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
小雅鹿鸣注音翻译

小雅鹿鸣注音翻译《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全文注音版xiǎo小yǎ雅··lù鹿míng鸣[xiān先qín秦]shī诗jīng经yōu 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píng苹。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gǔ鼓sè瑟chuī吹shēng笙。
chuī吹shēng笙gǔ鼓huáng簧,chéng承kuāng筐shì是jiāng将。
r én人zhī之hào好wǒ我,shì示wǒ我zhōu周háng行。
yōu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hāo蒿。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dé德yīn音kǒng孔zhāo昭。
shì视mín民bù不tiāo恌,jūn君zǐ子shì是zé则shì是xiào效。
wǒ我yǒu有zhǐ旨jiǔ酒,jiā嘉bīn宾shì式yàn燕yǐ以áo敖。
y ōu呦yōu呦lù鹿míng鸣,shí食yě野zhī之qín芩。
wǒ我y ǒu有jiā嘉bīn宾,gǔ鼓sè瑟gǔ鼓qín琴。
gǔ鼓sè瑟gǔ鼓qín琴,hé和lè乐qiě且dān湛。
wǒ我yǒu有zhǐ旨jiǔ酒,yǐ以yàn燕lè乐jiā嘉bīn宾zhī之xīn心。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全文翻译群鹿呦呦鸣叫,在吃郊野艾蒿。
我有善美宾客,弹瑟且又吹笙。
吹笙且又鼓簧,献上币帛竹筐。
他人因喜欢我,为我阐示大道。
《鹿鸣》译文及鉴赏《鹿鸣》赏析答案

《鹿鸣》译文及鉴赏《鹿鸣》赏析答案《鹿鸣》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鹿鸣》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鹿鸣》先秦:佚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鹿鸣》注释呦(yōu)呦:鹿的叫声。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苹:藾蒿。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簧:笙上的簧片。
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承筐:指奉上礼品。
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
”将:送,献。
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孔:很。
视:同“示”。
恌:同“佻”。
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旨:甘美。
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湛(dān):深厚。
《毛传》:“湛,乐之久。
”《鹿鸣》赏析《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鉴赏及译文注释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鉴赏及译文注释《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鉴赏及译文注释《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先秦:佚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注释呦(yōu)呦:鹿的叫声。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苹:藾蒿。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簧:笙上的簧片。
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承筐:指奉上礼品。
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
”将:送,献。
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孔:很。
视:同“示”。
恌:同“佻”。
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旨:甘美。
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湛(dān):深厚。
《毛传》:“湛,乐之久。
”《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赏析《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
诗经小雅古诗

诗经小雅古诗?
答:《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小雅”和“大雅”。
《诗经·小雅》中收录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以下列举其中几首:
1.《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2.《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3.《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4.《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婉如音。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5.《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这些古诗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抒情作品。
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诗经··小雅·《鹿鸣》精美优秀精品课件

❖ 满汉全席(二)廷臣宴
❖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 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 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 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 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 等皆也参加。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 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
满汉全席(三)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
❖ 满汉全席(五)九白宴
❖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 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 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 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 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 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 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 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 献帝京罗。
❖ 满汉全席(六)节令宴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 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是起兴 的艺术手法,目的在于营造一种祥和、热烈、 欢快的气氛,鹿鸣之声与琴瑟之音也形成了 一种呼应。
❖ 表现天子宴请群臣嘉宾的盛况,后来也用于 贵族宴请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 的原则和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赞美春秋初期 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脉脉温情。周代是以 分封制为标志的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 的亲情是维系这种社会制度的纽带。
❖ 上海龙峰豆花香是豆腐宴的积极的倡导者和 推动者。龙峰豆腐宴是其特色品种之一。
全鸭席
❖ 以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各类鸭菜组成的筵席。 首创于中国北京全聚德烤鸭店(见全聚德)。特 点是:一席之上,除烤鸭之外,还有用鸭的 舌、脑、心、肝、胗、胰、肠、脯、翅、掌 等为主料烹制的不同菜肴,故名全鸭席。
❖ 全国著名全席有:天津的全羊席,上海的全鸡 席,无锡的全鳝席,四川的豆腐席,西安的饺子 席,佛教全素席等。
2023年最新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赏析13

