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铁路基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方案
推荐: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支承层施工方法有哪些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支承层施工方法有哪些【学员问题】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支承层施工方法有哪些【解答】1.支撑柱及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先测量放出支撑柱位置,支撑柱位置由测量人员,在轨道板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进行标注,并在下部结构上为支撑柱和钢模板安装钻孔。
每隔一定距离在将要浇筑混凝土的底座板两侧设置支撑柱,并固定好。
机械施工使用的模板为配套的定型轨道模板。
隔离层土工布与侧模板的接缝处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
轨道模板侧模插板可直接放在底座板上,用胶带密封接缝,用匝丝或绑扎带将插板固定在侧模板上。
2.铺设钢筋先测量放出线路的中心线,根据设计图纸定出纵向钢筋在横向上的铺设位置,将纵向钢筋全部按定出的位置摆放好,纵向钢筋的搭接除接地钢筋外长度不少于600mm.在底层钢筋完成后,安放垫块于钢筋网下面,以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3.道床板的接地与绝缘检测道床板结构内有三根纵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纵向上每隔大约100 m的长度设置为一个绝缘绑扎节点,纵向钢筋之间相互绝缘,搭接长度不小于600mm.利用摇表对纵、横向钢筋的绝缘情况及接地钢筋之间的导电进行检查,每两根相交的钢筋都必须进行绝缘检测,即每根横向钢筋和所有纵向钢筋之间,上下层钢筋之问,以及上下层钢筋与轨枕结构钢筋之间都必须用摇表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不小于2n。
4.支脚精调(1)测站的选取双块式无砟轨道主要使用带自动锁定功能全站仪配合相应的精调软件进行支脚精确调整。
为了将支撑柱设置到设计位置上,将全站仪安装在位于固定端一侧的还未调整的支撑柱上,使用自由测站。
将支撑柱垂直于超高放置时,配合使用平衡楔,以便全站仪平衡角度保持水平。
(2)自由测站通过在工作区域前后均匀8个cpiii网络衔接点作为自由测站,便可以将全站仪设置在固定点区域内。
自由测站的精确度必须在1〜2mn范围内。
(3)支撑柱点的设置支撑柱的设置需要球形棱镜,棱镜放置在支撑柱上并调整好,通过全站仪的追踪系统, 可获得球形棱镜的三维坐标,并一直显示基于轨道设计尺寸的里程偏差、侧向位置偏差和高度的偏差。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我泡了杯清茶,深吸一口气,准备将我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投入到这篇“无砟轨道施工方案”中。
一、项目背景无砟轨道施工,这是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工程。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技术以其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逐渐成为行业首选。
这次的项目,位于繁忙的铁路线上,施工难度系数较高,但我们有信心将它做到最好。
二、施工目标1.确保施工安全,实现零事故。
2.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
3.提高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三、施工准备1.人员准备:选拔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
2.设备准备:采购先进的施工设备,如铺轨机、打磨机等。
3.材料准备:选用优质的无砟轨道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轨道板等。
4.技术准备:研究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四、施工流程1.基础施工:对铁路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2.轨道板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轨道板铺设精度。
3.轨道焊接:选用优质焊材,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确保焊接质量。
4.轨道打磨:对轨道进行打磨处理,提高轨道的平整度。
5.铺设防护层:在轨道板上铺设防护层,提高轨道的耐久性。
6.调试与验收:完成施工后,对轨道进行调试,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营。
五、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1.难点一:施工期间铁路正常运营,如何保障施工安全?解决方案:采用隔离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区域与铁路运营区域分离。
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难点二: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轨道板铺设精度?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激光测量仪、全站仪等,实时监测轨道板铺设情况,确保铺设精度。
3.难点三:如何提高焊接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解决方案:选用优质焊材,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对焊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焊接质量。
六、施工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无砟轨道是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轨道结构,它的施工方案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下面是一种针对无砟轨道施工的简要方案:1.地质勘察和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设计,确定无砟轨道的布置和施工参数。
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轨道的线路走向和设计参数。
2.地面平整和基础处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轨道的铺设平稳。
同时,对轨道的基础进行处理,以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轨道横向和纵向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对轨道进行横向和纵向布置。
横向布置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形地貌,进行轨道的曲线和坡度设置。
纵向布置需要根据线路走向和地形地貌,确定轨道的高低差和坡度。
4.轨枕和轨道绑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轨枕和轨道的绑定工作。
轨枕的安装和定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稳定。
轨道的绑定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将轨道与轨枕绑定在一起,以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轨道钢轨安装和固定:在轨道横向和纵向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轨道钢轨的安装和固定。
