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

文科数学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

1 和系列 4 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 1 和系列 4 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

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

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

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

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

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

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

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

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

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

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

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

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

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

并做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指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理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并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

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

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三、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

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

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

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

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题时

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

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践经验,

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 1 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 4 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 2 个专题.

必考内容

(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

数、幂函数)

1.函数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

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5)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

(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4)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对数函数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

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x

与对数函数y=x互为反函数(a>0,且a≠1).

(4)了解指数函数y=a

4.幂函数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2)结合函数

5.函数与方程y

x,y

x 2 ,y

x 3 ,y

1

x

,y

1

x

2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

变化情况.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三) 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

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做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 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

内.

? 公理 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

直线.

?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

补.

(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四)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4)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

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5)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6)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空间直角坐标系

(1)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五)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

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

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

义.

(六)统计

1.随机抽样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

(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

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变量的相关性

(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七)概率

1.事件与概率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八)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

函数线推导出 π

2

, π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

式,能画出 y x , y x ,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

函数的周期性. (3)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 0, 2π ]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

? - π ,

π ? 及与 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

?

? 2 2 ?

(4)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

x 2

x 1,

内的单调性.

x

x .

x

(5)了解函数y A (x ) 的物理意义;能画出

A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y

A

(

x

)

的图像,了

解参数

(6)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九)平面向量

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1)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4)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5.向量的应用

(1)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2)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

(十)三角恒等变换

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十一)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

题.

(十二)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4)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十三)不等式

1.不等关系

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

规划问题(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

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a b

2

( a≥0,

b≥0)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十四)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1)理解命题

的概念.

(2)了解“若p ,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十五)圆锥曲线与方程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用.

(2)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3)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4)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5)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十六)导数及其应用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1)能根据导数定义

求函数 y C

( C 为常数),

y x , y x 2

, y 1 x 的导数.

(2)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 C ) 0 ' = ( x )

( e x '

= e x

)

( C 为常数); ( x ' = ; ( x )

; ( a x '

= a x

a ) x

n

( ) 1

, n N ;

x ; a 0 ,且 a 1); ' = 1 ; ( ( x ) x ? 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

' '

法则 1: [ u ( x ) v ( x ) ] u ( x )

法则 2: [ u ( x )v

( x ) ] u

( x )v ( x ) a x ) 1

x a e

v ( x ) . u ( x )v ( x ) . ( a 0 ,且 a 1 ). ? u ( x ) ? ' = u '( x ) v ( x ) - u ( x ) v '( x ) 法则 3: ? ?

2

? v ( x )

? v ( x )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

(

v ( x ) 0 ).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

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

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十七)统计案例

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独立性检验

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 2×2 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2.回归分析

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十八)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

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十九)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复数的概念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复数的四则运算

(1)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2)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二十)框图

1.流程图

(1)了解程序框图.

(2)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3)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结构图

(1)了解结构图.

(2)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选考内容

(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坐标系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2)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3)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2017年高考大纲的说明(理科数学)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理科数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 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1.试题类型

2018全国高考1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官方)-word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02 A=,,{} 21012 B=-- ,,,,,则A B=() A.{} 02 ,B.{} 12 ,C.{}0D.{} 21012 -- ,,,, 2.设 1 2 1 i z i i - =+ + ,则z=() A.0 B.1 2 C.1D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已知椭圆C: 22 2 1 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 2,0,则C的离心率() A.1 3 B. 1 2 C D

