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的实验报告doc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依据GB 510-83 一、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准备工作1、含水试样实验前需要脱水,(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
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
食盐层的制备时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
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2、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刻线处。
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3、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三、实验步骤1、从50±1℃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壁要要处处距离相等。
2、装好的仪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
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
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
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少于70mm。
3、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
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
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4、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的测定是评估其质量和化学特性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些测定,我们可以了解石油产品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和结晶倾向。
以下是关于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的详细内容。
一、目的和意义石油产品的凝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石油产品从液态变为固态的临界温度。
倾点则是石油产品在低温下能够流动的最小温度。
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和倾点对于评估其质量、储存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冬季,石油产品的倾点决定了其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而凝点则反映了其在低温下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1.凝点测定:在一定的压力和条件下,将石油产品加热并冷却,观察其发生结晶的最低温度。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压力、冷却速度等条件。
2.倾点测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石油产品冷却并观察其开始流动的温度。
倾点通常在规定的冷却速率下测定,如5℃/min。
三、实验步骤1.按照标准方法将石油产品取样,并进行处理,以确保样品清洁、干燥。
2.将样品置于凝点测定装置中,加热并维持在高于预计凝点10℃左右的温度。
3.缓慢冷却样品,同时观察结晶情况,记录下结晶出现的温度。
重复此步骤三次以获取平均值。
4.在倾点测定装置中放置样品,并按照规定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
5.观察并记录下样品开始流动的温度。
重复此步骤三次以获取平均值。
四、结果分析与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凝点和倾点的平均值。
2.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化学特性。
3.根据需要,利用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计算误差、置信区间等。
五、结论通过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和倾点,我们可以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石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测定方法和技术,如密度、粘度等,全面评估石油产品的综合性能。
六、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样品清洁、干燥,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油品凝点测定报告心得

油品凝点测定报告心得引言油品凝点是指油品在低温条件下开始结晶凝固的温度。
在石油化工、润滑油和航空燃油等领域中,油品凝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性指标。
油品凝点测定是通过实验室手段来研究和评估油品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次实验旨在利用凝点测定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油品进行凝点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过程1. 收集所需材料和设备。
2. 准备样品:收集不同种类的油品样品,确保样品干净且无杂质。
3.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试剂。
4. 安装仪器:根据操作说明,正确安装凝点仪和相关设备。
5. 校准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整。
6. 测定凝点:将待测样品分别进行凝点测试,记录每个样品的凝点温度。
7. 分析和比较:根据测定结果,对不同油品的凝点温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分析结果经过凝点测试,我们得到了不同油品的凝点温度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不同油品的凝点温度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油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不同,这也导致了凝点温度的差异。
例如,某些油品凝点温度较低,说明其在低温下能够继续保持液体状态,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使用;而某些油品凝点温度较高,说明其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凝固,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2. 凝点温度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会控制温度条件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油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凝固特性。