轨道钢轨的安装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和工具,确保钢轨与轨道的连接牢固。
钢轨的固定需要使用适当的螺栓和夹具,将钢轨固定在轨道上,确保轨道的稳定和安全。
6.无砟轨道的调试和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无砟轨道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轨道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调试和验收过程中需要进行轨道几何和轨道车辆的测试,以确保轨道的平整和可行性。
以上是一种针对无砟轨道施工的简要方案,具体实施过程还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路基地段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方法

路基地段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方法1基础验收支承层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洁,洒水湿润但无多余积水,并至少保湿两小时,施工前对基础进行验收,基础应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2测量放样模板支立前,根据CPⅢ控制点按5m间距测放支承层模板放样点,为模板定位提供基准。
3模板安装支承层侧模采用自制钢模板,4m一节。
模板使用前先将模板用电动打磨工具打磨干净,涂满脱模剂。
单侧施工时,根据弹好的墨线固定模板,在模板靠中心线侧固定方法:在基床表层上打孔用螺栓固定角钢,索具螺旋扣支撑在角钢上,外侧用同样的加固方法。
模板接缝处采用双面胶条密封,模板安设要平顺,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1mm,确保接缝严密,模板稳固。
4混凝土拌制及运输1)支承层材料根据施工方式不同分为水硬性混合料和低塑性水泥混凝土,无砟轨道支承层材料应优先采用水硬性混合料,其原材料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规定,原材料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支承层混凝土应在拌合站集中拌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搅拌前应严格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每班抽测2次含水率,雨天应随时抽测。
在拌和过程中,不得使用表面沾染尘土和局部爆晒过热的骨料。
混凝土搅拌时间按工艺试验时确定的时间执行,拌和物均匀一致,有生料、成团现象的非均质拌和物严禁用于摊铺。
3)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或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通过既有道路和施工便道,进入正线后倒退进入模板尾端卸料。
5混凝土浇筑支承层混凝土浇筑时,先施工一侧线路,混凝土自卸车运输混凝土至正线后倒退至施工段落的模板尾端,从尾端向起始端卸料入仓。
运输至现场卸料时,应一次布料到位,并且卸料高度不得大于1.0m;卸料后应及时进行捣固,采用¢70mm插入式振捣器、振动梁施工。
混凝土灌注时要稍高出模板顶面,采用振捣梁来回辊压粗平。
振捣时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液化状态为宜,插入式振捣器不能碰动模板,防止接缝处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无砟轨道施工是一种先进的铁路轨道施工方法,采用无砟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砟石的使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下面是一份无砟轨道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以供参考。
一、方案介绍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的区段:确定施工的区段范围,根据铁路线路规划和需要进行轨道更新的区段确定施工的范围。
2. 物资准备:准备所需的无砟轨道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具等。
3. 基础工程:进行地基处理,采取填土、回填、夯实等措施,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 轨道安装:安装轨道梁和轨道枕,进行轨道的布置和调整,确保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5. 接触网施工:安装和调试接触网设备,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6. 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和施工规范,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保护。
二、施工步骤1. 物资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无砟轨道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具等,包括轨道梁、轨道枕、道床板等。
2. 基础工程:对施工区段的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平整度和密实度,采取填土、回填、夯实等措施。
3. 轨道安装:在基础工程完成后,开始进行轨道的安装,先安装轨道梁,然后安装轨道枕,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4. 接触网施工:在轨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接触网的安装和调试,包括安装接触网设备、导线和绝缘子等,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安全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施工规范,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区域的划定和围栏设置等,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施工要求1. 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且持有相关的施工证书。
3. 施工过程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和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需与其他施工单位进行协调和配合,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和顺利。
5. 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无砟轨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一份无砟轨道施工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操作。
CRTSⅡ型板式无碴轨道路基支承层施工技术

采用 C P II I 后 方交 汇 进 行 模板 测 量 放 样
,
每
30
,
缝 隙 内冲洗干 净
3
,
待切缝 内干 燥后 及 时用 沥 青填塞饱满
。
3
m
带标 高放
一
个控 制 点
然后 进行 模板 安 装施 工
。
模板 采 用
一
6
m
’
机具设 备和 劳动力组 织
一
【 制作 , 单 块模板 上 下 两 排 各 有 3 根 拉撑 杆 , 拉撑 杆 另
。 , , 、
。
,
,
全 面的 介龆 了路基 轰承 县施
.
