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四尔雅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试卷及答案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分)1父子关系占优势地位强化了下面哪一项:()1.0?分∙A、大家庭制度∙B、重男轻女∙C、亲子关系∙D、父子世袭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的情感性需要的内容:()1.0?分∙A、表达悲欢的需要B、衣食住行的需要∙C、倾诉的需要D、爱与被爱的需要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类学的三大块:()1.0?分∙A、行为学∙B、民族志∙C、社会人类学D、形体人类学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4“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是下面哪一位名人告诉我们理解社会文化的简单道理:()1.0?分∙A、黑格尔∙B、弗洛伊德∙C、康德∙D、卡尔·马克思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5关于普遍性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所有人都是平等的∙B、所有人都是一个种属∙C、所有人适用于同一社会习俗D、没有哪一个族群比其他族群进化程度高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6比较方法的重要性是由下面哪一项决定的:()1.0?分∙A、研究对象的特点∙B、人类生存特点∙C、环境特点∙D、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7伦人在熟人和生人圈子里分别遵循下面哪些法则来进行交换:()1.0?分∙A、人情;公平∙B、亲情;契约∙C、人情;契约∙D、公平;亲情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8台湾学者杨懋春概括的中国传统家庭特点不包括:1.0?分∙A、复式家庭∙B、男系制度∙C、重男轻女∙D、财产私有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9下面哪一项准确描述了需要和欲望:()1.0?分∙A、需要是抽象的,欲望是隐形的B、需要是显性的,欲望是具象的∙C、需要是显性的,欲望是隐形的∙D、需要是隐形的,欲望是显性的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0中国宗族连带性的表现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A、对荣誉的共享B、对责任的分担∙C、追求进步的动力∙D、对惩罚的分担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1下面哪一项是造成不同社会的次级群体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1.0?分∙A、文化∙B、经济∙C、政治∙D、宗教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12关于伦人“生命包”构成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B、亲属关系至高无上∙C、人的系统是“个人”∙D、人的系统是一种“关系体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3下面哪一项不是美国缔结集团的条件:()1.0?分∙A、集团资格必须具有高度的选择意志B、集团的规范不能影响个人的独立∙C、人与人之间必须是依赖模式∙D、集团中的每个人必须是平等的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4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内心生活、思想、行为都比较自然、率真∙B、都较常经历神秘或高峰经验∙C、较能够且喜欢群处,不倾向于独立自主∙D、较能够接受与欣赏新奇的事物或经验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5母子关系为主轴,父子关系为亚轴是什么家庭的特征:1.0?分∙A、中国家庭∙B、北美、北欧家庭∙C、印度教徒家庭∙D、日本家庭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16美国人缔结各种各样的俱乐部组织的目的不包括:1.0?分∙A、控制他人、解救他人∙B、追随他人、获得追随者∙C、帮助他人、超越他人D、表现个人魅力、锻炼能力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17交易型交换模式的特点不包括:1.0?分∙A、同时性∙B、增量性∙C、等价性∙D、利益性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8中国社会的人情网络大体遵循下面哪一选项的原则:()1.0?分∙A、迂回、非等价B、直接、等价∙C、间接、非等价D、间接、等价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19社会人类学分为的学派不包括:1.0?分∙A、功能学派∙B、传播学派C、心理学派∙D、Y学派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0中国宗族的特点不包括:1.0?分∙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乡村人际关系中的亲属关系:()1.0?分∙A、邻居关系∙B、平辈关系∙C、亲子关系D、婚姻关系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22PSH均衡模式具有下面哪两个特点:()1.0?分∙A、动态、平衡∙B、静态、平衡∙C、动态、稳定∙D、静态、稳定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3价值转换的三个方面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A、交换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转换∙B、眼前的价值和未来价值的转换C、情感价值和物质价值的转换∙D、现实价值与非现实价值之间的转换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4关于传统四合院,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一般家庭成员没有固定的自己的房间∙B、四合院体现了家庭内外的区分,而不是家庭内你我区分∙C、家庭的隐私可以适当向外诉说∙D、一般葬礼、婚礼都在四合院的院子里进行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5中国人在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和帮助时,都要考虑下面哪一项:()1.0?