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巩固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为下册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如字词、语法、修辞等。

2. 重点复习课本中的重点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练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口语交际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40分钟,共8课时。

2. 每个课时针对一个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

3.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3.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复习策略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复习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采用多元化的复习方法,如朗读、复述、填空、问答等,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重点课文复习1. 《草原》复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秋天的雨》复习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

3. 《大自然的声音》复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八、写作技能复习1.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

九、口语交际复习1. 练习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表达、倾听、回应等。

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敢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班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人教版四班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5篇教学工作只有依据方案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做好教案工作。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四班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四班级语文课程复习教案1《渔歌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育学生对古诗词的宠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要留意把词读通顺。

2、再读词语,理解词义——“西塞山、鳜鱼、箬笠、蓑衣、不须归”等。

3、诗词在古时候是用来唱的。

读的时候很留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谁再来念念?读出它的节奏,读出它的韵味。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默读这首词,看看词中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

2、学生圈画,沟通。

你找到了几种景物?3、一起看九种景物,看着看着,这九种景物仿佛成了一副画,就成了一首渔歌子,我们一起看这九种景物诵读这首词。

4、张志和把江南写得多美啊!其实不仅张志和写江南,还有很多写江南的诗词。

仅用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老师不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还听到了动听的声音,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了,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听老师读这首词,然后告知我,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词人向远方望去,他看到了什么?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西塞山: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画,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

白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么欢快而闲适啊!西塞山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5、让我们把这样的美景读出来吧。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一、复习目的1. 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 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复习方法1. 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 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 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四、复习具体安排:(略)五、复习注意的问题1. 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2. 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3.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4. 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5. 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四年级#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复习内容安排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新改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核心素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2.向别人推荐一个还地方,能写清楚理由。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观潮》A.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B.按时间的顺序写的:潮来之前(江面宽阔、薄雾笼罩)潮来之时(万马齐奔、山崩地裂)潮去之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繁星》本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依次写了“我”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3)《现代诗二首》A.《秋晚的江上》诗意内容: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

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B.《花牛歌》诗意内容:用简单明朗、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地里的花牛坐、眠、走和做梦的情形巧妙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由的追求。

(4)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阅读《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完成课后题。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世界。

草原上的天空,碧蓝碧蓝,无边无际。

一直看开去,远处那座高山的顶峰正碰着了天,又见广袤草地的尽头也与天相连。

当地人说,那山多高,天就多高;这草地多远,天就多远。

草原上的云,真好看。

仰头看上去,就像是一群大白马跟无数小山羊在辽阔的碧空中嬉戏。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通过读书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3.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核心素养】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复习重点】1.通过读书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

2.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古诗三首》A.《出塞》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B.《凉州词》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又有几人能回?C.《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A.将三件事组合,去掉多余的部分,并用词语进行连接,形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再奉天读书时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B.总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文写了多件事时,先弄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去掉多余的部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3)《梅兰芳蓄须》A.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用适合的词语将事件连接起来。

课文主要内容是: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经历: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他蓄须明志,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戏。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词语复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词语复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词语复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要求会写的词语,能正确、熟练地书写,会读会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册书中要求会写的词语。

2. 复习会读会写的生字词。

3. 复习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进行词语造句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复习本册书中要求会写的词语,会读会写的生字词,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种形式的复习,如:读词语、写词语、词语接龙、造句等。

2.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本册书中要求会写的词语、会读会写的生字词卡片。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册书中的词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复习环节:a.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读词语。

b.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词语,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

c. 教师提问学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学生回答。

d.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语记忆。

e.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词语,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进行汇报。

5.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的写法和用法。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复习的词语,加强巩固。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教师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汉字: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词,加强字词的认读、书写能力。

2. 词语: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成语、俗语、量词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句子: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句式、句型,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4. 课文:复习本学期所学的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语法:复习本学期所学的语法知识,加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

2. 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 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建议,为下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汉字、词语、句子、课文和语法知识。

2. 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汉字和词语。

2. 第二周:复习句子和课文。

3. 第三周:复习语法知识。

4. 第四周:综合练习与评价。

八、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教辅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课件。

3. 练习题库。

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上册)第一章:汉字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上册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规范书写姿势。

3.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上册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巩固字形。

3. 进行词汇运用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复习生字词: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册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PPT展示或黑板书写,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2. 汉字书写练习:老师布置汉字书写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书写,注意笔画顺序和字形规范。

