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版

合集下载

胃超声报告模板

胃超声报告模板

胃超声报告模板
报告患者:
报告编号:
报告日期:
1. 临床基本情况: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要症状:
主要病史:
2. 检查目的:
明确病灶性质、位置和大小,评估胃部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3. 检查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设备进行胃部超声检查,具体操作技术和仪器要求。

4. 检查结果:
描述胃部的结构和异常改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4.1 胃壁:正常/异常厚度、均匀性;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结构(如息肉、糜烂、溃疡等)。

4.2 胃腔:正常/异常形态、大小;观察到的任何结构(如胆石、异
物等)。

4.3 胃酸反流:描述胃食管反流的程度和表现。

4.4 胰腺:正常/异常大小、形态;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结构(如肿块、囊肿等)。

4.5 肝脏:正常/异常大小、形态;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结构(如肿瘤、脂肪变性等)。

4.6 脾脏:正常/异常大小、形态;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结构(如肿块、脾梗死等)。

4.7 其他:其他在胃部超声检查中观察到的重要结构和异常改变。

5. 结论:
根据本次胃超声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如有异常发现,需备注进一步检查建议或诊断意见。

6. 注意事项:
对于报告阅读者的提示或注意事项。

以上是胃超声报告模板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报告格式和表述可根据
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填写报告时,请确保准确无误
地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反映到报告中,同时遵循相关的医学
术语和规范。

胃超声报告模板

胃超声报告模板

胃超声报告模板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临床诊断:XXX
检查方法:胃超声
检查部位:上腹部
检查结果:
1. 胃形态:胃壁轮廓清晰,形态规则,未见明显异常。

2. 粘膜层:胃粘膜层厚度均匀,未见明显充血、纳饱、溃疡及结节
等病变。

3. 血流情况:血流分布均匀,未见异常血管扩张。

4. 胆囊:胆囊形态规则,壁薄且均匀,未见异常结石和壁增厚。

5. 胰腺:胰头、体、尾显示清晰,形态正常,未见异常结构。

6. 脾脏:脾脏形态自然,大小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7. 肝脏:肝脏形态正常,大小适中,包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8. 腹腔淋巴结: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
胃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胃壁、胃粘膜、血流、胆囊、胰腺、脾脏、肝脏以及腹腔淋巴结等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与上述临床症状一致。

综上所述,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病变。

检查医生签名:审核医生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 检查前空腹4-6小时,禁食禁饮,避免过度憋尿。

2. 若有孕妇,需告知医生,以便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3. 检查过程中需服从医生指导和调整体位。

4. 检查结束后立即可饮食和正常活动。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诊。

胃肠超声诊断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诊断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诊断报告模板
病人基本信息
- 姓名:XXX
- 性别:XXX
- 年龄:XXX
- 就诊日期:XXX
- 临床疑似诊断:XXX
检查部位与目的
- 检查部位:胃肠道
- 检查目的:评估胃肠道器官结构与功能是否正常,辅助临床诊断检查方法
- 采用B超超声仪器进行检查
- 术前准备:空腹6-8小时,不饮水
-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扫描探头经食管或脐部前壁进入腹腔,多个部位进行扫描
检查结果

- 形态:胃壁光滑,形状正常
- 积液:未见明显积液
- 粘膜纹理:清晰可见
- 活动性:蠕动正常
十二指肠
- 形态:正常
- 粘膜纹理:清晰可见
- 活动性:蠕动正常
小肠
- 形态:层次结构清晰
- 活动性:蠕动正常
- 积气:未见明显积气
大肠
- 形态:结肠、直肠壁光滑,形状正常
- 粘膜纹理:清晰可见
- 活动性:蠕动正常
- 粪便:未见明显梗阻
诊断意见
- 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 小肠:未见异常
- 大肠:未见异常
结论
根据所见,患者胃肠道结构与功能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定期复查以进行进一步评估。

注意事项:本报告仅供医学专业人员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最终诊断结果以临床医生的综合判断为准。

以上是一份典型的胃肠超声诊断报告模板,具体内容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进行调整。

超声诊断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正确的诊疗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的病情和诊断结果,请咨询专业医生。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板
1. 介绍
胃肠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影像,对胃肠道进行评估和诊断。

本报告旨在提供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以供医生进行后续诊断和治疗。

2. 患者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就诊日期:
3. 检查目的
- 详细说明患者进行胃肠超声检查的原因和目的。