分∙A、人情∙B、义务∙C、还报∙D、责任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6下面哪一个例子不属于基本人际状态中的“间人”:()1.0?分∙A、中国型∙B、日本型∙C、现代美欧型∙D、印度型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27下面哪一项不是伦人具有的优点:()1.0?分∙A、中庸∙B、重视个性独立C、谦逊D、节制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28下面哪一项不是信用借贷型交换的特点:()1.0?分∙A、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B、交换行为是附带感情的C、交换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D、交换过程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29中国家庭中夫妻关系受贬斥以及蓄妾制度可以通过父子关系中的哪一个属性来解释:()1.0?分∙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30中国的宗族集团发生变化是从下面哪个阶段开始的:()1.0?分∙A、1966年文革∙B、清朝末年∙C、1978年改革开放∙D、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1关于美国慈善事业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一定是很有钱的人才做慈善∙B、有钱人一般拿出很大一部分钱来办慈善事业∙C、富人办慈善事业,从社会得到的现实利益回报是丰厚的∙D、办慈善事业能提高知名度,获得高尚的名声,对事业发展有利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家庭的主要形态的分类:()1.0?分∙A、多妻多夫∙B、一夫一妻∙C、一夫多妻∙D、一妻多夫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33一种高质量的心理社会均衡状态,即所谓的:()1.0?分∙A、心理平衡包∙B、心理最高境界∙C、最佳健康状态∙D、健康生命包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4下面哪一项是美国社会“自由结社”的特点:()1.0?分∙A、权威性∙B、自愿性∙C、积极性∙D、纪律性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35在经过修订的PSH模型中第三层及其以外诸层可称为下面哪一项:()1.0?分∙A、潜意识谱∙B、生存谱∙C、意识谱∙D、生活谱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6最简单的、完全没有情感投注的交换模式指的是下面哪一项:()1.0?分∙A、交易型交换∙b、好意优先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37关于初级集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无明确目标∙B、规范章程一般不明确∙C、强调血缘或婚缘D、强调推选的领导体系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38霍曼斯命题的缺陷不包括:1.0?分∙A、预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B、忽视社会变量∙C、强调了文化力量∙D、排除了情感因素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39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性地位的表现:1.0?分∙A、社会威望B、荣誉C、财产D、被爱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0中国人的亲属关系形状是:1.0?分∙A、球状B、放射状∙C、网状D、直线状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41亲属集团是由下面哪两项或它们共同联系起来的集团:()1.0?分∙A、婚姻、亲情∙B、婚姻、爱情∙C、血缘、婚姻∙D、血缘、感情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42下面哪一项是美国家庭中夫妻之间维持婚姻关系的重要条件:()1.0?分∙A、赡养老人∙B、不断示爱∙C、财产分割∙D、子女教育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43“自由结社”的缔结原则是:1.0?分∙A、连带原则∙B、契约原则∙C、家族原则∙D、平等原则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44关于宜非等价性,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A、信用借贷型交换是不等价交换∙B、交往主体在交换中投注了情感∙C、情感等价而交换物可能不等价D、交换讲究等价偿还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5文化对人的需要的影响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A、欲望与文化∙B、对生理认识的不同∙C、对社会性需要的评价不同D、对安全、交往、地位认识的不同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46下面哪一项是在契约原理影响下人际关系容易出现的倾向:()1.0?分∙A、人际关系的亲密性∙B、人际关系的功能性∙C、人际关系的手段化∙D、人际关系的人情化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4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宗族集团为个人提供的保障:()1.0?分∙A、宗教方面的保障∙B、经济方面保障∙C、社会性保障∙D、文化方面保障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48关于夫妻轴的属性,以下不正确的是:1.0?分∙A、非连续性∙B、包容性∙C、性爱∙D、选择意向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49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下面哪一项:()1.0?分∙A、宗族∙B、宗教∙C、自由结社D、种姓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50“自我实现”的人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1.0?分A、具有较强的民主性格特质B、较能建立久远的人际关系C、对现实和环境的认知能力很差D、比较具有创造性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题数:50,共?50?分)1区分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的意义在于为分析情感控制的文化机制提供了空间。

