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故事
有关艺术的故事

有关艺术的故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感情和美学追求的方式,更是记录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关于艺术的故事,探索其中的精彩细节。
故事一:《达·芬奇的奇妙旅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位天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天文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
他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影响至今。
然而,达·芬奇的才华远不止于此。
据传,达·芬奇曾经开始着手制作一幅画作,表现了一个人在空中飞行的奇观。
他将自己的想象力和科学知识结合,设计出了一台翼式飞行器。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和材料限制,这个构想最终没有实现。
尽管如此,这个故事向世人展示了达·芬奇的无限创造力和对艺术的热爱。
故事二:《蒙克的《呐喊》背后的故事》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是现代艺术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绪传达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画背后的真正故事。
据悉,蒙克在作品中表达的是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孤独感。
这幅画是在一个傍晚散步的时候,蒙克经过一个桥上时突然感受到的一种极度恐惧和绝望。
他被周围的景象和压抑的气氛所深深打动,于是回到家中立刻开始了这幅作品的创作。
《呐喊》成为了艺术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作品之一,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故事三:《杜鹃的与众不同》在自然界中,艺术也有着独特的存在方式。
杜鹃鸟以其特殊的生活习性而著名。
这种鸟类并不筑巢,在繁殖季节,雌鸟会找到其他鸟类的巢,将自己的蛋放进去,然后离开。
当这些蛋孵化后,杜鹃鸟幼鸟会将其他鸟类的幼仔推出巢外,成为“巢寄生者”。
这种行为看似残忍,却是杜鹃鸟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适应。
令人惊讶的是,不同品种的杜鹃鸟在选巢和模仿的方式上也各有不同,这成为了自然界一个小小的艺术展示。
故事四:《墙上的艺术》艺术无处不在,即使在我们生活中最平凡的角落也能找到它的存在。
艺术家专业成长故事

艺术家专业成长故事
简介
本文旨在分享一个艺术家的专业成长故事,展示他通过不断努
力和实践,逐渐成长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的经历。
这个故事将展现
他的艺术创作过程、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突破和
职业发展。
学艺初衷
这位艺术家从小对绘画充满了热爱和兴趣。
他在学校的美术课
上展示出了出色的天赋和创造力,这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高度关注。
由于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他决定以艺术为专业发展方向。
艰辛的研究和实践
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这位艺术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他参加了绘画培训班,研究了各种绘画技巧和理论知识。
此外,他还积极参加艺术展览和比赛,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并互相研究。
面对挑战
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这位艺术家面临了许多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对自己作品的不确定感和质量的怀疑。
他经历了创作的低谷期,但通过反思和持续努力,他学会了面对挑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突破和发展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自我挑战,这位艺术家逐渐实现了个人突破和职业发展。
他的作品开始受到艺术界的认可和赞赏,被多个画廊和艺术机构邀请展示作品。
同时,他也开始获得更多的机会与知名艺术家合作,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结语
通过专业的研究、不断的实践和面对挑战,这位艺术家最终实现了他的专业成长目标。
他的故事鼓舞着更多的年轻艺术家,激励他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艺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
- 张三. (2021). 《艺术之路:探索与成长》. 艺术家出版社.。
关于艺术的名人故事简短

关于艺术的名人故事简短艺术界有着众多名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为世人带来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和故事。
下面是关于几位艺术界名人的简短故事。
1.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多面手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画家和雕塑家,还是一位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油画之一,而他的另一幅作品《最后的晚餐》也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绘画之一。
除了绘画,达芬奇还在解剖学和机械工程等领域做出了众多重要的贡献。
2.梵高(Vincent van Gogh)梵高是一位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以富有表现力的画风和独特的色彩运用而闻名。
然而,梵高的一生是充满了痛苦和孤独的。
他经历了悲伤和心理健康问题,但这些挣扎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灵感。
他的作品《向日葵》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他的另一幅作品《星夜》也被广泛赞誉为一幅艺术杰作。
3.莫奈(Claude Monet)莫奈是印象派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主张通过观察和捕捉光线来描绘自然景观。
他的作品《睡莲》系列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笔触而著名,被视为印象派的代表作之一。
莫奈对光线和色彩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皮卡索(Pablo Picasso)皮卡索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和陶艺家。
他的风格变化多端,涉及了许多流派,如立体派和抽象派。
他的作品《亚娃维尼翁的少女》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展示了他在立体派领域的独创性。
皮卡索的艺术革命性地改变了艺术发展的方向,并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卢梭(Marcel Duchamp)卢梭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他以其颠覆性的创作方式而闻名。
他的作品《喷泉》引起了巨大争议,它是一座被标记为“R.Mutt”的男性小便池。
这个作品挑战了当时观念中的艺术定义,引发了关于什么可以被视为艺术的广泛讨论。
卢梭的作品是戏剧性的,他通过颠覆传统的方式提出了更广阔的艺术观念。
关于艺术家爱国的故事