3. 词汇运用练习:老师给出词汇,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或写小短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生字词书写练习和词汇运用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词语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上册课文中的词语。

2. 提高学生的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上册课文中的词语。

2. 进行词语理解练习,巩固词语含义。

3. 进行词语运用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复习词语: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册课文中的词语,通过PPT展示或黑板书写,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2. 词语理解练习:老师给出词语,要求学生解释词语的含义,可以通过造句或举例来说明。

3. 词语运用练习:老师给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或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词语理解和运用的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章:句子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上册课文中的句子。

2. 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上册课文中的句子。

2. 进行句子理解练习,巩固句子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稿:四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 4成语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阶梯教室上课,老师对大家提点要求,即同学们必须在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己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

当然,如果你吞吞吐吐或者回答不上来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齐心协力地把这节课上好?请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老师刚才说的这一段话有什么特点?(成语)你知道老师讲了哪些成语吗?(生答,投影成语)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成语?在我们的汉语中有许多成语。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成语一定具有双重性的意义,在字面上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却是另一种意思。

成语蕴含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很强,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增色添彩、生动形象。

(投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成语王国,复习成语的有关知识和怎样正确使用成语。

板书:成语复习(二)归类交流成语1、你认识这些成语吗?(PPT出示)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鸟语花香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草长莺飞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烁石流金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丹桂飘香硕果累累一叶知秋鹅毛大雪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刚刚两位同学都读正确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季节的,春夏秋冬)2、讨论分类把成语按照一定的特点分类不仅便于我们记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到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

把书翻开,书中七个单元练习里的成语都是按照一定规律分类的,相信平时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

练习一:最后一个字是“人”的成语。

练习二:与忠心报国有关的。

练习三:描写山水景色的。

练习四:反映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的。

练习五:形容人有知识有成就的。

练习六: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练习七:描写美好景象的。

除了书中的这些分类方法,你觉得成语还可以按照什么来分类?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描写山水景色: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江山如画鱼米之乡白练腾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3、小结:成语有很多归类方法,适合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

关键看谁记得最多、最牢。

当然光积累很多成语还不够,更主要的是会恰当地使用成语。

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级阶梯的练习,看大家运用得怎样?(发练习题)三、成语闯关[一]1、名列前()以身()国坚韧不()()收眼底憨()可掬()能补拙功成名()抑扬()挫奔()不息桃李()妍2、“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意思相近,“学富五车”与“满腹经纶”意思相近,你还能写出几对吗?与, 与。

将“开成相见”、“工成名就”、“文质杉杉”、“水泻不通”、“学惯中西”这几个词中用错的字先画出来,再订正在横线上[二] 第二阶梯:你能按要求写成语吗?本册书中写人的动作、写景物的成语等很多,现在我们重点检查大家头脑中有没有这样一些成语,能不能在具体要求下写一些。

(要求:先独立练习,提前练习完的学生可与同学交流,然后集体看屏幕指导1、按要求写成语例:形容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景象。

……………………………(万紫千红)①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②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③功勋、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④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2, 写成语比赛(1)真心相见,真诚交往,赤诚相待:肝胆相照、开诚相见。

(2)团结一致,共战困难:同舟共济(3)志向相同,意见相同:志同道合(4)非常亲密,没有隔阂;亲密无间(5)心里明白,不需说出来:心照不宣开天辟地”讲的是盘古以他的神力开辟天地的神话故事,请你再写几个出自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八仙过海火眼金睛[三] 第三阶梯:你会用吗?师导言:我们有那么多成语在头脑中“随时待命”,在生活中应用,在运用中考虑用得准不准,用得合不合适,所以第三阶梯是1、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温文()雅诗情()意学()五车白练()空()为壮观()枝玉树明月()风千帆()发有选择地读书才能()。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同样能使我们受益匪浅——那充满()的人间仙境九寨沟,那()般的吉林雾凇奇观,那()的天安门广场……都能使我们领略到风景的秀美2、按照情境写成语(1)面对敌人,刘胡兰与敌人坚决斗争,决不屈服,甘愿牺牲自己,可以用成语这样来描述:(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成语这样来形容鲁迅的博学:3、把成语补充完整,很少的几句话()言()语6随口乱说的话()言()语说了很多的话()言()语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言()语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言()语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豪迈雄壮的话()言()语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言()语像蜜糖似的话()言()语10虚假而动听的话()言()语3、请你们运用你所知道的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课文中的人和物。

