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钢预报讲稿
漏钢预报系统在板坯生产中的应用

对粘结 的评价 , 钢预报警系统发 出报警 或警告 漏 还要基 于测得 的结晶器 内温度梯度嘲 。系统还会通过
(研 究 与 应 用 )
一 7 1一
天沣冶 分
对每个热 电偶在检测 时间单元 内温度升高 、 下降的温 差、 降低 的变化速度 等逻辑判 断。当发现温 度偏差检 查、 变化 速度检 查发 现温 度异常 , 即发 出漏 钢预 报警 理干净 、 安装过程 中密封不好 , 造成检测温度不准 。 ( ) 晶器铜板使用到后期厚度变薄 , 3结 镀层磨损严
类别 连铸机机 型
弧 形半 径 / m m
参数
直结 晶器连续 弯曲连续矫直弧形连铸机 90 0 0 冶 金 长度 / m m 3 0 450 板坯厚度 / m a r 1 02 0、5 8 、0 2 0 板坯宽度范围 / m m 130—2 10 2 0 工 作 拉速 / mi~ m・ n 08 . .~1 6
钢厂 ( 以下简称 天钢炼钢厂 ) 板坯连铸机 由奥地利
该 系统 的工作机理如 图 1 所示 。 正常浇铸过程 在
中 , 晶器 内液态 钢水经 过冷却逐 步凝 固 , 成 的坯 结 形
壳 随振动不断往下运动 , 晶器 内的热 电偶反馈 的热 结
摊
奥钢联公 司设计 ,关 键设 备及控制 系统 全套引进 , 目
漏钢预报系统在板坯生产 中的应用
漏钢 预 报 系统 在 板 坯 生产 中的应 用
杨 玉敏
( 津钢铁 集 团有 限公 司炼钢 厂 , 津 300 ) 天 天 03 1
【 摘 要】 介绍 了天钢炼钢厂 4 板坯连铸机漏钢预报警系统的组成 、 工作原理和生产应 用实践 。 对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准确
RAM漏钢预报技术方案

RAM漏钢预报系统技术方案公司:衡阳市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湖南衡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嘉华花苑:,8852989,8856989::4210011.概述RAM漏钢预报系统是镭目公司十几年来在连铸自动化测控领域不断开发、实践、应用进程中的技术功效,它包括了镭目公司最新的模糊神经元网络技术,能够更准确的对漏钢进行预报。
2.系统原理粘结漏钢是连铸中显现最为频繁的一种漏钢事故,当显现粘结性漏钢时,粘结处铜板的温度会升高。
RAM漏钢预报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结晶器铜板上矩阵安装的热电偶,来检测的结晶器铜板温度的转变趋势,再结合有关的工艺参数(钢水液位高低、拉速等),利用神经元网络模糊识别技术,按必然的逻辑进行运算分析,对粘结性漏钢进行预报和处置。
漏钢预报系统示用意热电偶检测进程系统在结晶器铜板竖直位置安装了2个热电偶,其检测温度转变如下图:漏钢报警时拉速—时刻表:漏钢预报信号正常浇钢时间T3.系统功能●在线测量及数据搜集●在线数据处置及数据分析●动态画面显示及监控●漏钢征兆报警及自动降速处置●在线诊断及系统故障报警●资料处置、存储及打印4.要紧技术指标及特点要紧技术指标:●漏钢检测的准确率≥ 95%●漏钢的误报率≤ 3%●漏钢检测的漏报率≤2%特点:●温度分辨率°C●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100米5.供货范围及设备清单6.结晶器改造(参见附图1~2)热电偶一样安装在原铜板紧固螺栓处,将原紧固螺栓改成中空螺栓以便穿过热电偶;再将铜板冷面螺孔中心钻一个Ø5的孔,孔底距铜板表面的距离为3~18mm(依照铜板修磨厚度决定)。
采纳这种方式对结晶器改造的工作量小,而且在不利用漏钢预报系统时也可不能阻碍结晶器的正常利用。
附图1:附图2:7.热电偶的布置与出线方式(参见附图3~4)热电偶在铜板上的纵向布置为5~6行,横向的布置依照铜板的宽度布置1~12列。
热电偶引出线穿过水箱后依照结晶器结构形式在适合的位置处布置安装联接器插座盒,再通过联接器插头连接将线引出结晶器到接线箱内。
板坯漏钢预报系统应用实践2

板坯漏钢预报系统原理及应用(鞍钢新轧一炼钢厂)常宏伟仉勇摘要通过阐述粘结漏钢的形成机理,对漏钢预报系统原理、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粘结漏钢机理漏钢预报系统热电偶传播速度Abstract by expounding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of the stick type breakout, analyze the principle and the parameter of breakout prediction system also improve the technique of this system..Key words the stick type breakout mechanism breakout prediction system thermocouple spread speed .2002年,鞍钢新轧钢一炼钢厂引进一套板坯漏钢预报系统。