关于艺术家爱国的故事
中国有许多艺术家为了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创作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作品。
他们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了爱国情怀,激励着更多人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值得提及的艺术家是中国当代画家齐白石。
他以他独特的画风和创作技巧
闻名于世。
齐白石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齐白石曾写道:“我的艺术就是我内心对祖国的热爱。
”他将中国传统绘画与现
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爱国情怀。
他以自己的画笔描绘了中国的山水风光、民间风情和历史人物等等。
他的画作中充满了对祖国的赞美和表达。
除了绘画,齐白石还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他为了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奋力
拯救和修复了许多古建筑。
他以自己的热情和坚持,努力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让国人对中华文化心生敬意。
齐白石的艺术远远超越了个人的创作,他的作品代表了整个民族的爱国情感。
他的创作激励了更多的中国艺术家,鼓舞了全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齐白石不仅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有着深刻爱国情怀的典范。
他通过
艺术的力量,传递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祖国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誓言,更需要付诸行动,成就伟大的事业。
有关艺术的故事

有关艺术的故事:
1.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
一位雕塑家、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和作家。
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之一。
达芬奇对艺术和科学的追求精神,以及对人类智慧的赞美,成为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
2.米开朗基罗的故事: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雕塑家、
画家和建筑师。
他的作品《圣母怜子》和《大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还在于他对人类情感和尊严的追求。
3.梵高的故事:梵高是后印象派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而闻名于世。
梵高的画作表现了人类情感和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梵高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贫困、挫折和孤独,但他的艺术成就却让人们铭记在心。
4.毕加索的故事: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也是一位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表现了人类情感、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毕加索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充满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大艺术家的小故事

大艺术家的小故事
《大艺术家的小故事》通常指那些关于历史上著名艺术家的轶事或生活片段。
这些故事往往揭示了艺术家的性格特点、创作灵感或者他们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几个著名艺术家的小故事:
1.米开朗基罗与西斯廷小教堂:当米开朗基罗被委托
画西斯廷小教堂的天顶时,他其实是一名雕塑家而
非画家。
尽管如此,他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创作出
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壁画之一。
2.梵高的向日葵:梵高是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的
《向日葵》系列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
求。
梵高在生前并不出名,但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
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3.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
时,据说为了让模特保持微笑,他会讲故事和弹奏
音乐。
这幅画的微笑之谜至今仍是艺术界的一个谜
题。
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
是对1937年纳粹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强烈抗
议。
这幅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5.莫奈的睡莲:印象派画家莫奈晚年几乎失明,但他
仍然坚持画画。
他的睡莲系列是在他的花园中创作
的,展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这些大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还启发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每个艺术家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艺术家的故事20则完美版

