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及其临时设施IBC的设计要点浅析
浅析奥林匹克体育赛事IBC转播供电系统架构和应急处理

53Advanced TelevisionEngineering重大活动外出转播是中央电视台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外出转播不同于台内电力系统保障,设备需要经过长途运输,且所有供电保障设备设计都要方便运输,而且不同地区外电源的稳定程度也有很大不同,但是供电系统保障等级不能因场地的不同而降低。
因此外出转播供电保障系统的架构及应急处置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奥运会体育赛事转播电力保障为例,阐述了IBC 供电系统的架构及应急处置方式。
奥运会 IBC 供电系统 应急处置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动力管理部作为中央电视台动力系统的主管部门,除了承担台内动力系统的运维工作外,重大活动外出供电保障也是重要工作之一。
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电压标准,参差不齐的供电水平,供电系统作为前方转播工作的基础,如何架构系统使其安全可靠的工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把对负载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主要针对奥林匹克赛事IBC 供电系统特点,就系统架构和应急操作进行阐述。
一 IBC 简介国际广播中心,简称IBC ,是一个广播和电视转播场馆,由OBS 负责其设计和设备配置以及运行。
在这里, 所有广播电信设备,包括接收和发送设备,都集中在此。
IBC 被设计为转播权持有者的工作场所,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广播设备、构建办公场地和提供基本服务。
IBC 和IBC 内的一般性服务根据与转播权持有者签署的协议的要求由奥运会组委会和OBS 协商提供。
二 中央电视台奥运会IBC 供电架构分考虑到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做到最大限度保障节目制播系统持续平稳运行。
在前期基础设施预定阶段,根据OBS 供电系统两路不同源外市电电源加发电机组后备的标准供电模式,中央电视台预定申请两路200A 不同源市电电源,次市电电源需满足单路电源能够负担全部负载,由OBS 在建设期引入中央电视台IBC 区域主配电室。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屋面索承网壳钢结构精细化施工技术

网壳结构是具有曲面形状并具有壳体结构特征的空间网格结构,索承网壳结构是将现代预应力技术用于网壳形成的新型预应力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体系,这类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自重轻。
精细化钢结构即外露钢结构,指在满足正常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满足钢结构及其连接处等外露部分可视的精细化外观要求。
在工艺要求方面,需从钢结构原料、焊接、焊缝打磨、涂装、成品保护等多方面对表观质量进行改进,从而满足对建筑钢结构“透明度”的设计要求。
本文从结构加工、施工和焊接等角度阐述外露钢结构的精细化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结构转换层以上(2层及以上)为钢管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局部大跨度屋面采用平面桁架和预应力网壳结构。
屋面预应力网壳平面尺寸为72 m×252 m,标高43.708~51.780 m,网壳矢高7.65 m,用钢量为4 200 t。
网壳主管截面为□700×200×(18, 20, 25, 30, 35),材质为Q345GJC(板厚35 mm),Q355C, Q355B;端部连接板厚度为80 mm和100 mm,材质Q390GJC;主杆沿跨度方向通长设置,间距3 m;次杆截面为□500×250×(10, 14)、□500×200×(10, 16),材质为Q355C, Q355B。
屋面网壳分为正交形网壳区域和三角形网壳区域,共设置41道索,索距6 m,其中正交形网壳共19榀,设置9道Ø110封闭索,三角形网壳共66榀,设32道强度等级为1 570 MPa的 Ø95封闭索(图1)。
(a)(b)图1屋面网壳(a)三维图;(b)剖面图2、屋面网壳施工方法本工程屋面网壳结构采用分块拼装累积滑移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如下。
(1)在3 000 m标高楼层设置3组72 m×27 m,支撑胎架;高度随网壳高度变化(13~20 m)。
国家会议中心简介

基本概况—地理位置
