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及答案

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及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海珠玑,唐音永存2017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我的导师霍松林先生逝世了,他逝世的消息一下子震动了学界,震动了艺坛。
先生走过了人生的第97个春秋,他的一生平淡而又非凡。
他曾说:“我这一辈子很简单,就是围绕文学,做了读书、教书、写书三件事情。
”霍先生12岁以前是在父亲教诲下苦读、苦学的。
父亲先教霍松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然后循序渐进,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古文观止》《千家诗》等。
那些经过反复背诵、后来逐渐弄懂了的东西,涉及文史哲等许多方面,这就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他培育了广泛的学习兴趣。
1945年7月,霍松林考入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先生评价霍先生这段学习时说:“时胡小石、卢冀野、罗根泽各以一专雄长盘敦,松林俱承其教而受其益。
于诗尤得髓于汪方湖,于词则传法乳陈匪石。
”在大师级教授的熏陶下,他在文学的海洋中恣意畅游,对音韵学、训诂学、诗学、词学、曲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史等刻苦钻研,而且逐渐“由博返约”,形成了研究中国诗史或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的想法。
霍先生教书生涯长为70多年。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辞世,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执教半个世纪。
在文学院的文汇楼大厅,先生题写的“扬葩振藻,绣虎雕龙”八个大字寄寓着他对人才培养的热切期望。
20世纪50年代初,教书首先从编写教材入手,当时,霍先生接手文艺学,无教材、无参考资料,但他克服困难,从头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至1953年秋,几经补充修改,先生完成了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就这样,我国便有了最早的一部新型文艺理论教材。
霍先生被教育界同仁誉为“关西孔子”“海内儒宗”。
2014年,鉴于他几十年来为学校发展与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先生被授予“陕西师范大学杰出贡献奖”,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他随即拿出奖金设立了“霍松林国学奖学金”,奖掖后辈。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选择题。
1、在黑暗的“鸡蛋壳”里,孕育着一个伟大的生命,他是(B)。
A、女娲B、盘古C、吴刚D、共工2、盘古的骨头变成了(C)。
A、雷霆闪电B、鸟兽虫鱼C、矿产宝藏D、风云土壤3、(A)创造了人类,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A、女娲B、盘古C、王母娘娘D、白娘子4、被后人称为“水师”即水利之神的是( B )A、女娲B、共工C、颛顼D、伏羲5、女娲为了补天炼制了( B )块五色石。
A、36500B、36501C、36502D、365036、天地分开之后,地是由(D)负责治理的。
A、雷公B、共工C、高比D、颛顼7、夸父是通过(A)追逐太阳的。
A、奔跑B、骑马C、飞行D、骑驴8、夸父在追太阳途中休息时,将三座小山摆成(A)字形。
A、品B、林C、吕D、朋9、夸父死后扔下的拐杖,变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B)林。
A、枫树B、桃树C、松树D、苹果树10、( C )发明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耕种方法。
A、刑天B、高比C、弃D、后羿11、看到大地丰收的情景,上天又降下了神奇的种子——(C)。
A、小米B、黑黍C、小麦D、粟12、盘瓠是帝喾身边的一只(A)A、狗B、老虎C、豹D、虫子13、炎帝手下的一员猛将叫(B),后来被黄帝活捉了。
A、共工B、蚩尤C、帝喾D、刑天14、在黄帝打不过蚩尤时,是(A)来帮助黄帝。
A、九天玄女B、七仙女C、嫫母D、女娲15、(B)钻木取火,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6、(D)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A、黄帝B、燧人氏C、仓颉D、神农氏17、瞽叟(gǚsǒu)是什么意思?(A)A、瞎老头儿B、腐老头儿C、病老头儿D、疯老头儿18、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C)A、贪心之人B、心胸狭窄之人C、德行出众之人D、凶残之人19、(B)彻底治理好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A、鲧B、大禹C、尧D、舜20、中国汉字的创造者是( C )。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知识大比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三字经》的作者?A. 孔子B. 王安石C. 孟子D. 欧阳修答案:B2. 下列哪个字是“四声”之一?A. 诗B. 书C. 礼D. 易答案:A3. 《百家姓》中,“赵”排在第几位?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4. 以下哪个是《弟子规》中的“五常”?A. 仁、义、礼、智、信B. 仁、义、礼、智、严C. 仁、义、礼、智、让D. 仁、义、礼、智、勇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千字文》的开头?A. 天监三年,房玄龄奉唐太宗之命B.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C. 人之初,性本善D. 有利于山川之胜,有渐于移风易俗答案:B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_____篇诗歌。
答案:3052. “四大名著”包括《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和_____。
答案:《水浒传》3.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代表作有《春望》、《登高》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登高》4.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仙”之称,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其中“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5. “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和_____。
答案:徐祯卿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论语》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观点。
它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要介绍一下《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它强调“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答案:《弟子规》是一部教育儿童的读物,主要阐述了为人子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字经(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三字经》是中国著名的经典读物,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在小学时就开始学习它。
本文主要介绍《三字经》节选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三字经》最初是由王应麟所著的《二十四史》之一,它是一篇关于基本道德和知识的书籍,因其易记,读起来也很有韵味,所以被广泛地使用,并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数百年。
