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中都出现了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比如各种乐器、曲式、旋律等等。
那么,这些民族音乐元素是如何在流行音乐中被运用的呢?它们又给流行音乐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呢?本文将从几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民族乐器的运用在很多流行音乐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听到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的声音,比如二胡、古筝、琵琶、箫等等。
这些乐器虽然是传统的民族乐器,但是它们在流行音乐中的角色却与传统意义上有所不同。
以二胡为例,传统上它是一种主要用于演奏中国传统曲目的乐器,但是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它却被用来演奏一些时髦的曲目。
比如,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曾经演奏过一首流行歌曲《非酋》中的二胡独奏,这首歌曲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爆红,让更多的人开始对二胡这个乐器产生了兴趣。
另外,一些民族乐器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还可以起到一些非常特别的作用。
比如,古筝在一些悠扬的伴奏中可以使整个曲目更具有古韵味,用来演奏一些抒情歌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这些运用中,可以看到民族乐器发挥的作用,它们既可以作为曲目的装饰品,又可以成为整个曲目的亮点,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和灵魂。
民族曲式的运用除了民族乐器外,一些民族曲式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民族曲式相比于传统的西方音乐曲式更加丰富,结构也更加复杂。
比如,在一些流行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到节奏复杂的五拍子、七拍子甚至十二拍子,这些都是传统民族曲式中经常出现的。
这样的曲式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不仅能够让曲目更加优美,也能够为听众提供一种崭新的音乐体验。
同时,民族曲式的运用还能够为流行音乐注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增加音乐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一些古风歌曲中,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传统的三破调和流水曲式,这些曲式的运用不仅让听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流行音乐带来了极大的创新空间。
民族旋律的运用除了乐器和曲式,一些民族旋律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
这些旋律可以用来演奏整个曲目,也可以用来引出和强化一些特定的旋律。
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运用

参考文献:[1] 王志辉.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初探[J].黄河之声,2008,21:59-60.[2] 朱雯珺.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J].才智,2009,1:222.[3] 李严.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之窗,283:58.[4] 徐思海,刘春丽.流行音乐的民族元素[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9:163.[5] 杨洁.关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文化批评[M].湖南师范大学,2011:39-46. 论文题目: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运用【摘要】: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在流行音乐中融合民族音乐元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元素的融入主要有戏曲、地方性民歌、民族器乐曲、五声调式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等。
这种融合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这种音乐形式的增多,很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例如对民族音乐改编的过于离谱、过于娱乐化,为了创造出古典民族的气氛而不顾音乐内容可以的使用,还有民族音乐元素使用过于口水化等,而这些问题在现在繁荣的流行音乐市场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反而会是原来的富有新变成一种世俗。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流行音乐期刊之家网李编辑修改发表论文QQ:528265165流行音乐与传统的音乐相互融合在当今已经不是一个新颖的事情,从戏曲、民歌、民族器乐以及五声调式等各种传统民族的音乐元素在当今的流行音乐中都可以发现他们的身影。
可以说现在把流行音乐加入民族音乐的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更为流行的趋势。
这种流行音乐民族化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且我国流行音乐也就始源于民族音乐,可以说中国的流行音乐就是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的黎锦晖就大量的采用民间小调、戏曲等音乐元素在其创作的流行音乐里,再如贺绿汀为电影《马路天使》所作的《四季歌》就是采用了江苏民歌《哭七七》的曲调填词后完成的。
可见,这种元素融合在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今的流行音乐虽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浅析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摘要】中国流行音乐中融合了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其中包括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
汉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为作品增添了民族特色。
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使流行音乐更具多元文化的特点。
古典音乐元素的影响让流行音乐更加典雅与深邃。
民族乐器的应用和民族风格的表现也为流行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音乐元素丰富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内涵,提升了其独特性,并促进了其发展。
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不仅让中国流行音乐更具特色,也为艺术的交流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 民族音乐元素, 汉族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 古典音乐, 民族乐器, 民族风格, 内涵, 独特性, 发展.1. 引言1.1 中国流行音乐概述中国流行音乐是指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并结合当代流行文化特点而形成的一种音乐类型。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以翻唱西方流行歌曲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也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
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古典音乐等民族音乐元素逐渐融入到中国流行音乐中,为其增添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
民族乐器的应用和民族风格的表现也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更具中国特色。
2. 正文2.1 汉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汉族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汉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最为广泛和基础的音乐形式之一,其旋律、节奏和调式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汉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体现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上。
许多流行歌曲的旋律取材于传统的汉族音乐,如民歌、戏曲等。
这些古老的旋律被重新编曲和演绎,融入到现代的音乐中,使得作品更具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情。
汉族音乐元素在中国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还表现在歌词的创作上。
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其中不乏大量的汉族民间故事、诗词、谚语等元素。
传统民歌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改编——以黄诗扶版本的《探清水河》为例

