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模具寿命统计表

工装模具寿命统计表

工装模具寿命统计表客户:零件号码:

工装模具管理

工装模具管理 工装、模具管理与制造程序 1. 目的: 对工装、模具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管理,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工装、模具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工作,及工装、模具的制造管 理。 3.2 自制的工装、模具,由技术部负责设计。工装、模具主管部门 负责制作。 3.3 生产部是工装、模具主管部门,负责生产工装、模具的维护、 维修、保养、贮存及日常管理工作。 3.3 公司决策层负责工装、模具寿命周期的管理工作的具体领导及 重大问题的处理及决策。 4 工作程序: 4.1 工装、模具的采购: 4.1.1 购置申请: a、新开发工装、模具由技术部工程师提交购置申请,报总经理批 准。 b、复制工装、模具由工装、模具的使用部门或主管部门根据生产 情况及新产品开发提出工装、模具购置申请,报公司决策层批 准后由总工程师负责采购。 4.1.2 工装、模具厂家选定: a、总工程师负责工装、模具制造厂家的选择(具体参照《供方

选择和评价控制程序》执行),由质量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 对工装、模具制造厂家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评定合格 后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工艺装备工程师将该制造厂家列入 《合格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名单》。 b、总工程师从工装、模具制作的技术、质量及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定制造厂家(若顾客提供了经批准的工装、模具制造 厂家名单,则从顾客提供名单中选择),并形成报告,说明 选择的理由,由总经理批准。 4.1.3 购置:审批通过后,由总工程师组织与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商定技术协议及商务合同,以上协议及合同经总经理批准 后,由财务部按合同支付货款。 4.1.4 外购工装、模具的验收:工装模具的验收包括新模具制造及模具大修(换芯、整套换叶片)工装、模具制造厂家制作完 成后,由技术部工艺装备工程师将制作厂家提供的样件,按 图纸、工艺要求送生产现场进行试加工,并跟踪全过程,及 时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待样件加工完毕后,交质量部对工 件进行全面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批,由总工 程师与总经理协商后,提出模具修改方案,由总工程师将模 具检验结果及修改方案传递给模具制造厂家。模具制造厂家 按方案修改模具后,再次送不少于20件的合格样品,由技 术部负责送生产现场再次加工成合格品,由质检部对照修改 方案验证。其一,新模具送客户验证;其二,重制模具,本 公司验证。 4.1.5 试生产及交付: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1/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 (万次) 模仁材质压铸合金壁厚≥2、0mm 壁厚≤2、0mm DAC55铝合金8 8 SKD61 锌合金30 30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编制审核核准 日期日期日期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2/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与易 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 《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 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与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 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化不 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写《模 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导, 评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与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质量、 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编号JGMD003 版本/版次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页码3/3页 文件名称模具寿命管理办法生效日期2013、12、20 编制审核核准 日期日期日期

017-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L.801.036-2017 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工艺及工装的设计、验证的要求和方法等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做产品技术准备的全部产品。 2.职责 技质科负责对产品工艺、工装的设计、验证与管理工作,并对车间进行技术和业务指导。 3.工艺文件的分类 3.1工艺文件 3.1.1指导性文件 3.1.1.1各种工艺方案 a)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b)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 3.1.1.2各种工艺卡片(表) a)过程卡; b)操作指导卡或工艺卡; c)工序质量分析表; 3.1.1.3产品工艺流程图 3.1.1.4通用性工艺文件 3.1.2管理性工艺文件 3.1.2.1各种明细表 a)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b)特殊工序明细表 3.1.2.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3.2材料定额文件 a)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标准件汇总表 3.3工艺装备图样与文件 a)工艺装备图样 b)工艺装备明细表 c)外购工艺装备明细表 3.4检验规范 4.编制工艺文件的原则 4.1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工艺文件成套性的要求。 4.2编制工艺文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当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冲突时,适当权衡,效益服从质量。 4.3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工艺特长,扩大经济效益。

