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

分类统计需进行光谱分析的名称、规格、材质、数量。

2.编制依据:

列出与光谱分析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

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

明确试验委托、试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

列出参加光谱分析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试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技术人员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作如下技术准备

a)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

b)检查被检件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风力、光线、油漆、油污、氧化

层)并作出必要的措施。

c)列出拟分析钢种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及合金元素含量范围。

d)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选定分析用电极

e)对复杂的部件或系统复查时,要有委托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场配合。

f)确定精密部件上的引弧位置。

4.1.2.对作业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

4.1.3.开工前编制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作业前必须有施工项目委托单,材质

复核时委托单必须注明设计材质。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4.2.1.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光谱分析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光谱分析辅助工须经安全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2.光谱分析人员的视力不得低于1.0,色盲者不得担任光谱分析工作。4.2.3.掌握常用合金钢的性能用途及燃弧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2.4.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

4.2.

5.掌握电厂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技能,并对其检验结果负责。

4.2.6.了解安全防护知识,能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4.2.7.人员最低配备:持证光谱分析人员3人,光谱分析辅助工6人。

4.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

4.3.1所配备的工器具(必需的标钢和常用工具、材料)。

4.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各种光谱分析仪器)

4.4材料

油漆、砂纸及相关材料

4.5安全器具

防护用品及安全帽、绝缘鞋、安全带、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齐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夜间照明充足。

4.6场地道路

4.6.1被检工件处应有必要的试验空间和良好的安全设施。

4.6.2被检工件附近要有良好的可接电源,夜间或暗处工作,要有充足的安全照明。

4.7工序交接

4.7.1被检工件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4.7.2被检工件外部不得有油漆、保温层、覆盖物等。

5.作业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5.1作业程序的步骤:(见附录1图)

5.2作业方法

5.2.1连接好看谱镜与发生器电缆、发生器与电源线、可靠的接地线等。

5.2.2接通电源,选择好“电弧”与“火花”开关,调好“间隙调谐”。

5.2.3依据《合金元素光谱分析用主要分析线组》引弧并进行分析。

5.2.4标识(明确标识方法和部位)。

5.2.5记录分析结果(明确要求)。

5.2.6反馈分析结果。(明确反馈对象和方式)

5.2.7出具报告(出具报告原则和审、批要求)

5.2.8整理资料存档(含报告和过程控制资料)

6、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标准

6.1控制点的设置及要求

6.1.1人员和仪器配置 W (监理参加。确认光谱分析专业人员持证情况和

有效期;确认设备能力和检定状况)

6.1.2安全技术交底 R

6.1.3视场稳定,对应分析元素有足够的燃弧时间。 W

6.1.4发现材质不符时及时报告,并由其他光谱分析专业人员进行复核。 H

(监理参加)

6.1.5分析完一个试件后,继续分析另一试件时,应对电极进行清理。 W

W -见证点 H -停工待检点 R -记录确认点 S -连续监视点

6.2质量标准

列出光谱分析规程中对光谱分析质量的要求。

7、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7.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7.2作业的环境条件

8. 附录

附录1 光谱分析作业流程图

附录2 光谱分析委托单

附录3 光谱分析报告

附录1工作程序流程图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了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有关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其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系统涵盖的生产过程(进货检验、组焊、精加工、装配过程等)。 3 定义 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正确、安全、规范操作的工艺文件。 4 职责 4.1 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筛选车间、组焊车间) 4.1.1 负责本部门主管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对作业指导书的适用性负责; 4.1.2 筛选车间/组焊车间负责组织、实施进货检验/组焊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1.3 工程技术部负责进行精加工/装配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2 品质管理部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管理及控制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会签。 4.3 工程技术部部长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4.4 各使用部门 4.4.1 负责组织对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宣贯,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4.4.2 作业指导书在操作岗位悬挂,维护其清洁。 5 工作程序 Q/1QAG112-11-2017 6 控制要求 6.1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6.1.1 要求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可视化强,员工易学易懂;