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孝道、道德、人伦、尊卑、生命等基本知识,也包括历史事件和名人传奇。
一、孝道《三字经》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孝道的,它告诉我们子女要做好孝顺父母这一基本责任。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孝敬父母的道德价值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教育孩子们做好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三字经》最开始的几篇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孝道的。
它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父母恩,非育即养也”等教育口诀,使孩子们能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和父母的辛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关注、爱护父母。
二、道德《三字经》的第二部分是关于道德的,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正反面道德观念。
道德是社会公德,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内心品质,在增加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中,作者提出了诸如“欲速则不达”、“言必果,行必果”等道德准则,让人们深刻理解到道德虽不需要思考,但一旦违反将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在自己的行为处事中遵守道德准则,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权益和社会公德。
三、人伦《三字经》的第三部分是关于人伦的,人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
《三字经》中提到了婚姻、朋友、三从四德等关于人伦的道德规范,尤其重视尊重、互助、信任、爱等方面。
孩子们要认真领会这些规范,培养出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尊卑《三字经》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尊卑的,这一部分类似于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主要是传道自家,教育人与人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内知识训练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课内知识训练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填空题1.《三字经》是明代的一本启蒙读物,是由____________创作的。
答案:王守仁2.《三字经》是中国启蒙读物中写在纸上的第一部启蒙读物,最后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之初,性本善3.《三字经》整体体裁为一首_________,内容主要为儿童启蒙智慧的诗篇。
答案:教诲诗二、判断题1.《三字经》是明代的一部启蒙读物。
()答案:对2.《三字经》是中国启蒙读物中写在纸上的第三部启蒙读物。
()答案:错三、简答题1.《三字经》的作者是谁?请简要介绍作者的背景和成就。
答案:《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守仁,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王守仁被誉为“李贽之后,朱子之前的道学泰斗”。
他提倡“知行合一”,重视修身养性,倡导诚实守信,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问答题1.《三字经》是怎样一部启蒙读物?它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三字经》是一部通过简洁的三字一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读物。
它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道德准则、历史常识和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智慧。
五、综合题请根据你对《三字经》的理解,写一篇小短文,表达你对这部启蒙读物的感受和观点。
以上为《三字经》相关知识训练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启蒙读物。
祝大家学习进步!答案:1.《五弦琴》是明代的一部启蒙读物。
(√)2.《三字经》最后一句是“人之初,性本恶”。
(×)3.《三字经》整体体裁为一首叙述诗。
(×)简答题:《三字经》的作者是王守仁,他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倡“知行合一”等思想。
问答题:《三字经》是一部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读物,目的是帮助儿童掌握基本道德准则和文化传统、培养品德和智慧。
综合题:我对《三字经》这部启蒙读物非常感兴趣,通过学习,我感受到其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1. 读一读,填一填。
摇篮文具盒,是摇篮,里面有我的小伙伴。
铅笺、尺子和橡皮,天天帮我勤字习。
(1)文具盒像一个______,里面的小伙伴天天帮助我______。
(2)文具盒里有哪些小伙伴?请你在文中圈一圈。
2. 名句积累。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3)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莫少一人。
(4)奶奶常对我说,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这与八字成语“______,______。
”表达的意思相同。
(5)劝人改过时,我们可以引用《左传》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善莫大焉。
”3. 根据语境填空。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名言,告诉我们对待朋友要讲信用的名言是:______(2)日出时看到江边鲜花盛开,江水碧録,就想起白居易的诗句:______,______。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要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______(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______,明日必有大雨到。
4. 桃花潭水______,不及汪伦______。
5. 和大人一起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
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在枝头叽喳叫,小草们弯腰齐声问我好。
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
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1)例:偷偷做______ ______(2)为什么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在文中用横线画一画。
6. 想一想,填一填。
(1)中国姓氏有很多,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把古诗《静夜思》填写完整。
床前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_____思故乡。
三字经全文内容第一部分解释教育之功

三字经全文内容第一部分解释教育之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全文内容第一部分解释教育之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教育之功)1、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拓展:国学经典三字经作者王伯厚简介原典作者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