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A . B .12π C . D .10π 6.设函数()()32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y x =- B .y x =- C .2y x = D .y x = 7.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 A . 3144AB AC - B .1344AB AC - C . 3144AB AC + D .1344 AB AC + 8.已知函数()222cos sin 2f x x x =-+,则( )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3 B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4 C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3 D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4 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 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 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A . B . C .3 D .2 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 A .8 B . C . D .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性质 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数学分析》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数学学科各专业(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1.实数集与函数 (1)确界概念,确界原理 (2)函数概念与运算,初等函数 要求:理解确界概念与确界原理,并能运用于有关命题的运算与证明。深刻理解函数的意义,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 2.数列极限 (1)数列极限的ε一N定义 (2)收敛数列的性质 (3)数列的单调有界法则,柯西收敛准则,重要极限 要求:深刻理解数列极限的ε一N定义,并会运用它验证给定数列的极限;掌握数列极限的性质,并会运用它证明或计算给定数列的极限;掌握数列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并能运用这些条件证明或判断数列极限的存在性;掌握重要极限并能运用它计算某些数列极限。 3.函数极限 (1) 函数极限的ε一M定义和ε一δ定义,单侧极限 (2) 函数极限的性质 (3) 海涅定理(归结原则),柯西收敛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4)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性质,无穷小(大)量阶的比较 要求:理解各类函数极限的定义,并能按定义验证给定的函数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性质,并能用它证明或计算给定的函数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归结原则,并能用它来判断函数极限的存在性和计算某些数列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柯西准则,了解单侧极限的单调有界定理;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函数极限的计算;掌握各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无穷小(大)量的阶的概念。 4.函数的连续性 (1) 函数在一点连续,单侧连续和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间断点的类型 (2) 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 一致连续的定义,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要求:深刻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掌握间断点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以及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连续性,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在区间上一致连续概念,并能用定义验证给定函数在某区间上为一致连续或非一致连续。

2018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8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 全国卷一 ----------------------- 2 全国卷二 -----------------------12 全国卷三 -----------------------20 北京卷 -------------------------29 天津卷 -------------------------40 江苏卷 -------------------------49 浙江卷 -------------------------64

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2A =,,{}21012B =--,,,,,则A B =I A .{}02, B .{}12, C .{}0 D .{}21012--,, ,, 2.设1i 2i 1i z -= ++,则z = A .0 B .1 2 C .1 D .2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已知椭圆C :22 21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 ,则C 的离心率为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科数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学@科网 1.()i 23i += A .32i - B .32i + C .32i -- D .32i -+ 2.已知集合{}1,3,5,7A =,{}2,3,4,5B =,则A B =I A .{}3 B .{}5 C .{}3,5 D .{}1,2,3,4,5,7 3.函数()2 e e x x f x x --=的图像大致为 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A .4 B .3 C .2 D .0 5.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A .0.6 B .0.5 C .0.4 D .0.3 6.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3 A .2y x = B .3y x =± C .2 y = D .3y = 7.在ABC △中,5 cos 2C = 1BC =,5AC =,则AB = A .42B 30C 29D .25

8.为计算11111 123499100 S =-+-++-L ,设计了如图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A .1i i =+ B .2i i =+ C .3i i =+ D .4i i =+ 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C D 10.若()cos sin f x x x =-在 [0,]a 是减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A . π4 B . π2 C . 3 π4 D .π 11.已知1F ,2F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12PF PF ⊥,且2160PF F ∠=?,则C 的离心率 为 A .1- B .2 C D 1 12.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 (1)(2)(3)f f f ++(50)f ++=L A .50- B .0 C .2 D .50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曲线2ln y x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50,230,50,x y x y x +-?? -+??-? ≥≥≤ 则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5.已知5π1 tan()45 α- =,则tan α=__________. 16.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 ,母线SA ,SB 互相垂直,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30?,若SAB △的面积为8,则

