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皇帝】痴情皇帝之顺治皇帝
历史名人顺治皇帝简介

历史名人顺治皇帝简介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属相虎,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清世祖。
基本信息姓名:爱新觉罗·福临身份: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父亲: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嫡母:孝端文皇后名义上的嫡母,实为其亲生母亲的姑姑生母:孝庄文皇后原配: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静妃,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女继位人: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顺治出家之谜:顺治的母亲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所以种种历史和家庭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顺治,就和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聪,顺治是皇上,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谈,相得甚欢,就是谈得很融洽。
顺治回到宫里以后,又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里头有个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还有一个大和尚叫木陈忞,顺治到了那儿,他跟他说,说:“我呀,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说我到你这个寺庙之后,觉得这是窗明几净,就不愿意回到宫里。
”还有一个大的和尚叫溪森。
顺治就跟溪森一块谈话,他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和尚当然也捧这位,有一次他跟一个和尚说,这个和尚叫木陈忞,说什么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
朕想效法他们可不可以。
顺治想学释迦,释迦牟尼,想学达摩要出家。
后来他就找了溪森说我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还是要剃度。
溪森就把他头发给剃了,剃成和尚头了。
这不得了,皇太后怎么可以同意呢。
这样,就找了溪森的师傅,叫玉林琇,玉林琇就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
顺治一看这个情况不行,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一天,顺治和玉林琇两个人对面坐着,谈佛论法,两个人都会意地互相笑了,为什么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个光头的皇帝,顺治看了一个光头的和尚,两个人会心地笑了。
清朝顺治帝的生平简介

清朝顺治帝的生平简介顺治帝名为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生母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顺治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顺治帝的生平简介公元一六三八年,爱新觉罗福临出生了,六年后,他父亲驾崩。
在母亲和辅政亲王多尔衮的支持下登基,成为清朝记录下来的第三个皇帝,在入主中原后,也是清朝从地方政权变成国家政权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在位七年后,辅政亲王多尔衮离世了,一直被辖制的他得以提前掌握政权。
为了加强他作为皇帝的权力,也是为了震慑朝野,他削除了多尔衮的封号以及抄家等诸多处罚,然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新政,废除旧制,还设法缓和了入关以后汉族与满族之间的民族矛盾。
此时,尽管顺治对汉族很有好感,也想有所作为,但是时机还有所欠缺。
亲政三年后,他感到时机成熟,准备下令改变只能用满人做官的条例,开始任用汉官,在政治方面推行宽松的政策用来缓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即使朝臣反对,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着。
不过,虽然顺治重视汉族,但是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建立在维护满人之上的,所以满汉之间的矛盾能够软化,却不可能根除。
除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吏部政治不清明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这位年轻的皇帝,他下定决心整顿吏治。
之后吏部的情况有所好转,也为在他之后盛世的到来扫清了一些障碍。
顺治在政治方面有所建树,可他对待后宫却不像处理政事一样果决。
他曾经立了一位自己不喜欢的皇后,然后千辛万苦把她废除,后没想到又因为形式所逼再立了一位,却仍然不是自己喜欢的。
在立后与废后方面,顺治跟她的母亲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最后更是无法挽回两人的决裂。
顺治帝出家之谜在顺治帝在位的晚期,因为政见与他的母亲不和,但是又因为受到辖制无力改变现状,心情苦闷之下开始亲近佛教。
据悉,他与佛教渊源很深,他的母亲出自蒙古族,这个民族普遍对喇嘛教很崇拜,而他也是因为这样才从小与和尚关系密切。
在他无法达成自己的抱负时,这些和尚给了他不少心灵上的安慰。
历史趣谈:痴情一生的顺治皇帝辜负了多少女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痴情一生的顺治皇帝辜负了多少女人
导语:世人皆知顺治皇帝一生挚爱董鄂妃,甚至还有许多野史猜测顺治不是死于天花,而是不堪董鄂妃病逝的打击,选择了出家,从此一心向佛,再不理尘
世人皆知顺治皇帝一生挚爱董鄂妃,甚至还有许多野史猜测顺治不是死于天花,而是不堪董鄂妃病逝的打击,选择了出家,从此一心向佛,再不理尘世纷杂。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歌颂过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也有许多网络小说,或者穿越重生小说,都会选择他们的故事作为题材,在小说中还二人一个白头到老的夙愿。
一切都在告诉我们顺治皇帝的深情,因着董鄂妃盛宠的风采,让我们忽略了在顺治爷的后宫里,也还有着40几个寂寞孤独的女子,等待着帝王的宠幸。
说顺治痴情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他心头的那颗朱砂痣以外,他的后宫妃嫔是历代皇帝中最少的。
其中皇后四位,皇贵妃也有三位,我们所知道的董鄂妃是皇贵妃董鄂氏,还有五位嫔妃和若干淑妃。
第一位:废后博尔济吉特氏。
生卒年不详,史料上对她的记载少之又少,传说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女。
顺治六岁登基,16岁时就将其降为静妃,从此皇家典籍中再无她的一丝笔墨,年纪轻轻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第二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前废后的堂侄女,于顺治十一年入宫,是顺治皇帝唯一善终的皇后。
