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型表面硅油残接率测试方法[1]

合集下载

离型膜残余率标准

离型膜残余率标准

离型膜残余率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为它受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和客户需求的影响。

然而,在衡量离型膜残余率时,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1. 离型力:离型力是指离型膜在剥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

根据离型力的不同,离型膜可以分为超轻离型力、轻型离型力、中型离型力、重型离型力和超重剥离力等。

不同类型的离型膜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 残余粘着率:残余粘着率是指离型膜在剥离过程中,硅油在涂布基材上转移下来的量。

残余粘着率受到硅油类型、涂布工艺和固化反应品质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残余粘着率越低,离型膜的性能越优越。

3. 覆盖性:覆盖性是指离型膜在应用过程中,对被覆盖物的表面覆盖程度。

良好的覆盖性可以确保离型膜在剥离过程中,不会对被覆盖物产生不良影响。

4. 无掉硅、无消光、无硅转移:这是离型膜在应用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性能要求。

掉硅、消光和硅转移等现象会影响离型膜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由于离型膜的性能要求因应用场景而异,所以在选择离型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

在衡量离型膜残余率时,可以参考以上提到的指标,结合实际应用环境和客户需求来确定合适的离型膜。

离型膜残余测试方法

离型膜残余测试方法

离型膜残余测试方法1 目的Purpose为了规范操作,澄清流程,提高效率,特制订此操作指导书。

2安全Safety此评估方法适用于服从COSHH规章的物质finat压力滚筒应小心操作因为滚筒有时会与把手脱离,当压力滚不使用时应妥善放置放以防滚筒滑动3 原理Principle此方法用于测定有机硅涂层上的迁移性。

通过评判有机硅涂层从基材上迁移的量及迁移量对胶带粘性的影响从而定量评判在纸或是薄膜上有机硅涂层的固化程度4设备和材料Equipments and Materials25mm宽日东31B胶带finat压力滚筒待测有机硅涂层膜拉力机,夹具分离速度300mm/min,能进行180°剥离金属或玻璃压力片70℃恒温烘箱带胶背板5操作规程Operation样条的制备将长*宽为175mm*25mm的胶带或是压敏胶粘帖到涂硅膜上。

以大约20mm/s速度,用finat压力滚筒同向滚压测试样2次以使其充分接触。

将测试样条夹于钢板或玻璃板之间,上置3kg重物(70g/cm2),在常温下放置20h。

取至少二条测试样条。

将上述贴有胶带的测试样上的胶带撕下用轻微的手指力转粘到一干净的测试板上。

以大约20mm/s速度用finat压力滚筒同向滚压测试样3次以使其充分接触。

同时在同一卷的测试胶带或压敏胶上取控制样至少二条,直接粘到和以上相同的干净的测试板上,以大约20mm/s速度用finat压力滚筒同向滚压控制样3次以使其充分接触。

在测试剥离力前按照以上状态将贴有测试样的测试板至少放置20min。

测试步骤启动电脑,启动拉力机电源,松开拉力机紧急停止按钮。

测试软件画面上选择选择“180剥离" ,设置软件测试宽度,长度,测试距离等,至测试画面。

将“负荷”、“变形”“位移”等等全部点击“调零”。

取一制作好的胶带样条,用回形针固定于测试用钢板上,放置于十字头上固定,夹子夹住胶带最下面多余部分,力度不可太紧或是太松,检查无误后,按“运行”按钮进行测试。

低温固化离型剂(7458)试验

低温固化离型剂(7458)试验

低温固化离型剂(7458)试验
一、配方
道康宁7458 5.92kg(16%)
交联剂7048 3.552g
120#溶剂油31.08kg
二、配方说明
1.7458系硅油是将铂金(Pt4000)催化剂与硅油主体预先混合的牌号,其特点是固化温度低(90o C),固化时间短---随着温度的提高固化时间相应缩短(5秒左右)。