2018年高考真题——文科数学(全国卷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II 卷) 文 科 数 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 ) A .{}0 B .{}1 C .{}12, D .{} 012,, 1.答案:C 解答:∵{|10}{|1}A x x x x =-≥=≥,{0,1,2}B =,∴{1,2}A B =.故选C. 2.()()12i i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2.答案:D 解答:2 (1)(2)23i i i i i +-=+-=+,选D.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棒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 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棒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3.答案:A 解答:根据题意,A 选项符号题意; 4.若1 sin 3 α=,则cos 2α=( ) A .89 B . 79 C .79 - D .89- 4.答案:B 解答:2 27 cos 212sin 199 αα=-=- =.故选B. 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 .0.3 B .0.4 C .0.6 D .0.7 5.答案:B 解答:由题意10.450.150.4P =--=.故选B. 6.函数 ()2tan 1tan x f x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 4 π B . 2 π C .π D .2π 6.答案:C 解答: 22222sin tan sin cos 1cos ()sin cos sin 2sin 1tan sin cos 21cos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 ===+++ ,∴()f x 的周期22 T π π= =.故选C. 7.下列函数中,其图像与函数ln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是( ) A .()ln 1y x =- B .()ln 2y x =- C .()ln 1y x =+ D .() ln 2y x =+ 7.答案:B 解答:()f x 关于1x =对称,则()(2)ln(2)f x f x x =-=-.故选B. 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宁波大学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本《数学分析》考试大纲适用于宁波大学数学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本考试科目简介: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数学专业的学生继续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它的理论方法和内容既涉及到几百年来分析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又与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从事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工作的必备知识。本大纲制定的的依据是①根据教育部颁发《数学分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②根据我国一些国优教材所讲到基本内容和知识点。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研究分析领域的基本方法,基本上掌握数学分析的论证方法,具备较熟练的演算技能和初步的应用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 第1章实数集与函数 (1)了解实数域及性质 (2)掌握几种主要不等式及应用。 (3)熟练掌握领域,上确界,下确界,确界原理。 (4)牢固掌握函数复合、基本初等涵数、初等函数及某些特性(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有界性等)。 第2章数列极限 (1)熟练掌握数列极限的定义。 (2)掌握收敛数列的若干性质(惟一性、保序性等)。 (3)掌握数列收敛的条件(单调有界原理、迫敛法则、柯西准则等)。 第3章函数极限 (1)熟练掌握使用“ε-δ”语言,叙述各类型函数极限。 (2)掌握函数极限的若干性质。 (3)掌握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柯西准则,左、右极限、单调有界)。 (4)熟练应用两个特殊极限求函数的极限。 (5)牢固掌握无穷小(大)的定义、性质、阶的比较。 第4章函数连续性 (1)熟练掌握在X0点连续的定义及其等价定义。 (2)掌握间断点定以及分类。 (3)了解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能使用左右极限的方法求极限。 (4)掌握在一点连续性质及在区间上连续性质。 (5)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第5章导数与微分 (1)熟练掌握导数的定义,几何、物理意义。 (2)牢固记住求导法则、求导公式。 (3)会求各类的导数(复合、参量、隐函数、幂指函数、高阶导数(莱布尼兹公式))。 (4)掌握微分的概念,并会用微分进行近似计算。 (5)深刻理解连续、可导、可微之关系。 第6章微分中值定理、不定式极限 (1)牢固掌握微分中值定理及应用(包括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泰勒定理)。(2)会用洛比达法则求极限,(掌握如何将其他类型的不定型转化为0/0型)。 第1-6章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①基本概念:极限、连续、可导、可微。②基本定理:单调有界,柯西准则,归结

2018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2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4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i)32(i ( ) A .2i 3- B .2i 3+ C .2i 3-- D .2i 3+- 2.已知集合}7,5,3,1{=A ,}5,4,3,2{=B ,则=B A I ( ) A .}3{ B .}5{ C .}5,3{ D .}7,5,4,3,2,1{ 3.函数2 )(x e e x f x x --=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41-,则=-?)2(( ) A .2 D .0 5.从2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 A .4.0 D .3.0

6.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 A .x y 2±= B .x y 3±= C .x y 22± = D .x y 2 3 ±= 7.在ABC ?中,5 5 2cos =C ,1=BC ,5=AC ,则=AB ( ) A .24 B .30 C .29 D .52 8.为计算100 1 9914131211- ++-+-=ΛS ,设计了右侧的 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 A .1+=i i B .2+=i i C .3+=i i D .4+=i i 9.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 .22 B .23 C .25 D .2 7 10.若x x x f sin cos )(-=在],0[a 上是减函数,则a 的最大值是( ) A . 4π B .2 π C .43π D .π 11.已知21,F F 是椭圆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的一点,若21PF PF ⊥,且ο 6012=∠F PF ,则C 的离心率为( ) A .231- B .32- C .2 1 3- D .13- D 1 A B C D A 1 C 1 B 1 E