该系统基于粘结漏钢形成机理,采用数值逻辑方式对可能发生的粘结漏钢进行预报.一、漏钢预报系统的原理A.粘结漏钢机理当接近弯月面处的某一部分坯壳粘结在铜板上造成的漏钢一般称为粘结漏钢。
主要由于保护渣性能不良造成的保护渣流入不均,以及较差的液位控制系统造成的液位波动。
1.粘结漏钢的发生当某时刻弯月面附近某一部分坯壳粘结在铜板,在粘结坯壳和移动坯壳边缘的薄弱处产生撕裂。
坯壳破裂线沿着最大撕裂力的方向发展。
2.然后液态金属进入粘结坯壳和移动坯壳之间,形成新生坯壳,在此时形成重叠线。
3.由于结晶器振动,新生坯壳再一次被撕裂,随后又产生新生坯壳。
4.随着结晶器的每一次振动,2,3重复发生,随着坯壳的撕裂位置向下移动,破裂线逐渐扩展。
5.当裂纹到达结晶器下口,漏钢发生。
B.热电偶布置:在距弯月面以下160mm处布置一排热电偶,内弧、外弧各13个,两窄边各两个,每个热电偶间距为145mm。
C.粘结型漏钢的规律及特性当粘结型漏钢按上述方式进行,铜板内的温度变化能被设置在铜板内的热电偶检测到。
漏钢预报管理

漏钢预报管理漏钢预报管理是钢铁行业中一项重要的生产管理技术,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预测和控制漏钢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漏钢的定义、原因、预测方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漏钢。
漏钢是指在连铸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钢水在连铸机结晶器到达浇口之前流失的现象。
漏钢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预测和管理漏钢现象对于钢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导致漏钢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连铸机设备的故障是导致漏钢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备的不合理设计、磨损和老化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钢水漏出。
其次,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也是导致漏钢的一个重要原因。
操作不规范、操作技术不熟练等都会增加漏钢的风险。
此外,钢水的温度、浇注速度、结晶器的结构等因素也会对漏钢产生影响。
针对漏钢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测方法来提前预警和预防。
首先,通过连铸机设备的监测和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其次,可以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术和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漏钢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温度、浇注速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操作参数,降低漏钢风险。
除了预测方法,科学的漏钢预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对连铸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找出与漏钢相关的规律和因素。
其次,需要建立漏钢预报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预测钢水漏出的可能性和程度。
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减少漏钢风险。
在漏钢预报管理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管理。
其次,需要加强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漏钢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
漏钢预报管理是钢铁行业中一项重要的生产管理技术,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预测和控制漏钢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板坯连铸漏钢预报系统的应用

A B L U E F G H l
窗I m内弧
浇铸 b
图 1 结 晶 器 热 电 偶 分 布 图
热 电偶通 过温 度补偿 导线 连接 到 8个 远程 总线
l 漏 钢 预 报 系统 的 组成
1 1 测温模 块 .
