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归山辞》
灵山寺

灵山寺再登大芦花山初探灵山风光7月14日(周六)下午4点,我为9名自由职业者作向导,再次向锦州大芦花山行进。
1位女士开着白色本田雅阁,一位男士开着绿色夏利2000,以平均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京沈高速公路飞驰。
由于车上有电子狗,1公里范围就可以发现测速雷达监视器,所以没有被记录限制超速的危险。
走北镇—沟帮子—鲍屯—桃花—大芦花山,1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山下。
在风景区芦花山庄住宿和就餐,刚一进餐厅,就听见有人喊我,原来是沈阳局的一个女士,看到我在BBS上介绍的大芦花山文章后,带领全家人来此观光。
我们一行9人,点了8个菜7瓶青岛啤酒,才100元。
大家评估在沈阳要花300多元。
没想到每个菜的菜量极大。
最后吃不了。
菜的味道还不错,尤其是当地的干豆腐很好吃。
盛夏季节山里晚间仍然很冷,需要盖上棉被。
一、再登大芦花山第二天,早上在餐厅吃早餐,米粥、馒头、咸菜、鸡蛋,每人5元,不够吃可以免费续添,馒头发的很地道。
7:30我们出发到大殿(圆通宝殿),没想到正赶上大芦花山的采摘节,当地领导和文艺团体正在筹备典礼。
上次,我在大芦花山呆了两天,走的是西线景观如:十八盘、云岩寺、芦花神松、三星石、鹰嘴石、海云观、千年古佛寺、古佛洞、十八罗汉坡,文殊院、九龙瀑布、芦花湖、财神殿等。
这次我带领这些人走的是东线如:百丈大峡谷、百丈崖、百丈瀑布、大平顶山、小平顶山、转运寺、鲨鱼石、药师殿、雄狮崖、金蟾石、踏云峰、护法殿等。
西线的路比较好走,而东线的路上上下下,需要体力。
但是东线的风景最美,4个小时始终在原始森林中的小路穿行,完全在树荫下,那份有氧感觉很舒服。
而且随手可摘蟠桃、野樱桃、野葡萄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果。
上次,曾在下山的一间小屋,看到被捉到的一只黄色麋鹿,有一只成年驴大小,被临时关在笼中,我还喂了它不少树叶。
尽管山上的温度很低,由于登山的强度,我们的衣裤完全湿透。
如果说西线是休闲,那东线就是辛苦,不同的是无限风光。
上次,登大芦花山被它的魅力所征服,这一次完全是一种深深的眷爱。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古诗鉴赏

纳兰性德诗词赏析纳兰性德古诗鉴赏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纳兰性德诗词赏析,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纳兰性德诗词赏析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以彻字开头的诗句

以彻字开头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以彻字开头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以“彻”字开头的诗句以“彻”字开头的诗句彻卷兀若无——唐· 柳宗元《读书》彻夜月无言——清· 钱澄之《梅花(二首)》彻晓潇潇雨——宋· 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彻底见秋色——唐·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彻申伯土疆——先秦· 佚名《崧高》彻申伯土田——先秦· 佚名《崧高》彻夜西风撼破扉——宋· 赵佶《在北题壁》彻天烽火照胥台——清· 顾炎武《海上(四首)》彻夜东风瘦——清·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彻底碧潭滋涸溜——唐· 卢纶《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彻警盗所窥——宋· 陆游《晚秋农家》彻骨穷来不厌穷——宋· 释亮《建康黄尚书主住清真曾以颂却之》彻晓阳乌势未还——宋· 王洋《一夕大风偶成呈诸兄简士修思远》彻夕纵孤泳——宋· 韩维《夜泊湖上》彻窍刻画精——宋· 陈傅良《记梦》彻底无痕漾水晶——宋· 释绍昙《为月上人颂秋潭》彻今昼公行——宋· 晁说之《题琦公赞光堂》彻骨香浓——宋· 辛弃疾《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盼望能关心到你二.“彻”在古文中的意思(形声。
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
《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
本义:撤除,撤去)同本义 [remove]废彻不迟。
——《诗·小雅·楚茨》司宫彻之士。
——《礼记·燕礼》彻筮席。
——《礼记·士冠礼》大夫无故不彻县。
——《礼记·曲礼》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
考证一枚清代顺治皇帝御刻白岫玉玺(简)

写在前面的话大约在2004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读研究生时,从一位老师那里得到一枚清代顺治皇帝御刻白岫玉方玺。
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枚玉玺是仿品。
因为,玉玺外表朴素寒酸,没有雕龙刻凤,不象皇帝的东西。
我们都是理科生,对文物了解并不多,就把此事搁下了。
后来,我把玉玺给我认识的一位古玉收藏人士鉴定,他认为,从玉玺表面特征判断,该玉玺至少存世300年以上。
再后来,我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许多考古和历史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他们对这枚玉玺的看法和意见却各不相同,有人说真,有人说假。
于是,我开始研究这枚顺治玉玺。
我希望通过这篇研究论文,让更多的人了解顺治皇帝,了解顺治玉玺,也更希望大家对我的研究不吝赐教。
清代顺治皇帝御刻白岫玉玺研究作者:李理联系邮箱:liligucas@摘要本文对一枚清代顺治皇帝御刻白岫玉“太和主人”玉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这枚玉玺的来源是:大约2004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期间,一位老师(为避免其他争议,不公开其姓名)给我的。
据这位老师说,他于20世纪50年代,在东德(民主德国)留学期间,从东德的同学手里获得这枚玉玺,之后带回中国。
目前,已经有多位专家鉴定过这枚玉玺,并给出不同的鉴定意见。
由于专家们对这枚玉玺的鉴定意见不同,所以在本篇研究论文中,我对该玉玺暂且称为“疑玺”。
疑玺外形大致呈长方体,大致规格:4.1×4.2×8.1公分;印文:太和主人;侧款:顺治己亥二月御刻。
下图是疑玺图片:本文对疑玺的研究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对疑玺印文的研究。
被所有人质疑的一个关键错别字-------疑玺的印文“太和主人”中的“主”字篆刻得很象“生”字。
广东韶关市南华寺有一块顺治时代的文物“敬佛碑”,这块碑目前是韶关市政府保护文物。
碑上篆刻了一枚顺治“太和主人”钤印图案,这枚钤印图案中的“主”字和我的疑玺印文中的“主”字的字体是一模一样的,也是很象“生”字!!!就是说,顺治玉玺中的“主”字的字体非常特殊,和普通文人印章中的“生”字的字体是一样的。
十首最悲凉的古诗词

