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试题

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时以免影响监测结果,应避免哪些情况

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时,频繁测血压,使用约束带过紧、肢体过度弯曲、长时间固定于一指监测等.均会阻断电流,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应避免测压肢体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时要勤更换手指,约束带松紧要适宜。

休克病人的急救措施(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脉血回流。(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盖上被、毯。但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

降温。(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背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5)注意病人的运送。对体克病人运越轻越少越好。在运运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脉输液等急救桉指施。

简述脑疝患者抢救措施1)快速输入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药。(2)氧气吸入、

准备气管插管和手术。(3)准备脑室穿刺用具。

危重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1.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2.敏锐精细的观察力3.扎实的操作动手能力:4.情绪的调节与自控能力4突出的应变能力

吸痰指征:1.病人咳嗽、有痰鸣音或呼吸亳迫;2.呼吸机气道压力高压报警.3.SPO2下降;4.肺部听诊有啰音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1.蒸汽加温加湿:2.雾化加湿及给药;3.人工气道内直接滴注:4.使用温—湿交换过器(人工鼻)。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贡组织并主持抢救。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参加危重病人抢教的医护人员必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医务科。

3.参加抢教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通一追,事后及时补记医嘱。并产密观察病情变化,时将医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4.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者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家属配合,了解患者家属的意见,告知内容须记录在病历上,发出病重(危)通知书,医师和家属双签字。

5.抢救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完整。死亡患者须注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

6.拒绝抢救的患者,须有详细记录及患者直系亲属代表签字。一定要详细交代检查、抢救与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作用、副作用;强调拒绝抢救的后果。

7.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检查科室,应积极配合抢救。

8.急、危重症患者离开病房检査治疗或进入手术室的途中,须有医务人员

陪同,根据患者情况,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及药品。

9.患者死亡后,医生须向患者家属提出尸检建议,并将家属意见记入病历,家属签字。家属同意尸检的,须按程序填写尸检同意书

10.各科的抢救设备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有关医护人员必须熟练学握各

种抢救设备的使用。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对他人的身体发生医疗侵权行为所负的法律和经济赔偿的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四定定量贮存、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

密闭式吸痰的优点:1.有利于感染的控制:2.减少肺容量的下降:3.维持较好的氧合状态;4.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危重病人的定义:生命体征不稳定;2.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3.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

人工气道的护理要点1.导管妥善固定,适当约束,严防非计划性拨管;2.保持气道通畅;

3.做好气道湿化;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2、及时评估病人。3、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4、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5、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6、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7、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8、保持大小便通畅。9、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

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臵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式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采取恰当的体温测量方法或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规范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三、氧气吸入技术 四、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五、心电监测技术 六、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七、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八、除颤技术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视、听、感觉(视: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开放气道: ①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样本

危重患者惯用护理 技术规范 某某某医院 护理部

目录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三、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四、心电监测技术 五、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六、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 七、除颤技术 八、简易呼吸器使用 九、洗胃技术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急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患者。 二、实行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喊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及时呼救,谋求她人协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环节来完毕,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映表达呼吸停止,应及时予以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称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及时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胸外按压: ①体位摆放: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③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运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④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cm,而后迅速放松,重复进行。 ⑤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⑥按压频率:不不大于100次/分。 ⑦按压次数:持续30次。 (2)开放气道: 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3)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min。 (4)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循环进行: 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②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波动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档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到达。

常用护理技术教案生命体征

授课班级:20XX级临床医学本科2班 授课时间:第一周星期四 1、2节2学时 授课章节: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重点: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难点:异常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时分配: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45min 第二节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第三节呼吸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第四节血压的观察与测量 15min 教学内容: 第二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体温的测量 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正常状态下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体温的产生及体温的调节(自学)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临床上测量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

三、生理变化 1、年龄:小孩高,老人低 2、昼夜时间:清晨最低,下午最高 3、性格 4、环境温度 5、活动后体温有升高 6、饮食:进热食物后升高 四、异常体温的观察及处理 体温过高 1、定义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分类以口腔温度为例,按照发热的高低将分为: 低热 37.5—37.9℃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过高热 41.0℃及以上 3、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 4、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5、处理 (1)收集资料(2)物理降温(3)饮食调养(4)保持清洁和舒适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安全护理(7)心理护理(8)健康教育 体温过低 1、定义体温在35℃以下或体温不升称为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全身衰竭的危重患者。 2、分类: 轻度:32℃—35℃中度:30℃—32℃ 重度:30℃可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3、临床表现 4、处理 (1)收集资料 (2)去除病因,给予保暖措施 (3)密切观察病情 (4)心理护理 第二节脉搏的观察与测量 一、脉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舒缩及动脉管壁的弹性这两个因素 二、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脉率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min,脉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一定范围的波动。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技术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三、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四、心电监测技术 五、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六、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七、除颤技术 八、洗胃技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开放气道: ①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②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③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2)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 (3)胸外按压: ①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③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④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⑤按压频率:100次/分。 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⑦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波动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 技术规范 某某某医院 护理部

