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合集下载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地质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谱技术以及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或者频率进行分解和显示的过程。

2.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谱等。

3. 光谱的产生原理:光谱的产生是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作用所导致的。

三、常见的光谱技术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浓度测定。

2. 红外光谱:用于研究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鉴定功能性基团等。

3. 核磁共振光谱:通过核磁共振现象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4. 质谱:通过对物质份子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用于鉴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四、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1. 光谱峰的位置和强度:光谱峰的位置反映了物质吸收或者发射的波长,峰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或者含量有关。

2. 光谱峰的形状:光谱峰的形状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如对称性、键的种类等。

3. 光谱峰的宽度:光谱峰的宽度与物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有关,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份子运动、份子间相互作用等。

4. 光谱的峰位移:光谱的峰位移可以提供物质的环境信息,如溶剂效应、温度效应等。

五、实验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样品,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制备好需要进行光谱分析的样品。

3.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4. 光谱测量: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谱技术和测量条件,进行光谱的测量。

5.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光谱峰的分析与解读,得出相应的结论。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仪器的正确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压力管道安装原材料检验和安装现场零部件混淆以及对材料材质产生怀疑时,对金属材料材质检验与复验,确定安装材料是否符合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压力管道用钢管、管件、阀杆、强度螺栓、焊丝、焊缝处等材料中合金元素含量的检测,以确定被检试样的钢号及材料合金元素含量。

2.2适用于检验员、检验责任人。

3.作业人员要求3.1从事光谱分析的检测人员视力1.0以上、色盲者不能担任光谱分析工作,必须经专业培训,并经光谱分析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考试合格,取得本专业资格证书;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掌握压力管道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的定性与半定性分析技能,熟悉所遵循的标准,了解工作目的,对检验结果负责。

3.2对违反安全规程、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试件,应拒绝接受分析,在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分析。

3.3分析人员进入现场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遵守安全规程。

4、作业准备4.1作业人员施工前要对照检验委托单详细了解分析部件、部位、数量、规格、钢号、该钢种中所含合金元素及含量。

4.2了解被检试样状态,详细周围环境,清楚检测范围2m内的易燃易爆物资,排除被分析试样中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因素(风力、光线、油漆、油污、氧化层),清理试样表面的油污、油漆、氧化层。

避免强光干扰、采用屏风措施。

4.3绘制被分析合金钢管道及焊缝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好正4.4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选定分析电极(铜极或铁极)。

4.5作业前检查光谱分析仪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

4.6光谱分析应有可靠的电源(220V),接电极。

4.7光谱分析仪使用前检查设备放置是否妥当,避免外壳与铁丝、角钢等金属物相连。

检查接头、开关是否可靠、有无松动、散热网是否与电阻丝隔离,检查后方可送电操作。

5.作业方法与工艺要求5.1利用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对钢中合金元素(Cr、W、Mn、V、Mo、Ni、Co、Ti、Al、Nb、Zr、Cu等)进行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规范)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要点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分类统计需进行光谱分析的名称、规格、材质、数量。

2.编制依据:列出与光谱分析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明确试验委托、试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列出参加光谱分析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试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4.1技术准备4.1.1.技术人员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作如下技术准备a)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

b)检查被检件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风力、光线、油漆、油污、氧化层)并作出必要的措施。

c)列出拟分析钢种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及合金元素含量范围。

d)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选定分析用电极e)对复杂的部件或系统复查时,要有委托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场配合。

f)确定精密部件上的引弧位置。

4.1.2.对作业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

4.1.3.开工前编制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作业前必须有施工项目委托单,材质复核时委托单必须注明设计材质。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4.2.1.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光谱分析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光谱分析辅助工须经安全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2.光谱分析人员的视力不得低于1.0,色盲者不得担任光谱分析工作。

4.2.3.掌握常用合金钢的性能用途及燃弧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2.4.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

4.2.5.掌握电厂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技能,并对其检验结果负责。

4.2.6.了解安全防护知识,能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4.2.7.人员最低配备:持证光谱分析人员3人,光谱分析辅助工6人。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学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供相应的实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光谱作业。

二、光谱基础知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光按照波长进行分解并记录其强度的过程。

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

2. 光谱的分类根据光谱的测量方法和原理,光谱可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3. 光谱仪的构成光谱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栅、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光源产生光,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光栅用于分散光束,检测器用于测量光强度,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数据。

三、光谱实验操作指导1. 实验前准备a. 检查光谱仪的各部件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b. 准备待测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稀释、溶解等。

2. 光谱测量步骤a. 打开光谱仪电源,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行暗噪声测量。

b.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样品室中,并调整光栅的角度和入射光强度。

c. 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等),设置波长范围和积分时间。

d.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记录测量数据,并保存数据文件。

3. 数据处理与分析a.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打开保存的数据文件。

b.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光谱数据的处理,如峰位分析、吸收峰面积计算等。

c. 进行数据图表的绘制,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d. 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光谱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光谱实验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样品,以免造成伤害。

