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_许烨霜
基于三维渗流模型的地下水动态数值分析

-
隙 水 ,第 四 系 孔 隙 潜 水 主 要 赋 存 于第 四 系 松 散 岩 类 含 水 层 中 、基 岩 裂 隙水 主 要赋 存 于 志 留系 龙 马溪 组 ( S) 碎 屑 岩类 含 水层 中 。 综 合 工 程 地 质 及 水 文 地 质 资 料 ,将 研 究 区 含 水 层 系 统概 化 为 四层 :第 一 层 为 表 层 第 四系 松 散 岩 类 含 水 层 ;第 二层 为志 留系龙 马 溪 组 ( S)强风 化 泥质 页 岩含 水 层 ,该 层 为 主 要 的基 岩 裂 隙 水 含 水 层 ;第 三 层 为 中 等 风 化 泥 质 页 岩 , 为 弱 透 水 层 ,分 布 有 少量 的 基 岩 裂
 ̄1一)) I一 H-I一 ) (( +KH )(( KH ( O+ K  ̄ H
( y f x,^ )
.
() 1
寺(tkQ0一一,,】D 咖 )r xy 【 + + ) 【・zJ 0 y , ; (,, , yz ,
( , f ( ,) F , y^ ) , z e 1r , 0
基 于三维渗流模 型 的地下 水动态数值 分析
胡 继 华 宋 勇 超 耿 学 勇
四川 雅安 651 2 0 4)
摘要 : 据研 究区地 质及 水 文地质 条件 ,建 立 了研 究 区的 三 维渗流 数值 模 型 ,计算 分析 不 同工况 下研 究 区地 根 下 水动 态变化 规律 及 渗 流场 分 布特 征 ,并 基 于此 分析 研 究 区 内某 厂房渗 漏原 因 ,为 厂房 渗 漏治 理提 供依 据 。 通过 模 拟计 算表 明 : 一 ,研 究 区第四 系孔 隙潜 水 受降水 影响 显著 ,枯 水期 时研 究 区第四 系孔 隙潜 水分 布 范 第 围较 小 ,水 位埋 深较 大 ,而在丰 水期 时 ,其 分布 范 围明 显增 大 ,且水 位埋 深减 4 ; 、 第二 ,研 究区基 岩含 水层 受大 气 降水 影 响相 对较 小 ,随降 雨 量 增加 ,研 究 区渗 流 场分 布 特征 基 本 不 变 ,但 是承 压 水 头 稍有 抬 升 ; 第 三 。研 究 区地 下厂房 渗 漏主要 受基 岩 裂 隙水控 制 ,第四 系孔 隙潜 水对地 下厂 房渗 漏影 响有 限 。 关键 词 : 维渗 流模 型 ; 文地质 试验 ;地下 水动 态特征 ;三 维剖 分 图 ;地下 水流 场模拟 计 算 三 水 中图分 类号 : 6 1 P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9 27 2 1 )3 0 3- 3 10 - 34( 0 0 - 02 0 1 在 边 坡和 坝 肩 稳定 分 析 、地 下 洞室 开 挖稳 定 分析 、 基 坑 降水 、核 废 料 深 地 质 处 置 、核 素 地 下迁 移 、 隧 道 研 究 区 强 风 化 基 岩 节 理 裂 隙 极 为 发 育 , 呈 碎 裂 状 ~ 散 体 状 结 构 , 因 此 可 将 其 概 化 为 等 效 的 连 续 多 孔 介 质 ; 研 究 区南 侧 为 河 流 切 割 , 地 下 水 与 河 流 联 系 密 切 , 将 河 岸 线 处 理 为 定 水 头 边 界 条 件 ( 一 类 第 边 界 ) : 研 究 区 东 、 西 侧 及 北 侧 均 为 山 区 , 径 流 强 烈 , 根 据 其 对 厂 区 含 水 层 侧 向 补 给 的特 点 , 可 将 其 边 界 条 件 处 理 为 给 定 流 量 边 界 ( 二 类 边 界 ) ; 另 第 外 ,底 部 边 界 取 基 岩 以下 某 深 度 ( 高程 4 0 , 透 水 率 7m q 1 .L ) ,概 化 为 隔水边 界 。 < 0O u
基坑开挖工程降水引起的沉降预测

基坑 开挖 工程 降水引起 的沉 降预测
丰 晓 ’ ,唐 翠 萍 ,许 烨 霜
(. 海 市 建设 工程 管 理 有 限公 司 ,上 海 2 0 3 ;2 上 海 交通 大学 , 上 海 2 0 3 ) 1上 00 1 . 00 1
