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孔隙率的几种测试方法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评述-最新国标

金属覆盖层孔隙率试验评述警告----本标准需要使用某些如果不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和/或程序。
它仅指技术适宜性,绝不能免除设计者、生产者、供应商或用户在任何生产或使用阶段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法定和所有其他法律义务。
1范围本文件评述了已发表的显示覆盖层中孔隙(见ISO2080)和不连续的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铝、阳极氧化铝、黄铜、镉、铬、钴、铜、金、铟、铅、镍、镍-硼、镍-钴、镍-铁、镍-磷、钯、铂、釉瓷或搪瓷、铑、银、锡、锡-铅、锡-镍、锡-锌、锌等覆盖层以及铝、铍-铜、黄铜、铜、铁、镍铁钴合金、镁、镍、镍-硼、镍-磷、磷-青铜、银、钢、锡-镍和锌合金基体金属上的铬酸盐转化膜和磷酸盐转化膜(包括有关的有机膜)。
本文件所述的测试方法是通过与覆盖层不连续处暴露的基体反应,从而形成可观察到的反应产物。
注1:孔隙一般都垂直于覆盖层表面,但也可能倾斜于覆盖层表面;它们往往呈圆柱形,也可能呈扭曲形,见附录C。
注2:孔隙的大小各不相同,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的亚微观孔隙,到放大10倍至1000倍后可以观察到的孔隙,再到宏观下肉眼可见的孔隙。
注3:孔隙可以通过覆盖层表面的变色明显地显示出来。
注4:覆盖层中的孔隙并非总是有害的。
例如,在不连续铬中,微孔铬或者微裂纹铬是有益的,在测试时要导电以显示孔隙。
注5:孔隙率试验的结果以每平方厘米的孔隙数来表示,是与测试时所用的特定试验方法和检查中所用的放大倍数有关的相对值。
附录B给出了典型的报告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38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表面处理术语(GB/T3138—2015,ISO2080:2008,IDT)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6461—2002,ISO10289:1999,IDT)3术语和定义GB/T313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bet计算孔隙率

bet计算孔隙率BET计算孔隙率是指利用Brunauer-Emmett-Teller (BET)定律来计算物质的孔隙率。
BET定律是根据实验数据发展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主要用于表示比表面积的测量。
它的最初的形式是由Brunauer、Emmett和Teller于1938年提出的。
该定律被广泛应用在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BET计算孔隙率是基于BET定律对物质的孔隙率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体吸附实验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再结合BET定律的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孔隙率。
BET定律假设存在一种独立的、无相互作用的小孔,通过气体吸附实验可以测定样品比表面积,即样品中每平方厘米所吸附气体的总量,结合BET定律的公式可以求出物质的孔隙率。
BET计算孔隙率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即物质必须是可吸附气体,并且气体吸附是等温状态下完成的。
此外,气体吸附实验一般也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如物质的温度、压力、气体的浓度等,尤其是温度和压力,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大。
BET计算孔隙率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首先要准备实验样品,向样品中加入一定的气体,使其气体含量达到一定的水平;2. 将样品置于恒温恒压装置中,使其保持在恒温恒压状态下;3. 通过连续的压力调节(P/P0)和比容调节(V/V0),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4. 用BET定律的公式,计算出样品的孔隙率;5.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
BET计算孔隙率是一种能够准确测定物质孔隙率的方法,因此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气液分离领域,BET计算孔隙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滤膜的选择、设计和操作;在环境保护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及水土的污染程度等。
另外,BET 计算孔隙率还可以用于生物学领域,例如用于研究生物膜的通透性、吸收速率等。
α能谱法测量核孔膜孔隙率

