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的急救和护理探讨
重症哮喘的护理措施

重症哮喘的护理措施引言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呼气困难、胸闷、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重症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给予患者质量良好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重症哮喘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
护理措施1. 认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重症哮喘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但不限于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困难程度以及皮肤湿润程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重症哮喘患者在发作期间往往会面临氧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及时提供充足的氧气非常重要。
护士应确保氧气面罩的紧密贴合和呼吸氧浓度的适当调节,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
3.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是缓解哮喘症状的关键药物。
护士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
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和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等。
护士需要掌握正确使用各种支气管扩张剂的方法和技巧,并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 规范液体管理重症哮喘患者在发作期间往往会有体液丧失,因此,合理的液体管理对于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非常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液体的补充,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避免出现过度脱水或体液积聚的情况。
5. 给予心理支持重症哮喘发作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会有很大的影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解释,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6. 防止交叉感染在护理重症哮喘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护士应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范,戴好口罩和手套,确保自己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另外,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洗手和防止感染,提高患者的保护意识。
结论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给予患者质量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护理重症哮喘患者时,我们需要认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规范液体管理,给予心理支持,并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

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患者在遇到诱因后,呼吸道会发生收缩,导致气流受限,引起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哮喘发作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正确的急救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紧急联系医护人员1.在发现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加重等症状时,应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
报告患者病情和所在地点,并告知所采取的紧急治疗措施,以便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指导。
二、帮助患者采取适当姿势2.如果患者有能力坐立,可以帮助其坐起来,让其保持上体直立,有助于扩张呼吸道。
如果患者无法坐起,可以帮助其保持半坐姿,避免平躺导致呼吸困难加重。
三、稳定患者情绪3.在急救过程中,稳定患者的情绪非常重要。
因为焦虑和恐惧会加剧哮喘发作的症状。
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告知其目前正接受急救护理,有专业人员正前往。
四、使用救护药物4.如果患者有使用哮喘防治药物的习惯,可以帮助其找到药物并按照医嘱使用。
快速作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可缓解哮喘症状,应按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
如果患者没有使用哮喘药物的经验,不应随意给予药物。
五、观察及记录患者状况5.在急救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气促程度和面色等。
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备医护人员到达时提供参考。
六、避免患者过度劳累6.哮喘患者在发作时,呼吸困难会引起身体不适,容易感到疲倦和乏力。
在急救过程中,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尽量减少活动和引发发作的刺激。
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7.急救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对患者的观察,在症状缓解后,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的症状恶化或持续加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八、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8.在急救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和不安。
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安全,这样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促进症状的缓解。
九、如何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9.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与患者讨论哮喘发作的诱因,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
当哮喘发作时,采取适当的急救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保护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保持冷静并观察患者情况当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时,首先应保持冷静,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有些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会加重症状。
护理人员或陪伴者应耐心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
二、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在哮喘发作时,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
常见的姿势包括坐位和立位。
把靠背的椅子或床垫竖起,让患者坐在上面,身体稍微前倾,前手撑在桌子等物体上。
或者让患者站立,身体略微前倾,将双手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以支撑身体。
这些姿势有助于扩张患者胸部,减轻呼吸困难。
三、使患者远离诱因和过敏原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往往与过敏原有关。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使患者远离过敏原和其他诱因,以减少病情的加重。
