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计算题
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试题库(答案)

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试题库一、填空:1、作业规程内容须符合、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及上级有关规定.2、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和.3、作业规程内容、外观整洁、图文、保存、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有。
4、年度内,发生一次死亡人以上事故,取消当年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评比资格。
5、放炮前后对工作面范围内巷道周边进行冲洗,不得有厚度超过连续长度超过的粉煤尘堆积。
6、煤矿生产必须坚持“ ,预防为主”的方针。
7、临时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不小于 ,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 ,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水平误差不大于.8、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检查考核,要求矿每月进行一次.9、距离迎头内必须安装净化水幕,水幕应封闭全断面,且灵敏可靠, 好,使用正常.10、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11、带式输送机胶带, 齐全可靠,上下托辊齐全。
胶带机必须严格按线铺设,误差不超过。
12 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当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
13、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应、铺设、、 ,运行可靠。
14、掘进工作面附近米范围内,在放炮作业前必须加固。
15、作业规程、手续完备,有贯彻、考核和记录.16、掘进作业不能采取湿式钻眼时,可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措施,并使用个体保护用品。
17、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检查方法是:在立柱或挂垂线,在底板水平上量测与立柱或间的距离。
18、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
19、倾斜巷道支架的迎山角合格为,不得退山。
20、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 ,之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逐架进行.21、迎山角的检验方法是用的弦长部分靠紧立柱侧面或侧面量测。
22、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或。
并且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 .23、支架梁水平度限值主要巷道为小于等于,一般巷道小于等于。
z-score标准化法计算方法

题目:z-score标准化法计算方法一、引言z-score标准化法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的数据转化成具有相同标准差和均值的标准正态分布。
在实际应用中,z-score标准化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心理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z-score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二、z-score标准化法的计算方法1. z-score的定义z-score是用来衡量一个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距离的统计量。
它的计算方法是将原始数据减去均值,然后除以标准差,公式如下:z = (X - μ) / σ其中,z代表z-score,X代表原始数据,μ代表均值,σ代表标准差。
2. z-score的计算步骤a. 计算数据的均值μ和标准差σ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原始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均值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将每个数据减去均值后求平方,然后相加并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b. 计算z-score有了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上面的公式计算z-score了。
将原始数据减去均值,然后除以标准差,就得到了z-score。
3. z-score的意义z-score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的数据转化成具有相同标准差和均值的标准正态分布。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而不会受到数据量纲和量级的影响。
三、z-score标准化法的实际应用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z-score标准化法常常被用来衡量个股或指数的波动性。
通过将股票收益率的z-score标准化,投资者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股票的风险水平,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z-score标准化法常常被用来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
通过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转化成z-score,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给予治疗和指导。
3. 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领域,z-score标准化法常常被用来衡量个体在某种心理特质上的相对表现。
标准化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基础测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太阳从西方升起C. 一年有13个月D.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0摄氏度会结冰正确答案是D。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0摄氏度会结冰。
2. 填空题: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失的部分。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F = ma \],其中\( F \)代表力,\( m \)代表质量,\( a \)代表加速度。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陈述:所有金属都是良好的导电体。
判断:正确。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因为它们内部的自由电子可以轻易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4. 简答题: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通过光系统吸收光能,驱动电子传递链,最终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5. 计算题: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45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首先,将时间转换为小时:45分钟 = 0.75小时。
然后使用公式:距离 = 速度× 时间,计算得到:距离 = 60公里/小时× 0.75小时= 45公里。
6. 论述题:请论述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交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它使得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成为可能,促进了全球化贸易和文化交流。
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等挑战。
7. 翻译题:请将下列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 翻译为:"敏捷的棕色狐狸跳过了懒惰的狗"。
8. 完形填空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并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在现代社会,(1)_______ 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z-score标准化例题

z-score标准化例题当我们谈到z-score标准化时,通常是指将数据转换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这种标准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变量,消除了不同变量之间的量纲影响,使得数据更易于比较和分析。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z-score标准化的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包含身高和体重的数据集,我们希望对身高和体重进行z-score标准化。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身高和体重的均值和标准差。
假设我们得出以下数据:身高的均值为 170 厘米,标准差为 5 厘米。
体重的均值为 65 公斤,标准差为 10 公斤。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z-score:z = (x μ) / σ。
其中,z是标准化后的值,x是原始数值,μ是均值,σ是标准差。
对于身高数据集中的每个数值,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z-score。
例如,如果某人的身高是 175 厘米,那么该人的身高的z-score计算如下:z = (175 170) / 5 = 1。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体重数据集中的每个数值。
假设某人的体重是 70 公斤,那么该人的体重的z-score计算如下:z = (70 65) / 10 = 0.5。
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将原始数据转换为z-score标准化后的数值。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比较不同个体在身高和体重上的表现,而不受到量纲的影响。
总之,z-score标准化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同变量之间的量纲影响,使得数据更易于比较和分析。
希望这个例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z-score标准化的过程和意义。
标准化题库

