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建 设
P l c e g a h C n o m t O y t m C n t u t o 0 e G o r p i I f r a i n S s e o s r c i n i
连 俊 赖 东华
Li Ju Lai ong a an n D hu
交通 管理 、 三维预 案与三维布警等, 图二所示 。 如 瞬 一
— —
体。 通过监控各种警务工作元素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和实时运
幽 i
警务部门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 理能力。
・ 一—“ - >/
、 … ~ ‘
’警地 信…… 公信五素即以地为 用理息 统要理安 息要 …. 。 曼系主管 …… 一…… … 一
trae 技术 , C I erc) 由 G 程序 负责处理用 户输入 , 将用 户 的操
图三
2 W e GI 术 b S技
某市 P s的结 构 GI
作 指令传递 到运行在后 台的 G S服务器, I 然后将服务器返 回
的结果 反馈 给用户 。 种动态操纵空间数据库生成查询结果 这 图形和数据 的方式, 我们称 为动 态的 Wb I。 中 C I 以 eG S 其 G可
f rm o ati n s te o ys m c st ct on b co on ru i e mes t i or he mp tan mea fo pr ot g t n r om in Pu bli S curi y o an ca abi ty. c e t rg s。 p li

要: 随着 国 内外政治 、 治安局势 的不 断变化 , 用地理信 息 系统的建设成 为提 升公 安机 关依法履行 职 能的重要手 段。 警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1.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年发展迅速的一门信息技术,是将地图信息数字化,由计算机来处理这种“空间”信息的系统。

近年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在公安的110指挥接处警系统、122交通管理系统、119消防管理系统、GPS监控系统等独立运行的系统中,由于图源不足,技术不成熟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应用的不是十分理想,不仅影响了基层单位应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部分开发单位的开发热情。

2.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可为警务信息提供快速的空间定位参考公安行业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且绝大多数警务信息都与“地”息息相关。

例如:户籍管理中人口数据的住址与服务处所、案事件的案发现场、消防设施的安装位置信息等。

但在传统的MIS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些信息都是作为一项属性信息项保存在数据库中。

由于它只提供对地址的文字性描述,并不能直接通过它迅速进行空间定位,勤务人员有时甚至需要借助基层派出所民警的帮助才能找到现场,这显然无法满足快速反应对信息快速定位的迫切要求。

而GIS与电子地图引入后,可以根据警务信息中对地址的描述,进行地理编码,将各类警务业务信息在地图上直观定位展示。

警务人员可以根据所查询到的警务目标在电子地图上的空间定位,迅速找到其实际位置,并通过地址信息,关联到其他MIS系统相关业务信息。

可为警务信息提供全新的展示平台常规的业务MIS管理信息系统,警务信息入库后,只能进行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并以查询结果表或统计报表等方式进行展示,信息表达和展现形式有限。

借助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多媒体、三维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各种动态的与静态的,历史的与现实的警务信息,以及反应实时警情发展变化状况的警务态势等进行多样化的可视化展示。

警务人员在直观的地图可视化环境下,方便地完成日常警务管理和指挥决策任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可为警务工作提供空间辅助决策分析工具公安业务部门早期所开发的许多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和MIS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只是一些面向日常事物处理和信息统计的业务管理系统,除进行简单的数字统计分析外,并不具备空间分析的能力。

二三维一体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二三维一体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二三维一体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在公安业务的开展中,地理信息系统多被应用于指挥工作的开展以及巡逻任务的完成,除此之外,刑事案件侦破,人口调查,治安管理,维持交通、警署保卫工作以及反对恐怖组织等工作也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了越来越多的需要,通过将这些工作开展的相关讯息附加在该系统中,能够提升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传统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建立以二维电子地图和遥感影像为主要地理环境载体的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安系统的信息化的要求。