最新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

全国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大纲 I.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II.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 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 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及要求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科目代码: 617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研究生必考的科目,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本科目考试的基本知识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写的《数学分析》(第三版)为基础,除去带*号的内容(包括:第六章§7方程的近似解;第七章§1三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的等价性,§3上极限与下极限;第九章§6可积性理论补叙;第十章§6定积分的近似计算)不考,其余内容都是考试所要求掌握的。 参考书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4月; [2] 陈守信,数学分析选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参考题型: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见附页)。

附页 河南工业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数学分析 共 2 页(第 1 页) 一、(24分,每小题8分) 计算下列极限: 1. 1211lim 1)n n n n -→+∞+-( ; 2. 0x →; 3. lim sin sin sin ).n →+∞+++222 12n (n n n 二、( 48分,每小题12分) 计算下列各类积分: 1. 12sin I dx x π π-=+?; 2. 2sin y x I dy dx x ππππ-=?? ; 3. 第二型曲线积分22 C xdy ydx x y -+?,其中C 为任意简单闭曲线,逆时针为正向; 4. 利用奥高公式计算 ()()()s I x y z dydz y z x dzdx z x y dxdy =-++-++-+??, 其中S 是八面体1x y z y z x z x y -++-++-+=的外侧. 三、(36分,每小题12分) 完成下列各题 1.(12分) 按步骤做出函数23(1)y x x =-的图像. 2. 求幂级数111(1)(1)2n n n x n ∞=-+++∑的收敛域. 3. 设(,)z z x y =是由方程组 ,,u v u v x e y e z uv +-===, 确定的函数,求当0,0u v == 时的2,dz d z .

最新理科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数学考试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数学 考试大纲 (一年制理科)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预科数学结业会考是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指导和监督,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委 托负责具体实施,全国各预科培养院校一年制预科学生参加的结业考试。其目的是规范预科教学和管理过程,提高预科教学质量。 Ⅱ、考试方式和时间 全国预科结业会考的考试形式为闭卷机考和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机考时间为80分钟,笔试时间为40分钟。 满分为100分,机考约占65%,笔试约占35%。 Ⅲ、试卷结构 一、试题类型 机考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三种。 笔试试题类型为计算题、应用题、讨论题、证明题四种。 二、试题中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 一元函数微分学约50%-55% 一元函数积分学约50%-45% 三、试题难易度比例 试题按相对难度分为容易题(0.7p1)、中等题(0.4p0.7)、较难题(0p0.4)(得分率p某题平均分/某题满分。如满分5分

题目,平均得分为4分,则得分率p4/5=0.8),这三种难度的试题分别占总分的70%、20%和10%。 Ⅳ、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数学教学大纲》(一年制理科)的教学内容,理科考试注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 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了解或 理解“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掌握或灵活运用“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的基本方法,应理解各部分知识结构及知识 点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 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极限与连续 (一)考试内容 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的概 念与阶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极限概念(用“N-”、“X-”和“-”语言证明极限不作要求)和性质 (2)掌握左右极限的求法;掌握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存在的关 系 (3)会用夹逼准则求简单极限 (4)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理解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 (5)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2018年文科数学全国三卷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数学试题 文(全国卷3)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 ,,则A B =I ( ) A .{}0 B .{}1 C .{}12, D .{}012, , 2.()()12i i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棒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棒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4.若1 sin 3 α=,则cos2α=( ) A .89 B . 7 9 C .79 - D .89 - 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6.函数 ()2tan 1tan x f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 4 π B . 2 π C .π D .2π 7.下列函数中,其图像与函数ln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是( ) A .()ln 1y x =- B .()ln 2y x =- C .()ln 1y x =+ D .()ln 2y x =+ 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课程简介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理论;极限理论;一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的微分学理论;级数理论和积分理论。主要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与运算技巧;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微积分这一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 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抽象 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实数:实数的概念;实数的性质;绝对值不等式。 2、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复合函数;反函数。 3、函数的几何特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二、考核要求 识记: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简单应用:会求解或证明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第二章 数列极限 一、考核知识点 1、数列极限的概念(N -ε定义)。 2、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 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单调有界原理、两边夹法则。 二、考核要求 识记: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