《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家的故事(一):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
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
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但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
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
他每一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
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很高了。
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最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家的故事(二):齐白石的故事齐白石每一天都要作画。
有一次,他过生日。
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
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
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
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样还画呀?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日生日,客人多,没作画,这天追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艺术家的故事(三):莫扎特的故事: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
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每个艺术家成名的背后都会有一些励志的小故事,他们往往是经历了各种磨难才取得最终的成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艺术家的故事,供大家参阅!艺术家励志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走上艺术之路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宜兴,家庭贫困的他高小毕业后,进入无锡师范初中部,凭优异的成绩,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奖学金。
1934年,吴冠中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但一场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他遇到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朱德群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并建议喜欢画画的他放弃电机专业专攻美术。
两年后,吴冠中如愿以偿地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长林风眠的启发下,走上了“融贯中西”的艺术道路。
寻找心中的麦田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吴冠中以全国绘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的资格。
吴冠中为自己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气势磅礴的大门。
旧中国的黑暗腐败、对艺术的不重视,刺疼了他的心,他做梦都想着能在法国大展宏图,不再回国了。
吴冠中开始疯狂学画,一有时间就到卢浮宫。
除了在卢浮宫美术史学校听课,就是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及大大小小的画廊。
那么多画廊,每家不断在轮换展品,他天天转,所见仍日日新。
书店及塞纳河岸的旧书摊也是很吸引吴冠中的地方。
晚上他到法语学校补习,或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时间排得紧,来不及吃饭,便买面包夹巧克力,边跑边吃。
大学城晚上常有舞会,他从未参与过,晚上回到宿舍就10点多了,还要看一小时法文书。
1949年,游历欧洲的留学生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学业,留在国外还是回祖国去,吴冠中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有一次,他看到了梵高写给他弟弟的话:“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
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
”正是这段话,令他意识到,他深爱的依然是自己的祖国。
走遍大江南北的“院士”回国后的吴冠中到处写生,他住工棚、破庙,啃干馒头、喝河水,曾被路人误以为是修雨伞的、要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家的故事(一)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
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
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但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
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
他每一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画。
一年,二年,三年......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很高了。
他的艺术水平很快超过了老师,最后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艺术家的故事(二)齐白石的故事齐白石每一天都要作画。
有一次,他过生日。
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
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
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
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样还画呀?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日生日,客人多,没作画,这天追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艺术家的故事(三)莫扎特的故事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
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
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
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用心影响。
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
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个性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
这不仅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
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
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
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
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艺术家的故事(四):徐悲鸿励志学画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明白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明白,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务必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十分震惊。
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艺术家的故事(五)李苦禅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
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
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
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
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
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这天我是来求画的,但是我看你作画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但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
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
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
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
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
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
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
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
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
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阿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阿!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
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艺术家的故事(六)李苦禅教训爱子的故事李苦禅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国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他的爱子李燕从小受他的艺术熏陶,也爱上了绘画。
到了中学,李燕在校园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
李燕听多了好话,尾巴就翘起来了。
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这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齐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李燕不明白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连摆手说:那怎样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论李苦禅说:我虽然被人称为画家,但事实上我与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画家比起来,还需要不断努力,既然你连我都不敢比,又凭什么在校园里傲慢呢李燕羞红了脸,头也低了下去。
李苦禅之后说:要想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家,就必须要谦虚,必须要吃苦!之后,李苦禅每次出去画画,都带上李燕,捎上几个凉馒头,吃饭的时候向老农要一根大葱,就算是一顿饭了。
李燕在这种艰苦的训练中,画技也一天天提高了。
文革时期,李苦禅被抄了家,许多珍贵的画作都被查抄了。
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派人到李苦禅家,让他们去领回被查抄的画作等物品。
李燕发现,拿回来的画作里有两幅署着李可染的名字。
李可染也是一位十分着名的画家,以画牛见长。
李燕兴奋地对父亲说:真没有想到,我们还得到了一份意外之喜!李苦禅当即正色道:虽然你没有去偷去抢,但这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你私藏不还,就是占取不义之财!随后,他命李燕把画还给李可染。
李燕尽管心有不舍,但也只能听话。
离家前,他对父亲说:我把画送回去,李可染必须个性开心,我们可不能够叫他画一幅牛相赠李苦禅说:赠不赠画,要看人家的意思,若是有心赠,当然也就要有心收,但收下后必定要给予回赠,万万不可主动要求人家赠画!李苦禅抬头看看挂满一屋的画作,语重心长地说:人,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画格,人无品质而下笔无方!李苦禅的人格教育对李燕的影响极深,李燕也逐渐塑造起了勤和诚的人格魅力,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艺术家的故事(七)郑板桥卖画智斗雁拔毛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惩恶扬善,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
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郑板桥来到集市上,铺好地摊,展纸泼墨,立时,围上来不少人观看。
毕竟是穷乡僻壤,看的多,买的少。
却见一位老汉,拿起一幅牛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看得眼角都湿润了。
郑板桥以为碰到了知音,便问:老兄,你喜欢这幅吗给个价吧,多少都行。
老汉说:画得真像,像我家的那头牛。
看着这牛画,我想到了我的卖牛钱。
秋后,我核计着把牛卖掉,换点活钱,趁农闲季节做点小买卖,明春再买一头牛。
那天卖牛卖了五贯钱,回到村头遇到了雁拔毛,他说儿子结婚用钱,非借我那五贯钱不可,等儿子办完喜事收了礼账就还我。
待他儿子婚事办完,我去要钱,他却翻脸不认账,向我要证人,要借条,两样都没有阿,我只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自认倒霉了。
说完,用手背擦了擦眼泪。
身旁一位青年对郑板桥说:这老伯姓王,为人老实厚道,人称王老实。
讹他钱的那人姓颜,为人奸滑,好占便宜,是个雁过拔毛的主,所以外号叫作雁拔毛。
其他人也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了雁拔毛占小便宜的一些传闻。
郑板桥听了众人的话,心里便有了主意。
他对王老实说:把我这牛画买了吧。
别看此刻是张画,这头牛会长,长到这张纸放不下它的时候,它就会从纸上跑下来转成活牛,而纸上又有了一头小牛,还会继续长,还会转成活牛,如此反复,不知会衍生多少头牛。
我只要你一头牛钱。
你若不信,我能够赊给你,待十天后牛变活了,再给我钱,如果牛不变活,我情愿白送你一头牛钱。
王老实对卖画秀才的话并不真信,但是人家情愿赊给自己,变不成牛还倒贴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阿!所以,他就痛快地把牛画拿走了。
王老实买了一幅牛画的事传遍了三村五里,好热闹的人都到他家瞧稀奇。
正如卖画秀才所讲的,这画上的牛一天比一天大,到了第十天空上,那牛大得要撑破纸边了。
第十一天,天刚蒙蒙亮,人们便来到了王老实家,一进院门,就见王老实正给一头又肥又大的黄牛喂料呢。
再看屋里贴着的那张画,上面又有了一头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