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出家偈
清代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禅意名诗《顺治归山诗》原文及译文

清代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禅意名诗《顺治归山诗》原文及译文爱新觉罗·福临〔清代〕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朝第三位皇帝(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初名方喀拉,自号臆庵道人。
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
顺治十八年,福临去世,终年二十四岁。
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顺治归山诗爱新觉罗·福临〔清代〕【原文】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译文】普天之下的丛林寺院,拥有着堆积如山的饮食,只要手托钵孟,便可以任意享用。
黄金白玉并不是稀奇珍贵之物,只有披戴袈裟、剃度出家,才是世上最高贵、最难得的选择。
【原文】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译文】我身为天下之主,忧国忧民事多心烦。
即便能活一百年,能有三万六千天,也不如僧人的半日清闲。
【原文】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译文】出生时糊里糊涂离开时也很迷茫,真是白白在人间活了一回。
没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又是谁。
【原文】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译文】如果说长大成人后才是我,那么闭上眼朦胧时我又是谁?还不如不曾来到这人世,就不用再从这人世间离去,来的时候心生欢喜,离开时又不免悲伤。
【原文】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译文】悲欢离合平添了多少的辛劳和忧虑,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心灵的每日清闲。
如果能够了解达到佛家的境界,从此回头也不算太迟。
【原文】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译文】人世间没有谁能比得上出家人,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自在安宁,怡然自得。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

憨山大师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谗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顺治皇帝出家偈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州周伐纣,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顺治出家诗原文及译文

顺治出家诗原文及译文篇一:标题:顺治出家诗原文及译文(创建与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正文:顺治帝,是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在位时期,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
然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充满了悲剧。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佛教信仰和抉择,最终选择了出家为僧。
他的这首《剃度诗》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以及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
诗原文如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八风吹不动,独自挂帆远影深。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阴。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的题目是《剃度诗》,而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则是著名的“思乡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家乡之后,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
在这首诗中,顺治帝表达了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描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的挫折和苦难,以及在面对这些挫折和苦难时,他内心的挣扎和抉择。
他通过“八风吹不动,独自挂帆远影深”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和境界。
最后,他通过“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阴”这一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希望通过修行佛法,能够摆脱人生中的痛苦和苦难,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顺治帝的这首《剃度诗》表达了他对人生、佛法的思考和抉择,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境界。
这首诗也反映了清朝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信仰追求。
篇二:顺治出家诗原文及译文:原文:朕本汉家子,生于明世祖时。
三岁丧父,十岁丧母,流离失所,鞠养于叔父家。
既长,以文墨闻,举于乡,遂入仕于朝。
朕常思天下人,皆吾兄弟也。
何忍因私爱,断吾兄弟之血脉乎?乃决意出家,以志吾心。
尔等当勉力扶持,以成国家栋梁之材。
译文:我本是一个汉家的子弟,出生于明世祖时期。
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流离失所,被养育在叔父家。
长大后,因为写文章有名,被选拔为乡绅,于是进入朝廷做官。
我常常思考天下的人,都是我兄弟。
顺治帝究竟为什么想要出家

顺治帝究竟为什么想要出家顺治皇帝简介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朝代更迭,皇帝也换了一个又一个。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清王朝,顺治帝也是清王朝中一个较为著名的皇帝。
那么顺治皇帝简介中是怎么介绍他的呢?顺治剧照从顺治皇帝简介中可以知道顺治帝原名是爱新觉罗·福临,生于1938年3月15日。
顺治帝是满清建立政权以来的第三个皇帝,但顺治帝是满清入关统治中原的第一位满清皇帝。
他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孝庄文皇后。
爱新觉罗·福临之所以被称为顺治皇帝,是因为他的年号是“顺治”,他一共在位十八年,因为他信仰佛教,厌倦了当皇帝的生活,所以想出家当和尚,但最终没能遁入空门。
从顺治皇帝简介中可以知道他是满清入关统治中原的第一位满清皇帝,他对当时的反清势力采取了安抚重于围剿的政策。
他为了巩固统治,重用汉族官员,整顿官吏群体,在他的统治下,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也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为他的父亲皇太极驾崩得早,所以爱新觉罗·福临在六岁的时候就登基做了皇帝。
因为年龄太小,所以由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和硕睿亲王辅佐他。
后来多尔衮在顺治六年不幸去世,顺治帝得以亲政。
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帝驾崩。
后人给他的庙号是世祖,并将他安葬于清东陵的孝陵,顺治帝在遗诏中,将皇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
顺治出家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出名的一位皇帝,他的功绩在于巩固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稳定了混乱的社会,大力恢复国民生产,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作为这么成功的皇帝他最后却选择了出家,那么顺治出家是为什么呢?顺治皇帝像其实顺治出家这件事是顺治帝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不过顺治帝痴迷于佛教是确实存在的。
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太后是蒙古族人,信仰喇嘛教,但是因为家庭和其他种种原因,顺治帝对佛教有着不小的兴趣。
后来顺治帝和一个名叫憨璞聪的和尚在海会寺促膝交流,交流得很开心,两人感觉特别投缘。
顺治皇帝“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全诗)