6.1.2 作业要领一目了然,以期达到实操性强、易懂、工艺要求明确的目的。 6.1.3 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Q/1QAG102《文件控制》。 6.2 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要点 6.2.1 组焊车间/精加分厂/装配分厂 6.4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 6.4.1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控制 附录1 精加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2 装配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3 筛选车间入检作业指导书模板 (G01)附录4 组焊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7 相关文件 Q/1QAG102 文件控制 Q/1QAG112 生产过程控制 Q/1QAG102-03 工艺文件的有效管理规定 8 记录 附表1 112-11-J01 作业指导书更改单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提出。 9.2 本办法需宣贯到公司品质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精加分厂、装配分厂、组焊车间、筛选车间等部门的相关人员。 9.3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管理,并负责解释。 9.4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oshan SmartHa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A/0 生效时间:2017.10.30 总页数:6页 制订: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1/6 生效日期:2017.10.30 版本 修订状况 记录 修订原因修订时间 A /0初次发放 2017.10.30

分发部门□制造中心□品质管理□研发工程□供应链管理 □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部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2/6 生效日期: 2017.10.30

一、目的 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工作,提高生产作业质量和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三、定义 作业指导书即 WI ( Working Instruction ):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作业操作规范,是对作业 者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指导基准。 四、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完成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审核、批准、发行、更换、管 理、 归档及有效性的定期监控。 4.2 使用单位负责保存作业指导书(不得出现缺失、损毁,污脏等),作业时能及时张贴出正确清晰的作 业指导书。 五、工作流程 5.1 编制: 5.1.1 编制依据: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PFMEA》等相关要求进 行编制。 5.1.2 编制内容: 5.1.2.1 文件信息: 5.1.2.1.1 公司LOGO、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管理编号/版本。 5.1.2.1.2 工序名称:填写文件应用的生产工序。 5.1.2.1.3 文件页码:填写文件的页码数。 5.1.2.1.4 制订日期:填写文件的编制完成日期。 5.1.2.1.5 编制/审核/批准:由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5.1.2.2 客户及产品信息: 5.1.2.2.1 客户名称:填写客户名称。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ICP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ICP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开机预热、编辑分析方法、和打印报告等各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 2人员 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仪器操作授权。 3仪器的准备 (1)开机 调分压表为0.5—0.8Mpa,同时确认两瓶氩气储量足够。再确认氩气打开1小时后开主机。 (2)预热 主机开机以后预热一般2—3小时,使光室恒温指示达到90±0.2华氏度。 4计算机操作系统 (1)条件检查 再次确认氩气储量大于或等于一瓶,分压为0.5—0.8Mpa,通气时间大于40min。 检查并确认炬管等进样系统正确安装。 ●检查病确认废液桶有足够的容积空间。 ?将进样管放入水中。 (2)启动计算机

进入TEVA软件,点击点火图标,检查仪器连接是否正常。 如果仪器连接正常,点击点火图标,稳定15—30min后开始工作。 5编辑分析方法 (1)选择元素及谱线 在TEVA软件里选择Analysis 选择Methad,再选择new,选择所需要的元素,点击OK即可。 (2)设定分析参数 在上一步完成后,点击Methad,点击Analysis Preference设置重复次数、长短波积分时间。 (3)保存参数 点击Automated output,选上store results to database,点击Apply to all sample type,即可。 (4)设定标准系列 点击standards,输入标准系列,点击save保存。 6拍摄高标谱图 回到Analyst界面中,点击拍摄高标图标,选择各元素条件拍摄高标谱图。 7校正高标谱图里的谱线 选择使谱线波长接近元素波长,强度最大的位置为谱图的中心位置,然后右键点击Restore zoom即可。 8拍摄标准谱线 回到Analyst界面中,点击左下角Analyst,点击拍摄标准曲线图标,点击run,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4.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1.主体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规程适用于15CrMo、12Cr1MoV、35CrMo、1Cr18Ni9Ti等电厂常用 合金紧固件及耐热合金钢材料的材质复核、混料分选、粗定材质以及合金钢焊接接头的焊缝复查。 1.2本规程适用于由交直流电弧发生器及看谱镜组成的谱线直读式对合金元素 进行定性或含量的半定量分析。 2.引用标准: DL5011-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T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3.人员职责 3.1光谱分析人员的矫正视力应在1.0以上,色盲者不能担任光谱分析工作。3.2凡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经光谱分析人员资格鉴定考 核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与其资格证书级别相符的光谱分析工作。 3.3对光谱高级分析人员的要求 3.3.1应全面了解光谱工作项和工作量,协助技术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及拟订技术 措施。 3.3.2参加并指导光谱分析工作,解答复核疑难问题,并作出准确结果。 3.3.3掌握常用合金钢的性能用途及燃弧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3.3.4能分析仪器所能分析的合金元素,对主要的合金元素作必要的半定量分析, 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3.4对光谱检验人员的要求 3.4.1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 3.4.2掌握电厂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技能,并对其检 验结果负责。

