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

2、了解扁鹊给蔡桓侯看病的过程,懂得文章蕴含的哲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重点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策略:以读促教自主交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望闻问切师:这些词语用来形容什么职业?生:医生,医术高超的医生?师:医术高超的医生我们称他为?生:名医!师:你知道哪些名医?……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名医:扁鹊(简介扁鹊)3、就让我们踏着时空的隧道一起穿越到战国时期走进扁鹊,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4、出示课题(一起写课题)二、初读感知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1、出示句子“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不久,不久蔡桓侯后病死了。

”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2、扁鹊不是名医吗?蔡桓侯怎么能病死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并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3、学生自学4、展示、交流补充。

5、总结人物形象。

6、指导朗读。

7、质疑四、展示交流我能复述课文要求:a、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B、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一些提示顺序的词语。

C、注意人称的转化。

1、小组内交流2、学优秀代表展示3、评价五、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a、学生自由发言b、出示新冠疫情中、美死亡人数对比图,分析原因。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扁鹊治病》这篇文章。

(2)了解扁鹊的治病方法和故事背景。

(3)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扁鹊治病的过程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扁鹊治病》这篇文章。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扁鹊治病》这篇文章。

(2)掌握扁鹊的治病方法和故事背景。

(3)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扁鹊治病的过程和道理。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专业中医术语的理解。

(2)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扁鹊治病的方法和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扁鹊的身份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听说过扁鹊治病的故事吗?你们知道中医是什么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扁鹊治病》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根据导学单,自主学习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扁鹊治病的过程和道理。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扁鹊治病的特点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扁鹊治病》文章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扁鹊治病》这篇文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扁鹊治病的故事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中医治疗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医治疗的具体过程。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扁鹊治病》导学单设计——薛建华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教案简介本章节主要介绍本教案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一、教案目标1. 理解《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古代文化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扁鹊治病》原文阅读与解析。

2. 扁鹊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3. 学生自主探索古代医病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扁鹊治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医学道理。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四、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

第二章:课文导入本章节主要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扁鹊治病》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背景介绍1. 介绍扁鹊的生平背景和医学成就。

2. 讲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传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问题引导1. 提问学生对医学的认识和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扁鹊能够成为名医的原因。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享对医学的了解和观点。

2. 教师总结并引出《扁鹊治病》的故事内容。

四、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扁鹊的背景和医学成就。

2. 学生能够产生对《扁鹊治病》故事的好奇心。

第三章:课文阅读与解析本章节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扁鹊治病》原文,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课文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扁鹊治病》原文。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翻译。

二、内容解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问题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医学道理。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答案。

四、学习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教学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教学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古代医者形象的认识。

2.学会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文中的事理之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民间传说和文学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了解《扁鹊治病》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理解文章中扁鹊的智慧和医术。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医学术语和句式结构。

2.探讨扁鹊所展现出的医者精神和医术技能。

四、教学内容1. 《扁鹊治病》故事梗概《扁鹊治病》是中国古代名医扁鹊的故事,讲述扁鹊在战乱之际仁心仁术,利用石头和白酒治愈病人的故事。

扁鹊治愈病人,立下赫赫功勋,留下医术传世。

2. 文言文课文分析•文中表现了扁鹊的医术高明和仁爱之心。

•学习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和医学知识。

五、教学活动安排1. 导入通过谈论医生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医疗工作者的认识和敬重。

2. 分析教材分段解读《扁鹊治病》的文章内容,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 文言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课文,解释其中容易产生困惑的句子和词语。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扁鹊的医术和仁爱品质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5. 习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表达对扁鹊的理解和观点。

六、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见解。

七、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中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2.思考扁鹊的医者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扁鹊治病》的深入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古代医者的伟大和智慧,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1《扁鹊治病》公开课导学案一、课文内容梳理1. 教材背景介绍本课教学内容为《扁鹊治病》,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7课的一部分。

故事讲述了扁鹊医治病人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扁鹊的医术和医治病人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医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扁鹊医治病人的故事。

•学习并理解生僻词语和成语,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古代医生扁鹊的故事,理解他的医术背景和医治病人的方法。