顺治驾崩,康熙继位后,将其与生母孝康章皇后并尊,称为母后皇太后,一生没有子女,却在后宫斗争中,稳住了自己的后位和尊荣。
第三位:端敬皇后、原皇贵妃董鄂氏,抚远将军费扬古的姐姐,是顺治皇帝挚爱一生的女人。
史书记载董鄂妃端庄贤惠,侍奉长辈谦恭细致,对晚辈亲切温柔,顺治每每出行必与其协同,因儿子病逝而大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四,永别。 永别。<br />
<br />
痛失爱子后,两个女人都忧郁成疾,芳华而逝。皇太极在锦州战场上闻海兰珠病重,当即放 下战事,快马星夜返往盛京,最终未能见海兰珠最后一面,这让他抱憾余生。董鄂氏生<br />
翻遍皇帝全传,爷俩都是明主,都是才子,都是昏君,都是屠夫的,不胜枚举;但父子都为 爱“殉情”的,却仅此一对。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情真意笃,催人泪下;顺治帝对董鄂氏的情, 刻骨铭心,让人断肠。在痴情的道路上,父子二人一脉相承,前仆后继,隔代共鸣,他们用身心, 用血泪,用生命,用权力,双双谱写了凄美悲怆、感人至深的传奇篇章。二者中,谁又更胜一筹 呢?让笔者带您穿越时空。<br />
<br />
二,定位。 定位。<br />
<br />
爱,有床上的,有面上的,也有心中的。皇太极一生最在乎两个女人,一个是皇后,一个是 宸妃;一个是嫡妻,一个是最爱。所以,皇太极很矛盾,很无奈。他可以独宠海兰珠,可以封为 宸妃,可以列为四大配宫之首;但始终不忍心动皇后。董鄂氏入宫后,顺治帝把三种爱都抛向了 她。越过贵妃晋封皇贵妃,清代唯一一例;同时大赦天下,清代绝无仅有;掀起废后风波,表明 董鄂氏已经成为顺治帝心中的皇后。<br />
<br />
三,爱子。 爱子。<br />
<br />
海兰珠生的八皇子,皇太极当作“皇嗣”;董鄂氏生的四皇子,顺治帝视为“第一子”。两 种叫法都暗指“皇太子”,都包含爱屋及乌的深情。但“第一子”还有“第一个皇子”之意,这 无疑是顺治帝对前三个皇子的否定,其中就包括玄烨。可惜,两子均夭折。安慰爱妃时,皇太极 只是赐海兰珠的生母为“贤妃”;而顺治帝却破例追封爱子为“和硕荣亲王”,亲撰《皇清和硕 荣亲王圹志》时,“朕之第一子也”跃然纸上。爱子如此,爱其母更甚。<br />
顺治皇帝的简介

三一文库()〔顺治皇帝的简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顺治皇帝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六岁继位,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2月5日,享年24岁,陵寝清孝陵,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
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
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躁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
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早年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时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暴卒,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动议,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
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
次年改元顺治。
▲在位1644年改元顺治。
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公历1644年10月30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
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3]。
多情天子——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帝:宁负江山不负卿的痴情天子自古天子多风流,皇帝风流史向来也是坊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古代三百多名皇帝中,选秀初遇稍懂历史的朋友肯定知道,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那就是顺治帝福临,也是本文的男主人公。
福临,皇太极第九子,生于大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
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侄女,皇太极第十一子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妻,生于大清崇德四年(公元1660年),顺治十三年,福临娶董鄂氏入宫,并册封其为贤妃,一个月后加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顺治十四年十月生皇四子,两个多月后,皇四子夭折,董鄂氏痛苦万分,从此一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公元1680年)八月十九日病逝,去世时年仅21岁。
董鄂氏死后福临追封其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时隔四个多月后的顺治十八年(公元1681年)正月初七,福临也因天花追随其西去,享年23岁。
顺治九年,大清皇家选秀,董鄂氏凭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容貌被选入宫,并被指配给了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
讲到这儿也许有些人就不明白了,这个时候为什么他们就不会相爱了呢?其实这次的选秀和皇帝大婚都是由孝庄太后一手主导的,皇后及妃子的人选也已经由他们选好了。
那时候大清刚入关,根基不稳,还要靠蒙古的力量来巩固大清江山。
并且当时多尔衮擅权,危及自己儿子的皇位,所以孝庄太后选择了自己的亲哥哥——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后。
福临也许深知此次选秀是孝庄太后一手操办,自己没有发言权和选择权,依他的脾气,可想而知他根本没有专注于这次选秀,自然也就没有多大心思去看秀女。
而皇帝选秀制度历来都是很严格的,只能是皇家挑选秀女,秀女不能抬头看皇上,所以他们在这次选秀中应该是根本就没见着面。
就这样,董鄂氏就嫁给了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成了他的正福晋,福晋是妻子的意思,正福晋就是明媒正娶的大老婆,而小老婆叫侧福晋。
初遇日子如果这么过着也就算了,可是老天爷就不那么安分,偏偏还要安排他们见面,也许这就叫做天作姻缘吧!那么他们是怎么见面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当时大清朝的两项制度说起。
顺治皇帝简介

顺治皇帝简介导读: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属相虎,在位十八年(1643年—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清世祖顺治:中国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庙号:世祖,即清世祖信仰:佛教民族:满族顺治生父:皇太极的第九子顺治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清顺治十七年十月初八日,是清宫中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在景山殡葬帝后前的享殿——景山观德殿外,建起了规模可观的水陆道场,即将为一位仙逝的皇妃娘娘举行火葬。