• 国家会议中心位于北四环与北五环之间,地处亚奥商 圈核心,区位优势优越,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交通路线图: • 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 [约26公里] • 从南苑机场出发 [约32公里] • 从北京南站出发 [约23公里] • 从北京站出发 [约19公里] • 从北京西站出发 [约19公里] • 从北京北站出发 [约12公里]
优势特色—融合奥运理念
•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 的三大基本理念。国家会议中心作为奥运工程最大的单体 建筑,为配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和要求,在设计、建设 方面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 绝妙的绿色与环境设计、中央吸尘系统、北京第一例真空 垃圾收集系统、自然通风设计、大量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 等等,都为中国绿色会展中心树立了典范。如,6万平方 米的屋顶巧妙地收集起雨水,再从处理系统流出时,直接 灌溉室外下沉花园里的植物,继而帮助降低地面温度;独 特的室外“下沉式花园”设计,可以为国家会议中心每年 省电38万度,这样的革命性创新不胜枚举。
展馆建筑—外观设计
• 其立面设计取自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曲线 概念,对传统的建筑形式赋予现代的演绎, 同时又象征一座桥梁,与奥运公园的其他 建筑遥相呼应,体现人文、信息的沟通和 交流、跨向未来。
展馆建筑—功能分区
国家会议中心 按功能可划分 为会议区,展 览区,酒店区, 餐饮部,演出 区和写字楼等 六大区域,配 套设施齐全。
优势特色—开创绿色会展新纪元
• 奥运会后,国家会议中心转型为了设计合 理,功能完备,配套齐全,服务优异,管 理优秀的大型服务展览中心。经过几年的 发展,未来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绿色会议中心,开创中国会展业的新纪 元。
谢谢观看!
国家会议中心:打造中国会展新航标

国家会议中心:打造中国会展新航标作者:何尧张岩来源:《中国报道》2014年第01期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以及击剑比赛、现代五项的击剑和气手枪比赛的场馆,国家会议中心和“鸟巢”、“水立方”一样,是承载着光辉记忆的奥运地标性建筑。
或许有人认为,因为笼罩在奥运的光环下,这座建筑才显得如此辉煌。
在北京奥运会后四年多的今天,这座恢弘的建筑又以“国家会议中心”的身份,骄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快速成长的会展业第一品牌。
立足行业放眼国际如今,中国正迎来会展市场的热潮。
作为中国会展业领军企业的国家会议中心,在接待3000多个国际国内活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又成为其开拓新业务的利器。
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成功接待、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以PCO (专业会议组织者)身份的首次亮相、2013年ICCA(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会前会全球会展业高峰论坛的顺利主办等,为国家会议中心的国际高水准服务品质,加上了最好的诠释。
“当前的会展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对品牌的精准定位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客户选择国家会议中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会议中心的品质品牌能够契合并且彰显公司水平。
”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作为被冠以…国家‟二字的会议中心,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立足行业,搭建起沟通世界的桥梁。
”在坚持高水准运营,实现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国家会议中心也积极助推会展行业的发展,先后参与《会议分类与术语》国家标准、《会议中心服务运营规范》、《展览场馆服务运营规范》、《展览服务(布展工程)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专业型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等一系列行业标准及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并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会议中心设计理念、日常运营和管理的专著——《会议中心设计、运营与管理》,显示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博会演播室和IBC大屏安全播出供配电保障