传统民歌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改编——以黄诗扶版本的
《探清水河》为例
陈欣悦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年(卷),期】2022()6
【摘要】《探清水河》原是北京的传统民歌,以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海淀区火器营村的民间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忠贞不渝的悲剧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有着对社会、家人、群体、个人的批判意义,且曲调具有典型的北京民歌特色,可谓“土生土长”的北京民歌。
相较之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民歌小调,或许北京的民歌显得“默默无闻”。
然而在近几年,由郭德纲、张云雷改编的吉他弹唱版本《探清水河》在各种媒体平台(电视,抖音、快手短视频APP)的热度高居不下,引发众多民歌学者、专家、二人转爱好者、流行音乐爱好者的热议。
因而,对民歌跨界传播的思考也在学者和音乐爱好者们中迅速升温。
笔者通过对黄诗扶《探清水河》音乐的分析,探讨传统民歌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改编。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陈欣悦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民族声乐“非原生态声音”与“非程式化表演”探论——以方琼演唱当代民歌改编作品为例
2.论爵士乐技法在改编流行音乐中的运用r——以爵士钢琴版《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
3.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以《探清水河》为例
4.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以《探清水河》为例
5.论流行音乐中京剧戏腔的运用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以歌曲《赤伶》《探窗》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

浅析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音乐元素。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文化交流的加深,民族音乐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元素和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入手,探讨二者融合的方式和意义,以及对当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民族音乐元素的特点民族音乐是指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其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传统民族音乐具有多种形式,如民歌、戏曲、器乐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传统民族音乐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如五声音阶、各种不同的调式、独特的旋律和节奏等。
这些音乐元素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2. 深厚的历史积淀民族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遗产。
在民族音乐中,经常可以听到古老的传统乐器演奏以及古老的歌谣,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承载了民族的文化记忆。
3. 生动的表现形式传统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藏族的长调、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萨克族的竖琴等,都是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族音乐,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当代流行音乐是指在当今社会中风靡一时的音乐形式,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和普遍的受众。
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代流行音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流行、摇滚、电子乐、嘻哈等,这些音乐风格各具特色,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2. 广泛的受众群体当代流行音乐能够吸引广泛的受众群体,其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接地气,贴近人们的生活,因此备受年轻人和大众的喜爱。
3. 融合传统与现代当代流行音乐在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上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元素,创新性地表达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诉求和审美趣味。
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载体。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论文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论文论文关键词:音乐,创作,应用,作品,流行,民族论文正文: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近年来,港台流行音乐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音乐,对我国当代的流行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这种冲击下,我国的流行音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归因于我国的民族音乐。
在流行乐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让流行乐更为饱满,音乐制作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喜好,在创作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推动了流行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对当代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流行音乐的概念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情感真挚、形式多样且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被广泛传唱,阶段性流行甚至传唱至后世的歌曲[1]。
这些歌曲和乐曲存在于大众生活中,其并不是固定的一种歌唱形式,其中很多不同形式的音乐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公众所认可。
我国流行音乐创作具有我国的民族色彩,中国民族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反映了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汲取,同时体现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流行音乐是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而传播媒介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可以说音乐的流行在于音乐推广的效果和范围,以及相应的传播手段。
同时也可以把流行音乐当作一种音乐行为,其发展空间大且没有固定的限制。
二、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运用的重要性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发展依靠自身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因此对于当代的流行音乐要求也越来越高。
此时流行音乐在时下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创作者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们的需求,他们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在创作过程中给音乐加入一些特殊的元素,比如增加中国的传统艺术的音乐元素以及国外的古典风音乐元素。
在这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流行音乐创作中含有的民族音乐元素也逐渐增多,这有利于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用,从而促进我国的流行音乐引领时代潮流。
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融合

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融合【摘要】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融合在当今音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音乐元素,也推动了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流行音乐中不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让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并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跨界合作也推动了多元化融合,让不同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为音乐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多元化融合助力中国音乐的创新发展,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将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而展现出中国音乐的魅力与魄力,引领着音乐文化的新潮流。
【关键词】文化融合、中国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多元化融合、音乐元素、跨界合作、文化元素融合、音乐风格、创新发展、音乐文化、传承、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文化融合的意义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融合、互相影响的过程。
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融合变得愈发重要。
文化融合可以促进交流与理解,拓展人们的视野,增进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文化融合,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开放的社会。
在音乐领域,文化融合更是丰富了音乐作品的内涵,带来了更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融合,可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作品,激发人们的音乐兴趣,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既展现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又赋予了当代音乐更多的创新与活力。
文化融合不仅仅是在音乐领域中的现象,更是一个全面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意义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1.2 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关系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是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在传统的观念中它们常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音乐体系。
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这两种音乐形式之间不再保持刻板的界限,而是开始融合并相互影响。
中国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在融合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互相借鉴,展现出了丰富的音乐魅力与独特的文化底蕴。
中国民歌对当今乐坛的影响