3.4.3作好分析记录和分析标记,对被检出的不符合技术资料要求的项目必须进 行复核,并及时签发检验报告,通知有关部门。 3.4.4具有排除被分析试样中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的能力,对违反安 全规程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试件,应拒绝接受分析检验。 3.4.5了解安全防护知识,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4.工作程序 4.1分析前的准备 4.1.1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包括规格、钢号、热处理状态),以便作出准 确判断。 4.1.2对被分析合金钢管道及焊缝,应绘制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编号 标记。 4.1.3分析前检查被检件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风力、光线、油漆、 油污、氧化层)并作出必要的措施。 4.1.4分析前应熟悉该钢种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及合金元素含量。 4.1.5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选定分析用电极(铜 极或铁极),分析前必须了解技术资料对技术条件的要求,并在委托单上注明。 4.2光谱分析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4.2.1光谱分析是利用激发光源对试件提供能量,使原子处于激发状态,借助看 谱镜观察各排列有序的谱线进行分析的。光谱分析是利用对钢中合金元素(Cr、Mo、V、Ni、W、Ti、Mn、Si等)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复核钢号的目的。 4.2.2定性分析是确定被分析试样中某元素存在与否的一种方法,可通过标准试 件比较法,基体(铁谱线)特征线中元素谱线是否出现来判断别元素的存在与否,但定性分析只能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和复核钢号,必须以被分析元素的最“灵敏线”(最低含量时出现的谱线受干扰除外)的出现与否来判定。 4.2.3半定量分析是根据定量分析原理(谱线亮度或强度与其含量的函数关系基 本是呈线性的)通过基体线与元素线的强度比较或标准试样与被分析试样在同一条件下谱线强度的比较来粗略估计其元素含量的。半定量分析对比线组宜选取同一视场,相距较近的谱线,同时应选用灵敏度较高即含量变化

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 (试行稿)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 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内容及格式..................................... 变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电运行巡视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线路运行巡视指导书........................................... 线路检修作业指导书........................................... 7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文本要求....................................... 8 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附录A: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附录B:×××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定置图及围栏图.............................................................. 附录C:×××变电站×××kV××线×××断路器大修流程图....... 附录D:×××变电站巡视路线图.................................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光谱分析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GVM-1014S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 2 测量原理 将加工好的块状样品作为一个电极,与反电极之间激发激光,通过分光元件将激发光分解成光谱。发射光的光谱特征谱线表示所给样式的含量的特性,对选用的内标线和分析线的强度进行光电测量,根据所用标准样品制作的工作曲线,求出样品中分析元素的含量。 3 操作程序 3.1 开关机程序 3.1.1 开机 顺序打开稳压电源开关、光谱仪主开关、温度调节开关、激发光源开关(随做随开)、CRT、打印机、计算机、真空泵电源及手动阀门。 3.1.2 关机 先关计算机,再关CRT,以下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3.2 准备工作(光谱仪稳定四小时后方可进行描迹、标准化、含量分析)。 3.2.1 抽真空(每天需要进行的工作) 开机后计算机自动进入数据处理系统,按“ENTER”键后,即进入工作状态。 3.2.1.1 按“shift+F1”键,显示主菜单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intenance” 3.2.1.2 用“↑”、“↓”键将光标移至“Instrument Status”(仪器状态)项,按“ENTER”键,则显示出其画面。 3.2.1.3 打开真空泵开关五分钟后,打开手动阀门,待“V ACUUM”黄色指针移至左侧绿色区域中央时关闭手动阀门。一分钟后关掉真空泵电源开关,同时确认“AC 100V”、“TEMP”在绿色区域。 3.2.2 描迹(需要时) 3.2.2.1 按“F10”键回到“维护”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nual scanning”(描迹)项,按“ENTER”键,则显示其他画面。 3.2.2.2 打开氩气总阀,打开激发光源开关,按“F8”键打开负高压开关。 3.2.2.3 放好描迹的试样,按“F1”键开始激发,用手握紧鼓轮逆时针转动20小格,再顺时针转动,每间隔5个小格按“F6”键,CRT上显示出标记。当描出Fe线有峰值的轮廓时,按“F2”键,停止激发。

