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教案1.1正数和负数(1).doc

附板书: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
小学所学数分类:现所学的数: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活动四:尝试解释0的含义
课件展示海拔高度表示图和温度表示图
问题6:0仅仅表示没有吗?
学生思考并讨论。
师小结并板书。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5页练习
课堂小结
1、整数:如 0 1 2 100 5021、正数(0以外的自然数、正分数)(数前加+号或不加+号)
2、分数(含小数)2、0(不仅仅表示没有,还是正负数的分界)
现不够用了,怎么办?3、负数(与正数相对)(数前一定加﹣号)
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使学生接受生活生产实际中确实存在着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并且所举的例子又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引入负数(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师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沪科版七上数学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

思考: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会发现我们在小学学的 数不够用?试举例说明. 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上的高度 与海平面下的高度(如下图);盈利额与亏损额等等.
我们称这样的一对量为相反 意义的量.
②只要求意义相反,不要求数量一定相等.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升与下降、增与减、收入与支 出、胜与负、进与退、多与少、向东与向西、顺与逆、 过剩与不足、重与轻等.
用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典例精析 例1(1)与去年相比,某乡今年的水稻种 植面积增加了 10 hm2(公顷),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 了 5 hm2,油菜的种植面积不变,写出这三种农作物 今年种植面积的增加量;
二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西
思考:你东能Hale Waihona Puke 结出相反意义的量的特点吗?
你会用正、负数来表
示它们吗?
甲汽车向东行驶 3 km, 蔬菜店购进黄瓜 50 kg, 乙汽车向西行驶 1 km. 蔬菜店售出黄瓜 2 kg.
它们都表示相反的意义.
归纳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应满足的条件: 总结 ①必须是同类量,而且是成对出现的;
小芳
20 m
明明
58 m
小雪
方法点拨: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必须要 有基准(0 米),而这个基准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由于 基准的选法不同,表示的结果也不同.
例3 里约奥运会勇夺冠军的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为 187 公分,如果以平均身高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 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有 5 名队员分别记为 +10,-5,0,+7,-2,则她们的实际身高为 _1_9_7_、__1_8_2_、__1_8_7_、__1_9_4_、__1_8_5____.
1.1正负数

可表示为??
(1)具有相反意义是什么? (2)具有数量是什么?
例2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 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 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 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
增长率. 答: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
2.如果80 m表示向东走80 m,那么-60 m表示 向西走60 m .
3.如果水位升高3 m时水位记作+3 m,那么水位 下降3 m时水位变化记作 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0 -3 m,水位不升 m.
4.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 º C,记 作 记作 +126 º C,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 º C,
日本
-7.3%
意大利
7.0%
这一年,上述六国中哪些国家的服务出口额增长了? 中、意 哪些国家的服务出口额减少了? 美、德、英、日
哪国增长率最高?哪国增长率最低? 意大利增长率最高; 日本增长率最低.
某五年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m 2)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韩国减少130, 新西兰增长434,泰国减少3 247,孟加拉减少88. (1)写出这些国家在这五年间年平均森林面积的 增长量. (2)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 (3)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回顾本节课所做的练习,请同学们谈谈引入负
数的好处.
1.教科书习题1.1第1~6题. 2..找三个生活中含有正数、负数的例子,并解释 其中相关数量的含义.
-150
º C.
补充练习 5.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作 -2.5 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作+3.2 万元. 6.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 市高于海平面918 m,记作海拔+918 m;吐鲁番 -155 m. 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 m,记作海拔 7.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 北行驶的路程为正.汽车向北行驶75 km,记作 +75 km(或 75 km),汽车向南行驶100 km, 记作 -100 km.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名师点拨了解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举出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掌握正负数概念,特别是有关“0”的概念;能够分清楚什么是非负数、非正数。
知识点1. 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像3,2,1 .8%等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像-3,-2,-1 8%等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习惯上规定具有向上趋势的量为正,向下趋势的量为负。
例1:如果把向北的方向规定为正.那么走5千米、走-3.5千米、走0千米的意义各是什么?解:走5千米就是向北走5千米:走-3.5千米是指向南走3.5千米:走0千米即原地未动.知识点2.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的作用表示没有,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中间量。
非负数意思是说不是负数.因此它指的是正数和0;非正数意思是说不是正数.因此它指的是负数和0 。
例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数非负即正B.一个非负数是正数C.一个非正数包括零D.-a是一个负数答案:C【误区警示】A中零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中非负数包括零,零不是正数,D中-a中a 若是非正数,则-a是一个非负数.优化作业1.如规定向东走为正,那么-8米表示()A.向西走8米B.向东走8米C.向南走8米 D. 向北走8米2.如果收人100元记作+100元,那么支出50元记作( )A . +50元B .-50元C.±50元D.50元3.写出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零上7℃;(2)向东走5km ;(3)支出100元;(4)股票上涨3 2%.4. 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是( )A.向北走3千米,向东走3千米B.七年级(1)班男生有25人,女生有15人C.上午气温零上30℃,下午气温零上8℃D.上升200米, 下降15米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是正数B.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0不是自然数D.0是负数6. 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一个( )A.负数B.任何数 C .原数的相反数D.非正数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0可以看成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B.若盈利1000元记作+1000元.则亏损200元.就应记作-200元C.若向南走记为正,则-10米表示向西走-10米D.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8.某校七年级举行乒乓球比赛,1班获胜3局记作,2班失败2局记作,3班不胜不败记作。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1 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2)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 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 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 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6.4%,德国1.3%,法国-2.4%, 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 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词,如“增加”和 “减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 升”和“下降”等;
(2)选定一方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方就用负数表示;
你能从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总结下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 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7
7
解:正数有:3.5, 6,1 50. 7
负数有:2, 1.75, 1.3, 2. 7
2.指出下列各数的符号: ①+5;②-2.4;③7. 解:①+5的符号是“+”;②-2.4的符号是“-”;
③7的符号是“+”. 3.某工厂计划每月产量为8 000 t,一月份实际产量为7 000 t, 二月份实际产量为8 400 t,三月份实际产量为9 200 t,请你用正负 数表示每月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 解:一月份:-1 000 t;二月份:+400 t;三月份:+1 200 t.
注释 卖废品 买圆珠笔、铅笔芯 买科普书,同学代付
你能找出上述例子出现的数“-3,3,1.8%,-2.7%, 3.5,8.5,-4.5,4.0,-5.2,-1.2”中,哪些是正数,哪些 是负数吗?你能归纳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吗?
1.1 有理数的引入(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教学课件)六年级数学上册(沪教版2024)