摘 要 : 以 上海 某 基 坑 工 程 为 例 ,建 立 三 维 有 限 元模 型分 析 基 坑 地 下 水 位 变 化 以 及 因抽 取 地 下 水 引 起 的 地 面 沉 降 。分 析 结 果 与 现 场 实测 数 据 基 本 吻 合 ,表 明 所 用 方 法 可 以较 好 地 模 拟 实 际 工 程 。
见图 2 。潜 水 、微 承 压含 水层 及 承 压 含水 层 I 下静 地 力 触 探 曲线 及 水 文 地 质 分 层 水 位 埋 深 分 别 为 05m、 .
48i . n及 35m。 .
开挖 面 以 下 ,造成 不 均 匀 的 沉 降 可 能 引起 建筑 物 的
倾斜 ,甚至开裂 。因此 ,必须计算 地下水开采引起 沉 降 。本 文 针 对 上 海 某 未 开 挖 地 铁 车 站 的基 坑 建 立 三 维有 限 元 模 型 ,利 用 此模 型 来 分 析 地 下 水 位 的 变
化 ,以及地 下水 抽取 引起 的沉 降 。
1 理 论 分 析
+
+
+
…
+
10 5 B + 寸 1 51。。 。。 。—— I
・ A
对 于 非 均 匀各 向 异性 介 质 ,分 析 饱 和 介 质 中 的
、 降水点
三维地下水渗流的基本方程式如下【: 3 】
音 (等 ) =等 .s q
3o o 25 0 20 0
f1
基坑开挖工程降水引起的沉降预测

基坑开挖工程降水引起的沉降预测
丰晓;唐翠萍;许烨霜
【期刊名称】《中国市政工程》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以上海某基坑工程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基坑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因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所用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工程.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丰晓;唐翠萍;许烨霜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31;上海交通大学,上
海,20003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63
【相关文献】
1.对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沉降的预测及其防治措施 [J], 王文峰
2.深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地铁隧道沉降的分析预测 [J], 刘波;徐薇;杨春英
3.基于抽水试验的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预测分析 [J], 孙锦剑
4.富水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 [J], 江杰;魏丽;胡盛斌;钟有信;杨杉楠
5.深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 [J], 李文广;胡长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渗流侵蚀对砂土渗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pf/%
5
gcm
ρd/(
15
25
1.
61
-3)
Gs/(
gcm
1.
67
1.
71
2.
64
-3)
2.
62
2.
59
e0
1.
03
0.
95
0.
88
d10/mm
d30/mm
d60/mm
0.
15
2.
04
3.
03
0.
75
0.
13
2.
08
0.
81
Cu
Cc
3.
19
4.
25
1.
81
2.
8
21.
5
1.
80
20.
2
9.
15%
和 25% 配置三种砂样进行试验 .三种砂样的颗粒级配曲线如
图 2 所示,具体参数如表 1 所示 .
1.