试分析作业指导书编写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试分析作业指导书编写的意义和相关要求 郑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张笑 作业指导书是企业项目工程施工组织技术文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满足顾客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控制环节。 它是一个企业《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又是组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中)基础层次,对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效运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进行编写的,主要是进一步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活动行为与进一步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作质量与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从格式、内容、发放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企业作业指 导书编写使用等工作,进而完善和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1.2使作业指导书更贴近现场实际情况,切实起到指导工程施 工的作用,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项目工程的工程质 量,进而确保企业质量方针的执行和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2. 作业指导书的分类 根据项目工程的施工特点,作业指导书可分为以下三类: 2.1操作性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怎样操作、实施的专业指导书。 2.2检验性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或工序,或工种来制定检验方法、措施、标准的专业指导书。

2.3综合类施工作业指导书,就是针对某一活动,某一工序,或某一工种制定的即有怎样操作实施的技术方法,又有怎样检验控制的措施和标准的技术性指导书。 3.作业指导书特征要求 企业的项目专业工程师在编写某一工序或工种的作业指导书时,应具有如下特征: 3.1 详细、具体、单一,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3.2措辞准确,逻辑性强;应具有可检查性,应尽量数字化、图表化; 3.3应具有经济性,在满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企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成本。 4.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作业指导书只限于某一项目工程、某一部门内部指导作业人员使用的,没有普及性和统一性。项目或部门负责人可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及项目上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对项目某一特殊工序或分项工程有特殊性要求,而对该工序或分项工程根据规范和项目技术标准进一步细化、解释和补充该工序在具体作业时的质量标准;同时在项目工程有比较复杂,或质量有特殊要求,或有关键、难点、重点工序的;或者是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某一具体工序,或某一工种,或某一活动行为须做详尽的、明确的、清晰的要求时;或者是作业人员业务不熟练,或对施工对象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时,项目专业工程师须要对此进行编写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项目经理部和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人员根据部室业务范围及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要求和标准,及相应的各种规范、规程进行编写;总工程师或部门主管负责审核工作,审核完毕后报项目主管批准执行,并及时下放到作业人员手中。

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职责 5规定 6说明 7附表 8作业指导书审批流程

1目的和范围 为了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及控制步骤和方法,使作业指导书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作用,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承担工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审管理活动。 项目施工中如甲方(业主和监理方)有特别要求统一归档格式的,应根据甲方要求格式编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制度、规定等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定的条文。在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制度、规定等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制度、规定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FJDJZD-002《文件管理制度》 FJDJZD-0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定义 本规定中采用下列定义。 重大工程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指工程安装中大型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30t及以上)的拆装及负荷试验;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锅炉整体水压、汽轮机扣盖,厂用电受电;高塔组立(100m高度以上)、大跨越(档距1000m及以上)、跨越带电高压线路、跨越铁路、跨越高速公路和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并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大作业指导书。 重要工程项目 重要工程项目指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1020号)附录D中除上述重大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和变电工程受电,其作业指导书/组织设计为重要作业指导书。 一般工程项目 一般工程项目指除上述重大、重要工程项目以外的全部项目,其作业指导书为一般作业指导书。 4职责