注:7595是将交联剂与硅油主体预先混合的牌号。

2.7458固含量30%,剥离轻(与7595相比),固着力好。

3.交联剂7048固化时间长(但随着纸面温度的提高,其时间可以忽略不记),固着力高。

于7048相比,交联剂7672固化时间短,但固着力低。

三、涂布试验(2005.11.2.20:00~21:00)
四、检测
五、7450有机硅是低温高速、转移型离型剂,内已含剥离调节剂。

其特点是固化温度低、时间短,剥离轻(尤其是瞬间开口剥离轻),适用于包装封缄用离型。

缺点是部分转移,造成胶粘剂性能下降。

1.基本配方:
有机硅(含有剥离调节剂)7450:1000g
催化剂4000 :6g
交联剂7048 :6g
2.。

硅油检测方法

硅油检测方法

硅油检测方法硅油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油,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医药等领域。

然而,随着硅油的使用量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可靠的硅油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观检测法外观检测法是硅油检测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硅油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好坏。

正常情况下,优质硅油应呈现出透明无色的状态,无杂质、无悬浮物。

若发现硅油出现混浊、浑浊、颜色变化或有颗粒状物质,可能表明硅油质量存在问题。

二、黏度测定法硅油的黏度是反映其流动性和润滑性的重要指标。

黏度测定法是通过测定硅油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来评估其质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旋转式黏度计法和滴定法。

旋转式黏度计法是将硅油置于旋转式黏度计中,通过测定旋转度来计算出硅油的黏度值;滴定法则是利用滴定管将硅油滴入容器中,通过滴落速度来判断其黏度。

黏度值越大,硅油的流动性越差。

三、密度测定法硅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硅油的质量,是衡量硅油浓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密度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密度计中,测量其密度值来判断其质量。

密度越大,说明硅油中杂质含量越高。

四、挥发残留物测定法硅油的挥发残留物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硅油中不能挥发的物质。

挥发残留物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高温环境中,测量其挥发后的残留物质量来判断其质量。

正常情况下,优质硅油的挥发残留物质量应低于一定标准。

五、氧指数测定法硅油的氧指数是指硅油在特定条件下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

氧指数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与氧气混合并点燃,测量其燃烧所需的氧气浓度来评估其质量。

氧指数越高,说明硅油的燃烧性能越好,质量越高。

六、抗氧化性测定法硅油的抗氧化性是指硅油在氧气存在下不易氧化和降解的能力。

抗氧化性测定法是通过将硅油置于高温高氧环境中,测量其抗氧化性能来评估其质量。

抗氧化性能越好,说明硅油的稳定性越高,质量越好。

针对硅油的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测法、黏度测定法、密度测定法、挥发残留物测定法、氧指数测定法和抗氧化性测定法。

FTM11-残余粘着率

FTM11-残余粘着率

测试方法FINAT TEST METHOD FTM11涂硅基材与自粘性面材复合后的质量情况:残余粘着率METHOD NUMER: Test Method 1 DATE: 07/06/00REF: S\LAB\TESTMETHODS\TM 1-FTM11 REVIOUS VERSION: 29/6/99 Originator – Matt Hayward Checked by G Magill 原理此测试方法用以评估压敏胶面材对于涂硅基材的离型效果的影响。

它可以直观地之处离型基材表面的硅油固化的情况和程度。

“残余粘着强度”指压敏胶面材在指定条件下与离型地财先接触,之后将其贴在标准测试板上制成标准试片,之后在固定的剥离角度、速度下,从标准试片上将其剥离时所需要的力。

请注意在此阐述的测试方法不是严格按照Finat制定FTM11,但对于实验室操作来说却时相当适用的。

健康及安全信息此测试方法已对以下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要求Yes No 人工处理X 化学品危害X X 身体危害X身体危害在样品准备阶段会用到小刀、切纸闸刀和剪刀。

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时必须小心和谨慎。

在使用FINAT测试滚轮时,必须小心,避免从桌面滑落贰压伤手和脚等。

滚轮在不使用时必须平面放置,避免滚动。

在测试过程中,拉力测试仪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

移动的平台和敞开的一些部件需避免手指等的接触。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将身体向移动的平台方向倾斜,以免衣物等被卷入。