3 试验方法
对三种砂样分别进行渗流 侵 蚀 试 验 .首 先 向 7 根 土 体 贮
存短 管 中 依 次 装 填 砂 样,以 控 制 砂 样 的 均 匀 性,将 贮 存 短 管
首尾 相 连 后 组 成 土 体 贮 存 系 统;然 后 将 土 体 贮 存 系 统、进 水
间砂样渗透系数kiGj 的变化规律,砂样二各相邻两测压
管间试样渗透系数kiGj 随时间t 的变 化 如 图 6 所 示 .由
图 6 可见,渗流侵 蚀 影 响 下 土 体 渗 透 系 数 总 体 呈 现 增
长趋势 .但由于渗 流 侵 蚀 下 土 体 内 部 渗 流 通 道 经 历 了
两次堵塞G扩大过程,试验开始后 30mi
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许烨霜;沈水龙;唐翠萍;姜弘
【期刊名称】《岩土力学》
【年(卷),期】2005()S1
【摘要】针对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饱和与不饱和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流理论,计算出三维状态下的大面积地面沉降。
提出的方法被结合到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中,计算时考虑了地层的可压缩性,并被用来分析软土的固结,将该法与太沙基理论及固结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误差小于2%。
该法还被用来分析单井抽取承压地下水引起的周围地基的沉降及承压水层由于挡水板的阻断作用而引起的下游侧的地基的沉降。
【总页数】4页(P109-112)
【关键词】地下水抽取;地下水渗流;大面积地面沉降;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
【作者】许烨霜;沈水龙;唐翠萍;姜弘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6
【相关文献】
1.基于三维渗流模型的地下水动态数值分析 [J], 胡继华; 宋勇超; 耿学勇; 倪福全
2.基于三维渗流模型的地下水动态数值分析 [J], 胡继华; 宋勇超; 耿学勇; 倪福全
3.基于三维渗流数值模拟的调蓄水池地下水渗流影响分析 [J], 许建建; 惠焕利; 裴
旭阳
4.松散承压含水层地区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 [J], 骆祖江;李朗;姚天强;罗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15497407_基坑工程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土体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2023年4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25卷第8期收稿日期:2023-03-06作者简介:李任政(198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勘查、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及修复等。
李任政1,2(1.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72;2.自然资源部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200003)摘要:深基坑下伏承压含水层制约着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常需通过基坑降水进行减压处理,制定基坑降水方案的同时,实现按需降水的设计理念亦是较为重要。
选取上海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抽水试验数据及建立的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土体沉降耦合模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基坑降水方案可行性进行了预测分析。
结果显示:单井抽水试验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较为可靠,与数值模型反演的参数(水平渗透系数为5.12m/d,贮水系数为1.8×10-4,弹性释水系数3.0×10-4,非弹性释水系数7.0×10-4)相近;经群井抽水试验数据校核后,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误差不超过0.5m,数值模型符合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性高;利用数值模拟预测分析基坑降水期间地下水流场与土体沉降的变化特征,验证了降水方案可将承压水位降至标高-6.13m的同时,体现了按需降水的设计理念,保护了周边环境。
关键词:基坑降水;三维渗流;土体沉降;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 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3)08-0228-06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G r o u n d w a t e r S e e p a g ea n dS o i l S e t t l e m e n t i nF o u n d a t i o nP i tE n g i n e e r i n gL iR e n z h e n g1,2(1..,,200072,;2.-,,200003,)A b s t r a c t:T h e c o n f i n e d a q u i f e r u n d e r t h e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r e s t r i c t s t h e s a f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p r o j e c t.I t i s o f t e nn e c e s s a r y t o r e d u c e t h e c o n f i n e dw a t e r l e v e l b y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d e w a t e r i n g.H o wt o r e a l-i z e t h e d e s i g n c o n c e p t o f o n-d e m a n d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m p o r t a n t.A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p r o j e c t i n S h a n g h a i i s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B a s e d o n t h e f i e l d p u m p i n g t e s t d a t a a n d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r e e-d i-m e n s i o n a l g r o u n d w a t e r s e e p a g ea n ds o i l s e t t l e m