•理解文章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能正确理解并运用于实际语境。

三、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环节•导入:通过谈论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出学生对医药文化的认识。

•展示:教师用图片展示扁鹊的形象,引发学生对扁鹊的好奇心。

•阅读:分段阅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扁鹊医治病人的方法和医学态度。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

2. 课堂活动•语言运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扁鹊医治病人的医术优点。

•生僻词语练习:让学生分组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成语的含义。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延伸阅读与拓展•让学生自行查阅更多关于扁鹊的医术和故事,进一步了解古代医学文化。

•探讨中医与西医的差异和联系,拓宽学生的医学知识面。

•开展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医生扁鹊的医术,还能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简要复述“扁鹊治病”这个故事。

2.联系课文内容,说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图片教学重难点根据“病历表”抓关键词复述故事。

图片教学过程一、概括讲故事(一)直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一位名医有关。

题目叫——《扁鹊治病》。

板书课题,学生随师空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蔡桓公扁鹊皮肤肠胃骨髓理睬(三)课文讲了扁鹊给谁治病?结果怎样?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如果我们讲故事也像这样用一句话讲给别人听,你觉得别人爱听吗?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学学怎样讲故事。

(板书:读懂故事)点评由名医直接引入课题,齐读课题,学生首先知道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检查预习的词语,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和讲故事时提取关键词。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既能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还能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指导。

二、学会讲故事(一)试填“病历表”,学讲故事1.要想讲好一个故事,首先得读懂它。

扁鹊的这张“治病记录表”能帮助我们读懂这个故事。

看看需要填哪些内容。

治病记录表时间病情治疗方法治疗把握蔡桓公的态度2.快速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勾画出来,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

3.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试着填写第一次治病过程(提示:提取关键词语)。

(1)抽学生说说第一次的病情(皮肤上有点小病)。

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为病在——“皮肤”。

(2)治疗方法(用热水敷烫)。

关键词是——敷烫。

(3)治疗把握(能够治好)。

(4)蔡桓公的态度(不相信)。

4.用自己的语言将表中所填的第一行的关键词连起来说一句通顺的话。

有一天皮肤敷烫能够治好不相信5.借助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把这次经过讲清楚。

学生先小声练习一遍,教师抽学生说并从用词、心理想的、说了什么、怎么不相信等方面进行肯定或引导。

接着,学生自己再根据样子或提示完整地说一说。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能够进行个性朗读,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

2、理解寓言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扁鹊的资料;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如满天繁星般拥有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医便是其中之一。

你对中医了解些什么?(中医的望闻问切,自己中医治疗的经历以及中医名家等)2、了解扁鹊3、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这位名医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概括主要内容。

2、交流汇报:三、细读课文,体会道理导入:就这样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却没有办法治好小小的皮肤病,这是怎么回事呢?1、再读课文,在书中勾画、填表拜见时间扁鹊蔡桓公2、组内交流补充3、集体交流,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评价扁鹊及蔡桓公。

(作为教学重点,在推想与假设中体会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性格,为后面感悟道理做好铺垫)4、指导分角色感情朗读。

5、这样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却没有办法治好小小的皮肤病,这原因究竟是什么?(体会道理:不能固执己见,讳疾忌医;要做到防微杜渐……)四、深化理解,加强表达。

1、假如你是蔡桓公身边的一位大臣,你应该怎样劝诫蔡桓公?尝试以不同身份的人去劝说蔡桓公的练习:“蔡桓公阿,要是---就---可是----”。

“蔡桓公阿,即使---也----可是---”“我想对自己说: “ ---------------”2、假如你也是一位医生,你认为扁鹊的做法如何?蔡桓公的做法又如何?五、总结全文,小结学法。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

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

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

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四、布置作业(5)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教后感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8)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鹊治病》导学案
原名:《扁鹊见蔡桓公》出处或作者:《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guǎ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suì死。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

韩非写了《孤愤》《五蠹d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guó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

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

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蹶jué”(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

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

过了一会,太子就苏醒过来。

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肋下做药敷疗法。

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

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
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课堂助学单: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了解蔡桓公的病状,扁鹊的做法及蔡桓公的态度变化,完成表格。

2、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
蔡桓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