在这个大道场中,设有忏坛、金刚坛、梵网坛、华严坛、水陆坛,高坛林立,蔚为壮观。
白慢、挽帐随风飘逸,笙管笛萧,哀音阵阵,听著肃穆,透著哀婉和悲凉。
一百零八名僧人,身披袈裟,手击烧钹,口诵经文。
烧钹声、诵经声,萦绕山颠,直上云霄。
各级官员人等,穿梭其间,毕恭毕敬,焚楮铂,烧纸钱,各司其职。
这里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位身披大红袈裟,手持王如意的高僧茆溪禅师,正在主持这位贵妃娘娘的葬礼。
那么,是谁死后享此殊荣,竟如此兴师动众,大做道场?原来,这就是当朝顺治皇帝最宠爱的皇贵妃,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董鄂氏。
董鄂皇贵妃以二十二岁的青春年华病逝于承干宫。
真可谓红颜薄命,一朵盛开的鲜花正在娇艳的时节,却突然谢却红尘,香消魄散。
痴情的顺治皇帝,对贵妃娘娘的早逝哀痛不已,竟然一会儿寻死觅活,一会儿又闹著要出家去当和尚。
并下令将承干宫内大小太监、宫女等三十余人全部“赐死”,以备皇妃娘娘在阴曹地府役使,这么多人生殉,造成清宫罕见的一大惨案。
历史趣谈:痴情皇帝顺治一生最挚爱的女人 董鄂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痴情皇帝顺治一生最挚爱的女人董鄂妃导语:孝庄一生辅佐了两代帝皇,这两代帝皇都是从小就被孝庄悉心教养,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孙子玄烨不负众望的的成为了一代明君,流传千古。
孝庄一生辅佐了两代帝皇,这两代帝皇都是从小就被孝庄悉心教养,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孙子,孙子玄烨不负众望的的成为了一代明君,流传千古。
而儿子顺治却在正当壮年的时候,因患天花而死,死时24岁,过早的结束了他的生命。
而顺治的死,其实和他的宠妃董鄂妃的死脱不了关系。
关于董鄂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她是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之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姊,贞妃族姐;还有一种说她原是顺治的弟弟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顺治将其夺了过来的说法,这种说法目前尚无考证,不知真假,不过倒是被很多影视剧沿用;还有一种比较离谱的是说她是秦淮八艳的董小宛。
董小宛死时28岁,顺治才14岁,而且董小宛本人爱国思想极重,誓死不肯归降大清,又怎么会做了顺治的妃子?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入宫,初封贤嫔,没多久就被封为贤妃,封妃过了一个月后,就被封为皇贵妃,这样的速度,在历史上也是着实罕见的,可以看出顺治对董鄂妃的宠爱。
在册妃典礼当日,顺治还大赦天下。
因为封妃而大赦天下,在清朝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当然,董鄂妃本人也当的顺治对她的这份痴情。
董鄂妃性情贤淑,总是在顺治下朝后,亲自安排饮食,侍候他吃饭,嘘寒问暖;当顺治烦躁的时候,也总是很贴心的开解他。
董鄂妃还将宫中内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务必不使后宫烦到顺治;而且董鄂妃待人宽和,不仅关怀后宫诸人,宫女太监犯错时,也经常为他们求情。
董鄂妃的善良大度,为她在后宫中也赢得了很好的人缘和威望。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痴情皇帝之顺治皇帝
爱美人不爱江山——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
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属相虎,在位1643—1661,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
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福临是以幼小之年在激烈政治斗争中被拥上帝位的。
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
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动议,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
福临于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
次年改元顺治。
这位年仅六岁的童子皇帝,虽然尚不谙世事,但在满族特有的尚武精神的熏陶下,却有一种好胜的性格和天然的优越感。
崇德七年(1642)年底,皇太极出猎叶赫一带,携他前往,当行猎于噶哈岭时,福临曾“射中一麅”,那时他年仅五岁。
在举行登位大典前,他出宫乘辇前往笃恭殿,乳母因其年幼欲登辇陪坐,他拒绝说“此非汝所宜乘”,显示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
随着年龄的增长,福临愈益感到现状对他的这种尊严实际上受到很大的挑战和侵害。
当时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他的叔叔多尔衮。
多尔衮“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称诏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竟以朝廷自居”。
“其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
盖造府第亦与宫阙无异”,“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实际上造成了“关内关外咸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孝献皇后,世称董鄂妃,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妃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
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
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
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
18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
按常规,皇帝只有
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欣喜若狂,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对这个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然而这个孩子生下不到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下令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董鄂妃本来就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从此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