单选题:1、“禁拆外脚手架拉结点”牌悬挂于外脚手架内侧,面向结构主体,每隔30米1处,每层每面至少(B)处。
A.1 B.2 C.3 D.42、“洞口安全防护”牌悬挂于施工现场边长(C)mm以上水平洞口的防护栏杆上。
规格:宽×高=400×600mm。
A.500 B.1000 C.1500 D.20003、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接长使用。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使用(C)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所用的吊绳例外)。
A.1 B.2 C.3 D.44、安全带使用年限为3年,使用(B)年后必须进行抽样检验。
A.1 B.2 C.3 D.45、木工棚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净空高度不低于(B)mm。
A.2800 B.2900 C.3000 D.31006、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C)m;A.1.2、1.8 B.1.5、1.8 C.1.5、2 D.1.8、27、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m,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m;(B)A.0.8、3 B.1、3 C.1.2、3 D.1.2、3.58、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C)m。
A.1 B.2 C.3 D.49、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保证运输、场地、基础、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有计划组织设备进(退)场,必要时由安(拆)装单位编制设备进(退)场安(拆)装专项技术方案,经安(拆)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经(C)审核同意后实施。
A.项目总工 B.项目经理 C.公司总工 D.公司总经理10、脚手架外观形象,立杆、横杆、防护栏杆为黄色,剪刀撑为(A)相间的顔色。
A.红白 B.红黄 C.黄黑 D.红黑11、为了预防外架坍塌,保障施工安全,分片提升式脚手架高度达到(D)m及其它危险性较大的脚手架,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并完善意见后方可进行审核审批。
A.80 B.100 C.120 D.15012、连墙件应从架体底层第(A)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并分别与内外立杆相连接。
高中地理计算题范文

高中地理计算题范文1.标准化综合指数的计算SCI=∑(Wi×Zi)其中,SCI表示标准化综合指数,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Zi表示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例如,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有以下三个指标:指标1:经济发展水平,权重为0.4;指标2:环境质量,权重为0.3;指标3:教育水平,权重为0.3已知三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分别为:指标1的标准化值为70;指标2的标准化值为80;指标3的标准化值为90。
请计算该地区的标准化综合指数。
解答:根据公式可以得到:SCI=(0.4×70)+(0.3×80)+(0.3×90)=28+24+27=79所以该地区的标准化综合指数为792.稳定性指标的计算稳定性指标(Stability Index)是用来测量地形平缓程度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计算地形的坡度、坡向、高度差等参数来得出。
一般来说,稳定性指标越高,地形越平缓,地形的稳定性越高。
其计算公式如下:SI=(S×H)/A其中,SI表示稳定性指标,S表示坡度(即坡降,单位为m/m),H 表示高度差(即海拔差,单位为m),A表示面积(单位为km²)。
例如,山区的地形数据如下:面积为100km²;海拔差为500m;坡度为10m/m。
请计算该山区的稳定性指标。
解答:根据公式可以得到:SI=(10×500)/100=50所以该山区的稳定性指标为50。
3.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它可以通过将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来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PD=TP/A其中,PD表示人口密度,TP表示总人口数,A表示总面积(单位为km²)。
例如,国家的总人口数为1亿人,总面积为100万km²。
请计算该国家的人口密度。
解答:根据公式可以得到:PD = 1亿 / 100万 = 100人/km²所以该国家的人口密度为100人/km²。
计算标准化率

0.3 0.26 1.713 0.3(1 0.3)
385
3.确定P值,判断结果
本例u=1.713<1.96,P>0.05,按=0.05的水准不拒绝
H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9
四、两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
(二)两样本率的比较
条件:n1p1、n1(1-p1) 、n2p2、n2(1-p2)均大于5
相
对
构成比(proportion)
数
相对比(ratio)
3
率 (rate)
定 义:
频率指标,表示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计算公式:
某段时间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率=
×k
该段时间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4
率 (rate)
例(补充)某研究组调查了城镇25岁以上男性 居民的吸烟情况,北方城镇调查了1450人,其 中976人经常吸烟,南方城镇调查了1806人,有 1052人经常吸烟,分别计算吸烟率。
计算公式: p u / 2sp
例10-6中该地人群中结核菌素试验阳性阳性率的95% 和99%的置信区间:
95% CI:38.47%1.961.16% 36.20% ~ 40.74%
99% CI:38.47% 2.581.16% 35.84% ~ 41.46%
35
(二)查表法
当n 较小时,如n50,按照二项分布的 原理估计率的置信区间。
4.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 5.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随机抽样,并做假设 检验。
实例分析(补充)
某地通报2007年12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 情:共有9人死于传染病,其中,死于狂 犬病者占22.22%,死于肺结核者占 33.33%,死于病毒性肝炎者占33.33%, 死于流行性出血热者占11.11%。
标准化率的计算例题