e n t c o u p l i n g m o d e l,t h e g r o u n d w a t e r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s o f t-w a r eGM S i s u s e d f o r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a n d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d e w a t e r i n g s c h e m e i s p r e d i c t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so b t a i n e db y s i n g l ew e l l p u m-p i n g t e s t a r e r e l i a b l e a n d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p a r a m e t e r so f 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i n v e r s i o n.T h eh o r i z o n t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5.12m/d;t h ew a t e r s t o r a g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1.8×10-4;t h e e l a s t i cw a t e r r e l e a s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3.0×10-4,a n d t h e i n e l a s t i cw a t e r r e l e a s ec o e f f i c i e n t i s7.0×10-4.T h e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 c h e c k e db y t h e g r o u p w e l l p u m p i n g t e s t d a t a c o n f o r m s t o t h e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s i t ew i t hh i g h 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d t h e e r-r o r b e t w e e n t h e s i m u l a t e dw a t e r l e v e l a n d t h em e a s u r e dw a t e r l e v e l i s l e s s t h a n0.5m.U s i n g 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l a t i o n t o p r e d i c t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 r o u n d w a t e r f l o wf i e l d a n ds o i l s e t t l e m e n t d u r i n g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d e w a t e r i n g,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d e w a t e r i n g s c h e m e i s v e r i f i e d,a n d t h e d e s i g n c o n c e p t o f o n-d e-m a n dd e w a t e r i n g i s r e a l i z e d,w h i c hc a n p r o t e c t 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K e y w o r d s: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d e w a t e r i n g;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 s e e p a g e;s o i l s e t t l e m e n t;n u m e r i c a l s i m u l a t i o n 1引言随着城市更新,上海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加快,建筑基坑逐渐朝“深”“大”方向发展[1~3],多数基坑工程被地下承压水所控制,一旦出现基坑突涌等风险,势必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将会造成82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李任政椇基坑工程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土体沉降数值模拟分析绿色创新研究:工程与技术严重后果[4]。
基于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对济南北部地区地面沉降的预测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缓倾斜,
深介于 30.00~60.00m,水位标高总体呈东高西低
海拔高度 10.7~22.5m,地面坡降 4/10000 左右。 的特点。受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开采的影响,
2.2 地层岩性
水位呈下降趋势(图 2),年降幅 1.00~2.00m。
研究区在区域上属华北—柴达木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区-华北平原地层分区[7]。区内均被第四
Ⅰ(Ⅱ级)-济阳坳陷Ⅰa(Ⅲ级)-惠民潜断陷Ⅰa4 (Ⅳ 级)-临邑潜凹陷Ⅰa41(Ⅴ级)内。区内断裂构造较发
育,主要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这些断裂不
最早(1921 年)、影响最大、带来危害最严重的
仅切割了中生代地层,而且还控制了新生代地层
城市,上海也是国内对地面沉降研究最早的地区
的沉积发育。
之一。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我国很多地区
区内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没有水力 联系,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其主要补
系沉积物覆盖,自新生代以来,受差异性升降运
给源是南部山区远距离的径流补给,补给途径长,
动的影响,一直缓慢下沉,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
水力坡度小,径流迟缓,属消耗型水源,以人工
地层。区内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第四系黄河组
开采为其主要排泄方式。
