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1尚会鹏

合集下载

2016年尔雅网络课心理、行为与文化章节测试满分答案(判断题)

2016年尔雅网络课心理、行为与文化章节测试满分答案(判断题)

2016年尔雅网络课《心理、行为与文化》章节测试满分答案判断题部分1.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T2. 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

()F3.《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F4.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T5.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T6.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F7. 语言和宗教都属于文明的观念造物。

()T8.公文俊平与泰勒都认为,文化即文明,文明即文化。

()F9. 非洲人与亚洲人一样,都属于自人种。

()T10. 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以定量描述为主。

()T11. 比起欲望,需要更强调人的生物性。

()F12. 生物性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

()F13. 有序的生活、相对稳定的生活和收入都属于社会性安全层面的满足。

()T14. 夫妻之间的交往属于社会性交往。

()F15.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五种情感性关系是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T16. 文化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F17. 法律、道德、宗教都对人的行为有规范和制约作用。

()T18. 意念、感觉、情感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型中属于前意识层。

()F19. 潜意识这一概念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

()F20.PSH模型中的第四层指的是人的限表意识。

()F21.PSH模型中的第四层指的是人的限表意识。

()T22. 我们对PSH模型中的外部世界层的理解,通常比较无知,会存在诸多错误。

()T23. 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是了解文化差异和文化变化的关键。

()T24. 生命包”是对人与人相互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

()F25. 在基本人际状态类型中,古以色列型是一种以强调人的相互性为特点的类型。

()F26. 缘人是日本的基本人际状态。

()T27.基本人际状态有个体的差异,也有文化的差异。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精选)尔雅通识课《心理、行为与文化》考试答案