4. 检查设备和技术
- 设备:
- 技术:
5. 检查结果
在本次胃肠超声检查中,观察到以下结果:
5.1 胃部
- 描述患者胃部的形态、大小和肠壁的规则性。

如有异常,请详细描述。

5.2 十二指肠和空肠
- 描述患者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形态、大小和肠壁的规则性。

如有异常,请详细描述。

5.3 粘膜纹理
- 描述患者胃肠道粘膜纹理的正常情况。

5.4 异常发现
- 描述患者胃肠道任何异常发现,如肿块、息肉、溃疡等。

6. 结论
根据本次胃肠超声检查的结果,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 列举可能的诊断,如胃炎、胃溃疡、结肠息肉等。

7. 建议和处理意见
基于本次检查结果,我们建议患者进行以下处理和后续监测:
- 针对检查结果指出的问题,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 如果检查结果发现异常情况,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疾病。

8. 注意事项
- 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胃肠道的健康。

-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胃肠道相关的检查和随访。

9. 医师签名
- 医师姓名:
- 医师职称:
- 医师签名:。

超声胃镜检查报告

超声胃镜检查报告

超声胃镜检查报告背景介绍超声胃镜检查,又称为内窥镜超声检查(EUS),是一种通过内窥镜与超声探头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可对胃部及消化道内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此检查通常由专业的内镜医生完成,用于发现胃部疾病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检查结果经过超声胃镜检查,对您的胃部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评估,以下是您的检查结果:1. 胃黏膜层胃黏膜层正常,无明显异常。

2. 粘膜下层粘膜下层正常,未见明显肿块或结节。

3. 胃壁胃壁层结构完整,无增厚或增硬等异常。

4. 胃底和胃体胃底和胃体未见明显异常,形态规则,壁层完整。

5. 胃角和胃体胃角和胃体未见明显异常,形态规则,壁层完整。

6. 食管胃底口食管与胃底口正常,未见明显病变。

7. 淋巴结检查未发现可疑的淋巴结肿大。

结论与建议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未发现您的胃部存在明显异常。

以下是对您的一些建议:1.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2.定期进行胃部常规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胃部的情况。

3.如有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超声胃镜检查结果。

4.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便及时控制和管理任何潜在的胃部疾病。

请注意,此报告仅基于超声胃镜检查结果,不包含其他可能的病理检测结果。

如有必要,您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结束语超声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胃部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有关胃部结构和异常情况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部疾病。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您的检查结果,请咨询您的医生。

超声内镜报告

超声内镜报告

超声内镜报告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者:XXX医生
检查目的:评估患者XXX的消化道病变情况
检查方法:采用超声内镜检查法
检查结果:
1. 食管:黏膜层次清晰,无明显病变。

2. 胃:胃底、胃体黏膜呈现片状红斑,大小约为0.5 cm×0.5 cm;胃窦部、幽门近侧部分显示局限性浅表溃疡,大小约为0.6 cm×0.4 cm。

3.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层次清晰,无明显病变。

结论分析: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存在片状红斑、浅表溃疡,可能是由于消化道上皮内瘤变、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引起。

同时,建议患者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

建议治疗方案:
1.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2.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观察病情变化。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合理服用抗生素、胃肠道保护剂等药物。

以上是XXX患者的超声内镜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如果您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帮助,请咨询您的医生。

胃肠超声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报告模板一.检查方法:检查前空腹,检查时口服造影剂。

二.胃溃疡:黏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

临表: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疼痛,伴反酸、嗳气、食欲不佳。

声像图:1.胃壁局限性增厚呈低回声。

2.粘膜表面凹陷,形态规则,边缘对称,不随蠕动消失。

3.凹陷部胃壁层次模糊,凹底光滑,表面强回声斑,部分溃疡示“强圈征”。

三.胃癌:早期:局限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进展期(中晚期):浸润达肌层获浆膜层。

1.早期胃癌声像图:胃壁局限性低回声隆起或增厚,边缘毛躁,粘膜面“火山口征”。

2.进展期胃癌声像图:1.胃壁隆起或增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较低、不均;胃壁层次模糊,结构紊乱、中断,浆膜线不完整。

2.胃壁隆起范围>5cm厚度>1.5cm,胃腔狭窄,胃蠕动、跳跃减弱消失。

3.分为: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

4.转移。

四.胃壁间质瘤:声像图:1.胃壁局限性肿块,始于肌层。

2.肿块低回声,边缘清楚,多发于胃体部,多单发,大小在5cm内。

3.按部位可分为:腔内型、腔外型、壁间型。

4.粘膜面可见溃疡凹陷。

5.彩超可见内部血流丰富。

遇到下列情况考虑恶性:1.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毛躁,内部回声不均,可见液化区,部分伴有不规则强回声。

