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动画作品解析 (13)
经典动画短片赏析——(1)

经典动画短片赏析——(1)1. 酒婆动画短片《酒婆》改编自冯骥才先生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中的之三《酒婆》这一章。
这篇的原著是部现实主义作品,从理解的角度来说,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小说的主题思想。
经过改编,影片的主题确定下来,是通过讲酒婆之死讲“假”“骗”文化的深重,揭露了一种社会性的习惯虚假使人们反而无从适应“真实” 。
从前老板在卖假酒时,人们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反而,首善街上的人们都是欣赏“酒婆”醉酒的“好手”。
他们习惯了这样的欺骗,当人与人生活在虚伪的世界里,他们变得麻木。
害死酒婆的罪魁祸首,便是那人与人之间的善的缺失——实“首善”也。
这样的剧本选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2.《水脑袋》主角小乐是个爱幻想的孩子,由于他整天发白日梦,整天都幻想自由地飞翔,离开这个压力重重的地方,所以他是全班最“低”的学生。
这次,他无意发现了能让身后怪物变小的方法,怪物不断变小,漫天的纸飞机飞啊飞啊,本来冷酷呆板的孩子都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孩子们的笑声充斥着整个教室……3. 墙随着短片逐渐展开,同时也映射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对于墙的意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父亲对孩子的爱如墙那样坚固不催,父子之间的一些小误会则像是另一种无形的墙。
岁月会冲倒这段隔阂,冲不垮的是父亲对孩子的那份爱。
4. 婚礼开场感恩父母版催泪真的好感动!也许长大了就明白了……5. 5分钟让你看懂结婚的代价有多大短短的5分钟分析得很透彻!但还是要相信爱情,张爱玲曾说,“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也许有一个人比我想象中更爱我……6. 父亲(The Father)韩国动画短片《父亲(The Father)》,翻开一本书,一边是父亲的故事,一边是儿子的人生,小清新的歌曲带给短片些惆怅的味道,献给天下高山仰止、深沉似海的父亲。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花与树(1933)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
华特开始考虑拍摄彩色动画。
并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30 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花与树》是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1901-1966) 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1928年),并制作了第一部长篇动画故事片《白雪公主》(1938年)。
《花和树》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白动画片,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第一部华特迪士尼的彩色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片长7分钟49秒,荣获1933年第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短片1932年的短片,充满最原始最童真的味道。
创意很好。
影片简单而不晦涩,也很容易让人理解。
他让我想起了格林童话里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格林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从不厌倦。
它让我在这个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内心有了孩童般的美好和愉悦。
整部影片的情节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
影片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是画面非常优美清晰,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精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短短八分钟,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却把整个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很好的讲述了一个赞扬美好,抨击丑恶的小故事。
借助动植物所表现的许多细节均处理得恰到好处,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部作品已经穿越了近80年的光阴,这其中可能又要引发我们对国产动画的深思。