4.4工艺方法力求先进、符合质量的要求,对不成熟或难掌握的先进工艺技术应慎用。 5.产品工艺方案 5.1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5.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的试制,主要验证工艺、工装的设计。通过试制,为编制批量生产工艺方案打下基础。 5.1.2试制阶段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产品结构、性能特点及工艺的分析;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工艺文件目录 d)工装明细表 e)标准件汇总表 5.2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 a)对试制阶段的工艺总结 b)工艺文件和工装的进一步修改、完善 c)有关新材料、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意见。 5.3工艺方案编制的程序 5.3.1编制时间 5.3.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试制工艺方案,从新产品技术设计方案评审通过后开始编制,到产品工艺性审查时完成。 5.3.1.2批量生产工艺方案,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编制,到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时完成。5.3.2工艺方案由技质科科长组织专业人员制订,确定工艺草案,并由技质科组织评审,技质科根据评审结果组织对工艺方案进行修改,按规定程序审批签字后归档。 6.工艺卡片 6.1工序卡 对产品中主要零部件的加工或关键工艺,需编制工序卡,对其它的加工编制指导卡。 6.2操作指导卡 6.2.1零部件制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工序卡不足以说明的关键工序,应编制操作指导卡。 6.2.2操作指导卡的内容,包括工序操作、工序控制、设备、工艺装备及检测方面的要求等。操作指导卡以图形和符号为主,符号应符合有关规定,文字叙述应简明扼要。 6.3工序质量分析表 工序质量分析表由工艺人员按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报技术副总批准。 7.工艺流程图 按具体工艺编制(略) 8.管理性工艺文件 8.1各种明细表 明细表是工艺文件的汇总与登记,是必备文件。 8.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根据《产品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表》编制。 9.工艺守则 工艺守则的内容包括: a)范围; b)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工艺材料的牌号、名称、规格及配方等;

模具保管和寿命管理

模具保管和寿命管理 1. 目的 订立本公司所有模具的保养要求及在本公司生产使用的模具相关寿命管理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五金及塑胶模具(只为客户设计制作而不在本公司生产的模具仅适用模具保管)。 3. 定义 模具:指用于五金冲压、塑胶注塑、产品加工的模具。 客供模具:由客户直接提供之模具或由本公司为客户设计制作且在本公司生产之模具。 4. 权责 4.1工程部: 4.1.1负责模具编号之编列,【工装/夹具确认书】、【工模/夹具履历表】 及模具制作与交付。 4.1.2负责模具特殊镶件之预期寿命之评估或维修更换。 4.1.3负责组织新模具寿命评估及模具管理员反馈模具之预期寿命到期之 评审会议。 4.2各生产使用部门/模具管理员:负责模具的接收、保管执行及寿命管理的 执行与相应记录。 4.3模具管理员:负责模具预期寿命到期的提前信息反馈。 5. 作业程序 5.1模具保管 5.1.1工程部将模具按以下模具编号格式要求编列模具编号标牌并在模 具制成后将编号标牌安,装在模具上。 5.1.1.1由本公司制作之模具、夹/治具: 客户代码:依市场部出具之客户代码,例: 年份:取公元年份之后两位,例:10=2010年

模具类别:D=五金模具M=塑胶模具F=夹/治具E=设备 是否客供:K=客供模具无=非客供模具 流水号:001-009 5.1.1.2客户直接提供之模具、夹/治具: 客户代码:依市场部出具之客户代码,例: 客供模具:K=客供模具无=非客供模具 年份:取公元年份之后两位,例:10=2010年 模具类别:D=五金模具M=塑胶模具F=夹/治具E=设备 流水号:001-009 5.1.2工程部将试模打样后且得到客户确认合格之新产品之模具(五金冲 压模、装配加工模)移送至各使用现场架模投产作移交准备,会同生产 部、工模科、品质部评估模具的顺畅型、品质的稳定性、效率的适宜性,若模具达到交模要求,则记录在【工装/夹具确认书】上并会签同意收模。 相反则退至工程部重新修模。 5.1.3工程部将达到要求之模具及【工装/夹具确认书】【工模/夹具履历 表】经工程部经理或主管审核后交给模具管理员,使用车间需在产品量 试前开具【模具发模单】交由生产车间主管签核后交由模具管理员将模 具领至使用车间进行生产,必要时需备注“新模具入仓”。 5.1.4模具管理员接收到模具后要及时登录到【模具基本资料】,并按相 应的摆放顺序进行放置及目视管理,如模具架位标示、编制“模具牌”粘贴 到对应模位等。 5.1.5模具管理员需每半个月对模具进行必要的除尘污、润滑、防锈等保 养并记录到【20__年模具保养记录表】中。 5.1.6生产完成后使用车间需开具【模具回收单】填写此次退模生产数量, 同时当班PQC需在末件检查确认栏中确认末件检查结果并签名,只有末 件确认结果合格的模具才可入仓,否则需维修至合格方可入仓管理。 5.1.7模具保管过程中需定期按现实状况进行资料更新及状态调整,保证 台帐、挂牌、实物一致。