2.粘膜面较大溃疡,形态不规则,与液化区相通,形成假腔。

3.周围淋巴结肿大。

五.胃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声像图:1.自胃壁粘膜层向胃腔突出,以低中回声为主,内部回声均匀。

2.肿块形态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表面光滑,大小在1-2cm之间。

3.肿块基底部狭窄,紧贴胃壁,不随体位变动分离,常呈蒂状,部分呈“豆芽状”或“半球形”回声团。

4.彩超可见内部血流丰富。

六.十二指肠溃疡:多发于球部,反复发作愈合后形成瘢痕,瘢痕收缩可引起局部畸形和幽门梗阻。

声像图:1.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不规则,球部面积变小。

2.球部粘膜面出现凹陷,凹陷表面附少量强回声,不同切面呈“强圈征”、“强双点”、“强回声斑”。

30.胃肠超声报告模板

30.胃肠超声报告模板

胃肠超声模板1.返流性食管壶腹段炎胃:空腹下饮水500ml加显影剂10ml后探查,食管壶腹段动态观察可见液体逆向流动,贲、幽门管通畅,胃腔充盈良好,胃壁层次显示清晰,胃体前后壁、幽门、胃窦壁均略水肿,粘膜粗糙、断续,呈"锯齿"状改变,蠕动尚可。

2.正常胃口服造影剂500ml后,贲门通过顺利,胃腔内造影剂充盈良好,胃大小形态正常,胃粘膜光滑完整,胃壁五层结构显示清楚,厚度约cm,胃蠕动正常。

腹腔肠管无扩张,无局限性占位。

胃肠道未见异常声像图3.残胃空腹下残胃腔见少许潴留液,形态失常。

胃底及贲门未见异常声像图。

4.胃内异物口服造影剂后,胃内造影剂充盈良好,胃腔内可见一弧形强回声团块,后方伴声影,漂浮于造影剂中,随体位移动,胃壁回声层次清晰,粘膜光滑完整。

胃石症5.胃肿物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于胃角胃小弯见胃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最厚达cm,范围达cm,其回声减低,层次紊乱不清,其粘膜面破溃,见大小约cm粘膜凹陷,呈“火山口”状,表面见强回声斑块附着,其浆膜连续(或不连续,和周围组织粘连浸润),以后壁改变明显,该处胃壁蠕动僵硬。

胃周围数个低回声结节分布,大小约cm。

胃角胃小弯胃癌(侵及浆膜),胃周围淋巴结区域性转移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见胃贲门部形态明显增大、失常,呈大小约cm“假肾征”包块,管壁层次不清,管腔明显变窄,造影剂通过缓慢或受阻。

胃贲门部实质性肿块伴贲门狭窄:考虑胃贲门MT胃服造影剂充盈后扫查:见胃腔扩张,内见多量液性内容物物沉积漂浮,于胃幽门管处见胃壁不规则增厚,呈大小约mm包块,层次不清,粘膜破溃,表面高低不平,管壁蠕动僵硬,管腔明显变窄,造影剂通过缓慢或受阻,十二指肠球部充盈不良或不充盈。

胃幽门管实质性肿块伴幽门梗阻:考虑胃幽门管MT口服造影剂后,胃内造影剂充盈良好,胃小弯处胃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胃壁五层结构消失,向胃腔内突出,肿块大小约×cm,内部呈低回声,局部胃蠕动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超声检查报告模版
胃: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稍毛糙,皱襞稍水肿,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内无殊。

//浅表性胃炎.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增厚毛糙,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欠规则,充盈欠佳,前壁局限性低回声增厚,其粘膜破溃,可见一个大小mm粘膜凹陷,表面见强光斑附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粘膜层稍毛糙,皱襞增多,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十二指肠球部至水平部近端轻度扩张,内径达30-35mm,肠壁连续性完整,其跨越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处管腔变窄,造影剂通过缓慢,未见明显肿块,其周围和腹腔、后腹膜区未见明显肿块。

//十二指肠近端轻度扩张:提示十二指肠淤滞症浅表性胃炎
胃饮药后,胃壁增厚,粘膜层变薄毛糙,层次清晰,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

//萎缩性胃炎
饮水后:胃窦胃壁弥漫性厚约20mm,范围达60mm,层次紊乱不清,小弯侧探及粘膜凹陷,大小30*20mm,呈火山口状,深达浆膜层,该处胃蠕动减弱,胃窦周围探及数个7*10mm低回声均质性团块。