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一说是宋代人区适子。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一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
适子,顺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认为广东顺德人区适子才是《三字经》的真正作者。
(2021年整理)《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收藏>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三字经涵盖了中国文化的绝大多数内容,其涵盖的不止是识字和零碎的知识,更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网络,如果能将三字经全部背诵并理解其深意,那孩子将在认识水平上超越多数同龄人。
以下是《三字经》完整版注解,为孩子们收藏吧.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刚生下来都是善良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性情也渐渐有了好坏之别.2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因此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
3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解释】战国时期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周)朝,前后延续(八百)年,它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大运)河,全程长达(四千)里。
3.苏老泉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咏诗),沁(七)岁,能赋棋。
5.(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6.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7.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8.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9.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在上世)。
10.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11.(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12.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13.(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14.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15.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16、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17、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1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19、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0、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21、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22、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23、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
24、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25、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26、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27、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zhù)。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28、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
)29、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30、融四岁,能让梨。
悌(tì)于长,宜先知。
(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31、韩与柳,并文雄。
李若杜,为诗宗。
32、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三字经》上说: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这些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你能写出历史上几个孝子的名字吗?杨孝、董永。
33、《三字经》上说:“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34、“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35、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36、《三字经》中的“五行”指的是水、火、金、木、土。
37、《三字经》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38、《三字经》中的“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狗、猪。
39、“喜、怒、哀、惧、爱、恶、欲”在《三字经》中称为七情。
40、“香九龄”中的“香”是黄香,东汉人,你认为他是位(怎样)孝敬长辈的人。
41、请把《三字经》中出现的“周、夏、秦、商、汉”这几个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
夏—商—周—秦—汉42、“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43、“六经”也叫“六艺”。
44、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水、火、金、木、土这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并称为五行。
45、“马牛羊,鸡犬豕。
”“豕”指猪。
46、“人遗子,金满嬴,我教子,惟一经。
”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知识。
47、仁、义、礼、智、信是处事做人的标准,并称为五常。
48、圣人是指孔子,“老庄”是指老子、庄子。
49、“此四时,运不穷。
”中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
50、《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
51、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5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53、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54、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55、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56、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教。