工。
i
。
=一 :
。
键 D ∈ 词 】c
1
P. T s Ⅱ; 麦承 县 ; 施 工
.
Ir
II 型 耘 式 无 砟轨道
工 程概 况
,
出混凝 土 支 撑层的边线 然后 根据模板拉 撑杆的长短 用 电钻 在基 床上 打
,
嘉 善南 站 路基段 位 于 跨 沪杭 特 大 桥 和 步 云 特 大 桥 之 间 属浙 江 省 嘉 兴 市嘉 善 县 境 内
一
端 与模 板 连 接
,
端带有可 锚 入 基床 的的锚 钉 两 模板间用 螺栓 连 接 缝 隙采 用 双 面
,
,
混 凝土 施工 时 需要两 人 清璐 基 面
,
, ,
,
人 洒 水 俯 显 支承层 混
,
一
凝 土 施工 性能较差 双 线施工 时 混凝土 i I 臣生 5 公 里 以 内 』
,
个90
台自
胶 密封 模板 示 意 图见 图 (2 ) 模板 施 工 前
无碴轨道施工(支撑层和道床板)指导书

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2)4.1、路基CRTS I型无砟轨道结构组成 (2)4.2路基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4.2.1支承层施工 (3)4.2.1.1施工工艺流程图 (3)4.2.1.2支承层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 (4)4.2.2道床板施工 (6)4.2.3路基上道床板综合接地 (8)4.2.4施工缝的设置 (10)4.2.5过渡段施工 (10)4.2.6线间填充和封闭层施工 (12)无碴轨道(路基支撑层和道床板部分)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无渣轨道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无渣轨道施工。
2、编制依据(1)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客运北环线工程无砟轨道设计图。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3)铁道部及其研究机构发布的有关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等文件。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等。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适用范围郑西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新建客运北环线工程路基无渣轨道支撑层和道床板施工。
施工里程为DK497+436.93~DK500+130,单线全场4.393㎞(含302.53m断链)。
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1、路基CRTS I 型无砟轨道结构组成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枕、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和支承层等组成。
0.7%4%3:116%3:116%-260-515-815支承层WJ-8B型扣件SK-2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C40)60Kg/m钢轨2800340043002500-1215-2182%C25纤维素混凝土厚10cm-2400.7%4%3:116%3:116%-260-515-815支承层WJ-8B型扣件SK-2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C40)60Kg/m钢轨2800340043002500-2182%C25纤维素混凝土厚10cm -2405000级配碎石K30≥150MPa/m级配碎石级配碎石路基上直线段无渣轨道横断面图路基直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515支承层WJ-8B型扣件SK-2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C40)60Kg/m钢轨0.7%4%3:116%-260-515-815支承层WJ-8B型扣件SK-2型双块式轨枕混凝土道床板(C40)60Kg/m钢轨级配碎石路基上曲线段无渣轨道横断面图-h3-h4+H-h1-h2+H-h3≥2%≥2%C25纤维素混凝土厚10cm-h44%ee级配碎石级配碎石K30≥150MPa/m-1215430025002500430028003400280034005000路基曲线段无砟轨道横断面图28003400电缆槽电缆槽电缆槽路基长度L路基与桥梁分界点28003400电缆槽电缆槽电缆槽5000路基与桥梁分界点路基上道床板平面图路基道床板平面图4.2路基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2.1支承层施工 4.2.1.1施工工艺流程图基础面清理及湿润放样、安装模板混凝土施工拉毛及修整拆除模板 切缝覆盖养生质量检查 施工准备4.2.1.2支承层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a.施工准备支撑层施工前应做好人员、机械、材料的准备。
沪杭高铁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方法探究

沪杭高铁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方法探究本文对沪杭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详细叙述了各道工序的施工方法。
标签: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1 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无砟轨道桥梁底座板施工流程2 加高层施工加高层一般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加高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起调平层的作用,为底座板施工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为加强加高层与梁面的连接,设计要求全桥梁顶加高层范围全面凿毛,设置了一层钢筋网,并采用钻孔植筋加强连接的方法。
加高层施工的工艺流程:梁顶凿毛→钻孔植筋→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加高层混凝土浇筑→梁端伸缩缝安装→梁端1.5m范围内PCC砂浆施工。
2.1梁顶凿毛根据设计要求,梁顶加高层范围需全面凿毛,深度约1cm,并将梁顶浮浆凿除干净。
2.2钻孔植筋植筋孔位应避开箱梁钢筋及梁顶横、纵钢绞线位置。
植筋采用8圆钢长33cm (HRB335级),设计钻孔黏结深度不小于12cm(12.5~17.5cm),钻孔直径12cm,纵向间距80cm,横向85cm。
钻孔采用专门电钻。
植筋前,需将植筋孔位清理干净,将植筋胶注入孔底,保证植筋胶将钢筋及混凝土间的空隙充满2.3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加高层钢筋网设计采用HRB335级6圆钢,间距15cm。
钢筋采用现场制作,现场绑扎。
因为加高层高程的控制直接影响底座板的施工,所以确定钢筋绑扎在植入筋上的位置非常重要,不仅要满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还要满足加高层控制底座板高程的要求。