天津大学网络考试(90.0分)绿色字体的为正确答案选择题(50分)1、 (1.00分)•A.非连续性•B.排他性•C.平等•D.竞争2、(1.00分)•A.信奉排他性的宗教•B.心理分析或心理治疗•C.有时候会借助于药物产生的幻觉•D.推崇高尚品格3、 (1.00分)•A.种族主义•B.资本主义•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4、(1.00分)•A.非等价性•B.宜增量还报•C.非限定性•D.限制性5、 (1.00分)•A.是“人的系统”,是对人与人互相认知和交流系统的统称•B.基本人际状态可以分为间人和个人两大类•C.间人强调人的互相性为特点•D.个人强调人的相同性为特点正确答案: D 、6、(1.00分)•A.权威性•B.包容性•C.非性爱性•D.连续性7、 (1.00分)•A.家族学•B.谱牒学•C.牒谱学•D.家谱学8、 (1.00分)•A.分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关系•B.分析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动态均衡•C.分析不同文化中生命包类型及其均衡模式•D.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9、 (1.00分)•A.韦伯•B.弗洛伊德•C.马林诺夫斯基•D.卢梭10、 (1.00分)•A.生活习惯•B.传统习俗•C.心理原因•D.生理原因11、 (1.00分)•A.狭义的交换是指:物,在人与人之间除掠夺以外的流动过程•B.广义的交换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的流动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C.交换是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D.从心理学层面理解,交换是心理、社会均衡的一个重要内容12、 (1.00分)•A.同辈•B.道德,修养•C.同类•D.条理,秩序13、 (1.00分)•A.生物学需要•B.社会性需要•C.独立性需要•D.情感性需要14、 (1.00分)•A.自动性•B.血缘或拟血缘性•C.差序性•D.选择性15、 (1.00分)•A.自愿性•B.排他性•C.竞争性•D.平等性正确答案: D 、16、 (1.00分)•A.亲属原理•B.缘-约原理•C.契约原理•D.阶序原理17、(1.00分)•A.习俗•B.法律•C.道德•D.宗教18、 (1.00分)•A.超大的规模•B.共同的祭祖仪式、场所和共同财产•C.共同的行为规范•D.拥有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19、 (1.00分)•A.投射•B.直接•C.部分•D.较不深入正确答案: B 、20、 (1.00分)•A.输出输入系统•B.反馈系统•C.统计系统•D.反馈控制系统21、 (1.00分)•A.双方在开始的时候并不一定有从交换中获得好处的想法,但双方都会有预期•B.对方在接收了自己的好意之后,会做出某种还报,此种模式下交换价值一般不相等•C.交换过程一般是同时完成,没有一个持续的过程•D.交换行为一般不重复出现,只在特定人群中发生22、 (1.00分)•A.中国型•B.日本型•C.现代美欧型•D.印度型23、 (1.00分)•A.由于林冲和柴进是好朋友,柴进和军官是好朋友,军官将正在通缉的林冲放行•B.三顾茅庐•C.由于朱仝认识晁盖,晁盖认识刘唐,朱仝放了被追捕的刘唐•D.宋江写反诗,朱仝在追捕过程中由于认识宋江,将其释放24、 (1.00分)•A.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关系•B.全球变暖•C.国家利益竞争•D.暴力问题25、 (1.00分)•A.最稳定、最长久•B.个人有一种更不稳定、更靠不住的内心世界•C.人们生活的重心必须转到以个体为中心•D.倾向于发展出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26、 (1.00分)•A.作用的社会与文化•B.远离的社会与文化•C.可表意识•D.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27、 (1.00分)•A.生理需要•B.成就需要•C.从属和爱的需要•D.安全需要28、 (1.00分)•A.不分你我•B.没有隐私•C.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夫妻关系明显正确答案: D 、29、 (1.00分)•A.从夫居•B.从叔居•C.独立居•D.双方居30、 (1.00分)•A.交换者在交换之处一定有获得好处的企图•B.交换价值未必等价•C.交换不会在任何人之间重复发生•D.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不因为交换过程的完结而完结31、 (1.00分)•A.人的存在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影响的“场”•B.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即人的“生命包”•C.人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层的关系大体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不均衡会带来某种心里紧张并力图恢复均衡•D.PSH模型有个体的差异,分析个体的生命包类型和均衡模式,可以调节和矫正人的行为正确答案: B 、32、 (1.00分)•A.美国社团和公司内部部门均千奇百怪•B.表面上都显得卑微琐碎•C.都在契约原理下自愿缔结的•D.都以赢利为目的33、 (1.00分)•A.交易型交换•B.好意优先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单惠型交换34、 (1.00分)•A.减量的方式还礼•B.适当的增量还礼•C.等价的方式还礼•D.远超量的方式还礼35、 (1.00分)•A.伊拉克•B.印度•C.印尼•D.伊朗36、 (1.00分)•A.好意优先型交换•B.交易型交换•C.雇佣型交换•D.信用借贷型交换37、 (1.00分)•A.近亲、熟人、朋友是“生命包”的永久居民•B.亲属关系至高无上•C.人的系统是“个人”•D.人的系统是一种“关系体38、 (1.00分)•A.文化•B.人•C.物•D.行为39、 (1.00分)•A.人类学倾向•B.社会学倾向•C.文化学倾向•D.统计学倾向正确答案: C 、40、 (1.00分)•A.高级集团和中级集团•B.初级集团和次级集团•C.高级集团和低级集团•D.初级集团和中级集团41、 (1.00分)•A.刺激命题•B.成功命题•C.攻击与欲望命题•D.价值命题42、 (1.00分)•A.在阶序人社会占优势的交换模式是单惠型交换。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心理、行为与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哪项关系不属于乡村人际关系下的亲属关系?()A.亲子关系B.同学关系C.平辈关系D.婚姻关系2.《水浒传》中林冲被官府通缉,因柴进而免于被官府捉拿,这体现了什么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A.勇气B.关系C.信任D.机会3.交往关系手段化是指()。

A.人与人缔结关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交往本身也是目的B.人与人缔结关系是为了交往,而不是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C.人与人缔结关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交往本身不是目的D.人与人缔结关系是无意识行为4.关于初级集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明确目标B.规范章程一般不明确C.强调血缘或婚缘D.强调推选的领导体系5.关于次级群体与文化的假设、亲属体系与文化的假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两个假设都是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论假设B.这两个假设具有逻辑上的联系人们的心理能量向什么地方投注,与亲属集团的性质有关C.这两个假设的关系可归结为人类社会的三种最重要的关系夫妻、父子、母子关系及其属性对人的纠结上D.这两个假设不属于心理文化学的重要内容6.PSH图式中“前意识”层,代表能够意识到,但未形成清醒的意识。