一、外场转播供配电保障的一般规定和要求根据《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及其专业实施细则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技术保障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按照外场活动的重要性不同,可分为:一级(A 类)、二级(B 类)、三级(C 类)。
并且,不同重要性等级的外场活动对于供配电系统的配置也有相应的要求。
1、台、集团外场大型活动重要性分级1)一级(A 类)活动一级活动是指具有重大政治和社会影响的大型活动,具体包括:(1)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上海市委、市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出席的重大活动。
(2)上级指定的重大活动。
2)二级(B 类)活动二级活动是指重要的大型活动,具体包括:(1)社会影响较大的各类重大活动。
(2)台、集团领导出席的各类活动。
(3)三级(C 类)活动三级活动是指除了一级、二级所规定的活动外,其他一般的大型活动。
2、外场转播供配电系统的配置要求1)二级及以上外场转播系统的播出设备负荷与照明、动力设备负荷应由不同的低压回路供电。
2)二级及以上外场转播系统应采用两路独立敷设路由电源供电,并配置主备电源自动或手动切换开关(ATS)。
如现场只有一路电源,应配置现场发电设备作为第二路供电电源。
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
3)二级外场转播系统的关键播出设备负荷应采用UPS供电,UPS 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设备负荷工作10分钟以上。
4)一级外场转播系统的所有播出设备和关键播出设备负荷(如:大屏处理控制系统、扩声调音台等)应采用UPS 供电,UPS 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设备负荷工作10分钟以上。
5)外场转播的音频、视频系统的切换台和调音台及其相关设备等均应配置双电源。
二、前期现场勘察1、活动重要性等级的确定本次进博会具有重大政治和国际影响,属于上文所述一级(A 类)外场大型活动。
在前期现场勘察时,重点勘察了场馆搭建方提供的外部电源配置、配电柜(箱)内断路器容量和UPS 配置情况等,为后续的技术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确保供配电系统满足一级外场大型活动的配置要求。
国家会议中心及其临时设施IBC的设计要点浅析

国家会议中心及其临时设施IBC①的设计要点浅析单位: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课题方向:规划设计2009年 6 月 1 日摘要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国家会议中心项目在奥运会期间为IBC、MPC、击剑馆等赛时功能提供临时使用场地,赛后通过改建恢复为国家会议中心,成为北京举行国际性会议、综合展示等活动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公共设施。
IBC作为奥运会期间使用功能最复杂也最重要的设施,在奥运会期间为各国电视台、电台等转播机构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场所,其设计在国内尚无规范作为设计依据,而国外历届奥运会中IBC的建设规模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笔者拟通过此文归纳总结出IBC在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需求和要点——有效使用面积、物流交通、荷载、电磁干扰、噪声控制等,并结合投资对IBC的临时和永久建筑形式进行浅显的分析,以期对此类建筑在以后的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家会议中心,IBC,RHB区有效使用面积,电磁干扰,噪声控制目录摘要 (Ⅱ)绪论 (1)一、国家会议中心和IBC简介 (2)1、国家会议中心赛后功能定位 (2)2、IBC的赛时功能 (3)二、国家会议中心与IBC相结合的规划设计 (3)1、有效RHB区的面积计算规则.................................................... .. (4)2、电磁干扰问题 (5)3、制冷系统噪声控制 (6)三、IBC永久建筑或临时建筑分析 (7)绪论由于IBC在国内尚无设计规范可以遵循,在历届奥运会中随着转播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转播设备的日益精密化,国际组织和各国电视转播机构对IBC的硬件设施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造成国家会议中心和临时设施IBC的建设过程中因需求不甚明确造成较多的拆改和资金投入。
