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

合集下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单元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单元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单元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单元在当今的化工领域,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简称SM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性能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SMA的结构单元包括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这两种单体的共聚构成了SMA的主要链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结构单元,以及其在工业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1.结构单元的组成苯乙烯(C8H8)是一种芳香烃化合物,具有稳定的芳香环结构,在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马来酸酐(C4H2O3)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和醋酸等溶剂,具有多样的官能团。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通过共聚反应形成的SMA结构单元中,苯乙烯单体通过共价键与马来酸酐单体相连,形成了SMA的主链结构。

这种结构单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韧性,使得SMA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2.在工业上的应用SMA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作改性剂、增强剂、黏合剂等添加剂,用于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

SMA还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

3.在科研上的重要性SMA结构单元的研究对于理解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SMA结构单元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科研人员可以深入探讨其分子链构型、热力学性质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特点,为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提供参考和支持。

SMA结构单元还为设计新型高分子材料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范例,对于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结构单元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工业和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SMA的优异性能和稳定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高性能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对SMA结构单元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还为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doc)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doc)

实验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doc)1. 实验目的通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反应,了解共聚合反应机理,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实验原理聚合反应是指由单体分子(或其它一些化合物)在自由基、阴离子、阳离子或离子配位催化下,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其中自由基聚合是最常见的一种聚合形式。

聚合反应可以分为步进聚合和链式聚合两种形式。

链式聚合是最为常见的聚合方式。

共聚合反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分子参与连接,最终形成高聚物的过程。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是一种常见的共聚合反应,其反应机理如下: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分别通过自由基和离子活性中间体引发剂形成共聚物。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一种高分子量的材料,其中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单体之间以一定比例进行连锁聚合。

共聚合反应是通过拼接单体分子来实现的,因而比聚合反应更加复杂。

共聚物的链段结构可能会导致物理性质的变化,对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实验材料● 设备:醇灯、恒温槽、分液漏斗、烘箱等。

● 试剂:苯乙烯、马来酸酐、丙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

4. 实验步骤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按照摩尔比例称入烧瓶中。

建议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单体比为1:1。

将上述烧瓶加入计量的丙酮,并用丙酮洗涤180℃的恒温槽预热至初始温度。

将溶液加入已预热的恒温槽中,并转动平台,形成恒温试验体。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应不时观察恒温槽温度的变化,保持其在145±2℃之间。

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聚合物混合后,并在烘箱中加温(80℃,30min)。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聚合反应的进程,并取样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相应的聚合物结构。

4.4 安全注意事项● 危险品要在防护设施下慎重操作,如手套、护目镜、防护衣等。

● 实验区域内不得吸烟、吃东西。

● 实验室内应按规定分类贮存各种试剂、溶剂,不得混放随意使用。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在化工行业中广泛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耐腐蚀性等优异特性,使得它在塑料制品、涂料、胶粘剂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进行深入探讨。

一、简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简称SMA共聚物,是由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在反应条件下共聚而成。

这种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常用于制备高性能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产品。

SMA共聚物的产能直接影响其市场供应和应用范围,因此对其产能的评估非常重要。

二、产能现状目前,全球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较为充裕,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如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SMA共聚物生产国家,其产能占据全球总量的50%以上。

其次是韩国和日本。

三、产能的影响因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等。

原材料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供应状况直接决定了SMA共聚物的生产能力。

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价格波动以及供应的不稳定性可能对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改进也会对SMA共聚物的产能产生影响。

如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产能。

市场需求的波动也会对产能造成影响。

市场需求的增长可以促进生产扩张,而需求下降则可能导致产能过剩。

四、产能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的推进,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有望继续增加。

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将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对于SMA共聚物的需求将趋于多样化和特殊化,从而需要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高的产能来满足市场需求。

个人观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的提升和技术的创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重要的共聚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产能方面进行详细解析,说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以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又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简称SMA)。

它是一种由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溶液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

溶液聚合法是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分别溶解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反应生成共聚物。

乳液聚合法是在水相中形成乳液,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SMA。

生产过程中还需考虑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的控制。

目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相对较高。

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其对SMA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中国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应用领域。

SMA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如优异的热稳定性、强度、耐腐蚀性和可塑性等,使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建筑、包装等。

在汽车领域,SMA被用作汽车内饰件、汽车灯罩、汽车减振器等,可以提高产品的耐高温、刚性和耐磨损性能。

在电子领域,SMA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力设备外壳、电子元器件等。

SMA 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使其成为电子领域的重要材料。

在建筑领域,SMA被用作建筑涂料、建筑制品等。

SMA的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使其适用于户外建筑材料。

在包装领域,SMA可以用作包装材料的气密性、热封性和抗冲击性的改性剂,提高包装品的使用寿命和保鲜性。

总的来说,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共聚物材料,其产能较高,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地。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