2020年整理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doc

2020年整理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doc

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B、•C、•D、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B、•C、•D、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A、•B、•C、•D、我的答案:B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B、•C、•D、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B、•C、•D、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B、•D、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A、•C、•D、我的答案:D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B、•C、•D、我的答案:A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我的答案:√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我的答案:×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造物的是()。

•A、•C、•D、我的答案:B以下哪项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A、•B、•C、•D、我的答案:C以下属于影响人心的客观因素是()。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1 下面关于《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比较文化的视野B、比较行为的角度C、单一文化的视角D、兼容并包的原则正确答案:A2 下面关于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A、了解“异文化”•B、了解一种把握人的方法•C、满足个人兴趣爱好•D、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深层背景正确答案:C3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之一是从哪两个方面研究人的行为:•A、文化和质疑•B、文化和心理•C、素质与心理•D、素质与发展正确答案:B4 “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这句话出自:•A、卢梭•B、马克斯韦伯•C、泰勒•D、麦克利兰正确答案:A5 《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内容不包括:•A、社会要求•B、亲属集团•C、交换模式•D、价值观正确答案:D6 我们与异文化背景下的人打交道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各美其美•B、张扬个性•C、美人之美•D、自知之明正确答案:B7 能够解释群体极化现象的理论除信息影响外,还有?•A、法律影响•B、道德影响•C、规范影响•D、策略影响正确答案:C8 “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而不同”是了解异文化所追寻的原则。