注塑模具寿命标准及级别

注塑模具寿命标准及级别 注塑模具寿命标准及级别 第1级[适用于大量生产模(250,00-1,000,000啤或以上)] 1、需要详细模具结构图 2、精确的散件图 3、适宜应用模凝的模具注射过程、注射分析、压力分布及温度分布,以确定最好的入水位置、流道尺寸、疏气位置等 4、模胚的A、B板及通腔背板均用28Hrc硬度的钢料 5、上、下模及镶件尺寸在300*250*150mm以内,使用硬度为48Hrc或以上的钢料,上、下模尺寸在300*250*150mm以上,应使用硬度在36~40Hrc的预硬钢料 6、模具尽可能自动断水口;如有可能,尽量使用潜水、细水口、勾形入水,并且要考虑热流道的可行性 7、模具设计应具备最大限度的冷却,上、下内模高温点应该个别的冷却 8、顶出方法应可使流道与产品自动掉下,避免运用多次顶出方法 9、模具应该能够全自动生产,大的零件应能够由机械手拿出 10、所有移动的零件应使用硬钢料,行位必须用硬垫板和硬线条,而且必须有限位及定位锁 11、顶针板必须有道柱 12、模具应经过足够时间测试,符合CPK定义的质量标准 13、模具应具备所有的安全特性,以预防受到意外的损害及错误的安装 14、上、下模需要精确配合,有擦位的地方,模具一定要有直身锁 15、需要高温的模具,必须有隔热板 16、所有的可规换的组件必须是标准件 注塑模具标准及级别

第2级[适用于中量生产模(50,000-250,000啤)] 1、需要模具结构图 2、模胚使用1040碳钢,4130(28Hrc)更适合 3、上、下模应使用预硬(28Hrc以上)钢料 4、优良的冷却系统 5、模具尽可能自断水口,全自动生产 6、建议在锁模力超过100吨的注塑机生产模具,加装顶针板导柱,装配有丝筒针,1.5mm 以下的顶针及顶出行程超过50mm,也应装上顶针板导柱 7、当有重要擦位时,应有直身锁保护 8、尽量使用标准件 第3级[适用于少量生产模(1,000-10,000啤或试验模)] 1、需要模具结构草图 2、适当的时候使用标准件 3、内模件用预硬钢,铝也可以接受 4、若尺寸不重要,适量冷却也可 5、半自动或手放镶件也可 6、边缘水口或直入型水口都可以接受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1.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 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 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 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 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 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 并填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

工装验证制度

工装验证制度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GL-ZL-05分发号: 工装验证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年4月10日修订2012年4月10日实施 济源市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工装验证制度 1、目的与使用范围 1.1为使工装模具满足工艺要求,验证工装模具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以保证被加工的零、部件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使生产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工装、模具。 2、制度内容 2.1凡用于生产的工装、模具,都必须按设计图纸检验。 2.2新制工装、模具投入使用前,对新工装模具应进行试模验证,用废品或代用品装机验证,验证合格,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参与验证的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3工装、模具的验证由生产部组织车间、设计、检验部门进行验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安排,可以现场验证和固定场地验证,也可以依据工艺装备的复杂程度或所加工产品的关键性进行生产验证。 2.4工装、模具的生产验证:工装、模具在检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验证应在产品投产前进行,最迟应在所需工艺装备的投产前的首件上进行。 2.5关键部件的工装、模具的复测验证周期为六个月或连续闲置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时,必须对该工装、模具重新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验证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经验证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6一般部位的工装模具的复测验证周期为12个月或连续闲置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时,必须对该工装、模具重新进行生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验证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经验证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7验证不合格的工装、模具,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措施可包括:返工、返修、重新设计制造等。其生产部按纠正措施进行实施,对于返工、返修后的工装模具应按本制度进行重新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2.9未经验证的工装、模具,因任意投入使用而产生零件报废等质量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3相关记录 工艺装备验证记录 济源市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10日 工艺装备验证记录 JL-ZG-27编号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和易损 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模 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到设 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 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 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写《模具 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导,评 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和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质量、 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模具寿命管理明细表【精编】

