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中的排污权交易

合集下载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及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政策工具,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本文将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探索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当时,一些地区开始尝试在局部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

进入 21 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加快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步伐。

2007 年,财政部、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标志着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此后,江苏、浙江、天津等地相继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一)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等,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各地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在优化环境资源配置、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江苏省通过排污权交易,推动了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了污染治理水平。

(三)交易平台不断建立为了规范排污权交易行为,提高交易效率,各地纷纷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平台,实现了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交易过程的规范化。

然而,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对排污权交易有所涉及,但仍存在规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导致在实际执行中面临诸多困难。

(二)初始排污权分配不公平合理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容易导致分配不公平,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还不够活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市场供求关系对交易的影响有限。

浙江试点地区单位排污权交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浙江试点地区单位排污权交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浙江试 点地 区单位 排污 权交易 价格 实行 市场调 节
《 浙江省 排污权 有偿 使用 和交易试 点 工作暂 行办法 》 中对初 始排 污权指标 的核 定 、分 配实 行分级 管理 制 度 。 其 中 , 江省负 责 总装机 容量 3 浙 0万 k 以上燃 W
煤 发 电企 业 的排污权 指标 核定 、 配 ; 区市 负责所 分 设
氯化 氢气 体带 走热 量 为 :6 0℃时 HC 的 比热 (0 1
容 为 08 J ・ .6k&g o c)
注 : 上 效 益 对 比 蒸 汽 以 1 5兀 /计 . 盐 水 以 8兀 /计 以 6 t 脱 t
p带 08 x 0 x 6 .= 9 5 (J ) = . 6 0 l1 2 5 98 0 k/ 6 5 h 蒸 发段可 用热 量为 : p可 = 3 9 — 9 5 = 3 4 (J ) 用 29 96 2 5 98 0 23 98 2 k/ h
C2 H22 l . Mmo l + = HC +1 46k 8 l
每小 时氯化 氢 的生 产应 热为 : Q ̄ 9 + 4 03 × 0 + 65 1 0 x 8 .÷ = = 0 2 x .1 10 0 3 .x 0 146 2 0
29 96 2 k/) 3 9 (Jh
中 国 氯 碱
21 0 0年 第 l 期 1
水 补 水 消耗 , 降低 了外 购蒸 汽 的消 耗 量 , 低 了 温 降
度 较 高 的循 环 水 直 接 排 人 循 环 水 池 造 成 的 较 大 损耗。
的生蒸 汽冷凝水 管道 上增 加 电导仪 ,对 补到 热水罐 的冷凝水 进行在 线监 测 。 通过 以上对 比可 以认 为 ,使用 生蒸 汽冷凝 水生 产蒸 汽具 有一定 可行性 ,同时也具 有一定 的经 济效 益 。蒸汽 冷凝水 与纯水 副产蒸 汽 的经济效 益对 比情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方案排污权交易,指排污单位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交易。

本文论述了排污权交易的特点,操作模式。

探讨了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实施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排污权交易实施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标签:排污权交易;总量控制;污染物;污环境容量1.排污权交易的概念和特点排污权交易,亦称排污指标的有偿转让,是指排污单位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以排污指标为标的进行交易。

排污权,是指排放者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分配的额度内,并在确保该权利的行使不会损害其他公众环境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享有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1]。

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上,排污者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

排污权市场上,它的主体是污染者,客体是剩余的排放许可。

排污权交易有以下六大特点[2]:①排污权交易有利于降低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②排污权交易有利于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③排污权交易客观上有利于形成污染水平低而生产率高的工业布局;④排污权交易有利于政府对环境状况进行宏观调控;⑤排污权交易有利于遏制某些环保部门的利己行为;⑥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存在有利于公民表达自己的意愿,扩大环保的群众基础。

2.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与具体操作排污权交易的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成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每份排放份额为一份排污权[3]。

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一定方式,如招标、拍卖等,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

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根据使用情况,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入或卖出。

3.排污权交易我国实施中的障碍目前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存在很多问题及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总量控制”的环境保护目标尚未成为环境保护的核心思想。

在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除了个别针对特种污染物的规定中体现有“总量控制”意图外,主要的法律法规均没有明确“总量控制”的规定。

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文(三篇)

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文(三篇)

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文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排污权交易制度。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提出一份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范本,以供参考。