正确答案:√9 教育的目的是不让人发问。

正确答案:×10 《心理、行为与文化》在学理上的定位属于心理文化学。

正确答案:√11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正确答案:×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一)已完成1 关于心理文化学,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研究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学问B、是从心理人类学分离出来的C、用的是许烺光倡导的心理与文化相分离的视角和方法D、主要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的学问正确答案:C2 心理文化学发展大体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是:•A、博厄斯的文化与人格学派•B、二战前后的国民性研究•C、哥伦比亚讲座派•D、1961年的心理人类学正确答案:B3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不包括:•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生的忧患》正确答案:D4 下面哪一项不是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A、知觉和认知•B、生理健康•C、儿童社会化•D、文化与人格正确答案:B5 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的倾向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C6 下列关于心理文化学发展经历的阶段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文化与人格学派•B、哥伦比亚讲座派•C、国民性研究•D、行为文化学正确答案:D7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民性研究的方法受到批评的原因是国民性研究研究的学者过分注重人老年的负气气焰,得出的负面结论较多。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天津大学网络考试(90.0分)绿色字体的为正确答案选择题(50分)1、 (1.00分)•A.非连续性•B.排他性•C.平等•D.竞争2、(1.00分)•A.信奉排他性的宗教•B.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C.有时候会借助于药物产生的幻觉•D.推崇高尚品格3、 (1.00分)•A.种族主义•B.资本主义•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4、(1.00分)•A.非等价性•B.宜增量还报•C.非限定性•D.限制性5、 (1.00分)•A.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互相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B.基本人际状态可以分为间人和个人两大类•C.间人强调人的互相性为特点•D.个人强调人的相同性为特点正确答案: D 、6、(1.00分)•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7、 (1.00分)•A.家族学•B.谱牒学•C.牒谱学•D.家谱学8、 (1.00分)•A.分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B.分析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动态均衡•C.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D.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9、 (1.00分)•A.韦伯•B.弗洛伊德•C.马林诺夫斯基•D.卢梭10、 (1.00分)•A.生活习惯•B.传统习俗•C.心理原因•D.生理原因11、 (1.00分)•A.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B.广义的交换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流动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C.交换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D.从心理学层面理解,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12、 (1.00分)•A.同辈•B.道德,修养•C.同类•D.条理,秩序13、 (1.00分)•A.生物学需要•B.社会性需要•C.独立性需要•D.情感性需要14、 (1.00分)•A.自动性•B.血缘或拟血缘性•C.差序性•D.选择性15、 (1.00分)•A.自愿性•B.排他性•C.竞争性•D.平等性正确答案: D 、16、 (1.00分)•A.亲属原理•B.缘-约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17、(1.00分)•A.习俗•B.法律•C.道德•D.宗教18、 (1.00分)•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19、 (1.00分)•A.投射•B.直接•C.部分•D.较不深入正确答案: B 、20、 (1.00分)•A.输出输入系统•B.反馈系统•C.统计系统•D.反馈控制系统21、 (1.00分)•A.双方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有从交换中获得好处的想法,但双方都会有预期•B.对方在接收了自己的好意之后,会做出某种还报,此种模式下交换价值一般不相等•C.交换过程一般是同时完成,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D.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只在特定人群中发生22、 (1.00分)•A.中国型•B.日本型•C.现代美欧型•D.印度型23、 (1.00分)•A.由于林冲和柴进是好朋友,柴进和军官是好朋友,军官将正在通缉的林冲放行•B.三顾茅庐•C.由于朱仝认识晁盖,晁盖认识刘唐,朱仝放了被追捕的刘唐•D.宋江写反诗,朱仝在追捕过程中由于认识宋江,将其释放24、 (1.00分)•A.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B.全球变暖•C.国家利益竞争•D.暴力问题25、 (1.00分)•A.最稳定、最长久•B.个人有一种更不稳定、更靠不住的内心世界•C.人们生活的重心必须转到以个体为中心•D.倾向于发展出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26、 (1.00分)•A.作用的社会与文化•B.远离的社会与文化•C.可表意识•D.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27、 (1.00分)•A.生理需要•B.成就需要•C.从属和爱的需要•D.安全需要28、 (1.00分)•A.不分你我•B.没有隐私•C.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夫妻关系明显正确答案: D 、29、 (1.00分)•A.从夫居•B.从叔居•C.独立居•D.双方居30、 (1.00分)•A.交换者在交换之处一定有获得好处的企图•B.交换价值未必等价•C.交换不会在任何人之间重复发生•D.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31、 (1.00分)•A.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场”•B.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即人的“生命包”•C.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大体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不均衡会带来某种心里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D.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行为正确答案: B 、32、 (1.00分)•A.美国社团和公司内部部门均千奇百怪•B.表面上都显得卑微琐碎•C.都在契约原理下自愿缔结的•D.都以赢利为目的33、 (1.00分)•A.交易型交换•B.好意优先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34、 (1.00分)•A.减量的方式还礼•B.适当的增量还礼•C.等价的方式还礼•D.远超量的方式还礼35、 (1.00分)•A.伊拉克•B.印度•C.印尼•D.伊朗36、 (1.00分)•A.好意优先型交换•B.交易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信用借贷型交换37、 (1.00分)•A.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B.亲属关系至高无上•C.人的系统是“个人”•D.人的系统是一种“关系体38、 (1.00分)•A.文化•B.人•C.物•D.行为39、 (1.00分)•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 C 、40、 (1.00分)•A.高级集团和中级集团•B.初级集团和次级集团•C.高级集团和低级集团•D.初级集团和中级集团41、 (1.00分)•A.刺激命题•B.成功命题•C.攻击与欲望命题•D.价值命题42、 (1.00分)•A.在阶序人社会占优势的交换模式是单惠型交换。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课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B、•C、•D、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B、•C、•D、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我的答案:×《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着作。

()•A、•B、•C、•D、我的答案:B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C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着作。

()我的答案:×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是()。

•A、•B、•C、•D、我的答案:D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B、•C、•D、我的答案:C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的物质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C下列关于公文俊平的文化与文明的定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C、•D、我的答案:D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我的答案:×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A、•B、•C、•D、我的答案:D对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C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

•B、•C、•D、我的答案:D人类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哪一纲()•A、•B、•C、•D、我的答案:A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我的答案:√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二章第一节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C、D、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第二节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B、C、D、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C、D、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B、C、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第三节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B、C、D、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作业满分答案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作业满分答案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满分答案本文将提供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的满分答案。

请注意,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应根据课程材料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

问题1请简要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感觉、情绪和行为。

- 行为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如何解释和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其目标是探究行为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结果。