为了在今后此类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能有效的节约投资,避免拆改造成资金浪费,拟通过此文归纳总结出IBC建筑使用需求的通用需求和关键要点,对今后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会议酒店新建项目设计要求

国际会议酒店新建项目设计要求一、平面布局1. 会议室:原则上会议区域是连通的,会议室、康体要求独立分开;2. 大堂的使用要求:2.1 整体布局应考虑一个接待大堂,可办理会议、康体接待;2.2 各区会议室的走廊、楼道的设立要连贯,指示标志清晰,便于游客进出,客人会议期间互不影响;2.3 卫生间的设立位置要考虑空间及厕位数量的合理性(男厕蹲位6个,尿斗6个,女厕蹲位8-10个),应设立无障碍卫生间1个;2.4 因有大型会议室,出入口位置应考虑整体进出方便、安全、顺畅,建议在大堂入口处设置电梯及客用楼梯;3.需合理设置消防楼梯;二、层次分别:1.负一F: 中央厨房、洗碗间、传菜间、菜梯一F:接待大堂、大堂吧、商务中心及商场二F:会议室及多功能宴会厅,需左右各设置一个茶水储物工作间(配备1台9千瓦电开水器)三F:棋牌室、桌球室、乒乓球室四F:卡啦OK包房及迪厅2. 负一F设置员工洗手间(男厕蹲位6个,女厕蹲位6个)一F、二F、三F、四F都需设立客用卫生间,数量参照2.3;3. 台阶不能太多,每个功能区域整体是平的;三、会议室的数量及面积参考指数:1.能容纳300人的会议室1个,面积不小于450平方米(可由多功能宴会厅拆分);2.能容纳150人的会议室1个,面积不小于225平方米(可由多功能宴会厅拆分);3.能容纳100人的会议室1个,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可设计成小宴会厅);4.能容纳60人的会议室1个,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5.能容纳30人的会议室1个,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6.能容纳20人的贵宾室1个,面积不小于35平方米;要设置独立的洗手间及茶水储物工作间,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7.设置公共吸烟区1个,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四、商务中心的配备要求:1.有供出租的电脑及电脑投影仪、普通胶片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文件粉碎机;2.有专门的复印室、配备足够的复印机设备;3.有现代化电子印刷及装订设备,有照相胶卷冲印室;五、多功能宴会厅要求:1.能容纳700人的多功能宴会厅,面积不小于2100平方米(可设计成一分为二的多功能会议室,须达到会议要求的隔音效果);1.1 总餐位数与会议接待能力相适应;2.设立中央厨房,面积不得小于450平方米;2.1 冷菜间、面点间、储物间独立分隔,有足够的冷气设备,冷菜间内有空气消毒设施;2.2 冷库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2.3 洗碗间位置合理,能存放消毒设备及单独的餐具储物间;2.4 有专门放置临时垃圾的设施并保持其封闭;2.5 厨房与宴会厅之间,有起隔音、隔热和隔气味作用的进出分开的弹簧门;2.6 位置合理、布局科学,保证传菜路线短且不与其他公共区域交叉;3.设立独立的家俬仓库,面积不得小于180平方米(仓库主要用于台型调整时桌椅的存放,根据会议室总体数量设立可调配的仓库,如有楼上楼下区别,仓库要不同设立);4.配备冷暖双制式空调;5.会议室应配备相应的电源接口,网线接口,投影设备,有电话会议设施,有现场视音频转播系统。
会展中心会议空间设备技术要求分析

对 一 般 的 会 议 厅 。 要 的声 音 系 统 及 设 备 包 括 有 : 制 室 、 克 需 控 麦 风 、 声 器 、 声 传 译 系统 、 扬 同 翻译 问 等 。 声 音 控 制 室空 间要 求 取 决 于 设
统 及 设 备 、 明 、 响 辅 助设 备 和投 影 系统 、 气设 备 、 气调 节 、 风 和 取 暖 、 全 和风 险 管理 , 及 能 源 存 储 和 环 保政 策 、 疾人 的人 性 化 设 照 音 电 空 通 安 以 残 备 等硬 件技 术 支持 是 判 断 一 个 场馆 设 施 的硬 性 指标 。 随 着数 字化 时 代 的到 来 , 馆 内部 的 数 字技 术 支 持 设 备 和 馆 际 、 内外 网络 技 术 的 实现 而 场 馆 则 成 为 充 分发 挥 场 馆 功 能 的 必要 紊 件 。
