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基本特性

合集下载

油墨标准解读

油墨标准解读

油墨标准解读油墨,这个看似简单的印刷材料,实则包含了众多的技术和标准。

本文将对油墨的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油墨的分类与特性油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按照印刷方式可分为凸版油墨、凹版油墨、平版油墨和孔版油墨;按照干燥方式可分为挥发干燥型、氧化结膜型、UV固化型和热固化型等。

每一种类型的油墨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因此,在选择油墨时,需要根据印刷品的材质、印刷要求以及印刷机的型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油墨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了规范油墨的生产和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如GB/T 1462-2008《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463-2007《油墨粘性检验方法》、GB/T 1464-2005《油墨细度检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涉及到油墨的各个方面,包括颜色、粘性、细度、干燥性等。

同时,各个行业也有自己的油墨标准,例如图书印刷行业的《新闻纸印刷用油墨颜色光泽一致性指南》等。

三、油墨的质量指标与检测方法油墨的质量指标是衡量油墨性能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质量指标包括颜色、光泽、粘度、细度、干燥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测定。

例如,颜色可以通过色谱仪进行测定,粘度可以通过粘度计进行测定,细度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等。

四、油墨的环保要求与安全问题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油墨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油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由于油墨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一些油墨中含有苯类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使用这类油墨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五、未来油墨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油墨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高效、智能化等方面。

例如,环保型油墨将成为主流,水性油墨、UV油墨等环保型油墨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印刷技术将促进个性化、小批量、快速印刷的需求增长;智能制造技术将推动油墨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

彩色油墨基本特性分析

彩色油墨基本特性分析

彩色油墨基本特性分析
彩色印刷品具有色彩鲜艳、画面的层次丰富、墨层厚实而富有质感等优点,因此深受大家的欢迎。

而这样的印刷品,不但具有相当高的质量水平,而且还给商品披上一件漂
亮的外衣,提高了商品的竞争能力。

要得到这样印刷品,只有具有层次丰富的
印版和色彩鲜艳的印刷油墨相结合,才能有可靠的基础。

各种彩色印刷的产品,其画面的墨层,又以油墨相互重叠印刷为使用效果
和颜色的色彩效果,重叠套印的油墨,应具有下列质量要求:
(1)油墨的透明度要好。

(2)组成油墨的颜料颗粒要细。

(3)油墨应具有高度的着色力。

(4)油墨应具有良好的黏着力。

(5)油墨的化学性能要稳定,与其他油墨的性能要和谐。

(6)颜料要耐光、耐热、耐酸、耐碱、耐醇以及耐其他化学溶剂。

(7)油墨还应具有良好的光泽性。

本文由中国标识网收集整理,更多信息请
访问标识商学院。

油墨基础知识

油墨基础知识

油墨基础知识油墨基础知识是指关于油墨的原理、性能、制备及应用的基本知识。

它对油墨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准备、使用、操作、保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油墨的特性油墨是一种特殊的涂料,主要由油性和水性组成,其特性决定了彩印后的效果。

油墨具有以下特征:1. 高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指油墨在某个压力下的流动性,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传输特性。

2. 高黏度:油墨的黏度是指油墨在某个温度下的黏度,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留在版上的特性。

3. 粘结力:油墨的粘结力是指油墨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附着力。

4. 可溶解性:油墨的可溶解性是指油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分散性。

5. 色彩:油墨的色彩是指油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颜色,它决定了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特性。

二、油墨的分类油墨可以根据所用的溶剂不同而分为油性油墨和水性油墨两大类。

1. 油性油墨:油性油墨是由溶剂油为主的,常用的溶剂油有石油醚、苯、二甲苯、溴乙烷等,它们具有较强的溶解性和高流动性,因此,油性油墨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和良好的印刷性能。

但是,油性油墨的易挥发性也使其熔融性能不佳,并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2. 水性油墨:水性油墨是以水为溶剂的,其主要成分是颜料和乳胶树脂,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和色彩表现力,而且不易挥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具有较差的分散性和高的黏度。

三、油墨的应用油墨的应用主要指油墨在印刷行业的应用,它主要用于印刷各种工艺品和包装材料上。

1. 包装印刷:油墨在包装印刷中主要用于纸类、塑料、玻璃瓶、铝箔等材料的印刷,其中油性油墨常用于纸类、塑料等材料的印刷,而水性油墨则常用于铝箔等材料的印刷。

2. 工艺品印刷:油墨在工艺品印刷中主要用于瓷器、木质材料、陶瓷、金属、纸张等材料的印刷,其中油性油墨常用于木质材料、陶瓷、金属等材料的印刷,而水性油墨则常用于瓷器、纸张等材料的印刷。