简单应用: 1、理解和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 2、会使用N -ε语言证明数列的极限。 3、掌握数列极限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以及数列极限的存在条件(单调有界原理和两边夹法则),并能运用它们求数列极限。 第三章 函数极限 一、 考核知识点 1、函数极限的概念(δε-定义、M -ε定义);单侧极限的概念。 2、函数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 3、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 4、两个重要极限。 二、考核要求 识记:单侧极限的概念以及求法。 简单应用: 1、理解和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会使用语δε-言以及M -ε语言证明函数 的极限。 2、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会使用归结原理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 3、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能利用它们来求极限。 第四章 连续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函数连续的概念:一点连续的定义;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单侧连续的定义;间断点的分类。 2、连续函数的性质:局部性质及运算;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性、有界性、介值性、一致连续性);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 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二、考核要求

2018年高考文科数学分类之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 一、选择题: 1.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2.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0.3B.0.4C.0.6D.0.7 3.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A.0.6B.0.5C.0.4D.0.3 二、填空题: 4.某公司有大量客户,且不同年龄段客户对其服务的评价有较大差异,为了解客户的评价,该公司准备进行抽样调查,可供选择的抽样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则最适合的抽样方法是______. 5.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_. 7.有编号互不相同的五个砝码,其中5克、3克、1克砝码各一个,2克砝码两个,从中随机选取三个,则这三个砝码的总质量为9克的概率是_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三、解答题: 8.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3m)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高考理科数学考纲

从网上下载的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在此分享 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考纲——新课标版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 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1.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2.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