例如,如果患者对花粉过敏,应避免让患者接触花粉等过敏原。
四、使用雾化器或吸入器雾化器或吸入器是常见的治疗哮喘发作的工具,可以通过雾化或吸入药物来舒缓患者的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帮助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或吸入器,并配合合适的药物。
使用雾化器或吸入器时应指导患者深呼吸,并注意吸入药物的时间和剂量。
五、呼叫急救车辆或就近就医对于严重的哮喘发作,及时呼叫急救车辆或就近就医至重症监护室是非常重要的。
在护送患者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应继续进行急救护理,并配合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
六、监测患者病情和症状在哮喘发作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应不间断地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变化。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脸色、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这些信息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护理方法或通知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七、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急救护理,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重症哮喘该如何急救措施

重症哮喘该如何急救措施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呼吸。
重症哮喘是哮喘的一种严重类型,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如果您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保护患者。
了解重症哮喘的症状重症哮喘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快速呼吸或浅表呼吸•胸闷或压迫感•嘴唇和指甲床变蓝•颈部和胸部肌肉紧绷如果您或他人正在经历上述症状,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采取迅速、正确的急救措施如果您知道某人正在经历重症哮喘,并受到医疗帮助之前需要帮助,有几种急救措施可以采取来减轻症状:1. 帮助他们使用他们的哮喘急救药物许多哮喘患者携带着急救药物,如雾化器或吸入剂。
如果您知道患者携带了他们的哮喘急救药物,请已被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药物。
如果患者没有他们的急救药物或没有能力正确使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让患者坐直或站着让患者坐直或站立,避免躺下,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确保患者不要过度疲劳,让他们以最舒适的方式坐直或站立。
3. 创造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并确保周围的环境安静、安全、少污染。
许多人认为让患者吸入蒸汽可以减轻症状,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医学认可。
不建议使用。
4. 监测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测以确保症状不再恶化。
如果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加剧,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急救后的复苏护理如果患者因重症哮喘住院或诊断后需要恢复,以下是几项复苏护理的建议:•遵循医生指示并按时服药•避免过度勤劳和过度疲劳•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锻炼•跟踪哮喘症状,并及时报告医生以更新治疗计划结论重症哮喘需要迅速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并随后获得恰当的医疗护理。
如果您或他人正在经历严重的哮喘症状,请打急救电话并立即采取行动。
谨记,正确和迅速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保护患者的生命。
哮喘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

哮喘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其影响。
哮喘的发作可能会突然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危险。
因此,在遇到哮喘发作的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哮喘患者应急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1. 保持镇定和提供安慰哮喘发作时,患者常常感到恐慌和焦虑。
作为护理者,首要任务是保持冷静,并向患者传递安全感。
轻声安抚患者,告诉他们我们正在采取措施来帮助他们。
这种情绪支持对于哮喘患者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因为恐惧和紧张可能会加重症状。
2. 让患者坐起来或半卧哮喘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
为了更好地呼吸,让患者坐起来或半卧位,以便胸腔扩张,减轻喘息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此外,监测患者的姿势是否有助于呼吸,并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3. 使用雾化器给予氧气和药物当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使用雾化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给予氧气和药物的方法。
将合适的药物(如支气管舒张剂)和适量的氧气添加到雾化器中,然后让患者深呼吸并吸入药物,以帮助他们舒缓症状。
使用雾化器时,注意正确设置流速和药物剂量,并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4. 避免患者暴露于可能引发哮喘的触发因素某些触发因素,如烟雾、灰尘、花粉和宠物毛发等,可能会引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在哮喘发作期间,尽量将患者远离这些可能的触发因素。
关闭门窗,用湿布清洁室内空气,避免患者接触异物,以减少症状的恶化。
5. 保持监测和观察在给予急救护理的同时,密切监测和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非常重要。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等,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6. 寻求紧急医疗帮助虽然紧急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哮喘患者在发作期间减轻症状,但在严重情况下,寻求紧急医疗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加剧或出现发绀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医院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总结:哮喘发作时,正确的应急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避免恶化。
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急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70例患者中无1例死亡,全部患者的病情均得到好转。
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能提高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急救,护理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与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支气管哮喘是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疾患,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的显著特点。
【1】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其典型症状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喘鸣,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