油墨的特性、分类和应用是油墨工艺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它们对油墨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准备、使用、操作、保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PET材料油墨

PET材料油墨

1、可使用材料:各种处理过的PET片材及PET材质注塑件。

2、油墨特性:慢干、平光、遮盖力好、颜色鲜艳、耐冲压(冲压打凸)。

3、其它参数:
A.过网性:77T—180T;
B.表干时间:15分钟—25分钟;严格测试时间:自干
24小时之后;烘烤:60℃-75℃一小时; C.99%乙醇500g力来回50次,耐磨擦
500g力来回50次。

4、稀释剂的选择:S-3慢干稀释剂,S-3A快干稀释剂
5、注意事项:
A、承印物表面应清洗干净。

使用前充分搅拌均匀,加10%左右的稀释
剂;
B、多色套印时应等前面颜色表干20分钟后,再进行下个颜色套印;印刷后过
5-10分钟热干燥效果更好;
C、不得与其它油墨混用,以免降低油墨印刷质量;必要时加5%-10%的DB-01
固化剂;
D、因材料、工艺、注塑条件、环境不同等因素可能影响质量,因此批量使用
前先试用,符合质量要求后
再批量印刷;
E、一定待油墨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包装;
F、用完后,油墨应封装好,远离火源,通风防潮避光保存。

保质期为一
年。

6、应急措施:
A、如浸溅到眼部立即用清水清洗,严重者就医;
B、灭火急救措施:用干粉、泡沫灭火器或沙子灭火;
C、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

油墨简介

油墨简介

GB/T 14624.1-2009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4624.2-2008 胶印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3-2008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 14624.4-2008 胶印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平版四色胶印油墨采用的是标准油墨,这在CYT 31-1999《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中进行了规定,执行的标准应是QB/T 1020-2010《纸和纸板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1油墨简介1.1油墨的概念油墨是一种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主要由连接料和着色料所组成,根据印刷性能要求加入适量的辅助剂,按一定的配比混合搅拌后再经分散设备反复轧制分散均匀而成。

1.1.1油墨的组分连接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主要决定油墨的类型。

要求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印性能。

着色料: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接料的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末物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油墨质量(色彩、稀稠黏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

要求具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和良好的分散性。

填充料:有天然和人造两种类型。

用以降低成本。

辅助剂:包括摩擦剂、防干燥剂、防胶化剂、减黏剂和催干剂等。

1.1.2油墨的基本特性油墨应该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印刷性能、满意的干燥速度以及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1.1.3油墨的分类及用途见表1。

1.2植物油基油墨植物油基油墨是指用植物油代替普通油墨中的部分石油系列溶剂而其他成分如树脂、颜料等不变的一种环保型油墨。

2植物油基油墨的制备工艺流程植物油基油墨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连接料的制备和油墨的制备。

其中连接料的制备是核心因素。

要合成高质量的油墨,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聚合条件和催化剂以及原料配比。

2.1连接料的制备工艺连接料号称油墨的心脏,其质量好坏决定了油墨质量的高低。

2.2油墨的制备工艺3植物油基印刷油墨的“绿色”性“绿色”又称“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FriendlyorEnvironmentalBenign),是20世纪90年代以“绿色化学”形式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目标为开发可以消除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的环境无害化学技术,是解决污染问题的一种方法。

油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油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油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油墨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粘度、干燥速度以及耐光、耐水性能,并分析不同类型油墨的差异,为油墨的应用提供参考。

2. 实验原理油墨是由颜料、溶剂和辅助剂组成的,其中颜料起着着色作用,溶剂可使颜料分散均匀、流动性增加,辅助剂则提高油墨的附着力和抗磨损性能。

3. 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选用不同类型的油墨样本,包括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和UV固化油墨。