四,总结1、师:成语运用的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因此,不断地积累并梳理所学过的成语,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2、同学们,上了这节成语复习课,你有什么感受吗?用带有成语的一句话来表达。

五、作业描写一个场面,如劳动场面等,至少用上四个成语,并用------------ 标出第二稿:成语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教材中出现的成语,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阶梯教室上课,老师对大家提点要求,即同学们必须在听课时聚精会神,讨论时各抒己见,回答时力争对答如流。

当然,如果你吞吞吐吐或者回答不上来时也不要有后顾之忧,因为我不会对大家求全责备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信心跟老师齐心协力地把这节课上好?请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

1、老师刚才说的这一段话有什么特点?(成语)你知道老师讲了哪些成语吗?(生答,投影成语)2、一起来把这些成语读一读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成语?在我们的汉语中有许多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成语蕴含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很强,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增色添彩、生动形象。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成语王国,复习成语的有关知识和怎样正确使用成语。

(二)归类交流成语3、你认识这些成语吗?(PPT出示)老师想请四位同学分别来读一读这四组成语,谁愿意来读?指名读,在同学站起来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都读正确了吗。

鸟语花香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百花争艳草长莺飞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挥汗如雨烁石流金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丹桂飘香硕果累累一叶知秋鹅毛大雪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粉妆玉砌银装素裹4、刚四位同学都读正确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季节的,春夏秋冬)5、讨论分类对了,这四组成语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分类的。

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发现了。

把成语按照一定的特点分类不仅便于我们记忆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到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

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成语,一起来看一看,你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给它们归归类吗?(出示成语)a)指名回答怎么归类的b)看看屏幕上老师的归类方法是不是和你们一样的。

就按照这样的分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古色古香描写山水景色:湖光山色人间天堂明月清风桂子飘香水光接天江山如画鱼米之乡白练腾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混沌不分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与日俱增顶天立地变化万端改天换地C、小结:成语有很多归类方法,适合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

关键看谁记得最多、最牢。

当然光积累很多成语还不够,更主要的是会恰当地使用成语。

老师这里准备了三级阶梯的练习,看大家运用得怎样?(三)成语闯关[一]1、名列前()以身()国坚韧不()()收眼底憨()可掬()能补拙()夜不息抑扬()挫奔()不息桃李()妍水()不通晶莹()透虎()狮吼()为壮观若无()事2、按要求写成语(1)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2)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3)功勋、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4)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5).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聚精会神”与“专心致志”意思相近,还有“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意思也很相近。

像这样意思相近的成语你还能写出几对吗?与, 与。

[二] 第二阶梯:运用成语第二阶梯考考大家会不会运用成语1、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语言文字增色不少。

例如:《泉城》这篇课文(P PT出示)“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文章一开始就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来介绍济南泉水的特征,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

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看看你能用上一些成语来记录那个激动人心的瞬间吗?思考一下,选择成语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

上周四,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

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三年级的决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眼看着要轮到我们四年级上场了,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终于轮到我们四年级了,哨声一响,双方都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

我们班有的同学手心被绳子勒得发红,有的甚至起泡了,依旧(坚持不懈)。

不好,红线离对方越来越近,怎么办呢?正当冲锋队员也(不知所措)的时候,耳边传来了班主任老师的声音:“挺住!挺住!坚持!”大家身上仿佛又增添了新的力量,只见红线“唰”地一下被我们拉了过来。

我们班同学个个(欣喜若狂)。

2, 用成语概括书中的人物(1)面对敌人,刘胡兰与敌人坚决斗争,决不屈服,甘愿牺牲自己,可以用成语这样来描述:(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成语这样来形容鲁迅的博学:[三] 第三阶梯:趣味成语前两个阶梯同学们都很顺利的跨过去了,所以下面我们进入有一定难度的第三阶梯趣味成语1、把成语补充完整,很少的几句话()言()语6随口乱说的话()言()语说了很多的话()言()语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言()语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言()语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言()语豪迈雄壮的话()言()语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言()语像蜜糖似的话()言()语10虚假而动听的话()言()语2、数字成语一(干)二(净)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心)一(意)三(长)两(短) 三(头)六(臂)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 百(战)百(胜)百(依)百(顺)千(变)万化千(钧)一(发)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紫)千(红)四,总结1、师:成语运用的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