一、总则1. 本制度的目的是推动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环境风险,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污染排放的企业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农林渔业、能源供应等。

3. 排污权交易的主体包括排污权的持有者、交易平台、政府监管机构等。

二、排污权的核定和分配1. 排污权的核定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浓度等因素。

采用动态核定机制,定期进行调整。

2. 排污权的分配原则上遵循“公平、合理、可行”的原则,基于企业的排污能力、减排潜力等综合因素进行分配。

3. 排污权的分配应进行公开透明,公众有权参与监督并提出异议。

政府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核查和评估,确保分配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营1. 为了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公正,应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

该平台由政府设立并严格监管,包括电子交易系统、交易规则和监测机构等。

2. 排污权交易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和企业的需求。

3. 排污权交易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集中竞价、竞价配对等方式进行交易。

交易双方应先向平台注册并支付一定费用,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四、排污权交易的监管与管理1. 政府监管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排污权交易的相关规定,规范各方的行为。

2. 排污权交易的监测与核查应由政府或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

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向交易平台和企业披露,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对于违反排污权交易规则的行为,应依法惩处,保护交易市场的秩序和公正。

监管机构应设立监察机构,加强对交易市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的一种制度安排。

该制度通过建立排污权市场,使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排污权的买卖,以实现排污的经济化管理和减排的市场化机制。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首先,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了排污行为的经济化管理。

传统的环境管理方式通常是由政府进行行政指导和审批,企业需要进行无差别的排污减排,而无法根据自身的排放条件来灵活地进行管理。

而排污权交易制度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排放能力和需求来灵活买卖排污权,从而实现了排放总量的灵活控制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排污权交易制度还能够鼓励企业积极减排。

在排污权交易市场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买卖排污权来实现排污分担,这就激励了那些有较高减排成本的企业通过购买排污权来减少自身的排放。

而那些能够低成本实施减排措施的企业则可通过出售闲置的排污权来获得经济回报。

这种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能够促使企业主动采取减排措施,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减排目标。

另外,排污权交易制度还具有较低的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一对一的排污减排监督方式,排污权交易制度减少了政府的行政管理压力。

政府只需要建立好排污权市场的规则和监管机制,通过对市场进行监管即可。

而企业也能直接参与到排污权买卖的过程中,通过市场的监督机制来实现排污减排的管理。

最后,排污权交易制度还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排污权交易,那些有创新技术和环保设备的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扩大推广和应用的机会,从而促进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总结起来,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制度安排。

在这个制度下,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济和技术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排放策略,使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排污权交易制度还能够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因此,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降低企业排放的经济成本,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介绍

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介绍

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介绍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介绍一、概述排污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工业排污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为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探索了一种创新的环境治理方式——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是指政府通过设立排污权市场,将企业的排污权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买卖的行为。

通过排污权交易,可以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质量,同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经济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地,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

二、试点区域和企业选择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试点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重点城市以及一些经济特区。

试点企业的选择是根据其排放量、行业特点以及环境风险等因素进行的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试点企业包括大型工业企业、发电厂、石化企业等高污染排放行业的代表性企业。

三、试点方案设计排污权交易试点方案的设计是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试点方案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排污权分配原则:根据企业的排污情况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政策,确定排污权的分配比例。

一般来说,排污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获得的排污权比例较小,而排污排放量较小的企业获得的排污权比例较大,以鼓励节能减排。

2.排污权交易机制:确定排污权的交易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可以采取招标、竞价或者指导定价等方式进行排污权的交易。

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是市场供需关系或者通过政府定价等形式确定。

3.监管和执法机制:建立相应的监管和执法机制,确保排污权交易工作的合规性。

包括对试点企业的排污数据进行监测和核实,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等。

四、试点工作进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试点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试点准备阶段:确定试点区域和企业,设计试点方案,建立相关管理机构。