()A.正确B.错误7.伦人主义价值观特点不包括()。

A.基于人的相互性B.更受推崇的人格有重视家庭、重视人际关系、稳定、谦逊、中庸、节制等优点C.更受推崇的人格有轻视个性独立、依赖他人和权威等特点D.更受推崇的人格有过于自负等特点8.关于传统家庭理想状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分你我B.没有隐私C.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夫妻关系明显9.关于“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文化设计原理作用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B.人类无意识地产生出来的C.涉及精神和物质两方面D.是社会生活类型的复合体10.“一定的文化系统是人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产物,是人们解决面临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一种选择”所描述的原则是()。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二章第一节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C、D、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第二节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B、C、D、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C、D、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B、C、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第三节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B、C、D、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心理、行为与文化(尚会鹏)章节测验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尚会鹏)章节测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心理、行为与文化》(尚会鹏,北京大学)目录课程章节 (2)章节测验及答案 (3)1.绪论 (3)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3)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 (4)2.3文化与文明 (4)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5)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 (5)3.1需要的概念 (6)3.2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 (7)3.3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 (7)3.4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8)4.1PSH模型的概念 (8)4.2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 (9)4.3PSH模型与PSH原理 (9)4.4超意识、生命包、个人 (10)4.5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 (10)4.6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 (11)4.7伦人的PSH模式 (11)4.8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 (12)4.9美国人的维度、健康生命包 (12)5.1集团、亲属集团与家庭的概念 (13)5.2家庭的功能、基础、形态 (13)5.3对家庭的解读与许氏假设 (13)5.4许氏假设的内容与评价 (14)5.5许氏假设验证之中国家庭模式 (14)5.6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5)5.7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5)5.8许氏假设验证之美国家庭模式 (15)5.9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 (16)5.10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16)6.1次级集团的概念与连带原理 (16)6.2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 (17)6.3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 (17)6.4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 (18)6.5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 (18)6.6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18)6.7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 (19)6.8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 (19)6.9美国社团的特点 (20)6.10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 (20)6.11契约原理的影响 (20)7.1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 (21)7.2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 (21)7.3等意义交换 (22)7.4价值转换及其与情感的联系 (22)7.5基本人际状态与交换模式的关联 (23)7.6伦人社会的交换模式 (23)7.7个人社会的交换模式 (24)7.8阶续人的交换模式 (24)课程章节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2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2.3文化与文明;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2.6拓展阅读。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2018.10-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第一章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1.【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2.【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 )。

C、3.【多选题】《心理、行为与文化》的课程特点是( )。

A、B、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 )√第二章第一节鲁思·本尼迪克特是英国的人类学家?×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

B、2.【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 )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D、3.【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 )。

A、C、D、4.【判断题】文化与人格学派是人后天接触到的各种训练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这个族群的文化性格。

( ) √5.【判断题】《菊花与刀》是一位日本作家描写日本人的文化性格的作品。

( )×第二节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意义上的差异。

×1.【单选题】科学和技术属于文化定义的( )。

D、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人类学分支的有( )。

A、B、C、D、3.【多选题】社会人类学分支心理学派大致分为( )。

B、C、D、4.【多选题】人类学分为( )。

A、B、C、5.【判断题】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定义和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文化的内容是几乎相同的。

×第三节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社会造物的是( )。

C、2.【单选题】根据公文俊平的《信息文明》内容,以下选项关于文化的定义正确的是( )。

D、3.【多选题】文明在哪几方面造物的?( )B、C、D、4.【判断题】物品、器物等不属于文化,体现在器物上的理念和价值观才属于文化。

( )√5.【判断题】人类创造的工具即人施加影响的有机自然物都属于文化。

( )×第四节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是普遍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作业满分答案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 绪论作业满分答案

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满分答案本文将提供2023年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作业的满分答案。

请注意,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回答应根据课程材料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

问题1请简要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感觉、情绪和行为。

- 行为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如何解释和预测人类和动物的行为。

其目标是探究行为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结果。

- 文化研究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系统性研究。

其目标是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俗、和社会行为。

问题2请说明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案:- 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

- 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工具,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育、治疗和社会政策。

- 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消除偏见和歧视。

问题3请简要介绍尔雅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该课程的目标是向学生介绍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 课程的内容包括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主要领域和重要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原理、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概念。

问题4请分析心理学、行为科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答案:-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方面有很强的关联。

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来自心理学,而心理学又借用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 文化研究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关系也密切。

文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变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心理、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 同时,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俗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表现和解释。

尔雅2017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2017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

尔雅2017心理、行为与文化答案一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1【单选题】关于这门课的学习目的,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研究国际关系提供文化视角B、了解“异文化”C、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D、具备看穿他人想法的能力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的人是()。

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3【单选题】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

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4【判断题】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二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2.1 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1【单选题】《菊与刀》是一本关于()国民性研究的学术著作。

()A、中国B、日本C、韩国D、印度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2【单选题】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厄迪B、马林诺夫斯基C、博厄斯D、弗雷泽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判断题】《菊花与刀》属于社会学倾向的研究著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国民性研究的初始目的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2.2 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1【单选题】人类学中,功能学派的创始人是()。

A、费孝通B、许烺光C、马林诺夫斯基D、鸟居龙藏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2【单选题】大英百科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提出的。

A、博厄斯B、列维斯特劳斯C、埃杜阿德比.泰勒D、摩尔根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判断题】人的身体进化过程也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世界上各种族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2.3 文化与文明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文明造物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