实验一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

实验一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合一、实验目的通过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的合成,了解共聚合的原理及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制备的聚苯-丁树脂是采用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在甲苯(或乙苯)溶剂中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因为生成的苯-丁共聚物不溶于溶剂因而又称为沉淀聚合。

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很容易进行共聚,而且总是形成1∶1 的交替共聚物其反应如下:三、实验仪器与试剂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温度计,滴液漏斗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苯四、实验步骤1.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 四口瓶中加入12g 马来酸酐和100 mL 二甲苯,加热至80 ℃使其全部溶解。

2. 将13 g 苯乙烯,0.25~0.35g 过氧化二苯甲酰和50 mL 二甲苯混合摇匀后自滴液漏斗加入反应瓶中,温度不超过90℃,约30~40 min 滴完。

3. 从出现白色沉淀聚合物时算起,在100~105 ℃下,反应2 h 左右,即可停止反应。

4. 将产物冷至室温,过滤(回收二甲苯),用石油醚洗涤、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状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

五、思考题顺丁烯二酸酐自身很难聚合,但与苯乙烯共聚很容易,为什么?其共聚物结构如何?参考文献1.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实验二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熟悉乳液聚合的特点,了解乳液聚合中各组分的作用。

2. 掌握制备聚醋酸乙烯胶乳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聚合的反应过程。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分散介质(水)、乳化剂、引发剂。

乳液聚合的机理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分子量。

而在本体、溶液和悬浮聚合中,使聚合速率提高的一些因素,往往使分子量降低。

水溶性分散剂苯乙烯_马来酸酐_SMA_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水溶性分散剂苯乙烯_马来酸酐_SMA_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

第30卷第8期辽 宁 化 工V ol.30,N o.8 2001年8月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August,2001水溶性分散剂苯乙烯马来酸酐(S MA)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程建华,伍 钦,汪晓军,史桂侠(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摘 要: 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型(S M A)水溶液分散剂,用乌式粘度计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吊环法测定了共聚物的表面张力,当其水溶液浓度为0.3g/L时,表面张力下降为37.74mN/m.,并用分光光度计表征其分散性能。

关 键 词: 水性分散剂;表面张力;分散性能中图分类号: T Q24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01)070328021 前 言两亲性高分子共聚物是属于高分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水性涂料、油墨中这类高分子既可以作为截膜物质,又有优异的颜料分散性能,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故广泛用做分散剂。

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颜料进行表面处理,并使它们吸附在粒子表面,这影响了它们之间的紧密接触,当粒子表面涂层含有聚合物分子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粒子失去了自由活性并相应地降低了熵值,立体效应增加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排斥力)依据其立体障碍作用使分散粒子的接触受到空间的障碍,保持了体系的稳定性。

2 实验部分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苯乙烯:AR,上海试剂站化工厂(冷藏);顺丁烯二酸酐:AR,上海试剂三厂;丙酮:AR,中国医药上海化剂站;过氧化苯甲酰:AR,无锡县科技二厂;氢氧化钠:AR,中国医药上海化剂站;乙醇:上海上海振兴化工厂;硫醇(自配)。

78-1A磁力加热搅拌器(上海南江电讯器材厂);DCT-2G型数显控温仪(无锡后中电讯厂);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仪(上海标本型厂);乌示粘度仪(上海亚太技术玻璃公司)。

2.2 实验操作2.2.1 单体的预处理将反应物苯乙烯用5%(质量百分比)的NaOH溶液在分液漏斗中洗两次,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反应用的苯乙烯。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是一种具有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目前已成为塑料工业中的重要成员。

本文将着重讨论该共聚物的产能情况,通过深入分析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相关产能方面的全面了解。

一、行业概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属于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该类共聚物在塑料包装、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该行业的产能不断提升,以满足市场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需求。

二、产能现状目前,全球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产能不断扩大。

主要生产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生产国家,拥有一大批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生产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扩大产能规模,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三、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几年,全球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在产能增长的同时,技术创新也将成为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将不断涌现,使得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质量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与其他材料相比,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产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其在一些应用领域的使用。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共聚物生产企业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力度。

五、发展前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新技术的崛起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共聚物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精细化、高效化的生产技术将有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能。

同时,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环保要求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共聚物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六、结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产能的提升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需求的迫切需求。