三只小猪(1934)《三只小猪》美国导演Burt Gillett1933年执导的动画片,英文名Three Little Pigs.片长8分钟,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荣获1934年第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三只小猪的故事相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看过这部动画.最初它只是一部英国的童话故事,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出版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者更早,而正是由于1933年迪士尼的所制作的这部动画片使得三只小猪成为全球儿童所熟知的通话之一.由于它的全球知名度,三只小猪也被改编成多个版本,包括舞台剧,动画片和漫画书等等.Burt Gillett导演的这部影片,三只小猪中,猪老大和猪老二建议做了茅草房,因此二只懒惰的小猪让野狼有机可乘。
天空之城动画赏析

天空之城动画赏析
《天空之城》是一部经典的日本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于1986年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孩卡梅隆和她的父母前往一座神秘的岛屿,寻找卡梅隆曾经祖母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美丽的画面、独特的音乐和深刻的哲学主题而闻名。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的美丽和宏伟,以及人类对自然和永恒
的追求。
电影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例如卡梅隆和她父母在寻找祖母
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和神秘的建筑。
这些生物和建筑都
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形态,而这些都反映了宫崎骏对神秘和超自然力量
的着迷。
整个电影的情节也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电影中讲述了关于家庭、爱情、友谊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些主题贯穿了整个电影。
《天空之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它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深度的电影,值
得我们品味和欣赏。
童年动画解读

童年动画解读童年是一段充满幻想的时光,而动画片则是许多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动画片,孩子们能够进入一个充满奇遇和冒险的奇幻世界,体验各种情感和价值观。
本文将对几部经典童年动画进行解读,探讨它们所传递的主题和价值观。
《哆啦A梦》是日本漫画家藤本弘(Fujiko F. Fujio)的经典之作,自1970年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喜爱。
该动画讲述了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猫——哆啦A梦,帮助主人的孙子大雄解决各种问题的故事。
通过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和各种奇思妙想的发明,大雄和他的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展开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冒险。
在《哆啦A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主题和价值观的体现。
首先,该动画强调了友情和团结的力量。
大雄和他的朋友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体现了友情的重要性。
其次,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也传递了一个信息: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也需要合理利用。
此外,动画中的许多故事情节也涉及到勇敢、坚持和正义等价值观。
另一部经典童年动画《海贼王》则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作品。
该动画讲述了一个名为蒙奇·D·路飞的少年,为了成为海贼王而展开的一系列冒险故事。
在路飞和他的伙伴们的旅途中,他们不断挑战各种强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迈向成功的道路。
《海贼王》所传递的主题和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首先,该动画强调了梦想和追求的重要性。
路飞从小的目标就是成为海贼王,这个梦想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其次,伙伴之间的友谊也是该动画的一个重要主题。
路飞和他的伙伴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并肩作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此外,《海贼王》还传递了勇气、坚持和正义等价值观。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路飞和他的伙伴们总是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为了信仰和正义而战。
除了《哆啦A梦》和《海贼王》,还有许多经典的童年动画如《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也深受孩子们喜爱。