这是由于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全部的空间地形信息均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它本身有着表达抽象化、符号化,表达不直观,判读分析较困难等不足,无法带给人们真实的感觉。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GIS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公安信息化应用带来了新的技术扩展,三维GIS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三维GIS具备许多二维GIS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更好的展现力,对海量空间数据具有更强的管理能力,更为直观的空间分析能力等。

尽管三维GIS有二维GIS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完全替代二维GIS。

二维GIS更加抽象、宏观、综合、易于空间分析。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二维资源,使二维GIS与三维GIS进行集成并实现联动,从而实现在同一框架体系下使两者优势互补。

二三维一体化警用GIS系统设计二三维一体化警用GIS系统是由二维GIS系统和三维GIS系统进行集成,对于作为底图的基础静态数据(不经常发生变化的数据),二三维系统则调用各自预先生成好的地图服务(如二维调用预先生成的瓦片服务,而三维则访问压缩好的三维数据流);对于变化更新的业务数据,采用可以通过服务的调用访问和操作相同的数据库,只是针对浏览、查询、分析的结果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首先要考虑到这两个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即在不联通的情况下,每个子系统都能完成独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而在连通的情况下,又要能实现两个系统间的互操作,如在二维系统上添加一个对象,在三维系统上也要同时出现所标的三维对象,反之亦然。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总体建设方案我们要明确的是,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提高警务效能,保障社会治安稳定。

这个平台需要集成各类地理信息数据,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快速查询和分析决策,为警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建设目标1.实现全国范围内警用地理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应用。

2.提高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安实战效能。

3.为社会治安稳定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二、建设内容1.数据采集与整合:对全国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包括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并进行数据整合,形成统一的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

2.平台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快速查询。

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确保平台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3.功能模块开发:根据警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发各类功能模块,如地图浏览、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等,为警务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用户权限管理:建立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5.系统集成与对接:将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与现有的警务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警务工作的协同性。

三、建设步骤1.调研与分析:对现有的警用地理信息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平台建设提供依据。

2.数据采集与整合:开展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3.平台架构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平台架构,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

4.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平台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性能。

5.用户培训与推广:开展用户培训,提高警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推广平台的应用。

6.运维与维护:建立运维团队,对平台进行日常运维和维护,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

四、预期成果1.提高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公安实战效能。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总结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总结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和警务数据相结合,为警察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极大地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和效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下面我将对这段经历进行总结。

首先,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警务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将犯罪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地理地形数据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犯罪活动的规律和趋势。

这种全面的信息支持,使得警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犯罪的可能发生地点和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警务部署和预防工作。

其次,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

在过去,警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和分析各种数据,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这一切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和数据分析工具,快速地找出犯罪热点区域、人口密集区域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警务工作。

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可以更快地响应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提高了警务工作的应急能力。

最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升了警务工作的效果。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活动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打击工作。

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制定更加科学的警务部署方案,提高了警务工作的精准度和效果。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总的来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警务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提高了工作的全面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和应用,为警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技术 体 系 、标 准 体 系 以及应 用 框 架 建 设 ,分级 解 决数 据 更 新 与应 用 问 型活 动安 保 、警卫 勤 务 、情 报 分 析
体 系 ,制定 警 用 地 理信 息相 关 标 准 题 。我 们主 要 涉及 的矢 量和 影 像地 等 业 务应 用 领域 进 行 了广 泛 的应用 规 范 。第二 是 研 究解 决 警用 地 理信 图有 1 : 1 0 0 万 ,l : 2 5 万 ,影 象地 图 推 广 ,并 取 得 显著 的应应 用 成 效 , 息应 用 中的共 性 关键 技 术 。第 三 是 3 0 M 、1 5 M 、2 . 5 M 。省厅 的矢 量 地 图 得 到地 方 政 府和 其 他 行业 的认 可 和
I S 应用 开发成 动了 “ 全 国警用 地 理信 息 基础 平 台 视化 管 理和 综 合 分析 ,提供 技 术 支 从 而大大 降低 了业务G
应 用 技 术 研 究与 规 模应 用示 范 ”项 撑保 障 的 重要 应用 支 撑 平 台化 和 信 本 和 开发 难 度 ,缩 短 了系 统 开 发周 目。这 个项 目共分 为7 个课 题 ,经 过 息化 的 基础 设 施 。这 个平 台 的定位 期 ,满 足 了地 理信 息 技术 为 各 警种
跨 区域 警 务 协 同作 战 、警 务信 息资
源 整合 与 管 理等 公 安业 务 领 域 ,有
着 广 阔 的应 用前 景 。这 就 是 全 国警 , 同时 要为 各 级 公安 机关 培 养 出 部 、省 、市三级P G I S 平 台之 间的地 图