光谱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2020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光谱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2020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光谱分析室安全操作规程(2020新版) 1.用电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2.使用高压电的地方,必须悬挂警示牌注意安全。 3.操作摄谱仪或看谱计的工作人员,必须站在橡皮的地毯上。 4.操作仪器的电路,必须仔细检查,且没有电气裸露点。 5.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检查光源内部情况时,必须拉掉电源插头,才能进行检查。 6.工作时应经常通风。 7.电子弧光及火花发出光容易刺激眼睛的角膜,工作之前必须挡上颜色玻璃。 8.分析室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 9.安装电闸及开关时,应通知动力人员负责进行。 10.在工作时间内,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在光源摄谱仪及

看谱镜近旁逗留。 11.工作时必须小心谨慎。不得与别人说笑亦不得离开操作地点。 12.凡有指示灯的电器,如指示灯不亮,应停电进行检查。 13.使用砂轮机时,必须遵守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5S管理规范作业指导书

文件更改/审批表 1.目的: 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属区域(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室、公共场所等)的“5S”管理现场。 3.职责:

3.1 行政部,品质部 3.1.1 负责组织5S检查及评比 3.1.2 负责发出5S整改通知 3.2 各部门 3.2.1 负责各自区域内的5S管理并自查 3.2.2 负责落实5S整改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5. 实施 5.1 生产区域5S管理要求 5.1.1 整理要求: a)所属区域内无不用的物品。 b)清除所属区域内不用的物品,并按规定地点放置、标识和定期处理。 5.1.2 整顿要求: a)各区域内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合格品、不良品、待检品、待修品)均有明确的放置位置,并按规定整齐摆放,标识清楚。 b)各区域的工具、工装(包括办公用品、生产工具、夹具、工具箱、办公桌、办公椅、风扇、推车)均有明确的放置位置,并按规定整齐摆放。 c)各区域的文件资料(包括文件、通知、标准、图纸、各种报表、记录表及档案等)均按规定整齐摆放,且为最新有效版本。 d)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包括扫帚、拖把、畚斗、抹布、水桶等)需按规定整齐摆放 e)各区域通道无物品堆积,保持通畅。 f)各区域应有区域标识 5.1.3 清扫、清洁要求: a)各区域所用的设备、周转器具及工装夹具等表面无污垢、积尘、积油且亮丽。 b)各区域地面无杂物、纸屑、灰尘、积水 c)各区域现场的区域线、定置线保持完好、明亮。 d)各区域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5.1.4 素养要求: a)全体员工必须养成良好习惯,自觉按规定开展5S现场管理活动。 b)各部门主管应按规定组织对本辖区内进行自查,并指导培训所属员工按要求进行5S现场管理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员工素质。 c)各工序班组长随时检讨本辖区的5S现场管理效果,组织全员逐步把5S活动向前推进,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5.2 办公区5S管理要求 5.2.1整理要求: a)办公桌上没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放置。 b)工作中的相关文件、记录分类摆放整齐、填写清楚无误。 c)地面没有纸屑、杂物等。 d)文件夹明确标识,整齐放置。 e)私人物品放在抽屉,尽量不放贵重物品。 f)电脑、电器等的电源线都束好,不杂乱无章抛落在地上。 5.2.2整顿要求 a)文件、记录的存放按不同内容分开存放并详细注明,档案柜贴有标签。 b)工作区内的椅子摆放整齐,不用时放回桌洞内。 c)文件柜内的物品分类摆放好,文件夹应标有目录,方便查找,文具应摆放整齐,不得摆放其他物品,文件柜顶不得放置其他物品。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1目的 确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设备、人员的安全。 2范围 凡本公司用光谱分析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检验频次:炉内试样的采取次数以调整到炉内化学成份达到规定出炉的成份为止(非固定取样),第一包铁水抽取的试样个数以符合浇注控制标准为止,量产时的取频次参见生技下达到作业标准。 取样规则: 3.2.1取制过程应简便而快速进行,样品要有代表性,要获得一个激冷表面,使其作为分析面。具体制取方法为:在样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导致晶粒细化(白口化过程)且要求样品表面均匀。 制样规则: 3.3.1制取样品时要严格遵守制样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维护保养制样设备。 3.3.2非磁性规则样品应避免用磁性夹具制取而应采用氧化铝或碳化硅砂轮、砂带研磨来制取样品。(砂轮粒度为80~120) 3.3.3制取的样品表面要光滑,条纹方向一致,加工好的工作面应平整、光洁,无气孔、砂眼、缩孔、缩松、毛刺、裂纹和夹杂等缺陷。 3.3.4研磨设备专用以避免污染。 分析条件: 3.4.1电压控制在220±10%范围,频率控制在50HZ±2%范围; 3.4.2氩气要求纯度大于%,氩气压力为; 3.4.3室温控制在22~28℃,湿度<70%,无震动,无粉尘和化学污染,无电磁干扰。 操作分析过程: 3.5.1开机 3.5.1.1合上电源闸,按下稳压器启动按钮,待电压稳定到220V 3.5.1.2按下仪器后面板上红色开关由OFF变成ON 3.5.1.3打开氩气瓶上的氧气表开关,将分压表调至 3.5.1.4检查氩气净化器各开关及连接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拟制: 审核: 批准: 万年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保持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