同时,注意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仪器操作在操作光谱仪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调整光栅角度时,应注意不要触碰光栅表面,以免损坏。

3. 样品处理在进行光谱实验前,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溶解等。

同时,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谱技术以及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以提高学生在光谱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光谱的基本原理1.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将物质辐射或吸收的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连续或离散的波长或频率的分布图谱。

1.2 光谱的分类光谱可分为连续光谱和离散光谱两种类型。

连续光谱是指物质发出或吸收的光在波长或频率上连续分布的光谱,如黑体辐射光谱。

离散光谱是指物质发出或吸收的光在波长或频率上呈现离散分布的光谱,如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等。

1.3 光谱的测量方法常见的光谱测量方法包括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

吸收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程度来获得的,常用的技术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等。

发射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发出的光的强度和波长来获得的,常用的技术有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散射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入射光的散射程度来获得的,常用的技术有拉曼散射光谱和散射光谱等。

三、常见的光谱技术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获得的。

该技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常用的仪器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2 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程度来获得的。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常用的仪器有红外光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

2.3 荧光光谱荧光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受激光照射下发出的荧光光的强度和波长来获得的。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常用的仪器有荧光光谱仪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等。

2.4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对激光散射后的光的频率变化来获得的。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振动信息。

常用的仪器有拉曼光谱仪和共聚焦拉曼光谱仪等。

四、光谱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3.1 峰位和峰型分析在光谱中,峰位是指吸收、发射或散射峰的波长或频率位置,峰型是指峰的形状。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况1.1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中辽阳宏伟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所从事合金钢材质复核分析,以及它们的焊接接头,焊接材料、紧固件用钢的光谱分析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工作程序。

2.编写依据2.1 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

2.2 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3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3.人员资格3.1凡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 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能从事光谱分析工作。

3.2检验人员工作时,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及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4.仪器设备的要求4.1仪器应轻拿轻放,不应受到撞击。

注意电极位置。

4.2仪器应放在干燥的地方,以防光学零件发霉,不能放在有腐蚀作用的物品的地方。

4.3仪器应注意防灰,工作完毕,应盖好目镜。

4.4当保护玻璃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5.检验程序光谱分析工作全过程包括(1)接受委托 (2)分析前准备 (3)分析 (4)整理记录、发报告。

5.1接受委托单: 委托部门需写明分项工程名称、、材质、规格、数量、部件名称, 要求完成的时间。

如不符合委托单内容要求的, 检验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并待按要求重新填写符合要求后, 接受委托, 以便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5.2分析前准备5.2.1技术准备: 了解试件状况, 以便选择分析条件, 原始材质所含元素及成分根据条件作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

5.2.2设备、仪器、检验条件准备5.2.2.1 选择合适的仪器,电极材料及电极的固定、仪器的调试等。

5.2.2.2试件的准备,首先要对试样进行清理,去掉试件表面的异物和氧化层,清理面积足以满足分析工作进行即可。

否则有可能造成分析上的错误结论,如:铬黄油漆镀层分析时,会呈现明亮的铬线。

注意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以便作出必要措施。

5.2.3对分析的合金管道及焊缝,应绘制系统管路图并在分析过程中作编号标记。

5.2.4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火花或电弧),检查光谱仪是否符合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谱分析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光谱作业指导书。

该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光谱的基本概念、仪器设备、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帮助读者在光谱分析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光谱的基本概念1.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指将物质通过光的作用分解为不同波长的成分,并记录下各个波长的强度或者吸收情况的一种实验方法。

1.2 光谱的分类光谱可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两种。

连续光谱是指由连续的波长组成,如白炽灯发出的光;线状光谱是指由离散的波长组成,如氢原子发射光谱。

1.3 光谱的应用光谱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光化学、天文学等领域。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二、光谱仪器设备2.1 分光器分光器是光谱仪的核心部件,用于将进入的光按波长分解成不同的光束。

常见的分光器有棱镜分光器和光栅分光器。

2.2 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测量经过分光器分解后的光的强度。

常见的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和CCD等。

2.3 光源光源是提供光的装置。

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氘灯、汞灯等。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

三、光谱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进行制备。

样品制备要求纯度高、浓度适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仪器调试在进行光谱实验前,需要对光谱仪进行调试。

调试包括分光器的调整、探测器的灵敏度设置以及光源的选择等。

3.3 数据采集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放入光谱仪中,进行数据采集。

注意调整仪器参数,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光谱数据处理方法4.1 峰位测定通过对光谱图进行峰位测定,可以确定各个波长对应的峰位位置,进而分析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含量。