苯乙烯类-co-马来酸酐相容剂的研究及应用

苯乙烯类-co-马来酸酐相容剂的研究及应用

A的混炼产品。ABP广泛应用于PC/ABS、PA/ABS的混和, 通过ABP的添加可以改善稳定性、耐冲性,通过特殊的方 法还能得到工业上的合金材料,其中控制反应过程非常 重要。
Denka IP可用于制造优质PA6/ABS合金Denka IP可以作为相 容剂来应用。首先Denka IP和ABS、FESISF相容的。Denka IP与无水马来酸基混合
的特征,ABS和高胶粉按照一定程度来混炼,一组是没有 加IP的,一组是加了3%的IP。加了3%的IP之后,冲击强度 大幅的提高,同时还有黏性方面的变化。实验中无水马 的改善效果没有太大的 差异,使用IP之后效果非常明显。IP的反应性非常好,残 留无水马来酸含油量的高低对耐冲击性改善效果不是很 大,含油量过高反
而使反应过度导致了流动性的下降。实验证明使用PA6 IP 的产品耐热性,耐冲击性、耐热性,平衡性更为突出。 结论就是使用Denka IP可以得到很好的PA6/ABS合金。镁 盐
可以增加耐冲性在反应相容化技术中,为了改善热稳定 性等特性,末端的水酸基被丁苯基限制,通常不能和无 水马来酸反应。此时对PC进行了适度的分解,检测了耐 冲击性改善效果。ABS高
2015年9月1日,由“同时具备上游聚合、下游改性技术 平台”的佳易容®主办的2015(第三届)聚合物相容化 技术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虹桥元一希尔顿酒店顺利落幕。 举办此
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相容剂领域的技术交流,加强 下游改性行业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推动整个 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来自DENKA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的聚合物研发部经理Ko
合物部、无机材料部,电子产品部和环保产品部。Kohhei Nishino先生主要负责开发苯乙烯系列,主要有GPPS、 MBS、ABS等系列产品。制造方法是先利用单体状的苯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应用
作者:李小华, 强西怀, 洪新球, LI Xiao-hua, QIANG Xi-huai, HONG Xin-qiu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刊名:
皮革科学与工程
英文刊名: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19(2)
被引用次数:1次
1.BARUAH;LASKAR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外文期刊] 1996(60)
2.邱广明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功能化膜和微球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6
3.Wu D C;Hong C Y;He W D Study on controlled radical alternating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ith maleic anhydride under UV irradiation[外文期刊] 2003(1)
4.沈一丁表面活性剂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2003
5.胡英近代化工热力学 1994
6.李春生;张书香;郑安呐超临界CO2中马来酸酐与苯乙烯的聚合[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
7.Jack E S;Kim M N;Lee L M Living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1973
8.张举贤KS-1合成鞣剂的研究 1983(01)
9.来水利;沈一丁无规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复鞣剂的合成及性能[期刊论文]-中国皮革 1999(07)
10.高嫄;黄发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期刊论文]-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4(02)
11.Walling C;Briggs E R;Wolfstirm K B;Mayo FR Copolymerization.X.The effect of meta-and para-substitution on the reactivity of the styrene double bond 1948
12.卢行芳;殷家雄;白涛阳离子皮革染色助剂的试制与应用[期刊论文]-皮革化工 2005(04)
13.Dilip R;Abayasckara;Raphacl M Ottenbriew查看详情 1985(02)
14.潘卉;张治军;张举贤一种新型纳米复合鞣剂MPNS/SMA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皮革 2004(27)
15.周家达;房宽峻;张霞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对颜料的分散[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2007(03)
16.向远清;刘朋生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接枝液化MDI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弹性体 2002(04)
17.王荣伟;郁剑乙低分子量SMA交替共聚物的合成 1994(11)
18.吴娇娇;顾恩光;王兵雷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磺酸钾的合成及分散性能[期刊论文]-嘉兴学院学报 2002(51)
19.叶文玉;马新起;刘伟磺化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S/NMA)的合成及其阻垢性能 1998(04)
20.Kim S Y;Lee Y M Taxol-loaded block copolymer nanospheres composed of methoxy poly(ethylene-glycol) and poly(ε-caprolactone) as novel anticancer drug carriesrs 2001
21.Kataoka K;Harada A;Nagasaki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for drug delivery:design,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2001
22.Leckband D E;Borisov O V;HalperinA Cold and hot denaturation of polysoaps[外文期刊] 1998(07)
23.胡中青一类含马来酸醉交替共聚单元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辐射法合成及其应用 2006
24.朱明强;魏柳荷;周鹏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链链转移聚合及新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期刊论文]-高分子学报 2001(03)
25.Kim S Y;Lee Y M Taxol-loaded block copolymer nanospheres composed of methoxy poly(ethylene-glycol) and poly(ε-caprolactone) as novel anticancer drug carriers[外文期刊] 2001(13)
26.Alfrey T;Lavin E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1945
1.唐炳涛.赵杰.张淑芬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期刊论文]-精细化工 20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pgkxygc20090200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