57、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58、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59、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子玄孙。
60、父子恩,夫妇随。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61、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62、“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6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64、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二、选择题1.成功游说六国,身配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是(C)A 张仪B 屈原C 苏秦D 勾践2.被称为上古时期三皇的是(B)A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B 黄帝、伏羲氏、神农氏C 黄帝、炎帝、伏羲氏D 神农氏、炎帝、黄帝3.“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 孙敬和苏秦B 李白和杜甫C 程颐和程颢D 毛泽东和周恩来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B)A 刘邦B 李渊C 朱元璋D 赵匡胤5. 南宋的抗金名将是(A)A 岳飞B 关羽C 张飞D 韩信6.“囊萤映雪”告诉我们每个人要(A)A 家虽贫,学不辍B 彼不教,自勤苦C 身虽劳,犹苦卓D 彼无书,且自勉7.“梁唐晋,及汉周”的下一句是(C)A 十八传,南北混B 梁灭之,国乃改C 称五代,皆有由D 传建文,方四祀8.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秦朝传到(D)就灭亡了。
A 十世B 七世C 八世D 二世9.“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的“一经”指(B)A 《诗经》B 《三字经》C 《孝经》D 《书经》10.“蔡文姬,能(D),谢道韫,能咏吟。
”A 赋棋B 咏诗C 咏雪D 辨琴11.“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个故事发生在(B)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1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B )A.宋国 B.鲁国 C.赵国1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中的“菽”指的是( C )。
A.小米 B.高粱 C.大豆1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C )A.乐器 B.精美 C.器皿1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B)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16.“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中的“豕”指的是(A)A.猪 B.鸭 C.鸽子1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1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C)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1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毛泽东和周恩来20.李白是受了(B)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21、《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子女,五个子女长大后都很有出息?( C )A 黄香B 曾参C 窦燕山22、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B)A、乐器B、精美的工艺品C、才23、《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C)A 要认真学习B 要帮助别人C 要学会谦让24、冬天替父亲暖被窝的是( B)A 李白B 黄香C 曾参25、“如果不加以教育,一个人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发生改变。
”用《三字经》原文表达是哪一句?( A )A、苟不教,性乃迁。
B、教之道,贵以专。
C、人不学,不知义。
D、幼不学,老何为。
26、“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 A)A.如果,假如。
B.苟且C.尚且D.姓苟的老师27、“幼不学,老何为”中“为”的意思是(D)A.为了B.因为C.为什么D.作为28、“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讲的是什么故事?( D )A、孟母断机教子B、黄香温席C、孔融让梨D、五子登科29、“苟不教,性乃迁”中的“迁”的意思是(D)A、避开,离散B、晋升或调动官职C、放逐,贬谪D、改变30、“首孝弟,次见闻”中“弟”的意思是( B )A.弟弟B.弟,即“悌”,指尊敬兄长C.弟,即“啼”,哭泣的意思D.兄弟之间31、“此五行,本乎数”中“数”的意思是( D )A.数字B.数学C.音shǔ,数(shǔ)数(shù) D.道理,数理32、“丝与竹,乃八音”中“丝竹”的意思是( C )A.丝绸和竹子B.一种名叫丝竹的竹子C.指琴瑟类弦乐器和箫管类乐器,或制作这两类乐器的材料。
D.泛指音乐。
3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这“五子”指的是哪五位人物?(B)A.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庄子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庄子。
D.荀子、扬雄、王通、老子、庄子34、“中不偏,庸不易”中“中”的意思是(B)A.中间,当中。
B.分寸恰当,不偏不倚,古代认为是一种最高的德行。
C.适当,适中。
D.内心,内情。
35、“自修齐,至平治”中“修”的意思是(C)A.整治,修理B.长,高C.修身,提高修养、完善自身。
D.修饰,装饰36、“号《六经》,当讲求”,这里讲的《六经》指的是( A )A.《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乐经》B.《诗经》、《尚书》、《易经》、《周礼》、《春秋》、《乐经》C.《诗经》、《大学》、《易经》、《周礼》、《春秋》、《孝经》D.《诗经》、《尚书》、《中庸》、《周礼》、《春秋》、《孝经》37、“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中《四书》指的是(B)A.《小学》、《大学》、《孝经》、《六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论语》、《春秋》、《尚书》、《诗经》D.《诗经》、《尚书》、《周易》、《礼记》38、“孝经通,四书熟。
”中“通”的意思是(C)A通过 B通知 C通晓39、《三字经》中介绍了哪个人很会教育孩子,五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A)A窦燕山 B曾参 C黄香40、周公著作了什么书?(C)A《诗经》 B《论语》 C《周礼》41、《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B)A古诗 B四诗 C唐诗42、“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说明学习要( A )、能吃苦,还要有坚强的意志。
A自觉 B靠父母 C靠老师43、《三字经》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 C )读物,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A成人 B老年人 C儿童44、“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一句教育我们要向黄香一样( A )。
A孝顺父母 B爱学习 C爱游戏45、《三字经》中介绍了一位四岁能让梨的孩子是谁呢?(B)A司马光 B孔融 C李白46、“三传者,有公羊,有左传,有谷梁。
”《公羊传》《左传》《谷梁传》是为(A)做的注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