2. 颜色测定:使用色谱仪测定每种油墨的颜色数值,并与国际标准色号进行对比。

3. 粘度测定:使用粘度计测定每种油墨的粘度值,并记录下来。

4. 干燥速度测定:将每种油墨涂在不同的材料表面,并通过观察其干燥时间评估其干燥速度。

5. 耐光性能测定:将油墨样本置于紫外灯下辐射一定时间后,观察其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6. 耐水性能测定:将油墨样本浸泡在水中一定时间后,观察其是否褪色或溶解。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颜色测定结果由色谱仪测定得到的样本颜色数值如下表所示:样本颜色数值-水性油墨004080溶剂型油墨800080UV固化油墨FF0000通过与国际标准色号对比发现,水性油墨接近于国际标准色号为Pantone 292C 的蓝色,溶剂型油墨接近于Pantone 2593C的紫色,而UV固化油墨接近于Pantone 185C的红色。

4.2 粘度测定结果使用粘度计测定得到的样本粘度值如下表所示:样本粘度值(mPa·s)水性油墨10溶剂型油墨20UV固化油墨 5通过测定得知,水性油墨的粘度最低,UV固化油墨的粘度最高。

4.3 干燥速度测定结果观察每种油墨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的干燥时间,记录如下表所示:样本材料干燥时间(分钟)水性油墨纸张 5溶剂型油墨金属10UV固化油墨陶瓷 3通过观察发现,UV固化油墨的干燥速度最快,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最慢。

4.4 耐光性能测定结果将每种油墨样本置于紫外灯下辐射2小时,并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凹印油墨的主要特性及对印刷的影响

凹印油墨的主要特性及对印刷的影响

凹印油墨的主要特性及对印刷的影响油墨是印刷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1.触变性:油墨的触变性是指油墨一经搅动、摩擦后即变得稀薄,其流动性增大,而静置一段时间后,油墨又会恢复到原来较稠的状态。

油墨在印刷传递过程中,经过墨斗和胶辊的转动摩擦,使其温度升高,于是流动性、延展性也随之增大,直至将油墨转移到印张后,由于外力消失,其流动性、延展性减少,随之由稀变稠,从而保证印刷墨色的清晰度。

若油墨触变性过大,容易引起堵版、糊版等弊病,而随着印刷过程的进行,油墨越来越稀,印品墨色越印越淡,导致图文不清,印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

2.黏度:黏度是指阻止流体物质流动的一种性质,即流体流动的阻力。

若油墨粘度过大,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不易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墨层转移不均,墨层反拉,干版等问题;如果油墨粘度过小,则容易发生印迹发淡、油墨不匀等不良现象。

3.流动性:流动性是指油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像液体一样流动,由油墨的黏度、屈服值和触变性决定,同时也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油墨的流动性影响油墨在墨槽、墨泵、压辊和承印物之间的传递,从而影响印刷效果。

黏度大的油墨,流动性差;黏度低的油墨,流动性好。

4.干燥性:油墨应具有良好的干燥性能,油墨干燥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印刷过程的控制及印刷质量造成影响。

若油墨干燥性过慢,容易造成印品背面粘脏,严重时会出现粘连现象;印迹无光泽甚至粉化。

若油墨干燥过快,则会导致墨辊堆墨、传墨困难,墨色前后不一致,纸张脱粉掉毛,墨膜晶化等故障,还会破坏墨辊表面性能。

5.细度:油墨的细度是指油墨中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与颜料颗粒分布在连结料中的均匀度。

细度不好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印刷布墨不均、积墨糊版、掉点、磨损印版、呈色效果不好等质量问题。

油墨细度好其浓度相对也较大,印刷也较清晰。

若油墨细度差,印品网点版面易发虚,印版的耐印率也低。

6.着色力(色浓度):油墨着色力的大小决定着油墨色相的深浅程度。

浅谈欧洲油墨的特性

浅谈欧洲油墨的特性

浅谈欧洲油墨的特性一、欧洲油墨的特性:1、欧洲油墨颜料颗粒幼细(小於5μm),杂质少,四原色(K、M、C、Y)透明度较高,网点图像印刷效果生动细致,层次丰富,实地色块印刷效果明亮、鲜艳、平滑,颜色耐光性好。