这些动画片在带给孩子们欢乐的同时,也传递了许多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通过动画片,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
动画短片分析《超级肥皂》

动画短片分析《超级肥皂》第一篇:动画短片分析《超级肥皂》导演:阿达马克宣 Kexuan Ma徐景达 Jingda Xu编剧:周锐 Rui Zhou1986年出品本片于1987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二等奖;1989年获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一等奖。
《超级肥皂》这部动画片仅有6分钟,却已经被奉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作品。
这部动画片的画风是比较顽劣的,人物的线条比较写意,现在动画片都比较细腻,所以这部《超级肥皂》看上去感觉非常粗糙。
由于动画片的中心就是一个可以将一切颜料染白的“超级肥皂”,所以影片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大片大片的白色基调,使画面单调乏味。
但这部动画片和中国其他动画片还是有鲜明的区别的。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部给成人看的动画片,而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这在当时应该是很特别的。
大家已经习惯了“小孩子”和“动画片”的定势思维,而不知道其实成人也是可以从动画片中受益的。
《超级肥皂》里的商人从一个路边小摊起家,通过一个创新性的产品,迅速发家,小摊变成了“超级肥皂店”,又变成了“超级肥皂公司”,财富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
而影片的奥妙就在于最后一分钟的情节发展,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小女孩在一片白色的人流中引起了喧哗,而这个小女孩正是肥皂商人的女儿,而这时候人们才猛然发现原来的“超级肥皂公司”已经变成了“超级颜料公司”,大家开始抢购肥皂商人的新产品以摆脱满身的白色。
这部影片产生于1986年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影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有着非凡的启迪作用,相信有头脑的人们一定可以在影片中找到那把财富的钥匙。
影片的音乐非常有特点,仿佛是钟表发出的哧哧声,配合了影片的快节奏,也昭示了机遇易逝、创业需早的紧迫。
百部中国经典动画系列,由上海美术摄影制片厂等制作的超多经典国产动画,里面的动画现在已经绝版了,绝对是我们70-80年代人的怀旧经典收藏极品动画,那些动画大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对我们的这一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与千寻作品全面分析

千与千寻作品全面分析《千与千寻》是一部由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电影,于2001年上映。
影片用细腻的画面和深入的情感描绘了一个非凡的奇幻世界,并通过主人公千寻的成长之旅,展现出对成长、自我奋斗和家庭的思考。
以下是对《千与千寻》的全面分析。
首先,在画面表现上,《千与千寻》尤其吸引观众的是其中的奇幻场景。
影片以极高的细节和丰富的想象力打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魔幻世界。
浓密的森林、繁华的温泉镇、巨大的蛇丸之屋等场景都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而这些奇幻的场景背后所包含的人物、生物和世界观则是影片深入故事的基础。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形象设计也十分亮眼。
主人公千寻是一个平凡、胆怯却又善良的女孩。
她的性格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逐渐展现,从一开始的懦弱和顺从到最后的坚强和勇敢,准确地描绘了她的成长脚步。
而千寻在神奇世界里结识的一系列角色,如神秘男爵、大神浦等,也各具特色。
这些角色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反映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影片主要探讨了成长和自我发现的主题。
千寻在进入神奇世界后,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她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努力,逐渐摆脱了原来的懦弱和依赖心理,找到了自己的勇气和坚定。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观众也会感受到她的自我认知和意识觉醒,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这种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它不仅让观众感同身受,也激发了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影片还涵盖了对家庭的思考和表达。
千寻进入神奇世界后,她与父母被妖怪咒语禁锢,变成了猪。
这样的设定给观众展现了一个以孤独为主题的情感层面。
千寻在这个奇幻世界里寻找着回去的方法,并希望能够解救自己的父母。
