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材料(仅供借鉴)
《6863口腔科材料》

石膏铸造包埋材料、磷酸盐铸造包埋材料、硅胶包埋材料、铸钛包埋材料、模型包埋材料
Ⅰ
牙科分离剂
主要成分是有机硅化合物。
用于石膏和陶瓷或型蜡等之间的分离。
牙科分离剂
Ⅰ
复制印模材料
主要成分是琼脂或其他印模材料如硅橡胶。
用于制取模型的印模,在印模上再翻制模型。
琼脂复制材料、硅橡胶复制材料
附件3
6863
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
品名举例
管理类别
1
水门汀及粘接用材料
水门汀
多以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作为粉剂与专用液调和而固化,或糊状产品。
修复体及正畸附件的粘固,牙齿窝洞垫底、衬层、盖髓及充填修复。
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树脂水门汀、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氢氧化钙水门汀、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不含丁香酚的氧化锌水门汀
种植体密封胶
Ⅲ
9
颌面赝复材料
颌面赝复材料
主要由硅橡胶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
用于颌面软硬组织缺损和畸形的修复。
硅橡胶颌面赝复材料
Ⅲ
10
其他材料
牙周塞治剂
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含或不含丁香油。
用于牙周手术后保护牙龈,止血,止痛,固定。
牙周塞治剂
Ⅲ
排龈线、排龈膏
含或不含血管收缩或止血功能如硫酸铝等成分的棉线,或膏状材料。
藻酸盐复制材料
Ⅰ
7
正畸材料及制品
正畸材料及制品
口腔正畸治疗中所用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
用于错颌畸形的矫治,使牙齿移动、排齐,矫治结果的保持以及颌骨畸形的矫治等。
正畸基托聚合物
Ⅲ
带环、托槽、正畸丝
金属、陶瓷、树脂三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比较

金属、陶瓷、树脂三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比较目的:对比金属、陶瓷、树脂三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其中A组口腔修复材料为金属(合金类材料);B组口腔修复材料为陶瓷(釉质瓷);C组口腔修复材料为树脂(合成树脂)。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的疗效。
结果:修复5个月后,A组、B组成功率均优于C组,但对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10个月后,B组修复成功率较A组、C组优良,对比同样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金属、陶瓷、树脂三种常见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无明显差异,均可在临床上使用,且均取得较好修复效果,可依据患者需求灵活选择牙齿修复材料。
标签:金属;陶瓷;树脂;修复材料;摩擦性能天然牙或人工冠修复体常因各种原因受到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口颌系统肌肉组织、牙体硬组织、颞颌关节组织、牙周组织等损伤,其在临床上以牙周炎、牙髓炎、过敏、颞颌关系紊乱综合征等情况呈现,此时就需要进行口腔修复[1]。
修复成功判定的关键因素在于修复材料的耐磨性,其直接关系到牙齿修复效果及使用寿命[2]。
临床上常用的修复材料有口腔金属材料、树脂材料、陶瓷材料等三种[3]。
本次研究选取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分别使用以上三种材料对三组患者进行牙齿修复,并对修复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需要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其中A 组口腔修复材料为金属(合金类材料);B组口腔修复材料为陶瓷(釉质瓷);C 组口腔修复材料为树脂(合成树脂)。
66例患者包括男40例,女26例;年龄20~70岁,平均(33.7±2.3)岁;牙体缺损面积较大,均无牙根周增宽变性、松动、叩击痛等临床症状。
口腔修复金属、陶瓷材料PPT课件

结
烧,想不铂箔上较好。
工
艺
热压铸全瓷材料
优
缺
优点:铸瓷采用失蜡法,形态准确,半透明性,边缘密合,粘结性好;
点
缺点:投资大,强度相对低,不适用于桥体。
分成白榴石增强铸瓷和二硅酸锂增强铸瓷
制
制作蜡型-失蜡铸造-烧结牙本质瓷和切端瓷-上色上釉。
作
工
艺
粉浆堆涂玻璃渗透全瓷材料
概
念
直接耐火模型堆涂后烧结成微粒骨架,具有多孔结构;可代替基地金属冠
金属材料
名称
说明
CAD/CAM快速成型金属
主要为纯Ti、β-Ti合金、Co-Cr合金;成型方式为CAD/CAM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金属
主要为不锈钢、Ti合金、Co-Cr合金;金属粉末逐层熔结
电铸成型金属-金沉积
主要用于单冠修复
五、焊接与其他合金
金属材料
种类 组成
性能 应用
02
口腔修复陶瓷材料
A
金属烤瓷材料
Au-Pt-Pd合金丝 Au.Pt.Pd.Ag.Cu. 性优、焊接不良 高弹弓丝、卡环
Ni-Cr合金片
Ni80-90Cr5-10
性优耐腐Ni致敏 冠、正畸锁槽
不锈钢片
同18-8不锈钢 同18-8但C含量低 冠、正畸带环
一、锻制合金:合金成分基本性能
金属材料
碳(C) ---增加强度及硬度,过量则降低防腐性能 铬(Cr)---增加防腐性及强度 钴(Co)---增加强度、硬度及抗腐蚀性 镍(N i)---增加防腐性及韧性、延展性 硅(S i)---提高铸造性能,抗氧化 钛(Ti )---良好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密度低、性能稳定、
一、锻制合金:对比一览表
口腔修复工艺材料的分类

口腔修复工艺材料的分类