第4 7 卷第4 期
2 0 1 3 年4 7 1
原
子
能
科
学
技
术
V o1 . 4 7, N O. 4 A pr .2 01 3
At o mi c Ene r g y Sc i e nc e a nd Te c hn ol o g y
能 谱 法 测量 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孔膜 孔 隙率
s pe c t r o s c o p y me t h od i s f e a s i bl e . Ke y wo r d s: n uc l e a r me m br a n e; s pe c t r o s c o py me t ho d; p or o s i t y
Ab s t r a c t : A me t ho d o f me a s ur i n g t h e p o r o s i t y of t he nu c l e a r me mb r a ne wa s d e s c r i b e d . The nu c l e a r me mbr a ne wa s i r r a d i a t e d v e r t i c a l l y b y t he c o l l i ma t e d mon o e ne r ge t i c a l ph a r a y s,a n d t he e ne r gy s pe c t r a we r e ob t a i ne d o n t he o t he r s i d e . The po r os i t y v a l ue s we r e g o t t hr ou g h t h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e a l ph a s p e c t r a .The p o r o s i t i e s of 3 0 s e t s of n uc l e a r me m— b r a ne s we r e me a s ur e d wi t h b o t h a l p ha s p e c t r o s c o py a nd mi c r os c op e a na l ys i s t e c h ni q u e, a nd t h e r e s ul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d c o mp a r e d .Th e r e s ul t s f r o m t he t wo di f f e r e n t me t h o ds a g r e e wi t h e a c h o t he r ve r y we l l wi t h i n t he me a s u r e me nt e r r or ,a n d i t me a ns t he a l p ha
隔膜检验标准规定

新材料检验标准-隔膜制定:日期校核: 日期审核: 日期核准: 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文件变更记录1.目的规范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对产品使用隔膜进行评估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对隔膜进行评估工作。
3.参考文件《GB/T 13022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实验方法》《ASTM D72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Nonporous Paper to Passage of Air》4.部门职责与权限N.A5.术语和定义新材料:从未在公司认证或使用过的原材料以及尚未评估过的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6.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1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实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2检验内容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b. 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测量数据要准确、真实;c. “▲”表示该项目为关键测试项目。
7.记录表单《新材料确认书》《材料信息表》《原材料样品登录表》《材料测试申请单》8. 附件附件1 孔隙率测试方法1.测量原理使用压汞仪测量隔离膜的孔隙率,其测试原理是:使用较高表面张力和高接触角的汞作渗入剂,它利用外力对隔离膜施加压力,将汞压入隔离膜的孔隙之间,然后通过测量压入的汞的体积来计算待测隔离膜的孔容及孔径分布。
2.测试仪器2.1压汞仪Pore Master60;2.2纯度>99.99%的氮气。
3.试样制备3.1 待测隔离膜的重量约1~3g,要求隔离膜表面平整、清洁、无裂缝、无气泡等缺陷;4.测试步骤与结果处理方法4.1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隔离膜,重量在1~3g之间;4.2将准备好的待测隔离膜样品放入压汞仪中进行孔隙率测试;4.3结果处理方法4.3.1每次测试时,同批样品需要平行测定3次,然后取3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4.3.2实验报告上要注明实验日期、人员及其它要求等;附件2 透气度测试方法1.测量原理隔离膜的透气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压力、测定面积)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隔离膜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隔离膜的空气渗透性,称作Gurley值。
隔膜检验标准-20.3.9

新材料检验标准-隔膜制定:日期校核: 日期审核: 日期核准: 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文件变更记录1.目的规范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对产品使用隔膜进行评估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对隔膜进行评估工作。
3.参考文件《GB/T 13022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实验方法》《ASTM D72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of Nonporous Paper to Passage of Air》4.部门职责与权限N.A5.术语和定义新材料:从未在公司认证或使用过的原材料以及尚未评估过的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6.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1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实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b. 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测量数据要准确、真实;c. “▲”表示该项目为关键测试项目。
7.记录表单《新材料确认书》《材料信息表》《原材料样品登录表》《材料测试申请单》8. 附件附件1 孔隙率测试方法1.测量原理使用压汞仪测量隔离膜的孔隙率,其测试原理是:使用较高表面张力和高接触角的汞作渗入剂,它利用外力对隔离膜施加压力,将汞压入隔离膜的孔隙之间,然后通过测量压入的汞的体积来计算待测隔离膜的孔容及孔径分布。
2.测试仪器2.1压汞仪 Pore Master60;2.2纯度>99.99%的氮气。
3.试样制备3.1 待测隔离膜的重量约1~3g,要求隔离膜表面平整、清洁、无裂缝、无气泡等缺陷;4.测试步骤与结果处理方法4.1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隔离膜,重量在1~3g之间;4.2将准备好的待测隔离膜样品放入压汞仪中进行孔隙率测试;4.3结果处理方法4.3.1每次测试时,同批样品需要平行测定3次,然后取3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4.3.2实验报告上要注明实验日期、人员及其它要求等;附件2 透气度测试方法1.测量原理隔离膜的透气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压力、测定面积)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隔离膜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隔离膜的空气渗透性,称作Gurley值。
膜的检测方法

