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
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销售返利是一种常见的销售促销手段,通过向销售商或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返利来刺激销售。
返利通常以货款的形式支付,可以视为对销售商或客户的奖励,也可以被用作促进销售。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进行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让我们来看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
在进行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返利的核算方式。
通常情况下,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销售发生时将返利支出计入成本或费用;另一种是在实际支付返利时才确认返利支出。
如果企业选择在销售发生时将返利支出计入成本或费用,那么在确认销售收入的就需要确认相应的返利支出。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反映出返利对销售收入的实际影响,但也可能会使成本和费用提前确认,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在实际支付返利时确认返利支出。
这种方式下,企业在销售发生时不确认返利支出,而是在实际支付返利时确认支出。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返利对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的影响,但也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的不稳定性。
除了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合的处理方式。
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企业都需要在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中清晰地体现销售返利的相关信息,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
从税务角度来看,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根据税收法律和规定,销售返利通常会被视为与销售活动相关的费用,并根据法律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税收法律和规定,合理地核算销售返利的税务成本,从而确定返利支出的纳税方式。
一般来说,销售返利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减免,但也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
企业在进行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时,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合规问题。
销售返利的税务处理必须符合相关税收法律和规定,否则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和处罚。
做账实操-销售返点的账务处理及税务处理.pptx

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
支付销售返利方:销售返利如采用返回所销售商品方式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应视作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期末对于捐赠的商品进行纳税调整.
收到销售返利方: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
“返利”是企业销售政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经销商十分关心的内容."返利”就是供货方将自己的部分利润返还 给销售方,它不仅可以激励销售方提升销售业绩,而且还是一种很有效的针对销售方的控制手段.
销本?
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而购买方应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进 项税额.
销售返利如采用在销售发票直接扣减方式,性质上类同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商品折让购销的会计处理一样 .支付销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计入销售收入;收到销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净额计入采 购成本.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对商业企业 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 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且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方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
如果将返利额另开发票,对于直接冲抵货款的形式来兑现的返利,在开具发票后发生的返还费用,或者需要在期后 才能明确返利额,销售方据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出红字发票冲销收入,并相应冲 减销项税额
由此可见,单独返点可以计入业务收入,如果返点与购进商品开在一张发票上,需冲减商品成本.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销售返利的分析及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销售返利的分析及账务处理首先,企业销售返利的确认时间一般为完成相关销售合同的条件后,
并且可以可靠地估计返还金额时。
在确认返利时,需要明确返利的性质,
是基于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的返利,还是基于实际销售数量或销售额的阶梯
式返利等。
其次,返利的计量一般采用预计方法,即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与客户的
商定,合理估计返利的金额。
预计返利金额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并遵循谨
慎性原则。
如果无法可靠地估计返利金额,则暂时不确认返利。
在账务处理方面,一般将返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处理。
首先,在销售
发生时,按照正常的销售收入程序进行核算,并计提返利预计金额的应付
账款。
这部分金额应在负债类科目中体现,例如“应付返利”科目。
随后,在返利确认的时间点,根据实际发生的返利金额进行调整,并将返利支付
给客户。
同时,将原先录入的返利预计金额取消或调整为实际返利发生后
的金额。
此外,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对销售返利进行充分披露。
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明确披露返利的性质、计量方法、相关会计政策和账务
处理等,以使用户能够理解返利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公司销售返利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公司销售返利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公司销售返利是指在客户购买公司产品后,根据协议或合同约定,公司向客户返还一定比例的销售金额作为回报。
返利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可以激励客户继续购买公司产品,并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针对公司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司应当根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返利比例,计算出销售返利金额。
这一步需要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销售返利是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对销售额进行核算和验证。
其次,在计算出销售返利金额后,公司需要将其记录到财务账簿中。
这一步是账务处理的核心环节。
一般来说,销售返利属于费用类科目,应当计入费用或减少收入。