严重发作时可有颈静脉怒张,发绀,大汗淋漓,脉搏加快等症状。
【2】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70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的患者。
在治疗中体会到,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时提高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在22-75岁之间,病史1-42年。
男患者年龄平均60岁,女患者年龄平均45岁,入院后经积极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哮喘发作情况明显好转。
1.2临床表现临床上70例患者均表现出咳嗽、气喘、胸闷、端坐呼吸,每分钟呼吸大于28次,每分钟心率大于120次,明显紫绀,不能言语,大汗淋漓,严重脱水。
其中意识模糊5例,休克1例。
2 急救护理2.1 合理的氧疗: 遵医嘱予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哮喘重度发作时,予4-6L/min氧气吸入。
高浓度氧持续吸入不可超过6小时,以免发生烦躁,情绪激动,恶心呕吐,胸骨后灼痛,呼吸困难加重等氧中毒症状。
【3】待情况好转,可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2-3L/min。
重症哮喘的急救护理【29页】

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应用目的
抑制患者躁动,减 少氧耗;减轻因患者用力呼气时所致的内源性 PEEP; 提高胸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减 少气 压伤,改善循环功能,增加心搏量。 2、常用的镇静剂的选择 可 根据患者的烦躁情况及 与呼吸机的对抗程度选用地西泮、咪唑安 定、丙泊 酚等,镇静程度控制在Ramsay评分3~4分。 3、常用肌 松剂的应用 肌松剂应尽量少用,哮喘患 者因应用大剂量激素, 若同时应用大剂量肌松药物, 易引起肌病,导致撤机困难。
人工气道的建立
1.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方法:在喉镜直视下经声门插入 优点:此法操作简单,易成功, 较安全 缺点:是不易口腔护理、留管时间短。
人工气道的建立
2.经鼻气管插管 操作方法:借喉镜、支气管镜的帮助,经鼻沿后
鼻道插入。 此法操作 需要一定技巧,但插管易固定,易与
呼吸机相接,病人易耐 受,留管时间长,可 达14天以上。 缺点:最近的研究认为,经鼻气 管插管可将鼻 腔内(包括副鼻窦内)的细菌带入下呼吸道引 起感染。
机械通气的撤离
经过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病人病理生理状态得 到纠正,生理状 态稳定,心功能正常,营养状态改 善,内环境稳定,感染得到控 制时,可考虑撤机。 撤机前应向患者解释说明撤机的必要性及需 要病 人配合的一些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 得患者 的配合。
1、撤机指征 哮喘及其诱发因素基本控制;生命体征稳定;自 主呼 吸最大吸气负压大于25cmH2o,呼吸频率在25 次/分以下;潮气量 大于5mL/kg,静息分钟通气量 大于10L/min,肺活量大于 15mL/min; FiO2<4L/min时,PaO2>60mmHg,pH>7.30, PCO2恢复 到缓解期水平;心率<100次/min,停机 后心率上升在20次/分以 下。
急诊医学小讲课重症哮喘的紧急应对措施与救治

抗感染治疗策略
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A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关注血糖、血压、电解质等指标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β2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
注意心悸、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监测与 处理。
B
C
茶碱类药物中毒预防与处理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维 持患者呼吸功能。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β2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活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沙丁 胺醇、特布他林等。
茶碱类药物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增强呼吸肌 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和气道抗炎作用。常用药物有 氨茶碱、多索茶碱等。
急诊医学小讲课重症 哮喘的紧急应对措施
与救治
目录
• 重症哮喘概述 • 紧急应对措施 • 救治原则与方法 • 药物治疗进展与挑战 •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 总结与展望
01
重症哮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症状严重、急性发作频繁、对常规治疗反 应不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威胁生命的一种 哮喘类型。
救治流程与规范
案例分析与讨论
系统介绍了重症哮喘的救治流程,包括初 步评估、病情分级、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 施等,并强调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 解重症哮喘的紧急应对措施与救治方法,并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重症哮喘的 救治将更加精准、快速和有效。同时,随着 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预防措施 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哮喘的急救和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6-06-15T11:06:47.5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作者:许芳芳刘娟
[导读] 哮喘病急性发作期按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型哮喘。
重症哮喘包括重度和危重型哮喘。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221002
哮喘病急性发作期按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型哮喘。
重症哮喘包括重度和危重型哮喘。
危重哮喘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缓发持续型(致死哮喘I型)和突发急进型(致死哮喘II型),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常规疗法不能缓解【1】。
重度哮喘患者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说话受限,只能说字,不能成句。
常有烦躁、焦虑、紫绀、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常>30次/min,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双肺满布响亮的哮鸣音,脉率>110次/min,PaO2<60mmHg,PaCO2>45mmHg,SpO2<90%,支气管扩张剂无效。
危重型哮喘除上述重度哮喘的表现外,患者常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模糊,呼吸浅快,胸腹矛盾运动,三凹征,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沉默肺),心动徐缓,动脉血气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提示危险征兆,患者呼吸可能很快停止,于数分钟内死亡。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和呼吸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重症哮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重症哮喘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6.2岁;患者大多有明确的支气管哮喘病史,病程1.5~35年,平均1
2.5年。
全部病例均符合重症哮喘诊断标准【2】。
发病后平均10-30min到达医院急诊科。
患者焦虑,烦躁,喘憋严重,端坐呼吸,大汗淋漓,耸肩呼吸,吐字不清,呼吸频率>30次/min,三凹征明显,重度哮喘双肺听诊可闻及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响亮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心率增快>120次/min,奇脉,SpO270%~89%。