水处理设备中各种膜元件的执行标准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6-2-20 17:48由于我国分离膜行业发展较晚,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较少,其中膜与膜组件标准有21项,与膜产品相关的装置标准有24项,全部为推荐性标准,除5项为国家标准外,其他均为行业标准,主要是海洋行业标准,为27项。
标准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起着肯定已有成果、引导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因此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促进膜产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引导膜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推动膜技术广泛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1. 膜产品技术指标膜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繁多,主要有分离透过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三大类,其中分离透过性能包括:产水量、水通量、纯水透过率、截留分子质量(切割分子质量)、截留率、脱盐率、回收率、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孔隙率、气密性及完整性等;膜物理性能有:结构性能(外观、膜面积、膜厚、膜丝内外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爆破强度、弯曲强度、柔润指数、断裂伸长率)、电性能(荷电性、Zeta电位)、亲水性(接触角)及耐热性(最高操作温度)等;膜化学性能有:化学稳定性(化学相容性)、耐氧化性(短时余氯耐受限度、过氧化氢耐受限度)、耐酸碱性(运行及清洗pH范围)及耐污染性能等。
膜分离透过性能反映了滤膜的适用范围,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反映了滤膜的使用条件。
膜分离透过性能是膜产品最重要的技术指标,相关研究和测试方法较多,也是现有膜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膜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除结构性能外,相关标准还是空白。
2. 膜与膜组件标准分析膜产品按膜分离过程分类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反渗透(RO)膜及离子交换膜等;按膜组件型式分类可分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柱式、帘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2.1 通用标准通用标准包括《膜分离技术术语》(GB/T20103—2006)和《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GB/T20502—2006)。
Image J软件测量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孔隙率、孔径及其厚度的步骤 修改

Image J软件测量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孔隙率、孔径及其厚度的步骤先根据需要测定的照片设定标尺(见附录),后将去除标尺的清晰SEM照片打开,具体步骤:Fil e →Open→打开一、测量表面孔隙率的步骤:1.Analyze→Set Measurements→Area, Area Fraction, Limit toThreshold→OK2.Image→Adjust→Threshold→Apply→OK3.Analyze→Measure→Results4.Results→File →Save As→保存二、测量表面孔径的步骤:1.Analyze→Set Measurements→Area, Circularity, Feret’sDiameter,Limit to Threshold→OK2.Image→Adjust→Threshold→Apply→OK→Results(在设定灰度值的同时可以改变填充时的颜色)3.Analyze→Analyze Particles→Show:Ellipses→OK →Results(检验填充是否合理)4.Results→File →Save As→保存5.Results →Distribution→Parameter →Feret →OK →Feret Distribution(对孔径分布给出具体分析)6.Analyze→Analyze Particles→Show:Ellipses →Size(μm2):0-Infinity →OK →Results(孔径测量中下限值的设定)三、测量膜层厚度的步骤:1. 将图片改为RGB Color格式Image →Type →RGB Color2. 用Pencil Tool在需要测量的膜层厚度处画出直线,直线的宽度可在Pencil Tool工具栏中的Pencil Width中调整,直线的颜色可在Color picker工具栏中选择。
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_概述及解释说明

