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合集下载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2选择适宜的提问角度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有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选择适宜的提问角度呢?我认为要提倡四个注意。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摘要】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提问有效性
3选择最佳的提问方式
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拨。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应使用最佳提问方式,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总之,课堂提问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诚然,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是善于讲述政治理论知识的,也一定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问题恰恰是思维的推动力。一堂效果好的政治课,也一定是通过教师智慧的问,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话语上的亲密交流的。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批叛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政治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生本性、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于浅中见深问。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盂相提并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榆顶针连环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虞拓展迁移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问的方式和技巧。

良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从提问的类型、提问的技巧以及提问的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进行浅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类型多样。

可以分为开放性提问和封闭性提问两种。

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唯一正确答案,可以有多种回答方式。

这种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请列举几个核心价值观。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出发,提供不同的答案。

而封闭性提问则是以正确答案为目标的提问。

这种提问形式有利于检查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学生只需要回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即可。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注意一些技巧。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课堂情况,选择合适的问题提问。

提问要具有适度难度。

问题不宜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使学生能够思考而不至于过于困扰。

提问要有启示性。

问题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能够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更深层次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调整。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通过合理的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提问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策略浅见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策略浅见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策略浅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来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本人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浅见。

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提问策略。

启发式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

在讲解某一政治理论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人民代表制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

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通过真实案例或模拟情境来呈现政治问题,通过分析案例和讨论解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讨论宪政制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国家的宪政改革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利弊和可能的影响。

教师可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和互动,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政治问题,然后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在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政治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视觉和听觉理解。

在讲解国际关系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组织政治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政府机构、参与模拟选举或辩论等活动,学生可以实践政治知识,理解和运用政治理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地方政府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实践,增强对政治知识的感性认识。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采用启发式提问、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和政治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来提升。

这些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知识的学习效果。

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背景,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意识。

为了使思想政治课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的提问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提问需具备引导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因此提问要具备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问学生关于一个时事问题的看法时,可以提问:“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你怎么评价这些观点?你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并思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二、提问需具备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和简单回答。

开放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可以提问:“你认为人权的普遍性如何理解?有哪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证明人权的普遍性?你对普遍性的看法有何异议?”这样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层次和复杂性。

三、提问需具备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题目或故事,提问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感受,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可以以一个有趣的案例开始,提问:“如果你是一个政府官员,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这个解决方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这样的提问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提问需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有限,因此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选择。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观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针对性地提问。

对于初学者,可以提问:“你对法治有什么了解?你认为法治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进阶学生,可以提问:“你认为现行的选举制度有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这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回答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方法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提问方法的问题。

有效的提问方法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独立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的提问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提问的目的和意义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在思想政治课中,提问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导学生思考。

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思想、道德、社会等多个领域,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意识。

思想政治课提问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既要引导学生思考,又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问时可以采用比喻、引用名人名言、提出反问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在教授政治学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一个政治背景下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受到政治学的理论知识的启发和指导。

针对性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针对性的提问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提问艺术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艺术进行浅析。

一、提问的目的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通过提问可以达到多种目的。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

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提问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的盲区和疑惑,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提问的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

直接提问是指老师直接向某位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立即回答。

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加课堂活跃度。

可以采用随机提问的方法。

随机提问是指老师不事先通知学生,随机向某位学生提问。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式的回答,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准备和思考。

可以采用反问法。

反问法是指老师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可以采用组织式提问的方法。

组织式提问是指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答题。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提问的技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技巧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

老师提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内容,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探究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

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旨在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

一、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置提问的难易程度。

对于一些基础概念和知识,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直接的问题,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知识,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设置一些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得到肯定和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灵活运用提问的形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提问,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通过多样化的提问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使用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指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学习合作。

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模拟,理解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三、注意提问的时机和顺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时机和顺序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提问的顺序也需要合理安排,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重点突破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拓展知识的边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鼓励多样化的回答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回答,都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原则浅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原则浅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原则浅析摘要有效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众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又不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注重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思想品德有效提问原则教师注重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杜绝问题含糊不清或理解有歧义。

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

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

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

如在讲《生活与哲学》“运动是有规律的”时,明确教学目标—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然后设计教学思路:通过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逐层明确问题:气候异常是天灾也是人祸,天灾能避免吗?请你概括一下规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人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吗?面对天灾人应有何作为?→怎样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中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相反,如果政治教师提出:你能谈谈对规律的认识吗?学生不知道是问规律的含义、特征还是人与规律的关系,这样既阻碍学生的积极思维,又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发表时间:2012-11-29T13:47:48.14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邹瑜[导读] 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中学邹瑜【摘要】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课
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提问有效性 1 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讲求课堂艺术,巧设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并不是说什么时候提问,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提高智力。

首先应该选择提问的时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个教师必须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认真研究并把握学情,适时提出问题,巧妙加以引导,因为提问的火候未到,学生难以出现积极反应;错过了良机,也难以发挥提问的最佳效应。

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

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反复求索。

例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课,为了讲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部分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论启示,我创设了情境探究《世博城市人馆》,具体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之一———城市人馆的组成:通过“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五个主题展区来展示城市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后根据材料提出了三个问题:淤为什么城市人馆选择会选择这五个主题展区来展示城市人的生活?于你认为这五个方面中哪个最重要?请简述理由。

盂城市人该如何创造幸福生活?通过以上步步深入的提问,学生逐步明白了“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健康”这五个方面都是城市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其中最重要的那个方面,学生的回答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在谈论的过程中反而可以让他们更加理解这五个方面对城市人来说都很重要,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一个城市人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健康就是人生活的关键部分,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体现出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部分构成了整体,关键性的部分还会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在方法论的启示上也就会重视部分,学会用部分的发展去推动整体的发展。

2 选择适宜的提问角度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有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

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像猜谜语”;“问题太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两句,很难说他对,也很难说他不对”。

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选择适宜的提问角度呢?我认为要提倡四个注意。

2.1 注意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学生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思维的活力。

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发言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

2.2 注意所提问题的梯度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例如在学习《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课时,我就设计出这样的台阶式问题,让学生思考:淤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于民族间的状态是怎样的?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民族关系?这种梯度提问,学生悉心体会,水到渠成,它可以使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学习的内容和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3 注意所提问题的密度要适中。

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

然而,有关研究表明,目前中学语文课堂变原来的“满堂灌”为“满堂问”,“问题”满天飞。

这种高密度的提问,使学生总处于被牵着鼻子走的地位,他们只是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不能真正进行冷静、认真的独立思考。

3 选择最佳的提问方式
一般来说,在课堂提问中,学生不外乎会出现几种情况:或一声不吭;或回答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或回答基本正确,但与预想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拨。

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应使用最佳提问方式,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淤贵曲忌直问。

同一个问题,提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于浅中见深问。

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

盂相提并问。

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

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

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榆顶针连环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

虞拓展迁移问。

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

总之,课堂提问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诚然,一个好的政治教师,一定是善于讲述政治理论知识的,也一定是善于提出问题的。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而问题恰恰是思维的推动力。

一堂效果好的政治课,也一定是通过教师智慧的问,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上、情感上、话语上的亲密交流的。

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批叛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政治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生本性、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