好 评 ,各 方面 反 响 很好 。上 海 、广 持 ,另 一方 面全 国P G I S 平 台建 设 ,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汇报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汇报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汇报
建 设 概 况
实 现 功 能

库、遥感影像 数据库、地理信息关联数据库、方预案库、实时和历史 动态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多级别、多比例尺、多分辨率 的空间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目前已入库影像数据约 80G左右,矢量数据达15G左右。
二、广泛集成应用新技术
二是率先引进城市道路影像再现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车载 移动摄像结合全球定位技术,将道路行进过程中连续的前方道路真实 影像“搬”到了我们的计算机里,只要选择点击电子地图上的道路, 就可以直观地查看每条道路全程的现场情况。
二、广泛集成应用新技术
三是应用数字三维仿真技术,推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开展消防和治安业务应用。
参照部颁标准,逐步规划建成警用公共及业务专用图 层数据28个中类共计130个小类,截止目前其中110个小 类图层数据经过采集和加工已投入实战,数据总量达到 150万条,其中市区122万常住人口全部上图,标准门牌 地址数据近17万条。
二、广泛集成应用新技术
一是率先引进和应用了三维实景再现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运 用 360 度乘 180 度全景连续摄像技术,可以将每一个空间点上所有的 影像全部“搬”到我们的计算机里,这样事先在地理信息平台里建 好这个库,就可以随时点击直观地查看全市各类重点场所、要害部 位的实际情况,一目了然。
三、研发了五大应用系统

固定电话 定位
地址比对 定位
GIS定位
重点单位 定位 路灯杆 定位
技防设施 定位
1
以 图 管 房
2 以 房 管 人
3 人 事 关 联
4 轨 迹 追 踪
定位管理
轨迹回放
谢谢! 敬请批评指正!
第 25 页

分析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建设与应用

分析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建设与应用

183CITYGEOGRAPHY分析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建设与应用黄 鸿 李 悦 刘 爽 张 磊(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93)摘要: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也包括在公安行业中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起到维护和管理数据、预警、辅助公安决策和调查等作用。

本文简述了在公安行业中运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并对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建设与应用分别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公安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公安行业;建设;应用近年来国内存在多起恐怖行为,例如3.1昆明火车站事件、河北邯郸故意杀人事件、黑龙江佳木斯恐怖杀人事件等等,都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扰乱了社会的治安。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杜绝这些恐怖行为再次发生,公安部门需要采取最严格的态度,利用最有效的方式,致力于保障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公安行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同样也是提升公安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公安行业的警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B/S 技术框架、Web 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上实现的,通过功能控制流、数据流交叉组织的方式,极大提升了公安部门的整体工作能力,进一步保障社会的治安。

一、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行业的建设(一)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结构是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实现基础,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都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

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整个三维地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本的存储、计算、网络平台,是整个建设过程中首要的软硬件基础设施。

(二)数据管理框架数据管理框架对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为整个公安业务的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空间数据、业务数据、系统管理数据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的管理。