2023年最新的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赏析13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赏析13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原文赏析(1)诗经·小雅·鹿鸣一、导入1、师:今天来~~做客,我可不是一个人来的,老师今天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同学们看,它是谁呀?生:鹿。
师:没错,它是一只“九色鹿”。
它的故事可精彩了,你们想知道吗?生:想。
2、(1)师: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它,老师就把它的故事讲给你们。
请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听,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恒河旁边,住着一只九色鹿。
它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只乌鸦,是它的好朋友。
有一天,一个人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不顾危险,连忙跳进河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那个人救了上岸。
那人对九色鹿感激不尽,可九色鹿只求他,别将遇见自己的事告诉别人,溺水者连连答应。
说完话,它们便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梦到了漂亮的九色鹿,她醒来后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的皮做衣裳,您快给我找来。
”于是,那位体贴的国王向全国出示布告捕捉九色鹿,捉到后必有重赏。
可是除了溺水者,没有人见过九色鹿。
他听到这个消息,早忘了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军队层层围住。
乌鸦看见了,气愤地说:“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还要害他呢?”那个人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听了他们的故事后,国王被九色鹿的善良、勇敢打动了。
他叫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
那个溺水者呢?被扔进了恒河里。
(2)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九色鹿?生:乐于助人、奋不顾身、谦虚……师:没错,鹿在这里是正义、善良的化身。
其实,它在人们心中还有很多美好的形象。
例如:古人认为:鹿,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鹿,有美好的寓意。
《诗经》中就曾多次提到。
国学宝典《诗经》:鹿鸣原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鹿鸣原文赏析《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①呦呦you):鹿的叫声。
②苹:草名,即皤蒿。
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
④承:捧着。
将:献上。
⑤好:关爱。
(6)周行:大路。
(7)德音:美德。
孔:很,十分。
昭:鲜明。
(8)视:示,昭示。
恌(tiao):轻怫。
(9)则:榜样。
效:模仿。
(10)旨酒:美酒。
(11)式;语气助词,无实义。
燕:同“宴”。
敖:同“遨”,意思是游玩。
(12)芩(qin):草名,属蒿类植物。
(13)湛(dan):快活得长久。
【译文】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贵的宾客,相邀弹瑟又吹笙。
吹笙鼓簧悦宾客,礼品成筐送上来。
众位宾客关爱我,为我指路多广阔。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蒿。
我有高贵的宾客,品德高尚声名好。
教人忠厚不轻伙,君子循规要仿效。
我备美酒和佳肴,宾客宴饮乐陶陶。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芩草。
我有高贵的宾客,弹瑟奏琴勤相邀。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备美酒和佳肴,宴乐宾客心愉悦。
【赏析】宴饮是一种仪式。
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狂欢、丧事,纯粹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换句话说,在宴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容压倒了生理性的内容。
也许,宴欢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面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神性层面的结合。
饥饿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和欲求。
饥肠镇键的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饱餐一顿,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人同饮食对象之间是一种实际的功利关系,没有多少精神性的内容能够言说。
当一个人不是为了单纯满足生理欲求而宴饮时,他同饮食对象之间便主要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系,这时,精神性的内容乃至审美因素(比如饮食样式、色泽、香味等)便突现了出来。
《鹿鸣》适用场合

《鹿鸣》是《诗经》中的一篇,它描绘了一幅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宾主欢洽、和谐共处的气氛。
这首诗的场合主要是庆祝和欢乐,适合用在以下场合:
1. 宴会:在宴会或聚餐场合,当宾客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时,可以引用《鹿鸣》中的诗句来表达欢乐和和谐的气氛。
2. 节庆:在节日庆典上,当人们欢庆节日,享受团聚的喜悦时,可以用《鹿鸣》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3. 招待客人:当主人招待客人时,可以用《鹿鸣》中的诗句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款待。
4. 社交活动:在各种社交活动中,如俱乐部聚会、社团活动等,当人们相互交流、共享快乐时光时,可以引用《鹿鸣》来营造愉快的氛围。
5. 文学作品:在写作或创作文学作品时,可以引用《鹿鸣》中的诗句来描绘场景或表达情感。
6. 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当教师想要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化或诗歌的美时,可以引用《鹿鸣》作为教学素材。
7. 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可以通过《鹿鸣》来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鹿鸣》的诗句充满了音乐性和画面感,能够生动地营造出欢乐和和谐的气氛,因此在适合的场合引用这首诗,可以增添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 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 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 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 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 乐嘉宾之心。
短歌行 与 鹿鸣 之间的 联系
短歌行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 何。”然后两引《诗经》成句,其 一便是《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据此,我认为曹操所“当”之歌为 雅乐的《鹿鸣》,所以对其中成句 信手拈来,我还可以举出一个旁证, 证明曹操写作此诗时正演奏《鹿 鸣》。曹操把这四句直接引用在他 的《短歌行》里,以表达他求贤若 渴的心情。在以后的唐朝科举考试 的宴会上,也有引用。可见此诗的 用途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鹿鸣
翻译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 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 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 陶陶。
鹿鸣真迹
政治 色彩
从《鹿鸣》的三部分所描绘的场景 各不相同,但层层递进。第一段用 鹿鸣与鼓瑟渲染了一个君臣宴会和 祥欢闹的气氛。然后,在第二段就 描写了君王与群臣祝酒,强调宾客 品行高尚;同时也是君王表达对臣 子端正轻佻心态的要求。最后第三 段,“和乐且湛”彰显了礼乐文化 的升华——“和”。使宴会欢乐气氛 推向极点。“我有旨酒,以燕乐嘉 宾之心”说明君王欲通过此盛宴, “取悦”臣子,令他们更好的服从 于自己,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