A
)
A. 任何情况下,0的实际意义就是什么都没有
B. 0是偶数不是奇数
C.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 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分层练习-基础
1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
合中:-
,0.618,-3.14,26,-2,
70%,-π.
正分数集合:{ 0.618, ,70%,
…};
整数集合:{ 26,-2,0,…};
1.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是具有相反意义;
第二是具有一定的数量,但不要求数量一定
2.下列各组量中,不具有相反意义的是( B
相等
.
)
A. 前进5 m和后退3 m
C. 支出3元和收入10元
B. 身高增加2 cm和体重减少2 kg
D. 运进3 t货物和运出1 t货物
分层练习-基础
3. 【新考向·数学文化2023永州】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
.
分层练习-巩固
15.[2024潮洲潮安区月考] 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圆圈里:
-8,+6,75,-0.4,25%,0,-2 024,-2.8,
分层练习-巩固
16.某饮料公司生产的一种瓶装饮料的外包装上印有“(600±20) mL”字样.
(1)请问“±20 mL”是什么含义?
解:(1)“+20 mL”表示比600 mL多装20 mL,
01/01 星期五
晴转多云 -2℃~5℃
5℃
-2℃
如图,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5℃,最低气温是零下2℃。零上
5℃表示比0℃高5℃,零下2℃表示比0℃低2℃。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1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

探究新知
我们把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 做正数. 像-3,-2.7%,-4.5,-1.2这样在正数 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 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 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化记作 m,
0
水4.月位球不表升面不的降白时天水平位均变温化度记零作上126 m℃. ,
记作 +126 ℃,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 ℃,
记作 -150 ℃.
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正、负数及0的认识. 1.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
二是它们都是数量,且是同类量.
2.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在实际问题中它有着特有的意义.
问题2: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1.你能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吗 ?
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建筑的地上部分 与地下部分,盈利与亏损等.
探究新知
下面图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什么? 存入
2 300元
探究新知
2.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 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m).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 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的某地的海拔 高度,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 844.43 m, 它表示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 -155 m,它表示什么含义?
探究新知
8 844.43 m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于 海平面8 844.43 m; -155 m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低于海平 面155 m.
探究新知
3.记账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 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则收入254元可 记为多少元?支出56元可记为多少元?
1.1.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第1课时)