为系统中进行公安警务数据交互、各个业务数据和功能的共享提供重要的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Public Security Science 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2009年第1期总第111期Feb.,2009No.1Ser.No.111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分析、处理与解决空间地理位置相关问题的有效工具,在日常警务工作和公安实战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公安部“金盾工程”的启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三基”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公安实战对基础工作依赖性的进一步增强,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公安行业开始得到重视,并在警力资源配置与部署、快速指挥与辅助决策、巡逻区域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犯罪趋势预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以下简称“海曙分局”)紧紧把握“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的要求,从基层民警和公安实战需求出发,以人口管理、场所管理为切入点,以“搞清底数、管控重点、突出鲜活、服务实战”为归宿,积极推进海曙特色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成功开发完成“海曙警用地理信息平台”。

本文以海曙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为范本,对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以及相关问题作一探究。

一、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输入、管理、编辑、查询、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拟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 ·F ·Tomlinson 首先提出了GIS 这一术语,并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后来的几十年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GIS 的应用也日趋深化和广泛,在环境、资源、石油、电力、土地、交通、公安、航空、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常备的工作系统。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宽带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实现公安基础信息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提高在指挥决策、快速反应、反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巡逻防控、安全警卫等公安业务提供有效管理手段的综合性警务信息系统。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信息共享性。

系统内的所有信息依托公安网络进行传输,信息的采集、处理、输入、管理与使用在系统内规范运作、高度共享。

二是系统整合性。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警务工作平台,以地图为载体,以信息为基础,包括了日常警务工作所需的各类业务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陈志国(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浙江宁波315010)收稿日期:2008-10-30作者简介:陈志国,中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局长,本刊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理论研究基地首席研究员。

摘要: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宽带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巡逻防控、安全警卫等公安业务提供有效管理手段的综合性警务信息系统。

近年来,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从基层民警和公安实战需求出发,坚持理念为先、循序开发、专业研发、突出功能优势,成功开发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全局打防控工作业绩的提升。

要进一步完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需处理好地图选择、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标准化建设、规模效应、业务需求与技术要求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警务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革新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40(2009)01-0074-05○本刊研究员论坛主持人:潘晶安74··应用子系统,而且子系统之间高度整合。

三是功能综合性。

系统包含各类常用的警务应用功能,如人口管理、场所管理、案件管理等,不仅为公安基础工作和公安现实斗争服务,还为领导决策服务。

四是地图共融性。

地图与信息实现共融,地图为系统运作提供空间分析载体,信息为系统运作提供基础数据,两者有机结合。

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一)公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公安工作的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正在着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先后推出以“科技强警”为主要内容的“金盾工程”、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内容的“三基”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对公安工作极其有用的新兴科技产品,被成功运用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符合公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警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警务是继社区警务之后的又一次警务革命,是现代警务机制的灵魂。

一方面,公安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公安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进力;另一方面,“基础信息化、信息基础化”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总体思路,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公安业务有机融合,提高公安综合效能的有效载体,是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三)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夯实新形势下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必须通过及时获取信息、积累信息、关联信息、激活信息并利用信息来实现。

要把基层民警的“脑袋信息”、“口袋信息”、“纸袋信息”变为全警共享、共用的有效信息,最终实现基础扎实、服务实战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来支撑。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基础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作载体。

(四)提高综合警务效能的内在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对敌斗争复杂期、刑事犯罪高发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减少警务成本、减轻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警务效能,符合公安机关提高综合警务效能的内在需求。

三、宁波海曙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做法(一)理念为先:把握实战需求,突破工作“瓶颈”。

海曙分局历来重视警务信息化建设,十分注重走传统警务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的信息警务之路,针对辖区是中心城区、人口流动频繁、治安复杂、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的实际,将研发警用地理信息平台作为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提升警务效能的重点项目予以强力推进。

特别是针对当前同类平台共享程度低、运行成本高等“瓶颈”问题,提出“地图与信息共融、基础与实战同步”、“基础工作信息化、操作流程简便化、数据流转自动化、平台建设拓展化、警务工作效益化”、“打造符合基层实际和公安实战需求的信息超市”的建设思路,并按照公安部《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等相关标准,确定了平台研发三大理念:一是地图理念。