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期间核查。 3、依据文件 JJG 69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职责 4.1 核查人员记录期间核查数据。 4.2 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情况。 4.3 实验室主任审核期间核查记录。 5、期间核查周期 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进行至少一次的期间核查。 6、环境条件 6.1 环境温度:10~30℃。 6.2 相对湿度:≤80%RH。 7、计量性能要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仪器计量性能要求

8、通用技术要求 8.1 仪器应有下列标识: 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8.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的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8.3 气路连接正确,不得有漏气现象,起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8.4 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仪表的所有刻度线应清晰、粗细均匀。指针的宽度不应大于刻度的宽度,并应与刻线平行。 9、期间核查步骤 9.1 标志、标记、外观结构检查 按照第8章的要求,用目视及手动方法逐一进行检查。 9.2 基线稳定性 在0.2nm 光谱带宽条件下,按测铜的最佳火焰条件(波长为324.8nm ),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min 后,用“瞬时”测量方式,设置时间常不大于0.5s ,通过观察,记录15min 内零点漂移(以起始点为基准计算)和瞬时噪声(峰-峰值)。 9.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 9.3.1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用空白溶液调零,根据仪器灵敏度条件,选择系列1:0.0,0.5,1.0,3.0μg/ml 或系列2:0.0,1.0,3.0,5.0μg/ml 铜标准溶液,对每一浓度点分别进行三次吸光度重复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后,按线性回归法由仪器换算出工作曲线(i i bc a I +=)及其线性相关系数(r)。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按照集团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要求各项目部仔细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的详细的、可操作的作业文件。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指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其设置要求视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控制的难度而定。 选择质量控制点至少应包括: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群桩土体开挖、深基坑降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湿接头浇筑、混凝土地下结构防水、坡屋顶屋面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粗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后浇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特殊钢结构焊接等。 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方案确认,在其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其编制应以操作要点和工艺为核心内容。现对其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做如下规定: 1、编制内容 1.1、适用范围,明确编制目的,列出编制依据。 1.2、施工准备 1.2.1材料:所用材料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需经过试验合格,符合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材料还应要求有当地准用证明文件,如外加剂的使用。 1.2.2人员条件:各岗位人员上岗均需满足公司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尤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上岗条件应与工程特点相适应。 1.2.3施工机具:需经校验合格,并按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维修保养,其性能、参数、数量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 1.2.4作业条件:上道工序已施工完毕,能充分满足下道工序的作业要求。 1.3、施工工艺 1.3.1施工工艺流程:强调工序操作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者明白

