剂的使用方法
12
3.小肠超声观察内容
(1)小肠壁的回声:
①肠壁的增厚:弥漫性增厚、局限性增厚或变薄提示炎症、肿瘤、缺血
改变;
②壁层结构回声:壁层结构有无消失及其连续性可以作为肠道良恶性病
变鉴别诊断征象之一;
③肠黏膜皱襞回声:小肠黏膜皱襞的消失多提示出现肠壁缺血性改变,
小肠黏膜皱襞间距增大常见于肠管明显扩张如肠梗阻时。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
1
主要内容
1
胃肠超声检查基础
2
胃疾病的超声诊断
3 十二指肠疾病的超声诊断
4
小肠疾病的超声诊断
5
结肠疾病的超声诊断
6 胃肠疾病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2
第一节 胃肠超声检查基础
一、胃肠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二、胃肠超声观察的内容 三、扫查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3
一、胃肠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4
1.检查前准备
14
(5)小肠的蠕动: 肠蠕动亢进:蠕动频率明显增高,多见于肠道炎症性病变或服用泻药; 肠蠕动减少乃至消失:肠麻痹、肠壁僵硬,如麻痹性肠梗阻、弥漫性腹
胃超声检测要点

胃超声检测要点
胃超声检测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检测胃部疾病。
以下是胃超声检测的要点:
1. 患者准备:通常要求患者空腹6-8小时,以便获得清晰的超
声图像。
在检查前,患者应避免进食任何固体食物,只能喝清水。
2. 仪器准备:胃超声检测使用超声探头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因此需要准备好超声凝胶来保证两者之间的良好接触。
3. 检查流程: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沿着患者的胃轨迹逐渐移动,同时使用超声波来捕捉图像。
一般来说,医生会从胸骨窝处开始检查,然后逐渐向下移动至肚脐以下。
4. 观察内容:医生会观察胃的大小、形状、壁厚度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结石、肿瘤、溃疡等异常情况。
此外,还会观察胃的蠕动情况,以评估胃的功能。
5. 检查时间:胃超声检查一般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6. 注意事项:在胃超声检测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患者配合呼吸,以帮助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同时,患者需要放松,以减少腹部肌肉的紧张。
请注意,以上为一般胃超声检测的要点,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可能会因医院、医生要求或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接受检查前咨询医生或相关医务人员,以了解具体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胃肠超声诊断

胃肠超声诊断1.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胃肠超声诊断的完整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
胃肠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胃肠道相关疾病的准确诊断。
本文将介绍该检查的适应症、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结果解读等内容。
2.胃肠超声检查的适应症胃肠超声检查适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胃溃疡- 胃癌- 肠炎- 肠梗阻- 肝硬化引起的胆道疾病- 胰腺炎- 肾血管疾病3.胃肠超声检查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之前,患者需做以下准备工作:- 空腹:检查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保持胃肠道为空腹状态。
- 解尿:检查前1小时内排空膀胱,以便更清晰地观察下腹部结构。
- 卸除金属物品:移除腹部区域的金属物品,以免影响超声图像质量。
4.胃肠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胃肠超声检查的操作步骤如下:- 患者仰卧位:患者被要求平躺在检查床上,舒适地放松身体。
- 基础超声图像采集:医生将通过超声探头在患者的腹部进行基础超声图像的采集,包括胃、肠道和附近器官的扫描。
- 补充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让患者改变体位或进行深呼吸等操作,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观察结构和功能:医生将根据超声图像观察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如肠壁厚度、肠蠕动、液体积聚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 检查结束:检查结束后,医生会与患者交流并解答可能的问题。
5.胃肠超声检查结果解读胃肠超声检查的结果将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根据图像和观察结果,提供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病情、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问题。
6.总结胃肠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多种胃肠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患者在接受胃肠超声检查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并遵循医生的操作步骤。
超声检查的结果将由医生进行解读,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胃肠超声标准切面及手法

胃肠超声标准切面及手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胃肠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可以清晰地观察胃肠道的结构和病变,对胃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时,标准的切面及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胃肠超声的标准切面及手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胃肠超声的常用切面1. 横切面横切面是胃肠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切面之一,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胃肠道的各个层次的结构。
在观察胃肠横切面时,需要注意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腹壁,调整深度和增益使图像清晰。
1. 进食后超声检查进食后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胃肠超声手法,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蠕动和充盈情况,对胃肠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食后超声检查时,需要让患者进食一定量的食物或饮料,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超声检查。
2. 消化道充盈法消化道充盈法是通过口服超声造影剂或灌肠造影剂使胃肠道充盈,以清晰显示胃肠道结构和病变的一种胃肠超声手法。
在消化道充盈法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造影剂和剂量,然后进行超声检查。
3. 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是一种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的内部结构和病变。
在进行内镜超声时,需要将超声探头通过内镜导入到胃肠道内部,然后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4. 实时超声引导实时超声引导是一种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胃肠道结构和病变的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或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时超声引导中,需要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特定的位置,然后实时观察超声图像进行引导操作。
第二篇示例:胃肠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利用超声波穿透组织,通过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内脏器官的影像。
胃肠超声可帮助医生对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掌握标准的切面及手法,以确保得到清晰准确的影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胃肠超声标准切面及手法。
胃超声ppt课件

