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赏析简答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合集下载

金陵怀古、过洞庭、登岳阳楼、罗皂袍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

金陵怀古、过洞庭、登岳阳楼、罗皂袍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练习及答案【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登岳阳楼/杜甫练习一)赏析辨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biāo)鞭挞(tà)唱喏(rě)自给自足(jǐ)B.戎马(rónɡ)擢升(zhuó)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C.涕泗(sì)诠释(quán)襁褓(bǎo)与时俱进(yù)D.蹩脚(bié)乾坤(qián)斡旋(wò)大大落落(lā)1.答案:B【解析】A.“剽”读piāo, C.“与”读yǔ;D. “落”读lu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2.答案:C【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C.《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D.《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4.答案:A【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B.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5.答案:C 【解析】C“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理解有误。

“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赏析简答题及解析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赏析简答题及解析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简答题及解析【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登岳阳楼/杜甫简答题赏析简答: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赏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3、答: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答: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5、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6、答: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游园原文、翻译、赏析资料【普高部编版必修下册】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游园原文、翻译、赏析资料【普高部编版必修下册】

部编版必修下全册古诗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普高必修下册】班级:姓名:古诗词目录:一、登岳阳楼/杜甫二、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三、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四、游园/汤显祖一、《登岳阳楼》综合资料: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1.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2.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坼:裂开。

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3.坼:分开,裂开。

此指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极言湖之开阔。

4.乾坤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

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5.乾坤:此指日月。

6.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右耳已聋。

7.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诗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过的。

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8.戎马:战争。

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9.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10.戎马关山北: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

【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湖光山色的仰慕,“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

今、昔二句互文,名胜早闻,今始得见,平生一快。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原诗、翻译、赏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原诗、翻译、赏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必修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资料内容:【原文】【翻译】【赏析】古诗词目录: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登岳阳楼/杜甫备课资料【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翻译】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赏析】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湖光山色的仰慕,“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写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

今、昔二句互文,名胜早闻,今始得见,平生一快。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由喜悦之心来观赏洞庭湖,真是辽阔无边,分裂吴、楚两地,吞吐日月星辰,气势宏伟,气象万千。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之中,想到自己自成都至湖南,长期浮舟江上,与亲朋隔绝,无一消息,加上年已五十七岁,老病缠身,孤身飘零。

这里,自己的孤寂与上联的湖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诗人的博大襟怀。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采用以乐写悲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浑厚深远,感情曲折真挚,发飘零孤寂之悲哀,感战事乱离之不停,一唱三叹,令人扼腕。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资料【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原诗注释翻译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原诗注释翻译

必修下册古诗词赏析资料【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登岳阳楼/杜甫备课资料【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

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

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

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

关山北:北方边境。

【翻译】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资料【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及答案【XXX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及答案【XXX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必修下全册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简答及答案【XXX编版必修下册2020】必修下全册古诗词练及答案【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古诗词诵读目录:登岳阳楼/XXX桂枝香·金陵怀古/XXX·过洞庭/XXX游园(【皂罗袍】)/XXX登岳阳楼/XXX练及答案【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一)理解性默写:①XXX《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②《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③《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④《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XXX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XXX,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二)赏析简答: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赏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4.“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7、面对浩渺的洞庭湖,墨客只是感叹本人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8、结合作者的小我经历,谈谈你对“兵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9、作者登楼为什么会老泪纵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①XXX《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基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习题及解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习题及解析【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赏析简答题】古诗词目录: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登岳阳楼习题及解析【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赏析辨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biāo)鞭挞(tà)唱喏(rě)自给自足(jǐ)B.戎马(rónɡ)擢升(zhuó)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C.涕泗(sì)诠释(quán)襁褓(bǎo)与时俱进(yù)D.蹩脚(bié)乾坤(qián)斡旋(wò)大大落落(lā)1.答案:B【解析】A.“剽”读piāo, C.“与”读yǔ;D. “落”读lu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2.答案:C【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C.《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D.《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4.答案:A【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B.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习题及解析

登岳阳楼、金陵怀古、过洞庭、罗皂袍习题及解析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习题及解析【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赏析简答题】登岳阳楼习题及解析【原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赏析辨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biāo)鞭挞(tà)唱喏(rě)自给自足(jǐ)B.戎马(rónɡ)擢升(zhuó)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C.涕泗(sì)诠释(quán)襁褓(bǎo)与时俱进(yù)D.蹩脚(bié)乾坤(qián)斡旋(wò)大大落落(lā)1.答案:B【解析】A.“剽”读piāo, C.“与”读yǔ;D. “落”读luō。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2.答案:C【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C.《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D.《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4.答案:A【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B.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下全册古诗词简答题及解析【高中部编语文2020版】古诗词目录:
登岳阳楼/杜甫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
登岳阳楼/杜甫简答题及解析
赏析简答: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赏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3、答: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答: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
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5、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6、答: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7、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7、答: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

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8、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8、答: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9、作者登楼为什么会老泪纵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答:因为作者已是暮年,独自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国难家仇百感交集,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简答题及解析
赏析简答: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1、答:地点—故国,季节—晚秋,气候—初肃。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内容。

2、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2、答:“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答: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⑧“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4、请联系全词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4、答: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5、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5、答: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6、答: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画景物的色彩。

7、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7、答:作者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

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

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

残阳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

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作者用了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8、往昔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作者举了个例子,举的什么例子?统治者的奢靡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8、答: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9、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答: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简答题及解析
赏析简答:
1.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

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答: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2.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答:比喻:“玉鉴琼田”比喻湖面澄澈明净。

(“肝胆皆冰雪”,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夸张:“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以西江之水为酒,以北斗星为杯,写出了词人的豪情。

对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写出了洞庭湖湖天相映,上下交融的景色。

(只写手法不给分)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3.答: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

“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

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

“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

4、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4、答: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5. “表里俱澄澈”的作用是什么?
5. 答:“表里俱澄澈”概括了天上银河璀璨,湖面波光粼粼,月华星辉与波光水色,上下通明,浑然一体的景象,是对上阕写景的总结;此外,“表里俱澄澈”与下阕的“肝胆皆冰雪”呼应,表达了自己因谗言而被贬职到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虽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德,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游园【皂罗袍】/汤显祖简答题及解析
赏析简答:
1、 [步步娇]这支曲词用词准确,l生动形象,写物传情。

请选择其中的动词。

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1、答:曲词中“偷”“迤逗”等词,用拟人化的手法,微妙地传达出杜丽娘含情脉脉的娇羞神态。

2、[皂罗袍]这支曲词历来被誉为“惊才艳绝之作”,情景交融。

请你指出其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杜丽娘怎样的复杂心情?
2、答:[皂罗袍]描绘了花园明媚诱人的春光,更传神地表现了杜丽娘由惊异、欢悦到无限惆怅的复杂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