模块上, 总线 模块 对 热 电偶 检 测 到 的 温度 信 号进 行
Absr c Th sp p ri to u e h tu t r t a t: i a e n r d c d t e sr c u e,p e c in p i cp e a d a p ia in o r dit rn i l n p lc t fMCC Sb e k o o ra —
s se mo t l st e u e t e o c re c so r a o ta cd n s n m p o e t e q a i fsa a d y t m sl hep o r d c h c u r n e fb e k u c ie t ,a d i r v h u l y o lb, n y t r ie t e wo kig r t o ti e h c n mi n o ilb n ft. a s h r n ae, b an d t e e o o c a d s c a e e i s Ke y wor ds: r a o r d ci n; t r c u l b e k utp e ito he mo o p e;sik n r a o t r c s ae t i g b e k u ;p e ie r t c
产, 初期 采用 达涅 利漏钢 预报 系统 , 由于漏 报 率和误
报率高 , 严重 影 响 了铸 坯 质 量 和 产 量 , 因此 从 2 0 08 年1 0月份 开始使 用 中冶连 铸 北 京 研究 院 开 发 的漏 钢 预报 系统 , 经过半 年 多的数 据收 集和参 数优化 , 逐 步提高 了预 报 的准确 率 , 免 了粘 结漏 钢 事 故 的发 避
钢水包发生渗钢、漏钢、穿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预案

钢水包发生渗钢、漏钢、穿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预案滑动水口机构部分漏钢事故一般发生在以下5个部位:1.座砖与钢包包底之间渗钢;2.上水口与水口座砖之间的间隙渗钢;3.上水口与上滑板之间渗钢;4.上下滑板之间渗钢;5.下滑板与下水口之间渗钢。
具体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滑动水口机构原因1)滑动机构因长时间高温使用,或在操作中不小心被碰撞等等,使滑动机构变形量大,导致滑板界面受力不均,受力面小的部位会形成微小间隙,可能造成滑板间渗钢。
2)安装下滑板的滑动小车因长时间装卸滑板也会与上滑板机构间慢慢产生误差,导致上下滑板间形成微小缝隙。
3)机构用的弹簧因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有时虽然没到服役期,也有可能会产生变形失效,在钢水静压下,会使滑板间出现缝隙,可能导致滑板间渗钢,严重时可能会行成整个机构穿钢。
4)下水口顶紧套变形,使下水口装不正,或下水口顶紧套滑动小车的子母扣因长时间使用磨损,使下水口与下滑板间不能很好的起到顶紧作用,造成渗钢。
2滑板的原因1)滑板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平整度低,滑板间形成微波缝隙。
2)滑板质量存在问题,在浇注时,尤其是在连滑的二次滑板,表面划痕严重,或在滑板口处形成马蹄形熔损,钢水会渗入较深的划痕内,此处温度相对较低,钢水会冷凝形成夹钢,若继续开动滑板,尤其在连铸上大行程的往复拉动,此时可能会因为夹钢导致滑板间缝隙加大,造成漏钢事故。
3现场操作原因1)耐火泥没活好,稀稠不合适,在安装下水口的火泥过稀会被挤出,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过稠则不能很好的铺展开。
而且在用高压压缩空气吹水口眼内残泥时,过稀的耐火泥会被吹出空隙,这就为下水口渗钢埋下了隐患。
2)上水口机构内干的耐火泥没清理干净,或存在钢渣,滑板面上存在少许耐火泥,使用时因疏忽没有清理干净,在给下水口涂抹火泥时,火泥里混有颗粒状的干耐火泥渣,这给生产带来了很多隐患。
3)连铸机操作存在的问题。
当钢包开浇后,下水口上挂上了大包长水口进行保护浇注,此时应尽量避免带着大包长水口大行程往复拉动滑板,这可能会因操作不当使下水口松动,极有可能导致下水口渗钢。
漏钢预报讲稿

钢铁研究总院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首钢京唐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9月8日
NERC CCT
个人简介
• 席常锁,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 工作单位:钢铁研究总院连铸中心 •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1962年7月生人,1984年7月,东北工学院冶金 物理化学专业毕业。 • 毕业后至今一直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钢铁冶金 及相关技术的科研开发工作,特别是在连铸及 相关领域,包括板坯连铸漏钢预报系统开发, 铸坯质量、结晶器保护渣,连铸过程关键工艺 参数的检测技术及分析等领域。