2019年年四川理科数学高考考试大纲及试卷对照分析.doc

2007年四川理科数学高考考试大纲及试卷对照分析 洛带中学柏丽霞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严格遵循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及其“考试说明”的范围,试题没有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 技术性错误,以及公正、公平方面的偏差,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 科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及其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贴近考生 生活,注意体现地方特点。试题保持了适当的难度,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稳中有新,稳中有进,考查目 标明确,特色鲜明;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确保了试题的科学、公平、准确、规范。 全面考查了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十分重视对重要数学思想的考查,重视对考生学习潜能的考查。第一,突出 了“重视基础,回归教材”。文、理科试题都注意从教材的例题、习题中挖掘素材进行改编,在考查基础 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解题涉及的知识和思路、方法都是中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规范和稳定中学数学教学。第二,根据今年四川考生的特点,适当降低了起点要求,分段设问,帮助考 生拾级而上,同时保持了压轴题的难度,使全卷难度分布更加合理,能较明显地区分各个层次考生的能 力水平。第三,更加重视文、理科考生差异,充分考虑文科考生继续学习的需要,适当降低了对文科考 生纯理论推理和证明的要求,有利于对文科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 纵观今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有以下特点: 一、试题保持稳定、稳中有新。2006年四川省首次成功命制高考试题并取得一定经验,2007年四川高考数学试题延承去年四川卷的特点: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在题型、题量、难度分布上与2006年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有利于今年高考和中学教学的稳 定,有利于社会安定。稳中有新,稳中有进,如(7)、(21)、(22)等题都是新创题。 二、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一半以上的试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 如理科(1)、(2)、(3)、(4)、(5)、(6)、(10)、(13)、(14)、(15)、(16)、(17)及文科相应题目都由 教材改编。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在基础中考能力,有利于纠正高三复习中片面追求“新、奇、怪”的 现象,有利于高中素质教育及减轻高中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些题目考查的都是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既体现了高考公平公正,又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 作用, 三、控制难度,由易到难。高考数学试题偏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数学试题,难度合 理、试题低起点、广入口、高结尾。文理科试题起点都较低,选择题,填空题的难度和计算量比过去几 年有所降低。一方面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迅速进入较佳状态;另一方面也符合四川考生差异较大的情 况,使各种不同程度的考生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12个选择题中有6个不须太多的计算便可作答, 体现了“多考点想,少考点算”的精神。全套试题梯度明显,基础题主要考查高中最基本的概念,而压 轴题有一定难度,这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适当降低数学试题的难度,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发挥 了我省自主命题的作用,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受到普遍好评。 四、试题注意文理科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今年的文科试题起点较低,正常学习了高中数学的考生 应该都能完成,同时,全卷对文理科安排了有部分差异的姊妹题5个,全然不同的题7个。理科试题(21)、(22)在现有高中数学的基础上,结合了高等数学背景,21题的背景是计算数学中用切线法(牛顿法) 求解方程的近似根,但问题以数列问题提出,学生理解题意和下手解决并不困难。(22)题以高等数学 中的重要极限e为背景命题,这有利于考查考生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能力及数学潜质。 总之,2007年四川省高考数学试题充分考虑四川考生特点,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考 查能力。整套试题符合中学数学教学实际、难度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既有利于高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2018年全国1文科高考数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 1.已知集合{}02A =,,{}21012B =--,,,,,则A B =I A .{}02, B .{}12, C .{}0 D .{}21012--,, ,, 2.设1i 2i 1i z -= ++,则z = A .0 B .12 C .1 D .2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已知椭圆C :22 21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 ,则C 的离心率为 A .1 3 B .12 C 2 D 22 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122πB .12πC 82π D .10π 6.设函数()()32 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 线方程为 A .2y x =- B .y x =- C .2y x = D .y x = 7.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u u u r A . 3144AB AC -u u u r u u u r B .1344AB AC -u u u r u u u r C .3144 AB AC +u u u r u u u r D . 1344 AB AC +u u u r u u u r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大纲卷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大纲全国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大纲全国,理1)设集合A ={1,2,3},B ={4,5},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2.(2013大纲全国,理 2)3 =( ). A .-8 B .8 C .-8i D .8i 3.(2013大纲全国,理3)已知向量m =(λ+1,1),n =(λ+2,2),若(m +n )⊥(m -n ),则λ=( ). A .-4 B .-3 C .-2 D .-1 4.(2013大纲全国,理4)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 .(-1,1) B .11,2??-- ?? ? C .(-1,0) D .1,12?? ? ?? 5.(2013大纲全国,理5)函数f (x )=21log 1x ? ?+ ??? (x >0)的反函数f -1 (x )=( ). A .121x -(x >0) B .121x -(x≠0) C .2x -1(x ∈R) D .2x -1(x >0) 6.(2013大纲全国,理6)已知数列{a n }满足3a n +1+a n =0,a 2=4 3 -,则{a n }的前10项和等于( ). A .-6(1-3-10) B .1 9(1-310) C .3(1-3-10) D .3(1+3-10) 7.(2013大纲全国,理7)(1+x )8 (1+y )4 的展开式中x 2y 2 的系数是( ). A .56 B .84 C .112 D .168 8.(2013大纲全国,理8)椭圆C :2 2=143 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点P 在C 上且直线PA 2斜率的 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PA 1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3,24????? ? B .33,84?????? C .1,12?????? D .3,14?? ???? 9.(2013大纲全国,理9)若函数f (x )=x 2 +ax + 1x 在1,2?? +∞ ??? 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1,+∞) C .[0,3] D .[3,+∞) 10.(2013大纲全国,理10)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CD 与平面BD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23 B .3 C .3 D .1 3 11.(2013大纲全国,理11)已知抛物线C :y 2 =8x 与点M (-2,2),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 于A ,B 两点.若0MA MB ?= ,则k =( ). A .1 2 B . C D .2 12.(2013大纲全国,理12)已知函数f (x )=cos x sin 2x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y =f(x)的图像关于点(π,0)中心对称 B .y =f(x)的图像关于直线 π = 2x 对称 C .f(x) 的最大值为 D .f(x)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