这对于选择适合特定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油品至关重要。
3. 凝点测试是油品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凝点测试,我们可以了解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例如在寒冷地区的防冻性能,以及在特殊工况下的润滑性能等。
根据凝点测试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油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为不同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建议。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油品凝点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凝点测试不仅对油品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油品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原油物性实验报告模板

原油物性实验报告模板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原油的物性实验,了解原油的基本性质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原油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将对原油样品进行以下几个物性实验:1. 密度测量:通过比重计或密度计测量原油的密度。
2. 粘度测量:使用粘度计测量原油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
3. 凝点测量:通过低温测试仪测量原油的凝点。
4. 闪点测量:使用闪点仪测量原油的闪点。
实验步骤1. 密度测量:- 准备好比重计或密度计,并校准仪器。
- 取一定量的原油样品,将其放入比重计或密度计中,测量样品的质量和体积。
- 根据质量和体积计算原油的密度。
2. 粘度测量:- 准备好粘度计,并校准仪器。
- 取一定量的原油样品,将其倒入粘度计中,设置特定的温度。
- 在规定时间内测量原油的粘度。
3. 凝点测量:- 准备好低温测试仪,并校准仪器。
- 取一定量的原油样品,倒入低温测试仪中。
- 温度逐渐降低直到观察到原油开始凝固的温度。
4. 闪点测量:- 准备好闪点仪,并校准仪器。
- 取一定量的原油样品,倒入闪点仪的测试杯中。
- 在加热过程中,使用试纸或电极检测样品是否出现闪光。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密度测量:原油的密度为XXX (单位)。
2. 粘度测量:在温度为XXX下,原油的粘度为XXX (单位)。
3. 凝点测量:原油的凝点为XXX (单位)。
4. 闪点测量:原油的闪点为XXX (单位)。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原油的密度、粘度、凝点和闪点等物性参数。
这些物性参数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原油运输和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油田开采中,原油的密度可以帮助我们预估钻井的难度;在原油加工中,粘度和凝点可以影响原油的泵送和处理能力。
因此,准确测量和控制原油的物性参数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原油的成分复杂多样,不同原油样品可能具有不同的物性参数。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பைடு நூலகம்2.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1)取样者必须穿戴不产生静电火花的鞋和服装。
(2)在油罐或油船上取样前,应接触在距离取样口至少 1m远的某个导电部件,消除身体静电荷。 (3)浮顶油罐取样必须下到浮顶取样时,应至少两个人 戴上呼吸器在现场,若一人取样时,应有其他人员站在楼梯 头处,可清楚看到取样者,以防发生意外。 (4)油罐取样时,应站在上风口,避免吸入油品蒸气。 (5)取样时,应戴不溶于烃类的防护手套,在有飞溅危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取样笼示意图 1-转动环;2-试样瓶;3-软木塞详图; 4-加重的瓶子保持架
BL型取样笼 执行标准:GB/T4756-1988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加重的取样器示意图 1-外部铅锤;2-加重器嘴;3-铜丝手柄;4-可防火花的绳或长链; 5-紧密装配的锥形帽;6-黄铜焊接头;7,9-黄铜焊的耳状柄,8-铜丝手柄;10-铅板
情境六
原油分析与检验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任务二 原油闪点及燃点测定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教学内容
(一)原油密度测定
(二)原油凝点测定
任务一
原油密度及凝点测定
原油密度测定
一、执行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取样原则
两项标准: 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SH/T0635-1996《液体石油产品采样法(半自动法)》 适用范围: GB/T4756-1998 《手工取样法》 适用于手工法从固定油 罐、铁路罐车、公路罐车、油船和驳船、桶和听,或从正在输 送液体管线中采取液态烃、油罐残渣和沉淀物样品。 SH/T0635-1996《半自动取样法》 适用于从立式油罐中采 取液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试样。 对于原油和非均匀石油液体用半自动法所取试样的代表性 较好。
石油产品凝点研究

石油产品凝点研究摘要:石油产品的凝固点是其重要的理化参数,是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测量物质的凝固点对产品的品质及生产工艺的控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介绍石油产品凝点及低温流动性能的基础上对不同石油产品的凝点进行测试比较,重点讨论了影响凝固点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凝固点;测定;低温流动性;解决对策1 石油产品凝点研究意义石油产品的凝固点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将乘于试管内的试油冷却并倾斜45度经过一分钟后油面不再移动的最高温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测定,可以较好地了解其低温使用性能,对石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凝固点是评价柴油、种植燃料油、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此外,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馏出口柴油凝点过高会影响出厂产品质量,如果控制馏出口柴油凝点偏低,则会使柴油质量过剩,“牺牲”部分柴油的收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准确测定柴油凝点对指导生产也有重要意义。
2 影响凝固点测定的因素2.1 含水对凝点的影响当样品含一定的水分时,会影响到对凝点的终点判定。
试验发现,试样含水会破坏它的结晶点,大于0℃试样如果含水,会降低样品凝固点;反之,小于0℃式样如不脱水将会使样品凝固点测定结果偏高,最终影响凝固点的判断,所以在做实验前要含水试样一定要脱水。
2.2 注入试管的样品量是否准确对凝点的影响试样量不够,会使结果偏高,反之,结果偏低。
试样过多过少会使它的受冷体积不同,造成吸热量的不同,无法达到预期受冷要求。
从而结果有偏差,造成对样品的误判。