2.3、描述铸坯粘结发生的数学模型
对上页公式的说明
此不等式的右边数值越小,或者不等式左边的数值越大,则凝壳越不容 易被撕裂。由此式可以推断各种因素对粘结的影响。 由上式可知,振动频率f与振幅h的乘积越大,则上式右边数值越大。通 常连铸机生产过程中,固定振幅而调整振动频率。因此,在通常情况下, f越大,则上式右边数值越大。这表明结晶器振动频率较高时,结晶器内 凝壳容易撕裂。 K越小,则上式左边数值越小。这表明凝固系数较小时,凝壳撕裂的敏 感性增加。 V越大,则上式右边数值越大。这表明拉坯速度高时,凝壳撕裂的敏感 性增加。 μ越大,则上式右边数值越大。这表明保护渣粘度高时,凝壳撕裂的敏 感性增加。 σ值反映的是钢种性能的影响。上式表明,高温强度低的钢种凝壳撕裂 的敏感性较大。 NERC
据文献报道和相关资料调研显示,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针 对连铸过程粘结漏钢预报模型开始了实质性研究,并实现了工业
化应用。目前国外应用比较典型漏钢预报技术包括有:美国
Inspat Inland公司的Pilot结晶器在线监控系统、日本Kawasaki (川崎)钢铁公司的单排热电偶监测系统、美国LTV钢铁公司的
梅钢漏钢预报系统的应用实践

App ia i n Pr c i e o e o e c i n Sy t m tM eg g lc to a tc fBr ak utPr dito se a i an
Zh i n i n Xi ao Ja q a g a Zha d n oo g
漏铡是连铸生产 中严 重 的恶 性事故 , 会导 致 没 备损 伤和, 中断 , 企业 造成 很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圭产 给 为 _防止连铸生 产过程 中出现漏 钢 , r 大部 分钢 厂普 遍 采用 了漏 钢预报 系统 。漏 钢 预报 系统 主 要足 通 过 埘结晶器 中温度 分 布 的跟 踪 检测 来判 断 是 否在
中预埋 的 2 8个热 电偶 , 在距 离结 晶 器上 /2 0IT 5 0 I II I 和 4 0n 的位置上分别安装 一排热 电偶 , 0 l m 每排 l 4 个。每排 内外弧宽 面各 6个 , 窄面 各 1 。每排各 个 热 电偶之 问 的距 离 不 一 样 , 1号 与 2号 , 2号 与 3
漏钢 预报 系统 的直接 数据来 源为热 电偶 的测
温结 果 , 热 电偶测 温 的地 点为结 晶器铜板 , 晶 而 结 器铜 板 的温 度 和结 晶器 铜 板 的 厚度 有 直 接 的关 系 。组成 结 晶器的 4块铜板若 在厚度 上有较 大 的 差异将 直接造 成 热 电偶 测 温结 果 的差 异 , 进而 影 响逻辑 演算 的结果 , 导致 漏 钢预 报 系统 发 出错 误 的报 警信 号 , 响系统 工 作 的稳 定 。表 1中数 据 影
・
8・
梅 山科技
21 0 1年第 1 期
出漏 钢的几率 , 传输 给计算 机终端 。 并 2 漏钢 预报 系统报警频 繁 的原因分 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粘结现象的形成机理
• 上述过程随着拉坯反复进行,结晶器内热点也 就不断下移,在连铸坯表面也就形成了粘结引 起的特殊异常区域。而在最初的粘结处,由于 此处凝壳不断增长,结晶器内壁的温度会逐渐 下降,并且粘结的区域不断扩大。 • 异常区与正常区域的交界处,则是最后拉裂的 位置,形成一条薄弱凝壳带。由于此处凝壳较 薄,即使粘结消除,铸坯出结晶器后也容易在 这里形成表面裂纹。如果粘结始终存在,当断 裂带最下点出结晶器后,发生漏钢事故。
在引进技术方面,尽管引进了结晶器漏钢预报设备系统,但由于
技术保密等原因,国内在生产使用中由于无法改动漏钢预报的设计 参数的黑箱,在改变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引进的漏钢预报系统经常出 现误报和漏报,严重影响连铸生产的顺利进行,加上一些企业本身 设备维护跟不上的原因等,导致国内许多冶金企业对该项引进技术 弃之不用,或被做为离线的参考,失去了在线控制的功能。
MTM双排热电偶监测系统、法国Sallac Fos公司的Sallac Fos三排
热电偶监测系统以及蒂森· 克虏伯公司的BASYS监测系统、意大 利达涅利公司的结晶器可视化的漏钢预报系统等,这些系统实际 生产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得漏钢事故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NERC CCT
1.1、国内外漏钢预报技术发展状况 (2)
NERC CCT
2.3、描述铸坯粘结发生的数学模型
正常拉坯的必要条件
δ K μ (LV) (Vs V)
1/2