顺治皇帝“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全诗)北京西山旧有慈善寺,俗称魔王庙,曾有顺治帝的题壁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来去昏迷总不知。
不如不来亦不去,亦无欢喜亦无悲。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但愿不来也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每日清闲谁多识,空在人间走一回。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补衲衣。
五湖四海为高客,逍遥佛殿任僧栖。
莫道僧家容易得,皆因前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亦搭如来三顶衣。
兔去鸟飞东又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世事如同三更梦,万里乾坤一棋局。
禹开九州汤伐戛,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辈,南北山头卧土泥。
恼恨当年一念差,龙袍换去紫袈裟。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
顺治归山诗原文

顺治归山诗原文顺治归山诗爱新觉罗·福临〔清代〕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完善古文岛 APP客户端立即打开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
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 1篇诗文完善猜您喜欢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纳兰性德〔清代〕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完善洛阳春·雪纳兰性德〔清代〕密洒征鞍无数。
冥迷远树。
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
湿花轻絮。
当时悠飏得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完善定风波·未问兰因已况周颐〔清代〕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
顺治出家偈文

顺治出家偈文
顺治帝,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其生平史册留名的事迹无疑是在其终年49岁的时候出家成为僧人,放下了所有的权力与荣华富贵,只身修行,追寻内心真正的目标。
顺治帝出家的偈文是以下这段话:
「一忽斜阳在,江山尽欲销。
皇图岂复问,空垣伫候朝。
嵩壁寻真迹,昆仑借旧调。
盼成金刚道,当陟万年桥。
」
这段偈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斜阳”,在这一刻,皇帝静静地站在皇宫的院落里仰望天空,观赏着夕阳的余辉逐渐消逝,想到人生也是如此,无论聪明、勇敢或者富有,时间最终会将其抹去。
而后,他又提到了“嵩壁”和“昆仑”,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追寻着真理、神的本质的决心和美好愿景。
其中,嵩山是少林、峨眉等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而昆仑则传为具有超凡灵性的神山,凡人因走过这些圣地或者登临神山而寻求忏悔、启示甚至于招财紫气。
顺治帝从他的文章中清晰表达了自己遵从真理的愿念,同时,也借嵩山昆仑之说形容了追寻灵性、神圣的必经之路。
最后,他写到“盼成金刚道,当陟万年桥”,寓意着再次从皇帝至僧人的转变只是他修行道路律动的起点。
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无所不能的金刚,走过万年桥,而那一日也是他走上自己的修行新征程之日。
顺治出家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放下所有的贞烈和权力、去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成为一个无私的人。
他的许多行为都是以自己的修行来帮助、教育众人,具有鲜明的佛教影响。
因此,他的转变也被人们视为在积极探寻藏于内心世界的灵性之路,提升自己的境界,进人天伦之至。
顺治出家偈文章拼音版

顺治出家偈文章拼音版《顺治出家偈》为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自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文写于1661年2月5日,全文如下:“有情且作无情计,莲社高人独立时;怜汝深居枯木里,好将名利挂心机。
”清圣祖玄烨五岁登基,六岁能文,十四岁破陈旧俗,多尔衮死后他亲政。
福临生性聪颖,六岁即会读书,八岁即能吟诗。
由于受其母佟佳氏和其姑母孝庄文皇太后的影响,福临早期倾向儒学、道教和佛教。
尽管他本人喜欢文学艺术,但对文学不怎么重视。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庸而又普通的少年天子却有着极不寻常的身世经历,并与后来满清王朝走向衰败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正因如此,才更使他显得弥足珍贵!纵观整篇短文,所谓“有情且作无情计”,应该理解为这段话意指他与董鄂妃以及年轻皇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吧!也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方可做到如此宽容大度,用人们常说的“一笑泯恩仇”也许恰当些罢!然而,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规律,没有谁永远会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和荣耀,如果一旦失去往往便再难回头!古往今来,像他一样最终落得众叛亲离,不免令人唏嘘不已。
想当初,他宠信多尔衮而杀掉了孝庄皇太后唯一的儿子皇太极(顺治皇帝之父);因怕部将索尼夺权,竟逼死了当时功勋卓著的开国元老、汉族文臣之首索尼……如此种种,哪还谈什么爱?!总结:可悲的是董鄂妃红颜薄命,刚诞下皇子便撒手人寰,实乃天妒红颜啊!这段感情虽然曾轰动一时,但毕竟过眼云烟。
时隔几百年后的今天,谁又会为她而痛哭流涕呢?或许仅存的一丝残念也被世人忘记殆尽了罢。
顺治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十八岁便禅位给三岁的儿子康熙帝,二十四岁英年早逝。
据传说,顺治皇帝曾梦见一位美丽端庄的女郎在西湖边冲他嫣然微笑,醒后便与宠妃董鄂氏寻找西湖美景。
然而遗憾的是,关于这段感情究竟发生何处的问题,至今仍未找到答案。
天地之大,茫茫人海,既然茫茫人海中彼此邂逅相逢了,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就注定成为缘分,无论你是富甲一方,还是身份卑微,在茫茫人海中,你遇到了另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相识、相恋、相爱,甚至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组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共同演绎人生中那份属于你们俩的真挚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名:顺治皇帝出家偈
歌手:耀一法师
专辑:拥抱吉祥
顺治皇帝出家偈
歌咏:耀一法师
口白:荣华犹如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
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开九洲周伐纣,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西归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我今撒手西归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