1.1.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负数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过程与方法: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负数的引入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3)2006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3表示零下3摄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净输2个球,-2.7%表示减少2.7%,而3表示零上3摄氏度,2表示净赢2个球,2.7%表示增长2.7%。
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
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这样,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和绝对值。
二、对数“0”的重新认识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内容解析:正数和负数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上的第一堂数学课。
课本开宗明义指出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当我们在生产、生活、科研中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的问题时,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自然地要求进行数的扩充,依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引我们入了负数的概念,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
这是第二次对数的扩充(第一次数的扩充是分实物或做除法时不能整除而引进正分数而把自然数扩充到非负有理数):课本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
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的背景,经历数的扩充的形成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在一串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关问题中,复习和巩固小学数系扩充的历程,开通了新数系又一次扩充的新理念,形成了良性的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关系,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在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后一级阶段进行数系的继续扩充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引入负数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说明了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也为我们日后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运算开了先河,它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解析: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善于观察、归纳、概括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负数引入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从生活和生产的事例中,发掘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自我归纳,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从而主动地去理解数学,感悟数学。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当数不够用时而引入新数(正分数)的经历,并且也有用数学符号(字母)表示数(算术数或非负有理数)的基础。
但是,对于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用负数来表示实际问题开始还是不习惯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数和数0表示量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鲜活的动画效果和图片的展示,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互为相反意义的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营造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回顾,做好衔接同学们已经有了六年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相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播放“洋葱数学”----有理数的引入)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 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 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演示课件,展示图片,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试着解释图片意义):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如原始社会打猎计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比如猎物分完),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丈量土地)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设计意图: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导入新课游戏(规则):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
师生活动:教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四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向前三步,向后两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一名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在教师分析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下,指导学生引入数学符号刻画游戏本质:向前与向后是一组互为相反意义的的量。
规定向前用“+”,向后用“-”表示,这样上述游戏可用一组数学符号表示为+2、-2、+1、-3、+4、-1、+4、-2…。
让其感受到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由此引入新课(研究数字前面添上“+”或“-”的数,即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问题背景展示,获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常识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运算的问题。
①章前图(引言)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图片。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问题(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 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问题(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收支情况表年月这里,“结余-1.2”是什么意思?怎么得到的?师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3~3、净胜球与排名的顺序、增长-2.7%的意义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要对这些新数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例子——出现新数-3还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在产量增长率的例子中,运用正负数描述朝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等问题,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数,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对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它们的共性,揭示问题的实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师生活动: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比如温度的问题,零上与零下(是以零为分界点)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净胜球的例子,进球与失球(对方进球)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为正,则失球为负……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设计意图:由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及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③做一做,信息反馈(演示课件:出示幻灯片)例1运用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完成下表:例2 请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数表示出来(1)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2)甲工厂盈利了10万元,乙工厂亏损了8万元(3)商品价格上涨10%和下降15%.师生活动:让学生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学生踊跃发言,相互补充、完善,尝试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由此为引入负数的概念埋下伏笔。
2.分析观察,认识新数,给出正数与负数的定义本章引言及例1与例2中的用到的数有-3,3,2,-2,0,1.8%,-2.7%,10,-8,10%,-15%(选取部分数),观察这一组数,哪些数的形式与在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区别?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多名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同时板书课题:正数和负数。
①这组数中出现了部分新数,其中一部分数-3,-2,-2.7%,-8,-15%,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亏损8万元,下降15%,另一部分3,2,1.8%,10,10%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1.8%,盈利10万元,上涨10%。
②这两部分数在外形上的区别:比较这组数中的两部分数,发现第一部分数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
由此我们有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③归纳定义:有像3,2,1.8%,8844.3,10%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155,-1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注: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正)号。
一个数前面的“+”“-”好叫做它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出现若干新数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在与小学学过的数对比的基础上,弄清新数的本质特征,采用描述定义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④由正负数的概念立刻可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可以从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在教师阐述0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0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0是正数与负数的一个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设计意图:对数0的意义讨论,有利于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进一步了解。
(三)负数概念的应用1.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规定一种意义的量为正,则另一种意义的量为负。
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演示课件:幻灯片(出示图片)①小学使用的地图册里,有中国地形图,其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海拔高度。
普通的中国地形图上,也可以找到这些数据。
(引导学生弄清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155米的含义)②记录收入支出的某地银行存折图片师生活动:教师介绍地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已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
学生观察地图,解释正负数的含义:A地+460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600米,B地-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00米。
同样记录账目时,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学生观察图片时,分别解释:记录收入支出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2300元,支出1800元。
设计意图:在正负数的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意义,它起源于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正负数的表示具有相对性,与规定的哪一方为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