2.3 温度计插入位置对凝点的影响在试管中的各个位置冷浴温度不同,温度计插入位置过低,离试管底部近,传热速度快,致使温度计水银柱下降过快,造成测定结果比准确值低;反之,温度计插入位置过浅,则测定结果比准确值高。
所以温度计插入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判定。
2.4 冷浴温度对凝点的影响按试验方法规定,冷浴温度应比预期凝点低7-8℃,只有保持这一温度,才能使试油在规定冷却速度下冷却到预期的凝点。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

本文档由无尘大哥上传至豆丁网第八章 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第一节 概 述石油产品的凝点 ,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过1min 后,试油表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由于石油产品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定凝点。
一方面,油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粘度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品 便丧失流动性;另一方面,油品中的石蜡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结晶引起油品凝固,而丧失流动性,通常所指的油品凝点只是指油品丧失流动性时的近似最高温度。
其实,所谓油 品的凝固,只不过是由于温度的下降,油品粘度增大,石蜡形成“结晶网络”把液体油 品包围在其中,以致油品失去流动性。
油品凝点高低主要和馏份的轻重,化学组成有关。
一般来说,馏分轻则凝点低,馏 分重则凝点高。
石蜡基石油的直馏重油凝点较高; 正构烷烃的凝点随链长度的增加而升 高;异构烷的凝点比正构烷要低;不饱和烃的凝点比饱和烃的低。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对于含蜡油品来说, 凝点可以作为估计石蜡含量的间接指标, 油品中含蜡越多,则凝点越高。
在生产上,凝点表示油品的脱蜡程度,以便指导生产。
凝点还用以表示一些油品的牌号。
如冷冻机油、变压器油、轻柴油等油品。
在不同气温 地区和机器使用条件中,凝点可作为低温选用油品的依据,保证油品正常输送,机器正 常运转。
凝点在油品贮运中也有实际意义。
根据气温及油品的凝点,能够正确判断油品 是否凝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油品正常装卸和输送。
凝点测定在生产和应用上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 (GB/T510-91)一、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原理 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加热、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 45 度经过一 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当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为测定结果。
二、试验方法1. 仪器和材料 试管:高度 160± 10mm ,内径 20±1mm 。
距管底 30 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
将装有试油的试管冷却并倾斜45°经因而其凝点不象单体物质一样具有套管:高度130 ± 10mm,内径40土2mm。
GB510石油产品凝固点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55.5:536.42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510-83Petrolum products-detmination of 代替GB 510-77solidification point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 观察液面是(移动.2 仪器与材料2.1仪器2.1.1圆底试管: 高度160±10毫米, 内径直20±1毫米, 在距试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2.1.2圆底的玻璃套管: 高度130±10毫米, 内径40±2毫米.2.1.3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 高度不少于160毫米, 内径不少于己于人20毫米, 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 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2.1.4水银温度计:符合GB 514-75《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
2.1.5液体温度计: 符合GB 514-75的规定, 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2.1.6任何型式的温度计: 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2.1.7支架: 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
2.1.8水浴。
2.2 材料2.2.1 冷却剂: 试验温度在0℃用水和冰; 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 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注: 缺乏干冰时, 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液态空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 也可使用半导体致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3 试剂3.1无水乙醇: 化学纯4 准备工作4.1 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 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 注满到器内深度的2/3处. 然后将细块的干冰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 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 逐渐增加干冰的量. 每次加入干冰的时, 应注意搅拌, 不使工业乙醇外贱或溢出. 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期体之后, 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注: 使用容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 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4.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4.3开始试验. 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 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 只要试验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 应同样按本方法4.开始试验.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 但是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 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氧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去澄清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的实验报告篇一:石油产品凝点测定实验报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班级:油储10-1 姓名:张凯学号:10402050134 试验时间:XX.12.6 同组人姓名:刘振东杜伟大童是歆一、实验目的1、掌握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GB/T 510-1983(1991)]方法和操作技术。