PaO2<60mmHg,PaCO2>45mmHg,支气管扩张剂无效。
重度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说话受限,只能说字,不能成句。
危重型患者不能讲话,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脉搏减慢,紫绀,严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合并气胸1例,呼吸衰竭1例,心衰1例。
1.2急救方法:①立即吸氧,以面罩吸氧最佳,给予25%~40%氧气持续吸入,缓解缺氧;②病因治疗,及时解除诱因;③持续雾化吸入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雾气吸入;④尽早静脉使用激素,给予短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可选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400mg/d或甲泼尼龙80-160mg/d,症状控制后改口服;⑤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茶碱类支气管解痉剂维持疗效(氨茶碱
250mg);⑥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⑦处理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
视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情况决定,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者,及时给与机械通气治疗;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处理,并发心力衰竭者应用西地兰、呋塞米等予强心利尿予纠正。
2.结果
本组患者1例老年患者到达医院抢教室因合并心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虽经解痉、平喘、人工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等积极抢救治疗,仍无效死亡。
其余59例经急诊处理后,呼吸困难、憋喘、胸闷、紫绀等症状缓解,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平均缓解时间10~30 min。
入呼吸科或ICU病房进一步治疗,住院2周后病情稳定出院。
3.护理
3.1急救护理:急诊科初始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病史、体检、检查结果(听诊、辅助呼吸机的活动、心率、呼吸频率、PEF或FEV1、SPO2、血气分析,等)。
急救护理措施包括:(1)吸氧增加SPO2,最好大于90%,持续紧急吸入SABA至少1小时,尽早静脉使用激素。
(2)再次进行护理评估,测量PET 和SPO2,必要时遵医嘱联合茶碱类、抗胆碱药物。
(3)加强监护,对症支持呼吸循环功能,对合并气胸和脏器功能不全的,PET<60%收入呼吸科治疗;PET<30%、PaO2<60mmHg、PaCO2>45mmHg收入ICU治疗【3】。
(4)入住呼吸科的患者要加强护理间断再评估,6-12小时症状未完全改善的,立即转入ICU。
3.2其他护理措施
3.2.1病情观察: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每隔10~2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
注意心电图、神志的变化,检测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肺功能检查的指标。
同时还应严密观察有无自发性气胸、肺不张、脱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现异常及时配合抢救。
符合机械通气指征的应准备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合并呼吸衰竭、神志清醒、分泌物不多、行无创面罩通气;对神志不清,PaO2持续下降,PaCO2>50mmHg,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做好氧疗护理,认真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2.2基础护理:提供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舒适体位,危重期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应及时擦干病人身上的汗液,更换干燥、柔软的衣被,保持清洁、舒适;臀部置海绵圈,定时更换受压部位,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完好,防止压疮发生;病人食欲不佳,伴恶心、呕吐时,要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发生;保持气道通畅,神志不清者,注意防止误吸。
为保证机体足够的热能,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做好病人会阴部的清洁护理,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3.2.3用药护理:①皮质激素:吸入药物治疗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可出现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指导病人吸药后及时用清水漱口。
口服用药最好在饭后。
②β2-受体激动剂: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用药;指导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保证药物疗效;静滴沙丁胺醇应注意控制滴速(2-4ug/min)。
用药过程观察有无心悸、骨骼肌震颤、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③茶碱类:静脉注射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止中毒。
抗胆碱药吸入后,少数病人可有口苦或口干感,酮替芬有镇静、头晕、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要注意观察处理【4】。
3.2.4心理护理: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哮喘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
对合并焦虑、抑郁、恐惧、性格改变等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缓解期适当参加康复锻炼,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心理,利于康复。
出院时给予疾病知识指导、避免诱因指导、病情监测指导、用药指导、用药指导等。
4.讨论
综上所述,哮喘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约有1.6亿哮喘病人,我国哮喘病人超过1500万,病因、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2】。
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已成为重要指南,并不断更新。
尽管哮喘尚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有效的哮喘管理,通常可实现哮喘控制。
哮喘的急性发作是常见呼吸系统四大急症之一,重症哮喘患者已经达到哮喘患者的15%。
由于其发作突然,无预兆,病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5】。
因此,认真询问病史,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氧疗、抗炎治疗、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及生命支持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抢救危重症哮喘患者的重要方法【6】。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9-70.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37.
[3]许铁,张劲松.急救医学[M].第一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22.
[4]杨宝峰.药理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14..
[5]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13.
[6]陈海英,郜立娜,张延华,等.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5,(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