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目标解析:创设跷跷板乐园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时在算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在练习的设计中注意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与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写出计算过程。
23+8-14 56-13+39 36+24+156×6÷4 27÷9×6 72÷9÷2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
(二)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问题预设: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2)学生汇报、交流。
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 4×3+7 7+(4×3)12+7=19(人) =12+7 =7+12=19(人) =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设计意图:例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不仅数量关系简单,而且有情景图作为直观支撑,学生还有过学习乘加的经验,给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这个素材是极好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运用。
第2课时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 获?你还想学习什么?
作业: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第 5、6题。
=11
做一做
4.想一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5×6+13 45-4×7 19-48÷6 45÷9+14 8÷4×2 64-40÷8
要求:小组内检查评议。
答案
5×6+13 =30+13 =43
45-4×7 =45-28
=17
45÷9+14 =5+14 =19
8÷4×2 =2×2
=4
19-48÷6 =19-8 =11
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4×3+7 =12+7 =19
7+4×3 = 7+12 =19
小结
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又 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因为 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所以算式中有减法和 乘法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同理因为乘法 和除法是同级运算,故算式中有加、减法和除 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4×3=12 12+7=19
4×3+7 =12+7 =19
我列的综合算式 和你的不同,但 也是先算4×3。
7+4×3 =7+12 =19
我也是这么 算的,不过 我列的是综 合算式。
讨论
4×3+7
7+4×3
要求:小组讨论自学,并和同组的同学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把讨论的结果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汇报
巩固提高
做一做
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评析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算•乘法与除法的综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3. 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算为了帮助学生温习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算,可以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相互讨论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与这方面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并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二:学习乘法与除法的综合运算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教师将介绍乘法与除法的综合运算。
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与除法的应用场景,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完成。
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题 1. 12 + 6 - 3 x 2 ÷ 4 = ? 2. 8 - 2 x 3 + 4 ÷ 2 = ? 3. 5 + 3 x 2 - 4 ÷ 2 = ?步骤三:学习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教师将介绍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通过举例和讲解的方式,演示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
同样,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步混合运算题 1. 2 + 3 x 4 - 6 = ? 2. 8 - 2 ÷ 4 + 5 = ? 3. 6 ÷ 3 + 2 x 4 = ?4. 教学评估为了检验学生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试,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和记录。
同时,教师还需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自信地解决问题等。
二、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通过复习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算和学习乘法与除法的综合运算,为后续的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混合运算——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
12+4+30= 46 4÷2×7= 14
16
2
15+10-8=17 6×2÷2= 6
25
12
运算法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要按
从左往右 的顺序进行计算。
我获得 几颗 。
8×3+4
=24+4
=28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你会填几种,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填一种获一颗星哦!
我获得 几颗 。
1.先说各题先算什么,用横线画下来,再脱式计算。
20-8÷2
7×5-3
4+4×6
81÷9+2
2.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
8×3+4 =24+4 =28
√
12-3×4 =9×4 =36
×
12-3×4 =12-12 =0
4+4÷4 =8÷4 =2
×
4+4÷4 =4+1 =5源自24 ○ 6 ○ 224+6+2 24-6-2 24+6-2 24 ÷6×2 24 ÷6÷2
24-6+2
24+6 ×2 24- 6 × 2 24+6÷2 24-6 ÷2
仔细观察这三道混合运算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8×3+4
=24+4
=28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你会填几种,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填一种获一颗星哦!
同级 =4+1
=5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从左到右按顺序,
不同级 先乘除,后加减。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你会填几种,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填一种获一颗星哦!
24 ÷6×2 24 ÷6÷2 运算法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要按
加减乘除混合_不带小数点_1000题_竖式模式

303 × 816 ÷ 157 =
251 ÷ 151 × 182 =
356 - 243 + 857 =
191 + 826 - 495 =
185 × 431 ÷ 101 =
家长签字:
17 / 112
2020年2月10日
数学作业练习
加减乘除混合列竖式计算
姓名:
评分:
564 × 531 ÷ 451 =
家长签字:
5 / 112
2020年2月10日
数学作业练习
加减乘除混合列竖式计算
姓名:
评分:
248 ÷ 147 × 189 =
179 + 608 - 589 =
561 + 899 - 829 =
288 × 649 ÷ 117 =
442 × 629 ÷ 308 =
533 × 645 ÷ 511 =
831 × 535 ÷ 172 =
268 × 620 ÷ 431 =
家长签字:
1 / 112
2020年2月10日
数学作业练习
加减乘除混合列竖式计算
姓名:
评分:
616 × 893 ÷ 597 =
995 + 757 - 578 =
180 + 591 - 195 =
851 × 931 ÷ 132 =
777 ÷ 122 × 714 =
330 + 249 - 166 =
960 × 412 ÷ 226 =
963 ÷ 156 × 687 =
987 - 365 + 674 =
家长签字:
2 / 112
2020年2月10日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苏教版一、知识概述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一般而言,混合运算就是包含多个运算符和运算对象的运算。
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中,主要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组合运算。
二、学习目标•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组合运算;•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组合运算。
2.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顺序。
四、学习内容1.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顺序在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例如:2 +3 ×4 -5 ÷ 2 = ?按照优先级和顺序进行,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得到的结果为:2 + 12 - 2.5 = 11.5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即指同时存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运算。
四年级的学生需要逐步掌握这种运算方法。
例如:12 + 6 ÷ 3 + 2 × 5 = ?按照优先级和顺序进行,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得到的结果为:12 + 2 + 10 = 24五、课后作业1. 计算题(1)14 - 5 ÷ 5 × 3 + 6 = ?(2)25 ÷ 5 × 3 + 7 - 6 × 2 = ?(3)36 ÷ 6 × 2 - 3 + 5 × 4 = ?2. 应用题一家超市打折促销,标价为 40 元的面包打八五折,标价为 50 元的矿泉水打八折,标价为 20 元的糖果打五折。
如果小明带了 120 元去买,他一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六、教学反思从本节课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初步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的组合运算。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 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二、探究新知(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1212+7=19追问:这是谁列的?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7+4=11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小动物回家(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数学运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问题。
(2)提出问题:如果在一个算式中再增加一步运算,如何确定运算顺序呢?(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含小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
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问题:
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