2、了解凝点对石油生产及使用的重要性。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验仪器SYD—510G—1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圆底试管;圆底玻璃套管;盛放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液体温度计;任何形式温度计;支架;水浴2 实验材料无水乙醇; 0柴油#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将装在规定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预期温度时,倾斜试管45°,保持1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四、实验步骤(1)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在选定盛放冷却剂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达容器内深度的2/3。
在搅拌下按需要逐渐加入适量的细块干冰。
当气体不再剧烈冒出后,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
(2)试样脱水若试样含水量大于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必须先行脱水。
对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进行脱水。
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时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氯化钙,定期振摇10~15min,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对黏度大的试样,先预热试样不高于50℃,再通过食盐层过滤。
食盐层的制备是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再铺上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
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
(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至环形刻线出,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水银球距管底8~10min。
(4)预热试样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验温度达到(50±1)℃为止。
(5)冷却试样从水浴中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将试管安装在套管中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在室温条件下静置,使试样冷却到(35±5)℃。
然后将试管放入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
冷却剂温度要比试样预期凝点低7~8℃。
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应少于70mm。
(6)测定试样凝点当试样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试管倾斜45°,保持1min,然后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透过套管观察试样液面是否有过移动。
当液面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低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停止移动为止。
当液面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高4℃的温度重新测定。
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出现移动为止。
(7)确定试样凝点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的温度,重新进行试验。
如此反复试验,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8)重复测定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测出的凝点高2℃。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六、结果讨论与注意事项1、结果讨论(1)由实验现象可知,试验用的0#柴油的凝点为-16℃。
(2)水浴加热后,在室温下冷却至(35±5)℃,再放入试验器中继续冷却,否则冷却速度太快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3)冷却时要保证整个冷却装置(包括温度计、试管、套管)垂直,否则可能会造成现象观察的误差,以为液面移动。
2、注意事项(1)试样预处理若试样含水量大于产品标准允许范围,测定前必须先行脱水处理。
(2)温度计的安装温度计要固定在试管中央,不能活动,防止影响石蜡结晶的形成,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水银球距试管底部8~10mm,否则结果偏低。
(3)预热条件每观测一次液面,试管中的试样都要在水浴中重新预热至(50±1)℃,然后再在室温下冷却到(35±5)℃。
(4)冷却温度、速度要控制冷浴温度比预期凝点低7~8℃。
否则,温度过低,冷却速度过快,晶体结构及网状骨架形成不及时,测定结果偏低;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过慢,石蜡结晶快,组织油品流动,致使测定结果偏高。
篇二: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本文档由无尘大哥上传至豆丁网第八章石油产品凝点和倾点测定第一节概述石油产品的凝点, 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将装有试油的试管冷却并倾斜45°经过1min后,试油表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由于石油产品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因而其凝点不象单体物质一样具有一定凝点。
一方面,油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粘度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油品便丧失流动性;另一方面,油品中的石蜡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结晶引起油品凝固,而丧失流动性,通常所指的油品凝点只是指油品丧失流动性时的近似最高温度。
其实,所谓油品的凝固,只不过是由于温度的下降,油品粘度增大,石蜡形成“结晶网络”把液体油品包围在其中,以致油品失去流动性。
油品凝点高低主要和馏份的轻重,化学组成有关。
一般来说,馏分轻则凝点低,馏分重则凝点高。