刀具涂层有哪些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涂层刀具是在强度和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或高速钢(HSS)基体表面上,利用气相沉积方法涂覆一薄层耐磨性好的难熔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物(也可涂覆在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刀片上)而制备的。涂层作为一个化学屏障和热屏障,减少了刀具与工件间的扩散和化学反应,从而减少了基体的磨损。涂层刀具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性能稳定、耐热耐氧化、摩擦系数小和热导率低等特性,切削时可比未涂层刀具寿命提高3~5倍以上,提高切削速度20%~70%,提高加工精度0.5~1级,降低刀具消耗费用20%~50%。现状 涂层刀具已成为现代切削刀具的标志,在刀具中的使用比例已超过50%。切削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刀具,包括车刀、镗刀、钻头、铰刀、拉刀、丝锥、螺纹梳刀、滚压头、铣刀、成形刀具、齿轮滚刀和插齿刀等都可采用涂层工艺来提高它们的使用性能。 类别 涂层刀具有四种:涂层高速钢刀具,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以及在陶瓷和超硬材料(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刀片上的涂层刀具。但以前两种涂层刀具使用最多。在陶瓷和超硬材料刀片上的涂层是硬度较基体低的材料,目的是为了提高刀片表面的断裂韧度(可提高10%以上),可减少刀片的崩刃及破损,扩大应用范围。 新型涂层技术

Ti-Al-X-N新型涂层技术是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在高强度工具基体表面涂覆几微米高硬度、高耐磨性难熔Ti-Al-X-N涂层,从而达到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寿命,提高切削速度的目的。它是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取得的重要成果。 涂层方法 生产上常用的涂层方法有两种:物理气相沉积(PVD) 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 法。前者沉积温度为500℃,涂层厚度为2~5μm;后者的沉积温度为900℃~1100℃,涂层厚度可达5~10μm,并且设备简单,涂层均匀。因PVD法未超过高速钢本身的回火温度,故高速钢刀具一般采用PVD法,硬质合金大多采用CVD法。硬质合金用CVD法涂层时,由于其沉积温度高,故涂层与基体之间容易形成一层脆性的脱碳层(η相),导致刀片脆性破裂。 近十几年来,随着涂覆技术的进步,硬质合金也可采用PVD法。国外还用PVD/CVD 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了复合的涂层工艺,称为PACVD法(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即利用等离子体来促进化学反应,可把涂覆温度降至400℃以下(涂覆温度已可降至180℃~200℃),使硬质合金基体与涂层材料之间不会产生扩散、相变或交换反应,可保持刀片原有的韧性。据报道,这种方法对涂覆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超硬涂层特别有效。涂层材料 涂层材料须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性能稳定、不与工件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耐热耐氧化、摩擦因数低,以及与基体附着牢固等要求。显然,单一的涂层材料很难满足上述各项要求。所以硬质涂层材料已由最初只能涂单一的TiC、TiN、Al2O3,进入到开发厚膜、复合和多元涂层的新阶段。新开发的TiCN、TiAlN、TiAlN多元、超薄、超多层涂层与TiC、TiN、Al2O3等涂层的复合,加上新型的抗塑性变形基体,在改善涂层的韧性、涂层与基体