对于一个需要经常使用拉力机的操作员来说,掌握以下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从一个固定的位置启动机器时,应注意拉伸距离和避免被测样品的翘曲。

2)适时改变身体的姿势。

3)可以坐下,也可以站立着操作机器。

请执行这些由H&S文件提供的指导,此文件可以在VUD屏幕伤的安全使用中找到。

设备l在Lloyd LRX拉力测试机上操作时,需将测试条附在一块平板上,以保证剥离力呈180o 角。

l在LRX拉力测试机上需接上计算机和Ondio软件。

离型纸知识

离型纸知识

Yes
No
X
化学品危害
X
X
身体危害
X
身体危害
在样品准备阶段会用到小刀、切纸闸刀和剪刀。在使用 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时必须小心和谨慎。 在使用 FINAT 测试滚轮时,必须小心,避免从桌面滑 落贰压伤手和脚等。滚轮在不使用时必须平面放置,避 免滚动。 在测试过程中,拉力测试仪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移 动的平台和敞开的一些部件需避免手指等的接触。同时 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将身体向移动的平台方向倾斜,以 免衣物等被卷入。 对于一个需要经常使用拉力机的操作员来说,掌握以下 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从一个固定的位置启动机器时,应注意拉伸距离和 避免被测样品的翘曲。 2)适时改变身体的姿势。
需付全款。国内有很多离型涂布供应商就觉得没有什么大意义。 3.CCK 离型纸 CCK 原纸是表面涂布了一层特殊的陶土后涂布离型剂,生产而得的离型纸。 因为其耐高温性能特别好,被广泛使用在碳纤维行业。 CCK 原纸表面的陶土及易破坏有机硅,所以国内生产的 CCK 离型纸真正能够过关的还 在少数。 4.其他离型纸 另外还有一些离型纸被很多行业广泛使用,也有不使用离型剂的。比如,标签印刷厂 往往会在需要有离型的地方上一层光油,也会具有一定的离型能力,当然要胶水的性 能很弱。否则,这点离型能力也是徒劳的。另有一些使用一些特殊的胶水等配方生产 的离型纸占总体市场份额很少。
离型纸的技术指标 离型纸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干硅涂布量,常温剥离力,老化剥离力以及残余粘着 率。 干硅涂布量是指,离型剂涂布在材料上的量,单位是克每平方米。一般为溶剂型硅油 的涂布量从 0.30~0.80 克每平方米,无溶剂型硅油的涂布量从 0.80~1.30 克每平方米。 需要专业测试设备才能测试涂布量。 硅油涂布量直接影响到剥离性能。较高的涂布量,能够密实地将原纸覆盖,保证硅油

不干胶的生产工艺

不干胶的生产工艺

不干胶材料模切时在面材上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干胶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面材、黏合剂、硅油涂层和底纸组成。

不干胶材料的结构不干胶材料的模切不同于传统印刷材料,如纸张模切,是将材料整体切穿;而不干胶材料的模切仅仅是将面材和黏合剂层切穿,保留底纸和其表面的硅油涂层,最终使模切成型的标签保留在底纸上。

理想的模切状态不干胶材料的模切质量同多种因素有关,如模切方式、模切装置精度、模切版的精度、模切刀片同材料的匹配情况,此外,模切质量还与不干胶材料的特性有关,如面纸、黏合剂和底纸性能不同,各种不干胶材料的模切特性也不一样。

1.面材的种类面材基本上可分为纸张和薄膜两大类。

普通纸张类的切断原理同薄膜材料略有不同。

虽然从理论上讲,模切时必须将面材和黏合剂一同切穿,但实际上模切纸张类材料是刀具切削和纸张受力断裂的综合结果,即刀刃向下切削的同时也将纸张向两侧挤压,所以,相对而言,纸张类材料的模切精度不是很高。