2、欧洲油墨下墨性、转移性良好,不堆墨,水墨平衡用时短,给水量低,墨屎少,适合高速机印刷,颜色稳定。

3、机上长时间不结皮,对抑制纸张脱毛、脱粉效果良好,纸张适应性广。

印刷过程中,停机清洗次数减少,省时、省工、省纸,印刷顺畅。

4、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和先进的油墨生产工艺,品质稳定。

严格遵守欧美相关行业安全环保标准生产,欧洲植物型环保配方,安全、放心。

二、欧洲油墨的使用方法:1、交接班时可花2~5分钟检测水箱润湿液的配比和水质变化情况。

一般润湿液调配标准为:酒精浓度在8~15%,pH值在5.0~5.5左右,电导率在800~1300?S/cm之间。

水箱有冷却循环系统的应开启,润湿液温度控制在8~12℃左右,并定期清洗更换润湿液。

在印刷前可根据印件图文墨层、版材、纸张等的不同而作适当调整,以确保印刷生产的品质、安全和效率。

2、因欧洲油墨转移性好,水墨平衡迅速,因此在校色时水量、墨量不宜开大,应由浅入深,先参照网点图像的还原,再参照实地色块的饱和密度,两者取之平衡,以取得版面层次清晰平滑。

另以印刷表面不起脏为准,用最少的供水量、供墨量迅速达至水墨平衡。

3、根据纸张厚度调校合适的印刷压力,压力以印品具有网点结实、图文清晰、色泽鲜艳和浓淡相宜为前提,并且施加得越小越好。

4、印刷车间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左右,有利於套印准确度和印刷的稳定性。

5、遇到纸张受潮、图文墨层较厚或特殊纸张印刷而影响乾燥速度的,应选择适当的喷粉和喷粉量,且印品不宜叠太高,如特别慢干的纸张可添加适量(2%~3%)的氧化活乾燥剂加强快干速度。