工装验证制度

工装验证制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GL-ZL-05分发号: 工装验证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年4月10日修订2012年4月10日实施 济源市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工装验证制度 1、目的与使用范围 1.1为使工装模具满足工艺要求,验证工装模具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以保证被加工的零、部件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使生产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工装、模具。 2、制度内容 2.1凡用于生产的工装、模具,都必须按设计图纸检验。 2.2新制工装、模具投入使用前,对新工装模具应进行试模验证,用废品或代用品装机验证,验证合格,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参与验证的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验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3工装、模具的验证由生产部组织车间、设计、检验部门进行验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安排,可以现场验证和固定场地验证,也可以依据工艺装备的复杂程度或所加工产品的关键性进行生产验证。 2.4工装、模具的生产验证:工装、模具在检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验证应在产品投产前进行,最迟应在所需工艺装备的投产前的首件上进行。 2.5关键部件的工装、模具的复测验证周期为六个月或连续闲置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时,必须对该工装、模具重新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验证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经验证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6一般部位的工装模具的复测验证周期为12个月或连续闲置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时,必须对该工装、模具重新进行生产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填写在《工艺装备验证记录》上,经验证部门签字后存放质量管理科,以备查阅。经验证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2.7验证不合格的工装、模具,由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措施可包括:返工、返修、重新设计制造等。其生产部按纠正措施进行实施,对于返工、返修后的工装模具应按本制度进行重新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2.9未经验证的工装、模具,因任意投入使用而产生零件报废等质量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3相关记录 工艺装备验证记录 济源市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10日 工艺装备验证记录 JL-ZG-27编号

模具寿命考点总结(1)

一、名词解释 磨粒磨损:外来硬质颗粒存在工件与模具接触表面之间,刮擦模具表面,引起模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叫磨粒磨损。工件表面的硬突出物刮擦模具引起的磨损也叫磨粒磨损。 疲劳断裂:是指在较低的应力下,经多次使用,裂纹缓慢扩展后发生的断裂 钢结硬质合金:是以碳化物为硬质相,以钢为粘结相,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 粘着磨损:工件与模具表面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粘着的结点发生剪切断裂,使模具表面材料转移到工件上或脱落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 模具寿命:模具因为磨损或其他形式失效、终至不可修复而报废之前所加工产品的件数。模具正常失效:模具经大量的生产使用,因缓慢塑性变形或较均匀地磨损或疲劳断裂而不能继续服役时,称模具的正常失效。 基体钢:是指成分与高速钢淬火后的基体组织成分大致相同、而性能有所改善的一类钢。蠕变:是指工作温度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工作应力超过金属在该温度下的弹性极限时,随着时间的延长,金属发生极其缓慢的变形现象。 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反应气体在加热工件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金属或化合物而获得镀层的方法。 电火花表面强化处理:是利用火花放电时释放的能量,将一种导电材料熔渗到工件表面,构成合金化的表面强化层,从而达到改善工件表面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目的。 二.思考题 1.冷作模具材料按成分性能分哪五种?各举一牌号,简述冲裁模具材料的选用。 (1)高碳工具钢:T10 (2)高碳低合金工具钢:9Mn2V (3)高耐磨钢:CrMnV (4)高强度钢:W6Mo5Cr4V2 (5)特殊用途冷作模具钢:9Cr18 选用: 1)薄板(t《1.5mm) 小批量,形状简单的零件常选用T8,T10,T11; 中批量,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选用9Mn2V、CrWMn; 大批量,形状复杂尺寸大的选用Cr12MoV、Cr10; 负荷较大耐磨的小冲头选用W18CrV、W6Mo5Cr4V; 特大批量选用YG15、YG20、DT、GT35; 2)厚板(t》1.5mm) 小批量:T10、9Mn2v、CrWMn; 大批量:凹模选用Cr12MoV;凸模选用W18Cr4V 2.写出T10钢制作冷冲模的工艺路线。并说明其中预调制处理的作用。 工艺路线:下料——锻造——球退——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淬火+回火。 作用:减少热处理的变形和降低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细化碳化物。 3.复习Kic的计算公式。P21 4.硬质合金制作冷挤压模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必须根据冷挤压的具体条件来选择不同种类的硬质合金。 (2)硬质合金凹模内壁,尽量做到不出现拉应力。 (3)硬质合金主要适宜于做形状简单的轴对称零件的凹模。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编号 JGMD003 版本/版次 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 页码 1/3页 文件名称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生效日期 2013.12.20 1. 目的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 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 (万次) 模仁材质 压铸合金 壁厚≥2.0mm 壁厚≤2.0mm DAC55 铝合金 8 8 SKD61 锌合金 30 30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编号 JGMD003 编制 审核 核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版本/版次 A/1 文件类别 B 三级文件 页码 2/3页 文件名称 模具寿命管理办法 生效日期 2013.12.20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导,评 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和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质量、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无锡吉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编号 JGMD003 版本/版次 A/1 审核编制 核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 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 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 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 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 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并填 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4.2.5评估小组由开发部门、模具使用部门、品质部门相关责任人组成,并由生产部门主 导,评估小组结合业务状况对模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定论出临时措施和长期措施。 4.2.6,模具超过寿命评估方案:当模具表面无龟裂且生产出的产品无裂痕或不影响 质量、品质稳定、尺寸良好,外观无缺陷时,可能会临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工具工装管理程序及表格