【 关键词 】 建筑设计; 会展 中心 ; 可听距离; 声波反射 ; 影 系统 ; 投 照明 系统; 出现 的 网络 展 览 即是 通 过 网 络 搭 建 参 展 方 和 观展 方 的交 已 备 的大 小 , 般 需 容纳 一 个 混 音 设 备 加 上光 盘 设 备外 加 两 侧 的存 储 区 一 流 平 台 。 虽然 这 并 不 能 代 替 实地 场 馆 的 会 展 功 能 , 是却 从 另 外 的角 但 及 相 关 设 备 。麦 克 风 必 须 不 受 震 动 的 影 响 ,与 嘴 的最 佳距 离 是 05 .— 度 给 我 们 提 供 了 技 术 启 示 , 就 是 无论 如 何 , 应 充 分 利 用 网络 便 捷 那 都 07 虽 然 高 度 接受 麦 克 风 能 够 远 距 离 工作 , 是 如 果 距 离增 大 , 余 .m。 但 多 的 传播 功 能 , 持 开 放 的姿 态 , 会 展 双 方 提 供最 大 的交 流 机 会 。 保 为 以下 的共 鸣 声 就 会 被 吸 收 。如 果 几个 麦 克 风 同 时使 用 , 们 的 位 置 关 系 必 它 通 过若 干小 节 来 概 括 介绍 会 议 空 间 的 部 分设 备 技 术 要 求 。 须 合 理 , 且 与扬 声 器 之 间 的 距 离 要求 也 要 很 合 适 以免 反 复 回音 。 扬 而 声 器 与 耳 机 有 多用 类 型 , 根 据 使 用 空 间 的不 同需 求 合 理 选 用 。 同 声 要 1 声 学 设 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会议中心及其临时设施IBC①的设计要点浅析单位: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课题方向:规划设计2009年 6 月 1 日摘要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国家会议中心项目在奥运会期间为IBC、MPC、击剑馆等赛时功能提供临时使用场地,赛后通过改建恢复为国家会议中心,成为北京举行国际性会议、综合展示等活动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公共设施。
IBC作为奥运会期间使用功能最复杂也最重要的设施,在奥运会期间为各国电视台、电台等转播机构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场所,其设计在国内尚无规范作为设计依据,而国外历届奥运会中IBC的建设规模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笔者拟通过此文归纳总结出IBC在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需求和要点——有效使用面积、物流交通、荷载、电磁干扰、噪声控制等,并结合投资对IBC的临时和永久建筑形式进行浅显的分析,以期对此类建筑在以后的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家会议中心,IBC,RHB区有效使用面积,电磁干扰,噪声控制目录摘要 (Ⅱ)绪论 (1)一、国家会议中心和IBC简介 (2)1、国家会议中心赛后功能定位 (2)2、IBC的赛时功能 (3)二、国家会议中心与IBC相结合的规划设计 (3)1、有效RHB区的面积计算规则.................................................... .. (4)2、电磁干扰问题 (5)3、制冷系统噪声控制 (6)三、IBC永久建筑或临时建筑分析 (7)绪论由于IBC在国内尚无设计规范可以遵循,在历届奥运会中随着转播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转播设备的日益精密化,国际组织和各国电视转播机构对IBC的硬件设施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造成国家会议中心和临时设施IBC的建设过程中因需求不甚明确造成较多的拆改和资金投入。
为了在今后此类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能有效的节约投资,避免拆改造成资金浪费,拟通过此文归纳总结出IBC建筑使用需求的通用需求和关键要点,对今后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一、国家会议中心和IBC简介要了解国家会议中心和IBC,就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国家会议中心的由来。
国家会议中心在2001年的奥运总体规划中的前身为国家会展中心,由于中国贸促会深受现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地理位置、交通、停车等问题的长期困扰,对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环境同样存在相同的质疑和顾虑,因此坚持将展览部分移至顺义天竺并获得了政府的批准。
展览部分调整后,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就调整为以会议为主,以会带展的国家会议中心项目,原规划在会展中心内的众多比赛项目也调整到其他比赛场馆,仅剩击剑馆和现代五项的击剑、气手枪比赛场馆。
1、国家会议中心赛后功能定位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02年通过法人招标取得了国家会议中心项目投资、建设、经营权。
国家会议中心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2.22公顷,总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投资额约50亿人民币。