三、欧洲油墨的使用注意事项:欧洲油墨在进入国内市场後,油墨色相大多数已接近亚洲油墨(日本东洋、DIC等)的色相,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於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穩定作用(Stabilization) • 由於顏料粒子與粒子之間有著一定的吸引 力,所以即使顏料結塊被分成基本粒子亦 有機會變回結塊 (re-agglomeration)。因此 這個穩定步驟是必須的,它可以防止顏料 基本粒子變回結塊,使顏料粒子可以均勻 地散布於媒質中。
油墨的作業特性
• • • • • • • 細度 (Grinding fineness) 粘度 (Viscosity) 黏著度 (Tack) 乳化作用 (Emulsification) 乾燥時間 (Drying time) 耐光性 (Lightfastness) 耐磨度 (Rub resistance)
耐光性 (Lightfastness)
• 耐光性是指顏料媒質糸統於日光的照耀下 能保持最初顏色的存在能力。一般顏料粒 子當曝曬於日光下,它們都被降解 (degrade) • 此外顏料粒子外圍的媒質定會影响顏料粒 子穩定性 (stability)。 • 總括而言,顏料媒質糸統的耐光性是與媒 質、受印物‧顏料濃度、油墨膜厚度和潻加 劑等因素混合而成。若任何一個起了變化, 印品的耐光性亦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細度 (Grinding Fineness)
• 細度主要是用來測量油墨中顏料與媒質的 所磨度和分散程度。細度與油墨的流動性 能有著密切關係,固此我們不可忽咯細度 重要性。 • 在研磨和分散過程中,不單給予油墨穩定 作用,更重要的是把油墨中的顏料粒子研 磨至一個特定程度,若油墨粒子太粗時會 現損及橡及布,綱點盲糊,積墨等問題;但 若粒子太小時則又不含經濟原則。
黏著度 (Tack)
• 指油墨當中有着一種抗拒彼此分離的力量。當油 墨印於紙張上,其黏著度必須低於某一數值,否 則便會出現剝紙、橡皮布堆積紙毛等現象。一般 的印刷四色的黏著度都不一致,印刷色序要由高 黏著度至低黏著度的。 • 倘同一數值之黏著度,而印刷過程中要轉变的則 是墨膜厚度,而印刷色序則應由薄至厚。這個原 理是由於黏著度和墨膜的厚度有著反比的關係所 致而成,即墨膜愈薄,黏著度愈高。
一‧顏料 (Pigment)
• 顏料是經精細研磨后呈粉末狀, 它使油墨呈 現顏色。而顏料粒子大小更决定油墨的流 動性、不透明度、耐光度、以及對光、熱 及化學品之持久性。(一般顏料粒子都少於 一微米)。 • 如要不透明度高的油墨,粒子的粗度則要 較大;因為光線被散射的比率較高,我們 所接受的反射光便會減少。
乾燥時間(Drying time)
• 由於印刷工序中如裁切,折摺、裝運等程序中必須等待油墨完全乾燥 后才能進行。而油墨乾燥方法有 • 1.溶劑揮發 (Solvent evaporation) • 於揮發過程后,剩下的就是顏料粒子固著於受印物上 • 2.溶劑和塑化劑的吸收(Absorption of Solvent and plasticizers) • 這個吸收過程是把溶劑浸透到受印物中,而把顏料留於紙張上。新聞 油墨則是利用此方法 • 3. 催化劑交鏈(catalytic cross-linking) • 油墨當中催化劑會加速油墨的乾燥,把油墨中的單體(Monomer)變成聚 合物(Polymer), 如氧化聚合作用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 4. 其他固化作用(Curing process) • 如用紅外線加速固化過程 • 乾燥過程巾空氣濕度、温度和氧份的含量都對油墨乾燥時間有著重要 影响。
粘度 (Viscosity)
• 粘度是一種阻止流重之力量。由於粘度與温度有 著密切關係。一般來說若温度上升10 度時其粘度 則會减半。 • 當油墨接觸輥筒時,油墨會吸收輥筒中的熱能而 變得液體化,而油墨的粘度亦會被減低變得容易 流動。相反地,當油墨由膠布圓筒到紙張時,其 粘度急劇地增加形成固體成為印紋。另外,粘度更 會影响其他特性如粘著度、乾燥、光澤度、滲透、 綱點增大等等。
乳化作用 (Emulisfication)
• 在印刷過程中油墨和水槽液有一定的接觸機會, 對於一般的概念是水油不合;但這個概念對於油 墨來說則不是太合適。相反,油墨則是有一定的 吸水傾向,而從它們的乳化作用便略知一二。 • - 若油墨不斷吸水份,不能達至水墨平衡, 會出現浮 污和積墨現象 • - 倘油墨不能吸足夠水份,不能達至水墨平衡,容 易造成墨轆脫墨, 印刷時著墨不良 • - 擁有水墨平衡,而印紋能達到最高的密度和清晰 度(sharpness),水墨調較的需要是很少
油墨基本特性
• 一‧顏料 (Pigment)
• 二‧媒質(Vehicles) • 三‧添加劑 (Additives)
• 在油墨的研製中以上的三種物質都會被混在一起, 而最后顏料是含被分散(dispersion)於媒質中,在 這過程中顏科必須慢慢加入媒質中。而這分散過 程中則由三個步驟串連而成。它包括
分散過程
• 一‧濕潤步驟 (wetting out) • 由於顏料粒子是暴露於空氣中,固此空氣 中的水份和氣體便會附於顏料的表面上。 而在濕潤過程中是要把媒質充當水份和氣 體的位置,這樣才能使顏料散布於媒質中。 • 當顏料還未被研磨前是呈結塊狀,而當中 更有水份和空氣附於表面上。
• 結塊分隔 (De-agglomeration) • 由於顏料粒子本身前呈現結塊 (agglomerates) 現象,此將會 • 影响油墨的品質。因此,在油墨的製造過 程中要加入恰當的機械動力使顏料的結塊 分隔開,以形成顏料基本粒子(primary particle)。這樣可以令每个基本顏料粒子都 給媒質色圍著。
耐磨度 (Rub resistan来自e)• 印品耐磨度對於包裝材料印刷是為最重要 之一。每當在運送過程中,印件尤是包裝材 料會互相磨擦;是印件之耐磨度不足時,印 面便會受損,有時印紋之色相更會被改变而 導致被退貨。耐磨度一般可以從油墨的附 著程度及经過磨損后的皮膜損傷程度判斷 出來、
二‧媒質(Vehicles)
• 媒質是作為黏著劑,它主要作用是乘載顏 料,把顏料固著在被印物上。媒質則决定 油墨流動特性,此外它亦能控制墨膜乾后 的特性如光澤度、耐磨度等。
三‧添加劑 (Additives)
• 添加劑的種類很多,而按不同油墨的需求加入。 如 • - 乾燥劑 (Driers) 可縮短油墨之乾燥時間 • - 稀釋劑 可降低油墨黏度 • - 乾燥抑制劑 (anti-skinning agents) 可防止油墨 在機械上乾燥等 • 在油墨的研製中以上的三種物質都會被混在一起, 而最后顏料是含被分散(dispersion)於媒質中,在 這過程中顏科必須慢慢加入媒質中。而這分散過 程中則由三個步驟串連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