口腔修复工艺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用于修复和重建牙齿或其他口腔组织。
这些材料可以根据其成分、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之一,包括金、银、钴铬、钛等。
金属材料具有高度的强度和稳定性,可用于制作牙冠、桥梁和嵌体等。
2.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在口腔修复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包括全瓷、贴面瓷、氧化锆等。
陶瓷材料具有天然牙齿相似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达到很好的美观效果。
3. 复合树脂材料:复合树脂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
的口腔修复材料,主要用于牙齿修复和美容修复。
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和塑形,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美观效果。
4. 弹性体材料:弹性体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假牙、义齿和牙套等。
它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口腔组织的形状和大小。
以上四种材料是口腔修复工艺材料的主要分类,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哪种材料。
- 1 -。
口腔垫底材料种类及应用

口腔垫底材料种类及应用口腔垫底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中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保护牙髓组织免受折磨和刺激。
口腔垫底材料分为直接垫底材料和间接垫底材料两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直接垫底材料主要用于临床上直接填充牙齿缺损的情况。
口腔医生在进行龋坏牙修复时,通常会先清除龋齿组织,然后填充直接垫底材料。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直接垫底材料:1. 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垫底材料是最早应用的一种材料,具有保护牙髓组织的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需要与另一种酸性物质混合使用,才能有效固化。
2. 磷酸锌水泥:磷酸锌水泥在口腔修复中使用广泛。
它具有较好的黏附力和耐磨性,能够填充牙齿缺损并保护牙髓。
然而,磷酸锌水泥的固化时间较长,容易引起牙齿敏感。
3.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填充牙齿缺损,并在口腔中固化。
它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整和修复。
间接垫底材料主要是指固位于牙齿缺损下的材料,通常需要经过间接制备,然后固定在牙齿上。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间接垫底材料:1. 玻璃离子:玻璃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渗透性,可以有效地释放氟离子,抑制龋齿的发生。
它也可以固化成牙齿组织类似的材料,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 硅酸盐陶瓷:硅酸盐陶瓷是一种高强度、高透光性的材料,可以制备成牙齿类似的形状,并用于口腔填充修复。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隔离封闭牙髓。
3. 聚合物复合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调配成不同的比例和颜色,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耐磨性。
它们还具有较长的固化时间,可以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调整和填充。
这些口腔垫底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口腔医学提供了便利和保护。
选择合适的垫底材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龋齿的位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对材料的耐受性等。
只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口腔材料有哪些

口腔材料有哪些
口腔材料是指在口腔修复和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
口腔材料的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修复材料、固定修复材料、支持修复材料、辅助修复材料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口腔材料。
1. 高分子聚合物类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纳米填料、光固化树脂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牙齿填充、修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持久性。
2. 金属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铜、锌、铝等。
它们用于制作牙冠、桥梁、牙面镶嵌等,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3.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广泛,包括氧化锆陶瓷、全瓷修复材料等。