4.2 峰面积计算根据峰位测定结果,计算各个峰的面积。

峰面积与样品中成分的浓度相关,可用于定量分析。

4.3 峰形分析通过对峰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样品中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情况。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

光谱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指导书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光谱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光谱实验操作。

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光谱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光谱基本原理1. 光谱的定义:光谱是将光按照波长或者频率进行分解和显示的结果。

2. 光的组成:光是由不同波长或者频率的电磁波组成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

3. 光谱的分类:根据波长范围的不同,光谱可分为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

4. 光谱的分析:通过测量光谱的特征,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如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拉曼光谱等。

三、光谱分析方法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该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者可见光的吸收情况,分析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浓度。

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份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得到信息。

3. 质谱:质谱是通过对物质进行离子化和质量分析,得到物质的份子结构和相对份子质量等信息。

4. 核磁共振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份子结构、化学键的类型和环境等信息。

5.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份子振动模式和结构信息。

四、光谱实验操作指南1. 仪器准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谱仪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等,并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样品,如溶液、固体样品或者气体样品等。

注意样品的纯度和浓度要求。

3. 光谱测量: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光谱测量。

注意调节仪器参数,如光路长度、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以获得准确的光谱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峰位的测量、峰面积的计算等。

可以使用专业的光谱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 结果分析:根据光谱数据的特征,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可以与已知的标准光谱进行比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
分类统计需进行光谱分析的名称、规格、材质、数量。

2.编制依据:
列出与光谱分析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
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
明确试验委托、试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
列出参加光谱分析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试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技术人员接到委托后,要到现场调查,并作如下技术准备
a)了解被检试样的原始状态。

b)检查被检件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风力、光线、油漆、油污、氧化
层)并作出必要的措施。

c)列出拟分析钢种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及合金元素含量范围。

d)制定分析措施,确定分析工作条件,选定分析用电极
e)对复杂的部件或系统复查时,要有委托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场配合。

f)确定精密部件上的引弧位置。

4.1.2.对作业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

4.1.3.开工前编制光谱分析作业指导书;作业前必须有施工项目委托单,材质
复核时委托单必须注明设计材质。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4.2.1.从事光谱分析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光谱分析人员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

光谱分析辅助工须经安全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2.光谱分析人员的视力不得低于1.0,色盲者不得担任光谱分析工作。

4.2.3.掌握常用合金钢的性能用途及燃弧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2.4.熟练操作仪器,具有一定的仪器维护和一般的故障排除技能。

4.2.
5.掌握电厂常用合金钢及所含合金元素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技能,并对其检验结果负责。

4.2.6.了解安全防护知识,能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4.2.7.人员最低配备:持证光谱分析人员3人,光谱分析辅助工6人。

4.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
4.3.1所配备的工器具(必需的标钢和常用工具、材料)。

4.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各种光谱分析仪器)
4.4材料
油漆、砂纸及相关材料
4.5安全器具
防护用品及安全帽、绝缘鞋、安全带、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齐全;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夜间照明充足。

4.6场地道路
4.6.1被检工件处应有必要的试验空间和良好的安全设施。

4.6.2被检工件附近要有良好的可接电源,夜间或暗处工作,要有充足的安全照明。

4.7工序交接
4.7.1被检工件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4.7.2被检工件外部不得有油漆、保温层、覆盖物等。

5.作业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5.1作业程序的步骤:(见附录1图)
5.2作业方法
5.2.1连接好看谱镜与发生器电缆、发生器与电源线、可靠的接地线等。

5.2.2接通电源,选择好“电弧”与“火花”开关,调好“间隙调谐”。

5.2.3依据《合金元素光谱分析用主要分析线组》引弧并进行分析。

5.2.4标识(明确标识方法和部位)。

5.2.5记录分析结果(明确要求)。

5.2.6反馈分析结果。

(明确反馈对象和方式)
5.2.7出具报告(出具报告原则和审、批要求)
5.2.8整理资料存档(含报告和过程控制资料)
6、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标准
6.1控制点的设置及要求
6.1.1人员和仪器配置 W (监理参加。

确认光谱分析专业人员持证情况和
有效期;确认设备能力和检定状况)
6.1.2安全技术交底 R
6.1.3视场稳定,对应分析元素有足够的燃弧时间。

W
6.1.4发现材质不符时及时报告,并由其他光谱分析专业人员进行复核。

H
(监理参加)
6.1.5分析完一个试件后,继续分析另一试件时,应对电极进行清理。

W
W -见证点 H -停工待检点 R -记录确认点 S -连续监视点
6.2质量标准
列出光谱分析规程中对光谱分析质量的要求。

7、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7.1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
7.2作业的环境条件
8. 附录
附录1 光谱分析作业流程图
附录2 光谱分析委托单
附录3 光谱分析报告
附录1工作程序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