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是指涂胶隔膜陶瓷层中存在的空隙或孔洞的比例。
在涂胶隔膜陶瓷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等,使得陶瓷层中产生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孔隙。
因此,对于该材料而言,了解并控制其孔隙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首先将介绍什么是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以及其应用领域;接下来将探讨孔隙率对性能的影响,包括与导热性能、抗压强度以及温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将介绍常见的实验方法和评估技术,包括孔隙率测试方法以及表征涂胶层孔隙结构的技术分析;最后总结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和解释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的概念、应用和重要性,希望能够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了解该主题的视角。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涂胶隔膜陶瓷层中孔隙率与导热性能、抗压强度以及温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常见的实验方法和评估技术。
最终,期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概述:2.1 什么是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涂胶隔膜陶瓷层孔隙率是指涂覆在基材表面的陶瓷层中的孔隙所占总体积的比例。
涂胶隔膜陶瓷层通常由纳米颗粒组成,通过溶胶凝胶、喷雾干燥等方法在基材上形成均匀致密的陶瓷层。
而这些涂覆物中存在的微小孔洞会对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2 应用领域涂胶隔膜陶瓷层广泛应用于诸如高温防护、氧化物电解质、高效催化剂等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发动机内部部件保护,涂胶隔膜陶瓷层常被用作高温环境中的耐火材料;在能源领域,它可以作为固体氧化物传感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阻挡层和电解质膜;在化工工业中,涂胶隔膜陶瓷层则可作为催化剂载体。
2.3 孔隙率对性能的影响涂胶隔膜陶瓷层中的孔隙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孔隙率的几种常用测试方法
在薄膜、中空纤维膜等膜材料的应用与研究中,孔隙率是一项常用的重要指标。
孔隙率一般被定义为多孔膜中,孔隙的体积占膜的表观体积的百分数,即:ε=V 孔/V 膜外观。
孔隙是流体的输送通道,这里的“孔隙”准确的说应该指“通孔孔隙”。
通常研究人员希望采用此参数来评价膜的过滤性能、渗透性能和分离能力。
但由于定义以及测试方法限制等原因,造成目前大家经常看到的和并被普遍应用的“孔隙率”这个参数中的“孔隙”,并非指的是“通孔孔隙”,所以,这种定义的孔隙率,与膜的过滤性能、渗透性能、分离能力并不构成正相关性。
也就是说,孔隙率大的,过滤性能并不一定好;渗透率为零,孔隙率不一定为零。
对于泡压法原理的贝士德仪器膜孔径分析仪,如果膜上的孔非理想的圆柱形孔,其实是不能用来分析孔隙率的,因为该原理的仪器测试出来的孔径分布是通孔孔喉的尺寸信息。
用通孔孔喉尺寸计算得到孔面积,从而依据ε=V 孔/V 膜外观=S 孔/S 膜外观来计算出的孔隙率,这个值在实际中会远小于目前常用方法所
得到的孔隙率。
只有当该膜的孔为理想的圆柱孔时,即孔喉和孔口的尺寸相同且无其它凸凹、缝隙结构时,由通孔孔喉尺寸得到的孔隙率才与目前常用方法得到的孔隙率接近(这种情况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
下面列举膜孔隙率的几个常用测试方法:
方法一:称重法(湿法、浸液法)
原理:根据膜浸湿某种合适液体(如水等)的前后重量变化,来确定该膜的孔隙体积V 孔;该膜的骨架
体积V 膜骨架可以通过膜原材料密度和干膜重量获得;则该膜的孔隙率:
ε=V 孔/V 膜外观=V 孔/(V 孔+V 膜骨架)
方法二:密度法(干法、体积法)
原理:见如下公式推导,所以,只需要膜原材料的密度ρ膜材料和膜的表观密度ρ膜表观,就可计算得到孔
隙率ε。
其中表观密度ρ膜表观可由外观体积和质量获得。
ε=V 孔/V 膜外观=(V 膜外观-V 膜骨架)/V 膜外观=(ρ膜表观-ρ膜材料)/ρ膜表观
方法三:气体吸附法
原理:根据低温氮吸附获得孔体积,从而得到孔隙率。
该方法只能获得200nm 以下尺寸孔结构的孔体积,无法表征200nm 以上孔的信息,对于大量滤膜不适用。
方法四:压汞法
原理:根据压汞法原理,利用压力将汞压入膜的各种结构的“孔隙”中,根据注入汞的压力、体积来获得膜的孔隙体积及尺寸数据;该方法的缺点是将汞压入微孔需要的压力较大,该方法更适合于分析刚性材料,对于大多数膜材料为弹性材料,在注入汞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或“塌陷”,从而产生较大误差。
3H-2000PB 贝士德仪器泡压法滤膜孔径分析仪,其基本原理为气液排驱技术(泡压法):给膜两侧施加压力差,克服膜孔道内的浸润液的表面张力,驱动浸润液通过孔道,依此获得膜类材料的通孔孔喉的孔径数据,同时该方法也是ASTM 薄膜测定的标准方法。
以上四种膜孔隙率的常用测试方法,所获得孔隙率数据中的“孔隙”都不是“通孔孔隙”,更不是“通孔孔喉孔隙”;若不是“通孔孔隙”,那么,这个“孔隙率”就无法达到研究人员所希望的评价过滤性能、渗透性能和分离能力的目的。
举例说明:A 膜通孔为零,表面“凸凹、闭孔、盲孔”等结构形成的孔隙率为40%;B 膜孔隙率为20%且有通孔;那么,我们并不能依据该孔隙率数据对该两种膜的过滤性能做出比较。
这点在研究和应用中是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