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仿真度,可以达到与天然牙齿相似的效果。
4. 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常用于制作义齿基托、矫治器和口腔修复中的保持体。
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对口腔组织刺激小。
5. 矿物质材料: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氢钙等。
常用于牙齿的黏结、填充和抗敏感治疗,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修复效果。
6. 助剂材料:包括光固化剂、催化剂等。
这些材料可以促进修复材料的固化和硬化,提高修复效果和牙齿的强度。
7. 辅助修复材料:如绳索、丝线等。
用于在牙齿修复和矫治中暂时固定牙齿或矫治器的位置,提供支持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口腔材料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修复需求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口腔材料非常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和牙齿健康。
口腔修复陶瓷材料

第三节
热压铸全瓷材料
简称铸瓷(玻璃陶瓷) 白石榴石增强、二硅酸锂增强热压铸全瓷材料 商品名:Dicor、Cerapearl 结晶化处理
概念:铸瓷材料铸造后再次加热,使其在玻璃相中 析出结晶相 目的:将经过熔融、铸造厚的玻璃态材料转变为具 有优于原始材料性能的玻璃陶瓷
影响晶体形成数量、形式和性能的因素
成核剂 成核温度 结晶化温度 结晶化热处理升温速度
第四节
粉浆堆涂玻璃渗透全瓷材料
简称玻璃渗透全瓷 氧化铝基 尖晶石基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
第五节
切削成型全瓷材料
氧化锆瓷块 氧化铝瓷块
第一节
金属烤瓷材料
组成和性能
瓷粉和水或专用液 以长石为主要原料 烧结 玻璃基质、白石榴石晶体、气孔
熔融: 升温后,粉粒中玻璃质软化,产 生流动,粉粒间凝集成致密体, 同时伴有明显的体积收缩。
第二节
烧结全瓷材料
白石榴石增强长石质烤瓷 氧化铝增强烤瓷 烧结全氧化铝瓷 Procera(商品名)
口腔材料学(第5版)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Fra bibliotek兰 晶第十三章 口腔修复陶瓷材料
制作全瓷修复体的材料 制作烤瓷修复体的材料 全口义齿的瓷牙 概念:以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为原料制 成的无机固体材料 陶瓷的概念已扩大到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烤瓷材料
性能要求:
能模拟自然牙的外观 烧结温度应低于金属熔化温度 与金属基底的线胀系数相匹配 与金属基底有良好的润湿性 与金属基底形成牢固的结合 耐受口腔环境 具有与釉质相似的硬度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与应用

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与应用随着口腔美学需求的日益增长,牙齿美学修复作为现代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广泛应用。
牙齿美学修复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本文将就口腔医学中牙齿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陶瓷类修复材料1. 瓷贴面瓷贴面以其天然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成为牙齿美学修复的首选材料之一。
它可以有效改善牙齿的形态、色泽和轮廓,实现理想的美学效果。
瓷贴面陶瓷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透光性、抗渗透性等因素,以确保修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全瓷冠全瓷冠由于具有透明度高、与天然牙齿相似的外观、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学修复。
与传统金属瓷冠相比,全瓷冠减少了金属的应用,更加美观自然。
根据牙齿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不同的全瓷材料。
二、复合树脂材料复合树脂材料具有使用方便、修复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修复小范围的缺损。
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树脂材料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并能够模拟天然牙齿的颜色和质感,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然而,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磨性和强度相对较差,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慎重考虑。
三、金属陶瓷材料金属陶瓷材料以其强度高、可调配的颜色和透明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学修复。
它能够解决比较严重的牙齿缺损情况,同时能够良好地保持牙齿的稳定性。
金属陶瓷材料因其金属的应用,可能会出现边缘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修复牙齿时需要合理把握材料的选择。
四、复合陶瓷材料复合陶瓷材料结合了陶瓷和复合树脂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