模板安装前,先通过测量放线确定加高层施工边线,再在模板内外侧分别植筋卡住模板,模板表面打磨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高程控制利用卡住模板的内侧钢筋,从钢筋顶向下至加高层设计高程,然后在模板内侧每根植入筋上挂线。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灌车送到施工现场,采用溜槽辅助放料。
精平采用水平刮尺,利用模板内侧拉线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平整度在3mm/4m之内,高程控制在±5mm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山北站路基无砟轨道支承层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三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0年三月金山北站编制:审核:审批: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三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0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前准备工作 (3)3.1施工条件 (3)3.2审核图纸 (4)3.3材料准备 (4)3.4施工测量 (4)3.5施工试验 (5)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6)4.1路基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 (6)4.1.1施工准备 (6)4.1.2 配合比 (7)4.1.3 搅拌 (7)4.1.4 运输 (7)4.1.5 摊铺与浇注 (7)4.1.5.1立模浇筑 (8)4.1.5.2 技术保证要点 (9)4.2 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10)五劳动力组织及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0)5.1劳动力组织 (10)5.2机械设备配置 (11)六图片展示 (11)路基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客运专线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撑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85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应用指南》(2005)《新建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J259-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J260-2003)(2) 沪杭甬客专相关图纸文件1.2 编制原则⑴遵循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严格按照沪杭Ⅲ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不断优化。
⑵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加强现场实地调查,掌握现场情况,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性,减少施工过程中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变动,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⑶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有关涉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文件,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格按规程办事。
⑷ 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
增强环保意识,项目队设环保部,施工队设置专职环保、水保工程师。
⑸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二 工程概况我三标段负责路基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范围是DK46+264.83~DK48+256.16,路基正线长度1991.13m 。
轨道板预制由Ⅳ标段提供,本标段路基正线无砟轨道包括非道岔区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道岔连接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及道岔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下支承层混凝土共约4882.45方。
线路中心线桥梁桥梁线路中心线轨道板板号轨道板板号轨道板分布里程路 基R07105R07000L07105L07000DK47+925.000DK48+256.500DK48+256.16桥台R07105R07000R06885R06846DK47+645.000L07105DK46+956.000L07000L06899L06846DK46+603.485DK46+264.825桥台DK46+265.485双块式无砟轨道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区路桥里程边界上海杭州三施工前准备工作3.1 施工条件为优质高效的建好沪杭客专,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了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标,并认真的熟悉了施工图纸、按照设计院的路基填料技术交底、路基结构物过渡段技术交底、轨道专业技术交底、四电专业技术交底,了解沪杭客专铁路施工相关知识,积极参加沪杭客专技术培训,加强架子队的培训。
条件准备⑴交通运输条件本标段所经地区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各地区省级公路、县级公路以及乡镇公路形成了完善、发达的公路交通网,为本工程的各种材料供应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⑵施工通讯本标段所处地区通讯发达,施工中与当地电讯部门办理相关程控电话及无线电话服务,工区各部门、各工程队配备满足需要的程控和无线电话,作业班组配备足够的对讲机以满足施工要求。
⑶施工用水生活及施工生产用水与当地自来水公司联系接用现有自来水。
3.2 审核图纸接到图纸以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部门进行图纸的会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并形成图纸审查报告。