国家会议中心分为主体和配套两部分,其中主体建筑27万平方米,以会议展览为主;配套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包括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写字楼及配套商业。
由英国RMJM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立面取自中国古代建筑屋檐及其水中倒影的理念,同时寓意沟通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国家会议中心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位于四层的6000人大会堂,规模为81米╳81米,可同时满足奥运会赛时击剑馆6000名观众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个位于首层的3000人宴会厅、20000平方米的展览厅以及分布在各层的60个规模大小不同的中小会议室,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1-1:表1-1 国家会议中心赛后经济技术指标IBC是国际广播中心,在奥运会比赛期间,是各国电视台和电台对奥运会的赛况进行实况录制,信号编辑处理以及通过卫星对世界各地进行实况转播和广播的工作场所。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作为第一次商业化转播开始,媒体登上奥运舞台逐渐成为奥运的重要角色,推动和促进着奥运会的发展,随着国际奥组委和2001年成立的国际奥委会主转播机构(OBS)的不懈改革和经营,电视转播权收入由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仅1.01亿美元逐年递增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4.769亿美元(来自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Marketing Report Athens 2004》),使得奥运转播权出售成为奥运会的最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盈利的重要支柱。
同时,世界各地的观众从仅对奥运会比赛结果的了解到渴望24小时随时身临其境的多角度多场景观看比赛,使得转播设备的数量、仪器的复杂和精密程度不断提高,媒体和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IBC的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张。
此外,IBC硬件设施能否满足媒体记者顺利舒心的播报赛事也成为奥运会是否成功举办的舆论关键——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亲临赛场观看比赛。
二、国家会议中心与IBC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由于北京定位为会展经济带动的城市,需要一座国际标准的会议中心,为了节约投资,在项目法人招标时就明确在国家会议中心内临时放置击剑馆、IBC 和MPC。
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曾对IBC、MPC和击剑馆进行了多达十几种方案布置,将三种功能都集中在会议中心内,然而随着对设计需求的不断深化理解和国际组织对面积要求的进一步扩张,MPC最终被移到了会议中心配套酒店和写字楼的裙房内,而IBC则占据了包括临时封闭的规划四路以北的地下和地上的全部空间,使得总建筑面积由规划设计大纲最初提出的8.35万平米扩展到14万平米。
IBC面积相对于规划设计大纲近乎成倍的增加除了国际组织需求的变化,主要是最初大纲的需求不明确造成的,在最初规划设计时我们认为的有效面积实际上根本不能满足BOB的需要,由于主体结构已经建成,很多变化只能依靠增加使用区域来补偿和消化。
IBC由几大核心区域构成,RHB③、BOB Tech④、BOB⑤、CSA⑥、STORAGE AREA⑦、北京奥组委工作区及卫星地面站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RHB区,是整个IBC占用面积最大,最为核心的区域,因为这是支付高昂转播权费用的各国电视台的工作区(2004年雅典奥运会美国广播联盟NBC支付了7.93亿美元),这些电视台对环境设施的要求达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经过这几年艰难的谈判到最后的无条件服从,我充分理解和认识到IBC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设计好RHB区,RHB区的设计成功与否又取决于对有效使用面积、交通、荷载、电力、背景噪声等关键问题的处理,抓住这些关键点,可以少走些弯路,避免后期改造而追加投资,至于其他区域只要按现有大纲要求逐一落实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实现其功能需求。