球部充盈好。

//胃窦部巨大穿透性溃疡(Ca变?建议胃镜活检)胃窦周围淋巴结肿大
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胃窦部粘膜层稍毛糙,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

//胃窦胃炎
贲门大小正常,胃窦小弯胃壁增厚,厚度13mm,长径28mm,层次消失,呈实质低回声,内部血流2级,动脉血流VP18CM/s,RI0.70。

内膜不光滑,凹凸不平,胃窦前后壁增厚约9mm,层次模糊。

胃体未见明显异常。

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

//胃窦小弯溃疡、不能排除胃CA(建议胃镜检查)
胃饮药后:胃角处胃壁局限性增厚,粘膜凹陷大小5*6mm,表面见光斑附着,胃蠕动存在,球部充盈好。

//胃角溃疡(建议胃镜检查)
胃:饮显像剂后,贲门管显像剂通过顺畅,胃内充盈佳,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约00mm,范围约00×00mm,其回声略减低,粘膜面完整性破坏,见凹陷性缺损,约00×00mm,其粘膜下层连续性完整,胃蠕动存在。

幽门管形态规整,开放自然,十二指肠球部大小00×00mm,形态正常,未见溃疡。

//胃溃疡.
胃饮药后:饮显像剂后,贲幽门管显像剂通过顺畅,胃壁层次清,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

//胃未见明显异常
胃下降至脐下50mm.//胃下垂
胃饮药后:贲门、胃小弯垂直部胃壁弥漫性增厚,最厚20mm,范围60mm,其层次紊乱不清,回声明显减低,粘膜面粗糙不平,见大小30*25mm粘膜凹陷,呈火山口状,表面有多量强回声光斑附着,浆膜层破溃,和周围粘连浸润,胃壁僵硬;胃周围见多个大小10-15mm低回声肿块。

胃窦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

//胃贲门及胃小弯溃疡浸润型Ca伴周围组织浸润胃周围淋巴结区域性转移性肿大胃饮药后:胃壁层次清,胃腔未见明显肿块及溃疡灶,球部充盈好。

// 胃未见明显异常
胃饮药后见:胃角胃小弯胃壁局限性增厚,厚约7mm,范围达30mm,形态僵硬,其粘膜破溃,表面高低不平,呈菜花状,层次尚清晰,浆膜层完整,该处胃蠕动减弱,胃周围、后腹膜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

//胃角胃小弯局限性增
厚伴粘膜小溃疡:考虑早期胃MT
肠:
大肠经造影剂充盈后扫查:直肠至右侧腹结肠小肠吻合部肠壁层次清晰,形态分布及走行正常,未见明显肿块及肠腔狭窄,结肠腔内积气明显。

//大肠无肿块]
腹腔内小肠弥漫性扩张,最宽内径达35-40mm,肠壁增厚、水肿,肠腔内积液明显,呈“琴键征”改变,以下腹腔明显,肠蠕动活跃,未见明显包块。

腹腔内探及多量液性区,宽约30-40mm。

//腹腔内小肠弥漫性扩张伴肠内容物潴溜:急性小肠梗阻(粘连性).腹腔多量积液
大肠经造影剂充盈后扫查:乙状结肠下段肠腔内探及一个35*33mm低回声团块,呈蘑菇状向肠腔内突起,表面高低不平,呈菜花状,有较宽蒂,和结肠后壁相连。

余大肠未见肿块,盆腔内未见肿块。

//乙状结肠下段实质性肿块:结肠腺瘤伴Ca变
以下感谢湖州南浔区人民医院毛建强院长提供:
主要描述:口服造影剂后胃充盈状态(良好、较差),贲门外径1.4cm(有无增厚,管腔狭窄征象),胃壁厚约0.5cm(局部或弥漫增厚,厚度多少),结构层次清晰(模糊、消失),粘膜面平整(毛糙、表面溃疡凹陷、隆起性肿物),表面光洁(光斑附着)。

粘膜皱襞增多肥厚,以胃窦部明显,有无脱垂征象。

胃蠕动(增强、减弱、消失),幽门管开放情况,关闭功能,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状况(良好、差),形态正常(激惹征象、失常),球壁光整(有无增厚、溃疡灶)。

坐位胃下极位于脐孔水平下多少CM。

超声提示:胃炎、胃溃疡、胃癌、胃下垂等
(其时根椐不同疾病和异常表现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