十首最悲凉的古诗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十首最悲凉的古诗词01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企业战略四大支柱

企业战略四大支柱中国软实力网发布时间:2009-10-12 16:31:42 来源:点击: 563次与人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成长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问题。
在每个阶段到来之前,企业会经历一个转型期,如果说创业是一个企业定型的阶段,持续经营则是由若干的转型构成的发展过程。
业务、管理、商业模式等各种管理要素都在悄悄地转变,而绝大数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
直至,当迟迟难以转型的问题形成时,才开始想办法被动应对。
所以说,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阶段。
每一次转型到来之前,企业应该占领的制高点在哪里?从第一幅图可以看到,企业面临的很多问题、很多想法都会通过环境、产品、服务、雇员等多面镜子被折射出去,没有目的地四处发散,无法接近目标。
而只有如图二般,通过一个有聚焦功能的战略管理,便可以将这些发散的能量聚焦到市场与客户身上。
这便是战略的巨大作用。
(一)什么是高明的战略?拳击比赛不会将重量级与轻量级的选手安排在一起,那么,为什么同样是75公斤级选手,有人胜利有人失败?那是因为,胜利的一方能更好地运用自身力量。
所谓的战略,就是更好地运用力量。
在一场战争中,往往要抢山头,占领制高点。
经常是你刚打上去,又被我打下来,然后我也没守住,又被他打下来。
这样的战争是拉锯式的,不利于扭转战局。
想一直占领高地,就需要有持续的战斗力,有相对于敌人来说绝对的优势才行。
制定一个好的战略,便是为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做出的一系列协调行动。
一个企业,尤其在它比较小的时候,不必每年拿出很长时间去做战略报告。
比如,一个企业想做战略架构和流程,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而半年后,企业的业务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战略流程就变成了一箱废纸。
对于刚刚进入快速发展期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立多么貌似伟大的流程体系,而是要加强抢抓机遇的战略思考能力。
所谓战略思考,就是在拥有优势的时候,设想这一优势失效后,公司如何才能持续目前与未来的优势;或者在没有明显优势的时候,设想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来构筑未来的优势。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十首诗词,人生南北多歧路,水流花谢知何处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十首诗词,人生南北多歧路,水流花谢知何处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吴敬梓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间的探花。
祖父吴旦是个监生,伯叔祖吴晟、吴昺皆进士及第,“一时名公巨卿多出其门”。
吴敬梓本为吴雯延之子,因吴雯延堂兄霖起无子,遂将敬梓过继给霖起。
吴霖起科名不显,为康熙年间拔贡,做过赣榆县教谕。
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家父吴霖起至赣榆任所。
吴霖起性情耿直,不慕名利,注重操守,对吴敬梓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吴敬梓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刻苦的,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所谓“用力于学,已有初基”,“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显露出很好的禀赋和才气。
在吴敬梓23岁时,吴霖起去世。
然而他不善治生,慷慨好施,又挥金如土,不到十年,便将家产变卖殆尽。
族人对他的作风十分厌恶,都视他为败家子,他只好移居南京过着客寓的生活。
乾隆元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和学台郑江力荐吴敬梓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但督院考试时因病未终卷而退场,未能参加北京廷试,从此绝意仕途。
此年前后,吴敬梓开始创作《儒林外史》。
乾隆十五年,吴敬梓用了十多年时间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大体完成,但尚未完成脱稿。
吴敬梓50岁时,仍是傲岸不屈,无论是对封建统治者,还是对功名利禄,他都不肯低头,甚至乾隆皇帝南巡,别人都去夹道拜迎,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
晚年潜心治经,想借以“安身立命”,可惜不久,在他五十四岁到扬州访友时,便突然发病而死。
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
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协助料理丧事,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卢见曾替他购棺装殓,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
吴敬梓40岁前的诗词文赋由其长子编为《文木山房集》,今存4卷本。
其后的诗文未结集。
吴敬梓曾研究《诗经》,编有《诗说》一书。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生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知人论世,体会诗人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重难点】熟读成诵,把握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诗人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学习过程】预习案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号,吉州庐陵人。
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品、等。
作者生平:1256年进士考试第一名(状元)。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征兵勤王。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
1278年在五坡岭(海丰)被俘,次年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
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南安军》。
本诗与《过零丁洋》是写于同一年。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号。
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等。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被捕,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顺治三年,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别云间》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张养浩】(1270—1329),字,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治帝《归山辞》
天下丛林饭似山,衣钵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却紧袈裟。
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兔走乌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上卧土泥。
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
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每日清闲自己知,红尘之事若相离。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栖。
莫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
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