标准化率的计算例题标准化率是一个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标准化率,可以很好地衡量出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标准化率的计算例题进行阐述。
一、标准化率的定义标准化率是将不同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通常情况下,标准化率会使用一个特定的基准值,通过将其他数据与基准值进行比较,来得到一个相对的数值大小。
二、计算标准化率的方法标准化率的计算通常会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基准值:通常情况下,基准值会选择一些固定的数据,例如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2. 计算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指将各个数据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所得到的相对大小关系。
标准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分数 = (需要比较的数据 - 基准值)/ 标准差其中,标准差是衡量数据波动程度的一种方法。
3. 计算标准化率:标准化率通常会将标准分数乘以100,以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标准化率的计算例题以下是一个标准化率的计算例题:某公司的销售额如下所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基准值可以选择平均值,所以平均值为:(200+300+400+500+600)/5=400万元接着,我们需要计算标准差:标准差=√[(200-400)²+(300-400)²+(400-400)²+(500-400)²+(600-400)²]/5=173.2万元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各个销售额的标准分数:第1个销售额:(200-400)/173.2=-1.154第2个销售额:(300-400)/173.2=-0.577第3个销售额:(400-400)/173.2=0第4个销售额:(500-400)/173.2=0.577第5个销售额:(600-400)/173.2=1.154最后,我们可以将各个销售额的标准分数乘以100,得到它们的标准化率:第1个销售额:-1.154*100=-115.4第2个销售额:-0.577*100=-57.7第3个销售额:0*100=0第4个销售额:0.577*100=57.7第5个销售额:1.154*100=115.4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销售额的标准化率范围在-115.4%到115.4%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经济效果:实现标准化获得的有用效果与实现标准化所需的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 劳动耗费(1)
经济效果= 有用效果—劳动耗费(2)
标准化投资收益率是贯彻某项标准所获得的年节约与所需的投资之比
R k =J/K
式中:R k——标准化投资收益率
J——标准化后的节约额(元/年),为有用效果;
K——标准化投资费用,为劳动耗费。
表示每一元钱的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可获得的节约量。
显然R k越大越好。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是标准化所需投资与标准化所获得的节约之比。
说明标准化投资需多长时间才能用它所获得节约额上收回来,即取得效果的速度。
T k越小(越短)越好。
T k = K/J
式中:T k——标准化投资回收期(年)。
如果标准化投资可用当年的节约额收回,则投资回收期可用月、日表示,即:
T k = (K/J)×12(月)
T k = (K/J)×360(日)
▪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是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扣除标准化投资后的差额。
反映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绝对值,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但是它不能用于不同行业的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比较。
▪X∑=∑J i—K (i=1,2,…,t)
▪式中:X∑——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元);
▪t ——标准有效期;
▪J i——某一年的标准化年节约额(元/年);
▪∑J i——标准有效期t年内,各年度标准化节约总和。
▪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是年度标准化节约额减去折算为一年的标准化投资的差值。
显然差额的正值越大,说明标准化经济效益越好。
▪X n = J—αK
▪式中:X n——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
▪α——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为一年的费用系数。
▪α=1/t,如果标准有效期t为5年,每平均摊费用为投资的1/5,即α为
0.2。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表明每节约一元年度经营费用,需追加的投资费用数额;或者追加投资额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由经营费用的节约额收回来。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t K =(K2—K1)/(C2—C1)
▪或t K = (K2—K1)/(J2—J1)
▪式中:t K——追加投资回收期(年);
▪K1、K2——方案1和方案2的标准化投资(元);
▪C1、C2——方案1和方案2的年生产成本(元/年)。
▪例:开展某项标准化活动有如下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标准化投资K1=100万元,标准化后年节约J1=30万元;