影片通过这个故事情节,呈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力量,引发观众对自己家庭的思考和反思。
另外,《千与千寻》还散发着对环境保护的寓意。
影片中有很多描绘自然美景的场景,比如神奇世界中的湖泊和花草树木,这些场景往往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
而对自然的破坏和贪婪也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人物角色饱受污染和破坏的困扰。
中国经典动画赏析

中国经典动画赏析1. 咱中国经典动画那可真是宝藏啊!就说《大闹天宫》吧,那孙悟空简直就是咱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他在花果山那逍遥自在的样儿,和小猴子们嬉戏打闹,多快活。
他去天庭的时候,面对那些神仙,一点都不怯场,那气魄,就像一个无所畏惧的勇士闯进了未知的领地。
你能想象那种勇往直前的劲儿吗?看着他在屏幕上耍金箍棒,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心里就一个字:爽!这动画啊,不仅仅是画面好看,那里面的角色都像有灵魂一样,活灵活现的。
2. 中国经典动画里有一部《黑猫警长》,这可是充满正义感的动画。
黑猫警长那一身黑色的制服,多帅气。
他带着一群警察伙伴守护着森林的和平。
那只耳老鼠老是干坏事,黑猫警长每次都能识破他的阴谋。
有一次,那只耳设陷阱害小动物们,黑猫警长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冲过去拯救大家。
这就好比在我们生活里,总有那些正义的守护者,在黑暗中守护光明。
咱们小时候看黑猫警长的时候,是不是都梦想着自己也能像他一样勇敢呢?3. 哟,可别忘了《哪吒闹海》。
哪吒这个小娃娃可不得了。
他的混天绫和乾坤圈就像他的好伙伴一样。
他面对龙王的威胁,那小脸蛋上写满了倔强。
龙王水淹陈塘关,哪吒为了保护乡亲们,舍身取义。
这多像一个小小的火苗,虽然微弱却敢于和强大的黑暗势力对抗。
他的那种精神啊,仿佛在告诉我们,年龄小不是问题,只要有勇气,就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咱看的时候是不是都为哪吒捏了一把汗呢?4. 《葫芦兄弟》也是超经典的。
七个葫芦娃各有神通,大娃力大无穷,二娃有千里眼顺风耳。
他们为了救爷爷,和蛇精蝎子精斗智斗勇。
就像咱们生活中的一家人,虽然各自有不同的本事,但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
当大娃去救爷爷的时候,那用力拔起大山的样子,简直太震撼了。
这动画里兄弟间的感情,多让人感动啊。
你看的时候难道不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群有本事又团结的兄弟吗?5. 《阿凡提的故事》那可是充满智慧的动画。
阿凡提骑着他的小毛驴,到处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那些巴依老爷总是想算计老百姓,可阿凡提就像个机灵鬼,每次都能巧妙地化解危机。
动画经典作品鉴赏ppt课件

影片概述
• 影片简介 片 名:《汽车总动员》 英 文:Cars 编 剧:约翰·拉塞特 导 演:约翰·拉塞特 配 音:欧文·威尔森 保罗·纽曼
邦妮·亨特
制 作:皮克斯 国 别:美国 片 长:约一百一十六分钟 时 间:二00六年六月九日 发 行:迪士尼 • 剧情简介 • 背景资料
摄 影:段孝萱 王世荣
作 曲:吴应炬 国 家:中国 时 间:一九六一年(上集)、一九六四年(下集) 出 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影片剧情 • 背景资料
作品赏析
• 在民族内容上的挖掘 • 中国神话题材 • 主题上的卓越提炼
作品赏析
• 在民族形式上的开拓
• 在美术设计方面
• 音乐伴奏方面 • 动作设计方面 •《大闹天宫》民族风格的确立 • 在总体把握中强调出一种可贵的创新意 识
目 录
1
概述
6
《汽车总动员》赏析
动画经典作品鉴赏的重要性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7 《红猪》赏析
11《小倩》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12《美丽城三重奏》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13《青蛙的预言》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课程教学安排建议
分析动画的方法与角度
2 《埃及王子》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3 《冰河世纪》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4 《海底总动员》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5 《圣诞夜惊魂》赏析 影片概述 作品赏析
国 家:日本 片 长:约九十分钟 日 期: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日 出 品:东宝电 • 剧情简介 • 背景资料 • 导演简介 • 关于票房及主要奖项
作品赏析