- 文化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俗、和社会行为。

问题2请说明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 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

- 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工具,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治疗和社会政策。

- 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消除偏见和歧视。

问题3请简要介绍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该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 课程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领域和重要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

问题4请分析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答案:-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方面有很强的关联。

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又借用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密切。

文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变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心理、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 同时,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俗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和解释。

尔雅通识课 《心理、行为与文化》

尔雅通识课  《心理、行为与文化》

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集团:次级集团(四)作业单选题(50分)1、按照亲属原理连接起来的家庭和宗族,成为人的亲密圈子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面哪一集团层面的特点:()A、极致个人B、伦人C、阶序人D、缘人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宗族作为一种有形的社会制度形式,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B、中国的宗族在城市里同样广泛存在C、大门大户是一种较大的宗族力量的表现D、农村选举过程中,宗族连带非常明显3、关于次级集团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投射B、直接C、部分D、较不深入4、研究家谱的学问,即所谓的下面哪一项:() A、家族学B、谱牒学C、牒谱学D、家谱学5、关于美国人的家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短暂性B、对个体束缚力大C、离心性D、对个体提供的保护少6、下面哪一项不是美国亲属体的特点:() A、夫妻轴占优势地位的亲属体系是最不稳定的 B、人们的生活中心以集体为中心C、对个体束缚力最小D、发展出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7、中国社会的最主要次级集团是下面哪一项:() A、宗族B、宗教C、自由结社D、种姓8、下面哪一项是当前中国宗族力量的表现:() A、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并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规范力量B、在大都市中广泛存在,起着重要作用C、中国的单位不具备宗族特点D、贪污腐败现象9、在印度教徒家庭中,下面哪一项关系占亚优势地位:()A、兄弟关系B、夫妻关系C、母子关系D、父子关系10、下面哪一项属于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A、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B、亲属体系与次级群体的假设C、亲属体系与初级群体的假设D、初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11、以下哪项不属于一般族规中的规定:() A、正夫妻B、轻课税C、别男女D、尊王章12、造成不同社会的次级群体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B、历史C、血缘D、制度13、中国宗族的特点不包括:A、拥有不同的祭祀祖先的场所B、规模大C、拥有成员的详细记录D、拥有共同的祭祀仪式14、人与人之间几种重要的群体连带原理不包括:() A、亲属原理B、契约原理C、阶序原理D、“缘-约”原理15、宗族集体为个人提供的保障不包括:() A、宗教方面的保障B、经济方面的保障C、社会性保障D、情感保障16、下面哪一项不是中国宗族的特点:() A、规模小B、拥有共同的行为规范C、有关于成员的详细记录(族谱)D、拥有共同的祭祖仪式和祭祀祖先的场所17、印度教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缔结原理是:() A、亲属原理B、契约原理C、“缘-约”原理D、阶序原理18、以下面哪一项为基础的婚姻是不稳定的:() A、财富B、权利义务C、浪漫爱情D、家庭责任19、关于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亲属体系与文化的假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两个假设都是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B、这两个假设具有逻辑上的联系:人们的心理能量向什么地方投注,与亲属集团的性质有关C、这两个假设的关系可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三种最重要的关系—夫妻、父子、母子关系及其属性对人的纠结上D、这两个假设不属于心理文化学的重要内容20、构成“器物”的基本元素是下面哪一项: A、文化B、社会C、物质D、人21、最新由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主修订的孔氏家谱共有多少册:A、100B、70C、80D、9022、下面哪一项是造成不同社会的次级群体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 A、文化B、经济C、政治D、宗教23、美国社会的主要次级集团是:A、自由结社B、宗族C、种姓D、家元24、关于宗族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族的领导机构作用更加明显B、彻底的土地革命摧毁了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C、农业合作化以后建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冲淡了宗族组织的作用D、对阶段的强调和对旧制度、旧价值观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族意识25、中国宗族的特点不包括: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祀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判断1、中国宗族集团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行为与文化版本四尔雅满分答案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是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

(√)5科学家还没有完全掌握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菊与刀》对(A)的国民性进行研究。