它可以满足中小范围缺损的修复需求,并通过调配材料的种类和颜色,来实现修复体与周围牙齿的一体化,提升整体美学效果。
五、其他新型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口腔医学领域涌现出许多新型材料,如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等。
这些新型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还能够更好地模拟天然牙齿的颜色和质感,实现更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口腔修复材料第一节印模材料一、概述印模(impression)是物体的阴模,口腔印模是记录口腔各组织形态及关系的阴模。
制取印模时使用的材料称为印模材料(impression material)。
口腔印模的制取,是口腔修复工作中的首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修复效果。
因此应充分了解各类印模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修复要求,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
(一)印模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印模材料应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
通过物理变化(如热固类材料)、化学反应或聚合反应,使这些可流动材料转变成弾性或非弹性状态,从而获得口腔软硬组织的阴模。
(二)印模材料的分类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印模材料和非弹性印模材料两类。
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具有弹性;非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无弹性的材料。
每一类又分为可逆性印模材料和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能多次反复使用的,称为可逆性印模材料。
反之,塑形后不能再回复到原有状态的材料,称为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表4-1 常用印模材料的分类弹性印模材料非弹性印模材料可逆不可逆可逆不可逆琼脂藻酸盐类印模膏印模石膏纤维素醚类印模蜡氧化锌印模合成橡胶类印模油泥(三)印模材料的性能1.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机体及口腔组织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等。
2. 适当的流动性、可塑性流动性是指材料在塑形前化的黏度或稠度,良好的流动性可使材料在轻微压力下流至各个细微部位,获得清晰印摸的同时又不使软组织变形。
可塑性是材料塑形的能力,可塑性好才能准确反映组织细微结构。
3.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材料凝固后尺寸稳定,无明显尺寸变化从口内取出到室温的温度变化以及印模在技工室保存时,也不应有明显的尺寸变化。
4.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和适当的凝固时间。
在工作时间内,黏度增加不明显,凝固时间3~5分钟,对患者和操作者是较适宜的。
5.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印模材料容易与模型分离。
贮存期长,且在贮存期内不发生化学变化。
6.良好的弹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弹性能使印模从倒凹等复杂的部位完整取出而印模不发生变形;良好的机械强度可避免从口腔取出时印模发生断裂,足够的压缩强度可防止在印模内灌注模型的过程中发生永久形变。
7.操作简便,价格低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容易推广应用。
二、弹性印模材料(一)藻酸盐类印模材料藻酸盐类印模材料(alginate impression materials)是一种弹性不可逆性的水胶体印模材料。
该材料的分散介质是水,又称水胶体印模材料(hydrcolloids impression materials)。
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准确性,短期内尺寸稳定,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变化,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目前最常用。
常见的有藻酸钠、藻酸钾、藻酸铵,按剂型不同分为粉剂型和糊剂两种。
粉剂型与水调和使用,糊剂型与胶结剂配合使用。
表4-2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粉剂名称作用质最分数(%)藻酸钠或藻酸钾基质,与钙离子反应生成藻酸钙凝胶12~15琉酸钙胶凝剂,提供与藻酸盐反应的钙离子,将线性大分子连成网状结构8~12磷酸钠缓凝剂,喊缓凝胶的形成,控制凝固时间 2填料(硅藻土、石英粉或氧化镁)增加强度60~70 硫酸押或氟钛酸钾加速石膏固化.改善石膏模型表面性能3~10 冬青油、薄荷调味剂微量色素调色微量表4-3 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糊剂使用时将糊剂与熟石膏粉以2:1的比例于橡皮碗中均匀调和即可取印摸。
由于糊剂型的印模材料在运输和贮存都存在一定不便之处,现已逐渐被粉剂型的印模材料所代替。
1.组成(1) 藻酸盐为其基质成分,具有线性大分子结构。
由褐藻酸与碱反应得来。
褐藻酸主要是从褐藻中提取的,不溶于水。
印模材料中使用的藻酸盐主要为藻酸铵、藻酸钾、藻酸钠,其中藻酸钠用的最多。
藻酸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藻酸盐溶于水后形成有限溶胀,呈溶胶态,具有一定的黏度。