施工作业程序。 1.3.2操作要点:根据工程特点逐条详细说明,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防止空洞、无针对性及重复罗列。 1.4、施工措施的编制内容 1.4.1技术措施:从技术角度应充分考虑工序间歇和“四新”技术应用。 1.4.2质量通病防治: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出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功能的部位进行预控。 1.4.3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1.4.4成品防护:采取封、盖、护等措施,保护作业环境,以及保证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内容。 2、编制、审批管理 2.1、编制、审批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初审,填写《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初审记录表》,初审完毕后交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将初审表报送质量管理中心备案。 2.2、发放 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发放,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其发放范围为各单位、项目部、质量管理中心,项目部保留一份指导施工,并列入文件清单。其他需要增加份数的情况经批准后,再进行加印。 3、管理办法 经上述程序完成后的作业指导书,如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换版,履行审批手续。 1)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设计封皮设计参见附表1 2)《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参见附表2 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封皮、《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编号说明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按照集团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要求各项目部仔细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的详细的、可操作的作业文件。质量控制点主要是指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其设置要求视质量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控制的难度而定。 选择质量控制点至少应包括:灌注桩、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群桩土体开挖、深基坑降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湿接头浇筑、混凝土地下结构防水、坡屋顶屋面防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粗钢筋连接、钢筋焊接、后浇带、外墙外保温系统、大型特殊钢结构焊接等。 项目部应对本工程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进行专项方案确认,在其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其编制应以操作要点和工艺为核心内容。现对其编制内容及审批程序做如下规定: 1、编制内容 1.1、适用范围,明确编制目的,列出编制依据。 1.2、施工准备 1.2.1材料:所用材料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需经过试验合格,符合现行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材料还应要求有当地准用证明文件,如外加剂的使用。 1.2.2人员条件:各岗位人员上岗均需满足公司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尤其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上岗条件应与工程特点相适应。 1.2.3施工机具:需经校验合格,并按公司《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维修保养,其性能、参数、数量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 1.2.4作业条件:上道工序已施工完毕,能充分满足下道工序的作业要求。 1.3、施工工艺 1.3.1施工工艺流程:强调工序操作的先后顺序,使操作者明白施工作业程序。 1.3.2操作要点:根据工程特点逐条详细说明,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防止空洞、无针对性及重复罗列。 1.4、施工措施的编制内容 1.4.1技术措施:从技术角度应充分考虑工序间歇和“四新”技术应用。 1.4.2质量通病防治:结合工程特点,对容易出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及使用功能的部位进行预控。 1.4.3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 1.4.4成品防护:采取封、盖、护等措施,保护作业环境,以及保证工序的合理安排等内容。 2、编制、审批管理 2.1、编制、审批 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公司总工程师初审,填写《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初审记录表》,初审完毕后交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后将初审表报送质量管理中心备案。 2.2、发放 作业指导书由项目部发放,并填写“文件发放记录”,其发放范围为各单位、项目部、质量管理中心,项目部保留一份指导施工,并列入文件清单。其他需要增加份数的情况经批准后,再进行加印。 3、管理办法 经上述程序完成后的作业指导书,如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修改、换版,履行审批手续。 1)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设计封皮设计参见附表1 2)《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参见附表2 3)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封皮、《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审核记录表》编号说明 附表1:

光谱检验作业指导书

1项目工程概况与工程量 1、1项目工程概况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辽宁盘山新城热力有限公司热电项目安装工程得光谱分析工作。 1、2工程量 委托单位委托得各类金属构件(含焊接接头、焊接材料)得合金成分复验及甄别得光谱分析工作。 1、3编制依据 1、3、1《中国人民共与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1、3、2《中华人民共与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 1、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1、3、4 DL/T991-2006《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1、3、5 DL/T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1、3、6 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3、7DL5009、1-20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 2 项目作业进度得安排 满足现场光谱分析得需要,保证下道工序得正常进行。 3 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3、1作业人员得质量 3.1.1 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按理化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得要求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取得相应得理化检验资格。取得不同级别得检验资格得人员,只能从事与该资格级别相适应得检验工作,并负相应得技术责任。 3.1.2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无色盲、色弱,校正视力在4、8以上。 3.1.3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熟悉所用仪器得原理、使用方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相关得标准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1.4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3.1.5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必须明确被检试件得有关技术条件与要求,了解现场得作业环境,对于不符合作业条件得应事先采取措施。 3.1.6从事光谱分析得人员应做好仪器得保养、维护工作。 3、2作业机械、工具、仪器、仪表得要求 3.2.1现场光谱分析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3.2.2所用得光谱仪必须定期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得光谱仪方可使用。 3.2.3所用得光谱仪得安全性能要良好,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