中国民歌对当今乐坛的影响“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等,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也包含了一批以北方民间音乐为蓝本的其他歌曲,明显地引入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汲取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巨大能量,它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在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进程中是个很大的突破。
更有意味的是反身以它温厚的旋律底蕴,给予本民族一个启迪:中国民族音乐的生命感在历史的风情地貌中熔铸着,它的意义阐释还远远没有穷尽。
从此中国立足于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沃土,创造了自己的各类体裁题材和不同风格的民族化的通俗音乐。
从地域上来分就由东北、西北、岭南、江南等风格。
继八十年代末电视剧《渴望》之后,流行乐坛又掀起了“新西北风”,作曲家蕾蕾和丈夫易茗夫妇、徐沛东和张藜搭档的作品风靡一时,《好人一生平安》、《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等。
高枫演唱的《大中国》是东北秧歌和江苏《茉莉花》音乐的有机结合,陈小奇《九九女儿红》源自东北民歌《摇篮曲》;岭南风格的《涛声依旧》、《弯弯的月亮》、《风含情水含笑》、《蓝蓝的夜蓝蓝的梦》。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源流,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
如曾经广为流传的姚明、阎肃创作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你走进咱这胡同》,就是以民间说唱“京韵大鼓”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的歌曲;“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则把京剧中的韵白融入摇滚乐之中;《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选择了京剧曲拍《将军令》的旋律,田震演唱的《未了情》也有京剧的韵味。
台湾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大中国》A段时间东北秧歌调写成,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民歌是传统音乐的一种,它是由民间相传经历漫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原始的音乐形式。
伴随着中国音乐的发展,民歌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音乐元素。
尤其是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民歌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民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进行巧妙运用,不仅丰富了音乐元素,还可以在文化传承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民歌的特点、流行音乐中的民歌运用方式、现实意义等角度阐述民歌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一、民歌的特点
民歌作为传统音乐的一种,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首先,民歌是经过长期演变和口口相传形成的。
在经过该地区的居民代代传唱、传承、发展下形成了不同的地区风格的民歌。
由于素材和元素的不同,民歌在曲式、音乐形态、情感表现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其次,民歌旋律具有较高的自然美和艺术价值。
旋律优美简单、明快、朗朗上口;节奏节制适度并富于变化,不乏韵律的变化,使其旋律可听性强。
此外,民歌的情感表达也是其独有的特点。
民歌种类繁多,情感表达也就千姿百态。
有表达爱情的,有表达生活的,有表达生产的,有表达劳动的等等。
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往往是紧密联系的,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情感。
二、流行音乐中的民歌运用方式
随着中国音乐市场不断开放和发展,流行音乐的创作技巧也不断的提升。
而作为一种优秀的音乐素材源泉,民歌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民歌旋律清新优美,而且
比较容易派生出其他的元素来,因此运用民歌进行创作,创造出来的曲子往往更加容易为听众所接受。
在流行音乐中,民歌运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用民歌旋律进行改编曲创作。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通过对原有民歌旋律的改编,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来创作新的歌曲。
例如:韩红的歌曲《天路》,便是借用了汉族民歌的《长调歌》的旋律进行的创作。
2、在歌曲的编排中加入民歌元素。
这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更加难度更大。
需要将传统民歌进行剖析,然后加以归纳和整合,经过专业人员的改编和适当的加工处理,把天然的民歌元素融入到现代音乐的编排中。
例如:王菲的一首名为《传奇》的歌,便是将梦幻的维吾尔族民歌旋律融入到了流行歌曲中。
3、纯用传统民族音乐进行创作。
纯用传统的民族音乐进行创作,这是一种少有的运用民歌的方式。
这种方式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发掘。
来自内蒙的唢呐之声《蒙古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为经典的代表。
三、现实意义
民歌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的贯穿不断为现代音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素材基础,运用传统音乐元素已成为现代音乐创作的无形要素之一。
这种传承形式能够将民族文化元素赋予当代音乐,进而增加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加强了文化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这种传承方式使得某些被淡忘的音乐元素得以重见天日。
民歌运用在流行音乐创作中,除了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外,还可以在文化传承和推广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
综上,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歌一直受到世人热爱和关注。
在流行音乐创作中,民歌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音乐素材之一。
民歌的特点和元素在流行音乐创作中,被巧妙地应用、把一些潜在的、已有的元素、文化特性融入创作之中,使得流行音乐更加华丽、多姿多彩。
因此,在未来的音乐创作中,继续发掘和保护民歌,运用传统音乐元素,注重音乐的内涵,让民族文化之花的光辉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