目录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三、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四、心电监测技术 五、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六、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 七、除颤技术 八、简易呼吸器使用 九、洗胃技术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胸外按压: ①体位摆放: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

于仰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③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④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⑤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⑥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 ⑦按压次数:连续30次。 (2)开放气道: 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3)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min。(4)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循环进行: 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②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波动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

常用护理技术

本试卷共 2 页 第 1 页 河北北方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常用护理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密封区填写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答题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密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辐射消毒灭菌的方法是( ) A.巴氏消毒法 B.通风干燥法 C.微波消辐毒法 D.紫外线消毒法 2、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需要采用的隔离种类是( ) A.昆虫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接触隔离 3、.一护士为患者洗发时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 .扣紧衣领并向内反折 B .用毛巾围颈部 C .助患者斜卧于床边 D .嘱患者闭上双眼 4、供应室对无菌品的管理,哪项不妥 ( ) A .无菌品从灭菌器取出后直接放入无菌间,不得有中间环节 B .贮存无菌品的放物架,应离地面10m 以上 C .发放无菌品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D .定期对无菌间的空气进行细菌培养 5、对家庭病床的病人提供的护理工作不妥的是( ) A.提供治疗和护理需要 B.健康教育 C.记录病人护理问题 D.做好心理护理 6、正常人一般不容易引起口腔感染,是由于唾液中含有( ) A.脂肪酶 B.溶菌酶 C.游离酸 D.淀粉酶 7、脉搏的正常生理变化是( ) A.站立时的脉率高于坐或躺时 B.新生儿的脉搏每分钟可达15次 C.男性脉率比女性快6~8次/分 D.进餐时,脉搏会变慢 8、对能自行淋浴的患者下列操作哪项不妥( ) A .用物准备全 B 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C 浴室闭门 D 门外挂牌以示室内有人 9、一危重患者体温在35.0℃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 .立即进行抢救 B .提高室温 C .足部放热水袋 D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0、发现一昏迷患者口腔真菌感染,口腔护理时应选用哪种漱口液( ) A.生理盐水 B.1℅-3℅的过氧化氢溶液 C.1℅-4℅的碳酸氢钠溶液 D.0.08℅的甲硝唑溶液 11、各期压疮局部处理均可采用的措施是( ) A .红外线照射 B .局部按摩 C .3%过氧化氢冲洗 D .呋喃西林纱条湿敷 12、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夹板使用不当 B.持续垂直的压力 C.全身营养不良 D.水肿 13、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呼吸极度困难,应采取什么卧位( ) A.半坐卧位 B.休克卧位 C.端坐位 D.侧卧位 14、为意识模糊的患者做口腔护理不正确的操作是( ) A.侧卧,头偏向护士一侧 B.棉球不宜过湿 C.取下义齿,操作后重新戴上 D.开口器应从门齿处放入 15、为患者做按摩时可用( ) A.50℅乙醇 B.70℅乙醇 C.温开水 D.松节油 16、下肢骨折牵引患者需采取的卧位是( )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侧卧位 D.去枕仰卧位 17、病室最适宜的温湿度为( ) A.14-15℃,15℅-25℅ B.18-22℃,50℅ -60℅ C.20-25℃,60℅-70℅ D.10-18℃,45℅-50℅ 18、医院的任务是( ) A 以医疗为中心 B 以患者为中心 C 以提高医护质量为中心 D 以科研任务为中心 19、住院处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的主要依据是 A .人转院证明 B .门诊病历 C .住院证 D .公费医疗证 20、下列哪种患者不宜做卫生处置 .即将分娩者C .糖尿病患者 D .大叶性肺炎患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晨间护理的内容( ) A.协助病人排便、洗脸、梳头 B.口腔护理,观察病情 专业__________ 层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密…………………………………封………………………………………线……………………………………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告知程序

病人权利与义务告知制度 (一)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二)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三)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待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四)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五)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六)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 (七)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八)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放跌倒警示等。 (九)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 约束目的,经家属或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

记录。 (十)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十一)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十二)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十三)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订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常用护理技术试题