其中: L-距钢水液面的距离; K-凝固系数 V-拉坯速度; Vs-结晶器振动最大速度; μ -液态保护渣的粘度; δ -液态保护渣渣层厚度。 σ _钢的高温强度;
NERC CCT
NERC CCT
2.5、粘结发生后铜板的温度特征
非典型粘结发生过程中的各列热电偶温度变化
可以看出:热电偶的温升非常小,一般小于10℃。只有1列出现 明显的温度下降。温度下降的速率也很小。
NERC CCT
2.5、粘结发生后铜板的温度特征
非典型漏钢云图变化过程
NERC CCT
2.5、非典型粘结漏钢发生前的征兆
铸机粘结过 程处理的速度 变化图。 NERC CCT
2.7、漏钢事故的后果
如前所述,一次粘结误报造成的损失仅仅表现为:12分钟炉 机匹配的生产节奏时间、4米多的产量损失和一块连铸坯下线进 行清理,多一点误报似乎还可以忍受,但是,一次粘结漏报造 成的损失就是灾难性的。 通常一次漏钢事故造成的损失约为20-200万元,大的漏钢损 失会上千万。 一次漏钢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包括:大包钢水损失、中间包 钢水损失、中包耐材及浸入式水口损失、铸机设备损失以及人 工清理费用。
《大板坯连铸结晶器温度可视化及漏钢 预报技术开发应用与实践》
钢铁研究总院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首钢京唐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9月8日
NERC CCT
个人简介
• 席常锁,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 工作单位:钢铁研究总院连铸中心 • 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1962年7月生人,1984年7月,东北工学院冶金 物理化学专业毕业。 • 毕业后至今一直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钢铁冶金 及相关技术的科研开发工作,特别是在连铸及 相关领域,包括板坯连铸漏钢预报系统开发, 铸坯质量、结晶器保护渣,连铸过程关键工艺 参数的检测技术及分析等领域。
NERC CCT
1.1、国内外漏钢预报技术发展状况 (3)
针对引进国外漏钢预报技术在国内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的不尽如 人意的现状,如误报率高、漏保率高,更换浸入式水口时不能参与 控制等缺陷,国内一些冶金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和推 广结晶器漏钢预报技术的工作。 这其中宝钢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套新的漏钢预报系统 BBPS(Baosteel Breakout Prediction System,简称BBPS),并应用于 宝钢的2号板坯连铸机,取代早期原来引进日本的漏钢预报系统。 武钢也自主开发了新的大板坯连铸漏钢预报系统,并应用于武钢 三炼钢大板坯连铸生产。 除宝钢、武钢等企业外,国内许多从事钢铁行业板坯连铸机成套 工程技术推广的设计单位如:中冶京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重 型机械研究所、中冶赛迪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院等,也研究开发 了自己的板坯漏钢预报系统,并且正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在钢铁企业的推广,才真正推动了该项技术在 国内企业的广泛应用。 NERC
2.4、影响板坯连铸机粘结的因素分析
根据资料调研和对现场生产数据的研究,发现影响板坯连铸机粘结漏 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影响程度依次为: 1)保护渣性能。其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润滑行为,二是吸 收夹杂物能力,三是成份波动条件下保护渣性能的稳定性。 2)钢水质量。主要是指钢中夹杂物含量或全氧含量。 3)液面波动。液面波动容易造成渣条增多,甚至严重影响保护渣在 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的流入,破坏了保护渣的润滑性质。 4)钢水成份。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晶、亚包晶钢体积收缩大 造成的传热不稳定和坯壳厚度不均匀所引起的粘结;二是钢中铝、稀土 元素、铌微合金化元素含量较高,它们直接与保护渣中氧化硅、氧化锰、 氧化铁等反应,所造成的保护渣性质变差,由此引起粘结增多。 5)结晶器振动偏摆。结晶器振动偏摆大,主要影响的是液面波动, 或是液面局部区域的不稳定。 6)其它相关因素,包括:振动参数、连铸工艺、结晶器冷却与弯月 NERC 面侵蚀情况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粘结事故的发生。