• 关于结构 • 结构方面 • 第一幕(开篇乐章) • 第二幕(发展乐章) • 第三幕(高潮和结尾乐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影片简介: 片名:《父与女》 导演: 麦克· 杜多克· 德威特(英籍荷兰人) Michael Dudok de Wit 出品年份: 2001年 国别: 英国 音乐:《多瑙河之波》第一圆舞曲 片长: 8 分钟 首映日期: 2001年7月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5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四、影片的风格 影片为了展现女儿对父亲亘古不变的爱,导 演抓住女儿往返于湖岸等待父亲这一不变的 过程,在影片中进行了10次展现。10次展现 女儿往返于湖岸这一过程,并没有给观众留 下单调、重复之感。导演根据女儿的成长时 期,将变化予于不变之中,把女儿往返湖岸 这一重复的过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导演 按照时间顺序,将女儿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 的进行了串联,写意的画面中,通过自行车、 湖水、湖岸、船、手电筒等元素都进行了穿 插。展现女儿的一生,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父与女》这部动画短片主要选取四种颜色 为主色调,即黑、白、灰、黄褐色为主。间 或有夕阳的红晕,天空中的红褐色带给人生 命的厚重之感。从色彩带给受众的感受上来 看,白色暗示寒冷、单薄、纯洁、空灵;黑 色意味着寂寞、悲哀;灰色意味着索然、失 望,而黄褐色则意味着温暖。在这部动画短 片中,导演通过色彩的微妙变化,将感人肺 腑的父女情怀在平实无华之中传达出来。如 (图13-11)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虽然影片没有对女儿惆怅的面部表情给予特 写,但是观众能够体会那种对父亲的思念的 情感。结尾是整个影片的高潮,也是对主题 的升华。腰背佝偻的女儿推着自行车来到堤 岸,将倒下的自行车一次次扶起,慢慢地走 下干涸的河流,默默地偎依在小船中,通过 这一串动作的描述,一种人到暮年的沧桑感, 一种女儿对父亲的眷恋感油然而生。如(图138)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12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九、音乐的运用 《父与女》运用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将 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的父女之情巧妙地传 达出来。音乐以钢琴和手风琴为主。悠扬的 手风琴在故事中跳跃起伏的穿梭,表露那种 热切的渴望和孤独的思念……片中的背景音 乐:一方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表 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思念与呼唤。影片中没有 对白或旁白配音,只是以伊凡诺维奇所作的 《多瑙河之波》第一圆舞曲为背景音乐,只 听见悠扬的手风琴拉出的简单音符,在故事 中跳跃起伏的穿梭,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6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湖水、湖岸:故事发生的背景,贯穿整部影 片,水象征了离愁别绪。水象征着大地的眼 睛,见证世界发生的一切。水在这部片子的扮 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父亲是在水中离去的,水分 开了女孩与父亲。水干涸后,女儿和父亲再 次重逢,干涸的水象征着女儿人生即将终结, 同时也象征着阻挠亲人团聚的障碍物的消失。 如(图13-7)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10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八、优美的画面场景设计 在动画短片中,色彩是视觉冲击力最强的画 面构成因素,它对影片的情绪表达、风格基 调、气氛渲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 能够反映角色的心理,生理的变化,而且色 彩对受众的心理有一种暗示效应,从而达到 突出主题的效果。一般而言,明快、亮丽的 色彩通常表现高兴、喜庆;沉闷、阴暗的颜 色常用于表现伤心、烦恼。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1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光阴荏苒,女儿已是梳着稀松发簪,腰背佝 偻的老妪了。她推着单车,再次来到了湖边。 湖水不知何时就以经干涸,湖底长满了荒草。 她慢慢地走下湖堤,穿过一人高的篙草,看 到一条湮没于流沙之中的小船。这大概就是 父亲曾经使用过的小船吧。不知不觉的,老 妪趟在小船中睡着了。当她醒来时,惺忪的 睡眼发现父亲就在不远出!她跑啊,跑 啊……已经流逝的岁月仿佛又回到她的身上, 幸福的小女孩终于又重投入父亲的怀抱。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8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六、对比手法的运用 女儿与行人的对比: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由幼小的孩童逐渐变成年迈的老妪,她每一 次往返于湖岸,都有一个和她同向或反向的 骑车人与她形成对比。当女儿是一个孩童时, 与她同向行驶的骑车人是一位老者,而当女 儿成为了一个老妪,步履蹒跚推着自行车, 迎面却是一个飞速骑车的小女孩,一老一少 不禁让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沧桑。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三、叙事结构分析 影片的故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父亲和女儿离别前,父亲和女儿 并肩骑着自行车来到湖边,依依惜别。女儿 目送父亲消失在天际间,久久不肯离去。如 (图13-3)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3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在影片中看不到人物形象的特写镜头,人物 的近景镜头也很少。他所设计的人物的情绪 和性格完全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作 品中大部分镜头是描写慢慢长大的女儿,一 次次的骑自行车来往于河堤上的情形。在萧 瑟的秋风中,小女孩迎着风吃力地向坡上骑 去。导演在这里强调了肢体语言的准确,突 出了动感。这种看似简单重复的情节和动作 的设置,在导演迈克尔的精心设计下却变得 非常富有节奏和变化。如(图13-10)与女》解析