2013级中医班《常用护理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1.将每年的5.12定为国际护士节,是因为这一日是() A 南丁格尔创办迪索护士学校的日期 B 南丁格尔奖宣布设立的日期 C 南丁格尔的出生日期 D 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 E 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2.正确的测量呼吸的方法是() A 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一起一伏为2次,观察30秒,结果乘以2 B 患者剧烈活动后应休息10min再测量 C 测量呼吸前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征得患者同意 D 危重患者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30s E 诊脉结束后手不离开诊脉的部位即开始测量呼吸 3.患者男性,69岁,脑出血,意识不清左侧肢体偏瘫,测量血压、体温,下述正确的是() A 测口温,测左上肢血压 B 测口温,测右上肢血压 C 测腋温,测右上肢血压 D测腋温,测左上肢血压 E测肛温,测左上肢血压 4.下列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是() A 环境干燥通风 B 工作人员洗手戴帽子 C 检查无菌包是否潮湿 D 无菌物品保质期一周 E 无菌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过期、污染、潮湿,应该重新灭菌 5.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 A 4小时 B 24小时 C 7天 D 8小时 E 12小时 6.隔离衣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A 24小时 B 7天 C 12小时 D 4小时 E 2天 7.脱隔离衣的正确顺序是() A 解腰带、解袖口、刷手、解领口、脱衣 B 解腰带、刷手、解领口、解袖口、脱衣 C 刷手、解领口、解腰带、解袖口、脱衣 D 刷手、解领口、解袖口、解腰带、脱衣 E 解腰带、解领口、解袖口、刷手、脱衣 8.肝炎患者解除隔离的条件是分泌物检查几次阴性()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9.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手可触摸的是() A针头、针栓 B 活塞、针梗 C 空筒、针尖 D活塞轴、针梗 E 活塞柄、针栓 10.下列不属于肌肉注射的注射部位是() A 上臂三角肌 B 臀大肌 C 臀小肌 D上臂三角肌下缘 E 股外侧肌 11.注射时不抽回血的注射方法是() A 股静脉注射 B 皮下注射 C 皮内注射 D 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_技术操作规范54033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 技术规 某某某医院 护理部

目录 一、心肺复基本生命支持 二、经鼻/口腔吸痰法 三、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四、心电监测技术 五、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六、输液泵/微量泵使用技术 七、除颤技术 八、简易呼吸器使用 九、洗胃技术

一、心肺复基本生命支持 一、目的 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千元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2.操作要点: (1)胸外按压: ①体位摆放: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③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④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 ⑤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⑥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 ⑦按压次数:连续30次。

(2)开放气道: 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3)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见胸廓抬起即可。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min。(4)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循环进行: 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②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波动搏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三、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清晰整齐)

第4章眼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第1节眼局部用药及清洁 ?一、眼局部用药 ?眼科给药途径包括眼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前者包括眼局部外用、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后者包括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第1节眼局部用药及清洁 ?一、眼局部用药 (一)滴眼药水 ?1.目的用于眼表面及眼前节给药,防治眼部疾病、散瞳或缩瞳、表面麻醉等。 ?2.用物准备操作前洗手,核对病人的姓名、眼别、药物的名称、浓度,水制剂应观察有无变色和沉淀;滴眼药液、滴管(或滴瓶)、消毒棉签。 ?3.操作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向后仰并向患侧倾斜,用左手示指或棉签拉开病人下睑,右手持滴管或眼药水瓶,距眼1~2cm 将药液点人下穹窿的结膜囊内。用手指将上睑轻轻提起,使药液在结膜囊内弥散。用棉签擦去流出的药液,嘱病人闭眼1~2分钟。

(一)滴眼药水 一、眼局部用药 ?(二)涂眼药膏 ?1.目的使药物在结膜囊内停留时间较长,药物作用较持久。一般用于手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前需保护角膜者、睑闭合不全及眼前段疾病等。 ?2.用物准备洗手,核对病人的姓名、眼别、药物的名称,检查眼药膏管口和玻璃棒是否光滑;眼药膏、消毒圆头玻璃棒、消毒棉球。?3.操作病人体位同滴眼药法。操作者右手将眼药膏先挤去一小段,将眼膏挤入下穹窿,或用玻璃棒蘸眼膏少许,将玻璃棒连同眼膏平放于穹窿部,嘱病人闭眼,同时转动玻璃棒,依水平方向抽出,按摩眼睑使眼膏均匀分布于结膜囊内。 (二)涂眼药膏 一、眼局部用药 ?(三)结膜下注射 ?1.目的将药物注射到结膜下的疏松间隙内,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强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用于角膜及色素膜给药。 ?2. 用药准备洗手;核对药物及眼别;注射器、4~6号注射针头、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告知程序重点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告知程序重占 八\、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告知程序 病人权利与义务告知制度 (一)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二)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治疗前,应先 向病人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畐M乍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三)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待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四)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五)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六)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

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 (七)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八)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 示、放跌倒警示等。 (九)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目的,经家属或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十)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十^一)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十二)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十三)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订具专科特色的告知 制度。 2011年1月增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