以地图为基础搭建平台,将地图与公安基础信息有机融合,在有效整合基础信息的同时,达到直观操作、简便使用的目的。

二是科技理念。

按照“金盾工程”的要求,依托现有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建设平台,用科技提升平台品质、拓展平台功能、保障平台效用。

三是“超市”理念。

将平台作为一个超大型的“信息超市”来打造,每个民警既是“超市”的“供货商”,又是“超市”的“顾客”,各类信息经民警采购后自动流转到指定货架,有需求的“顾客”可以到指定货架提取。

(二)循序开发:加强应用建设,不断改进提升。

海曙分局始终坚持“循序渐进、合理实现”的原则推进平台建设。

海曙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从第一版的手绘地图到第二版的平面地图,再到第三版的准三维电子地图,从单一人口管理功能到集人口管理、场所管理、消防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应用平台,前后历时三年。

第一版平台:由海曙分局南门派出所于2005年最初开发,主要以手绘地图形式对人口进行管理,民警通过日常工作采集人口信息并实时录入该平台,达到以房管人的目的。

第二版平台:2006年3月,海曙分局进一步拓展第一版平台的建设思路,统一建造平面地图,使地图位置相对准确,并在地图上搭建虚拟房屋,实现所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信息实时自动比对关联进入虚拟房屋,此外还增加场所管理、民警日记功能,使平台的共享性、关联性进一步增强。

平台开发完成后,于2006年6月在全局推广使用。

第三版平台:2007年12月,为更加精确地表示地理位置,提高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管理、服务能力,海曙分局与拥有准三维地图的科技公司合作,着手开发第三版平台,并通过地图核对、逐幢切割、数据绑定、数据核对等环节,于2008年5月完成第三版平台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第三版平台已建成虚拟房屋6737幢、虚拟房间154245间,已导入1398804人的人口数据,记载民警工作日记51000余条,房屋信息空置率从建设之前的40%下降至目前的7.61%。

(三)专业研发:组建工作团队,民警广泛参与。

在平台开发建设中,海曙分局十分注重专业研发与基75··层创新的有机结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开发原则,强化系统整合,突出实战需求,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平台研发工作,确保建设的平台既符合现实工作需求,又得到基层的认可。

一是组建专业研发团队。

在内部,确定有丰富研发经验,能够将公安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民警担任研发骨干,全权负责平台的技术开发工作;在外部,与拥有准三维电子地图的科技公司合作,由公司负责地图建设工作,做到内外有机结合。

同时,成立了平台研发工作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下设技术开发组、平台测试组和综合协调组,全力保障研发工作的开展。

二是发动民警广泛参与。

在平台的研发过程中,广泛发动基层民警参与,以基层民警的需求为平台建设的第一需求,从开发前期的调研评估到开发中期的信息采集,再到开发后期的地图核对、数据比对,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基层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和治安民警的支持。

同时,基层民警还给研发团队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分期逐步有序实施。

第三版平台建设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形式,一期主要是平台整体建设框架的搭建,准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建设和平台基本功能开发;二期主要是电子地图切割,二维虚拟房屋建设,数据的实时自动比对关联导入以及平台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三期主要是平台数据的全面核对,系统运行的调试及改进。

(四)功能优势:立足基层基础,服务公安实战。

目前,海曙分局开发建设的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具有八大功能、六大优势。

八大功能:一是人口管理。

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信息实时自动比对进入平台的虚拟房间,民警可以通过平台地图逐级进入“房间”查找,或者以搜索形式找到人口居住的位置、“房间”,“房间”内的人口分别以常口、暂口、人户分离、高危、外国人等不同类型显示,并可查看人口的检查登记信息,实现“以房管人”、“以房找人”、“以人找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