石蜡基石油的直馏重油凝点较高;正构烷烃的凝点随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异构烷的凝点比正构烷要低;不饱和烃的凝点比饱和烃的低。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对于含蜡油品来说,凝点可以作为估计石蜡含量的间接指标,油品中含蜡越多,则凝点越高。
在生产上,凝点表示油品的脱蜡程度,以便指导生产。
凝点还用以表示一些油品的牌号。
如冷冻机油、变压器油、轻柴油等油品。
在不同气温地区和机器使用条件中,凝点可作为低温选用油品的依据,保证油品正常输送,机器正常运转。
凝点在油品贮运中也有实际意义。
根据气温及油品的凝点,能够正确判断油品是否凝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油品正常装卸和输送。
凝点测定在生产和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一、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原理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加热、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一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当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为测定结果。
二、试验方法1.仪器和材料石油产品凝点测定(GB/T510-91)试管:高度160±10mm,内径20±1mm。
距管底30毫米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
套管:高度130±10mm,内径40±2mm。
广口保温瓶:高度不少于160mm,内径不少于120mm。
温度计:专用和普通温度计。
冷却剂:试验温度在0℃以上用水和冰;在0~ -20℃用盐和碎冰;在 -20℃以下用乙醇和干冰。
可以使用半导体致冷器进行操作。
2.根据试油的预计凝点配好冷却剂,使用半导体致冷器时要设定冷却温度,使冷却剂的温度比试油预期凝点低7~8 ℃。
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
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4.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到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取出试管并在室温下冷却至35±5℃。
擦干试管外壁,调好试管中温度计位置,装上外套管,测定低于0℃的凝点时,套管底部应注入无水乙醇1~ 2ml。
然后将仪器浸在已装好冷却剂的保温瓶中冷却。
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应不少于70mm。
5.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的凝点时,将仪器倾斜成为45°,并保持1min。
取出仪器,小心并迅速地用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试管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6.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到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低4℃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下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再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到50±1℃,用比停止移动温度高2℃进行测定,最终确定测定结果。
7.当第一次试验发现液面的位置没移动时,则采用提高温度进行重新测定。
图8-1油品凝点测定器8.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平行测定,第二次 1—温度计2—试管 3—套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所测出的 4—环状刻线5—胶塞凝点高2℃。
三、试验数据及结果四、精确度与报告1.平行测定两次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2℃;2.取两个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凝点。
五、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的影响因素石油产品凝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与油品本身的化学组成有关,概述中已讲过。
凝点还与测定时冷却速度有关。
冷却速度太快,一般油品的凝点偏低。
因为当油品进行冷却时,冷却速度太快,而油品的晶体增长较慢,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随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加快。
所以会导致油品在晶体尚未形成坚固的“结晶网络”前,温度就降了很多,这样的测定结果是偏低的。
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试验规定了冷却剂温度比试样预期的凝点低7~8℃,试管外加套管,这样就保证了试管中的试样能缓和均匀地冷却。
含蜡油品的凝点与热处理有关。
因为油品中的石蜡在进行加热时,其特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油品冷却时,形成“结晶网络”的过程及能力也随着改变。
所以在测定凝点时规定了预热温度,使测定结果准确。
预热还有另一目的,就是将油品中石蜡晶体溶解,破坏其已受损的“结晶网络”,使其重新冷却结晶。
而不至于在低温下停留时间过长,影响测定结果。
测定凝点时还要注意仪器处于静止不受震动的状态,温度计要固定好。
不然将会由于温度计的活动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仪器震动而阻碍和破坏冷却时试油所形成的“结晶网络”,使测定结果偏低。
练习题与思考题1.什么叫油品的凝点?2.油品凝点的高低与什么有关?3.油品凝点测定时因冷却速度太快而导致结果偏低,为什么?4.为什么在测定凝点时要规定预热温度?5.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有何实际意义?一、概念倾点是指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每间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当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用℃表示。
二、仪器1.试管:玻璃的平底,内径为30~33.5mm,高为115~125mm;在试管的45ml体积处有一标刻线2.温度计:-38~50℃,-80~20℃,分度为1℃。
3.软木塞:与温度计、试管配套使用。
4.套管:高约115mm,内径大于试管的外径9.5~12.5mm。
5.圆盘:软木或毛毡制。
6.垫圈:环形,固定试管。
7.冷浴:与外套管配套,专用的半导体致冷测定图8-2 倾点测定器第三节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3535-83) 1—温度计2—软木塞3—套管4—垫圈5—试管 6—冷浴 7—圆盘三、试验步骤1.将清洁试样注入试管至刻度线处。
对粘稠试样可在水浴中加热至流动后再注入试管内。
如试样在24h前曾加热到高于45℃的温度,或不知其加热情况,则在室温下保持试样24h后再做试验。
2.用插有温度计(根据油品的预定倾点选择好合适的温度计)的软木塞塞住试管,使温度计和试管在同一轴线上,浸没温度计水银球,使温度计的毛细管起点应浸在试样液面下3m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