在随后而来的下一个结晶器振动周期中,由于拉坯和粘结的存在,热点处的凝壳又 会发生拉断,并在原来热点的下方形成新的热点。并且由于热点周围的凝壳温度较 高、强度较低,拉裂处很容易向两侧扩展,造成越来越大。 NERC 在原来的热点处,由于凝壳的增长使得此处坯壳的温度降低、强度增加,铸坯的粘 CCT 结程度也会加强,因此不会再次被拉断。
CCT
2.2、粘结现象的形成机理
粘结撕裂的横裂纹受力示意图
铸坯在结晶器内发生粘结,在粘结点之下铸坯 表面产生横裂纹。粘结撕裂的裂纹上下受力示 意图见左图。 最初的坯壳粘结发生于接近钢水弯月面处。由 于种种原因,在弯月面附近的铸坯凝壳由于粘 结被拉断形成裂纹,随即钢水进入裂纹处填充, 形成新的初生凝壳。这个新的初生凝壳将先前 被拉断的坯壳连接起来,由于此处初生凝壳的 厚度比其上、下的凝壳都薄,因此温度也较高。 为了与弯月面处的初生凝壳相区别,将拉断后 新形成的初生凝壳称为“热点”。在铸坯表面 上,“热点”组成一条薄弱凝壳带。
2、板坯连铸粘结机理
2.1、铸坯发生粘结的特征
发生粘结漏钢的铸坯表面外 貌特征见左图。在发生粘结的连 铸坯表面上可以观察到与正常振 痕完全不同的倾斜振痕区域,这 些倾斜振痕之间的间距大大小于 正常振痕之间的间距。粘结造成 的异常区域随着拉坯的进行,逐 渐扩大。在正常振痕与异常振痕 交界的地方,常常有裂纹出现。 从铸坯的凝壳厚度来看,在 正常情况下结晶器内铸坯凝壳从 弯月面向下,厚度逐渐增加。而 当由于粘结发生时,在粘结区域 的铸坯凝壳厚度却是从弯月面向 下逐渐变薄。这个特点可以从发 生粘结漏钢时结晶器内的残存坯 壳看出。 NERC
NERC CCT
目 录
1、结晶器可视化及漏钢预报技术源自展现状 2、板坯连铸粘结机理3、曹妃甸板坯连铸机漏钢预报技术开发情况
4、提高漏钢预报系统准确性的关键技术措施
5、结晶器可视化漏钢预报系统的其它应用
6、结语
NERC CCT
1、结晶器可视化及漏钢预报技术发展现状
1.1、国内外漏钢预报技术发展状况 (1)
下图所示发生非典型粘结漏钢的坯壳形貌。可以看到在粘结漏钢发 生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坯壳表面的振痕已经发生了异常的变化。也就 是这种异常的变化为我们寻找粘结的导致发生原因提供了线索。
NERC CCT
2.6、一次粘结误报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产生一次粘结误报所产生的后果有以下四个方面: 1)减少了炉机匹配的生产节奏时间12分钟。这在较低的作业率条 件下,生产节奏的损失还可以忍受,随着产能的提高、生产节奏的加 快,这种节奏的损失就不能忍受。尤其是当一个浇次或一炉钢内多次 出现粘结误报,整个钢厂的生产节奏就会被打乱。 2)减少了3.5分钟的恒拉速产量,约4.174米铸坯。 3)损失一块高质量的铸坯,并且必须进行冷态清理。 4)有时会因快速降速造成滞坯,使得连铸过程中断。
CCT
1.2、漏钢预报系统的技术指标
漏钢预报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三个:准确率、误报率、漏保率。
误报率和漏保率是具有相互矛盾性的一对指标,要确保极低的漏保 率,经常会导致误报率增加。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实际生产中考核的 先进指标是:
(1)准确率≥98%
(2)误报率≤8% (3)漏报率:极低,一般要求一台双流大板坯每年因粘结事故造成 的漏钢小于1次。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年产260万吨的双流大板坯连铸 机,按照每炉200吨钢水计算,漏报率应小于万分之一,即生产1万炉 钢以上才能发生1次以下的粘结漏钢。 实际生产中,由于漏钢预报的准确率和误报率很难进行考核,比较 简易的考核方法是:在确保不发生粘结漏钢事故的条件下,单流大板 NERC 坯连铸机每月报警6-8次以下,双流大板坯每月报警10-15次以下。CCT
CCT
2.5、粘结发生后铜板的温度特征
典型的坯壳断裂时铜板热电偶温度的变化
右上图是正常浇铸情况下某列热 电偶温度变化曲线。此情况下热电 偶温度上下波动范围较小。 右下图为发生粘结漏钢时一列热 电偶温度变化曲线。同一列热电偶 中R1、R2、R3、R4、R5、R6依次 先后经历了先升温后降温的过程, 都形成了完整的温度变化峰。温度 峰值间隔7~10 s,温度峰值增加幅 度19~50℃。温度峰值的移动速度 是拉速(1.3 m/min)的64%。热相 图上出现明显的热点下移现象,而 热点正是坯壳出现拉断裂口、并且 裂口处有钢水流出的表现。这种现 象表明,坯壳粘结最先发生在结晶 器的上部弯月面区域。所有各行温 度都经历了温度峰值变化,表明坯 壳断裂点纵向位置就在本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