工具工装管理 程序 编制: 审核: 日期:

1、目的 为了能稳定、可靠地保证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降低其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内各公司所有产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来的通用工具工装和专用工具工装,及各生产工序中所自制的工具工装。 3、职责 3.1 各公司制造生产部门负责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2 各公司技术/工艺部门负责对专用的工艺工装的设计工作及验收。 3.3 各公司采购部门负责外协工装的外包管理。 3.3 各公司品质部门负责按设计图纸要求对所有量具类工装的鉴定及计量工作。 3.4 各公司内其他部门配合本管理程序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工装的设计 4.1.1 工装设计依据:任务书、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标准、国内外典型工装图样和有关资料。 4.1.2 工装设计原则:满足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经济,合理,逐步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4.1.3 设计流程(见附图) 4.1.4各子公司技术工艺等部门,应跟所据所生产的产品设计合适的工装,并在设计工装时应该输出以下资料: a.完成的设计图样及制作标准; b.工装验收标准; c.工装的维护保养标准,必要时还要有工装使用指导书。 d.工装设计与使用中涉及到的各类记录表单。 简易工装由各公司制造部门的工艺科自行设计,并由各车间自行制作,经品质部门验收合格后领用。 4.2工具工装的制作与入库 4.2.1各子公司制造部门接到工装设计图纸后,按图纸安排计划制作,并通知品质部门安排人员对工装制作过程进行检验。

模具寿命管理规范(含表格)

压铸模具寿命管理规范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0职责 3.1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3.2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3.3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0内容: 4.1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压铸模具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模具寿命管理规定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1.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已报废模具被使用,并根据模具寿命申请备用模具,使公司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压铸模具。 3.职责 压铸模具工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申请; 开发负责对压铸模具寿命的评估及判定; 压铸模具由开发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进行评估申请及判定。 4.内容: 压铸模具 4.1.1在新模试产合格后移交至压铸车间时,模具工根据《模具库管理办法》建立模具履历等相关资料。在生产现场每一次归还模具时,模具工在模具履历上填写使用的相关模数,并根据《压铸模具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当模具生产使用到寿命时,及时提交<模具寿命评估表>。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判定如下: (1)当压铸模的总寿命达到表1的额定使用寿命规定后,若模具已严重磨损无法使用,则需要提交《模具报废申请表》进行审批; (2) 提交《模具寿命评估报告》进行评估后若仍可继续使用,使用的模具则每生产满5000模次后,需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表1 压铸模的额定使用寿命(万次)

4.2.1开发在模具移交至生产的时候,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负责提供模具履历档 案信息和易损件,包括模具设计寿命、镶针设计图面、模具水路图等资料。 4.2.2外协单位每次借用/归还模具时需采购按流程填写《固定资产调拨单》,在 压铸车间《模具进出登记表》登记,每次借出模具的生产数量、日期以及维修事项记录于模具履历表内。 4.2.3模具工对每次模具生产完毕后将生产数量记录到模具履历表中,模具生产 数量已达到设计寿命的50%以上的模具由模具工统计出来将统计结果反馈到开发和销售部门,提出计划开备用模具的申请。 4.2.4模具使用部门可以根据模具寿命统计表进行模具寿命评估申请(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a.当模具的使用寿命达到模具设计寿命的50%以上,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 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 b.对于模具生产状况发生巨大变化时(如模具大面积龟裂或影响到质量要 求),材质及氮化不良寿命不易控制时,模具使用单位可以提前向开发部门提出申请对模具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依据模具寿命标准将评估内容填入《模具寿命评估表》中,并由开发部门组织对提前报废的模具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备模改善措施。 c. 模具生产数量已超过规定的寿命时,使用部门可以提出申请对模具进行评估, 并填写《模具寿命评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