下面就对我理解的几个关键设计条件在实际设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逐一分析:1、有效的RHB区面积计算规则法人招标文件的设计大纲(参见附录)要求“供国际广播中心使用的空间净高为13 米至 16 米”,“IBC的建筑通常是利用大型展厅、多功能厅等现有设施,并做简易墙分割,房间净高3米”(大纲原文),从以上需求来看仅提到层高问题,要求很简单,但实际设计和操作时是难以实现的。
由于IBC的租金很高,奥运期间的酒店租金价格也较高,因此各国电视台在主办城市的停留时间会尽可能缩短,在奥运会前一到两个月才会进驻现场,自行在RHB区内搭建演播室和安装设备,在这一两各月内,会有几百辆海运集装箱货车进出IBC的RHB区,一天高峰时会有几十辆货车停靠并装卸货物,因此,除了满足转播商需要的规整的可易于搭设演播厅的净高4.5米以上空间,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所有RHB区的出租空间应能让海运集装箱或大型叉车方便快捷的停靠和到达,因此,RHB区周边必须有宽度达到8米的通道,在一辆货车停靠时卸货时,其它货车应能顺利通过,这在大纲中并未提到,也是我们在规划设计之初有效面积无法满足需要的最大瓶颈。
此外,各演播商为了尽可能有效的利用RHB区,需要方正的空间便于摆放设备,不规则的空间较难利用,不能被计入RHB区。
图2-1:国家会议中心赛时首层RHB区平面图(绿色为RHB区,蓝色为公共大厅)2、电磁干扰问题由于IBC中各电台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和精密,对电磁干扰越来越敏感,OBS和BOB在项目建设的后期提出地下一层高低压变配电机房及一路之隔的地下110KVA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RHB区转播设备产生电磁干扰,造成图像传输不稳定甚至中断,要求效仿雅典IBC将所有变配电设备移到室外。
由于无法说服规划部门在室外另建永久变配电机房,而临时移出在改造时会造成所有路由改变,电缆报废,最终经谈判将原地下一层变配电设备在赛时临时移到地下二层,地下二层变电站的母线采用地面电缆桥架,增加与地下一层RHB区的空间距离,开关柜采取磁导率大于2000的钢材做外壳,电缆槽架与母线采用总面积达500平米2mm厚的钢板方壳做为屏蔽,在正式发电后,聘请清华大学在变电站满负荷运行时进行现场测试,IBC地下1层的最大磁场强度为2.42A/m。
根据国际标准IEC 61000-4-8-1993对工频磁场抗扰度的等级划分,满足第二级环境,确认了该环境不会影响转播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对人身影响的电磁环境限定值低于64A/m的长期工作与居住环境要求。
经过调整机房和采取屏蔽措施,不仅保证了RHB的运行,还增加了原变配电机房临近AREA0.02、0.14、0.20、0.22四个区域约2670m2的使用面积,事实证明,变配电设备通过增加必要的屏蔽措施,是可以和RHB区同处一室的,这在以往的IBC建设中是没有先例的,在今后利用类似永久建筑临时设置IBC也是可行的。
3、制冷系统噪声控制设计大纲要求“国际广播中心及主新闻中心应有安静的声环境,才能确保扩声系统有较高清晰度,这对语言和音乐都是同等重要的,……国际广播中心及主新闻中心比赛大厅允许噪声级应低于NR-35,约45dBA”(大纲原文)噪声的控制也是作为广播电视建筑的基本要求,在电视台的设计和建设中,我们可以轻松的通过2到3层砌筑或混凝土墙体实现演播厅内的NR-35的使用需求,而IBC是一座满布演播室的临时建筑,因为建筑内部空间17米高,桁架下皮12米高,中间的5米密布结构体系和各种管线,内部搭建的演播室的隔墙不能到顶,墙体也是轻质临时结构,几乎无法完全密闭,同时,结构为大跨度钢结构,金属屋面,对外部噪声和内部制冷机,空调机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的控制是异常艰难的。
OBS和BOB也坚持效仿悉尼和雅典IBC,为了避免噪声问题将制冷机设置在室外,而室内的噪声较大的冷水管和风道用多层石膏板内填岩棉进行隔绝。
而会议中心作为永久建筑,制冷机只能设置在室内,临时移出会造成极大的资金浪费,只能通过隔声降噪措施解决噪声问题,这和抗电磁干扰一样是技术上的创新和难题。
通过与广电院、奥组委共同研究,将制冷机、空调箱等机电设备的隔振采用混凝土机座或钢架机座+橡胶减振器的减振系统;部分直接安装在RHB区楼板下方的大口径空调水管(其直径达到1000mm)的所有支撑点与管道之间,均增加柔性减振隔层;风管外加做隔声、隔振层(外包岩棉和12+12石膏板)或做成消声静压箱的形式,选用阻抗式消声器;钢结构金属屋面采用多层复合的结构金属屋面;地下二层的制冷机设备房间采用300厚的轻质砌块墙体,地上轻质钢结构机房采用隔声指数大于55dB的PRC轻质复合墙体(总厚500mm);机房内部装修面层采用穿孔率大于20%的金属板,后垫50厚超细玻璃棉;在IBC区设备机房与RHB区相邻时,设备机房内空间有限时,面层改为12+12石膏板隔声层;IBC区域内的设备机房的门采用隔声指数大于40dB的隔声门,有声闸的双门采用隔声指数大于不小于35dB的隔声门2道; RHB的区域内部、利用风道的保温层、钢桁架的下沿适当悬挂吸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