胃的超声诊断
1
.
一、应用解剖 二、仪器条件:3.5-7.5Mhz 三、体位:卧位、坐位
2
. 3
. 4
. 5
. 6
.
胃超声检查前准备
1、宜安排在上午进行,应安排在X线钡剂造 影之前,以避免钡剂对超声检查的影响。已行 钡剂造影者,则应待钡剂完全排出后再行检查。 2、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胃超声检查需饮 水400ml—600ml。 3、胃内潴留物一般不会影响检查效果无须做 洗胃准备。这种潴留物可被作为胃充填剂使病 变得以良好的显示。 4、嘱受检者备好饮料或其他胃充填剂。
. 14
.
• 慢性胃炎(浅表性、萎缩性) 浅表性:胃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萎缩性:腺体萎缩、粘膜层变薄
超声诊断胃炎存在着较大争议。 异议在于慢性胃炎的超声表现也经常见
于许多正常人;而超声的诊断和胃镜 活检结果经常出现不一致。 单纯用超声诊断慢性胃炎宜慎重。
15
. 16
.
胃溃疡
胃壁局限性增厚,小于15mm,呈“火山 口”状,凹陷表面回声增强,周围回声降 低。 胃蠕动无明显受限。
7
. 8
.
正常胃声像图
正常胃壁厚度<5mm,胃壁结构清晰,呈 三强二低回声。
粘膜界面回声 粘膜腺体层 粘膜肌和黏膜下及其相邻组织界面回声 固有肌层 浆膜下和浆膜及其前后组织界面回声
9
. 10
. 11
. 12
• 粘膜界面 • 粘膜肌层 • 粘膜下层 • 固有肌层 • 浆膜层
. 13
28
. 29
.
胃下垂
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松弛无力等原因, 致使胃小弯水平下降至髂嵴连线以下。 多见于瘦长体型女性,经产妇或多处手 术患者。
胃肠超声检查知识知多少

胃肠超声检查知识知多少发布时间:2021-06-06T06:49:34.4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4月4期作者:熊平[导读]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快,许多人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因此常常会出现肠胃不舒服的情况,想去医院对胃肠道进行检查,但是又担心胃镜、肠镜等检查过程带来的疼痛感。
其实,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医院超声科中,已经开展了胃肠超声检查,由于其方便、快捷、无创多项优势,因此被得到了许多患者认可,运用广泛。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0213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快,许多人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因此常常会出现肠胃不舒服的情况,想去医院对胃肠道进行检查,但是又担心胃镜、肠镜等检查过程带来的疼痛感。
其实,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医院超声科中,已经开展了胃肠超声检查,由于其方便、快捷、无创多项优势,因此被得到了许多患者认可,运用广泛。
其实此检查技术,在北京等发达城市早已成熟,成为替代胃镜检查或是补充胃镜检查不足的新型检查方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胃肠超声检查相关,本文从其原理、适用人群、优势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如下:一、胃肠超声检查原理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胃助显剂,将患者的胃肠腔进行有效填充,排出胃肠腔中存在的气体、食物残渣等,从而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能够让超声声束直接透过胃肠,显示出胃壁的层次、结构,让患者的胃肠、胃肠壁上的各种病变情况更清晰显现出来,进而为医师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于无创伤、效率高、检查方便,因此已经被广泛运用。
二、胃肠超声检查准备事项及方法在检查前,部分特殊的患者需先做好相关准备事项:①若患者是进行胃十二指肠造影检查、小肠造影检查,则需提前做好空腹准备,检查前4小时不可饮水。
②通常情况下,是将胃超声检查安排在X线钡餐检查前,若患者已经进行了钡餐检查,则需要将超声检查移至次日或其他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超声检查方法
(一)仪器
胃超声检查首选凸阵探头,操作简便,便于获得良好的图像。
探头频率通常为3.5~5MHz。
前者对发现肿瘤,扫查胃底、贲门部,观察较胖患者胃壁等较为适宜;而5MHz探头能更清晰显示胃体、窦部壁的解剖层次及肿瘤内部结构。
(二)检查前准备
检查当日禁食,检查中饮用500一700ml温开水或胃显像液充盈胃腔。
最好在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前进行,以避免钡剂及气体干扰;已行钡剂造影者,3天后再行超声检查;若当日已行胃镜检查,次日行超声检查。
(三)检查体位
胃是较大的空腔器官,饮水后尚需采用体位改变,使检查部位得以充盈而良好地显示。
贲门胃底部位于身体的左后方,应采用左侧卧位或半侧卧位;胃体部及胃角位于偏腹侧,可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胃窦幽门部可采用坐位或右半侧卧位进行扫查。
(四)扫查切面
沿胸骨左旁一左肋弓,探头方向朝肝左叶隔面,可显示食管下管一责门一胃体及底部;左腋中线肋间扫查通过脾及充盈之胃腔可显示胃底大弯侧;胃中下部扫查则沿充盈胃腔、以左肋缘一剑下一右肋缘连续长轴切面、断轴切面为主,断轴切面显示胃全周,长轴切面有助于观察病变长度。
来自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业治疗胃癌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