在分析样品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标签有毛边,这就是由于材料纤维较粗,自然断裂形成的现象。

因此,模切薄膜材料的刀刃要锋利,硬度要高,要采用小角度模切刀,刀刃角度通常为30°~42°。

如果使用大角度的模切刀,不仅模切困难,而且如果刀刃不锋利还会出现面材切不穿,底纸断裂的情况,或者使成品标签的边缘出现翻边现象,造成渗胶。

总之,模切薄膜的精度要高于纸张类材料,所以模切薄膜材料对设备精度、模切版的精度和底纸都有一定的要求。

基于纸张类材料的模切特性,并考虑到刀刃的磨损,平压平模切刀片的角度通常规定为52°,如果角度大,对材料的挤压变形就大,即水平方向的分离力就会使材料断裂分离现象加剧。

薄膜类材料的模切,简单地说就是完全切穿的过程。

因为薄膜类材料大多具有韧性,不会自然断裂,所以切穿三分之二是不适合的,必须完全切穿或者切穿五分之四的厚度,否则排废时会连同标签一同剥离。

2.面材的强度面材的强度同面材的厚度、纤维(高分子)结构和自身的湿度有关。

离型膜的测试方法---用胶带测试

离型膜的测试方法---用胶带测试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离型膜的测试方法 ---用胶带测试
离型膜的测试方法。
讲PET离型膜在测试方法之前,我们先讲一下什么是PET离型膜?PET离型膜,他就是在PET薄膜的表面涂布上 一层硅油,涂布硅油的好处是降低PET薄膜表面的附着力,附着力降低以后,我们的胶带产品贴上去就可以轻 轻的撕下来。
PET离型膜的测试方法,实际上是测试PET离型膜,表面的副作用。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胶带贴上去,然后可 以轻轻的撕下来,我们叫轻离型。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离型表面硅油残接率测试方法
7、1仪器
a)拉力试验机:或类似的仪器,其夹具可使面材以180°,以
300mm/min(精确度±2%)的速度剥离并测试离型力;
b)标准测试压辊:质量为2KG层覆橡胶层的压棍;
c)测试板:一组金属或玻璃测试板,试样可在上面承受
6.68KPA(70g/cm2)的压力;
d)标准胶带:宽度为25mm的测试专用标准压敏胶带,常用
的型号为TESA 7475的测试胶带,在日常的常规检测中也可用剥离力相对稳定的压敏胶带;
e)裁切刀。

7、2试验步骤
a)裁切一张尺寸至少为450mm*250mm的离型纸(膜)。


手指将胶带沿解卷方向轻轻压复于离型表面上;
b)沿离型纸(膜)解卷方向,裁切规格尺寸为175mm*25mm
的标准测试胶带测试条从底材剥离待测。

所测试中加上一组控制测试样条,即至少三条没有接触过离型纸(膜)底材的标准胶带测试条待测。

所有待测试的测试条均需放置于摄氏23℃±2℃,相对湿度为50%±5%的环境下4H,然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剥离力测试;
c)将上述测试条,胶面向下,用轻微指压将样条贴于清洁的
测试板上;用测试压辊以约10mm/S的速度,辊压两次来
回,使胶面与试板表面紧密接触,放置20min后待测,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种测试样条贴合于测试板上,放置20min后待测;
d)将测试条与测试板固定在拉力机的适当位置,设定拉力机
的剥离速度为每分钟300mm,剥离角度为180度的条件下将面材从测试板上剥离,在测试中取读数相对稳定的一段数值为测试值;
e)重复以上步骤,测试未接触过离型纸(膜)的控制组的测
试样条,并计算,算出数值为测试值;
7、3 试验结果的计算
J=B1/B2×100%
式中:J---------残余接着率,%
B1-------剥离测试胶带所需力,N
B2-------剥离控制组胶带所需的力,N
如果玻璃强度过大,超过面材的强度,剥离力取面材撕裂前所记录下的最大值,并以“PT”在附记中标明情况,若发生胶转移,则以“AT”在附记中标明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