2.试点启动阶段:公布试点企业的排污权分配比例,开展排污权交易,建立排污权市场。

3.试点扩大阶段:根据试点工作的效果评估,逐步扩大试点规模,增加试点企业的数量。

关于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意见

关于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的意见
2014年底以前,制定下发本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构建全市统一的排污权交易 平台,初步建立排污权定价机制;2015年1月起,启动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指标的排污权交易。
2015年上半年,进一步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办法,全面完成工业类企业初始排污权的核定;2015年7月起, 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企业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
实施范围和阶段目标
(一)实施范围。纳入本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污染物为现阶段国家实施总量控制的水污染物化学需氧 量(COD)、氨氮(NH3-N)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市政府将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本市 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适时调整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污染物种类。
(二)阶段目标。
(三)建立有效的排污指标有偿获得机制。结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排污指标有偿获得机制。新 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标按照《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 办法》执行,全部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方式有偿取得。现有企业逐步分类推行有偿使用,富余排污权通过交易市场 出让。
(二)保障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资金,保障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运转和排污权储备资金。同时, 财税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有利于排污权交易的相关税收政策。
(三)严格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健全重点污染源管理台账,建立排 污总量监测核算体系,完善排污总量在线监控系统,强化适应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排污总量执法监管, 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超排污权排放或在交易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予以曝光。相关企 业应当准确计量污染物排放量,主动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进一步完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确保装置 稳定运行、数据真实有效。

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探讨

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探讨
S h,
m ” na S', t cl c ] i s e
上 海市浦 东新 区开展排污权 有偿使 用和交 易试点工 作探讨
张沛 君
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探讨
An Ap ra h t h i t o k o ad E ecsn n rd n f p o c o te P l W r f P i x r iig a d T a ig o o
摘要 阐述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基本内涵、 机理。 操作 分析了浦东新区 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 必要 性、 可行性及存在的困难。 指出在浦东新区进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对新区实施污染减排,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 市场推进、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 具有重大意义。 就如何 完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要素条件, 推进试点工作, 提出了 有针 对性的措施
Pu o gNe Ar a Sh n h i d n w e a g a
1 引 言
排 污 权 有 偿 使 用 和 交 易 , 指 排 污 企 业 在 主 要 污 是 染 物 排放 总 量 控 制 的前 提 下 , 法 取 得排 污 许 可证 , 依 有 偿 获得 污 染 物 ( 化 学 需 氧量 和 二 氧 化硫 等 ) 污权 配 如 排
Ar awoudh v rf u dsg ic n et lme th olt n miso e u t na ds t pa s u dme h - e l a e apo o n inf a c oi e n ep l a t i mp t u e s inr d ci n e u o n c a o ns f re vr m e t r tc inld b o er im o n i on n oe t yg v nme tdr e yma k t n a t iae n b h u l .F n l , p o e n , i n b r e d p ri p t d i yt e p bi v a c c ia l y me s r sa ds g e t n r ie ou o t a u e n u g si swe egv nab th w o i o et e k yf co sa d c n io sf rp i x csn o mprv h e a t r n o dt n o ad e eriig i a dta n f olt n r hswhltc ryn h i t r . n r dig o l i i t i a rigont e pl k p u o g s o wo Ke ywor s d :Tr d np l t n r hs Pi t r Me h ns a ei ol i i t u o g l o wo k c a im Diiut Me s sa d s g e t n fc l y a u e n u g si s r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点中的排污权交易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了控制酸雨,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

2001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与美国环保协会签订《推动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研究》合作项目,随后开展了“4+3+1项目”。

2001年9月,江苏省南通市顺利实施中国首例排污权交易。

2003年,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与南京下关发电厂达成SO2排污权异地交易,开创了中国跨区域交易的先例。

2007年11月10日,国内第一个排污权交易中心在浙江嘉兴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排污权交易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国际化。

2008年3月11日,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

2007年,浙江省嘉兴市在国内首开先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

与此同时,国家在江苏省太湖流域推行的水污染物排放有偿使用的试点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007年10月,嘉兴市排污权交易中心成立。

11月10日,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当日还举办了“中国嘉兴排污权交易论坛”。

嘉兴地处太湖流域下游,全是75%的水资源是上游来水。

嘉兴市秀洲区的王江泾镇与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交界,两地同饮太湖水,盛泽处于上游。

盛泽镇纺织印染业发达,污水排放量比较大,两地因为边界水污染问题不断发生纠纷。

2001年11月22日凌晨发生了最大的一次纠纷,嘉兴市秀洲区千余名群众自发在江浙边界麻溪河筑坝拦污,地质污水流入。

事发后,江苏省政府、浙江省政府、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签订了《关于江苏苏州与浙江嘉兴边界水污染和水事矛盾的协调意见》。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整体产业结构层次低,耗能高,污染重,嘉兴本市工业污染也日趋严重。