藻酸盐大分子被水溶胀,彼此相连形成网状骨架,水分子溶剂被包裹在网眼中,形成一种半固态物质,在其内加入胶凝剂及其他组分,配成藻酸盐印模材料。
(2) 胶凝剂硫酸钙(石膏)与藻酸盐水胶体反应成为不溶性的藻酸钙,使材料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溶胶变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凝胶。
(3) 缓凝剂主要有磷酸三钠、无水碳酸钠,草酸盐等。
由于藻酸盐溶胶与胶凝剂硫酸钙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临床上来不及操作,故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减缓凝固反应速度,延长工作时间。
同时缓凝剂还可加速藻酸盐的溶解作用。
(4) 填料碳酸钙、硅藻土、滑石粉等。
为惰性材料,可增加藻酸盐凝胶的强度和硬度,并充实体积,使印模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
填料难溶于水,不参与化学反应,其粒子尺寸越小,印模表面越光滑,精确度越高。
(5) 增稠剂硼砂、硅酸盐等。
可增加溶胶的稠度,调节印模材料的流动性,提高韧性。
同时有一定的加速凝固的作用。
在配制糊剂型印模材料时,应最后加入,以免影响其他成分的混合。
(6) 指示剂指示反应过程,便于临床观察。
如碱性指示剂酚酞,PH 8. 3〜10时为红色。
在糊剂型印模材料中加人酚酞的乙醇溶液后,当藻酸盐溶胶与胶凝剂反应形成凝胶弹性体时,材料pH由碱性趋于中性,印模由红色变为无色,指示反应完成。
(7) 防腐剂麝香草酚、甲醛作为防腐剂,可以延长印模材料的贮存时间,防止室温下糊剂型水胶体印模材料腐败。
(8) 矫味剂加入香精,可以除去印模材料中藻酸盐的海藻腥味,并带给病人愉悦的气味。
常用香精、薄荷油等。
(9) 稀释剂为分散介质,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分散介质为水,它可以使藻酸盐溶胀成为水胶体。
2.性能(1) 凝固时间凝固时间为2〜5分钟。
从调和开始至能获得必要弹性以便分离取下印模所需的时间,也即材料凝固的时间。
凝固时间过短,临床来不及操作,时间过长,患者不舒服甚至发生呕吐。
凝固时间受缓凝剂的量、藻酸盐与胶凝剂的比例和温度的影响。
缓凝剂多,凝固时间长,缓凝剂少,凝固时间短;胶凝剂多,凝固时间快,胶凝剂少,凝固时间长。
胶凝剂与藻酸盐的比例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印模的性能和质量。
胶凝剂多,印模弹性变小;胶凝剂少,印模强度低。
在温度高时,凝固反应加快。
故接触口腔内组织的材料先固化。
温度低,凝固慢。
临床上一般可采用调节水或者材料的温度的方法,获得取印模所需的凝固时间。
粉剂印模材的凝固时间与水粉比例有关,水粉比低,凝固时间短,水粉比高,凝固时间长。
(2) 流动性、弹性及强度藻酸盐印模材料在溶胶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流至口腔内的细微部位。
印模材料凝固后具有弹性可从倒凹中取出。
印模在一定应力下从口内完整取出时,要发生一定的形变,取出后理想的弹性印模材料形变应能完全恢复,否则印模发生过大的永久形变而影响准确性。
印模材料强度与其组成、种类和各成分的量有关。
强度(ADA标准)不低于0.35MP,以使印模能完整取出,并能承受灌注模型材料的压力而不变形。
(3) 尺寸稳定性由于水胶体凝胶的大部分体积是由水组成的,因而无论何种原因使水胶体中的水减少,就会出现凝胶裂隙。
这种因凝胶水含量减少出现的凝胶裂隙现象,称为凝溢。
反之,若凝胶吸收水分,就会膨胀。
水胶体的这种因吸收水分产生的膨胀现象,称为渗润。
渗润和凝溢是水胶体的特性之一。
这种特性是印模凝胶尺寸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因此,取印模清洗后应立即灌制模型。
一般取模后15min内灌注。
若不能立即灌注模型,应暂保存于100%湿度下,在此湿度下,藻酸盐凝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藻酸盐印模材料在凝固初期存在持续的渗润,继而出现凝溢,使印模出现收缩和裂隙,此时即使再浸人水中也不能恢复。
在材料固化期间注意不要移动印模,移动时的压力可使材料内部产生应力,使其从口内取出后印模变形。
(4) 负荷下的变形量为使印模能完整从口内尤其是倒凹区取出而不破裂,印模材料在一定的应力下应能发生一定量的形变。
用压应变衡量其变形,压应变不小于5%和不大于20%。
压应变值越大,说明在压力下,印模的变形量越大。
3.应用藻酸盐印模材料流动性好、细腻、有弹性,制取的印模精确度高,广泛用于口腔修复以及正畸和模型研究。
临床操作简便,易除去其上黏附的血液和唾液,具亲水性,易灌模。
可作为存贮托盘。
因精度不如琼脂及弹性体印模材料,故不用于嵌体、冠及桥的印模制取。
藻酸盐印模材料的缺点是易撕裂,从口内取出需立即灌注模型,尺寸稳定性差,仅用于单个铸造。
石膏应选择与其相匹配的人造石。
在潮湿及高于室温时,印模粉不稳定。
使用印模材料时应按以下要求:(1) 采用正确的粉液比例调和。
用干净工具取适量印模粉,按2:1水粉比调配粉状印模材料。
糊状印模材料调和时,糊剂与胶结剂按1:1〜2:1体积比调和。
(2) 调整水温控制时间,水温应在18〜24℃。
水温低,可延长工作及固化时间。
(3) 充分调和。
用调刀刀面向碗壁平压,向同一方向转动调拌碗,使之均匀无气泡。
用力调和材料30s〜1min。
调和不充分,易形成颗粒,而影响印模的精度。
工作时间一般较短,为2min,在口内3min左右凝固。
(4) 用带孔托盘取制印模,取模动作应快。
在托盘与口腔组织之间应至少3mm厚的材料。
取印模后,用冷水冲去唾液并消毒后立即灌制模型。
可浸于次氯酸钠液或碘仿中消毒。
(二)琼脂印模材料琼脂印模材料(agar impression materials)是一种弹性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
其主要成分琼脂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有机亲水性材料。
琼脂与水构成胶体在30〜50℃为凝胶状态,加热后变成溶胶状态或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凝胶状态。
该转变可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