女儿对父亲不变的爱与变化的时间、环境间 的对比:虽然四季轮回、周围环境不断改变, 但女儿对父亲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 而改变。那代表分离的湖水也在默默的改变 着,当女儿成为步履蹒跚的老妪时,湖中水 已干涸,但流淌于父女之间的那条“爱河” 却奔流不息。如(图13-9)
第二部分:女儿终其一生对父亲的等待。影 片通过四季的变化,女儿生命成长的变化, 不断重复、强调着女儿骑车往返于湖边,等 待父亲这一简单的情节。根据女儿的成长阶 段,第二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七个小节,每一 小节都始终围绕着主题,各小节产生的合力 将主题得以加强。如(图13-4)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二、主题立意 动画短片《父与女》凭借其短小精湛的演绎, 带给了人心灵上的无比感动。本片虽然仅有 八分钟,却承载了女儿对父亲的深长怀念。 生命转瞬即逝,思念伴随一生。导演借用女 儿对父亲一生的等待,揭示出了人类共同关 心的“生命与爱”的伟大主题。它是面对逝 去时间的怀念、感动和一种带着疼痛的快乐。 年老的女儿找到了被沙掩埋的小船,她依稀 回到了从前,依稀看到了等待一生的父亲。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图13-2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这个作品的主题是热切的渴望和孤独的思念。 作品本身情节相当朴实、简洁,画面虽不华 丽但极其写意,父女依依的情怀与整个故事 的基调以及女孩的真挚情感非常吻合。虽然 情节画面都很简单,却表达出真切的父女之 情,带给人以凄美的视觉感受。是打动人心 灵,感人至深的优秀经典作品。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船:船在影片共出现了两次,船在影片中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船承载着父亲离去,父爱 便嫁接给了船。女儿终其一生的等待,归来 的船,可以说船就是父亲的象征。影片结尾 女儿偎依在小船之中,就像偎依在父亲的怀 抱。船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同时出现,使影 片前后呼应,升华了主题。如(图13-6)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 一、故事梗概 影片开始时,悠扬的手风琴在快乐的弹奏。 高大的父亲,幼小的女儿骑着单车在褐色的 画面上行走。他们爬上了一个斜坡,女儿在 前,父亲在后,停在树下。父亲停下来,把 自行车靠在树边,女儿也停了下来,学着父 亲的样子也把小车子支在路边,她欢快得扑 向父亲,父亲亲吻了她的脸颊,走下路面, 来到水边。
图13-4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第三部分:父亲与女儿重逢,开头与结尾呼 应,短片的结尾,导演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 表现手法:年迈的女儿依偎在半掩于泥沙中 的小船,仿佛穿过时间的历史逐渐又变回了 从前,是梦境还是虚幻,女儿变回了少时的 模样,稚颜如初,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女儿和朝思暮想的父亲重逢了,岁月以宽广 的胸怀包容了这份永恒的爱。如(图13-5)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突然,父亲冲回路上,深情得拥抱女儿,把 女儿高高举过头顶,似乎有一个预感和暗示: 这一分别, 就是一生!如(图13-1)从此,无论 风霜雨雪,小女孩总会专程来到父亲离去的 地方,驻足守候,尽管每次都失望而归。渐 渐地,幼小的女孩变成了少女,高中女生, 少妇,母亲……但她始终期待着能够与父亲 重逢。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影片中自行车贯穿整个影片,转动的车轮象 征着时间的奔腾不息,象征着生命的成长, 象征着人物的命运,象征着女儿内心的思索, 传达出了女儿对父亲的思念,同时车轮也象 征了女儿人生的命转动的车轮喻示生命的成 长和四季的更迭。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车 轮象征那些已准备好为基督的信仰而经受艰 难试炼的人。
第十三章 沉重的父女情感 —《父与女》解析
女儿对父亲的眷恋是《父与女》影片描述的 重点,导演抓住细节描述,让女儿对父亲的 爱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打动人的心灵。女 儿每一次来到湖岸,无论她是在同学、恋人 的陪伴下,还是在丈夫、子女的陪伴下,女 儿总是朝向父亲离去的方向眺望,企盼载着 父亲的小船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