在此背景下,嘉兴开始加大治污力度。

一方面,出资构建污染源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加大对违规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2007年8月底,嘉兴市通过了《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交易办法),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随后,嘉兴市环保局根据该办法制定了《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嘉兴市排
污权贮备交易中心成立。

技术支撑是嘉兴排污权交易的前提。

2002年,嘉兴开始与日本岛津公司合作,进口设备,构建污染源监测系统。

此外,还建立了一系列配套机制。

一是“飞行”监测,主要是对企业进行不定点、时间的监测。

二是联动机制,由嘉兴市纪委牵头成立了一个联系机制,解决党员难题。

并在环保局设立一个警务室,派两名警察常驻。

三是市民检查团,由几十名市民组成,参与评估,一致认可,环保不良企业才能在报纸上公布摘帽。

嘉兴规定:2007年10月1日前成立的企业,承认其已经取得的排污权;新建企业,或者需要扩大产能的企业,则必须取得从其他企业减排出来的部分排污权,才能投产。

嘉兴市决定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跨过初始排污权的困扰。

该日成为嘉兴以价格机制治理污染的分水岭。

交易就必须制定价格。

交易中心要做“银行”,不做“中介。

若以企业形式运作方便了其他前来进行交易的企业,但所得税不是一个小数目;若做“中介”,企业与企业进行交易,不通过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只收取5%的“中介费”,那么会导致价格混乱,也有违交易规则。

因此,交易办法规定,所有排污权交易必须在储备交易中心的平台上进行,任何企业私下交易,都无视为有效。

在2007年11月举办的论坛现场,汇源向交易中心出售了50吨COD排放指标。

2004年,按环保局核发的指标,汇源污水排放量为5000吨/天,而正常生产需要排放8000吨/天,指标不够用。

2005年,政府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减排30%。

于是汇源决定筹资修建污水处理厂,这才有了之后多余的指标出售。

2007年12月,美福从交易中心购买了400余吨SO2,近37吨COD,交易金额达1080万元,是交易中心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交易。

对美福而言,这1080万元可谓“无中生有”。

原先政府说有指标,因此,并没有这笔预算。

后来被告知需要购买排污权,美福有些措手不及。

进有顾虑,想退,地也买了,还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其他准备工作也都做了。

据嘉兴市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2月20日,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已完成收购6笔,COD125.9吨/年、SO2492吨/年;转让交易16笔,共计COD74.66吨/年、SO2599.70吨/年,交易额1749万元。

为了在短期内盘活交易量,也为了发挥交易中心的储蓄功能,交易中心制定了三条规定:
一、通过行政审批或者购买获得的排污指标,五年内有效,超过五年,指标收回。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条例,环保报告有效期五年。

通过行政审批获得的,无偿收回;通过交易中心买的,指标收回,钱按原价退回。

二、已通过行政审批,获得多余指标,超过两年不用的,收回。

三、企业通过行政审批,获得多余指标,两年内要用的,可以存到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会给予一定的利息。

对具体“利率”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江苏模式,指的是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有偿使用的试点。

这是国家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由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联合推进。

据悉,财政部准备每年拿出1800万元,连续三年,建立交易平台。

江苏的模式与嘉兴刚好相反,先进行初始排污权有偿化然后再交易。

为此,江苏首先通过人大进行立法,允许排污权收费,这样收费有了法律依据。

2007年10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公布,2008年6月5日开始实施。

2008年1月中旬,《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方法(试行)》公布,随后收费标准出台,COD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标准为2600元/年.吨;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的纺织染整、化工、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味精和啤酒)等6个主要行业COD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标准每年4500元/吨;涉及太湖流域的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个城市。

除浙江本省,全国其他城市如:长沙市、重庆市、上海市、北京市似乎也有动静。

在国家层次,环保部的声音是先把试点做起来。

【思考题】
1.结合本案例,思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如何对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协调处理和重新界定。

2.结合外部性理论、科斯定理等排污权交易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探讨排污权是否是一种财产权?该如何为排污权定性?
3.结合案例内容及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排污权交易是哪种政策手段?与传统的环境政策手段相比,排污权交易有哪些优点?(提示:环境政策手段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服务的,一局政府直接干预的程度,环境政策手段可以分为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和劝说鼓励3类。


4.排污权初始分配可采取哪些方式?如何解决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5.针对案例中嘉兴市发展排污权交易困难重重的现状,分析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主要障碍和难点,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