A、日本B、中国C、印度D、韩国2下列关于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B、受精神分析学派影响较大C、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先天决定的D、认为青年的反抗性是一种文化现象3谁是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D)A、马林诺夫斯基B、布厄迪C、弗雷泽D、博厄斯4《菊花与刀》不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5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谁创造了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D)A、许烺光B、费孝通C、鸟居龙藏D、马林诺夫斯基2谁提出了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D)A、列维斯特劳斯B、博厄斯C、摩尔根D、埃杜阿德比.泰勒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范畴?(C)A、知觉和认知的文化差异B、儿童的社会化问题C、以上都是D、人格与文化的关系4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5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人的身体进化过程。

(√)文化与文明1文明造物不包括(C)。

A、社会造物B、物质造物C、情感造物D、观念造物2文明的物质造物不包括(D)。

A、运河B、机械C、道路D、社团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文俊平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定义?(C)A、认为文化是一种制造、传达、保存和处理信息的系统B、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C、文化是文明的表现形式D、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4只有语言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5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是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赞同的观点。

(×)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1心理文化研究的哪项原则可以从“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一句中体现?(D)A、整体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关联性原则D、相对性原则2下列哪一项是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C)A、整体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以上都是D、相对性原则3对于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

A、文化可分优劣B、茶文化优于咖啡文化C、应该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文化D、文化具有相对性4非洲人不属于智人种。

(×)5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族群的进化程度高于另一族群是心理文化研究中的整体性原则。

(×)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1文化的社会造物不包括(A)。

A、知识B、制度C、伦理D、法律2影响人心的客观因素包括(C)。

A、人的意志B、人的情感C、人的内酚酞分泌D、人的信仰3下列关于人类心理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人类心理收文化影响较大B、人类心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C、人类的内心想法和外部行动都保持高度一致D、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来完全呈现人类心理活动4人类的心理活动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

(√)5比较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的概念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威廉•托马斯提出的人类的四种需要?(B)A、对新鲜经验的需要B、对信仰的需要C、对承认的需要D、对安全感的需要2下面哪一项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D)A、尊重的需要C、情感和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3“欲望”的特点不包括(D)。

A、欲望通常是显性的B、欲望常指向某种具体的东西C、欲望通常很难被完全满足D、欲望是一种缺乏状态4下列关于社会心理学中“需要”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需要是人的身体和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状态B、需要就是欲望与本能C、人类具有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D、需要通常是显性的5将人类社会性需要分为对安全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对地位的需要的是许烺光。

(√)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1人类的哪种需要是为了种族延续?(B)B、生物性需要C、经验性的需要D、情感性的需要2下面哪一项属于人类的最低层级的安全需要?(C)A、情感性安全B、社会性安全C、生物性安全D、经验性安全3人的情感性需要不包括(C)。

A、倾诉的需要B、表达悲欢的需要C、延续族群的需要D、爱与被爱的需要4社会性安全层面的满足包括有序的生活、相对稳定的生活和收入。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

(√)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1(D)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交往。

A、生物性交往B、情感性交往C、利益性交往D、社会性交往2下列哪一项是社会交往的最低层次?(B)A、社会性交往B、生物性交往C、精神性交往D、情感性交往3角色交往包括(ABD)。

A、同事交往B、师生交往C、母子交往D、买卖双方的交往夫妻之间的交往不属于社会性交往。

(√)5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人类最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

(√)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1下列不属于文化限制(满足)人的需要所需三系统的是(D)。

A、反馈系统B、输出输入系统C、反馈控制系统D、调节系统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有限制而文明立,无限制而文明废B、在印度教社会中僧侣的地位最高C、巫术对人的行为没有规范和约束作用D、罪恶的根源来源于人内心的需要儒家倾向于强调(D)在调节人的行为方面的作用。

A、法律B、宗教C、巫术D、道德4宗教对人的行为不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5满足人的需要是文化产生的原因。

(×)PSH模型的概念1下列哪一模型描述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互动的场地?(D)A、索罗模型B、渐进模型C、马文.哈里斯模型D、心理社会均衡模型2社会科学中,哪一个强调从整体来把握人的模型?(C)A、理性人假设B、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心理社会均衡模型D、大象模型3下列不属于主流社会科学把人分割开来进行静态研究原因的是(D)。