▪第二方案,标准化投资K2=145万元,标准化后年节约J2=45万元
▪若标准的有效期为5年,问采用哪一种方案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更好?
追加投资回收期为:
t K = (K2—K1)/(J2—J1)=
(145-100)/(45-30)=3(年)<5(年)
▪故应该选择第二方案。
▪标准化追加投资回收期表明不同的标准化方案的追加投资,通过标准化后的经营费用的降低额或利润的增加额回收所需要的时间。
由此可见,当追加投资回收期大于标准有效期时,说明标准化追加投资,不能在标准有效期内通过不同方案经营费用的降低回收回来。
即追加投资不合理。
此时标准化投资小的方案合理。
反之,当追加投资回收期小于标准有效期时,说明追加投资合理。
此时标准化投资大的方案合理。
当追加投资回收期等于标准有效期时,应视具体情况而言。
若资金短缺时,应选择投资小的方案,其他情况下一般均选择投资大的方案。
因为投资大的方案,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6、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
▪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是指某项标准化措施在标准有效期内获得的总节约与总投资之比。
它表明标准化每一元钱的投资在标准有效期内获得的节约额。
▪E=(∑J i)/K
▪式中:E——标准化经济效益系数。
1)设计费用的节约
Js = Q s0·T s0·F g0— Q s1·T s1·S g1
式中Js:设计费用的年节约额(元/年)Q s0,Q s1:标准化前后年设计图纸量(张/年)
T s0,T s1:标准化前后设计图纸文件工时(小时/张)
F g0,F g1:标准化前后设计(包括绘、描图)工时费(元/小时)
2)材料费用变化产生的节约
A:标准化后降低了材料消耗
Jc = (e c0– e c1)·D c0·Q1
式中:Jc:年中材料费用节约额(元/年);
e c0、e c1:标准化前、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千克/件);
Q1:标准化后产品年产量(件/年);
D c0:标准化前产品所需材料的单价(元/千克)。
B:标准化后材料消耗没变,所用的材料价格降低
Jc = (D c0–D c1)·e c0·Q1
式中:D c1——标准化后产品所需材料的单价(元/千克)。
C:标准化后材料消耗与价格同时变化
Jc = (D c0 e c0–D c1 e c1)·Q 1
3)产品使用寿命变化产生的节约
Jm = Q 1·T m1(C 0/T m0 –C 1/T m1)
式中:Jm :由于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而带来的节约(元/年);
C 0、C 1:标准化前、后产品成本(元/件);
Q 1:标准化后产品年产量(件/年);
T m0、T m1:标准化前、后产品的使用寿命(小时/件)。
如果C 0=C 1 则
Jm = Q 1·C 0(T m1/T m0 –1 )
标准化有用效果各个项目的计算方法可参照GB3533.1—83。
计算标准化有用效果的总和:J=Js + Jp + Jc +Jh + Jd + Ji + Jk + Jc + Jm + Jw + Jr
计算标准化的投资效果
用投资回收期来计算投资效果,其计算公式:
T K (标准化投资回收期)
= 各项投资费用总和/ 各项有用效果总和
投资回收期多长为好,可以用标准有效期t 作为标准来衡量。
一次贷款K 元,年利率为i ,经过T 年后,累计一次偿还S 为:
考虑年利率是复利计算因此:
假如某一标准化措施需一次投资40万,而实施后,每年可获得年节约10万元,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i=10%,问几年可收回标准化投资?
按年利率:T K =5.36年
不考虑年利率:T K =40/10=4年
例1:对某电器元件实行了统一标准化工艺后,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开支。
具体为:
T i K S )1(+=lg lg()lg(1)k J J K i T i --⨯=
+
求:(1)简化设计和制定工艺文件带来的节约Js ;
(2)电气元件延长寿命带来的年节约Jm ;
(3)标准有效期内的年度经济效益(设标准有效期为5年);
(4)投资回收期;
(5)标准有效期内有总经济效益系数。
说明:(1)Js是标准有效期骨降低设计和制定工艺文件的节约。
虽然设计的节约发生于第年,但它反映了标准有效期内的节约总额,因第二年以后就没有这笔费用的节约了。
(2)经济效益系数的含义是实现为个标准项目,平均1元钱的投资在5年的标准有效期内可获得4.19元,可见这个标准化项目(本例是标准化工艺)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例2:某机器制造厂通过开展标准化活动获得如下资料:标准化后产品产量达到60000件/年;标准化前、后单位产品成本分别为25元/件和20元/件;标准化前后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分别为4年和5年;若标准化投资为15万元,标准有效期为5年,试问此项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如何?
解:此项标准化活动的节约额为:
(1)计算标准化年经济效果为: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此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例3:开展某标准化活动有如下两个方案:
第一方案,标准化投资
)
/(5.67)/(675000)
(560000)(520425110011年万元年元==-⋅=-⋅=Tm C Tm C m T Q J )(22.05
.6715:
)3(5.415
5.67:
)2()/(5.64155
15.671年标准化投资回收期为为计算标准化投资收益率年万元=======⋅-=⋅-=⋅-=J K T K J R K t J K J X K n n α。
J J K K t ,。
J ,
K ,J ,K K 佳方案故应选择第二方案为最年解好标准化活动经济效果更试问采取哪一方案开展年若标准有效期为万元标准化后年均节约万元标准化投资第二方案万元标准化后年均节约万元)(440
50100140:?
550140;
40100121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