提 要 为查明济南北部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影响地面沉降的成因机理,在综合分析区内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地下水开采等资料的基础上,基于 Visual MODFLOW 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动模型, 对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发育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地下水流场时空动态分布规律,建立了流固耦合模型,并对区内地面沉降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经验证,预测沉降速率与 InSAR 监测地面沉 降速率基本吻合,预测结果基本可靠,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济南北部 地下水数值模拟 液体耦合模型 地面沉降预测 中图分类号:P6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96(2019)04–0277–08
地面沉降的研究

地面沉降的研究牛正军【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son and mechanism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the calculating forecasting model, the inspe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an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has the factual summary of the inspection forecasting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so as to direct the correct forecasting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and adopt reasonable prevention measures.%系统介绍了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机理、计算预测模型,监测技术手段以及防治措施,并对监测预报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具体的总结,以指导正确预测地面沉降,从而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23【总页数】3页(P76-78)【关键词】地面沉降;机理;计算预测模型;防治措施【作者】牛正军【作者单位】安徽省化工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30 引言地面沉降是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受力压缩导致的区域性地面标高整体下降的一种环境和地质现象,是一种无法补偿的永久性环境破坏和资源损失[1]。
地面下沉将引起一系列的危害,如道路、房屋开裂,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及地下水资源恶化等。
根据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的研究,据统计,建国以后,仅地面沉降及地裂两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4 500亿元~5 000亿元人民币。
包括直接经济损失350亿元~400亿元人民币,年均损失90亿元~100亿元人民币,年均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10亿元人民币[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 = ∂n / ∂h
(3)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孔隙比的变化也可以用有效应力的变化表示:
∂n = ∂n ∂σ ′
(4)
∂h ∂σ ′ ∂h
式中 σ ′ 为有效应力。 土体一维压缩的体积压缩系数 mv 为
mv = ∂ ε v / ∂σ ′
(5)
式中 ε v 为体积应变。由于是小应变,均有 ∂εv = −∂n , 则可得
推荐方法也应用于与标准固结试验结果进行比 较。土性参数:k=1.0×10-9 m/s;e=2.155;γ t =15.16 kN/m3。图 5 为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计算和试验误 差小于 1 %。
图 5 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 Fig. 5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and tested results
3 算例分析
3.1 软土的固结分析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来对软粘土进行了三维固结
分析,其结果与太沙基固结理论和固结试验结果做 比较来说明提出方法的精确度。
增刊
许烨霜等: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111
层厚为 20 m 的粘土层,在 49.03 kN/m2 的固结 压力作用下进行双向排水固结。粘土的性质如下: 渗透系数 k =1.0×10-9 m/s,孔隙比 e =1.5,湿重度 γ t =15.16 kN/m3,Ss =1.5×10-3 m-1,分别用所提方法 和太沙基固结理论来分析固结过程。图 2 为计算用 有限元网格,为模拟一维固结,三维计算中的侧向 边界条件设定为无水流发生。图 3 为位移和固结时 间的关系图。两种方法的误差小于 2 %。图 4 为随 深度变化的固结度的分布。两种方法的误差均小于 2 %。
−∂n / ∂σ ′ = mv
(6)
因为孔隙比 e = n /1 − n ,则可得
mv
=
1 1+ e
∂e ∂σ ′
(7)
假定 e-log P 关系曲线的斜率图 1 为 C′ ,那么
C′
=
−
∂
∂e
(log σ
′)
=
−
∂e ∂σ ′
∂σ′
∂(ln σ
′)
∂(lnσ ′) ∂(logσ ′)
=
−2.303σ
1 前言
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 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 种环境地质现象,一般而言主要是不合理开采地下 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碳地下水等)所 致[1~4]。地面沉降生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 广,是一种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 威胁的地质灾害。针对地下流体引起的地面沉降, 目前主要采用有效应力原理进行解释,土中流体的 释出使其浮托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2, 3]。人类活动 如开垦、路堤的施工以及地下水的抽取等等都能导 致有效应力的变化。
XU Ye-shuang1, SHEN Shui-long1, TANG Cui-ping1, JIANG Hong1,2