具体而言,可以将销售返利记入"销售返利"科目。
同时,如果销售返利是关联到特定的销售合同或项目的,还需要将其与相应的合同或项目进行关联。
然后,在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公司需要对销售返利进行核对和审计。
这一步的目的是确保销售返利金额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公司可以设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对销售返利进行审核和审计,例如由财务部门对销售返利金额和核算依据进行复核,或者由内部审计部门对销售返利进行内部审计等。
最后,公司还需要将销售返利纳入到税务申报中。
一般来说,销售返利属于费用类支出,可以在纳税申报时进行扣除。
公司应当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将销售返利计入到申报表格中,并确保申报的合规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销售返利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税务、会计和合同规定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时,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要求和制约因素,并确保相关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综上所述,公司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需要公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销售返利金额记录到财务账簿中、核对和审计销售返利、纳入税务申报中等。
公司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确保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合规、准确和透明。
新收入准则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

新收入准则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1.销售返利是根据销售成绩而给予的奖励,通常以现金或折扣形式发放。
Sales rebate is a reward based on sales performance, usually given in the form of cash or discounts.2.公司需要在收到返利申请后及时核对销售数据,确认返利的准确性。
The company needs to verify the sales data promptly after receiving the rebate applicatio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rebate.3.在确认返利金额无误后,公司账务部门需要在会计凭证上记录返利的收入和相关成本。
After confirming the accuracy of the rebate amount, the company's accounting department needs to record the rebate income and related costs on the accounting voucher.4.返利收入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确认。
Rebate income should be correctly classified and recognized in accordance with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tax regulations.5.如果返利是以商品折扣的形式发放,账务部门需要调整库存和成本以反映返利的影响。
If the rebate is given in the form of a product discount, the accounting department needs to adjust the inventory and cost to reflect the impact of the rebate.6.公司需要保留返利申请、销售数据和相关凭证作为审计和税务查询的依据。
公司销售返利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公司销售返利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折扣折让行为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279号)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由于购货方在一定时期内累计购买货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由于市场价格下降等原因,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相应的价格优惠或补偿等折扣、折让行为,销货方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即货币返利可以开具红字发票。
同时,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第(八)款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增值税应视同销售。
实物返利应当视同销售处理。
因此,对于公司销售返利,其账务处理如下:
一公司与代理商协议,销售给代理商10000元商品,年底完成目标第二年返利3510元。
(1)第一年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等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3
借:主营业务收入——折扣3000
贷:预计负债3000
注:企业所得税按照所有权转移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会计上计提的现金返利3000元汇算清缴时要做纳税调增处理。
(2)第二年,实际开具红字折扣发票抵顶货款等时:
借:预计负债3000
贷:应收账款等35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
看完了上述小编给您提供的案例,关于公司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您清楚了吗?假如您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话,可以询问一下我们的会计老师哦。
销售返利会计处理大全

销售返利会计处理大全销售返利是在销售活动中,向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或返现的形式,以激励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
销售返利是企业常用的一种促销措施,常见的销售返利包括折扣、回扣、返现等形式。
销售返利对于企业来说,既可以激励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还能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市场占有率。
那么,在会计处理方面,销售返利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销售返利会计处理的具体方法。
一、按营业收入计入销售返利销售返利是一种促销费用,通常会影响营业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将销售返利费用纳入营业成本,计入销售成本中,并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当企业实际支付了销售返利时,应该将其按照实际金额计入应付账款中。
比如,某公司为促销某一产品,向客户提供了一定的折扣优惠,假设优惠金额为100元,销售额为1000元,公司应该将其销售成本调整为900元,并计入销售返利费用中。
当公司实际向客户支付了100元时,应该将其计入应付账款中。
在某些情况下,销售返利的金额是固定的,不会因为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将销售返利计入销售费用中,直接在利润表中体现。
比如,某公司为了推广某一产品,为客户提供了一定的返现优惠,假设返现金额为1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直接将其计入销售费用中,并在当期利润表中进行处理。
有些企业在销售返利中,并不是将全部优惠金额一次性提供给客户,而是按照销售额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比例的优惠。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按折扣率计入销售返利的方式进行处理。
比如,某公司在销售一款产品时,按照销售额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比例的返利。