A、行为不完全是理性的B、整体的人无法进行科学分析C、人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D、人的生理构造不同于其他生物4意念、感觉、情感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型中不属于前意识层。

(√)5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这一概念。

(×)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1下列哪一层在PSH模型中被称为“生命包”?(D)A、第二层B、第一层C、第四层D、第三层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构成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的要素?(D)A、心爱之物B、亲密之人C、执著之念D、求知之心3人的哪一种意识和隐私有关?(C)A、前意识B、潜意识C、限表意识D、可表意识4人的限表意识是PSH模型中的第四层。

(×)5区分限表意识和可表意识对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PSH模型与PSH原理1(D)的关系不均衡时,人们心理上会产生紧张感。

A、可表意识层B、潜意识层C、外部世界层D、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2下面哪一项是PSH模型中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最大区别?(A)A、情感的投注B、意识的表达C、法律的制约D、文化的规范3对PSH模型中的远离的社会与文化层表述正确的是(ABD)。

A、这一层的人和物与实际生活没有功能上的联系B、是紧贴着外部世界的一层C、我们对这一层的人和物有情感的投注D、是PSH模型的第一层4PSH模型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

(√)5我们对PSH模型中的外部世界层的理解还存在诸多错误。

(√)超意识、生命包、个人1下面哪一项是修订后的PSH模型中,“意识谱”所指的范围?(D)A、第三层及其以外的诸层B、第二层以外的诸层C、最外两层D、第四层以内的诸层2在PSH模型中增加了以下哪项来进行修订?(C)A、外部世界B、前意识C、超意识D、限表意识3弗洛伊德认为(D)是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的根本动力。

A、爱趋力B、利益趋力C、精神趋力D、性趋力4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是“生命包”。

(×)5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是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

(√)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1谁提出了“基本人际状态”一说?(C)A、弗洛伊德B、泰勒C、许烺光D、滨口惠俊2以下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维度是对自己情绪感受的认识、调节和自我评价?(D)A、集团B、交换C、情感控制D、自我认知3哪位学者提出“间人”概念是与“个人”相对应的另一种基本人际状态?(C)A、中根千枝B、冈正雄C、滨口惠俊D、鸟居龙藏4日本的基本人际状态是缘人。

(√)5古以色列型在在基本人际状态类型中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相互性为特点的类型。

(×)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的“天伦”的关系?(C)A、兄弟关系B、父子关系C、君臣关系D、夫妻关系2下面哪一项是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B)A、阶序人B、伦人C、德人D、缘人3下面哪一项是人存在的社会文化属性的最小单位?(D)A、基本情感状态B、基本人格状态C、基本心理状态D、基本人际状态4潘光旦并不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5基本人际状态只有个体的差异。

(×)伦人的PSH模式1谁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B)A、潘光旦B、费孝通C、泰勒D、许烺光2关于对伦人主义价值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价值观是基于人的相互性而定的B、孝是伦人亲属关系的主旨C、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个体性而定的D、推崇仁、义、礼、信3下列哪一项是伦人的PSH均衡模式具有的特点?(D)A、静态、停滞B、动态、多变C、动态、恒常D、静态、稳定4神明偶像在伦人的“生命包”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

(×)5对人的性格和状态的研究是基本人际状态和国民性的一致之处。

(×)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1哪一种PSH均衡模式的第0层特别大?(A)A、传教士型B、爱国者型C、遁世型D、组织型2哪种基本人际状态的交换模式是“信用借贷型交换”?(C)A、阶序人B、极致个人C、伦人D、缘人3在“伦人”社会中,亲属关系的特点由什么关系的属性决定?(D)A、夫妻B、母子C、兄弟D、父子4超级爱国者型按照PSH图式来讲,它的第3层并不是非常大的。

(√)5美国人的PSH模式是一种多样、静态的均衡模式。

(×)完整版答案,请按照下方提示获取:方式一: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帮帮ING方式二:百度:萌面人资料铺点击进入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