3.3 材料准备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矿粉、伸缩缝和接地端子为甲供或甲控材料。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及半成品计划,并组织物资材料的采购工作,同时及时组织前期的周转材料及半成品进场,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所有工程主体用原材料必须坚持先检后用的原则,在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和平行检验的基础上,经检验合格后的原材料才可以使用。
3.4施工测量⑴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我项目部设置的每个CPⅢ测量小组配备8个人,其中4人进行平面测量,3人进行水准测量,1人进行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每个CPⅢ测量小组配备的仪器设备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仪器设备数量备注1 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2ppm 12 木质三脚架优质重型脚架 33 单棱镜组对中精度不大于1mm 24 CPⅢ棱镜SINNING 136 棱镜测量杆137 电子水准仪DS05级 18 铟钢水准尺3m或2m 29 2.5kg尺垫 210 水准测量杆 4以上测量仪器须有资质的部门检定后方可使用。
⑵测量放样在路基面上布设加密点,并标识清楚。
加密点应设在不影响路基顶面施工及不容易破坏的位置。
⑶路基中线及高程的复核在路基主体工程完成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路基中线、偏角和路基表层面标高等项目的复核,确保其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5 施工试验试验室设主任1名,试验员2名,资料员1名。
试验室主任负责本项目整体试验工作,做好试验人员的工作分配,资料的复核、仪器的购置和校正、试验工作的检查等,试验员负责进行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各种施工材料的检验,现场各种试验检测工作。
资料员做好试验资料的搜集、整理、签证归档工作。
(原材料质量检测流程见下图)图3.5 原材料质量检测试验流程图四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1 路基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4.1.1施工准备施工单位应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符合暂行技术条件要求得配合比。
施工单位应配备支承层材料的搅拌和运输设备、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预防措施。
滑膜摊铺前,应测定支承层中线和水准,用于引导摊铺机行走作业。
立模浇注施工时,模板的位置应准确固定。
施工前应配备足够数量用于支承层养护需要的覆盖物。
当采用喷涂养护剂方式进行养护时,应事先进行养护剂适应性试验。
4.1.2 配合比水硬性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时,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ρdmax)和最优含水率(ωopt)。
水硬性混合料成型时,应根据最优含水率(ωopt)拌制混合料,并通过套模加压震动方法使试件达到最大干密度(ρdmax)。
低塑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时,应采用较少的胶凝材料用量和水用量。
除非必要,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减水剂。
低塑性水泥混凝土试验时,应采用增实因素法测定其稠度。
4.1.3 搅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搅拌前,应严格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含水率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原材料的计量精度: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和水为±1%,骨料为±2%。
搅拌过程中,不得使用表面沾染尘土和暴晒过热的骨料。
可采用一次投料方式生产,搅拌时间应根据设备功率确定,拌合物应均匀,色泽一致。
搅拌完成后,应及时观测拌合物有无结团、塑性坍塌等不良现象。
4.1.4 运输拌合物应采用出渣车运输,要求边缝密封,每次使用后应将车清洗干净。
混凝土车运输时,应对拌合物进行有效覆盖,避免拌合物失水过多或遇到雨雪天气引起含水率过大变化。
混凝土出渣车车应慢速行车卸料,避免集中卸料造成堆积离析。
4.1.5 摊铺与浇注摊铺或浇注支承层材料前,应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适度湿润,并不得积水。
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时,应采用滑膜摊铺或摊铺碾压工艺;采用低塑性水泥混凝土时宜采用立模浇筑工艺,本工程项目采用后者。
施工流程前期准备工作(检查是否符合路基支撑层施工条件)——→测量放线——→模板定位——→安装模板——→检测模板位置——→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收面——→切割假缝——→拆模及实体检测——→养护4.1.5.1立模浇筑放出模板位置,安装固定模板,报检合格后灌注混凝土。
一线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沿另一线开至模板的侧方向,直接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二线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通过施工便道进入场地,然后调头,倒车至施工的最前方,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
采用振捣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人工整平,做出要求的横截面形状。
施工时通过测量整理,控制支承层高度。
支承层的每一层或每一个施工段落内,必须始终保证使用相同的材料,并且都符合相关的要求。
在路基道岔过渡区支承层区域范围比较大时,采用泵车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浇注。
混凝土振捣采用振捣棒和振动梁共同振捣,振捣密实后,对顶面进行找平。
图4.1 道岔区示意图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刻进行喷水雾养护,浇水量取决于底座的表面状况,应始终保证结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膜,并按3.27m 间距及时用混凝土切割机切出支承层厚度10cm 深的缝(切缝应尽量避免在轨枕下方)。
并对支撑层中间2.8米范围内用铁刷子做拉毛处理,拉毛深度2mm 。
最后将两边200mm 范围内压光并收出4%的排水坡,两侧各50cm 做收光处理,及时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
优先浇筑区域1:采用罐车卸料入模浇筑区域2:采用罐车卸料入模道岔浇筑区域3:采用泵车泵送混凝土浇注待混凝土初凝前在轨道板覆盖区域用铁刷子将其表面拉毛,拉毛深度2mm。
混凝土初凝后,及时进行覆盖并进行洒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