具体来说,当销售额达到1000元时,返利比例为5%;当销售额达到2000元时,返利比例为10%。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销售额的不同阶段计提销售返利费用,并在营业收入中扣减相应的金额,在实际支付返利时,按照实际金额计入应付账款中。
总结销售返利是企业的一种促销手段,如何正确处理销售返利的会计核算,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收到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

收到销售返利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会计分录 2022-03-15 10:00
1、现金返利--商品大部分已经售出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
PS:对于已经售出的商品返利,其本质是原来已经售出商品的实际成本降低。
由于已经售出,原库存商品已经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所以要冲抵“主营业务成本”,同时要进行销项税额转出。
2、现金返利——商品绝大部分未售出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Ps:绝大部分商品还在未售出,就不能再冲抵“主营业务成本”,而是要对现库存商品进行成本冲减。
3、现金返利——商品售出超过20%,不到80%。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按实际销售比例分摊)库存商品(按实际销售比例分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前提对方开红票】
4、以商品的形式返利——商品大部分已经售出
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对方给票就可以做进项税)贷:主营业务成本
5、以商品的形式返利——商品大部分未出售
会计啥也不用干,出纳(库管)登记下商品数量增加即可。
成本会计重新核算下单个商品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返利的账务处理
销售返利形式:
为激励经销商,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返利奖励政策,目的是通过返利来调动其积极性。
返利是指厂家根据一定的评判标准,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经销商进行奖励,它具有滞后兑现的特点。
通过对销售返利的处理降低本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降低销售利润。
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达到促销和及时回款的目的,企业通过采取以下方式:折扣销售,包括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及销售折让;商业返利,以平价低于进价销售,它包括现金返利和实物返利两种。
根据会计处理的不同,商业返利可具体描述为:
1.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的形式。
例如:在一个月内,销售电磁炉30台,赠配套橱具10套;
2.直接返还货款的形式。
例如:读者来信中,让利2.1万元若直接以现金或银行存款返还百货公司,即为直接返还货款;
3.冲抵货款的形式。
例如: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购买2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购买至5万件返利为进货金额的1.5%,以此类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货款中扣减。
销售返利处理
据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并给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对于购货方已付款或货款未付已作账务处理,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并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达到规定数量赠实物
销售返利如采用返回所销售商品方式的,根据税法的规定,应视作销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支付销售返利方: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期末对于捐赠的商品进行纳税调整。
收到销售返利方:
收到实物销售返利方冲减有关存货成本,并要计缴增值税。
需分两种情况处理:
(1)若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若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直接返还货款支付销售返利方:
销售返利如采用支付货币资金形式的,支付销售返利方,根据取得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作为费用处理。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对于这种返利方式会计处理方法各异,有的会计人员做如下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因为现金返利是在购货日后发生的,无法注明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
因此,返利不能冲减增值税,只能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收到销售返利方
收到销售返利方,冲减销售成本,如果对方开具红字发票时,应将进项税金转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冲抵货款的形式。
国税发[2004]136号文件规定,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
会计上应按销售折让处理。
按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方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而购买方应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进项税额销售返利如采用在销售发票直接扣减方式,性质上类同销售折让,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商品折让购销的会计处理一样。
支付销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的净额计入销售收入;收到销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减销售返利后净额计入采购成本。
如果将返利额另开发票,对于直接冲抵货款的形式来兑现的返利,在开具发票后发生的返还费用,或者需要在期后才能明确返利额,销售方据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出红字发票冲销收入,并相应冲减销项税额。
支付销售返利方:
支付返利方凭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开具红字折让增值税发票。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收到销售返利方:
收到返利方,持通过税务局认证的红字折让增值税发票,抵减进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贷:其他业务收入(或库存商品)
1.公司是经销商,收到厂商支付的现金返利,公司开具了现金收款收据,并无发票,请问公司就收到的现金返利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税务专门有规定,属于折扣,要冲减进项税额。
借:现金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平销返利和商场收取管理费,双方各做什么样的账务处理无论是收到货币性资产还是实物资产,均应于收到当期冲减当期进项税金。
会计处理:
1. 收到返利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收到的是货物,并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袁,应同时作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平销返利公式:
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返还的金额实际是含税价格,换算为不含税价格再×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 =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实际就是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