(1. 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Ocean and Civi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2.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011, China)
图 2 三维固结分析的 FEM 网格(单位: mm) Fig. 2 3D FEM mesh in consolidation analysis(unit: mm)
每日地下水抽取量 QQ==22550m03/m日3/d
20 m 5 m 10 m 5 m
含水层 1
弱透水层(软粘土)
含水层 2
2000 m
Abstract: An approach to calculate land subsidence due to withdrawal of groundwater is presented. This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roundwater flow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media.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lculates the land subsidence in 3D condition. In the calculation the compressibility of ground was considered.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nsolidation of soft clay layer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by Terzaghi’s theoretical solution and odometer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2 %.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se the subsidence around a well of an aquitard layer due to withdrawal of confined groundwater from an aquifer under the aquitard layer. The method was also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ubsidence behind an impervious wall, which cut the aquifer with steady flow under an aquitard. Key words: groundwater withdrawal; groundwater flow; land subsidence prediction; 3D-mode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则土层收缩量为
St
=
mv∆σ z H
=
Ss γw
∆σ z H
(12)
图 1 典型的 e-logP 曲线 Fig. 1 Typical e-logP curve of soft soils
由上可知,根据贮水率 Ss 与有效应力的变化关 系,可以计算出土层的收缩量,累积各土层的收缩 量,从而得到地面沉降值。
国际上,许多学者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与现场
地下流体开采的实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预 测由于地下流体的开采引起的地基收缩与固结沉降 问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 展,数值分析法被应用于本领域的地面沉降预测 中。预测固结产生的沉降诸如路堤和隧道等,可以 简化为二维问题。但是,工程实践中大部分情况都 是三维,分析地下水抽取导致大面积的地基沉降 时,一般采用一维固结分析。一维计算虽简单方便, 但很难预测整个地区和周围地区的沉降[3~6]。一维严 密解法只能分析很简单的问题,而二维轴对称法很 难分析实际的大面积问题。由于每个结点间有多个 自由度,对大面积问题,三维弹塑性分析法需要大 量的计算机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近年来由于计算 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开始分析复杂的三维地下水渗
胀。因此,贮水率 Ss 由下式计算。
Ss = γ w (mv + nβ )
(2)
式中 γ w 为水的重度;mv 为土体的压缩系数;n 为 孔隙率; β 为水的压缩系数。
对于地下水压力不很高的条件下,水的可压缩 量相对于土体的压缩量来说非常小,可以忽略不 计,即 β =0。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土层的释水 仅来自土体的压缩,水头变化导致孔隙率的变化:
第 26 卷增刊 2005 年 5 月
文章编号:1000-7598-(2005)增刊-109-04
岩土力学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Vol.26 Supp. May 2005
基于地下水渗流方程的三维地面沉降模型
许烨霜 1,沈水龙 1,唐翠萍 1,姜 弘 1,2
(1.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海洋与建工学院,上海 200030;2. 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11)
3.2 从下卧含水层中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压缩 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被用来分析由于含水层中地
下水的抽取引起的软弱隔水层的固结压缩。隔水层 是厚 10 m 的粘土层,如图 6 所示。抽水速率为每井 Q =250 m3/ d,表 1 为计算采用的参数。边界条件为 固定水头。图 7 描绘了井周围的沉降,如图所示影 响距离约为 600 m。20 年后最大沉降约为 0.14 m。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01-27 作者简介:许烨霜,1978 年生,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下水抽取引起地面沉降问题的研究。E-mail: xuyeshunag@
110
岩土力学
2005 年
流以及地面沉降问题,并进行耦合的非线性分析[6]。 尤其在分析由于地下水的抽取造成的大面积地基沉 降时,应当发展三维计算方法[7~9]。
2 三维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考虑水的可压缩性,分析饱和介质中的 三维地下水渗流的基本方程式为[12, 13]:
∂ ∂xi
⎜⎜⎝⎛ Kij
∂h ∂xi
⎟⎟⎠⎞
−
q
=
Ss
∂h ∂t
(1)
式中 Kij 为渗透系数;h 为全水头;q 为源汇流量;
Ss 为贮水率;t 为时间。 土层的释水,一般来自土体的压缩和水的膨
摘 要:针对地下水抽取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饱和与不饱和岩土介质中地下水
渗流理论,计算出三维状态下的大面积地面沉降。提出的方法被结合到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中,计算时考虑了地